觀《攀登者》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觀攀登者有感 篇1

觀後感 ,421字

國慶節的時候,我觀看了“攀登者”這部電影,讓我非常感動。

1960年,中國登山隊由150個隊員組成,準備從北坡登頂珠峰。他們經歷了暴風雪、冰裂縫、雪崩等重重難關,終於登上了珠峰的“第二臺階”。而此時,登山隊只剩下三個人。終於,在第二天的凌晨2點16分,他們登上了珠穆朗瑪峰的頂峰。

雖然他們登上了珠峰,但是,因為沒有拍到照片,所以不受西方媒體的認同。

1975年,中國登山隊又帶領了200餘人,準備再次登頂珠峰,並打算測量出珠峰的準確高度。在大量的練習和幾次的攀登後,9名登山隊員成功登頂,創下了人類首次連續18小時,不攜帶氧氣瓶登頂珠峰的奇蹟!他們還測量出了珠峰的準確高度—8844。43米。

我們要學習登山隊員們頑強的鬥爭精神。電影中,攀登者們在攀登過程中,不斷地遇到各種難以預測的危險,多次命懸一線,卻不曾妥協,帶著向死而生的攀登精神,奮勇向前。

現在看來,攀登者攀登的不是珠穆朗瑪峰,而是中國一步步向世界的新高度砥礪前行!

觀《攀登者》有感 篇2

觀後感 ,693字

今天,我光看了一部電影“攀登者”,看完後感受頗深。

西藏,有一座奇峰,他則承載著許多人的命運。而方五洲率領的就是這樣的一支隊伍。山高路遠,珠穆朗瑪峰看似神聖不可侵犯,卻是許多登山者一生的嚮往。1960年,中國登山隊成功登上珠峰,本應可以書寫歷史。可方五洲為救曲松林而丟掉了攝相機,失去了向世界證明中國攀登成功珠峰的機會。為了再次向世界證明,在1975年,中國登山隊再次向珠峰發起了挑戰。終於,在5月24日下午二時三十分,五星紅旗飄揚在珠峰上空。這次徹底書寫了歷史,向世界宣佈,中國能行!

我看完後早已熱血沸騰。八千八百四十八不僅是一個數字,更是登山隊所面對的最大難題。雪崩、缺氧、肺水腫……讓登山隊一次又一次與死神打過交道。面對狂風,他們彷彿不懂得(next88)什麼是退縮,心中只有一種想法,為國爭光。當雪崩忽然而至時,他們想著的卻只有區區一臺攝像機。對於他們而言,生命已經不重要了。這濃厚的愛國情懷令我敬佩不已。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路再遠,人可以走完。山再高,人也能攀登。珠峰險峻,災難重重。攀登珠峰已成了他們責任,有的人就命喪其中。為了祖國的榮譽,即使流血犧牲,他們也認為理所應當。

當方五洲為救徐纓而身陷於危險,始終把他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他這種捨己為人的精神品質,令我對他充滿了飲佩之心。也正是這樣,他們才不畏艱險,最終憑藉驚人的毅力登上珠峰。

這種攀登精神,激勵著我有信心和勇氣戰勝成長道路上遇到的各種困難。誰都不是天生的勇者,唯有一次次攀登,才能有機會看到最靚麗的風景。

觀《攀登者》有感 篇3

國一作文 ,473字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看了一部國產電影,名叫《攀登者》,我看了之後深有感觸。

這部電影講的是在1960年,中國登山隊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但是因為沒能照相,所以世界登山會不承認中國登頂。過了15年之後,中國再次組建登山隊員,再次登峰,結果氣象局測量出的資訊有誤,遲遲沒有登頂,直到最後一個視窗期,登山隊才能又一次登上了珠穆朗瑪峰!

在這部片子中,讓我感受到最有毅力的人便是由吳京扮演的方五洲了。他在15年前因為丟了攝像機而後悔不已,而他在這次登峰的時候拼了命的保住了攝像機。而他自己卻被埋在了地下,雖然他被救了下來,但是他自己也負傷了。

而為了給登峰隊提供更準確的氣溫變化,氣象局隊長楊纓最終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而她也是方五洲的女朋友。

這部電影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如果你想成功便要去向《攀登者》那樣去勇敢地攀登高山,如果只有一步之遙便可以登頂,也需要做好準備,如果掉下來,那麼什麼都白費了。

我一直有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冒著生命危險去登頂?結果我找到了答案:因為要讓中國人在外國人面前抬起頭。

所以,我們也要學習《攀登者》中的精神!讓中國人抬起頭來!

觀攀登者有感 篇4

觀後感 ,896字

我們每個人都是攀登者,不斷走向自己的在珠穆拉瑪峰,或為了榮譽,或為了目標,或為了信念,或理想。珠峰的頂端很高,路程很長,過程很艱辛,雪崩,颶風,裂縫,寒冷,走上去,不容易。像極了我們的人生之路,那有什麼一帆風順,只不過是個人的心態,才讓我們在人生之路上,不斷堅持,勇往無前。

《攀登者》中的主角們靠自己的熱愛與信念,靠意志與決心,更是靠對於中國的熱愛,民族氣節,民族的使命感,堅持堅持在堅持,最終登頂。我想在那一刻,他們的內心一定很複雜。是驕傲,中國人終於證明了自己,終於丈量了中國的高度。是不易,一路艱辛,一路克服就是為了這一刻,所有的付出是值得的。是感慨,朋友,我們登上了珠峰,我們替你們完成了使命,安息吧。是激動,這個登頂的時刻是讓人激動人心的時刻。也是傷心,可惜一路陪伴支援我的人,沒能陪我堅持到最後。在通往珠峰的路上付出了很多人力物力,很多寶貴的生命證明了我們的堅持是正確的,只要肯攀登,世上無難事。

看電影時很震撼,電影鏡頭中有很多有驚無險的場景,為的是情節的跌宕起伏,經歷過人生的很多事以後,才會發現,哪有那麼多的好運氣,當厄運,當不幸,當危險來臨時,不會給你任何思考的機會,那一刻你的命沒了就是沒了,很多時候不會幸運的起死回生。所以讓我更加欽佩當時的攀登者們,在一切都不成熟的年代,登上珠峰,真的是我們無法想象的難題吧。但是中國人總能靠自己的毅力完成想要完成的事,這是我們要向前輩學習的事情。

自從登過華山以後,對於登山有了特別的熱愛,也許是一路走走停停可以看看風景,也許是每上一層臺階就離終點更近了一步,也許是喜歡一覽眾山小,站得高看得遠,也許是喜歡挑戰自己極限的心理作祟,總之很喜歡爬山,雖然爬山很累,但是還是會有癮。華山險,泰山美,嵩山繞,每座山都不一樣,看到的風景也不一樣,感悟的細節也不一樣。你會發現只要你想要登上山頂,不放棄,堅持到底,腳踏實地,一定可以在無數個步數之後,看到勝利的曙光。

大自然很奇特,帶個我們不一樣的世界。生活也是,不一樣,帶給我們不同的滋味。人生有很多的山峰需要我們攀登,也有很多的滋味讓我們品嚐,何不做一個勇敢的攀登者,去品嚐人生百味。

觀《偽裝者》有感 篇5

觀後感 ,579字

爺爺奶奶一直喜歡看抗日救國的戰爭片,受他們影響,我也喜歡看,因為每當看到那一個個鐵骨錚錚的漢子用鮮血將侵略者趕出中國時,我的內心就激動不已,最近,剛看完一部戰爭片《偽裝者》,感觸頗多。

明家的三兄弟個個有勇有謀,大哥明樓,重情重義,遇事沉著冷靜,是劇中偽裝的最成功的一個人,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人,他在各種場合中游刃有餘,不管家裡誰遇到危險了,他都能想出好辦法讓家人從危險中全身而退,他不能像明臺一樣任意妄為,遇事向家人撒嬌,也不能像明誠一樣,沒辦法時可以詢問自己的意見,一切事情他都只能靠自己,他就是家裡的頂樑柱,所有人都可以倒下,但他不可以,一邊保護著所有人一邊在龍潭虎穴中拼闖,就連最後日本人選擇殺他們三兄弟中的一個時,也說,他才是最有價值的一個。

明誠是一個忠厚,懂得感恩的人。他感謝明家收養了他,所以曾不止一次的用生命保護明家人,他無怨無悔的為大哥辦事,為抗日救國,雖然很多人都曾在他耳邊挑撥離間,但他從來沒有迷失過自己的方向。

明臺可以說是這部劇的男主角,他是大姐的寶貝,明家的寵兒,對於他,明家人是悉心照顧,百般呵護,但他卻沒有沉溺於其中,不思進取,而是滿腔熱血,救國救民,成了讓日本人聞風喪膽的毒蠍,就連最後大姐死了,他也不能陪在身邊,因為他知道,在前線打仗的戰士需要他帶的物資。

三兄弟各自帶著自己的偽裝,埋伏在上海,只為抗日救國能早日勝利。

觀《傳承者》有感 篇6

觀後感 ,673字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這五千年走過來,走過高山,走過冰原……走過了所有磨難。我們的民族,我們的文化會永遠流傳。

當我看完《傳承者》時留下的是自責、是震驚、是自豪、是悔恨。

我自責,我自責,身為一箇中國人,我竟有那麼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聞所未聞,見所未見。這真是我最大的羞愧!我還有什麼資格,什麼臉面去口口聲聲地說:“我是華夏,這塊神聖不可侵犯之土地的子孫!”多麼可笑,多麼可悲,這就像一位來時含辛茹苦教的孩子卻認不得自己耗盡畢生教的手藝。

我震驚,我震驚,無論是達瓦孜的神奇表演抑或是石鎖功的不可思議都令人拍案叫絕!這是老祖宗的遺產,這時我們中國的魔術,是無可替代的,獨一無二的,那是我們的錚錚鐵骨才能駕馭的!這是中國人的不甘示弱。

我自豪,我自豪我真是要大聲叫好!看到中國勇士毫不費勁的連續撂倒三頭猛牛,這時我們搏擊大自然的證明;奇人異士在可以把水燙開的鐵板上自如行走,中國的文化底蘊真是令人吃驚,自豪,那些崇洋媚外的人真該為自己羞愧!中國的飛騰就是我們自豪的資本。

我悔恨,我悔恨,我怎麼能厭倦那淳樸的農村,只因為我這厚重笨拙的“城裡人”稱號,我隔絕了我的同胞,隔絕了體驗勞動的機會,更是隔絕了接受老祖先的教訓,手藝的絕好機會。

《傳承者》真的是一個很有意義的節目。它不同於普通節目,它是一個想讓老祖先的手藝,文化重新得到發揚,重視,是中國成為全球的特色之國。

中國的科技飛速發展,代價就是我們一手毀滅了老祖先的手藝,則不如說是中國的沒落之處,我不敢相信,那一門門的手藝,那一門門的藝術,竟會沒落,如果中國像這樣下去,忘卻了根本,那麼還何談未來?

攀登者觀後感 篇7

觀後感 ,509字

國慶假期,我觀看了《攀登者》這部電影。

《攀登者》主要講述在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成功登上了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可是,隊長方五州因為救人,把相機丟了,沒能拍到照片,因此,西方國家就說:沒有照片,怎麼能證明登上了珠峰。就因為這句話,讓我們國家被恥辱、嘲笑了整整15年。終於,在1975年,國家決定,同志次組建登山隊,經過多次的訓練,登山隊再次向珠峰發起了衝峰。終於迎來了攀登珠峰最好的視窗期,中國登山隊終於成功登頂。

在登山的過程中,令我最感動的是,在李國樑的帶領下,登山隊再登珠峰北坡的第二臺階時,他被一個氧氣瓶打中了腦袋,滾下了山,因為,他們的腰上都寄有線,便會把其他人也帶了下去,可就在要落下懸崖的時候,後面的一個同志拿出鎬子,將鎬子打進了雪地裡,其他同志沒有落下山,但是,李國樑卻吊懸在懸崖邊上了,一個同志要他把手給他,李國樑同志卻把相機給了他,把自己的線割掉了,最後,相機保住了,李國樑同志卻墜落山澗,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看完這部電影,我不禁想到這句話:“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可以尺寸與人。”是啊!攀登著為了國家的領土,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登上珠峰,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攀登者觀後感 篇8

觀後感 ,880字

【《攀登者》觀後感】

張仕涵

國慶假期間,我和幾個同學一起去電影院看了《攀登者》這部電影。看完後我一直在想著電影中這幾個瞬間:在電影剛開始的時候,方五洲登山隊長為了保住隊員曲松林的性命,把攝像機棄掉了的那一瞬間,然後就是那突擊隊新隊長李國樑為了保住攝像機犧牲了的那一瞬間,最後是接近結束的方五洲為了救徐纓同志,為她接下了一塊巨大的冰塊,最後就是片尾幾位登山隊員上珠峰的那一瞬間最讓人難忘!

電影主要講了1960年一些中國登山隊員已登上珠峰但沒有攝像所以世界不同意中國登山隊成功登頂過珠峰,1975年中國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並留下證物。2019年,楊光又帶著新的登山隊完成了自己未完成的登頂珠峰的夢想。

看完這部電影,我感受到了許多:曾經中國因為裝備不好,未能保住自己的領土,可是今天,我們中國已經富起來,好起來,強起來了,不再被別人瞧不起了,成為了世界第二強國。曾經有人說過:“山再高,也是在腳下的。”那現在我說:“人再強也是能超越的。”我希望各位同學好好學習,為中國變成第一強國而努力!

【《攀登者》觀後感】

譚澤麒

國慶節的時候,我觀看了“攀登者”這部電影,讓我非常感動。

1960年,中國登山隊由150個隊員組成,準備從北坡登頂珠峰。他們經歷了暴風雪、冰裂縫、雪崩等重重難關,終於登上了珠峰的“第二臺階”。而此時,登山隊只剩下三個人。終於,在第二天的凌晨2點16分,他們登上了珠穆朗瑪峰的頂峰。

雖然他們登上了珠峰,但是,因為沒有拍到照片,所以不受西方媒體的認同。

1975年,中國登山隊又帶領了200餘人,準備再次登頂珠峰,並打算測量出珠峰的準確高度。在大量的練習和幾次的攀登後,9名登山隊員成功登頂,創下了人類首次連續18小時,不攜帶氧氣瓶登頂珠峰的奇蹟!他們還測量出了珠峰的準確高度—8844。43米。

我們要學習登山隊員們頑強的鬥爭精神。電影中,攀登者們在攀登過程中,不斷地遇到各種難以預測的危險,多次命懸一線,卻不曾妥協,帶著向死而生的攀登精神,奮勇向前。

現在看來,攀登者攀登的不是珠穆朗瑪峰,而是中國一步步向世界的新高度砥礪前行!

攀登者觀後感 篇9

觀後感 ,643字

一場電影開始了。

銀幕上映呈現了一座高大的雪山,壯麗而巍峨。他像一把尖刀一樣,直衝雲霄,刺破青天。他,就是世界上最高峰——珠穆朗瑪峰。

在1986年,中國,想要征服這座山,卻顯得那麼不容易。8898米的高山,山頂寸草不生,一眼望去,只有黑白藍三種顏色。黑色的是突出的石頭,白色的是雪,藍色的是天,有時還看不到天。看起來一片和諧的景象,爬上去,繞山攀登,行走起來卻危機四伏。冰雪下藏著冰淵,稍有不慎,就會掉入其中,永遠出不來。如果擅自行動,就會迷失在一片白茫茫的雪中。還有令你摸不透的雪崩、暴風雨。但卻有一種鳥,每年遷?嫉墓?討校?家?又檳呂事攴逕戲晒?5比唬?燦型?橐虼慫廊ァ?/p>

我們中國人就像這種鳥一樣,憑著自己頑強的意志,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不畏艱險,登上了世界屋脊,可這卻不被世界承認。原來在攀登的過程中,為了救一個隊員而失去了攝像機,沒有留下證據。我們又只好灰頭土臉的重來。“你們為什麼要攀登?”“因為山就在那兒。”曾有人這麼問登山隊的隊員們,他們就憑著這句話的勇氣,歷盡千辛萬苦,再一次地登上了珠穆朗瑪峰峰頂。他們憑著堅強的意志以及驚人的體力完成了對世界最高峰的挑戰,向世界證明了,

中國人,登上了世界最高的地方。

攀登,要有耐心,只要一失足,身後就是萬丈懸崖;攀登,要有堅持不懈的毅力,也許你頭上就是峰頂,但卻半途而廢;攀登,雖然充滿了危險,但登上峰頂的那種感覺,是光榮的。

這就是攀登者們。

攀登者觀後感 篇10

國一作文 ,515字

國慶期間,爸爸媽媽帶我去看了一部電影—《攀登者》

1960年,中國組織登山隊等珠穆朗瑪峰,當時,尼泊爾等上了珠穆朗瑪峰,並且說珠穆朗瑪峰是他們的,中國就決定也要登上珠穆朗瑪峰,在外國人面前展示我中國人的真正能力。

1960年的一個夜裡,中國登山隊三名成員成功登頂,可是萬萬沒有想到,在方五洲救曲松林的時候,攝像機掉下了山谷,登頂了之後,沒有東西拍攝,他們就拿了一個手電筒,把國旗放在電筒裡埋在雪裡,下山了。

可是外國人不承認,在1975年,登山組委會書記又組織了一批人登山,包括第一次等的人,他們要走北峰登,北峰非常危險,尼泊爾是從南峰上的。第一次他們等到了大風口,因為有成員受傷,需要治療,所以他們不得不撤退。第二次,一名攝影師帶了一群年輕人登山,到了第二臺階,準備搭梯子,正當他們拍照時,隊長被一個氧氣瓶砸暈,為了不讓攝影機帶入深谷,犧牲了自己,他們也撤退了。

每年有2個視窗期,都過了,暴風雨要來了,氣象組說,等風暴過後就還會有一個短暫的視窗期。於是他們就堅持了下來,終於在1975年登上了珠穆朗瑪峰,同時還建了一個人造梯,插上了中國國旗,拍下了照片,紀念這神聖的時刻。

不畏艱難,勇攀高峰,勝利終將屬於你。

攀登者觀後感 篇11

觀後感 ,449字

這個星期六,媽媽帶我去看電影,這部電影叫作《攀登者》,這一部電影非常好看,請聽我細細道來。

這一部電影講的是一個叫王富貴的人,為了攀登珠峰。第一次,他們攀登珠峰的視窗期過去了,是因為天氣預報員預測錯了,他們火速撤離;第二次,他們躲過了十二級大風,登上了珠峰的故事。

看了這一部電影,他們在逆境之中,永不放棄,不屈不撓的精神,在生活中,我也發生過類似的事。前幾天,我在課間休息的時候,腳被扭去了,不能踢足球,我就這樣休息了一天、兩天、三天……七天,到了第七天的時候,我終於忍無可忍。這一天早上,我就去踢足球了,可腳沒有痊癒,我就帶痛上場。在半途,我的腳感覺有一種劇痛,我本想打退堂鼓的,但是我又想起了《攀登者》中的人物,他們在逆境中攀上了珠峰,我怎麼不能在逆境中克服自己呢?於是,我又振作起來,向前方踢過去,過人,傳球,到守門員的面前,我用出九牛二虎之力把球踢了進去,最後,我們勝利了。

遇到困難,我們要敢於抗爭,不要縮手縮腳,只要勇於努力,你肯定會把這個困難給解決。

攀登者觀後感 篇12

觀後感 ,977字

生命時刻都在凋零,有些死亡是荒誕,有些卻是輝煌。

——題記

前幾天,我去看電影《攀登者》,起初我是不那麼情願的,印象中就是刻板的認為這個名字拍出的一定是部無聊的紀錄片。後來因為看見吳京、胡歌等多位演員的名字,我才決定去看這部電影。

瞭解年代背景後,卻更是有些不舒服,我對那個年代有些輕微的牴觸,許是作為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少年,我更願展望恢弘的未來。

可接下來的畫面,卻讓我著實感動。相信不少人都知道,其實中國攀登者首次登上珠穆朗瑪峰是在1960年5月25日4時20分。這件事轟動了全世界,遺憾的是,由於當時隊長為了救一個隊員攝像機被迫扔下去了,所以沒有留下影像資料。於是一些西方國家便不承認中國首次登頂。

就這樣,十五年過去了,中國人就這樣在嘲諷、猜疑、委屈中煎熬了十五年。但輕易放棄,輕易服輸是我們中國精神嗎?不!這從來不是。1975年,請銘記這一年份,中國人再次北登珠穆朗瑪峰!

偏偏命運總是造化弄人,十五年前的悲劇再次重演。但這次,李國樑為了能留下讓世界承認的中國登頂的證據,在命懸一線的時候,果斷放棄了自己的生命,把攝影機遞到隊友手中後,便割斷了生命的繩子。在他眼中,他的命是很輕的,遠不如一臺照相機的分量。

可他的犧牲,又讓他的生命變重了,他的犧牲,閃耀出了從未有過的光芒,他實現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為國而死!

我一直覺得電影最巧妙的地方不在於登頂,登頂確是最重要的地方,因為它是所有人的信念,是希望的寄託。電影最巧妙的地方是李國樑以命換相機;楊光為證明自己,也為完成對父親的承諾,他戴假肢登珠峰;患上肺水腫,生命垂危的徐纓為幫方五洲成功登頂,帶病上山,實時監測珠峰氣象變化,最後連續吐血,昏迷倒地……一切的一切成就了登峰的成功,成就了“中國梯”的搭成。

電影很沉重,因為責任沉重,因為生命沉重,因為愛國之心沉重。我從不覺得沉重是什麼負面的,相反,沉重是深沉而重大。這部電影讓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生命,責任,理想,執著……

我們為什麼登山?因為山就在那,屬於我們中國人的山,無論如何,一定要我們中國人登!

謹以此文致敬所有的攀登者!也希望大家可以保護環境,不要讓這些攀登者們用生命征服的珠穆朗瑪峰,毀在我們手上!

攀登者觀後感 篇13

觀後感 ,885字

上世紀50年代,中國與尼泊爾在珠穆朗瑪峰的歸屬地,這一問題上產生了矛盾,關於邊境問題產生了齟齬。

原來,珠穆朗瑪峰位於中、尼兩國邊界,中國是想把珠穆朗瑪峰一分為二,南邊歸尼泊爾,北邊歸中國。但尼泊爾想把珠穆朗瑪峰據為己有。尼泊爾抓住了我國無人登頂過珠峰的軟肋,屢次向中方挑釁,公開叫囂“珠峰完全屬於尼泊爾,與中國無關”。

尼泊爾的囂張態度源於他們率先登頂珠峰的底氣。

征服世界之巔的理想,最終由一個紐西蘭的養蜂人和被稱為“喜馬拉雅山挑夫”的夏爾巴人實現,這讓他們名滿天下,也讓尼泊爾囂張了好幾年,叫囂著要獨佔珠峰。

全球14座海拔在八千米以上的高峰,有九座都在中國境內或邊界上。但中國的登山運動仍是一片空白,從北坡攀登珠峰,更猶如天方夜譚!

事關國家尊嚴和領土完整,時任國家體委主任的賀龍元帥立馬提出體育工作的三項具體任務,第一項就是在1960年登頂珠峰,併成立了中國登山協會。

1960年,在隊友一個一個倒下後,衝擊頂峰的重任落在了王富洲、屈銀華、劉連滿、賀貢布四個人的身上。

一路上,他們經歷了無氧氣、無干糧、無物資,但都一一克服了。當他們遇到被英國人稱為“飛鳥也無法逾越”的第二臺階時,劉連滿為了祖國的榮譽,毅然用自己的身體搭成了人梯,克服了難關。劉連滿甘為人梯在底下撐起隊友,耗盡了巨大的體能,無法再繼續前進。其他三人把唯一的一個氧氣瓶留給了劉連滿,“你在這裡休息,我們去衝頂,回來的時候我們再一塊兒下撤”。後來,劉連滿因為雙腿長時間凍傷,只能截肢。

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是個值得中華兒女和世界人民銘記的日子。

王富洲三人在沒有食物、沒有氧氣、極其寒冷的條件下,成功從北坡登頂,攻克了“第二臺階”,讓五星紅旗飄揚在了珠穆朗瑪峰的最高處,中國人首次登上了珠峰,也成為全世界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第一批人。

次年,中國和尼泊爾兩國簽訂了《中尼邊界條約》,珠峰北坡歸中國所有,這是攀登者們誓死捍衛祖國利益的成果。

致敬!中國攀登者們。

攀登者觀後感 篇14

觀後感 ,1101字

我們為什麼登山?我們為什麼挑戰?不是佔有,不是征服,而是我們從不屈服。

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屋脊,美麗的雪域。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最高峰,海拔8844。43米。珠穆朗瑪峰是美麗的女神,她在中國,她也屬於世界。

喜歡吳京,喜歡他的電影。從《狼牙》到《戰狼1》《戰狼2》這些軍旅題材的電影,讓人熱血沸騰,激起我們愛國的熱情。我們一直愛著我的祖國。只是在這個和平年代,我們嘴上不說,把國放在心裡,從心底裡熱愛著。

這次《攀登者》,讓人動容。登上那座世界最高的峰,那座在中國領土上的最高峰,那座我們的峰。我真的不想劇透,但是又不得不說。因為真的很感人,拍的真好。演員的演技特別棒,沒有可以挑剔的地方。他們哭,我也想哭。觀眾很安靜,生怕出一點聲音破壞氣氛。這部電影更像一部紀錄片。記錄了我國登山隊員的大義,記錄了不屈。

《攀登者》是我們中國在最艱難的時候,勇於攀登珠穆朗瑪峰的壯舉。這其中的艱辛真的是不為人知。太難了,可以說是一步錯萬劫不復。我們應該知道。幸運的是在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隊員王富洲、屈銀華、貢布成功從北坡登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開創了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的歷史。可惜、可嘆由於沒有留下音像資料,西方國家不相信我們中國可以攀登上那座峰。懷疑、質疑、猜測、嘲笑聲傳來。我們的攀登隊員用生命換來的榮譽不應被懷疑。我們要向世界證明我們登上了頂峰,就需要證據。

佩服我們中國人。我們總是不拋棄、不放棄。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登山隊員在等待“視窗期”,一個適合登頂的日子。隊長等了15年,而中國也等了好久好久。幸哉,中國1975年5月27日,中國登山隊8名男隊員和1名女隊員潘多成功登頂珠峰。潘多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從北坡登頂珠峰的女性。驕傲,我們創作了——中國的高度。

我們中國人登上了自己的山,自己的峰頂,創造了中國高度。這其中的艱難險阻,我們要知道。為了保護好錄影機,留下登頂的證據,我們付出的是生命。那是生命啊!都說這世間生死之外無大事。可是在中國的登山隊員看來,祖國的榮譽是第一位的,自己的生命是在後的。我們只是在這世間渺小的人類,渺小到不能抵抗海嘯、地震、泥石流、洪水、雪崩……。在自然界中,我們是那麼的無力。但是我們不屈服。我們中國人從來沒有屈服過。這世間存在的四大文明古國,只有我們中國的文明不曾中斷。無論多難,多混亂,我們華夏不曾倒塌。

那座山,就在那裡。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為何登不上呢?!我們向世界證明我們中國可以,我們中國人可以。

看過《攀登者》心像被捏了一下。敬英雄,不畏生死;敬英雄,國之榮。

攀登者觀後感 篇15

觀後感 ,612字

一大波登山運動員聚集在珠穆朗瑪峰北坡大本營,為著同一個目標:不惜一切代價,登上珠穆朗瑪峰。

這是因為珠峰位於中國和尼泊爾兩國邊境,劃界談判時,中方提議將邊境線劃在珠峰頂峰,但尼方卻主張珠峰完全在尼泊爾境內,這個我們怎麼可以答應。尼方認為中國人沒登上過珠峰,所以珠峰與中國無關。

中國人怎可忍受這般挑釁,為了國家主權,在1960年,國家組織200多人集結珠峰北坡大本營,只為衝上峰頂,讓五星紅旗在世界之巔迎風飄揚,證明珠峰的一半是屬於中國的。最終三位勇士成功登上珠峰,本以為各國終於可以承認這個事實,可惜,我們登頂時並未留下影像資料,這給別人留下了懷疑的把柄。

所以1975年,一波新的登山隊再次為了這個目標聚集在一起。這一次,多了些年輕力量,李國樑、楊光等,還有為登山隊保駕護航的以何纓為首的氣象隊。他們登山隊面對的是狂風,路滑,陡峭,低溫的惡劣環境。每次狂風都會給登山隊的前行帶來巨大風險!螢幕前的我隨著他們時而高興時而擔心難過。正當我為李國樑到達第二臺階時歡呼雀躍時,他們竟因為意外滑下第二臺階,導致李國樑即將墜入懸崖,為了保護相機,他為此犧牲自己。看的我心如刀割。可是悲傷並未停止,隨後何纓為了保證登頂的順利進行,拖著肺水腫的身子爬到風口聯絡方五洲,只為他可以安全登頂,可以重新測量山的高度。

在登上路上,還有數不清的人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可是他們死的光榮,英勇為國。看了整部影片,只想說身為一名中國人,倍感驕傲。

攀登者觀後感 篇16

觀後感 ,612字

一大波登山運動員聚集在珠穆朗瑪峰北坡大本營,為著同一個目標:不惜一切代價,登上珠穆朗瑪峰。

這是因為珠峰位於中國和尼泊爾兩國邊境,劃界談判時,中方提議將邊境線劃在珠峰頂峰,但尼方卻主張珠峰完全在尼泊爾境內,這個我們怎麼可以答應。尼方認為中國人沒登上過珠峰,所以珠峰與中國無關。

中國人怎可忍受這般挑釁,為了國家主權,在1960年,國家組織200多人集結珠峰北坡大本營,只為衝上峰頂,讓五星紅旗在世界之巔迎風飄揚,證明珠峰的一半是屬於中國的。最終三位勇士成功登上珠峰,本以為各國終於可以承認這個事實,可惜,我們登頂時並未留下影像資料,這給別人留下了懷疑的把柄。

所以1975年,一波新的登山隊再次為了這個目標聚集在一起。這一次,多了些年輕力量,李國樑、楊光等,還有為登山隊保駕護航的以何纓為首的氣象隊。他們登山隊面對的是狂風,路滑,陡峭,低溫的惡劣環境。每次狂風都會給登山隊的前行帶來巨大風險!螢幕前的我隨著他們時而高興時而擔心難過。正當我為李國樑到達第二臺階時歡呼雀躍時,他們竟因為意外滑下第二臺階,導致李國樑即將墜入懸崖,為了保護相機,他為此犧牲自己。看的我心如刀割。可是悲傷並未停止,隨後何纓為了保證登頂的順利進行,拖著肺水腫的身子爬到風口聯絡方五洲,只為他可以安全登頂,可以重新測量山的高度。

在登上路上,還有數不清的人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可是他們死的光榮,英勇為國。看了整部影片,只想說身為一名中國人,倍感驕傲。

攀登者觀後感 篇17

觀後感 ,547字

今天,我觀看了電影《攀登者》,這部電影網上議論紛紛,大家無比期待,就連品味刁鑽的吳楓楓老師也極力推薦。

整件事情要從1960年的中國說起,1960年,國際登山界對珠穆朗瑪峰屬於中國還是尼泊爾產生了爭議,並稱:“中國沒有登上過珠峰,憑什麼說珠穆朗瑪峰是中國的?”於是,中國為了珠穆朗瑪峰的歸屬權,組建了一支登山隊。在登山過程中,不幸遇到了雪崩,為了挽救其中一位登山隊員,丟失了攝影機,雖然最終登上了珠穆朗瑪峰,卻沒有留下任何影像資料,不被世界所承認。時隔15年,中國登山隊再次向珠穆朗瑪峰進發,經歷了重重困難,最終登上了珠穆朗瑪峰,並測出最準確的高度8848。13米!

首先感動我的是影片中曲松林的那一句:“換作我,我死都要把攝影機留下!”這句話是在方五洲救起曲松林,而放棄攝影機後曲松林所說的。這表現出了曲松林為了捍衛祖國尊嚴而不惜任何代價的崇高精神,就算是用生命作為代價,也不能讓中國顏面盡失,在其他國家面前抬不起頭來。

其次感動我的是李國樑,主動請命當隊長。雖然他是首次登山,並沒有太豐富的經驗,但他依然願意揹負重任,掌管攝影機並擔任登山隊隊長,為祖國爭光。

《攀登者》這部影片向我們宣揚了充分的愛國主義情懷,為國家榮譽而勇攀高峰的精神。

攀登者觀後感 篇18

觀後感 ,494字

今天下午,天空下著毛毛細雨,爸爸帶我去看由吳京主要的電影《攀登者》。

這部電影講的是在一九六零年我們國家的一支登山隊要登頂珠穆拉瑪峰的故事。經過全體隊員的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登山隊只剩下了方五洲、曲松林、傑布三個人成功登頂珠峰。然而,因為在登山途中他們的攝像機不慎丟失,沒有儲存下登頂時的影像資料。所以外國人不相信我們國家的這次登頂。

為了證明給全世界看,我們國家決定重新組建登山隊。登山隊由曲松林任副總指揮,方五洲擔任突擊隊隊長,傑布擔任後勤保障隊長。全體登山隊員經過前期刻苦訓練,終於向珠峰出發了。然而,因為受到珠峰惡劣天氣的影響,前兩次登頂都沒有成功。而且還有多名隊員受傷甚至犧牲。可是,我們的登山隊沒有被困難嚇倒,決定第三次向珠峰峰頂前進。最終,在登山隊只剩下九人的情況下成功登頂。而且還把我們的國旗——五星紅旗插上了珠峰頂部,成為第一個從珠穆拉瑪峰北部成功登頂的國家。同時他們還在峰頂留下了完整的影像資料。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人成功登頂的實事!

通過觀看這部電影,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就是不管做任何事只要不拋棄、不放棄,一直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夠取得成功。

攀登者觀後感 篇19

觀後感 ,970字

昨天我在電影院看了《攀登者》這部電影,令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1960年,中國正值三年災害時期,國務院還在為珠穆朗瑪峰邊界屬於哪個國家而和其他國家爭論著,中國登山隊十幾名隊員從北坡登珠穆朗瑪峰,突然雪崩降臨,隊長和其他隊員都因此而犧牲,用來證明他們足跡的攝像機也掉了下去,最後剩下的方五洲、扎西等三名隊員堅持的走了上去,但因為他們沒帶攝像機,無法向全世界證明這一切,所以,全世界都不相信我們中國隊員登了上去,沒有半年,中國的綜合情況急劇惡化,中國登山隊被迫解散,隊員們也派分往各地找新工作。

就這樣一等就是十幾年,13年後中國登山隊再次組建,這次他們的任務是從北坡衝頂珠峰,從全國各個單位抽出的許多隊員都來應徵參加,當然其中也包括方五洲他們三個,這些人有的負責錄影,有的負責測量高度,也有的負責預測氣象,還有的負責醫護後勤。都來自各行各業,經過很久的訓練,大家終於可以登上頂峰。

可是因為沒有摸清天氣並找到視窗期,所以沒有成功,反而一位醫生還因此受了傷,可是中國隊員哪裡那麼輕易放棄?中央再次下達命令,命令方五洲為突擊隊長,繼續從北坡登頂,但第二次蹬到8500米時,遇到了十級大風,所有人員被迫撤離,方五洲也因此受了傷,突擊隊長突然受傷,意味著行動將停止,但突擊隊隊員們堅持登頂,幾位黨員還寫好了決心書,中央再次命令,命令一位攝影師黨員代理突擊隊隊長,再次登頂,雖然這次遇到了好天氣,但由於不小心,代理隊長被重重的氧氣瓶砸中,從高山上摔了下去,犧牲啦。好天氣已經錯過,所有人員無奈只得撤離,可這時氣象人員發現,三天後的某個時刻好天氣會再次來臨,儘管大家都不信,但此時傷已經養好的方五洲依然要去試一試,可到達離珠峰還頂端還有500米時,氣象主任突然因為肺水腫去世,沒有了氣象的指示大家誰也不知道怎麼辦,可方五洲就命令大家上,果然大家頂住大風爬了上去,在珠峰的頂端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同時科研人員也測量了珠峰的高度:8844米,這個高度至今還在使用。

通過這個電影讓我明白了:我們的前輩連珠峰都登上去了,他們面臨的艱難險阻比起試卷上的題目,甚至連答案都沒有。他們卻一往無前,探索著,冒險著,用生命和信念去揭祕未知,考試又算得了什麼?!我相信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我們都是攀登者,朝著自己的目標,登上去!為祖國增添光彩,登上人生珠峰的頂峰。

攀登者觀後感 篇20

觀後感 ,857字

這個國慶假期我過的特別有意義,為什麼呢?因為其中一天看了一部特別勵志的電影---《攀登者》。這部電影剛開始描述的是:有一種鳥兒每年冬天都要經歷一次艱難的毅力考驗---飛越珠峰到達目的地,在飛越珠峰的過程中經常遇到風暴等惡劣天氣而成千上萬的死去,但它們依然頑強的跨越珠峰。

影片講述在我們國家隊員首次攀登到珠穆朗瑪峰時由於攝像機丟失沒有拍攝現場環境的照片,然後對外宣稱我們已經登上珠峰了。很多國內外的組織和個人對此很是懷疑,特別是外國人說如果登上珠峰了就應該在峰頂上插上中國國旗,並在峰頂360°拍下照片。首次登珠峰的3名隊員身心都受到了極大的折磨,他們歷經千辛萬苦的努力卻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可,他們在度日如年的生活中飽受煎熬。在距離中國首次登峰15年後,國家又重新組織隊員再次計劃從珠峰北坡登峰。之前已登頂的三名隊員方五洲、曲松林、扎西得知訊息後也再次加入並作為訓練負責人。

此次登峰人數也比之前多了不少,有充足的後勤保障、醫療衛生、氣象監測等部門作為堅強後盾。但是這次登峰遇到了更大的挑戰,首批突擊隊隊長方五洲為了營救氣象監測人員遭遇了右臂傷病,不得不中途返回大本營,在這種情況下有個叫李國樑的隊員自告奮勇充當突擊隊長,在登峰的過程中他們又遭遇雪崩,李國樑為保護相機、不拖累隊友而選擇跳崖。此時傷病漸好的方五洲決定再次突擊,在登峰的途中遭遇種種挫折,從最開始的成群結隊的登山隊員到最後只剩九個人成功登頂,他們不負眾望在珠峰山頂插上五星紅旗,並拍攝360°影像,傳回大本營的那一刻舉國上下無不沸騰,在強有力的證據面前全世界都在讚歎中國人完成了一項幾乎世人無法完成的任務,從北坡登頂珠峰,從此世界有了最新的珠峰高度並且是由中國人親手測量的世界新高度。

看了這部電影,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的國土之所以廣闊,是因為祖國的土地每一寸都沒有分割出去,正是由那些許許多多的無名英雄和烈士的欲血奮戰儲存下來的,我們要繼承革命先烈的保家衛國不怕犧牲的精神,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向我們的英雄和先烈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