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星空日記》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觀《星空日記》有感 篇1

國二作文 ,724字

“不是現實支撐了你的夢想,而是夢想支撐了你的現實。”這是微電影《星空日記》中的一句臺詞,就是這句臺詞讓我回味了好久。

電影講述了一個來自農村的孩子何曉東,從小有著一個摘星星的夢想。因為這個夢想他被人嘲笑。他發憤學習,考上了北京大學,但卻修了金融學。在夢想和現實中徘徊。

直到有一天他收到了國際投資銀行發來的工作邀請。他是全班第一個得到工作邀請的人。他終於覺得自己有資格去表白,但她卻說她等待的始終是那個仰望星空追夢的男人,而不是現實中的這個何曉東。他幡然醒悟原來自己放棄的不僅是夢想還有愛情。

他最終決定就讓夢想比現實高那麼一點。就讓自己去追夢。在天文老師的鼓勵下他建立了星庫資料資料,並在畢業設計上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讓觀眾甚至是專家都覺得不可思議,很震撼。他成功了,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夢想。最終他在北大的一角伸手看到了星星,從此感到了勇氣。

縱觀人類的歷史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總是在別人笑過之後才到達這裡的人。例如,蔡元培教育家,他工資很高,但為人慷慨大方。終生沒有存夠錢買一套自己的房子。胡適教育家,他舊學造詣深厚,但卻提倡白話文寫作。被人笑為“乞丐蓮花落”。陳獨秀思想家,他給自己起名“獨秀”被人嘲笑狂妄自大。裴文中生物學家,他前半生找到了北京猿人頭蓋骨。在抗戰期間,頭骨丟失後半生一直在尋找。卞之琳詩人,他時常被人嘲笑為“說話都彎子”於是寫出名句“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

他們也從窘迫於現實的艱難。難道他們就應該放棄夢想,迴歸所謂的現實嗎?那麼整個社會的發展將會由誰來維繫?

有夢想你就會了不起,有努力你就會有成績。讓我們為期待和夢想而努力奮鬥。迎接我們的必定是陽光和笑容。只要多一份堅持,多一份熱愛,夢想總有一天會照進我們的現實。

原罪——觀《拉貝日記》有感 篇2

觀後感 ,681字

戰爭,是霸權者的慾望與貪婪;戰爭,是野心者的冷酷與殘忍;戰爭,是弄權者的自私與無情。膨脹的野心將和平與人性掩埋的徹徹底底。

死亡?仇恨?無辜的生命的吶喊,襁褓中幼嬰的啼哭,家園支離破碎,滿目瘡痍,這就是戰爭。也許歲月能抹去那些斷壁殘垣,可是歷史和人們終將銘記那段血雨腥風的悲苦時期。不論是戰火紛飛的昨天還是看似風平浪靜的今天,戰爭都依然時時刻刻威脅著人類的生存。

有人說戰爭是為了讓未來更加統一,可是有誰真正的看清過戰爭背後的代價呢?殺戮,無休止的殺戮,用鮮血洗滌鮮血,用罪惡掩飾更大的罪惡。和平成了最大的笑話,人性被抹殺的乾乾淨淨。那些寒風中瑟瑟發抖的身軀,那一雙雙渴望安寧的眼睛,那一聲聲絕望的吶喊卻被冰冷的炮火炸得粉碎。從二戰到日本侵華戰爭,從伊朗戰爭到最近的敘利亞戰爭,哪一次不是伴隨著哭泣和鮮血呢?人們渴望的和平被一次又一次的戰爭撕毀,道德和人性被膨脹的慾望鞭笞得體無完膚。

寬恕,是戰爭中最大的良知。

每一次戰爭因為野心而開始,冰冷的炮火,哀傷的哭號,沒有良知的征服帶來的將會是更多的仇恨。近百年前的戰爭蔓延至今,沒有了烽煙可是依然著針鋒相對,笑臉的背後隱藏的卻是一顆不夠仁慈的心。

原罪,是人們對過去罪惡的沉迷。

戰爭留下的陰影是人們心底一場永遠的噩夢,無法遺忘,時時刻刻用罪惡折磨著自己。沉迷於悲傷和仇恨中不可自拔,直到有一天內心的防線轟然崩塌。

悲憫,是對每一個美好生命的尊重。

和平是每一顆心懷悲憫之心的人構建的伊甸園,鮮花和笑語會沖淡所有的罪惡和野心,原罪得到了原諒和寬恕,有愛的心成為了人們的良知,也希望遙遠的明天永遠像今天一樣和平安寧。

星空日記觀後感 篇3

觀後感 ,679字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看過或讀過某些故事,而人一般都會在看或讀中體會或感受到什麼。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夢想,比如有的人想成為科學家、醫生、教師或籃球運動員等。然而今天老師給我們看的視訊的主人公的理想是摘星星。當時不僅是他的同學嘲笑他、不尊重他,就連他的老師也嘲笑他、取笑他,他的父親也不理解他。從此他就放棄了自己多年的夢想,當了一個經濟學家。可他在北大時,對一位天文教師說了自己小時候的夢想,那時教師對他說:“夢,才是最真實的現實!”這句話讓他重新回想起自己的理想,但他依然還不覺得自己適合天文。直到他聽見一個小女孩在唱“小星星”這首歌時,他便把工作的單子撕了,加入了天文。在畢業那天,他展示了自己的發明,讓人十分的震驚。這讓我情不自禁地想到那些曾經被嘲笑過的人,蔡元培、胡適等人。

看完這篇文章,讓我想起生活中有多少人,像她這樣被嘲笑過,卻依然在堅持,最後還成功的人,已經不多了。不過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在一年級時,我經常在回家的路上,看見幾個六年級的哥哥在打籃球,我也十分地想打可卻不行。於是我每天都在那裡拼命地練習,在練習時經常會摔倒、擦傷。那些人都看著我在笑。說我連基本的運球都運不好還想打比賽?白日做夢!不過我都當做沒聽到,沒有理他們,依然自己在拼命地練習。從一年級到二年級,三年級到四年級,我都在拼命地練習,還要求媽媽給我報名籃球班。媽媽剛開始不同意,說先把成績考好,但沒過多久又給我報了。因為我那段時間成績還可以。所以直到今天,我已經成為了學校籃球隊的一員了。

只有從小就朝一個目標衝過去,你才能成功完成目標,實現願望。就是這句話,讓我一直堅持下去。

星空日記觀後感 篇4

觀後感 ,607字

每個人的心中,肯定都有著一個小小的美好夢想。但是,有些人的父母的教育使他們埋沒了夢想,接受現實。但是今天通過老師給我們看的《星空日記》,使我夢想之花再次開放。

短片主要講了男主幼年時與朋友訴說著自己的理想—摘星星。不料卻被在暗處的父親發現,大罵了他一頓。但這並沒有使他放棄了自己的夢想。時間猶如一匹駿馬,在時間草原上賓士著,快極了。男主的夢想一直在被恥笑,直到他來到北京大學學習,遇到天文學的王老師才繼續自己那摘星星的夢想。他不斷地努力,但他也不斷地被人嘲笑說:“別做白日夢了!”經過努力,最後他在天文學的畢業設計會上,終於摘到了屬於自己的星星。

短篇中最讓我記憶深刻的一句話是那王老師說的:“夢,才是最真實的現實。”對呀,只要我們努力去完成夢想,那麼夢想,總有一天會變成了最美好最真實的現實。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總會有人說:“大家都在恥笑我,說我不要再做夢了。我還是放棄夢想接受現實吧!”在此,我問問大家,他們笑又如何?笑了以後又對我們會有怎樣的影響?如果問我,我會豪無任何顧慮地回答:不會怎樣。所以我們照常去完成我們的夢想,讓那些人看看什麼是夢想的力量。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人,如蔡元培。他是我國北京清華大學第一任校長,他的工資雖然非常高,但是從未給自己買過一套房子,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那是因為她將所有的錢財與心血都放在了教育上。

今天觀看短片,讓我受益極大,我一定要隨著那夢想勇敢前進。

星空日記觀後感 篇5

讀後感 ,570字

今天,我看了《星空日記》,這是一部感人的電影。主要講的是一位男生從小到大一直堅持著自己的夢想—摘星星。你一定會覺得很不切實際,但天文系的教授卻說:“夢,才是最真實的現實。”

小時候,這位男生寫了一篇作文—我的理想—摘星星,結果被老師罵了一頓,還被同學們嘲笑。下課同學們讓他站在高處當星星讓同學們來摘,他們無情地嘲笑他,父親更是不理解她,這使他受到了很大的打擊。

可他卻並沒有放棄夢想,每天會在天文系教室旁聽課,會做一些筆記。正當他要放棄夢想的時候,教授對他說:“每個人都是被別人嘲笑才來到這裡的。”

畢業後,他去找工作,可卻被人嘲笑說:“醒醒吧!”他經歷過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卻沒有放棄,一直堅持著,我是多麼佩服他的這種精神。

再想想自己的事情,是多麼慚愧。小時候,我看見只比我大兩歲的姐姐學會騎自行車了,我就想去學。我騎自行車時總是摔跤,疼得我哇哇大哭。我騎一下摔一下,被一個路過的小朋友看見了說,“哈哈!這人真笨,我都會騎。”我失望地離開了,至今我還沒學會騎自行車。想想我只是遇到一點點的挫折就放棄了,那別人經歷這麼多的挫折我算什麼呢?

看完這部影片,我的心靈被深深地觸動了,它告訴我們人應該為夢想而奮鬥,不怕別人嘲笑,一直堅持。這就是一種精神,不能因為一點小挫折而放棄,做事一定要堅持,不能半途而廢。

星空日記觀後感 篇6

觀後感 ,581字

“夢想是真實的現實。”

今天,我看了一部叫星空日記,這部電影對我深有啟發。使我聯想到我自己的生活。

夢想是最真實的現實。一位男孩為了追求夢想,不幸被同學、家長以及老師不理解而嘲笑,以至於最終放棄夢想,去面對現實。但教授還是一直協助他,幫她完成夢想。最終完成了畢業設計,還獲得老師的認可。

我覺得,有夢就要去追!不要放棄它,同如夢是最真空的現實!所以,放棄它幹嘛,還不如賭一把,萬一賭成了呢,就可以實現夢想。萬一沒賭成,我們就把夢想當作祕密,就放在心裡默默的想它,就好了。就不要去管它了。

而我呢?我一直不知道自己的夢想是什麼。可是,我看了這部電影,就發現夢想就在我身邊啊!只是我沒有去追它。

我小的時候,我想當一個蛋糕師。我原來覺得自己是這麼可笑啊!我想當蛋糕師,可能是因為我的媽媽整天愁眉苦臉心不在焉的。我希望媽媽快樂。我看著媽媽說:“我一定要讓媽媽笑起來!”我聽說蛋糕吃了,人就會幸福起來。我就找到叔叔,讓他教我做蛋糕。我一直做啊做,蛋糕做好了,我看著蛋糕,很醜。我和叔叔端著蛋糕,一路上都有人說橋這個蛋糕多醜啊。我聽了十分羞愧。心想我再也不做蛋糕了。我給媽媽吃了蛋糕,媽媽不但沒有笑,還要裝著笑給我看,從此我再也沒做過蛋糕了。

比起短片主人公,我還只是微弱的小沙子。所以,我要堅持這個夢想,去努力實現它!

觀《帝企鵝日記》有感 篇7

觀後感 ,878字

今天我觀看了《帝企鵝日記》,這是一部充滿愛和勇氣的紀錄電影。

在世界的最南端——南極,生活著這樣一群神奇的物種:帝企鵝。帝企鵝的外形十分可愛,長長的喙,油黑髮亮的背部,如它們身邊環境同色的腹部,又像一件雪白的大衣蓋在它們的背上,臉上黑色的面板幾乎把小小的眼睛都遮蓋起來了,然而它最獨特的地方,是帝企鵝的脖頸上帶著一圈“黃暈”。

帝企鵝的生活充滿傳奇色彩,每年它們都要從南極的北部遷徙到南部。北部相對溫暖,海洋充足,食物豐富。南部環境極其惡劣,寒冷終年,但大平原上冰雪覆蓋,氣候穩定。雖然北部擁有較好的環境,但帝企鵝們為了繁衍後代,每年都要來到極冷的南部。

一路上,會有帝企鵝掉隊,被無情的大自然淘汰,但它們以頑強的毅力堅持下來,來到南部進行交配,孵化自己的孩子,在這期間它們不吃不喝,過了幾周,雌企鵝把蛋交付給雄企鵝,雌企鵝為了孩子們孵化出來後有食物吃,來到70裡外的海洋尋找食物,而雄企鵝繼續留在原地保護著自己的孩子。經過一次次大自然的篩選,在這個不毛之地孕育出了新的生命。此時,帝企鵝爸爸們已經是形銷骨立,甚至有的根本就不能經過長途跋涉,到達海洋覓食。小企鵝們經歷種種磨難,即將離開父母,來到無邊的大海里生活。

看完電影,我充滿感觸。帝企鵝難道不與人一樣嗎?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物種都具有偉大的父愛與母愛。他們為了自己的孩子,奉獻出全部的力量。帝企鵝為了孩子,忍受著寒冷、飢餓,不顧一切保護微小的生命們。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地感受著父母的關懷。每天,他們為我們做飯,洗衣,陪伴我們學習……我的爸爸媽媽,就像帝企鵝一樣,為了我到處奔波。爸爸在外地工作,每天依然在百忙中抽出時間給我打來電話,問題極其平常:今天學到了什麼?吃了什麼?天氣怎樣?等等。但我們從來不覺得煩。彷彿正坐在一起聊天呢!媽媽陪伴在我的身邊,每天與我一起讀書,一起學習,因為這樣我才能學習更加輕鬆。

年復一年,帝企鵝不斷地遷徙,為的是孵化新生命,而我們的爸爸媽媽無微不至地呵護著我們,才讓我們生活得更加美好!

觀《帝企鵝日記》有感 篇8

觀後感 ,685字

今天,老師給我們看了一部《帝企鵝日記》,讓我受益匪淺。

這是龐大的企鵝群,成千上萬只的企鵝組成了一個南極上異常壯麗的風景線。外形肥胖的企鵝不自主地使人感到一種萌萌的感覺。長長的喙呈現出一種灰黃相間的顏色。油黑髮亮背部配上雪白的腹部和脖子上的一圈金黃,讓人就想上去摸一摸。

到了產蛋的時期了。這個龐大的企鵝群正準備從北部遷徒到南部,可我對此十分不解,北部相對溫暖,也有充足的食物來源;南部都是被冰雪覆蓋大平原,終年的氣溫都十分寒冷。為何企鵝要從北部遷移到南部呢?正當我想向老師發問的時候,電影好像知道了我的心聲,接下來就解答了我的疑惑。因為北部的氣候不穩定,剛出生的小企鵝承受不了強烈的溫差並且北部企鵝的天敵較多;南部的溫度雖然寒冷,但氣候穩定,小企鵝會慢慢地適應這種溫度,在這兒的天敵也少。

經過長途跋涉,歷經千難萬險的帝企鵝們終於來到了南部的一個大平原,後面是冰牆,相對減少了寒冷對它們的傷害。接下來,就是交配的過程了。在這個群中,雄性企鵝相對較少,因此也避免不了“橫刀奪愛”。有一些雌性企鵝看到那些已經交配成功的,就想去阻撓一下,當然,最後是失敗的。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企鵝寶寶出生的那一個場面,一個小小的頭笨拙地從蛋中伸出,高興地環顧著四周,感受著這個世界。看著自己親愛的骨肉,企鵝爸爸欣喜若狂地親吻著可愛的小生命。這讓我不禁聯想到我出生的時候,父母的感受肯定比這個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在這個生物群中,展現更多的則是一種敦厚、樸實的父愛,帝企鵝爸爸們為了自己的孩子,堅持四個多月不進食,它們在零下50多度的低溫下孕育後代,詮釋著愛與責任。

觀《帝企鵝日記》有感 篇9

觀後感 ,910字

今天,殷老師帶領我們作文班的小夥伴們觀看了一場電影,名字叫《帝企鵝日記》,觀看後感受頗深,迫不及待要和大家分享我的觀影感受。

故事發生在平均氣溫達零下四五十度的南極。這裡有一群可愛的小精靈,它們有長長的喙,油黑髮亮的背部和雪白的腹部形成了鮮豔的對比,脖子上的一圈金黃像女人戴的閃亮的項鍊。人們看了,就會情不自禁有一種想把它們帶回家的想法,因為它們實在是太可愛了。

南極的北部海洋氣候相對溫暖,每一年都有充足的食物來源,但是氣候卻極不穩定。這群企鵝履行繁衍後代的使命,寧願到冰雪覆蓋、寒冷終年的南部,來繁衍自己的後代。

經過長途跋涉它們終於到了南部,沒過多久,冬天暴風雪就來了,聰明機智的企鵝們擠在一起,肩並著肩圍成一個圈,這種團結的力量抵抗了一次又一次的暴風雪。終於,經歷了屢次的磨難,成功繁衍出後代——一枚小小的帝企鵝蛋。

這部電影有個故事情節很讓我感動:雌性企鵝生出了蛋,但是還要持續為小企鵝保暖,於是雄帝企鵝來孵化寶寶,自己去覓食。她們覓食的程序是很艱難的,整整去了四個月。帝企鵝爸爸忍受著飢餓、冰雪,在冰天雪地中保護著腳上的帝企鵝蛋,偶爾吃地上的雪充飢。小企鵝終於孵化出來了,此時媽媽還沒有歸來。迫於無奈,本身就極度飢餓的帝企鵝爸爸,發揮了偉大父愛,用儲存下來的喉嚨裡僅有的食物餵養小企鵝,日子就這樣艱難地過著。

帝企鵝媽媽快要回來了,她們覓食的過程很是坎坷,在海里覓食時遭到海豹的攻擊,有的甚至被奪去了生命。企鵝寶寶終於和媽媽團圓了,可有一些家庭卻無法團員,比如那兩隻犧牲的企鵝,她們的寶寶便沒有了媽媽,真的是一家歡喜一家悲。

看著這部電影,我不禁潸然淚下,因為它讓我明白了愛與堅持,我會永遠銘記在心。

媽媽通過十月辛苦的懷胎把我帶到這個世界,並盡心盡責地哺育著、養育著我,讓我茁壯成長。印象深刻的一次,是我生病發燒在醫院打針,媽媽忙前忙後照顧我,為我倒水,為我敷毛巾,幾乎一夜沒有睡。第二天早上退燒了,一回到家,勞累的媽媽倚在沙發上就睡著了。

我想,這些事就像這部電影裡的情節一樣,體現了父母偉大而又無私的愛!動物尚且這樣,更何況我們人類。我們一定要多體諒父母的不容易,學會感恩。

與“笑貓”同行——讀《笑貓日記》有感 篇10

讀後感 ,712字

波光明滅,日月如梭,轉眼間,我已經從稚嫩的毛毛蟲變成了一隻五彩斑斕的蛹蝶。這之中,我讀過了多少蘊含豐富知識和飽含情感的書籍啊!其中有一套充滿傳奇色彩的書籍,是我的最愛。它就是楊紅櫻阿姨寫的《笑貓日記》。

關於一隻貓的日記,聽著名字就讓人感覺匪夷所思,產生一種大快朵頤的衝動。楊紅櫻阿姨以一隻貓的視角,講述一幕幕感人的故事。主人公的名字叫笑貓,是一隻會發出各種笑的貓。它有很多好朋友:地包天、馬小跳、小白、菲娜……他們一起出演一段段溫暖的故事。

主人公笑貓為人厚道,相信事在人為,這一點值得我學習。不管遇到什麼事都要堅持以德為上、以義為中、以益為下。笑貓待人寬厚,顧全大局,我佩服它的這種大局精神。讀這本書時,我改變了以往囫圇吞棗的壞習慣,而是一點一滴、細細地咀嚼,深深體會書的內涵。我讀得如飢似渴,如醉如痴。

這套書中,有一本書叫《小貓出生在祕密山洞》。它讓我體會到笑貓當爸爸的艱辛,也讓我聯想到爸爸養育我時的不易。那天,爸爸、媽媽都不在家,我就打算泡一碗方便麵充飢。我一邊等待一邊看這本書,書中的內容讓我聯想到了父母批評我時的場景。我想,家長批完我後,肯定也會偷偷地傷心、難過。記得有一次,爸爸打完我之後後,再讓媽媽打他兩下。他說:“子不教,父之過!孩子犯錯是我管教不嚴,也讓我挨兩下吧!”當時,我站在屋門外,愧疚地哭了。回想這些,我淚流雙頰,抬頭一看,時針已經從12偷偷劃到5。不知不覺,我已經看了五個小時的書了。我低頭一看,方便麵裡的湯早已被太陽蒸乾了,軟軟的麵條早就變幹了……

這套書不僅陪伴我走過了一段難忘的童年時光,更讓我獲得了很多人生的啟迪。它是我兒童時代難得的心靈雞湯。隨著歲月的流逝,它將與我並肩走向遠方。

銷煙中怒放的人性之花——讀《安妮日記》有感 篇11

讀後感 ,1034字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霾已逐漸淡出我們的心靈,但在這期間,猶太少女安妮弗蘭克創作的《安妮日記》仍經久不衰。這本日記到底記載了怎樣的生活?懷著一顆好奇心,我走入了安妮的世界。

安妮弗蘭克出生在一個猶太家庭,因為受到納粹的迫害不得不與家人躲入了一棟辦公樓內的密室裡,開始了長達25個月的祕密生活。對於只有13歲的安妮來說,沒有光明、自由的生活是灰暗不堪的,所以,寫日記成為了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她的日記本忠實地記錄了她這段非凡的生活。

在安妮日記中,我看到了那個時局動盪的社會下猶太人的悲哀,“不準出入任何娛樂場所,不準在8點之後出現在街上,不準使用任何代步工具,只能步行”,這些在如今看似荒誕的條約在當時卻束縛著一群無辜的人們對自由與美好的嚮往,“胸襟上繡著的恥辱的黃星星”是那個時代納粹對猶太人的犯罪象徵,也是納粹在他們身上烙下的邪惡印跡。

我可以想象出那時的猶太孩子們是多麼渴望摘下“猶太人”的標籤,但安妮卻從未怨恨過自己的身份。對於她而言,“猶太人”是上天賜予她的勳章,哪怕是面臨被送往集中營受盡慘無人道的折磨的命運,她也一直堅定地信仰著自己的民族,並在這如此危急的情況下仍為其他未躲開納粹屠殺的猶太人擔憂,這種偉大的民族精神讓我歎為觀止。

“我患了感冒,老想打噴嚏,媽媽每次都緊緊捂住我的嘴,生怕我弄出聲響……”這是讓我最為之動容的一段文字,因為安妮的躲藏身份,她作為猶太人連一點打噴嚏的權力都無法獲及,可是她由衷地感謝上帝,讓她遇見密室裡那些“可愛卻憂愁”的人們。當安妮聽見廣播裡傳來同胞被殺害的噩耗時,她強忍淚水寫下的“這真是一個奇蹟,至今我還堅持我的信仰,儘管人們都有這樣那樣的荒謬和缺陷,但我堅信人們內心的最深處都是真正善良而美好的”更是讓我震撼不已。安妮因被迫藏匿,所處的密室裡時常斷電斷水、一日三餐都是腐臭的剩菜,甚至從不被允許拉開簾子窺視陽光,但她始終相信人性的深處仍是可以用愛喚醒的。安妮骨子裡的剛毅與勇氣我們無法想象:在炮火連天的屋外,她獨自一人死守在密室門前放哨,防止有人趁火打劫;在昏暗幽狹的密室裡,她完成了16萬字的讀書卡片以及各種課程的學習筆記……從《安妮日記》中我可以感受到,安妮如同一朵在銷煙中默默盛開的花,當銷煙散去,她散發出的人性的芬芳將讓世界為之感動,也會讓人們驚豔於她那怒放的姿態!

《安妮日記》不僅是納粹對猶太人迫害的鐵證,還顯示出了一個少女在苦難中頑強生長的人性之美,她的精神將永遠激勵世人前行!

讀《笑貓日記》有感 篇12

讀後感 ,651字

今年寒假,我和媽媽一起閱讀了《笑貓日記一頭靈魂出竅的豬》。這本書講述著一群可愛的動物們好玩、溫暖、驚險的故事。

這頭靈魂出竅的豬叫“黑旋風”,和我們平時認識的豬可不一樣啦,它是一頭能像馬一樣奔跑的豬,能像鳥一樣飛翔的豬,因為它的勇敢人們又給它起名叫“豬堅強”。地震發生時,黑旋風被卡在廢墟里,它沒有想到放棄,而是鼓勵自己,餓上幾天正好減肥,說不定還能自救呢,正是因為它樂觀,向上的精神救了自己。其實我們在學習生活中也應該多學習黑旋風的這種一定能行的精神。記得我第一次寫日記時,心裡想寫好可是卻不知道怎麼寫,很緊張,越急越亂,如果當時能冷靜點,告訴自己一定能行,好好想想要寫的內容再動筆,會不會好一些呢?

可是在地震後,豬堅強就不見了?原來它被關進了一座公館裡,每天只吃一點點,身上瘦得只有一點肉。它的朋友笑貓想幫它逃離,找來萬年龜、老老鼠幫忙,它們採取“調虎離山”計將黑旋風轉移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可是在轉移的過程中,老老鼠卻被追來的警察踩斷了尾巴,笑貓將它背到它們最喜歡的湖邊,並對它說:“我會永遠在你身邊”。笑貓說的這句話深深的打動了我,它不但沒有拋棄老老鼠,反而來安慰它,照顧它,最後想辦法保住了它的性命。我想著,如果以後我的朋友們有困難,我也要向笑貓一樣,去努力的幫助他們。在學校裡,如果有人不小心受傷了,我應該要及時想辦法送他去醫務室;再如果有同學考試沒考好,不應該幸災樂禍,而要學會去安慰他,把不會的題教會他,並鼓勵他下次考好些。

這本書既有趣,又精彩,讓我和媽媽都愛不釋手呢!

觀《天空之城》有感 篇13

觀後感 ,654字

你有沒有想象過自己能站在一個可以飛行的小城上,你有麼有這般熱愛自然甘願為一棵樹的生命奉獻所有,你有沒有這樣的一個夥伴,在真正危難到來的時刻都始終為你遮擋著風雨,你有麼有過這麼絢爛的想象力,這些《天空之城》裡都有。《天空之城》是一部真正優秀的動漫電影。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女孩希達的故事。希達是一位身世不明的少女。希達為了逃避空中海盜及特務的追捕,因而從飛船上墜落地面,但幸好由於身上佩戴飛行石,所以平安降落地上,也因此被巴魯發現。後來兩人成為軍方及空中海賊追捕的物件。最後她才得知自己原來是拉普達的王室正統後裔。希達心地善良,但也不乏女性獨有的的堅毅和不屈精神。天空之城是拉普達在空中建立的一座城市,在天空之城即將落入惡人之手時,希達寧願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衛故國。

從來沒有看見過保護自然這麼強烈的電影,為了天空之城上的生態壞境,一個弱女子竟甘願奉獻自己的生命。但是這部電影裡塑造的天空之城,也足夠震撼人,天空之城上原本有著萬千的繁華,曾經在這座城上居住的人有著最先進的科技與武器,可是上面的人有一天終於倦怠了這樣極其繁華先進的城市,回到陸地上,選擇正常的生活。最先進的城市最終毀滅了,這恐怕也是宮崎駿對人類自然與科技對撞的思考,讓人深思。

此外這部電影裡有著上個世紀人們的生活,蒸汽火車,樸素的小樓,都充滿著年代感,天空之城輝煌壯觀,有繁華遍及的草原,有成群的鴿子,都暗示著迴歸自然本色的美好,這是一部真正有意義的電影。

如果我有一部天空之城,我肯定也希望城市裡有自然最初的模樣,任何科技都不如自然美麗。

讀《男生日記》有感 篇14

讀後感 ,477字

聽話卻不循規蹈矩,懂事卻讓人琢磨不透,父母離異卻樂觀開朗。聰明卻又總是進退兩難……一個“多面怪人”是多麼難刻畫。但這……卻發生在快升入初中的男孩吴緬身上。

整本書是以吳緬的日記為形式,展示了一個註定與眾不同的男孩。

吳緬的生活看上去很辛苦。因為他的父母離婚了。家裡一半的責任就落到了他幼小的肩膀上。但是,他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他用他的力量把家重新扛在肩上。敢做敢為的吳緬有個性、有才藝、有愛心……不僅是男生的鐵哥兒們,是女生心中的“真正男子漢”。他能為貧窮中的同學義演捐款,他會因為班上的同學受到欺負而大打出手……

他在日記裡提到的對他來說的小事,是很多比他大的人都完成不了的。

他對朋友友善,對父母孝順,對老師懂事,甚至願意為受到不公的陌生人赴湯蹈火。這是吳緬,一個敢作敢為的吳緬。

除了吳緬,書裡的其他人也個性鮮明。俏皮的“小魔女”劉楊惠子,多才多藝,勇敢機智。調皮的精豆豆搞笑可愛。出類拔萃的莫欣兒聰明。美麗善良的冉冬陽,平易近人的羅老師……看到他們各奔前程多少讓人欣慰卻不捨。

但是如果我們也像吳緬一樣敢作敢為,那麼世上便在無難事。

讀《女生日記》有感 篇15

讀後感 ,815字

寒假裡,我讀了許多書。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楊紅櫻阿姨寫的?女生日記?。

這本書主要以日記的形式,描繪了一個叫冉冬陽的小女孩從小女孩成長為少女的全部過程,也讓我知道了我們的生日就是母親的受難日。讀到“母親的受難日”這個片段,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是母親忍受著巨大的痛苦,我們才能平安地來到這個世界上;是母親的細心照料,我們的生活才會幸福快樂,多姿多彩;是母親父親每時每刻的牽掛才使得我們處處都能感受到親情和力量……

其實,冉冬陽不僅僅是懂事孝順的好女兒,她還是關心身邊同學的人呢。書中梅曉雅的爸爸媽媽離婚了,再加上梅曉雅的媽媽又下崗了,沒有了工作,梅曉雅也被迫轉學,家境十分困難。冉冬陽得知這件事後,勸梅曉雅的媽媽開店賺錢,賣些生活用品,並向媽媽預支了三個月的零花錢,再加上自己的壓歲錢以及與同學們一起賺的錢,籌集出五千元,資助小雅媽媽開店。後來,冉冬陽還冒著大雨陪梅曉雅去進貨。這樣的舉動使小雅媽媽感動得流淚。讀到這兒,我想我們身邊不也有很多需要幫助的人嗎?就說那次紅十字會獻愛心活動,是將自己的一些衣服、玩具捐給一些山區貧困家庭的兒童。這時,我問媽媽:“捐給他們有什麼好處?”“孩子,你可不能什麼事都想著有什麼好處,當今社會,不都是無私奉獻嗎?”媽媽說。對啊,我不能太自私,什麼事都想著對自己是否有益。就象歌詞裡寫到: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成長的過程,也許就象一艘正在遠行的輪船,一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難免會有些坎坷,但只要我們堅定信念,就一定能克服;在成長時,也許還像一碗五味雜湯,你永遠喝不出它是什麼味道,有時酸,有時甜,有時苦,有時辣……

讀了《女生日記》我最大的感受是:我們現在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為何還要依賴父母了?我們和冉冬陽是同齡人,也要學習她獨立、懂得感恩、樂於助人的品質和精神。最後,我建議大家有時間也讀讀這本書,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同齡人與同齡人相比,才是最好的比較。

讀《笑貓日記》有感 篇16

讀後感 ,432字

寒假裡,我讀了楊紅櫻阿姨寫的《》笑貓日記》中的一部,名字叫《轉動時光的傘》使我深受啟發。

在書中,笑貓偶然發現了一把古老的油紙傘的祕密。向左轉,便能知道過去發生的事,向右轉,便能提前預知未來。於是,他使用這把油紙傘,預知了馬小跳等人的職業。

書中,馬小跳成為了市長;唐飛成了經濟學家;毛超成了一家大公司的副總;張達成了大學老師;夏林果成了舞蹈演員;安琪兒成了小學老師;杜真子成了電視臺主持人。然而,小學時萬眾矚目的丁文濤,卻只成了一名銀行職員

讀到這裡,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作為一個小孩子,要多培養一些興趣愛好,指不定明天這些興趣愛好就會成為你的工作,不能像小大人一樣什麼事都中規中矩,淘氣一點,頑皮一點是正常的,因為這是孩子的天性。智商高的孩子有可能在學習的時候有明顯的優勢,但情商高的孩子,在今後的工作上卻是有優勢的。比如說馬小跳,他情商高,所以當上了市長;丁文韜智商高,卻只會死讀書,最後只成為了一名銀行職員。

《轉動時光的傘》這個故事,真是讓我受益非潛啊!

讀《搗蛋鬼日記》有感 篇17

讀後感 ,570字

這學期我看了一本非常有趣的書—-《搗蛋鬼日記》,這本書是以日記的形式寫的。書中主人公是一個和我一樣大的小男孩,他的名字叫加尼諾,他是我眼中的英雄,卻是大人眼中的“災星”。每次存心做好事卻又變成“壞事”,而大人們卻以為他是故意的,所以可憐的他經常被打罵,後來還被趕出了家門,送去寄讀學校。

看完了這本書,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我的爸爸媽媽也和書中的大人們一樣,總是用他們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總認為他們才是對的,從不站在我們的角度去看待事情。我就說說我的一次悲慘經歷吧。有一次媽媽陪我到新華書店看書,順便買了個小打氣筒。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很好奇,就把包裝開啟,想看看它是什麼東西。這一看可壞了事。回到家媽媽開啟一看,硬說我把裡面的充氣針弄掉了,痛罵了我一頓不說,還要求我馬上把充氣針找回來。我睜大眼睛從家裡一直找到了新華書店還是沒有找到那個我也不知道長什麼樣的充氣針,心裡很難受。後來,媽媽向服務員詢問,有沒有單獨的充氣針賣?服務員接過產品一看說:“針不是在這裡嗎?”原來針裝在包裝袋的一個小角落裡。那時的我別提有多委屈了。唉,媽媽怎麼就不能為我想想呢。

看完了書,我真想對所有的爸爸媽媽們說,你們也是從孩子慢慢長大的,你們也有過天真與調皮,如果每次在我們犯錯之後你們能耐心地聽我們解釋,再告訴我們錯在哪裡,那樣我們就不會再犯同樣地錯誤了。

讀《馬燕日記》有感 篇18

讀後感 ,294字

這個暑假裡,我們一起讀了《馬燕日記》這本書。

我覺得馬燕非常可憐,家裡很窮,平時連肚子都吃不飽,所以她在三年級的時候就離開了學校,幫助媽媽做家務。可是媽媽不忍心馬燕這麼小就沒有學上,就借錢供她上學。馬燕平時除了上學,還要給兩個弟弟做飯,還得喂一頭毛驢。漫長的兩年過去了,她要和大弟弟去鎮上上五年級,但是家裡實在無法供養她和弟弟兩人上學。幸運的是,正要決定她命運的時候,韓叔叔和何阿姨幫助了她,重新回到學校。不久,馬燕成為了村子上的第一個女初中生。後來馬燕還通過她自己的努力,幫助了更多的女孩上學。

馬燕的生活多麼艱難,可是她從不害怕,勇敢的克服困難,她這種堅強不息的精神真的值得我們學習!

讀《女水手日記》有感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1135字

《女水手日記》是一本小說,裡面講述了一位十三歲的少女,在航海的旅程中經歷了被控謀殺、遭受審判,並被謀害後宣判有罪的故事。主人公淘雪洛剛出場時是一位婀娜多姿的“淑女”,等航船快靠岸時,她已經蛻變成了勇敢的女水手兼船長。看完了這本驚心動魄的小說,讓我覺得—勇敢,就是一次歷險。

《女水手日記》開始就介紹了那可怕的船—“海鷹號”與那可怕的船長—謝克利船長。為什麼說他們“可怕”呢?文中描述了兩個搬運工聞風而逃的滑稽場面—第一個人聽到船長的名字嚇得落荒而逃,另一個人則是看到了“海鷹號”,嚇得一溜煙跑沒影了。而船上的水手留下來的唯一目的都是為了報復謝克利船長。

我們的主人公—十三歲的少女淘雪洛不知道內情。她不僅對船長信任有加,卻把老查的忠告當成水手們編的謠言,置之不理。當淘雪洛知道船長的真面目後,卻被船長告上法庭,說是她殺了哈林先生。可惡的船長一次又一次地陷害她!所幸,淘雪洛漸漸地變勇敢了!一次又一次險象環生的歷險讓淘雪洛的內心不斷變得強大了起來,勇敢地直面一切險境。最後,在船長要殺淘雪洛時,“海鷹號”晃了晃,謝克利船長跌下了船,掉入了海中。

面對困境,她逆境求生;面對困難,她迎難而上;面對危險,她履險如夷。這就是我們的女水手淘雪洛,一個勇敢無比的淘雪洛!一個不屈不撓的淘雪洛!更是一個敢於歷險的淘雪洛!

看完這本小說,我掩卷沉思。我不禁想起一次歷險,雖然是孩童間的遊戲,可也算是一次“困境求生”的歷險吧!

我和朋友們把這個遊戲叫做“迷途返航”,我是第一位“迷途”的人。好朋友婷婷要我蒙上雙眼,帶我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我們都知道,這邊離我們自己的家有十萬八千里遠!這裡還是個十字路口,四個朋友把我和“迷途者”們分別拉向了四個不同的方向。走了好久,終於到了目的地,婷婷叫我轉50圈再走回去。我就這樣,轉啊轉啊,像一個高速運轉的陀螺,大概轉了27圈吧,我就暈趴下了。好不容易轉好了50圈,但是那是我已經暈頭轉向,別說分清東南西北了,就連站我都站不住了,我甚至想放棄回到集合點!

我到底是等待朋友來找我還是勇敢地“返航”呢?我在兩個艱難的抉擇中不斷猶豫著。就在這時,我的腦海中浮現出淘雪洛的身影,她在歷險時不拋棄、不放棄,他在困難面前不屈不撓、勇敢向前。她面對困境是如此坦然,可我……

我想好了!我決定獨自一人返回集合點。我不斷回想著婷婷領我走過的路、店面、街道……一路詢問著過路的行人,憑著僅有的一點來時的印象,我竟然回到了集合點!我簡直不敢相信,我還是第二名!經過那次歷險後,我變得比以前更加勇敢了。

雖然我的歷險很平凡,也許不像《女水手日記》裡淘雪洛的歷險那樣驚心動魄。但誰不想超越自己呢?勇敢,就是一次歷險。

讀《安妮日記》有感 篇20

國小四年級作文 ,1428字

1940年,由希特勒帶領的“反猶行動”把在荷蘭避難的猶太人大批大批地抓起來送往集中營。而在他們當中,有一個13歲的小女孩—安妮?弗蘭克,與家人一起逃進了一間“祕密小屋”,並在一本被她叫做“基蒂”的日記本上,用青春少女的手筆記下了二戰時小屋中的點點滴滴。

小屋與外面的世界相比,是烏雲中的一塊藍天,但這裡的生活並不自由、幸福。為了躲避搜查,“祕密小屋”中的八個人必須在早上保持沉靜,在晚上才能稍微活動。每天,不合口味的飯菜、時好時壞的收音機、變化多端的資訊、達恩夫婦無休止的吵架……,一切都是變幻莫測的,恐懼、驚嚇、猜測、飢餓……大人們的情緒漸漸地低落,開始成天抱怨。可安妮不同,她獨立勇敢、積極樂觀,坦然面對空襲、子彈,視它們為天空中飄過的雲,一笑而過。她明辨是非,有思想、有信念,堅信總有一天和平會到來,堅信總有一天,人們都能過上自由、幸福的生活。

安妮在日記中犀利地控訴了法西斯的惡行,為什麼人們用大量的金錢來製造戰爭武器,卻不花一分錢幫助那些濃濃硝煙下無家可歸、四處流亡的窮人們?漸漸地,安妮在度日如年的祕密小屋生活中找到了真實的自己。在一副倔強、看似膚淺的外表下,是一個深沉、獨立、純潔、心有陽光的安妮。讀著讀著,我也慢慢走進了像大人一樣思考的安妮。和她一起,在聽到盟軍一步步登陸時高興地歡呼雀躍,在警察進來時緊張得坐立不安,在達恩夫婦待人不公時氣得直跺腳……

合上書,回想著安妮的日記,我開始崇拜起眼前的安妮。她在那麼艱苦的環境還能堅持著熱愛生活的信念。哪怕最後被送到了可怕的集中營,身為倖存者的安妮,一次次面對著無辜的少女和小孩們走向焚屍爐、毒氣室,在如此殘酷的死亡面前,她依舊堅守著和平一定會到來的信念,在第二天太陽升起的時候,默默地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堅強的活下去!”她就是這樣,心中住著一個充滿熱情的太陽,當遇上烏雲密佈、狂風驟雨,這個太陽就會馬上出來溫暖著她受傷的心,她內心憧憬著未來的小苗就這樣沐浴在陽光裡茁壯地成長著。

其實,在和平年代的現今,我們的周圍也有許許多多熱愛生活,心中充滿著陽光的人。一個名叫喜芽的女孩,因先天殘疾,每隻手都只有兩個手指。然而,熱愛音樂的喜芽,並沒有因此放棄自己,而是做了一件所有人都覺得不可能的事情。她用了5年半的時間刻苦練習鋼琴!喜芽不顧鋼琴老師和其他人的搖頭否定,堅守著內心的夢想,在母親的鼓勵下,用比正常人多一百倍的努力,最後奇蹟般地完成了高難度的鋼琴曲《夢幻即興曲》的演奏,還獲邀去各地演出。如此“特殊”的她,在面對生活時,卻擁有著比普通人更火熱的心,不久前她還墜入愛河了呢!

與安妮和喜芽相比,我不禁自慚形穢。每次練鋼琴時,碰到一點小挫折,比如有一個指法一直練不好、有一個音節總是出錯,或者速度一直提不上去的時候,我就會又急又氣,還會尖叫,亂抓頭髮,甚至想著棄之不理,再也不練琴了。在乒乓球比賽中,當我輸給對手的時候,我會一直悶悶不樂;有時,當聽到家人在討論我的失敗或不足時,我還會跑進廁所,一個人躲起來,不願意面對……想到這些,再想想安妮和喜芽,我感到羞愧極了。

看完《安妮日記》,我總覺得在天堂裡,安妮那雙清澈的眼睛正望著我,用她那純淨的聲音告訴我,要讓太陽住進自己的心,抱著火熱的激情面對生活。這聲音雖然微弱,但它卻比戰火中的炮響更震撼,更持久,一直在我的心中迴盪著……我相信,安妮的日記會一直鞭策著我。我要向安妮學習,積極面對生活中遭遇的任何挫折,做一個內心住著陽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