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有感改寫相關作文20篇

觀書有感改寫 篇1

續寫改寫 ,661字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曰之計在於晨”。早晨,是讀書寫作的大好時光。我六點就起床,帶著筆、紙和書來到郊外,尋找寫作的靈感。

陽光明媚,空氣新鮮,人的心情一下子舒暢許多。我漫步在田間小路上,發現前方是個小池塘。池塘邊長滿金黃的油菜花,好似可愛的娃娃露出它們的小臉蛋。一棵棵油菜花緊挨在一起,形成一片油菜花田。從天空中往下看,就像是一片黃色的海洋,十分壯觀。蜜蜂在油菜花間飛來飛去,又開始新一天忙碌的工作,可真是勤勞!一隻蜜蜂停在一朵花上不動,那毛絨絨、胖圓圓的身體,多麼可愛!

欣賞完田間的油菜花,我又把目光轉回池塘。這個池塘不大,目測應該只有半畝,呈方塊形狀。雖然面積不大,但是方塘裡的水清澈見底,水底的水草、沙石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水中的天空藍悠悠的,像剛剛被清水洗過一樣,天空中飄著幾朵雲,雲的形狀各不相同,一會兒聚集在一起,一會兒飄散開來。雲朵和天光都映在這方池塘中,景色格外明麗,讓我看後心曠神怡!

我坐在河邊的草地上,望著這清澈的方塘,靜靜地陶醉、沉思,突然,我的腦中產生一個疑問:這方塘裡的水為何如此清澈呢?河裡的水為何一點都不渾濁?帶著這個未知的疑問,我沿著方塘向前走去,這才發現在方塘的源頭,有一條小溪,溪裡的水源不斷地給方塘輸送著水源,使得水塘中的水如此清澈。

我頓時豁然開朗,難道學習上不也是如此嗎?唯有不斷地吸取知識,不斷地獲取學問,日積月累才會增長更多學問。忽然,我有了寫作靈感,提筆寫下《觀書有感》這首詩作: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p>

觀書有感改寫 篇2

續寫改寫 ,452字

一天清晨,空氣清新,南宋的大教育家朱熹,很早就來到郊外的一個方塘邊看書。這裡的風景很美,看累了,還可以好好地欣賞美好的景色。

看,藍湛湛的天空中飄著千變萬化的白雲。這些白雲一會兒變成可愛的小白兔蹦來跳去,一會兒變成美麗的孔雀正在慢慢地開屏呢!

方塘的四周有著幾棵柳樹,柳樹上的葉子碧綠碧綠的,微風一吹,柳樹的枝條動了起來,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小姑娘,正在梳理著自己那又細又長的秀髮呢!

柳樹環繞著的方塘很清很清,池中倒映出天空、白雲、柳樹和方塘邊的花花草草。風兒吹過,這些倒影便隨著風兒在歡快地跳舞呢!

這方塘的水是哪兒而來的呢?為何會如此清澈?於是,朱熹繼續向前走。他邊走邊問路旁的人:“那方塘裡的水是從哪兒流到那方塘裡的呢?”有人說是從山上的瀑布衝寫而來,有人說是從山遠處的那一條大河裡流來……

聽到這裡,朱熹若有所悟,走回方塘邊,輕輕吟誦道: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是啊,這活水不正如我們學習知識,只有源源不斷地補給,從不間斷,才能獲得真知,不斷進步!

觀書有感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559字

在一個天高雲淡、萬里無雲的晴天裡,原來在屋內讀書的朱熹也禁不住走出屋門。

屋外有一個將近半米高的池塘,很是秀麗。岸邊的怪石和花草更是令人心曠神怡、宛如仙境。陽光灑入池塘。照得水面泛著金光,看起來十分安詳。天邊飄來幾朵細雲,忽忽過場,但還是把自己的影子映入了池塘,朱熹放下書,抬頭深凝這池塘陷入了沉思。這池塘之水怎麼會如此清澈?自己也算見過世面,看到的水塘不計其數,但從未有一個池塘能夠如此明淨,以至震撼人心。

這池塘的確清的奇特。現在,朱熹全無讀書之心,注視著池塘。突然,池面上冒出一個水泡,如同鍍了金一樣,很快又破裂開來。這聲響在安靜的池塘上顯得格外嘹亮,引起朱熹的注意。朱熹收好書,繞了過去,往池下一看,原來有一個不起眼的空洞在源源不斷地向池內輸送活水。

朱熹又一次席地而坐,饒有興趣的看著不時湧出的水泡,竟不由地感慨。這世上,他也見過許多老頑固或書呆子,死守舊觀念,久而久之,心智就像死水塘一樣變臭了。而更多的人,努力接受新知識,創造新事物,與時俱進,心智變得明亮而清澈。朱熹不知這方水塘是不是或如何領悟了其中的道理,將源源不斷的活水輸送全身,只覺得對它有無限讚歎。

朱熹在那個儒道盛行,思想觀念陳舊的時代說出這樣的話實屬不易。在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更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汲取新知識,使心智更加開闊,更加敏銳。

觀書有感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877字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朱熹讀書時用景物來抒發自己感受的詩。書,誰都讀過,只是我們不僅要讀書,還要讀好書。我就讀過一本好書,書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西遊記》。

《西遊記》講述了唐僧帶領著他的三個徒弟去往西天取經,經歷過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個性鮮明,唐僧心地善良,一心向佛;孫悟空機智勇敢、嫉惡如仇;豬八戒好吃懶做,心性本善;沙僧憨厚老實,任勞任怨。不僅如此,小說的情節異彩紛呈,內容更是高潮迭起。

《西遊記》中鮮明的人物形象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令我感觸最深的還是三師弟沙僧。沙僧他是個憨厚老實的人,別人欺罵他的時候,他沒有半句怨言。無論是酷暑還是嚴寒,他都是一個人默默地挑著擔子走在最後面,任勞任怨。沉默少言的他,因為有著向善的佛心,積極追求,堅持不懈,所以能如願以償,修成正果。

每一次讀到唐僧師徒四人歷經磨難卻仍然毫不氣餒,我的心裡都很不是滋味。事情的原委還要回到幾年前,那是我第一次登齊山。爸爸媽媽說要想一覽貴池的美麗風光,就要登上貴池的至高點——齊山。懷著無比好奇的心情,我吵嚷著要去登山。剛到齊山時,我信心滿滿地宣告我一定能登上去,可結果不盡如人意,我最終還是沒能爬上山頂。才到岳飛像那裡,我就氣喘吁吁,爸爸停下腳步:“兒子,快,馬上就到了。”“我走不動了,你們上去吧”,我一說完就癱倒椅子上面喘粗氣。回家後,無意中我看到了《西遊記》這本書,我很慚愧,為什麼我不能像唐僧師徒四人一樣,雖經歷重重困難,最終卻能取得真經。“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句話一直是我的座右銘,但是我違背了。雖然這次爬山之行失敗了,卻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教訓——做什麼事情都不半途而廢。

現在的我,即使是合上書,也會背出《西遊記》多個片段、章節了,但是光會背還是遠遠不夠的。我不僅要把《西遊記》放在心頭上,更應去牢記《西遊記》所給予我們的精神品質。

書寫真情——淺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5

讀後感 ,888字

疲睏的眼光從書本的190頁上脫離,合上雙瞼,此時,我的內心波翻浪湧。端起桌角的綠茶,輕泯間無意發現,杯中綠茶折射出一位盡職的為人父親的形象。

一場道別儀式在1954年謝了幕,傅聰同志出國求學。從此,無盡的思念寫在父母的皺紋上。的確,疇昔的笑語,現在已成為回憶,所以,只有讓紙張和筆削去天涯對海角的牽掛。

在與兒子分別的這二十幾載春秋中,父親對自己過去的過錯進行檢討,對初出茅廬的兒子生活的囑咐,對兒子道德品質的教育,與兒子藝術的交流及母親對

兒子的牽腸掛肚,都只有漫天紛飛的家書才足以言盡。父母對兒子來信的盼望,使得沒有一次來信讓他們感到意外,有的也只是差點若狂的欣喜,甚至信中“親愛的爸爸媽媽”這簡單通俗的七個字也能讓他們對眸而笑,畢竟,他們慾望的極限只停留在“平安”這道坎。

父子二人不但是生活中的朋友,也是藝術研究上的知音,父親以自己資深的學養,真摯的父愛,傾聽著萬里之外兒子的心跳,預想著兒子前進道路上可能出現的各種困難,傳送著自己的惦念和祖國的聲音。而母親的舐犢之情借風傳遞到兒子耳畔引起兒子思鄉的迴應。

家書的文字質樸,如山間潺潺的清泉,碧空舒捲的白雲,父愛從家書中與兒子論說藝術,激發兒子的感情,訓練兒子的文筆與思想,要他做一面忠實的“鏡子”從中體現出來,目的就是希望兒子能成長,報效祖國。終於,兒子的事業更上一層樓,思想上也成熟了許多,也只有懂事的孩子才懂得將家書收藏起來,然而,在兒子終於有所成就的時候,傅雷卻還來不及享福清閒,就擺脫了黑暗的束縛,到天堂享福去了。

迂闊的草原上,一隻風箏起飛了,他在天空自由地翱翔,但是,他累的時候,不能放棄,他飛高的時候,不能驕傲,他掉下來的時候不能頹廢,他成功的時候還得執著追求……因為他的線被牽在一個人的手中。

確實,一顆純潔,正直,真誠,高尚的靈魂,儘管有時會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難,汙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齒於人群的絕境,而最後真實的光不能永遠掩滅,還是要為大家所認識,使它的光焰照徹人間,得到它應該得到的尊敬和愛。

讀一本好書就像與一個偉大的心靈對話,一個為兒子嘔心瀝血,辛苦付出的父親,你一定有與之對話的慾望吧!

觀星有感 篇6

國一作文 ,454字

星星,對我們來說,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熟悉是因為在茫茫夜空中隨處可見。陌生是因為它的本質是什麼?我們至今還不知道。

七、八月份的夜晚,大家圍坐在園子里納涼時,總是有意無意地抬起頭,觀賞天空中閃閃的星星,感嘆一句:“多美啊!”確實如此。在和、這一片深藍色的畫布上,繁星就是唯一的點綴,錯落有致,完美和諧。不管你生在何處,又將去何處,夜晚,這滿天繁星都會在天空中默默地看著你,支援你。

星星不像花裙兒般豔俗,不像鑽石般光彩奪目,不像黃金般銅臭,它永遠給人一種新鮮感,也許是它每天都和夥伴們玩著捉迷藏的遊戲,不停地變換位置,它可真調皮。每次看星星,我都有一個疑問:我把星星比做什麼好呢?眼睛嗎?不,它在我心中是無可的珍品,也許要一個無可替代的名字,它們聚集起來就想煙花一樣,可煙花的美轉瞬及逝。那我就叫它不滅的煙花吧。

星星的光芒是微弱的,可是它的力量是強大的,有句名言說:再微弱的光也是刺向黑暗的劍。星星,它象徵著光明,它默默伴隨著黑暗中的人們,給他們帶來陽光般的溫暖和無窮無盡的力量,指引著他們前進的方向。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7

讀後感 ,1368字

家書是什麼?字典的解釋很簡短:“家庭成員寫的書信。”但是透過一封封傅雷的家書,我卻看到了蘊含其中的無限親情。

書中的父子,就像兩個朋友一樣,通過書信的方式互相切磋自己對藝術的見解。信中有對過去教子過於嚴格的悔贖,有對兒子進步的表揚和鼓勵,有對音樂和藝術的指導和探討,有對黨和國家建設及運動的看法和意見,有對兒子生活的噓問和關心。

傅雷在給兒子的信中這樣寫道:“長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訊訓練你的—不單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

短短的四句話,就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從一九五四年到一九六六年六月,累計186封書信,最長的一封信長達七千多字;從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直到藝術,字裡行間,無不充滿著父親教子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傅雷家書的內涵,需要我更用心,用心去感受,去貼近一顆繪滿了絢麗色彩但依舊渴望畫筆的心,去感受一個父親的諄諄教誨和無微不至的愛。

人的生命總是侷限的,漫漫長路終有盡頭。然而教育和藝術卻是無窮無盡的,能量和智慧需要不斷地為下一代灌輸,才能讓其延續。作為一名嚴謹的學者,傅雷先生對於傅聰的愛總是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位,沒有任何的溺愛和嬌寵。但對兒子的思念和愛卻是壓抑不住的,它總是隨著筆尖在不經意間流瀉出來。

“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裡無不明白,吃虧的是沒有事實表現;希望你從今以後,一輩子記住這一點。大小事都要對人家有交待!……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當然,那是要靠你堅強的信心,剋制一切的煩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非克服不可。”

孩子行走在路上,父母就是引路人,帶領著孩子往著正確的方向行進;孩子揚帆遠航,父母就是燈塔,讓孩子的前方充滿光明;孩子在迷茫的深山中探險,父母就是指南針,為孩子指明一條智慧的路。父親的話語通過書信傳來,如精神養料一般,使傅雷在海外依舊感受得到父親對自己的殷切期盼和教導鞭策。這些正是他努力面對生活中困境的勇氣和力量來源。他學會了在面對挫折時,敢於正視現實,變得越來越堅強。同時明白了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意氣用事都是不對的,要控制住自己的感情,理智分析,徹底感悟。

傅聰動身赴波留學後,母親在給他的回信中這樣寫道:“你臨走前七日發的信,到十日下午才收到,那幾天我們左等右等老不見你來信,焦急萬分,究竟怎麼回事?走了沒有?終於信來了,一塊石頭落了地。原來你是一個人走的,旅途的寂寞,這種滋味我也想象得出來。”相隔千里的他們,思念依舊牢牢地懸著不肯落下。此時,也只有母親才能夠補償父親角色裡所缺失的溫暖的顏色。但不論如何,父母都永遠是堅實的岸,始終用平靜的懷抱,等待著歸航的船。

書信彷彿是一座無形的橋樑,建立在傅聰與家人之間,讓傅聰時時刻刻銘記著父親的教誨,永不忘懷祖國的恩情。

家書是什麼?是愛的傳遞,心的溝通。這些如細流般溫潤人心的句句話語,不只是一般父母意義上的嘮叨,更是向兒子吐露的瑣碎的愛。翻動著書本,我的心也漸漸被暖流灌注。

讀書有感 篇8

國二作文 ,725字

讀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時間越長,情誼也就越深厚。

—題記

千百年來我們視書為我們的精神食糧。

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我從中感受到要珍惜每分每秒的時間,莫讓人生留下遺憾;讀冰心先生的《繁星春水》,明白了世界上最無私的是母愛,最偉大的是母親;讀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懂得了奮鬥、拼搏;讀老舍的《駱駝樣子》,學會了堅強,學會了適應。

春遊書海!

陽光明媚的日子,坐在書架前,隨手拿幾本書肆意地看,盡情地在書海中遨遊,迎著溫暖地春風,體驗著“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的珍貴。惜!

夏品書意!

烈日炎炎的天氣,掙脫懶洋洋的哈欠,手握一本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走到樹蔭下,傾聽著蟬叫、鳥鳴,享受著輕風微拂,細細品味“保爾柯察金”的經歷給予我們的啟示,努力學習他那種奮鬥、拼搏的精神。奮!

秋戀書情!

枝枯葉落,大雁南飛,傷感繚繞。輕輕拭去心頭的一絲愁意,取來一本古詩書,怎見得杜甫筆下“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的情景?只有李清照“雁過也,正傷心,”曾是舊相識的悲涼。又怎見得“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只是留戀罷了,有的只是“床前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懷!

冬吟詩句!

雪花紛飛的季節,何必再次拿起書呢?不必留戀春詩了,何不吟一首毛主席的《沁園春雪》,讓眼前展現“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飄雪。”的景色。或拿起那《世說新語》,翻到《詠雪》,體驗“謝道溫”“未若柳絮因風起的。”紛飛,贊!

自古以來,“腹有詩書氣自華”。何不閒暇時刻手持一本書,體驗“春曉秋冬”的韻味,體驗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艱辛,體驗魯迅先生《朝花夕拾》給予我的啟示……

書,知識的源泉!快,讓自己也愛上書吧!

別斷了那根線——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9

讀後感 ,1115字

讀傅雷先生給孩子的信,眼前總是浮現起那沉默堅實的背影,那信中的叮嚀,是那樣的親切,或許天下父母都是如此吧。

我想傅先生對於孩子而言,是慈父,不住地牽掛;是嚴師,不倦地教誨;是益友,不時地交流著。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密切地關注者,卻又懂得要放手。在這一收一放之間,那一封封家信,變成了孩子和父親聯絡的那根線。

想當初,意氣風發的孩子離開父母,隻身前往異地求學。最初那幾天傅雷先生精神波動很大,不時回想起孩子幼時的情景,又快樂有惆悵,在信中更是寫出了“我從來沒有愛你像現在這樣愛的深切,而正在這愛得最深切的關頭,偏偏來了離別。”如此深情的話語。其對孩子濃濃的愛可見一斑。

而在孩子學習上,他卻是一點也不含糊。要求孩子將計劃詳細地寫出來,直截了當地指出孩子的問題,與老師直接溝通。在孩子面臨抉擇不知如何是好時,他也為孩子理智地分析,提供參考。在傅聰海外求學的時光裡,傅雷用一封封信,教育培養著孩子。

傅雷先生曾說“我想時時刻刻,隨時給你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他確實做到了,在他的注視下,孩子認清了自己的信念,順利地揚起了人生的帆,向著未來啟航。

父子之間分離的漫漫十多年,就靠這高精尖張張浸滿愛的紙頁,像一根線一樣,連綴起來,不論孩子身在何處,拉一拉線,便知對方怎末樣,彷彿從未分離。

在家信中,傅雷先生的一段話令我沉思,“我們做父母的,為了兒女,不怕艱苦,不辭勞苦,只要為你們好,能夠有助於你們的,我們總儘量的給。希望你也能多告訴我們,你的憂,你的樂,就是我們的,讓我們永遠連線在一起。我們雖然年紀會老,可是不甘落後,永遠也想追隨在你們後面。”

每當我讀著這段話時,總感覺有個東西在叩擊著心底的門。最近幾年,我朝著自以為好的方向趕路,對於父母的話也只是聽聽,從不把自己內心的快樂或悲哀告訴任何人,在自己的小天地中獨自捉摸著。快樂自己體會,悲傷也一人承擔,以自我為圓心畫一個界限,與他人在心靈上隔絕。但這樣真的很累,高興之後便覺得索然無味,憂鬱的時候便不知是痛心還是茫然。

一段話點醒了一直彷徨無措的心,重新連線起那根線,才感覺到我不是獨自一人,父母一直在背後支援著我,緊緊跟隨,一步不落,關注著我在成長路上跌跌撞撞的身影,不曾遠離。我曾苦苦追尋的良師、知己,到頭來教給我最多最細緻最全面最細緻的人,真正瞭解我,關心我,一心只為我著想的人,就是曾被我拒於千里之外的父母。

那根線,一頭連著我,一頭連著父母,用同樣的血和深切的情組成,無論在何處,都能感受到一種令人升起鬥志的力量。

可千萬別斷了那根線,無論在何時何地,都別忘了告知父母,牽起手,無畏地走向未知的未來……

深沉的愛——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10

讀後感 ,1100字

世間萬物皆有愛,男女之間的山盟海誓充滿了愛;師生之間的諄諄教導充滿了愛。讀了《傅雷家書》,更是知道父子之間一封簡單的信,也充滿了愛。

《傅雷家書》是將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書信。字裡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普通的家書,大多數都是聊家長裡短,加上一些普通的問候以及囑咐。《傅雷家書》不同於別的家書,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思念之情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高尚情操,教育兒子先做人,後成“家”。正因為如此,《傅雷家書》才是一本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是最好的藝術學徒的修養讀物。

人們常說,父愛如山,嚴肅深沉而博大精深;母愛如水,溫柔細膩而偉大無私。傅雷夫婦對他們的兒子不正是如此嗎?傅雷對兒子傅聰童年嚴格的管教,因材施教的教育,都是出自他對兒子的愛。收起溫情脈脈,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位,這也完全是出自於他對兒子更為深沉的愛。

其實,在這個嚴厲的父親背後,也有一顆柔軟的心。在一九五四年,傅聰參加鋼琴比賽並留學波蘭,全家人在火車站送他的時候,他那無情的外表才被掀開。他在信中這樣講到:“昨天一夜我們都沒睡好,時時刻刻驚醒。今天睡午覺,剛剛蒙朧闔眼,又是心驚肉跳的醒了。昨夜月臺上的滋味,多少年來沒嚐到了,胸口抽搐,胃裡難過,只有從前失戀的時候有過這經驗。”可見,他的心裡是多麼想念不捨他的兒子啊!愛子心切,並在信中自責,後悔:“我良心上的責備簡直消釋不了。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遠補贖不了這種罪過!”要知道,世界上沒有一對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他們的種種行為都是出自對孩子的愛。

這個暑假,我獨自一人去上海更加明白了這種掩藏的父愛。臨行前,母親執意要送我去機場,父親卻不同意,大聲說“她都這麼大了,可以自己獨立完成。”一開始,我對父親生氣,認為他不關心我,在公交車上默默流淚。到了機場,我接到的第一個電話就是爸爸打來的。他斷斷續續地問:“怎麼樣?到了嗎?路上順利吧?拿身份證去領登機牌過安檢知道了嗎?上了飛機在打個電話回來,到了那邊也打個電話。”我這才明白,他不是不擔心我的安危,而是讓我真正獨立起來。這一刻,信中的情景彷彿就在我身上發生了,我也更能體會到傅雷對兒子的愛。在上海的這些天,爸爸每天都給我打電話,就像傅雷給兒子寫信一樣,儘管每次通話時間不長,通話內容不多,但我都能體會到隱藏在其中的父愛。

戀人的愛,轟轟烈烈;師友的愛,平凡堅固;父子的愛,樸實深沉。不要因為父親嚴厲的管教而認為他不愛你,他做任何事都是愛你的,哪怕只是給你寫一封簡單的信。

讀《世界上最最瘋狂的化學書》有感 篇11

讀後感 ,692字

化學,無處不在。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蘊含著化學知識。而《世界上最最瘋狂的化學書》,就是開啟化學知識大門的鑰匙。

這本書陳述了我們生活中不易察覺的化學知識,而讓我感觸最深的,是關於臭氧層的介紹。

大家都知道,臭氧層可以阻擋太陽所發出的紫外線。它是我們生活中不能沒有的物質。可是,現在的臭氧層正面對著摧殘。這是為什麼?是因為我們所使用的冰箱、空調的製冷劑中蘊含的氯氟碳化物排放到大氣後,在紫外線的照射下分解出氯原子。更讓我觸目驚心的是,一個氯原子可以消耗掉十萬個臭氧分子!可以說這些氯原子像炸彈一樣摧毀著臭氧層。所以,現在我們所說的環保,已經不是綠色出行那麼簡單了。我們現在不僅要少開汽車,還要少開空調,平時不要隨便開啟冰箱的門。因為冰箱是要保持內部恆溫的。隨便開啟冰箱的門,讓外面的暖空氣走了進去,冰箱又要消耗製冷劑來製冷,這就不環保了,還浪費電。

雖然臭氧是人類的大功臣,可是它一旦在我們呼吸的空氣中,而且含量高,那可就不妙了。因為臭氧有毒。一旦呼吸到人體內,因為臭氧的強氧化效果,我們人體裡的氣管會有一股強烈的灼燒感,損壞氣管。不過,還好臭氧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含量非常少,所以這個方面我們完全不需要擔心。

說到人體,我們不得不說生命中最重要的兩種物質—蛋白質以及核酸。蛋白質可能你們知道,它蘊含在雞蛋,肉類,牛奶裡等。我們的肌肉,內臟都由蛋白質和纖維組成。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有了蛋白質,就等於有了車,還缺一個司機,那就是核酸。它存在於細胞之中。

除了人體、氣體中有化學,就連衣服、我們平常使用的物品,都有化學。如,體溫計的水銀,鉛筆的石墨等。總之,化學無處不在。

讀書有感 篇12

國二作文 ,592字

我喜歡上了閱讀,因為那些書中之人,書中事。

看過《人性的治療者》。沈從文隻身離開家,他沒有固定的收入,沒有生活經濟來源,隱藏在孤苦無助的困境中。他一邊在北京大學旁聽,一邊堅持寫作。決心要闖出自己的一片天。他曾說:“我想來讀點書,半工半讀,讀好書救救國家。這個國家這麼下去是在要不得。”他樸實的話語中,無不體現他對國家的愛,對知識的渴望。和周恩來一樣,為了當時的黑是會,為了自己的國與家。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魯迅也曾棄醫從文。最近血袋的《送東陽馬生序》的宋濂。他幼時無書家貧之苦,百里求師之難,他都克服了,知識為了讀好書。

他們令我明白,知識可以改變世界,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知識有多麼重要。在學習知識中,也許會遇到困難,但只要努力,就能克服它們。“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宋濂無書無師都可以克服。都可以認真學習,那我們就算有什麼困難。囊螢映雪、懸樑刺股、鑿壁借光。它們家中之貧寒,也認真讀書,我們有何苦。我們有優越的學習環境,有無窮無盡的書本,有經驗豐富的老師,有法律保護我們的受教育權。

書中有世界,書中有歡樂,書是良師;是益友。書中有世界各地的民族風情、異地文化、名勝古蹟,使我足不出戶便可週遊世界。更為將來的生活打好基礎。讀好書有益無害,那為什麼不好好真系讀書的時光呢!

我讀書並不偉大,不為國,不為社會,之做好自己的本分,為自己而讀書。所以,我決定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讀書有感 篇13

國小五年級作文 ,530字

書,像一位朋友;像一處故地;像一位老師;像一把為你開啟知識寶庫大門的鑰匙。

莎士比亞曾經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高爾基也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對讀書如痴如醉,廢寢忘食,書也成就了很多名人。

書,這種平凡的事物卻有不平凡的功勞。《觸控春天》讓我懂得誰都有生活的權力,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的世界。《父親的菜園》告訴我們只要堅持不懈,就能取得成功。《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啟示了我們要懂得愛護環境,保護自然,維護生態平衡。《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指導我們只有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一點一滴的改正自己缺點,才能擁有越來越多的好朋友……

記得上一年級時,我很貪玩,每天腦子裡只想著玩,不知道幹一些正經事,以為學習是一樣輕而易舉的事情。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讀了《三國演義》,為劉關張之間的兄弟情義而感動,為趙雲一心輔佐劉備而感到佩服,為世上有曹操這等亂臣賊子而感悲憤。回過頭來,我想到了自己,我有什麼?我既沒有劉關張的兄弟情誼,又沒有趙雲那樣的鐵膽忠心。現如今,我只有學習才能彌補我的過錯。啊!是一本書指導了我,把我這列偏軌的火車引上了正軌。

古人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讓我們一起讀書,讓我們一起感受書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14

讀後感 ,908字

正式成為九年級學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在這段時間內,我覺得使我收益最大的還是學習了《傅雷家書》這篇課文。傅雷不僅是一位慈愛的父親,更是一位人生旅途中的知己朋友,這讓我對他的兒子能有一位這樣的好父親而羨慕不已。

傅雷在給兒子的信中寫道:“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這段富有哲理的話告訴了我:要做一個成功的人,就必須經得起大風大浪的考驗,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去面對一切。聯想到我自身的情況,我不禁有些慚愧,每當考試的前幾夜,我都緊張得睡不著覺,雖然我努力告訴自己要平靜,要放得開,試圖去入睡,可每次都失敗了。儘管我不斷地告訴自己:考試一定要認真,仔細,可等到考試時,我卻不能夠集中精力去答題。一方面因為我沒休息好;一方面由於我總想著考試的結果。這樣,最終導致了考試結果的不理想。這個問題很令我頭痛,更令我擔心明年的中考會不會也遇到這樣的情況。

正當我擔憂時,我又看到了傅雷在信中寫的另一句話:“太陽太強烈,會把五穀晒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從中,我懂得了:人要懂得調控自己的情緒。不由地,我想起了今年我市的文科狀元—以607分的高分被清華大學錄取的秦婷婷曾說過的一段話:“我從來都不表現出大喜或大悲,不論每次考試成績如何,我都像諸葛亮那樣穩重,對什麼事自己都有底一樣……我每次放假期間是從來不拿筆的。還有就是每次考試前後,我都不再盯著課本,而是做一做別的事情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這段話如同傅雷的經典語句一樣使我深受鼓舞,我知道要想成功,就必須要有處世不驚的態度。

傅雷在家書中也曾要求兒子要永遠保持一顆“赤子之心”,保持對藝術不懈追求和對生活的“赤子之心”。我的爸爸媽媽也常教育我:一定要對生活保持熱情,對學習保持激情。在教育孩子處世的態度上,傅雷與我的父母持同一觀點,這一點也正是我現在所努力追求的。

我想,如果今後我真的能擁有一種像《傅雷家書》中所說的處世態度,做一個處世不驚,懂得調節心態的積極的人,一個笑傲江湖的“俠客”,那麼這篇課文我才沒有白讀。

讀書有感 篇15

國二作文 ,823字

一本好書,蘊蓄的是一片片葉的新綠,一朵朵花的清香,一株株草的頑強,一棵棵樹的陰涼,願這葉、這花、這草、這樹、給我帶來清香、美麗的嚮往。

—題記

讀書人的心,就像六月的晴空,一碧如洗有時也會飄來幾片雨雲,不免灑下晶瑩的雨滴!有人常常會問我:“你喜歡讀書嗎?”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生活中沒有書藉,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藉,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書藉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知識是通向成功的要訣,是走進知識更新殿堂,無疑是來到了奼紫嫣紅,風光無限的百花園,從中你可以吸吮到人類用智慧釀造出來的蜜汁,領受到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還可以激發我探索未來的勇氣與決心。

因此,我會回答:“我最愛讀書”。為什麼?只因我喜歡讀書給予我所的有享受。

學校、家、書店,是我生活行經路線的“鐵三角”。我喜歡書店,因為一走進去,就能聞到空氣中流動的書香,它就像滿漢全席,提供風味各異、營養多樣、色香味俱全的“自助餐”,廣大的讀者朋友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各取所需、自由品嚐。閒暇的日子裡,煩悶時,我會捧一本書,置身於寧靜的溪邊,讓心中的憂絲愁緒,在手指掀動書面的瞬間隨著溪流無聲逝去。

讀書還會給予我許多啟示。生病了,家人卻還要我去上學,我很委屈,但一想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保爾,我就會咬咬牙,他能在病床上完成鉅著,這點苦又算什麼呢;每我遇到不順心的事時,我便會想起梁實秋的幽默散文,頓時充滿活力激起幹勁,因為他教會我樂觀處事;讀《品格與力量》讓我明白人的幸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使我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品格修養;讀《安徒生童話》,讓我體會到生活的美好。每一首充滿哲理的詩,每一個富含幻想的故事,每一篇膾灸人口的文章,都是滋潤我心田的雨露和甘泉。它們最具不朽的品質,經受歲月的磨蝕與世長存,千百年來仍然新穎如故,熠熠生輝!

讀書會使我的生活輕鬆,它會友愛地來幫助我瞭解紛繁複雜的思想,感情;它會教導我尊重別人與自己;它以熱愛世界、熱愛人類的情感來鼓舞智慧和心靈。

讀書有感 篇16

國二作文 ,466字

讀書是精神的沐浴,是靈魂的昇華,我愛書,更愛讀書!一提到書,我的話就多了!

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與書結下了不解之緣。

五歲時,每晚睡覺前,媽媽都會給我講一段《格林童話》,美麗善良的灰姑娘、純真可愛的小紅帽和勇敢機敏的大拇指,都令我難忘。有時,我還會在夢中把故事延續下去,把奇妙的情節帶入夢鄉。

小學一、二年級,我開始真正看書了,雖然只是看帶拼音的圖文或短篇作文,但我的確感受到了其中的樂趣。當時要寫日記,那些書可是幫了我的大忙,我積累的好詞好句都派上了用場。日記本上寫滿了“優”。

閒暇時,我也會抱一本《紅樓夢》看。開始讀時,也只被情節打動。現在看來,才慢慢體會到書中的內涵:紅樓一夢,真所謂是食盡鳥投林。那寬厚體貼的薛寶釵,嬌柔嫵媚的林黛玉,痴夢痴情的賈寶玉,都讓我銘記。

前幾天,我讀了冰心的《山中雜記》。她那優美質樸的語言,如同小河流水,纏綿清爽;又如彩蝶紛飛,美麗悠揚。無論是豐富的情節,平易的語句,都要靜下心來讀,才能感受到其中的真善美。

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情有景、有酸有甜,既須思考、又開眼界,這就是我的讀書樂趣。

觀摩有感 篇17

觀摩有感作文600字 ,638字

在前一段時間裡,我相繼聽了七位教師的音樂課—同課異構。相同的音樂不同的模式,每位老師上課的感覺也不一樣。雖然之前對這幾位老師有略微的瞭解,可從這短時間中我又一遍的發現了他們身上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王爽老師。他上的課室中班音樂節奏練習。讓孩子學習×××××的節奏型。首先,入場時他使用了介紹自己的兒歌。兒歌的節奏與本次的重點一致。做到了對孩子緩緩滲透,潛移默化。接著他出示了PPT,採用故事引入的方法激發幼兒興趣。把問題拋給幼兒巧妙的巧妙地引出本節課的節奏型,引導幼兒練習和發現並學習了附點和反覆的符號。整個過程,王爽老師的教態非常平穩。絲毫沒有表現出緊張的狀態,並且給人感覺很舒服炎刀與準確流暢。這也是我要向他學習的其中一點。最後,王爽老師的PPT課件製作的很精美,圖上有拍手,拍肩及音訊銜接等圖示清晰有序,且對孩子們來說簡潔易懂。

小組討論的空閒時間裡,在經過他本人的同意後看了他設計課程的草稿。上面密密麻麻又井然有序,上面記錄了他如何出場、教師每一句的提問、猜想孩子們每一句的回答、和活動不同環節的過程及過渡語,關鍵的地方都用紅筆圈了起來。我不禁感嘆如此細膩的教案,怎能讓人上不好這節課呢?於是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每學期的觀摩課,是檢驗自己反思自己的最好時刻,更是學習提升自己的機會。生活中細心觀察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並在實踐中反思。想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師,需要經過不斷地學習,歷練,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任何捷徑可言。不過我相信,只要努力就會成功!

觀畫有感 篇18

國小三年級作文 ,405字

紅紅的旗子在向我揮手,它是在歡迎我和同學們的到來嗎?今天是什麼重大的節日?原來是“熱愛科學,重於實踐之系列活動‘咚咚喹’繪畫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第一幅畫是一個土家山寨,吊腳樓前有一個美麗的土家姑娘正在吹咚咚喹,我彷彿聽到了那動聽的樂聲。我想:我要是能畫出這麼美麗的畫,那該多好呀!可是,我沒有。

第二幅畫是一個小姑娘在樹下吹咚咚喹,她的頭髮在隨風飄揚,有的牛兒在遠方低頭吃草,有的牛兒在扭頭聆聽,忘記了吃草,也忘記了自己。我想:要是這幅傳神的畫是我畫的,那該多好啊!可是,不是我。

第三幅畫是無數的土家兒女和遠方的客人一起圍在草坪上,挑起了擺手舞,唱起了土家歌,吹起了咚咚喹,哇,美不勝收呀!要是我也能深入其中,那該多麼令人陶醉,可是,不可能。

走過一副又一幅畫,可是我沒有錯過一處又一處的風景,我努力地端詳著它們的點點滴滴,因為我相信,只要自己認真觀察,努力學習,說不定未來的一天,我也能成為一名畫家。

《夜書所見》改寫 篇19

續寫改寫 ,426字

深秋的夜晚,詩人葉紹翁獨自出門。這時,外面吹著一陣陣寒意,一輪明月掛在天空,他憂愁地望著江邊的梧桐樹和漁船上的燈火,一陣風輕輕吹過,水面上波紋晃動,葉紹翁一個人走在江邊,心裡只有一種空蕩蕩的感覺,潔白的月光照映在江面上,好像和江水一起流動。

此時,詩人葉紹翁腦海裡浮現這樣的場景:秋天來了,院子裡開滿了金色菊花,葉紹翁正在和兒子歡聲笑語地坐在院子裡,他們興致勃勃地一邊喝茶,一邊下棋。忽然聽見屋裡梭子“唧唧,唧唧”的織布聲。原來,是他的妻子和女兒在織布。想到此時此景,他眼眶溼潤,更加思念親人!

突然聽到對岸傳來蛐蛐聲,一眼望去,一盞明燈在籬笆小屋旁閃亮,只見,一個穿著藍衣服的男孩舉著燈籠,一個穿著紅色衣服的女孩好像在捉蛐蛐同,突然,女孩叫了起來:“你看,這裡有只蛐蛐。”男孩說:“小點聲,別驚動了它。”於是,男孩把燈籠遞給了女孩,悄悄地把它捉進盒子裡,葉紹翁看到了這一幕,想到了自己童年捉蛐蛐的情景。

天上的明月啊!你什麼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家鄉呢?

觀蘭有感 篇20

國二作文 ,811字

家裡陽臺上種著許許多多的植物,堪比一個小型的植物園,特別是我每天早上澆花時,就彷彿是與自然一次親密的接觸,特別是那株吊蘭尤為美麗。

它栽在一個不大的白色花盆裡,土壤緊緊地包裹著它的根部,呈長條狀的葉子肆意向四周劈去,顯得整個植物十分的大,但是與那個小花盆組合起來卻得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清晨,我去澆花,當純淨的水珠落在葉面上時,葉子的嫩綠之色一下就被襯托得晶瑩剔透起來,陽光從樓宇中鑽出,懶懶地躺在水珠中。霎時間,像是一層薄薄的金箔貼在吊蘭上似的,發出耀眼的光芒在與朝陽爭輝。

突然看見,在吊蘭上面的幾條走莖長得極高,但他們的用意並不是長得高,而是為了讓走莖變得越來越長,以至於把莖末端的小植株丟擲去,繼續生長,使整個吊蘭繁茂。我在一旁看得清楚,這明顯是不可能的:因為下面每一株植物都是獨立的一個花盆,想要剛好落在盆中,看來也只有那十分之一二;況且就算落入花盆裡,也會因為不美觀剪掉的。但那株吊蘭卻“不以為然”,還是會把自己養分的一部分貢獻出用來走莖的生長,從未放棄。

生命的構成像一個巨大的齒輪,每分每秒每一個個體的活動,都使這個巨大的齒輪轉動,生物才得以進化而不倒退。我們都是這之中的一份子,不論成功與否,都應明白生存下去的意義,然後為之付出、努力,完成自己這一生的願望。

好像在冥冥之中,照應了那句話“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學習中也是這樣,就算是對自己的能力不太確定,也一定要有一個目標,用出全部的力量來實現它。這樣不僅能使自己像株吊蘭一樣,在一次次的嘗試勝利,然後不斷地使自己茂盛、強大;還能增強自己的信心,在以後遇到困難時,不是退縮而是勇敢的說出:“我可以!”如果失敗了,也不後悔,但要仔細想想自己的錯誤,多分出幾個“走莖”,再去嘗試。否則,你就只能懦弱地待在一個角落裡“孤芳自賞”了。

天色漸漸昏沉,在夕陽的餘暉下,我看到那株吊蘭在蓄力,準備在他人放棄之時,用自己的堅持和實力來換取自己的超越和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