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與人類的背道而馳相關作文20篇

計算機與人類的背道而馳 篇1

國三作文 ,1051字

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計算機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也著實讓計算機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計算機越來越像人類一樣思考,那麼作為學習物件的人類呢?為什麼計算機與人類之間的距離反而會漸行漸遠呢?

人工智慧無疑是現在的熱點詞彙。例如蘋果公司推出的siri、微軟的小娜這樣的人工語音識別系統,讓計算機不再冷冰冰的,而是能與我們交流。而像機械臂這樣的人工智慧,更是真真切切的瞭解人們的所思所想,為殘障人士提供了切實的幫助。

那麼反觀人類,是否還能堅持原本的感性,擁有計算機沒有的價值觀和同情心呢?

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六年前的“小悅悅事件”,2歲的小悅悅在相繼被兩輛車碾壓後,在七分鐘的時間裡有18個路人經過,但他們都選擇了漠視不救,直到第十九個拾荒阿姨經過才伸出了援助之手,但最後孩子經過醫院全力搶救還是離開了我們。事後,有許多市民自發地聚集在小悅悅出事的地點來悼念她,為這樣一條幼小生命的逝去而感到悲哀和惋惜。因為對於承擔後果的恐懼,兩位司機都選擇了逃逸。因為所謂的“理性”,因為怕給自己惹上不必要的麻煩,路人都選擇了漠視。在這樣危機的關頭,顧慮竟然多過了人本來應該有的善意和同情心。哪怕在那之前有一個人能夠站出來伸手援助,哪怕再早那麼一點點,事情可能也不會落得這樣的結果,孩子可能還有一絲生的希望。

那麼,這條年幼的生命能否給人類帶來教訓和反思呢?答案不言而喻。這不禁讓我想到今年熱度一直不減的“杭州保姆縱火案”。不管是保姆違背道德底線的縱火,還是物業方面消防設施的不完備,亦或者是消防方面工作的不到位。無論最後把責任歸結到誰的身上,都不能挽回一位母親和三個孩子的生命,原本幸福美滿、令人羨慕的五口之家也因為這樣事故生死相隔,只留林爸爸一個人去懷念他們四個人,這對於林爸爸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折磨。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內心的那些本能,那些善意,那些價值觀和同情心,都被所謂的“理性”所挑戰著,在遇到事情的時候,我們常常會想到這件事情的後果,是否會牽連到自己的利益,卻不顧當時的情況有多麼的緊急。我們的思考方式越來越像計算機,會顧慮後果,會把所有的風險排查一遍,猶猶豫豫,唯唯諾諾。

也許是因為那些不怎麼好的事情影響了整個社會的風氣,儘管“老人摔倒扶不扶”的話題還在熱議,但是我們還是應該發揮出人與生俱來的善意,不要讓冷漠成為社會的代名詞。計算機越來越人性化,而人卻像計算機似的冷冰冰,這樣的時代發展究竟是進步還是退步?所以,我們人類也應該跟上計算機的發展,讓人類和計算機不再背道而馳。

計算機與人類 篇2

國一作文 ,978字

如今,已是21世紀,越來越多的人工智慧產品出現在我們生活中。這樣的產品給我們帶來了許多便利,如替代人們步行的智慧平衡車、智慧機器人等,人們只需遙控它們並給出指令,這樣就毫不費力地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令我印象最深的人工智慧便是今年熱點新聞裡所出現的阿爾法狗了。阿爾法狗是第一個戰勝人類的人工智慧,在經過幾輪的圍棋比賽,計算機就能通過分析判斷出對手下一步下棋的走向,最終戰勝對方。在阿爾法狗戰勝世界冠軍之後,整個人類哭了,哭自己居然贏不了一個機器。哭是沒有意義的,特別是在一個計算機面前,計算機是不會同情你,但它贏了照樣也不會感到開心,它只是完成了戰勝對手的任務。

計算機能做到像人類一樣思考,如果人類的思維方式越來越像計算機了,你們願意嗎?

對於這個問題,有的人會覺得自己變得像計算機一樣聰明是一件好事,當然願意;還有的人認為不願意,計算機是冷酷無情的,它沒有中間過程也不會在意,只有準確的結果,人類不能變成這樣。我贊成後者,這就好比扶老奶奶過馬路,如果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那麼過馬路時不會去扶老奶奶,開車的人也不會適當地放慢車速,這些人就是一心只追求最終結果,最後悲劇也就這樣發生了。這是我們最不想看到的,如果世界上的人類都變成了這樣,你真的還會願意生活在這嗎?

生活還在繼續是因為人類是有心的,世界是溫暖的,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是融洽的,人對人的關心還存在。沒有了這些,我們和被利益矇蔽雙眼的人還有區別嗎?

記得幾天前我閒來無聊想找點開心的視訊放鬆下,隨意地點開了一個惡搞視訊,大致內容是惡搞人員對路人進行金錢誘惑,讓路人每完成一個惡趣味的任務後,在附近的草叢或地毯下都藏有現金。先是從1000元開始,在路人看到真的有現金之後,他便想繼續完成任務。最後一個任務是在裝滿垃圾的垃圾桶裡用手找到裡面藏得現金,路人一開始是猶豫的,在聽到最後的獎賞是10萬元後,答應了。視訊的最後是自然沒有給現金,跟路人說明了在錄搞笑視訊,兩人也就一笑而過了。看完後,我沉默了許久,人類為了利益什麼都做的出來,自己心裡是不相信的,但聽到金錢後還是失去了理智。

許多人覺得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有的人生來衣整無憂,而有的人只適合待在角落。其實並不,你不努力你又怎麼會知道你自己多厲害呢。而那個待在角落且用手段獲取高位的人和失去價值觀、同情心的人又有什麼區別呢?希望我們都是有心的人!

計算機與人 篇3

國一作文 ,884字

要說計算機與人的區別,那就是它沒有人性。若一個人也活得沒有人性,那麼他與計算機就毫無不同。

阿蘭。圖靈在二戰時期讓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開始執行,從而也就誕生了著名的“圖靈測試”,它能夠判斷某一物體究竟是人還是機器。那麼,“圖靈測試”究竟依照的是什麼標準?作為人的我們究竟應該擁有些什麼呢?

人是有價值觀的,一個人活在世間,最重要的莫過於是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從古至今,只有那些能夠辨明對錯的人才能獲得成功。晉代大詩人陶淵明“不以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才寫出了膾炙人口的詩篇;美國總統林肯在就職宣言上讓人們放下武器,共同面對人類的公敵,才有了繁榮的美國;中國最大網店淘寶的創始人馬雲,放棄了向店鋪收取費用的計劃,才有了中國突飛猛進的網際網路經濟。有價值觀、有判斷力,才能算得上人。這是計算機所沒有的。

人是有同情心的。一個人活在世間,同情心就好似一縷陽光,將有生命的人與冷酷無情的機器區分開來。當人們處於災難、暴政、貧困亦或是戰爭中時,是同情心,讓人們擁有了強大的力量!是同情心,讓人們在汶川大地震中團結起來,一方有難八方相助,讓全世界為中華民族而喝彩;是同情心,讓德國收留無數敘利亞的難民,讓處於飢寒交迫中的難民感受到家的溫暖;是同情心,讓二戰時的英國士兵收留了自由法國的人民,共同造就了敦刻爾克大撤退的輝煌。同情心使人類文明進步。這是計算機所沒有的。

人是有奮鬥精神的。一個人活在世間,是奮鬥精神讓他的生命意義非凡。海倫。凱樂,她是一個又聾又盲的女孩,卻因為有了奮鬥精神寫出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著作;史蒂芬。霍金,他是一個癱瘓的病人,卻因為有了奮鬥的精神,成為了一名科學家,《時間簡史》便是他奮鬥的結晶;左思,他是一個天資愚笨又相貌不揚男人,卻因為有了奮鬥精神,才一躍成為了中國古代著名的文學家。奮鬥精神使人去實現自己的遠大目標。這是計算機所沒有的。

蘋果公司總裁庫克擔心,人類會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其實,他的擔心完全多餘。人的人性從未間斷,他們如同夜空中明亮的星,懸掛於高空之上,閃耀於天地之間。

這便是人與計算機的區別。

計算機和人類 篇4

國三作文 ,842字

世上只有兩樣東西有力量:愛和恐懼。當我們如計算機一般毫無敬畏,失去憐憫,總是提高效率地去追求功利之用時,我們不僅輸給了自己創造出來的東西,我們輸給了自己,我們輸給了世界。

試想,計算機是如何思考的?按照給定程式權衡利弊,擇優選取,避開一切錯誤項和干擾項,直奔正確答案,類似於我們大腦中前額葉理智決策的功能,然而,人類是按照記憶自我和經驗自我,即感受和事實綜合考量。蕭伯納說:“世上最偉大的創造都仰賴不理智的人”。因為現實世界沒有給定,只有未知。沒有正確答案,只有更合適某種情況的。而計算機只看到標有路牌的路,看不到沒標路牌的路也是路,甚至更有趣更精彩。人生是藝術品,計算機是工業品,如果只留一條正確的路,其他全部封死,“生產”出的藝術品也是雷同,讓無數的想象力和可能性夭折在萌芽,它精緻,但缺少獨特的美。物理學家奧斯特小時候被要求測量一棟大樓的高度,一根溫度計當然可以計算,但用重力加速度也可解決壓強問題。不將問題和方法捆綁起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驚喜。

計算機還傾向於有用的東西。吹拉彈唱,詩詞歌賦看似無用,卻給我們藝術的享受,刺繡繪畫看似無用,卻給我們生命的滋養。有什麼比一個豐富而有味的人生更重要的嗎?擁有了豐富的感情,我們就能喚起對弱者的同情和對強大的敬畏,找到自己柔軟和詩意的部分。

傅雷說:“越是偉大的人越是寬容同情”。愛是我們培養心靈的酒漿。同情就是淡化自我的存在,擁有和別人相同的感受。只有走出自我,才能感受到更巨集大的存在,古人說:“聖人追求上等也只能達到中等”。正是因為我們到不了絕對的高效,極致,所以才朝著彼岸永不止步,追求可能的卓越。而計算機是走不出自我的,它的世界只有問題和解決問題。更不會理解尼采所云:“人是要被超越的東西”。鮑勃迪倫曾說,萬物皆有裂紋,那是陽光照進來的地方。這束光便是愛和同情。只有光的滋潤,人雖不完美,但是完整和美麗。

人是要不斷超越的,但我們決不是想要成為計算機,我們要讓計算機沒有的想象、靈感和感情成為我們的使命。

計算機型人類 篇5

國一作文 ,763字

計算機型人類是指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的人類。

在現代社會很多人正逐漸變成這樣,那麼產生這樣現象的原因和導致的後果又會是怎樣的呢?

一直以來都是熱門話題的“扶不扶”,這就已經出現這類人了。

有人摔倒了,扶還是不扶?要在這問題在以前,根本就不叫作問題,就立馬會有人扶起。但是,現在呢?計算機型人類肯定不會扶,因為這對於他們來說是沒有價值的,沒有價值利益的。我也問過身邊的一些同學家人,有人選擇扶,也有選擇不扶,我也問過他們原因。

這選擇不扶的人有兩種理由。一是認為事不關己,又不是自己摔倒了,就算扶起對自己也沒有好處和利益,這就是計算機型人類,二是認為害怕被敲詐,所以選擇不扶。

而選擇扶的人大多是年齡較老的。我問了他們應該問題,會錄影嗎?他們中也有人回答會,也怕被敲詐,這種人也正慢慢走向計算機型人類。

那麼我們假設是你摔倒了,看著周圍人對你視而不見的冷漠態度,扶起你時還要錄影,你的感受又是什麼?肯定很難受吧,那麼你還會想成為那些人嗎?

我們不妨做一個大膽的假設,如果這個社會所有人都變成計算機型人類,那麼這個世界會有多麼恐怖?

走在路上看到認識的人都把彼此當作陌生人,上班時間同事之間的工作都不互相溝通交流,回到家是感覺不到一絲溫暖的。沒有友情、親情、愛情,這樣失去價值觀和同情心的人真的能被稱作為“人”嗎?這樣的話這種計算機型人類只會剩下一個空殼,靈魂將會變得麻木封閉,就成為一個沒有靈魂空洞的人,這樣真的好嗎?

社會、家庭、各種人際關係都需要大家的交流溝通,是需要有感情的,而不是計算機的冰冷,是用彼此間的感情組成紐帶連結的。

所以,請你多保留一份愛心,使你多一份幫助,不要想計算機一樣冷漠;請你多保留一份純真,使你多一份感動,不要故作看透紅塵;請你多保留一份真誠,使你多一分動力,不要帶上虛偽的面具。

計算機與人 篇6

記敘文 ,859字

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工智慧登上舞臺、萬眾矚目,計算機統治人類的科幻大片不斷上映,而走在科技發展前沿的蘋果公司總裁庫克卻說:“我所擔心的並不是人工智慧能夠像人一樣思考,我更擔心的是人們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沒有價值觀,沒有同情心,沒有對結果的敬畏之心。”

人們為什麼總是擔心人工智慧會像人一樣思考?因為在大部分人的觀念中普遍認為計算機擁有更高效、更精準的運算功能。但要想擁有和人一樣的思維並不僅僅是會處理一些複雜工作,人類最獨特的、不可複製的性質—人性,是不能簡單地被寫成程式執行的。而庫克卻看出了資訊時代真正所面臨的問題,人們逐漸開始為了追求計算機般的高效,而拋棄本該珍惜守護的人性。

近來不斷曝光的公司非法加班造成員工過勞死事件恰是這場時代變形記的一個縮影。企業計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卻不同情疲憊的員工,不在乎人命關天的後果,不正像庫克所說的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嗎?在現代社會,人們為了適應越來越快、競爭激烈的生活節奏,從計算機直來直往、簡潔明瞭的工作方式中尋找生存法則本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顯然不顧一切剝去精神血肉以求輕鬆是一種人格上的異化,是本末倒置的自暴自棄式苟活。

計算機可以接手人的一部分智力工作,而人絕不必要拿人性去換計算機式高效率。也許人性中的一部分優柔寡斷、感情用事確實導致了人被各種因素牽絆,難以一門心思追求目標,但是人性本是一個多面體,其缺陷乃至醜惡的面孔和支援著人之所以為人的美好一面正是長在同一顆頭顱上的。人們在感嘆計算機的精妙運作時恰恰忽略了自己本身才是世上最獨一無二的造物,因此我們應該在資訊革命的浪潮中守住人性的底線。

科技本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人性則是這個過程的精神扶手,科技的能動性需要我們的熱愛、奉獻、信念的善意去發揮。正如蘋果公司另一位名人喬布斯說過:“科技本身是不夠的,科技和人文的聯姻才是能夠震撼心靈的歌唱。”計算機高效精準的工作特點是我們的時代標籤,代表著現代人的精緻節奏和完美主義,我們遵從這個時代主流以順水推舟在這個水泥叢林中生存,也捍衛自己永遠絢爛的人性。

人性此岸與計算機性彼岸的鬥爭 篇7

國二作文 ,1383字

蘋果公司總裁庫克說,他不擔心計算機像人類一樣能夠思考的未來,卻擔心人類掉入計算機失卻價值觀、同理心、罔顧事情後果的思考迴路。

我本以為,人性與計算機性應是涇渭分明的,人性的此岸,同情心的朝陽烘暖了大地,人們看得見它投下的光影分界線中隔一道鴻溝望著“計算機性”的彼岸,此地鶯歌燕舞,綠樹紅花,彼處卻是極寒,飛雪的冰冷吞沒了每一寸角落。

那麼什麼時候,人性五彩斑斕的此岸便突然開始被彼岸同化了呢?“人工智慧之父”圖靈忽地躍入腦際。圖靈最早地相信,“機器能夠思考”,然而他在研究中暢想的那個人工智慧創造的未來,卻舉步維艱—因為其同性戀的身份,圖靈被捕入獄,甚而受到酷刑班的非人虐待。在獄中寫給有人的書信結尾,他寫了這麼三行字:“圖靈相信機器能夠思考/圖靈‘對人撒謊’/因而推出機器不能思考。”其中“對人撒謊”在英文中一語雙關,暗示其與主流不同的性取向—這下庫克的話一時明白起來:人們鄙棄圖靈對計算機未來的夢想正如不齒其同性戀的身份,他們害怕那個人工智慧與人匹敵的未來,自己卻變成了殘害人、沒有同情與理解,罔顧後果的“機器”。

他們在杞人憂天那個人工智慧以冰冷殘酷的計算機性對人類加以毀滅的恐怖未來前,以自己的那顆“計算機心”與人工智慧“將心比心”了起來。

前有希特勒以千千萬萬猶太人的生命計算得到自己納粹統治堅硬的基礎,如今曼城的演唱會,拉斯維加斯的音樂節,享受著自己人生中絕美的一天的人們遭到無差別的屠殺—曾幾何時,相隔萬里的“人性此岸”與“計算機彼岸”開始以彼岸的壯大,將冰雪傾入本事春暖花開的彼岸。

或許你會覺得大屠殺這樣的事情石破天驚,離我們太遙遠,那麼不妨想想我們自己。恰如王開嶺先生所說,我們面對災難,開始關心的只是“數量群體”,而非“個體”—即死亡個數成為了我們漠然的理由,我們喪失了那份悲憫去想,“個數”背後,是一個、一個、又一個有自己的一份引人入勝的人生的人啊!孔孟之道要求我們以自己生來對自己老父老母與幼兒的愛推己及人地擴大這樣一份愛,但隨著聖人作古,歷史的車輪滾滾開往現今,我們又開始“計算”。

我們已經看到一場惡戰在所難免,站在人性此岸的我們就沒有希望了嗎?當然不是的。納粹的步步緊逼的魔爪還沒伸到一個密室的時候,一個叫安妮的小姑娘用美好的文筆,記錄著她的人生,她懵懂的愛情。曼城恐襲之後的一個夜晚,人們又從家裡走了出來。他們仍集結在一起,那位當時開著演唱會的小姑娘也回來了,他們一起大合唱曼切斯特出最著名的樂隊、最耳熟能詳的歌《不要在憤怒中回顧》。從這些事件裡,我們都看到了,溫暖的人心在此岸捂著凍壞了的嫩芽,他們用勇敢、用團結、用同情使他們又再次煥發生機。

作家村上春樹在日本發生沙林毒氣無差別屠殺時,毅然回國實地走訪收集了幾十位受害者的“證言”—他要還原受到傷害的人們的面貌,他們如我們一樣的生活在這件事之後脫了軌,而非是沒有臉沒有生活的數字。他把“證言”集結成《地下》一書,喚醒我們被冷冰冰的數字計算封凍的湖面下,亟待甦醒的、深邃的那些反思、同情、價值判斷還有鬥志。

固而,我想請庫克先生放心,不論是眼光長遠的作家,還是普通人都已經站上前線。一場惡戰卻是已經打響—但它必然,必然會以唯人性才有,唯人性本有的溫情與團結,還人性此岸以一個湖面上沉鱗競躍,小樹抽枝的豔陽天。

智慧機器人與人類的區別和差異 篇8

國一作文 ,963字

在現代社會,科技不斷髮展的現在,似乎已又多了一點智慧,可你們有沒有發現,在科技進步的同時,似乎有什麼在慢慢的遺失。

蘋果公司總裁庫克認為,我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讓機器人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類想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我認為這句話在理,人工智慧終究是人類所創造出來的,而它本身也是隻不過由“幾根電線,和多少鐵銅塊”所發明出來的,它永遠不會像人類一樣思考,它只會按照人類的指示去做,但有時候的確遠比人類做的好得多。但請別忘了,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人類所給予機器的,如果沒有人類先天的思考,那麼哪來人工智慧後天的“天賦”呢?

科技雖取得了卓越的進步,可我所說的遺失又在哪裡呢?沒錯,是人性。隨著科技的不斷髮達,我們從以前寫信傳遞資訊變為了用手機簡訊甚至微信的傳遞方式,從以前那些傳統的運動:打籃球、翻花繩,變為如今所謂的電子運動遊戲。

在這些方面,我們雖取得了便利,但有沒有發現,在取得便利的同時,我們缺少了人情冷暖與價值觀以至於連短短的一聲親切的問候都要用簡訊來實現行,不知道你們知不知道,當你寫信給人家的時候,別人能從你字的模樣來判斷你寫信時候的喜怒哀樂,從而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可你一旦用了簡訊之後,字的確變的端端正正了,整體也非常乾淨,可收到簡訊的人會理解有一絲你所想表達的情感嗎?

這還不是最壞的,當你如果真的像機器人一樣思考過後,也許你本性已丟失,取而代之的是計算機麻木的思想,只會聽命於他人,別人說什麼你就做什麼,不去想甚至沒有自己主觀的思考,這樣下來的結果就只有一種:導致自己沒有了思想,重複去完成一件事,這甚至還不如計算機

上天創造了熱烈,並賦予個無名思想,我們應該珍惜它,而不該隨意丟棄它,思想是靈活變通的,而不應是死板的,我們雖沒有人工智慧那樣超高的計算能力,但我們擁有更強大的一種“武器”思想。這是計算器不曾具備的,也是不可能所擁有的,假如我們沒有了思想,只會麻木的聽從於他人實行一件事,那這個世界就真的離毀滅不遠了……

人工智慧當然是人類進展史上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可我們也要懂得認清自己,在未來的今天,也許會有許多的工作已使用人工智慧來替代人工,但對於我們而言,所有思想上的工作,是人工智慧永遠無法替代的,所以,認清自己吧!我們需要的是靈活變通的思考,而不是麻木的思想。

自然饋贈與人類的侵蝕 篇9

國二作文 ,895字

大自然,一個神奇的名詞—她帶給人們自由與溫暖,溫馨和愜意,這是大自然給予這個人類世界的美好,高山無語,卻體現出巍峨;大地無語,卻展示出廣博。她在初春爬上梢眉風絮,展現盎然綠意,蓬勃生機;盛夏,她蔓延湖泊草坪,綻放星星點點的熱情;晚秋,她飛揚於茂樹藍天,寄託沉寂的思念;寒冬,她擁抱凌梅白雪,傾訴對天長地久的渴望……

大自然僅僅帶給我們詩情畫意的美景嗎?不,遠遠不夠,可以說,它是地球上唯一希望的種子,它賦予我們生命,孕育了萬物生命,他讓世間雲端的每一縷陽光都得到綻放,他使地球地殼的每一滴雨露都得到釋放,如果說宇宙是天空的主宰者,那麼大自然則是地球的造物主。亞里士多德也曾誠摯的讚歎大自然—每一個領域都是美妙絕倫的!拜倫更坦言:“我不是不愛人類,而是更愛大自然!”可是,然而人類又對大自然母親“回報”了些什麼呢?

工業汙水無限制的排放,露天燒烤,亂砍濫伐,尾氣超標……等一系列的不嚴格不規範的措施導致霧霾,水質不合格,魚屍遍佈成災;酸雨極大的損害了人類的健康,然而罪魁禍首的不是自然,都是我們人類啊!通過調查發現我們現在的學生或者是市民對保護環境的意識還是不夠的。調查顯示真正知道世界環境日或者有意識去關注環境汙染指數的受訪者只有50%,然而在他們身邊環境的受汙染程度是達到61%的。而這些汙染的環境有45%是來自工業三廢的影響的。而剩下的55%是由生活所排放的廢棄物造成的,主要是白色汙染。每個事實口口聲聲呼籲大家保護環境,呵護自然都是誇誇其談嗎?平常使用的一次性筷子與塑料袋,果皮紙削和餐盒都是隨地便丟,從來都是有意識沒毅力的!你個人一張紙沒關係,那兩個呢,三個呢?幾十個幾百個?幾千幾萬幾億個人呢?悲劇才從而降臨了……

我們已經背棄了大自然,她曾經那樣準確地為我們指路,而我們卻想用她的教導來教訓她。培根曾經說過:“只有順從自然,才能駕馭自然。”盧梭也曾嚴肅的看待:“大自然從來不欺騙我們,欺騙我們的永遠是我們自己。”所以,請不要一昧的抱怨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往往不是天災,都是人禍啊!

請停止!人類!換大自然母親一雙清澈的雙眼!尋回我們那一片蔚藍的晴空!

計算機式思考的悲哀 篇10

國二作文 ,1309字

隨著資訊與科技的發展,人工智慧變得越來越流行與熱門,絕大多數人都擔心著人工智慧產品會有思想,會超越人類的智慧,但蘋果公司總裁庫克卻認為更應該擔心的是人類像計算機那樣思考,失去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

人工智慧擁有思想或許會為引發人類危機,讓原本冰冷的計算機有溫度。但人類像人工智慧一樣思考卻失去了原有的溫度變得冷若冰山。

什麼是計算機式的思考?

是指人的思想會像計算機那樣縝密不出差錯?還是人類像計算機那樣幾乎無所不知?都不是。我們生活在日新月異的時代中,稍不謹慎就會被捲入墨水一樣的濃稠中去,為了保護自己,人們開始變得利益為先,麻木不仁,這就是計算機式的思考。

計算機式的思考使價值觀變得不堪一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或深奧或淺顯。如今價值觀卻是那麼容易被改變,網路上隨意的一個論壇,一篇文章都有可能改變一個人的價值觀。面對利益,價值觀更是變得微乎其微。有位哲人說得很好:“在這個時代,歌頌財富之聲,淹沒了其他價值觀。”古人陶淵明身在汙濁的官場,卻“出淤泥而不染”,不忘初心,堅持自己的價值觀,最終卻發覺官場難尋初心,歸隱田園。以他的才智,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是綽綽有餘,可他卻毅然決然放棄名利與金錢。反觀如今,娛樂記者為了利益顛倒是非;無良商家為了利益做假奶粉,假水泥;歌手為了利益假唱。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珍貴的東西也在不知不覺中消失得無影無蹤沒有。沒有價值觀的人生,就像一口枯井,了無生趣;就如同一片隨波逐流的落葉,沒有自己的方向。思想僵化,思維固定,思想被計算機左右。很少有人在陽光溫暖的午後沉浸書中,那並不是為了拿文憑或者發財,而是成為一個有溫度,有價值觀,會思考的人。價值觀的泯滅更是人類計算機式思考的悲哀。

計算機式思考使人心變得冷漠與麻木。計算機是沒有情感的,計算機式的思考也同樣沒有情感。電影《泰坦尼克號》中的卡爾擁有著精明的商業頭腦,卻缺乏一顆熾熱的心,以自我為中心,金錢至上,唯利是圖,在自己的謊言下乘上了救生船卻在船沉後不願再去救他人的性命。《羊脂球》中的女主人公友好與真誠的對待眾人,最後卻因自己的身份遭人唾棄,被人利用。計算機式思考的人擁有一顆冷靜冰冷睿智的大腦,卻失去了一顆溫暖熱情的心。一隻關在籠子裡的鳥兒大聲鳴叫,成人看來它在歡唱,兒童看來它卻在哀嚎。人並不是生來就沒有同情心,時過境遷,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份善良與愛心也會逐漸消逝,唯有自我和自我的利益才如金子般沉入海底,時間越久,越熠熠生輝。人心的蛻變是人類計算機式思考的悲哀。

雨果說:“世界上最寬闊的事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寬闊的是人心。”如此“寬闊”的人心,為何會被計算機左右呢?老者指著北極星告訴你,怎麼,你迷茫了嗎?你忘記了自己要去哪裡嗎?你忘記了自己的初心嗎?跟著星星走,找到你的初心,順著你的初心,找到你原本的人生。再多一點點同情,多一點點關心,正視自己與他人,在陽光溫暖的午後,和自己的好友談論著琴棋詩畫詩酒花,在世態炎涼的社會給那些形單影隻,孤立無助的人一點關懷與溫暖。讓計算機式的思考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客服這一悲哀。

人生猶如星辰大海,願人心也如星辰大海般廣闊。

我們是海,何懼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