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那株小苗相關作文20篇

記憶中的那株小苗 篇1

國一作文 ,755字

“譁拉、譁拉”,窗外下起了綿綿細雨,我望著窗外那一滴一滴如斷線的珍珠般從天上滾下來的雨滴,不經意間使我回憶起了記憶中的那株小苗。

那也是一個雨季,我正在吃瓜子,心想:如果將瓜子埋在土壤裡,它會長成小苗嗎?為了滿足我的好奇心,我跑到樓下,首先到種子市場上買了瓜子種子,然後又找了一個好地方,拿起鏟子挖了一個坑,再將種子埋好,輕輕的拍了拍並對它說:“你可要好好的喲,我明天再來看你”!

第二天下午,我跑去看昨天種下的種子,天哪它真的冒出了綠芽,只見它抬起頭,充分的吸收著陽光,或許它是因為迫不及待想看這個世界才會如此努力的生長吧!即然我的種子已長成了一株“小苗”,那我可要好好的照顧它,於是我每天都來看它,同時,每天都給它帶來了“禮物”,有時天氣炎熱,我會給它帶來一杯水,不能讓它“渴著”,有時會帶些新鮮的土壤和肥料,來給它施土澆肥。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的小苗越長越大,我開心極了,不管颳風下雨,我都會記得來看它,也許是因為在一起的時間長了,它成了我生命裡的一部份。不過,那天是我完全沒有想到的一天。

那一天,天氣實在不好,窗外烏雲密佈,雷聲大作,大雨接著就來,而我,正好又生病了,整個人都昏昏沉沉,所以沒去看小苗,當我第二天去看時,小苗已經奄奄一息了,它看起來毫無生機,幾片翠綠的葉子直往下垂,我很後悔,為什麼我昨天不來照顧它呢,這應該是昨天的天氣“做的好事”吧!為了讓它重獲生機。於是我想盡了各種辦法,試圖讓它活過來,可是無論我怎麼做,它再也無法張開那翠綠的葉子來擁抱我了。

想起我與它相處的點點滴滴,想起它帶給我快樂時光,我實在忍住大哭起來,我哭的很難受、很傷心,我再也見不到我那可愛的小苗了。

那株健康的小苗,它永遠活在我的記憶裡,它很健康,很健康……

望著窗外的雨,頓時我的眼睛裡又閃出了淚光。

記憶中的那株小草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825字

開啟記憶的大門,往事蜂擁而來,眾多的歡笑、痛苦、悲傷一直在我的腦海中縈繞,隨著時間的流逝,有的慢慢淡了,最後消失了,而有的卻一直浮現在我的腦海深處,彷彿就發生在昨天,讓我無法忘卻。

小時候,我是一個愛哭鼻子的小女孩,不管開心不開心,合意不合意,哭是我唯一的選擇,也是最強的武器,為這,奶奶常常無奈地說,我就是蠟做的,我不懂她說的是什麼意思,蠟做就蠟做吧,反正只要我一哭她們就會統統投降。

日子停停走走,有一天,那個愛哭的小女孩突然有了轉變。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老貓懶洋洋地在院子裡晒著太陽,伸著懶腰。一隻大公雞邁著步子,驕傲地在幾隻母雞面前炫耀著它的花外衣,一切都是那麼的寧靜。不過,這一切很快被打破,淘氣的我抬著竹竿開始滿院子的敲敲打打,驚得老貓縱上了房頂,大公雞不停地拍打翅膀向母雞們發出警報,我更加的得意,跑得更快起來。忽然,腳下一滑,我重重地摔倒在地,竹竿飛出了老遠老遠,嚇得母雞們拼命拍打翅膀,“咯咯”地叫個不停。

感受著膝蓋上傳來的火辣辣的痛,我的眼淚掉了下來,躺在地上放聲大哭,想用哭聲引來家人,可那天,家人似乎說好了似的,誰都沒有理我,出來扶我、安慰我。

許久之後,疼消了,哭累了,還是沒有人來理會我,我只好收聲,唧唧哼哼地爬在地上賴著。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百無聊賴之際,我忽然看到了一株小草,它孤零零地從水泥地面的縫隙出探出頭來,驕傲地在風中搖擺著。

那天,喜好破壞的我出奇地規矩,我在心底裡自己問自己,“它怎麼這麼厲害啊?”

幼小還不懂得堅強這個詞的我在心底深處發出了“厲害”這樣的感嘆,同時也對照自己,覺得自己非常的軟弱。後來,後來的後來,我擦乾了眼淚,自己站了起來。

在隨後的日子裡,我一天天長大,不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中遇到困難、挫折時,我的腦海深處總會浮現出那株長在院子裡水泥地面上的小草,它一直鞭策我,激勵我……

記憶中的那條小河 篇3

高一作文 ,766字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花有花開花謝,水有潮起潮落。人生就像一條長河,有急湍甚箭之時,亦有波瀾不驚之時。

記得在小時候,我最喜歡到家鄉的小河邊遊玩,那時的天空是那麼明淨,如同一面明鏡般。記憶中的河水,似乎永遠奔流不止,那天空中飛翔的小鳥,也時常向我們招手,對著河面梳妝打扮。河水碧綠清澈,可以從中看出天空中飄飛的朵朵雲彩和一排排飛鳥,那是天空的微笑。

在我的印象裡,時間的手就如同那柔軟的河水,承載著兒時的夢,隨著流水飄向遠方。

可是,當我再次看到小河時,已經闊別多年了。

那是一個燥熱的午後,煩躁的我拖著煩躁的身軀來到記憶中被擱置的小河,愁眉深鎖。

可是,當一幅幅不可思議的畫卷在少年眼中漸漸鋪展開來時,少年的愁眉深鎖逐漸變成了目瞪口呆,眼前的景象的確太令他不可思議。短短几年時間,原本美麗動人的河水早已消失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枯草和乾裂的泥土,那一道道裂縫猶如一道道老人身上的龜裂的溝壑,堅硬又恐怖,其間還殘存著魚的顱骨,就好像茫茫沙漠中動物的尺骨。兩邊的樹木也早已被砍伐殆盡,只剩黑色的木樁,傾訴著歲月的衷腸。抬頭望天,天不見;漫天煙塵,塵飛揚。

少年不禁心灰意冷,慨嘆命運多舛,世事多變,哀嘆了一聲,便走向遠方。

多年以後,當我再次回到這裡,我的身邊落葉飄飄,當火紅的楓葉落在透明的河水裡,葉子更加深紅,河水也被點染成了深綠色,“綠”得“成熟”而不“輕浮”,“厚重”而不“內斂”,“大氣”而不“粗俗”,我就如同這一方河水一樣,深沉而平靜。

當烈日炎炎之時,我們眼前看到的荒蕪可能只是假象,當我們心灰意冷,轉身離去之時,後方可能瓢潑大雨正在襲來,當我們再次來到那個春天,一定是春暖花開。

也許有一天,當我們再次來到記憶中的那條小河,面對深紅的河水,也許深沉的我們就會明白:人生就像一條長河,有激流甚箭之時,亦有波瀾不驚之時。

記憶中的那座小城 篇4

國三作文 ,1653字

有人說,愛上一座城,是因為城中住著某人喜歡的人,其實不然,愛上一座城,也許是為城裡的一道生動風景,為一段往事,為一座老宅。或許,僅反為的只是這座城。一題記

記憶中有這樣的一座老城,很樸素,不大,卻總是有一種溫暖,在暖黃色的燈光中,美好得像是一個童話。

它是眉山。我的故鄉。

還記得奶奶牽著我的手,一步一步地走在青石路上,撫摸著三蘇祠古舊的紅牆白瓦,蹣跚地走向前方;還記得爺爺微笑著看著我,身後偌大的天幕一點一點染上夕陽的色彩,腳下是雕像廣場的六角形地磚,我蹦蹦跳跳地走向前去;還記得婆婆在夜幕下,牽著我的手,帶我去買一碗熱氣騰騰的面,一大一小的身影在路燈下被拉得好長好長……

合上眼,彷彿丁香花的香氣如小時侯一樣,盈滿四周,那些流年碎影裡的往事都如走馬燈一樣輪換而來……

從小到大’我最愛的地方就是三蘇祠,或許這是我的故鄉平凡中唯一的一個亮點吧!"一門三父子,個個是文豪"蘇軾一家的傳奇故事,深深地烙印在了這一方土地上。

還記得那個傍晚,那時正是盛夏,三蘇祠裡的荷花年復一年地又吐露著芬芳,我坐在三蘇蠟像館的圓形拱門上,歪著頭,看著天上的月亮,心中天真地想著:"嘖,蘇軾不是有一首《水調歌頭》嗎?如果我現在背背這首詩,算不算冒充了一回詩人呢?"荷花輕輕地晃動著,並沒有給我明確的答案,夜色漸漸深了,月亮的輪廓也由模糊變得清晰起來,千年不變地散著它皎潔柔和的光,而月色下的三蘇祠中,有了一個細微而稚嫩的聲音,輕輕地迴盪在這一小片古宅中,湖水微微地泛起漣漪,給水中的明月平添上了一縷縷波光,夏日的蟲,又在輕輕地奏響那古老的樂章……

眉山的市中心,雕像廣場,距離爺爺家只有不到二十米的距離,所以從小就在這裡長大的我熟悉這裡的每一塊磚,每一顆樹。

還記得那個黃昏,爺爺牽著我的手來到廣場上遛狗,那隻名叫"叮叮"的小狗是我童年最好的玩伴,雖然沒有金毛的可愛,拉布拉多的帥氣,只是一隻普通的小狗,但它的眉宇間卻有一股靈氣,加上項圈上金色的鈴鐺,搖搖晃晃,叮叮噹噹,是我童年最熟悉的樂曲,那時的爺爺總是坐在廣場的椅子上,微笑著看著我和小狗一起蹦蹦跳跳地向著遠方奔跑,遠處偌大的天幕在嘴角翹起的孤度裡一點點染上色彩,絢麗之餘多了一絲清秀的蔚藍……

還記得那個深夜,貪吃的我纏著婆婆,叫嚷著去吃故鄉最著名的面,婆婆無奈地搖搖頭,像是招架不住的樣子,既而溫柔地牽著我的手,一步一步,緩慢地向那個街口走去,燈火闌珊的深夜裡,婆婆和我的影子被昏黃的路燈拉得很長,很長,嘴角撥出的白氣,成了我對冬天最最溫暖的回憶……

都說世相迷離,我們常常在輕而易舉的幸福中淪陷,而千帆過盡,歲月留下的,只不過是滄海桑田。幸福總是在漸行漸遠的歲月裡成為一件奢侈的事,人的一生總是要經歷太多的生離死別,悲歡離合,時間在不經意間一點一滴地流逝,告別,我們漸漸走向一個被上帝做好記點的地方。我終是迎來了漫長人生裡的首次分離。

停留是剎那,轉身是天涯。

只不過是一個轉角,已有兩三年的時間,而誰又知曉,我將會在另一個間隔60多公里的大城市裡度過六年漫漫光陰,更或許以後,將要成為一隻遠飛的蒲公英,飛往世界其它角落,終究會是與這個叫作"故鄉"的小城擦肩而過……

六年的光陰,六年的繁華,六年的喧囂。讓我更加懷念那座小城,卻已經離它越來越遠。三蘇祠旁建了一個高科技的展覽館,雕像廣場旁新添不少百貨超市,叮叮走失了,那個熟悉的麵館不見了,那種熟悉的,溫柔的,令我可以迅速安靜下來的氣息,曾像是漫天雲朵朝我湧來,現在越來越淡了。故鄉,也漸漸地變了,曾經在我的腦海裡深深銘刻,現在卻有一些模糊了……

但是,故鄉還是故鄉,那是一種溶入血液裡的愛戀與依賴,記憶中的那座小城,依舊守護著曾經的我,那段曾經的美好時光,看著妹妹眼中的那種自豪,我知道,我的故鄉從來不曾真正地遠離,它不會改變原有的溫暖,它只會讓我永遠地烙上屬於這裡的烙印,不論世界滄海桑田。

繁華落盡,我心中仍留有花落的聲音。歲月停滯在那一刻,我記憶中的那座小城,偷偷地,想念了。我的故鄉,我記憶中的那座小城。

記憶中的那座小城 篇5

國三作文 ,1658字

有人說,愛上一座城,是因為城中住著某個喜歡的人,其實不然,愛上一座城,也許是為城裡的一道生動風景,為一段往事,為一座老宅。或許,僅因為的只是這座城。—題記

記憶中有這樣的一座老城,很樸素,不大,卻總是有一種溫暖,在暖黃色的燈光中,美好得像是一個童話。

它是眉山。我的故鄉。

還記得奶奶牽著我的手,一步一步地走在青石路上,撫摸著三蘇祠古舊的紅牆白瓦,蹣跚地走向前方;還記得爺爺微笑著看著我,身後偌大的天幕一點一點染上夕陽的色彩,腳下是雕像廣場的六角形地磚,我蹦蹦跳跳地走向前去;還記得婆婆在夜幕下,牽著我的手,帶我去買一碗熱氣騰騰的面,一大一小的身影在路燈下被拉得好長好長……

合上眼,彷彿丁香花的香氣如小時侯一樣,盈滿四周,那些流年碎影裡的往事都如走馬燈一樣輪換而來……

從小到大我最愛的地方就是三蘇祠,或許這是我的故鄉平凡中唯一的一個亮點吧!"一門三父子,個個是文豪"蘇軾一家的傳奇故事,深深地烙印在了這一方土地上。

還記得那個傍晚,那時正是盛夏,三蘇祠裡的荷花年復一年地又吐露著芬芳,我坐在三蘇蠟像館的圓形拱門上,歪著頭,看著天上的月亮,心中天真地想著:“嘖,蘇軾不是有一首《水調歌頭》嗎?如果我現在背背這首詩,算不算冒充了一回詩人呢?”荷花輕輕地晃動著,並沒有給我明確的答案,夜色漸漸深了,月亮的輪廓也由模糊變得清晰起來,千年不變地散著它皎潔柔和的光,而月色下的三蘇祠中,有了一個細微而稚嫩的聲音,輕輕地迴盪在這一小片古宅中,湖水微微地泛起漣漪,給水中的明月平添上了一縷縷波光,夏日的蟲,又在輕輕地奏響那古老的樂章……

眉山的市中心,雕像廣場,距離爺爺家只有不到二十米的距離,所以從小就在這裡長大的我熟悉這裡的每一塊磚,每一顆樹。

還記得那個黃昏,爺爺牽著我的手來到廣場上遛狗,那隻名叫“叮叮”的小狗是我童年最好的玩伴,雖然沒有金毛的可愛,拉布拉多的帥氣,只是一隻普通的小狗,但它的眉宇間卻有一股靈氣,加上項圈上金色的鈴鐺,搖搖晃晃,叮叮噹噹,是我童年最熟悉的樂曲,那時的爺爺總是坐在廣場的椅子上,微笑著看著我和小狗一起蹦蹦跳跳地向著遠方奔跑,遠處偌大的天幕在嘴角翹起的孤度裡一點點染上色彩,絢麗之餘多了一絲清秀的蔚藍……

還記得那個深夜,貪吃的我纏著婆婆,叫嚷著去吃故鄉最著名的面,婆婆無奈地搖搖頭,像是招架不住的樣子,既而溫柔地牽著我的手,一步一步,緩慢地向那個街口走去,燈火闌珊的深夜裡,婆婆和我的影子被昏黃的路燈拉得很長,很長,嘴角撥出的白氣,成了我對冬天最最溫暖的回憶……

都說世相迷離,我們常常在輕而易舉的幸福中淪陷,而千帆過盡,歲月留下的,只不過是滄海桑田。幸福總是在漸行漸遠的歲月裡成為一件奢侈的事,人的一生總是要經歷太多的生離死別,悲歡離合,時間在不經意間一點一滴地流逝,告別,我們漸漸走向一個被上帝做好記點的地方。我終是迎來了漫長人生裡的首次分離。

停留是剎那,轉身是天涯。

只不過是一個轉角,已有兩三年的時間,而誰又知曉,我將會在另一個間隔60多公里的大城市裡度過六年漫漫光陰,更或許以後,將要成為一隻遠飛的蒲公英,飛往世界其它角落,終究會是與這個叫作“故鄉”的小城擦肩而過……

六年的光陰,六年的繁華,六年的喧囂。讓我更加懷念那座小城,卻已經離它越來越遠。三蘇祠旁建了一個高科技的展覽館,雕像廣場旁新添不少百貨超市,叮叮走失了,那個熟悉的麵館不見了,那種熟悉的,溫柔的,令我可以迅速安靜下來的氣息,曾像是漫天雲朵朝我湧來,現在越來越淡了。故鄉,也漸漸地變了,曾經在我的腦海裡深深銘刻,現在卻有一些模糊了……

但是,故鄉還是故鄉,那是一種溶入血液裡的愛戀與依賴,記憶中的那座小城,依舊守護著曾經的我,那段曾經的美好時光,看著妹妹眼中的那種自豪,我知道,我的故鄉從來不曾真正地遠離,它不會改變原有的溫暖,它只會讓我永遠地烙上屬於這裡的烙印,不論世界滄海桑田。

繁華落盡,我心中仍留有花落的聲音。歲月停滯在那一刻,我記憶中的那座小城,偷偷地,想念了。我的故鄉,我記憶中的那座小城。

記憶中的那條小巷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1410字

不知道你有沒有跟我一樣的感覺,那就是對於兒時老家的記憶總是特別地深刻且濃厚。老家也叫做“老厝”,離開那個生活了二十年的老厝也快二十年了,可是在我的腦海裡,揮之不去的一直是老厝的那條小巷子,因為它陪伴著我每天從日出走到日落;看著我從小女孩變成大姑娘;也見證著我的童年時代與青春年少。偶爾午夜夢迴,我彷彿還會跑到老厝的小巷裡去買腐乳包子,和賣豆乾的叔叔聊聊天,叫上小夥伴們到草叢裡抓蟋蟀、玩跳繩……以致於早晨被鬧鐘吵醒的我,總是不捨得離開香甜的美夢,一直使勁地閉著眼睛想要抓住夢的尾巴。

記憶中我的外公外婆每天都特別早起,他們鍛鍊完身體回到家才喊我起床,所以我的小學時期是沒用過鬧鐘的,因為外公就是我的“大鬧鐘”。每天起床洗漱完畢,我總會看到桌上外公早已給我準備好的一碗白粥和一個水煮雞蛋,而且外公還會給我買最喜歡的腐乳餡包子,這樣的組合差不多陪伴了我的整個小學生涯,所以連我的夢裡也時常會飄著腐乳的香氣。還有外婆拿手的乾貝肉末丸子湯,舀上幾個在碗裡碾爛跟米飯一起攪成了“貓飯”我就可以美滋滋地吃上兩大碗,所以從小我就被鍛鍊成了那種“吃嘛嘛香”的吃貨。老厝的巷子所處的位置是當時城鎮的最中心,巷子裡頭有我念過的幼兒園,還有稅局、財政局、檔案局、鐘錶廠,附近有電影院、賓館,我的母校—邱金元紀念小學也在巷口的對面。所以若干年後,當我再去到我老厝那裡買東西的時候,店主聽聞我以前也住在這裡,他說這條巷子那個時期可是揭陽的“中南海”啊。他說的確實如此,當時在老厝那裡居住的大多都是政府機關上班的人,所以巷子裡頭不僅住的人多,賣東西的人也多,雖然那裡不算一個繁華路段,但真的也是包羅永珍了,都說食物就是記憶最好的載體,所以對於我這個吃貨來說,老厝巷子裡頭好吃的東西才是最讓我記憶猶新的。

幼兒園對面的“雞蛋仔流動攤檔”應該是那時候的揭陽第一家,一個個香噴噴的雞蛋仔待在大大的塑料盆裡,每天放學經過,我們這群小饞貓都會被這濃濃的蛋香味成功“誘惑”,然後纏著大人們給我們買買買;還有現在基本見不到的“吹糖人”,金黃色的麥芽糖和蔗糖混合在一起加熱,變軟後吹成圓鼓鼓又透亮的各種造型,有十二生肖、蔬菜水果,也有動畫片的卡通人物,惟妙惟肖,又能吃又能玩,每次碰見都會圍觀到不想離開;還有巷子裡的那家粽子如今仍然在賣,上回我還特意跑去重溫兒時的那個味道,這麼多年過去了,那裡的顧客依舊絡繹不絕,粽子裡頭的鹹蛋黃和腐乳肉對於三十多年的我來說簡直就是“世間第一美味”。

老厝的巷子裡還有許多有趣又美好的回憶,有些藏在了盛放得花團錦簇的三角梅里;有些躲在了樓下和同伴們的“捉迷藏”裡;有些化成一張張街坊鄰里的模樣,偶爾路上碰到,頓時思緒滿滿;有些做成了豆乾、豆腐腦,一吃到嘴裡,腦海裡都是小時候簡單又幸福的記憶。

隨著舊城改建工程的開展,老厝周圍拆掉了許多老房子,也正在興建著新的樓房。難得的是,這條巷子依然保留著,每次回到那裡,雖然當初的繁華熱鬧已經落幕,但看著熟悉的每個地方,它們總會不經意地牽引著我內心深處的安寧和迴歸。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曾經的老厝,它是我們尋找溫度與感動、追憶年少與過往的“時光隧道”。如今,我們也許都已住上了小時候羨慕渴望的高樓大廈,但我卻無比懷念那時鄰居之間彼此照應、見面熱情招呼的鄰里關係。

記憶中的那條小巷子,勾起了我對流金歲月的深深回憶,謹以此文,紀念終將消逝的老厝,同時也珍藏起有關老厝的美好印記。

祖父記憶中的那把戒尺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631字

一把戒尺,一份嚴厲;一把戒尺,一份忠告;一把戒尺,把你拉回了正軌。戒尺,不單單包含了老師對你的批評,更多的是更高的期望和一份嚴厲,使你重回正軌。戒尺,就這樣走進了我的心……

在外祖父上學那會兒,總是那麼的調皮,總是不幹正經事。但,自那件事之後,他便成為一個愛讀書的孩子。

那次,外祖父正打算去人家的麥田裡盜一些麥子,誰知,正好被同學看見了,同學立馬便稟告了老師。老師抓住了外祖父,外祖父驚訝不已,愣愣的跟著老師回了他的辦公室。

回到辦公室以後,老師從桌上拿起了那把戒尺,不由分說打向了外祖父的手心,問他是否知自己的過錯,外祖父忍著痛意,開口道:“我不應該拿別人的麥子。”“還有呢!”外祖父低下頭,不吱聲。老師的眼眶漸漸紅了,眼淚在眼眶裡打著轉:“這可是那戶人家的辛苦之後的勞動成果。”外祖父抬起頭,看到老師泣不成聲樣子,很難過:“老師,我知錯了,我這就去還麥子,並親自去和他們道歉。”說著,跑出了門外。老師看著那小小的身影,欣慰的點點頭。

外祖父還了麥子,說了道歉,得到原諒,便走了。迴歸的路上,他在思索,老師說的辛苦是什麼意思。他便跑去問了老師,老師讓他去種一次麥子,便可知那般辛苦。他試了,心中便有了答案。自那以後,外祖父便開始好好學習。雖然,上完了初中,外祖父便輟了學,但那份精神還在我們家族中流傳。

他們那個時候,可能溫飽都是問題,誰也想讓自家人能多吃點飯。但正是那把戒尺,讓外祖父懂得了辛苦的含義;正是那一聲“啪”,讓外祖父懂得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走過記憶中的那個地方 篇8

高一作文 ,746字

“嗒,嗒……”走在這條以前最討厭的小路上,去往以前最討厭的地方,那個記憶中的地方—母校。重新走過,重新來過,心裡突然酸酸的,並無一絲厭惡之意。

遠遠望向學校大門,怎會有一群學生在門口不進呢?下午兩點,不正是上課的時間嗎?待我走進才發現,原來是他們,原來他們也和我一樣,有著同樣的想法啊。過了好一會兒,門衛爺爺才被說通,讓我們分批進去。

大門口的警衛處沒了,象徵好好學習的大鉛筆頭柱子也沒了……說起那大鉛筆頭的柱子,我還真有點兒愧疚。初四下半年,一次放學,走到大門口時不經意間抬了抬頭,偶然發現了它!當我指給同行的同學,他們竟然說“你才知道啊”的時候,我覺得特別尷尬和愧疚!畢竟我從它腳底下走過了4年都曾未發現有它的存在!

可是兩旁的綠化帶沒變,只是更平整了些。那辦公樓也沒變,還是那樣破破爛爛的。操場上,幾個班混在一起上體育課,有的正大汗淋漓地在踢足球,有的正瀟灑轉身地打籃球,有的正嘻嘻哈哈地在跳大繩,還有的正坐在去往階梯教室的臺階上……看著看著心思就又回到了從前。以前,我們好像也是如此吧……

拐過辦公樓,來到教學樓前,這裡的聲音好複雜啊。有上語文課朗朗的讀書聲,有上美術課吵鬧的嬉笑聲,有上音樂課歡快的唱歌聲,還有上微機課啪啪的打字聲……一切都聽得那麼真切,那麼感傷。以前,我們好像也是如此吧……

繞過教學樓來到車棚。對於我來說,那個車棚,曾經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師的訓斥,同學的鼓勵,還有因停車問題引發的口角等等。我找到初四時停車的位置,那裡仍然是滿滿的,擠擠的。以前,我們好像也是如此吧……

那天,我在學校停留了一下午,直到學弟學妹們放學的前十分鐘。因為我不知道下次再回來是什麼時候了,或許就不會有機會了。驀然回首,那個記憶中的地方,已成為我流年裡彌足珍貴的回憶。

記憶中的那個她 篇9

高一作文 ,879字

那一瞬間,似乎有什麼柔軟的東西闖入了我的心中,淚水也頓時溢滿了眼眸。

—題記

臨近年關的時候,我隨母親一同外出購買年貨。集市上熙熙攘攘的,每個攤點上都圍得密密麻麻。我隨著母親在密集的人群中穿行,終於,我們走到了賣肉的攤點前。母親在那買,我閒來無事,便四處打量著。不經意之間,我發現了一個瘦小的身影。

在重重的人群之中,夾雜著一個瘦小的身影。她面板乾巴巴的,有點黑,頭髮有點亂,隨意地扎著兩個小辮子,身上掛著一件不知比她大了多少的破棉衣,腳上蹬著一雙破爛的棉鞋。她大約六、七歲的樣子,臉蛋被冷風吹得紅紅的,手裡還緊緊地攥著些什麼。

她久久地佇立在攤前,眼睛緊緊地盯著板上的肉,一眨也不眨,嘴巴微微地鬆開了,似乎是決定了什麼,一扭頭,轉過身就跑走了。

因為一份疑惑,我和母親打了個招呼,便追尋她去。終於,我在一個賣菜的攤前看到她停住了腳步。只見她一臉嚴肅的樣子,嘴裡不停地說著些什麼。這樣的神情出現在這麼小的孩子身上,本應是件很可笑的事,但在她身上,卻沒有這種感覺了。終於,她拎著一堆蔬菜,臉上掛著甜滋滋的笑容,高興地離開攤前。

正當我想離開時,我發現了她的眼中正閃著異樣的光茫。順著她的目光望去,我看見了不遠處的一輛賣棉花糖的車子,車子四周圍著一群手持棉花糖的孩子。只見她目不轉睛地看著,手裡還緊緊地攥著那剩下的幾張破破爛爛的毛票。我頓時明白了些什麼。我跑到那輛車前,買了兩個棉花糖,走到她面前遞給了她,起初,她一直揮著那雙被冷風吹的紅通通的小手,說不要,但最終還是收下了。只見她的臉上閃過幾抹不自然的羞澀,甚是可愛。

我在同她的聊天中知道了她的故事。

三年前的一場車禍帶走了她的父親,前幾天,媽媽又不小心摔著了,不能活動,所以家由她照顧著。

“我想買點肉給媽媽補補,可是沒有這麼多錢……”

“我長大以後,要掙好多好多的錢,給媽媽買許多新衣服,帶媽媽去吃好吃的……”

“我從來沒有吃過這種糖……”

記憶是一朵不會凋零的花,腦海中又浮現出那時她那單純的話語和那堅定的神情。對她的記憶,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殆盡,反而因為歲月的沖刷而更加的歷久彌新。

記憶中的那一抹黃色 篇10

國一作文 ,610字

千盼萬盼,總算是盼到了柑橘成熟的時候,放眼一望,樹上的柑橘大多都已經紅了,在太陽的照射下,看起來金燦燦的,這讓我想起了白居易的一句詩:“掩映橘林千點火,寶霜新橘萬株金。”

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也是農民伯伯們最忙的時候。你瞧,大家都在忙著採摘柑橘呢!此時的柑橘林中不再是滿枝繁花,而是累累碩果,但是光用眼睛看不就太可惜了,不嘗一嘗怎麼能行呢?我精挑細選,一個又紅又圓的柑橘被我摘了下來,一股清雅的香氣從橘子上飄來,剝開一看,裡面的果肉晶瑩剔透,味道肯定是棒棒的。剝開一瓣放在嘴裡,我吃到了一種溫暖而又熟悉的獨特味道。

正午的太陽實在太火辣了,柑橘們都已經被晒得全身發熱,還好太陽手下留情,下午我戴著個草帽,趁太陽休息,拿著把枝剪到橘林裡,準備和這些可愛的小柑橘們大幹一場,我找了一塊兒陰涼的地方,便開始動手了,剛開始還挺順手,後來剪著剪著就沒力氣了,興趣也沒了,就一屁股坐在旁邊的草叢上,看著奶奶剪,卻不知如何睡著了,一覺醒來已是接近黃昏,拿起枝剪又開始和柑橘們作戰,

一晃就已經傍晚了,仔細一數我摘下來的柑橘還不足十五個,而農民伯伯們都已經裝好幾框了,可笑的是我又想念柑橘們酸酸甜甜的味道了,忍不住又拿起一個,一眨眼就到了我的嘴裡,我果然還是受不了它們的誘惑。

天色越來越暗,但我依然看得見掛在樹上的那一抹抹黃色,猶如一個個小燈籠,在樹叢中灼灼閃光。

不管以後身在何處,我都會記得那充滿快樂回憶的家鄉,記得那一抹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