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相關作文20篇

詩意 篇1

高一作文 ,769字

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詩,你的成功與失敗都是那片片詩情,點點詩意。

—季羨林

生活的忙碌,學業的緊張,迫使我們的自由空間被吊在時針上,一圈又一圈地轉過……但是,在這段匆忙有繁華的時光裡,我們卻可以尋找詩意,追求詩意的境界。

詩意的生活,或許應該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先是蓬蒿人”般的飄逸灑脫。

選擇一個有風的春日,早早的起床,隨手拿起一支毛筆,隨便取一張紙,然後開啟墨蓋,狠蘸一下,便直接往上寫,隨便寫些什麼。窗外颳著帶著晨露的風,除卻一陣燥熱,給肌膚帶來觸覺上的享受。靜靜地,在這充滿詩意的氣氛下隨意地揮霍著墨水,不覺心曠神怡。

詩意的生活,或許應該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般的溫婉簡約。

春季,一個屬於油菜花的季節。正應該出去走走,走到幾株油菜花下,挑逗那些圍在油菜上的蜜蜂們,春天的蜜蜂才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了,看它們那個脹得鼓鼓的腦袋和肚子,頭上的花粉恰好為其裝扮,既天然又美麗,讓人嫉妒。這時幾個路人走過總演破顏一笑,不知是為了自己欣賞而歡,還是為了這個自然美景所陶醉。我不禁想起一句話: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戶,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詩意的生活,或許應該如陶潛”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般悠然自得。

在家牆邊的一角,是最寧靜的地方,你可見床邊的植株,是不是地澆之滴水,或是目光掃向遠方,遠遠的,能看到那些黑乎乎的衫泛著藍色,彷彿時不時地在流動,頗具詩意。

山是凝固的水,水是流動的山。

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充滿詩意。生活是有節奏的,或緊或慢,或長或短;生活是有聲音的,或輕或響,或高或低,生活就像一首小詩,輕快又流暢。

詩意的人生屬於那些有詩意的人,而詩意需要人們去尋找,去摸索。這正如羅丹所說的: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詩意 篇2

高一作文 ,769字

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詩,你的成功與失敗都是那片片詩情,點點詩意。

—季羨林

生活的忙碌,學業的緊張,迫使我們的自由空間被吊在時針上,一圈又一圈地轉過……但是,在這段匆忙有繁華的時光裡,我們卻可以尋找詩意,追求詩意的境界。

詩意的生活,或許應該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先是蓬蒿人”般的飄逸灑脫。

選擇一個有風的春日,早早的起床,隨手拿起一支毛筆,隨便取一張紙,然後開啟墨蓋,狠蘸一下,便直接往上寫,隨便寫些什麼。窗外颳著帶著晨露的風,除卻一陣燥熱,給肌膚帶來觸覺上的享受。靜靜地,在這充滿詩意的氣氛下隨意地揮霍著墨水,不覺心曠神怡。

詩意的生活,或許應該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般的溫婉簡約。

春季,一個屬於油菜花的季節。正應該出去走走,走到幾株油菜花下,挑逗那些圍在油菜上的蜜蜂們,春天的蜜蜂才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了,看它們那個脹得鼓鼓的腦袋和肚子,頭上的花粉恰好為其裝扮,既天然又美麗,讓人嫉妒。這時幾個路人走過總演破顏一笑,不知是為了自己欣賞而歡,還是為了這個自然美景所陶醉。我不禁想起一句話: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戶,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詩意的生活,或許應該如陶潛”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般悠然自得。

在家牆邊的一角,是最寧靜的地方,你可見床邊的植株,是不是地澆之滴水,或是目光掃向遠方,遠遠的,能看到那些黑乎乎的衫泛著藍色,彷彿時不時地在流動,頗具詩意。

山是凝固的水,水是流動的山。

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充滿詩意。生活是有節奏的,或緊或慢,或長或短;生活是有聲音的,或輕或響,或高或低,生活就像一首小詩,輕快又流暢。

詩意的人生屬於那些有詩意的人,而詩意需要人們去尋找,去摸索。這正如羅丹所說的: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順隨本心,詩意生活 篇3

高二作文 ,803字

託翁曾說過:“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短暫而又最無情,最寶貴而又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時間。”人的一生便是在時間悄悄流逝中度過,短暫迅速,尚來不及回味便已悄然垂成。

短暫的人生如何才能不留遺憾地度過,最重要的便是順從內心,詩意地生活。

梭羅在瓦爾登湖畔的身影,恬淡適然。面對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世俗生活,他毅然選擇歸隱,順從自己的內心,在綠水青山之下,詩意自居。

“住在布達拉宮,我是雪域之王;行在拉薩城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倉央嘉措一生都在用情詩堅守自己內心所向。無論世俗如何黑暗,都不曾將他內心的聖潔染黑。在那片神聖的土地上,倉央嘉措用真情打動凡間,一葉一蒲堤,他不曾辜負自己,始終忠於內心,詩意棲居。

最羨慕的女子便是席慕容。一支畫筆,一快畫布,她便能在玄武湖畔畫一下午的荷花。一支鉛筆,一根蠟燭,她便能寫一整晚的詩歌。無論晴朗或是落雨,世間的日子,她都不曾辜負,事物總有兩面,她卻總能看到好的一面。等到繁華落盡,她都始終站在那裡,帶著盈盈笑意。用自己對生活的愛,詩意自居。

在物慾橫流,飛機尚不夠快的今天,林清玄卻從繁華中尋到清歡。一杯清茶,一抹陽光,便是最美的風景。他幼時有過許多的夢想,去埃及看看金字塔,去周遊歐洲,在忙碌飛速的這個時代,他都一一實現。背上行囊,踏上旅途,忠於內心的夢想,他終究不負自己,不負流光。錢鍾書終其一生,寫就《圍城》與《管錐篇》,燈光如豆,先生因書得名,也將名還與書,寂靜書途亦芬芳,是對他人生最好的寫照,不為軒冕肆志,不為窮約趨俗,他的一生詩意而又芬芳。

于丹曾這樣解釋“辜負”:“這段時光著實從你的身邊渡過,你卻不曾和它有過關聯,這便是辜負。”

李白“對影成三人”,豪放而詩意;陶淵明“悠然見南山”,清傲而詩意;納蘭“賭書消得潑墨香”,隨性而詩意。

漫漫人生,曾經的滄海已成桑田,曾經的積雪已化成草原,只是忠於選擇,不負內心,在繁華而不真實的世界裡,做最真實的自己。

年華有限,詩意無窮——讀《重溫最美古詩詞》有感 篇4

讀後感 ,583字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年華。莊周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情不自禁地,這些詩句邊輕輕的從脣齒間流出。心中的親切感被一點一點的喚起,撫上質感的書頁,一縷縷詩意不禁從心底油然而生。

隨著作者的目光,透過每一首詩的背後,看看那一個字,一行詩,一首詞中,蘊藏了作者心中多少的深情。不禁佩服起作者的詩意來,一花一鳥,一葉一雲,一個個意象在她筆下盛開成美麗的花。這樣的詩意,讓她擁有了欣賞美的契機,擁有了與古人談天說地的機會。

這樣的詩意,在現實中不是每個人都擁有,但卻是每個人都有能力擁有。一個不懂詩的人也可以擁有詩意。詩意不單單隻針對於詩,在生活中,它更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一種心情。一個有詩意的人,他會被世界美好的事物而打動,他會用心去發現去感受一切美的享受;一個有詩意的人,往往有一雙會發現美的眼睛,即使很忙,也會忙裡偷閒,給自己一個享受美,放鬆自己的時間。

何謂詩意?我想,通俗的來說就是一種會享受美的心情,一種能發現美好的生活態度。詩歌本身也是一種美,懂得品味詩歌的人有詩意,那麼同樣,音樂又何嘗不是一種美?懂得享受音樂的人又何嘗沒有詩意?

詩意存在於生活的角角落落,存在與時間長河中的點點滴滴。在有限的生命中,與其忙忙碌碌而身心俱疲地度過每一天,還不如為自己留一些詩意,讓我們的生命也因為詩意的存在而倍加美好起來。

畢竟,年華有限,而詩意無窮。不是嗎?

學會詩意地行走 篇5

高二作文 ,835字

我們要學會詩意的行走,行走於這“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汙濁塵世,卻只留詩墨淡香,沁人心脾。

沒有易安居士那“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的憂傷,亦沒有柳三變“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悲哀,她如白蓮般綻放於世,詩意的存在於國民的回憶中,她便是國民才女林徽因,一百多年前,在那個蓮開的季節,她降生於杭州,這座詩意含蓄的城,因她的到來而被秋月春風滋養,又被詩酒年華的故事填滿。每每想起林徽因,總是在人間四月,春水煮茗,桃柳抽芽,有一種輕靈和鮮妍的美麗。她詩意的行走在塵世間,只留下清竣但卻溫和的氣息。

她沒有張愛玲的凌厲,沒有陸小曼之決絕,亦沒有三毛之放逐。她調配煙火恰到好處,生命不驚心亦不招搖,她不曾帶給別人粗礪的傷害,亦不曾被別人所傷。如此柔婉堅守,詩意而又真實,她詩意的行走著,讓徐志摩懷想了一生,讓樑思成寵愛了一生,讓金嶽霖默默記掛了一生,更讓世間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

學會詩意的行走,無需濃烈相守,只求淡淡相依。

花開花落,風雨如晦,一位翩翩濁世佳公子,漸漸清晰,緩緩向我們走來,他是滿清第一詞人,國初第一詞手,他初入中原,未染漢人習氣,他有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名字:納蘭容若。納蘭,三百年間,一位傾倒眾生的奇男子。“此恨何時已!滴空階,寒更雨歇,葬花天氣。三載悠悠魂夢杳,是夢久應醒矣。”髮妻亡故,以詩代語,縱然是悲傷,都要是詩意的存在。他詩意的行走在紛繁濁世,自有一派清絕氣韻悠然而生,引人慨嘆。

那輕裘緩帶不鞋而屐之嵇康,詩意的行走,生命將終亦留下《廣陵散》之絕唱;那隱於西湖之畔的林逋,梅妻鶴子,詩意的生活,留下吟梅絕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陶淵明……在天地之間,他們學會詩意的行走,隨心所欲。

亂世凡生,有誰可以在刀刃上行走而毫髮無傷?有誰可以深陷泥淖中做無暇美玉?許多人都做了歲月的奴,匆匆的跟在歲月背後,忘了自己當初想要什麼,如今得到的又是什麼,與其如此,倒不如詩意的行走,隨心而行,自在生活。

學會詩意的行走,做一個詩意的人。

詩意地生活 篇6

國三作文 ,780字

談起“詩意地生活”,許多人腦海中浮現的便是那吟酒作對、談古論今、彈琴作畫的景象。

的確,古人用這一系列的活動來表達詩意,但面對當今社會局勢,詩意地生活不再是那些硬性的活動。在我看來,它更是一種心態,一種將詩意寄情於生活的心態,是能夠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化作片片詩情,點點詩意的心態。

面對飛速向前的社會,我們的心一點點被銅臭所侵蝕、所沾染。而要守住心靈的那份淨土,詩意的生活恰恰是必不可少的。它如一盞明燈,為我們開闢出一條道路,縱使兩岸燈紅酒綠,迷人眼球,詩意的生活也能使我們堅守本心,勇敢向前。

而所謂詩意的生活,要擁有它,也並非那般遙不可及。

詩意的生活需要有一顆善於觀察的心。曾有詩人云“凌晨三點半,海棠花未眠。”這其中意境,自需要一番品味。並非那海棠花未眠,那海棠花整日看人間,卻在那驚鴻一瞥間,觸碰到詩人詩意的心,這與西方那句“並非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有異曲同工之妙。生活中並不缺少詩意,缺的是一雙捕捉詩意的慧眼。不需要日落的磅礴,海潮的湧動來裝點詩意,只要一朵初綻的花,一張純真的笑臉,便能牽動你脣間一個會心的微笑,這便是詩意地生活,是否很簡單呢?

詩意地生活需要心靈的一方淨土。附庸風雅、葉公好龍者太多,但這並非詩意的生活。這種生活不需要你會彈多種樂器,也不需要讀過海量的書,它更加需要的是一種心態。不知你可曾聽過塔莎奶奶,近百歲的老人仍懷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有人說那是淳樸的鄉村所造的,我認為則不盡然,相逢固然能影響她,但更多的原因是她的心,一顆乾淨的心才能詩意的生活,她熱愛鄉間的一草一木,燦爛的笑容整日綻放於佈滿皺紋的臉上,她並不老,因為她有一顆乾淨、純真的心靈,任世事變遷,惟心不變,而這也正是詩意地生活最需要的東西!

掃淨心中所蒙上的灰塵,攜一雙慧眼來同行,放飛心中的片片詩情,點點詩意。從今天,從這刻,讓我們也詩意的生活吧!

一場詩意的雨 篇7

散文 ,482字

杏花微雨,茅簷低小。梅雨時節,窗外的雨淅淅瀝瀝的,就沒停過。滴在青青草地上,潤溼了地下微張的小嘴,那是一顆顆種子在吮吸的聲音。淌在仿古建築的瓦簷上,順著勾勒的線條,融進石磚裡。落在綠蘿的藤蔓上,還有遠處的樹啊、山啊都籠罩在一片迷濛中。偶爾,微風拂面,帶來陣陣綠蘿的葉香,耳畔是呼呼風聲,鼻間有葉香滿盈。而你細細觀察院落的情景,一切都是寧靜、溫婉,彷彿我們舉手投足間的行為都會破壞這氣氛,而你的靠近,便是一種褻瀆。雖然花開的季節已過,雨打落花的情境只帶來年時可再現,可是詩情畫意卻是任何季節都不能拂去的。

開啟百葉窗,任由雨絲滴在臉上,陣陣涼意也提醒我應該及時添衣。我總覺得房間縈繞著一股淡淡的氣味,像梨花,似青桃。在生長柔情的地方,只要有一股惆悵的心事,我們便可幻化出一切故事、想象出任何情節。這才明白古時的閨閣女子為何會有那麼多牽懷纏繞,那麼多心事難消。“雨打梨花深閉門”,《紅樓夢》中寶玉和蔣玉菡等人一起喝酒時,唱完一首《紅豆曲》,接著吟出這句詩。可以想象出那人獨倚小樓窗,對著深深院門,看雨打梨花的寂寥。這場雨,不停歇,那樹梨花,也在我的心中,一直紛紛落落。

詩意清明 篇8

高一作文 ,844字

清明晨起,屋內陽光滿盈,偶聞杜鵑鳴啼,“布穀、布穀”,清脆、動聽如天籟。掬一捧清澈如泉的陽光,拾幾枚空靈比玉的鳥啼,真乃詩意清明。

憶昨日狂風,樹木交錯,呼嘯有聲,風沙遍野,行人掩面。豈料,今日已是風和日麗,天清景明。推開木門,“吱呀”的聲音像穿越了幾個世紀,滿眼的春光也彷彿蔥蘢了幾個世紀,唯獨頭頂的一方天空,時而小雨迷濛,時而陽光滿溢。有雨無雨,一切皆清明如許,詩意如許。

行至田野,小麥早已返青,一片片的綠意在田野上肆意潑灑,其間,又隱約可見幾個黃點。不必走近,我也知道,那是故人們的墳塋。上面,用土石壓著幾張黃紙。它們在田野上,孤寂地存在著,一年年地增多,在萬物勃發的春季,愈發悲涼。又想昨日,同父輩叔伯,同輩兄弟,攜黃紙數刀,鞭炮幾響,在逝去的親人墓旁,虔誠地點燃黃紙,看它靜靜燃燒,又聽鞭炮聲四起,在空曠無人的田野上,如同一曲悲傷而激烈的禱歌,為故人祈願。肆意的風捲著燃燒後的黑色灰燼,在一片灰褐的土地上,拖出一條長長地印記,它們還閃爍著一點一點,一閃一閃的紅色火光。風猛烈地吹著,它們忽而一亮,像迴光返照般,然後便是長久的黑暗。它們搖曳的印記彷彿一行行的字跡,上面是密密麻麻的黑色的悲傷和點點滴滴的紅色的回憶,是我們全部的傾訴、懷念與哀悼,是我們留下的無言的詩。

我再次遙望,黑色的灰燼早已不知被風吹向何處,只見幾點黃色在那兒閃爍。我轉過身,彷彿背後會吹來猛烈地風,夾雜著沙塵直撲我的眼睛。

我繼續走著。近處,幾叢迎春花繁密的花朵如陽光般明媚;遠方,幾枝柳條吐露的新芽像一團團綠霧;低空中,幾隻匆忙的小蟲無意間撞到了額頭;大樹上,幾聲清脆的鳥啼忽而衝進了耳朵……萬物生機勃勃,風景如詩如畫,可心中依舊沉重得像一首黑色的詩。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回到家中,電視中的一句話使我醍醐灌頂般,那份沉重一點點昇華、蒸騰,消失在我反覆吟哦的八個字的字裡行間。

逝者如斯,生者如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卻是清明最難以忘懷的一首詩。

清明如許,如許清明。

正是詩意清明。

書情詩意 篇9

國三作文 ,1177字

閒暇之餘,總愛讀書,而書中,則頗愛詩詞。

詩是多麼有靈性的文字,一撇一捺間蘊含了古國千年的魅力,一韻一調中似隱藏了精靈的輕吟。從不敢躺著或隨意地坐著,怕褻瀆了這些優雅的文字;卻也不喜太過僵直,使這些音符變得單調。

總愛夏日的午後,坐於老舊的搖椅上,輕輕地搖,發出沉重的吱呀聲。捧一卷書,卻暫且不讀,聽石英鐘秒針走動的滴答聲,整個人都陷入一種玄妙閒澈而空明的狀態,輕輕開啟手中有些磨損的書卷。

喜愛緩緩地讀,跟隨某種不知名的神祕節奏微微搖晃,單調的音調彷彿有了旋律,耳畔似聞到古琴的清音,一縷茶香氤氳開來,滿室清香。那捲了邊的書頁悄悄將我帶走,帶入那一卷卷泛黃的歷史,尋覓著詩人的足跡。似聽到了雎鳩兒的啼鳴,那在河之洲的窈窕女子,巧笑嫣然,亭亭地坐於木蘭輕舟,素手纖纖,採摘流於左右的荇菜。長身玉立的男子,思戀著誰家的人兒,只餘下輾轉反側後的一聲嘆息劃過悠長的時光流進耳畔。又是誰沿著河畔蒼蒼的蒹葭,拂過白露的霜靄,見那伊人宛在水中央的靚影。手指輕輕從書頁上拂過,凹凸的紋理似沁出點點秋水的涼意,幻化出窈窕的背影。悠揚的笛聲從耳畔滑過,似那樣美好而青澀的年齡,充斥著年少的心動。

時光流逝,當年的身影又在何方,舉酒對月的豪放,卻隱了誰的落寞。似看到了楊家小女娉婷的身姿,那一笑生百媚的回眸,惹得誰家的帝王動了心?甚不教,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只餘下遲遲鐘鼓初長夜,孤燈挑盡未成眠的憂傷。風從微掩的窗內拂過,送來不知從哪兒飄來的樂聲,時而奔放,時而悠長。是哪樣的柔情能使鐵石心腸人亦作此銷魂語,又是哪樣的氣魄使難於上青天的無奈化作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綿綿不絕的樂聲,似嘆息,大起大落間戛然而止,訴著那樣一個繁盛的朝代,終敵不過歲月的利刃,只餘下零碎的過往。

古箏的搖吟按抹帶著輕顫,如大喜後的大悲,大盛後的大衰。又過數年的戰亂,似有聞見那樣一個風流的朝代躍然紙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它有著會挽雕弓如滿月的豁達,也有著十年生死兩茫茫的悽婉。何處的落雁使他發出問世間情是何物的感慨,又是何處的並蒂蓮讓他留下了白頭生死鴛鴦浦的嘆息。暮靄沉沉楚天闊,於楊柳岸曉風殘月中,是誰家的戀人執手相看淚眼無語凝噎?當年江南小鎮裡蹴罷鞦韆慵整纖纖手的少女,卻也有了無計可消除的愁思。山盟雖在,錦書難託。

陽光從書頁上緩緩被翻過,留下一片幽寂的陰影,光陰易逝,歡笑與淚水終成過往,伊人何方,千年後只有從這些古老的文字中找回他們昔時無慮的笑靨。二胡悽婉,似誰幽咽。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從扉頁緩緩走下,古意裡越過的流年,似是而非的真幻朦朧,那麼夢幻的旋律,那麼悅耳的詞曲,那麼動人的詩意,那麼濃郁的書香。掩卷,耳畔似有了大珠小珠落玉盤的錚錚琶聲,似千年前詩人的呼喚,輕訴著弦已斷人幾何。靜止許久的搖椅又開始搖擺,泛黃的書頁微微合攏,吱呀聲裡,書情與詩意氤氳開來,滿室皆輝。

詩意地生活 篇10

高一作文 ,1062字

人,應該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海德格爾

人們都渴望能夠詩意地生活。那麼,什麼是詩意地生活呢?

詩意地生活,是諸葛亮“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曠達心境,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飄逸灑脫,是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然自得,是易安居士“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溫婉簡約,是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執著追求……他們不是過客,是歷史的歸人。因為,他們詩意地生活著,把自己變成詩,充滿美好的情愫,詩化人生。

可是,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君不見,物慾橫流,貪汙受賄時有所聞;世態炎涼,唯利是圖肆意瀰漫。於是,我們也在緊張、忙碌和麻木中失去自我,在心靈的廢墟里彳亍爬行。

詩意地生活難道只是古代文人騷客的專利?物質文明與詩意地生活難道就這樣不可調和?

其實,我們身邊並不缺少詩意的氣息。海子說,面對大海,春暖花開。獨自站在海邊,一切都好像剛睡醒的樣子,沒有了衰草離披的境況,沒有了秋風蕭索的淒涼。駐足於此,一切安靜得讓人幾乎忘卻塵世紛雜,只剩靜心凝思。低沉而憂鬱的月色在靜謐中迴旋,一片花海,被唯有的月光浸透,銀白色透明的花瓣招搖著,漫溯在夜的深處,一如浪花激盪起白色泡沫,飄渺,無盡。月下花海是詩意的代表作。

詩意地生活,需要詩意的心態,詩意的感觸。冷靜下來思索,用詩意的眼光審視自己,觀察事物,對待生活,你會覺得,其實自己是可以直薄雲天、跨越天地的;你會發現,生活其實充滿了無限的生機與詩意。早上起來,迎著初升的朝陽去操場慢跑,和太陽一起點燃新一天的希望;上課的時候,讓思緒隨老師的粉筆而輕舞飛揚,在知識的海洋裡滋潤乾涸的心靈。閒靜時,將自己沉浸在書籍的瀚海里,和古今中外的智者心靈溝通;寂寞時,呼朋喚友去郊外踏青,領略大自然的多姿多彩。

詩意地生活,天塹變通途。當遭遇挫折,面對困難時,不要徘徊,不要迷惘,沉淪的結局只會是支離破碎。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換一個角度,便會有一種新的境界;調整一下心態,也許就會峰迴路轉,柳花明又一村。

詩意地生活,面對繁蕪的社會,我們就會知道怎樣守住人生的底線,怎樣擺正人生的天平,怎樣恪守生命的尊嚴。那麼,在這塵埃飄蕩的空氣中,我們的心靈才能保持寧靜和充實,從而活出真我的風采。

落木之上,薄薄的月華,泰然凝視分分秒秒老去的時光;涓涓細流,汩汩似箜篌,流芳激盪其中。詩情畫意的生活並非水中月,鏡中花,它就存在於你我的心中。

擁有詩意的心態,才能擁有詩意的生活,詩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