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孝相關作文20篇

論孝 篇1

高一作文 ,941字

所謂“孝”,是中華五千年來必不可少的一種美德。“孝”字上老下小的結構,也就說明了:“孝”字是由晚輩將長輩撐上天空。也就是說,孝,是晚輩對長輩進行的,雖然“孝”這個字念起來簡單,寫起來容易。但是我們能真正理解它麼?我們又做到了多少呢?

“孝”字,作為儒家的傳統理念,在五千年的漫漫歷史長河中,曾經星光璀璨。例如,古代的孝文帝,把孝作為皇帝寫的,把孝作為一種行為,一種制度。正因為古代人民認識到孝的重要性,所以才會讓孝從樸素的意識演變為中華傳統美德。從歷史中漫漫長河演變而來的美德,並非只有我們人類才懂,並非只有我們人類去做。烏鴉反哺,羔羊跪乳,難道說明的不是這個道理嗎?人類自認為低賤的動物,身上卻有如此的體現,身為食物鏈頂端的我們,難道我們做不到如此嗎?

而在現在,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的進步,原本的固有封建思想已經被抹滅,但是,中華民族本應遵守的美德—孝,卻也在隨著社會的進步而固守原地,最終消失在人們的視線裡。作為世界的未來的我們,仗著父母的關愛,打著所謂自由的幌子,用不耐,冷漠,憤怒的長矛一次又一次地洞穿了父母充滿愛的心。作為掌上明珠的我們,父母從不捨得讓自己的孩子受苦,我們則不然,已經習慣了高高在上的生活,便忘了在身下默默撐起一片天的父母。假如有一天,父母累了,我們是否會感到傷心?

誰都沒有掌控時間的權力,人類的漫漫人生路不過百年,現在,我們已經瞭解到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在享受著如花時年的我們,是不是忘了這個世界上有什麼報告不了的恩情?我們在這百年的短暫時光中,難道不應該做些什麼麼?

有孝方知家中暖,無孝怎曉人間情?是那家中的歡笑聲,家人的笑顏,讓我們明白這世間的溫暖;是那在他鄉對家的朝思暮想,那穿越陰陽兩界的思念,讓我們明白離別的憂傷。大家現在可以瞑目深恩;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多少,我們回報了父母多少?我們也許只顧著向希望奔跑,卻從未考慮過在自己身後一天天被歲月腐蝕的父母,當你駐步回眸時,辦本科畢業證會不會發現父母的身上有歲月留下的三千銀絲,會不會發現自己心裡有一塊填不上的空?會不會才後知後覺地發現父母的艱辛?

“子欲養而親不待”。為父母盡孝道,並不是將來的事,我認為孝,是無時無刻,隨時隨地都能做的,為了不在自己風燭殘年之際為自己的過去而悔恨。

論“孝” 篇2

議論文 ,538字

曾經看過一個電視節目,講的是一位老人生病了,他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有錢,二兒子家裡有些拮据。故事因此展開了。

有錢的大兒子因為公司比較忙,所以拿了一些錢給他的弟弟,叫他的弟弟好好照顧他們的父親,二兒子雖然心裡不是太舒服,可是還是收下了這個錢,心想:反正請護工也還要給錢,而且畢竟是自己的老爹,自己照顧心裡也踏實些。

二兒子也是和媳婦天天醫院忙裡忙外,大兒子因為實在太忙,所以幾乎沒有怎麼來看望過父親。

這下子二兒子心裡不太平衡了,心想:這大哥也是的,公司再忙比得上老爹重要嗎,這麼些日子也不來看望一下。

事情的發展有些讓人出乎意料,本來父親的病情已經好轉,可是卻還是在一天清晨突然離世。

大兒子聞迅立刻趕來,跪在老父親的病床前哭了一夜,二兒子忍住悲痛,憤怒指責:“真不知道你這一天天的到底在忙些啥,爹生病這麼久了都不來看一眼。”

大兒子也忍不住了:“還不是因為你沒出息,我才這麼忙。早知道還不如給爹請個護工也比你強,要錢沒錢,照顧個人也不會!”

最後結局就是兄弟倆從此反目成仇。

其實,現在社會中,類似“大兒子”這種人比比皆是,總以為拿很多錢給父母就是盡了孝道,殊不知,父母最需要的不是錢,而是子女的陪伴啊。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多花花時間陪陪父母吧,別讓自己後悔。

論孝 篇3

論孝作文600字 ,618字

子曰:人之行,莫大於孝。可見,“孝”在中國古代已具有十分重要的的地位。但“孝”具體含義,該怎麼做,仍是值得思考的。

晉時,有一家家境貧寒者名曰吳猛,年幼喪母,與父相依為命,十分愛戴他的父親,每逢夏季,蚊子的叮咬總讓其父不得入睡,缺、卻又無錢置帳,於是吳猛便每晚坐於父親床頭,讓蚊子叮咬自己。

又如,晉武帝時,有一孝子名曰潘岳,在朝中為仕。潘岳十分孝順其母,常在工作之餘帶母去遊玩。一日,潘岳其母染疾,恐不久於人世,便想讓兒子送她回故里,並讓潘岳再最後侍奉她一段時間。潘岳得知訊息後,不顧上司的再三挽留,執意要走。上司最終被其孝心打動,準其辭官了。在潘岳送母回鄉後,不久,其母病竟痊癒,而潘岳仍每日如他母親抱病期間一樣侍奉她,讓她安享晚年。

由此可見,“孝”當是儘子女力所能及之力,去幫助父母,去完成父母的心願,可是,“孝”是否就是無所考慮的,完全聽從父母的話呢?

孔子72大弟子之一的曾子,曾在家中犯了過錯,其父知後,大怒,便以扔鋤而擊之。但曾子面對飛來的鋤頭,非但不跑,還讓它撞向自己,隨後便倒地不醒。許久後才甦醒。孔子聽聞後,十分生氣,把他喚來並以斥責的口吻問他為何不跑。曾子卻說父親要打他,他便要讓其打。孔子說這麼做非但不是孝順,而是不孝。兒子受父親責打,也應分輕重,輕的可受之,重則不可受。父親要是把兒子打死了,該多難受自責啊!曾子聽後方知自己的錯了,並向父親道歉。

百善孝為先,人們首要的是要明孝理,行孝道,成為一個孝順之人。

論孝順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683字

孝順,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義務。孔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祀之以禮。”但在現實生活中,卻有許多的人,連“無違”這一準則都做不到。

在社會中,有許許多多的年輕人,面對孝順時,卻無動於衷。有人從小由母親一人拉扯大,有了工作後,卻拋下母親不管不顧,甚至還將母親送入養老院,從不看望。此外,有一位北大學子朱某,成績優異,舉止端莊,卻在一次假期回家之後將其母親殘忍殺害;有一位在外工作的中年男子吳某,為了獲得購房首付,欺騙年老父母未果,便將其殺害,並製造死亡假象,騙取保險金,最終被警方識破並鋃鐺入獄。且不說他們的父母在生活中跟他們是否有矛盾,對他們是否給予足夠支援,但他們的父母始終都是愛他們的啊!從決定將他們帶到這個世界那一刻起,他們便決定深愛著他們的孩子,然而,他們的孩子卻反咬一口,甚至殺害父母,他們的良心不會痛嗎?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是做人最近本的道德準則,是一個人的道德底線。如果連底線都無法堅守,那這個人早已失去了人性,跟機器沒什麼兩樣。

古有二十四孝圖,猶如恣蚊飽血的吳猛,臥冰求鯉的王祥,他們對與自己的長輩是何等聽從,何等孝順。儘管在現代人的眼中,他們或許是“愚孝”的體現,但是其行為從本質上來看,都體現著他們對於長輩真誠的孝順。如果能像張尚昀背母求學,彭斯割肝救父那般,讓父母在精神或物質方面,都感覺到子女的孝順,那再好不過了。

孝順,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讓我們行動起來,用自己的行動證明,讓孝充滿整個社會,讓社會更加和諧,更加有愛。

論孝 篇5

高一作文 ,1065字

“孝”是我國五千年來傳承下來的一種優秀文化,也是我國傳統社會的基本道德,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並沒有看到其發揚光大,相反,它正在逐漸消失。難道,歷史積澱的優秀文化會被人們淡忘?究竟,什麼是孝呢?

“孝”是子女對父母的掛念。春秋時期孔子的弟子仲由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採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種,他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吧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去負米,哪裡能夠再行呢?”仲由的確是一個孝子,父母在世時,盡力竭力侍奉父母,父母去世後,時常想念自己的父母,可是,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往往看到的是這樣的景象:父母在世時,子女們不願侍養父母,父母去世後,僅為爭奪遺產而出手,我不禁要問:難道這個社會中真的沒有一點人性了嗎?想想我們的老祖宗,再反觀我們自己,我覺得我們真的愧對祖先。社會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我們的優秀文化也在一點一點地消失,沒有精髓的一個民族,將會是一個失敗的民族。

“孝”是子女對父母的敬愛。介子休為了救主,不惜割掉自己身上的一塊見風使舵。而重耳重新登位之後,想要報答介子休,而介子休卻一心只想待奉母親,不原為官,便藏在了一片樹林中,而重耳為讓介子休下山,下令放火,然而,介子休卻沒下山,和母親活活燒死在山林中。介子休是個孝子,為了母親他寧願放棄仕途。在這個追名逐利的社會之中,許多人為了升官司不惜一切代價,不擇一切手段,早就把親情拋之腦後,“冬則溫,夏則扇、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這也就告訴了我們如何去孝敬父母,去敬愛我們的父母。

“孝”是子女的尊重。周杰倫和其父的失手一直不好,然而不和他處於什麼不利境地,父親都會站出來,站在他這邊,到後來,父子和解。周杰倫邀請父親拍電影。在拍電影的過程中,他父親會給他一些意見,不管怎樣,他都接受。他說“記恨一個人真的很痛苦”的確,“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緩;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無論何時,我們首先應該新生的就是我們的父母,“百善孝為先”一個人能夠孝順,他我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我可以利益許多人。

“孝”是一種傳統,也是一種美德,作為一名華夏兒女,我們有義務去發揚它。因為它不公是一種通過行為表現出的人倫道德,還是一種社會行為。

論堅持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399字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滴水石穿”等都啟示我們,做任何事都貴在堅持。

許多世界名人不管經歷了什麼挫折都沒有放棄,是為什麼呢?

是堅持!是它讓他們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

比如諾貝爾,他希望能夠發明出炸藥。可開始呢?非但沒有成功,還把家裡的所有財產都傾注在這次炸藥研究上,他放棄了嗎?沒有,是那堅持的信念讓他繼續發明,當他的炸藥,把他的弟弟炸死,爸爸炸殘疾時,他放棄了嗎?沒有,他堅持走出陰影,再一次全身心投入發明炸藥的實驗當中,一次次失敗,一次次堅持,換來了最終的成功。

不單是他,還有愛迪生,因為堅持也獲得成功。

愛迪生髮明燈泡,用了2000多種材料來做實驗,在成功之前,那2000多種材料給予愛迪生的痛苦與失望,可因為堅持,他沒有放棄,直到成功,才肯罷休。

做任何事我們都應該堅持,第一次打擊不算什麼,第二次也不算什麼,繼續向前一次又一次,那麼,你終究會成功。

我們要堅持,因為只有堅持才能成功。

風雨難摧孝子心——觀《感動中國》有感 篇7

觀後感 ,1160字

夜晚,萬籟俱寂,二更已過,三更將至,我卻仍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心中總想著他。小時候,他的母親,用一根包含著母愛的絲帶,與他緊密相連,一心一意的照顧他,任勞任怨;長大後,母親已老,他又用那根早已破舊的絲帶,飽含著一個兒子對母親的孝心,將他與母親又一次的緊緊相連,像小時候母親照顧他那樣照顧母親,一心一意,任勞任怨,無論多麼艱難,他都不會丟下母親,正是風雨孝心,感動一個又一個人,他,就是《感動中國》十大傑出人物之一的陳斌強。從他身上,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孝,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孝心不是一種形式,不是讓別人看的,而是兩代人心與心的溝通。父母辛辛苦苦把我們拉扯大,供我們上學,難道我們忍心看著他們辛勤勞作而不管,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為我們累白了雙鬢?古時候的人可孝順了,你們知道從前有個叫王祥的孝子嗎?有一天,他的母親病了,母親說她想吃魚,可是大冷天的,上哪找魚呢?他看見家旁有一座被凍的小河,他靈機一動,把身上的衣服脫掉,用自己的體溫融化冰塊,來取得水中的魚,讓媽媽吃上魚。這是一個感人的故事,王祥為了媽媽不惜自的身體令我感動,難道我們不應該學習王祥的這種精神嗎?有很多人放棄利益,跑回家伺候父母,縱然風雨多大,利益多豐,也沒有摧殘那顆孝心。這些人,他們把那暴雨視作潤如酥的“天街小雨”,為了母親,勇敢拼搏,努力前進!

風雨難摧孝子心!一個孝敬長輩的人,才能熱愛生活,勤奮工作,才能為社會多做貢獻。我身邊就有很好得榜樣,他是一名醫生,每天工作很繁忙,尤其是成為科主任後,工作量更是加倍,加班加點是常事,經常半夜因為急診病號被叫到醫院。雖然工作忙,但他從沒忘記孝敬他的父母,風雨無阻,每天抽出時間去看望他們,為了更好照顧他們,他省吃儉用,把積攢下來的錢幫助他們在城裡買下房子,當他的父母生病時,他會在工作之餘不分晝夜地陪在父母身邊。他就是我的父親。

社會在發展,我們的精神文明也應該在發展,尊老愛幼不是我們的口頭禪,我們要用實際行動去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然而在今天有很多人忽略了它。我們同學中有誰親自為自己的父母洗過腳?有誰為自己的父母穿過衣服?有誰為自己的父母梳洗過?現實中有許多人重視金錢、地位、名聲、利益,而忽視孝心。許多人為了利益而死,卻不知年至古稀的雙親還在家裡餓肚子,利益在暗中腐蝕著孝心。對照陳老師我覺得我對父母的孝心很差,有時還惹父母生氣。跟父母鬧彆扭。為此我很愧疚。以後我一定尊重我的父母,好好學習,健康成長,這也是我對父母的一份孝心吧。

我們要盡孝心,不僅要像陳斌強那樣孝敬生養我們的父母,生養我們的母親,給予我們溫暖與關懷,還要孝敬我們的祖國母親,我們的祖國母親是我們強大的後盾支柱,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努力,給生養我們的母親當雨傘,給祖國母親添磚加瓦,不論風雨多大,我們都要努力報達我們的母親!

孝靠行動來實現 篇8

國一作文 ,604字

百善孝為先,孝是德之本,說起孝,會讓我想起許多尊老敬老的美德故事,如“恣蚊飽血、臥冰求鯉……”雖然這些故事很感人,但它並沒有能觸動我的心靈深處。直到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後,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觸動,讓我明白了孝,就在我們身邊,孝要靠行動來實現。

那一晚,我眼前有了一幅幅孝的景象:一個乖巧的女孩在蚊子到處肆虐的夏夜,和她右手有殘疾的媽媽一起叫賣著燒烤;我看見,在醫院與家之間來回奔波,不知疲倦的推著病重的媽媽,但臉上總掛著微笑的男孩;我還看見用一架簡陋的鐵板車,推著高位截癱的父親千里尋醫的小姑娘;還有那個在母親最脆弱的時候,獻出自己的骨髓,讓媽媽遠離死亡的帥氣男孩……

同樣是少年,同樣身為兒女,看了他們的事例後,我的心靈深處就像平靜的湖面瞬間被投下了巨石,激起了千層水花,久久難以平息。它引起了我無盡的思考,我們生活的環境比他們優越,也沒有身處他們那樣的逆境,父母的身體也很健康,我們應該怎樣實現我們的孝呢?在父母工作了一天後,我們為他們盛上一杯熱茶,滋潤他們乾渴的喉嚨;為他們端上一盆溫熱的洗腳水,洗除他們一天的疲倦;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來減輕他們的負擔。我們更應該努力認真的學習,用優異的成績,來回報他們。我想,這些與讓父母住豪宅、吃一頓山珍海味的大餐在孝的天平上是等量的。

我覺得,每一個赤誠忠厚的人,都應該許下孝的巨集願。我也相信,每一個許下孝的心願的人,都會用行動來實現“孝”這個字。

百善孝為先 篇9

國一作文 ,840字

孝行,無需要轟轟烈烈,驚天動地,握著父母的手,珍惜陪伴他們度過的每一分每一秒,也是一種幸福。

當我看完《最美少年頒獎典禮》後,我無語,淚在眼裡,情在心中,十位孝心少年的事蹟深深感染了我,使我忍不住熱淚盈眶。試想:若他們的不幸處境落到我們身上,我們會堅守那份執著的孝道嗎?而他們,正以無聲的語言,做出了表率,給我們樹立了榜樣,使我們對他們不得不肅嚴起敬!

在父親病重,母親離家出走的情況下,誰能像黃鳳一樣推著400斤的鐵床帶父親到處治病?或許只有她。她不怕苦累,從六歲到十六歲,她十年如一日地為父親做飯、餵飯、洗衣、翻身、不間斷地推著父親治病,走了無數的道路。主持人問她每天晚上為父親翻身難道不累嗎?她笑著說:“小時候很累,長大了,力氣大了,也就不累了。”這一句簡單的話包含了小鳳蜂和她爸爸濃濃的親情,割也割不斷。

在馬路上,有一個“奔跑的女孩。”她就是路玉婷。為了使母親的病早日康復,她整天在學校與醫院之間穿梭,整天在道路“狂奔”,生活的歷練使她變得堅強無比。雖然母親最終還是離她而去,但是她的孝心,我們不得不感動。

而最讓我感動的是捐骨髓救母的邵帥。面對患有白血病急需輸骨髓的母親,邵帥決定以自己骨髓來救母親,母親堅決不同意,在邵帥的苦口婆心與醫生的勸導下,母親終於同意了這個決定。當涓涓骨髓流入母親的身體當中,這豈止是骨髓啊!這分明是一份沉甸甸的愛。

俗話說:“久病無孝子。”而這些少年,卻在困難面前毫不退縮,迎難而上,以微笑面對生活與苦難,他們的孝行將會感染社會,感染更多的人學會孝道。他們的孝行,像燦爛的花朵一樣在歷練中倔強開放,不久會在大地盛開。他們以實際行動完美地詮釋了“孝”這個大字!我相信,因為他們,社會會更加美好,中國會因此驕傲,世界會因此自豪!

孝行,或許是一座豪宅,或許是一片瓦磚;或許是一件盛世華衣,或許是一隻純潔的布鞋;或許是數以千計的錢財,或許是一枚溫暖的硬幣……但在孝的天平上,它們等量同重。因為愛的指引,讓我們眾尋千里;因為孝的存在,足以感天動地!

論草 篇10

高二作文 ,730字

草,是自然界中生命力旺盛的代表,古有白居易詩云“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面對草,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

對於草來說,人的想法是無法理解的,對於人的行為只能被動承受,這是對於草的一種壓迫,這種壓迫促使草越發充滿生機活力。草,又是軟弱無助的,所謂“牆頭草,隨風倒”就象徵了草的無奈,但不可否認的是草在人類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在自然界中,草是生產者中所包含範圍最大最廣的,也是最基本的,人們生活物質最基本的來源出自草。由於人的自身觀念對草的認知不同,所以草的處境也是不同的。對於農民,草就如同“四害”一般,恨不得將它們徹底除盡,農民是討厭草的,所以稱它們為“荒田根草”,人們對於草的喜愛或討厭,單從給它們的命名就可以看出來。

但對於園藝家,草是一種美化環境的象徵,可以讓荒蕪的空地重新變得充滿生機,讓喧囂的城市多一份寧靜,讓單調的白色都市多一份綠意,所以園藝家稱他們為“地皮草”,雖然聽起來普通,但含義卻很廣泛。

這只是人對於草的看法,對於草,一個人腦中的想法會讓草覺得好笑,在微風中笑得前仰後合。確實,人類一些自以為是的想法,大概只值得草一笑,對於草本身是無意義的,但草面對人,是無法掌控自身的命運。人們可以為了自己的私慾或心情,去隨意踐踏弱小的生命。

草,生長在我們身邊,只要細心留意,可以說草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在田地裡,草生長在莊稼之中,卻不顯得鶴立雞群。在城市中,草生長在綠化帶中,在荒漠中,草是最多的植物,它們富有極強的生命力,對於生命的渴望讓它們的根深紮在荒漠中,汲取最深層次的水分。草,是值得敬重的。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是對草的讚美,人和草的關係也是脣齒相依。草,擁有自身的靈性,只是我們不瞭解它也不去關心它。換個角度,去欣賞吧。

莫添波浪向人間——討論網路鍵盤手現象 篇11

高一作文 ,952字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是法國思想家伏爾泰的至理名言,也是現當代公民言論自由權的發端之語。而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微博、朋友圈、貼吧論壇等等諸如此類的平臺上,人們發聲的機會越來越多,漸漸地就出現了一個族群,我們管他們叫做“網路鍵盤手”。

他們絕大多數人遊走於各個平臺,知無不言,不知則胡言,不言則已,一言則無所不用其極,以造謠毀謗、挑釁、撕逼為樂,自認為胸懷天下無所不知,其實言論中的憤世嫉俗恰恰暴露了其無知淺薄。

每逢天災人禍人心惶惶,便是鍵盤手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時候了。天津濱海爆炸事件,鍵盤手們很好地充當了謠言製造機的角色,先是說爆炸造成了天津重汙染天氣,然後釋出各種為運血車讓路幫助、尋找小孩、急需救命藥品等等公德心爆棚的好心人訊息,接著開始對爆炸進行描黑處理,什麼現場死傷無數天津已經失去秩序而政府卻隱匿不報,這些栩栩如生、言之鑿鑿的敘述真是很難讓人相信他們其實可能根本就沒有到過天津!

鍵盤手們的第二個常扮演角色便是憤青言論生產機,只要發生了新聞大事件,“憤青”們便開罵了,罵富人罵官員,罵貪汙腐敗罵官官相護,怨政府怨體制,好像這個社會除了他們自己便都是一片黑暗一般。還是天津大爆炸,消防官兵進現場救人發生二次爆炸死傷嚴重,於是鍵盤手們開罵了,“官員們怎麼不自己往裡衝?消防官兵的命不是命麼?”諸如此類的言論真是引人發笑,除了消防官兵還有誰受過爆炸現場搶險救人的訓練,消防官兵的的命是命,但他們的使命是救人!這樣幼稚的言論竟然還有一大波人應和,還理直氣壯地認為這是自己的言論自由,我想如果伏爾泰泉下有知他提倡的言論自由權被這麼使用,一定會收回那句話的。

歷史上每個時代都會有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之類的言論,每個時代也都會有那麼一批“憤青”,無論是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還是明代的東林黨議,然而不同的是,他們是真正的胸懷天下且腹有才華地在鍼砭時弊,而在現代的鍵盤手裡面,這樣的人太難找了。“網路鍵盤手”們在網上興風作浪唯恐天下不亂,而給他們推波助瀾的恰恰是不辨是非的我們。“謠言止於智者”,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擦亮眼睛去辨別謠言,同時冷靜理智地對待這個社會,給它多一點耐心,不要再加諸太多的憤怒,社會需要的是心平氣和。“何必奔衝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呢?

自然容不得妄論 篇12

國二作文 ,722字

像無數人那樣,我看見過瀕臨凋零的枯葉,堅守在枝頭。

我習慣性地,想起了那些文章,讚美過無數次,它外表上的堅強,不屈。我突然覺得,它真的好可憐。

它真的如人們所頌的那樣堅不可摧?抑或下一秒,就會悄然凋零?自然給了它生老病死的命運,為什麼人們要強行地讓它帶上那種子虛烏有的生命力。看到它在枝頭搖搖欲墜,沒有泛生出憐惜,卻還果斷地舉起了紙筆,將那沒有的生命力與讚譽強按在它的身上。你們筆下的,它在雨中發出的吶喊,怎知實質是否是被強逼的哀嚎;它被披上的華麗外衣,怎知其實是不是與其枯槁的外表相配;你們在它生命之火快燃盡時對它發表的“虔誠”的讚美;怎知會不會打擾了它即將到來的長眠?它選擇了卑微地走完一生,也享受著卑微走完一生,為何還要生硬的進行一番靡麗的裝飾,在它即將無聲凋零,化土的生命最後一瞬,留下喧囂的記憶?

自然,是無聲的,也是最尊貴的,可受到了的妄論,又豈止如此。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的憂國之情是純淨的,也借用了花鳥的憂愁之情,“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對故人離去的惆悵,也融合在了崔顥這渾然天成的詩句中,兩岸猿聲是歡快的樂曲,送著輕舟劃過萬重江山,李白帶著那喜不自禁的心情,暢遊在這山水之間……我喜歡這些對大自然“自然”地描繪,我喜歡這些與大自然分享自己心情的單純想法。

看到自然深層最晶瑩剔透的心,而不是用拙劣勉強的文字,將自然的外表修飾到完美無缺,原本即使靜默的事物也被書寫得生動十足;本來單調的事物也被勾勒得精美絕倫,原本默默無聞,現在竟被強壓以諸多的褒語。洗清你們的眼睛,真正懷著無瑕的心去觀察自然,你看到的那個真正的自然,一定要比你筆下的萬紫千紅要美。

不要再讓世間萬物再輕易的落在紙上,自然,不允許妄論。

做一個有孝心的人 篇13

國小四年級作文 ,610字

從小,父母就經常告訴我,長大要當一個有道德的人,不管你長大有多麼的優秀,多麼的棒,但如果你連最起碼的道德都沒有,那麼,你還是不會被人尊敬的,但你只要有道德,不論你地位多卑微,但人們還是會尊重你。此後,我一直的將父母的話牢牢地記在心頭。

有一次,我去姑姑家玩,在那裡我看了一本書《二十四孝》。這本書講了是中國古時候二十四個大孝子的孝順故事。他們大多出身貧寒,但好學,品德高尚。他們大多上有老下有小,而且還很窮。我看到這不禁想到了自己,我還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那天,於老師給我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我和媽媽看著看著就流下了淚水。令我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對姐弟,他們用自己勤勞的,稚嫩的小手扛起了為奶奶買藥治病的大梁。他們兩個平時一分錢都不亂花,要留著給奶奶買藥,奶奶病好了,他們也就輕鬆一點了。平時買藥剩下的錢,他們就花很小一部分買吃的,而其很大一部分還拿回家裡給奶奶。每天一大早姐弟倆就早早的起床去上山採茶,掰玉米,然後就拿到集市上賣,由於那時的茶市不好,茶不好賣,所以姐弟倆最後就只賣了兩元錢。但兩個孩子還是很開心,因為終於賣到錢了。他們這對勤勞的姐弟總是很樂觀的面對世界。

聽完這些故事,我才深刻的體會到了父母的話真是字字珠璣,沒一句都蘊含著他們的生活經驗。還有我最後領悟出了一句話:孝,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就要先做一個有孝心的人。讓我們一起做有孝心、有道德的人吧!

感恩父母為長輩盡孝心 篇14

國一作文 ,590字

每個人生下來就應有一種情懷—感恩,我們要感恩生命,感恩親人,感恩生活,感恩社會……

如果,要我來選擇,我第一個要感恩的是父母。是他們讓我來到這個多彩的世界,是他們不辭辛勞地撫養我成長,是他們在我收穫成功時與我一同高興,撒下喜悅的淚花;是他們在我遇到挫折時,鼓舞我,激勵我;一聲聲叮嚀,一份份期盼,父母的心與血時時流淌在我的周身。

倘若你只感恩父母,也許太狹隘了。我們還要感恩生活。只要心懷感激,那麼你的生活就會幸福美好!生活是公平的,她不會欺騙你,只要你付出,就會有回報。儘管有時一帆風順,儘管有時暗礁叢生;儘管有時歡歌笑語,儘管有時抑鬱憂傷。這就是生活,給了我們鹹酸苦辣,給了我們陽光鮮花。不管是那種情境,都要感恩生活,不然哪來五彩繽紛?!

還要感恩身邊的每個人。感激鼓勵你的人,因為他給你帶來動力;感激幫助你的人,因為他告訴我們什麼叫做給予;感謝鞭策你的人,因為他消除了你的業障;感激曾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鍊了你的心智;感謝曾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見識;感謝曾拋棄你的人,因為他教導你自立;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

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就像一條不會呼吸的魚兒,一刻也不能生存;

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就像花兒遇到蜜蜂,就像沙漠遇到綠洲,就像千里馬遇到伯樂,世界如此美好!

讓我們懷著感恩的心,對著世界放聲歌唱,“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

孝心愛心美德傳承演講稿 篇15

演講稿 ,1242字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們播音的主題是《孝心愛心,美德傳承》。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孫中山先生講:“講倫理道德,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孝是無所不適的道德,不能沒有孝。”毛澤東同志說:“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該給予總結,繼承這一珍貴的遺產。”毛主席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他回到闊別32年的故鄉韶山後,宴請毛禹珠老人,並特別敬上一杯酒。老人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主席接著說:“敬老尊賢,應該應該。”偉大領袖的以身作則為世人留下了傳世佳話。

孝老愛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做人的根本。古代名將張良下邳橋為老人三納履的故事,見證了敬老積德,助老受益的規律。當代也不乏敬老使人受益的例子。一家大公司招聘職員的一道考題就是: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嗎?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那些予以肯定回答的人。這家企業把善待父母、尊敬長者和敬業精神聯絡起來了。細想起來,這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一個連父母都不能善待的人,能善待他人,勤勉敬業嗎?這也就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能千古傳頌的原因。

人們常說:母愛如水,滋潤生長;父愛如山,遮風擋雨。我覺得,父母對我們的愛就像一杯咖啡,靜靜地向周圍瀰漫特殊的芳香,它的味道稍帶苦澀,而它的糖份卻積存在杯底,只有喝到最後,才能品出它那香甜的滋味。仔細回想,夏天那一盤甘爽的西瓜,冬天那一杯溫熱的牛奶,學習時那一句關心的問候,玩耍時那一聲小心的叮嚀……父母總是在暗處默默地做我們成長的基石,多少苦累,卻從未說過一次。對於如此莫大的恩情,我們怎能不給予回報呢?古語道:百善孝為先,孝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品質。只不過,有些人的孝心被生活的飛塵所掩蓋了。可是在我們同學中,不孝敬父母之事時常發生,有些同學厭煩父母的嘮叨,常常與父母頂嘴,殊不知,那些嘮叨滿載著父母的愛;有些同學從未關懷過父母,把父母當成自己的金庫,殊不知,愛不是無底洞;有些同學視父母的愛為理所當然,殊不知,父母也需要愛……這樣的事時常發生,不由得令人心憂。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值得我們每個同學深思。孝心,並非是長大後才有的責任,也並非是用金錢就能彌補。孝心的終極含義,就是愛。孝心其實很簡單,比如,為家裡清掃一次房間;為母親倒一杯水;為父親捶一次背……這是多麼簡單,可是同樣是這些小事,卻能讓父母感動很久很久。孝不需要山珍海味,同樣也不需要千萬豪宅,也許你的孝心不豪華,只是一次優秀的作業,一張100分的試卷。但是,我相信,父母一定會接受它,因為,這裡滿載著真誠的愛!這才是給予父母最好的禮物!當然,我們要孝敬的不僅僅是父母,還有關心、疼愛我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人。對於他們我們同樣也要敬孝心,講孝道。正如孟子所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意思是說愛別人的人,別人也永遠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永遠尊敬他。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建築心中永恆的愛的神殿,讓父母,長輩們沐浴最溫暖的愛的陽光!

我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論友 篇16

國二作文 ,721字

人生活在社會中,總是要與人相處,與外界發生各種聯絡,因此,建立和諧人際關係很重要,所以,我們需要朋友。

朋友和友誼是人生的永恆話題,我們渴望友情,尋找朋友,探求友誼的真諦,友誼是一盞明燈,照亮了人生的道路。友誼是一股暖流,溫暖了我們的心房。友誼是一碗水,君子之交淡如水;友誼是一壺茶,細品慢嚥有滋味;友誼是一杯灑,讓你敞開關閉已久的胸懷;友誼是一首歌,噴湧出你內心深處的激情。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朋友之間都能存在這樣的友誼,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稱之為朋友,朋友有多種,有摯友、諍友、知已、知音、知心、刎頸之友、莫逆之友、忘年之友、君子之友、八拜之友、灑肉朋友、狐朋狗友等等,不一而足。

前幾日看到一個報道:小張放學後被幾個高年級學生勒索,這時,一個高個青年出現,三兩下就打跑了那幾個人,小張十分感激,就把這個高個子青年視為“恩人”,而且還拜他做了自己的乾哥,後來,小張因為私藏淪為劫匪的高個子青年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文中的小張交朋友本無可厚非,但是他竟然為了所謂的友情而觸犯法律,難道這樣就是真心對朋友好嗎?難道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顯現出所謂的友誼嗎?

友誼能夠帶給我們快樂、支援和信心,也常常使我們陷入兩難境地,有時候,為了照顧朋友的情面,可能不得不做一些違心或違法的事,但是真正的友誼應該是坦誠的,在原則面前一定要堅持,不能以犧牲原則為代價來維持所謂的友誼。所以,我們與社會上的人交朋友,要樂交諍友,不交損友。古人說過:“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即與之化矣。”這句話的意思類似於我們平常所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我們一定要慎交朋友。

朋友,寧缺勿濫,切不可寧濫勿缺。

論友 篇17

國二作文 ,721字

人生活在社會中,總是要與人相處,與外界發生各種聯絡,因此,建立和諧人際關係很重要,所以,我們需要朋友。

朋友和友誼是人生的永恆話題,我們渴望友情,尋找朋友,探求友誼的真諦,友誼是一盞明燈,照亮了人生的道路。友誼是一股暖流,溫暖了我們的心房。友誼是一碗水,君子之交淡如水;友誼是一壺茶,細品慢嚥有滋味;友誼是一杯灑,讓你敞開關閉已久的胸懷;友誼是一首歌,噴湧出你內心深處的激情。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朋友之間都能存在這樣的友誼,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稱之為朋友,朋友有多種,有摯友、諍友、知已、知音、知心、刎頸之友、莫逆之友、忘年之友、君子之友、八拜之友、灑肉朋友、狐朋狗友等等,不一而足。

前幾日看到一個報道:小張放學後被幾個高年級學生勒索,這時,一個高個青年出現,三兩下就打跑了那幾個人,小張十分感激,就把這個高個子青年視為“恩人”,而且還拜他做了自己的乾哥,後來,小張因為私藏淪為劫匪的高個子青年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文中的小張交朋友本無可厚非,但是他竟然為了所謂的友情而觸犯法律,難道這樣就是真心對朋友好嗎?難道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顯現出所謂的友誼嗎?

友誼能夠帶給我們快樂、支援和信心,也常常使我們陷入兩難境地,有時候,為了照顧朋友的情面,可能不得不做一些違心或違法的事,但是真正的友誼應該是坦誠的,在原則面前一定要堅持,不能以犧牲原則為代價來維持所謂的友誼。所以,我們與社會上的人交朋友,要樂交諍友,不交損友。古人說過:“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即與之化矣。”這句話的意思類似於我們平常所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我們一定要慎交朋友。

朋友,寧缺勿濫,切不可寧濫勿缺。

論逆境——《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18

讀後感 ,1213字

四天的時間,我如飢似渴地看完了這本分為上、中、下三部分的長篇小說。讀此書之前我並不知道書的作者—路遙,他曾因這本書獲得茅盾文學獎,並且此書被譽為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現在看來當之無愧。

無意之中被這本書的題目所吸引,懷著好奇心讀完了前兩章,我便對這本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書中人物曲折的命運,精彩的語句,時常讓我發出旁若無人的讚歎,我關切著書中每個人物的命運,猜想著故事的發展方向。於是我認認真真,一章一章地看完了整部小說。

這本書講述了上世紀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幾年間,黃土高原所發生的一系列變化,那是一個動盪的年代,變革剛剛開始出現,每個人的故事都相互交錯,但又各自不同,每個人對待困難、對待生命的態度使我震撼,我甚至認為人人都應看看這部小說。

生命開始了,生活也開始了,但每個人的起點又都不同,這本書的男一號—孫少平,他十分好學,但家庭異常貧窮。家中的每個人都是那樣的?j惶,但主角就是主角,他像是從書裡走出來站在我面前一樣,他面對生命中的一切苦難都未曾放棄過活下去的勇氣。有天大的困難頂多一個人哭一夜,第二天一切又將照常。他貧窮但他並不市儈,反而是那樣的善良。在苦難中他迅速成長,然而上帝又給他殘酷一擊,他在礦上工作救人時險些喪命,也因此而毀容,一個正值壯年的俊俏青年被毀容該是多大的打擊啊!但他的內心是堅強的,最後的他終於克服內心的各種情緒,“面對”了傷疤。他所向眾人傳遞的是滿滿的“正能量”。書的結尾,他在夕陽中回到礦上繼續工作,而我相信他將會有更加光明的未來。

我想給我最大震撼的還是漂亮女記者田曉霞的離去。她不僅是孫少平的女友,她還是省會市長的女兒,她絲毫沒有大小姐脾氣,不僅隨和而且善良。兩人彼此深愛,愛得純潔,愛得不可思議,因為他們兩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身份差異,但在那個時代,這又算得了什麼呢?這是羅曼蒂克式的浪漫和單純的幸福。可她卻在洪水報道救人中瞬間消失、屍骨無存。我不相信,我怎麼可以相信這樣好的一個人的突然消失,我甚至認為這是作者的有意為之,她可能會在下幾章中出現,亦或她被下游人家救了只不過失憶了而沒有及時返回。但是一直到小說結束,她都未曾出現。她似乎是真的死了,那麼難以令人相信,不但使孫少平難過,我竟也跟著難過,可命運的事,誰也說不透。

小說跨越兩個時代,一個是文化大革命的時代,一個是改革開放的時代。小說中的每個人物都躍然紙上,但卻沒有一個能夠阻擋歷史的洪流。

這本小說之所以是新課標必讀書,必定是小說所彰顯的主題原因。面對困難不放棄,用真心實意對待他人,用自己勤勞雙手創造未來……都是作者想要通過小說告訴我們的。是的,你永不放棄的心比鑽石更珍貴,我們應有小說中人物所具有的精神,

這本書我看到一半時就已經被深深震撼,看完以後,我心潮澎湃,想著一定要寫一點什麼。由於本人才疏學淺,不能盡抒胸臆,但我建議每個人都應該認真讀這部小說,你會從中獲得獨特的人生感悟。

做一個孝順的孩子 篇19

國一作文 ,618字

曾經是他們,教我們說話,走路如今已駝背:曾經是他們擁有,烏黑的頭髮,可現在兩鬢已泛白霜。他們就是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啊!

我們一路成長,伴隨著父母的艱辛。嬰幼兒時,父母忙著幫我們接尿布、洗尿布;半夜裡蹬了被子,父母會為我們蓋上;有蚊子嗡嗡時,父母會拿著扇子不停地為你扇風。這樣我們就一步一步到了少年時代,這個時期父母每天早出晚歸,早期為你做飯,送你上學,晚上接你放學,日復一日,風雨兼程。終於,我們長大了,成了大孩子了,這個時候,父母會苦口婆心的勸你好好學習,幫你張羅工作,他們整天忙忙碌碌為的就是使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好的明天。

青春期的我們,叛逆心理尤為嚴重,出於這個時期的你是否將忠言逆耳當作廢話,是否嫌棄母親嘮叨,是否摔門而去,所以這都是不孝的表現。俗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們就好比小樹苗,在父母這棵大樹的庇護下,無憂無慮的生活著,一旦離開父母會是什麼樣子,這是可想而知的。

曾經天真的尋求心靈的安慰,可是搜遍記憶也想不起為父母做過什麼,大家都摸著自己的良心問問自己:你為父母做過什麼?父母沒替你們做什麼,我想答覆就不言而喻了。

老師曾經佈置一道作業,就是寫為父母洗腳的感觸是什麼。當時,我決定為爸爸洗一次腳,長這麼大那還是頭一次,那場面我仍是記憶猶新。每每想起,我的心都會抽搐一下,想到爸爸那緊張而又激動的表情。我明白了,其實孝順父母很簡單,就看你做不做。

我始終記住一句話,也希望每個人都記住它:父母者,人之本也。

百善孝為先 篇20

高一作文 ,1004字

古人云:“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人又何嘗不是呢?不管是在哪個國度,哪個時代,孝的形式可能不同,但內涵是一致的。

那麼,何為孝?

孝就是尊敬長輩,即盡孝心奉養父母或其他長輩,順從父母或長輩的意志,以長輩的利益為最高利益,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優良傳統。有孝則家安,家安則國泰,國泰則天下太平。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許多孝子。東漢時的黃香小時候家境困難,10歲失去母親,父親多病。悶熱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趕打蚊子,扇涼父親睡覺的床和枕頭,以便讓父親早一點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鑽進冰冷的被窩,用自己的身體暖熱被窩後才讓父親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襖,為了不讓父親傷心,他從不叫冷,表現出歡呼雀躍的樣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種歡樂的氣氛,好讓父親寬心,早日康復。正是由於黃香始終把孝字放在心上,才是父親隨生出寒冬卻依舊溫暖,身處豔陽天,卻心頭一陣涼意,黃香也實現了自己的價值,—由此可見,“孝”是一種責任。

“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厲娘;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的單衣順母的閔子騫;“葬父貸孔無,仙姬陌上逢;織線嘗債主,孝感動蒼穹”的董永賣身葬父;“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臥冰摸“的王祥臥冰求鯉;”慈母怕聞雷,冰魄宿夜臺,阿香時一震,到墓繞千回“的王裒聞雷泣墓……試想假如董永不能心繫孝道又怎能有賣身葬父,感動蒼穹的信念?假如沒有王祥對母親的孝敬,又怎有臥冰求鯉的感動?。—孝是一種發自內心的信念。

古代聖賢尚且如此,在如今社會的我們又是如何做的呢?當天氣轉涼的時候,你記得提醒父母注意保暖了麼?當父母心情不好時,我們又在哪裡呢?這些姑且不說,甚至有些人將父母養育自己當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難道“孝”在當今社會已經消失了嗎?當然不是。

就在全國以實施“跨世紀教育工程”而著稱的上海建平中學,一個13歲少年的題為《媽媽,我就是你的眼睛》的發言,使全國女市長考察團的26位成員潸然淚下。這位同學9歲時,母親雙目失明,他為了買一盤母親喜歡的滬劇磁帶,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頭整整跑了6個小時!試想,一個未成年的孩子,竟然用他瘦小承擔瞭如此多的責任,他這麼小,卻盡到了當今無數人都不能盡的孝。

孝心,是夜空高掛的一輪金黃圓月,皎潔無暇,溫嫻明朗,普照大地;孝心,是順勢蜿蜒的一條透徹小溪,清可見底,不染汙濁,流入山谷;孝心,是一望無際的綠茫茫的草原,滿目翠綠,映入眼簾,點綴繽紛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