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遇上碎片化的生活相關作文20篇

論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篇1

論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作 ,1010字

大人們都說我們現在的生活都被碎片化了,比如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資訊。這裡我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什麼是“碎片化”呢?我查了一下字典,字典上說“碎片化”原本的含義指的是使一個完整的物體破碎成零碎的碎片?那麼資訊、時間都不是物體怎麼碎片化了呢?

原來現在的碎片化指的是網路化時代的到來,獲取資訊的渠道的多元化,讓大家對網路更加依賴的一種生活方式。現在人們每天過的生活不再像以前那麼單一,每天早晨起床接受資訊的工具就是手機或電腦,每天通過手機app、部落格、搜尋引擎、新聞網站,家裡的電視機變成了擺設。我們在各個生活的間隙獲取資訊,在坐公交車、乘坐地鐵時用手機上微博、看書資訊量這麼大這麼多,我們獲取資訊這麼容易。我們每天浮光掠影地閱讀非常多的資訊,可是回想起來,似乎並沒有記住多少內容。比如:有一次我問媽媽一道題目,媽媽想都不想就在網上查詢,答案快速的搜尋到了,這道題目也被快速的解決了,可是當我問到媽媽為什麼這麼解答,過程、原理是怎麼樣的時候,媽媽卻答不上來,那我下次再遇到這樣類似的題目還是不會。大家看雖然我能快速的知道了答案,可是我不知道解題過程,還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所得到的知識是表面的膚淺的。有時候我會有這樣的感覺,明明我看過的一些新聞內容,想表達出來的時候又不知道從哪裡說起,話在嘴邊又說不出來,有時候說的雜亂無章連自己都不知道要表達什麼,有時候只能說出其中的幾個關鍵字。我想這有可能就是所謂的“淺閱讀”吧。

網路的普及化改變了我們交友的方式,爸爸媽媽那個時代的筆友不復存在,阿姨舅舅那個時代的簡訊已經過時,現在的微信、QQ、facebook等社交軟體讓全世界的人做到了“天涯若比鄰”。但也出現了許多低頭族,比如朋友見面人手一個手機無話可聊的尷尬場面時常出現;又比如:因為走路看手機,沒有注意看路而掉進水坑,撞上電線杆,更可怕的是沒有注意電梯是否到位的情況下直接走進電梯墜樓身亡的慘烈事故。

縱觀以上對碎片化生活了解,我覺得我們既然身處這個網際網路時代,那就避免不了這樣的生活,只有發揮這個大環境給我們的優勢,好好利用網際網路帶給我們的便捷,把學習與先進科技相結合,但又不全部依賴於網際網路。比如當苦思冥想都想不出題目的解決方法時,就利用網路或應用軟體先知道答案,再從答案著手,結合課本知識點推匯出過程,這樣既利用了科技,又掌握了知識點,還解決了題目,一取多得。真正做到了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篇2

國二作文 ,766字

網路帶給了我們便利的生活,讓我們能在最短的時間裡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同時它也奪去了那些我們自由支配的時間,整本書閱讀的時間變少了,也沒有了和家人一起聊天、玩鬧的時間,我們的生活好像永遠都停留在手機、電腦上。

書本漸漸的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手機上那一個個閱讀軟體,抽空看上一兩章,絲毫體驗不到那種整本書閱讀的樂趣。看到精彩的部分,卻因為有急事而不得已放下,有時放下了,但心裡也會一直去期待,弄得所有的事情都沒有做好。

這樣碎片化的時間,讓人們無法去閱讀那些經典的名著,而只是去看那些無關緊要的小說,對學習、做人幾乎沒有一點用處,還浪費了很多時間,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十分空虛,沒有了那種獲取知識的成就感。

雖說我們現在還是學生,不用去擔心很多事情,但手機也成為了我們學習上一個不可避免的“絆腳石”,現在的初中生,甚至是小學生都會有玩手機上癮的情況,但你有時候不得不去接觸它。

如果你真的沒有去玩過那些熱門的遊戲,看過那些網紅的電視劇、綜藝,你可能會在學校跟同學無話可聊,漸漸被排斥在那個圈子外。可是當你真正的去接觸它,會慢慢喜歡上它,有時控制不住還會上癮,這也是我們學生現在最大的問題。

本來屬於自己支配的時間就很少,現在又要在那些毫無意義的事情上花那麼多的時間,還能有多少時間用在閱讀上。讀書的時間變少了,就算是有,我也不會去注意它。下課休息的十分鐘、上下學的路上?這些看似零碎的時間其實都可以用在讀書上,但我都錯過了;其實能自己去擠出讀書的時間,但一到行動上又想著要放棄,整個人過得並不充實,也沒有尋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快樂。

雖然時間變得零碎了,但總數還是那麼多,而且便利的網路也為我們節省出了不少的時間。所以,如果你能很好的使用網際網路,那麼它也會成為你的助手,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也同時能讓你學到更多的東西,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篇3

國一作文 ,378字

在當今社會中,我們的生活慢慢的變成了碎片化,比如: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內容、碎片化的興趣、碎片化的時間……

碎片化的閱讀,在我父母的年代,紙質書是他們常見的夥伴。有些紙質書還不止讀了兩三遍。而現在的我們,通常很少買紙質書,更別說看了。而是在手機電腦的一些軟體上、平臺上觀看評論。我認為這樣的內容不完整,而且這樣的內容不是自己的想法。會讓我們越來越浮躁,在一些需要耐心的活動作業中,就不能靜下心來。

碎片化的購物,淘寶、京東、天貓等是一些大型的網上購物平臺。裡面應有盡有,每個人不同的需求,就有不同的商品讓你選擇。

碎片化的內容,微信、QQ、遊戲、愛奇藝……以前的聊天方式有寄信、電臺、電話,而現在最流行的是微信、QQ……

碎片化的時間,玩手機是每個低頭族的習慣。在乘公交、地鐵、吃飯、睡覺前段時間和起床第一件事。

碎片化的生活在科技發展中,慢慢的開始了。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篇4

國二作文 ,1014字

隨著時代的飛速向前,各種以“碎片化”偽名的生活方式闖入了人們的認知。對於“碎片化”生活,人們也都各佔一端,的確,這種碎片化的模式有利有弊。但是更多的這種模式已經在無形中變成了罪惡。

惜時是假象?

早上醒時,賴一會床,然後拿著手機看看有沒有未讀資訊;等公交時,無所事事地掏出手機,刷一下微博朋友圈,玩幾把遊戲;工作完成時,在辦公室裡捧著手機,直到下班,回家。

隨著時代推進,要做的工作已經越來越繁瑣,而在繁瑣之餘,那些多出的細細碎碎的時間,像縫隙一樣,將每件事隔離開,而這些縫隙,往往都被手機給填埋了表面。只是當真正回頭看時,發現那些縫隙仍然是縫隙,實際上,這些看似被充分利用的時間,都是假象。

所以在這些細碎的時間中,與其去看那毫無意義的手機,還不如做些有意義的事,這樣才是真正的填埋了縫隙;而手機往往也只能鋪蓋表面,真正往回走時,表面依然會塌陷。

真情漸遠離

回到家,看見父母各自捧著手機;在飯桌上,已經不像從前那樣熱鬧了,不再會有人聽你講那些學校裡的趣事,只是很趕,趕著吃完,然後繼續看手機。

曾經的那些歡聲笑語,都變成了如今手機裡一行行方方正正的對話方塊和表情包。變得像機器一樣,不會再流露出發自內心的喜怒哀樂,輕而易舉地被一連串的微信和QQ給取代了。

這種碎片化的社交,也只會將我們變得更不會交流。通過手機,能結識很多的朋友,但是所有人都不要忘記,手機裡的一切丟失了都可以找回,只是若你將親情友情丟失了,想再找回就很難了。不要不在意,因為你現在可能已經在丟失真情的分叉口了。

閱讀被重釋

如今的碎片式閱讀廣受好評,也有很多人通過軟體看一些無意義的小說還美其名曰“學習”。只是通過手機軟體看一些零碎的小說,也被人們歸類於學習,然而這種閱讀卻更偏向娛樂。

“閱讀”,是很輕鬆的一種學習的方式,可是現在的閱讀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閱讀了。通過閱讀,來學習和放鬆,可是現在的閱讀卻變的漸漸失去了真正的意義。

手機閱讀軟體裡,現代言情是很受歡迎的,可是真的要談從中學習到什麼,也就話不出口了;而那些真正的好書,似乎已經很少有人會去認真地閱讀了。閱讀這個詞,也被人們重新解釋了,只是這樣的解釋,太荒謬了。

想象一下,如果愛因斯坦在我們這個年代,當他被蘋果砸中後,僅僅發了個朋友圈訴倒黴,那麼就不會有萬有引力定律了吧。

真的,表面上時代在進步,可是實際上,思想卻在退化,被手機操控了一切,被碎片化佔據了認知。只是人們似乎還沒有意識到……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篇5

國一作文 ,919字

如果有一天24小時轉化為人生命中的各個階段,那麼當日出來臨時,你便開始消耗這生命,6:00鬧鐘開始“叮鈴鈴”地叫,你揉揉眼睛,草草的做完洗漱工作,叼著個饅頭趕公交車,8:00你開始了忙碌的工作,為了保證你的上司,客戶不會發脾氣,你強顏歡笑,18:00你帶著一身的疲倦回到家,自己為自己熱一碗冷飯,從冰箱裡拿週末你媽為你燒的冷菜,扒兩口就回房了,甚至你還知道,你父母或朋友、同時還是領居老大娘幫你把碗洗了,18:30你在你的房間裡抱起手機打遊戲,有時贏了,你一會覺得把白天的氣撒掉了點;輸了,你就會脫口一句髒話。然後把所有的氣撒在自己的枕頭上。你會一直覺得是白天惹你生氣的人的錯,然後第二天就決定找他麻煩。21:00你因為打團戰開黑,隊友拖後腿而暴躁如雷,一氣之下將手機重重的摔在床上,你終於出門去喝了口水又去打遊戲去了,23:00你終於感到一絲睡意。草草洗好澡睡覺了。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消耗著自己地生命。

時間越來越碎片化,又時你只搭了一半地積木,本可以在那放一年,又時你沒有看完的書直接丟棄在一旁,上面積了厚厚的灰物質變得碎片化,如果沒有了電貓,那麼你就不會應為想做其他事而無所謂得儲存一下你正在寫的檔案,去做其他事:如果沒有電飯煲那麼你也不會飯燒過了,就怪電飯煲;如果沒有電視,你也不會沒有做完工作就去看電視。總而言之,科技讓我們的生活起來越碎片化。

曾經有人問過一位作家,我每天都在寫作,為什麼還是寫不出我想要的小說。作家說,你見過凌晨三點的天空嗎?我們在抱怨著、厭惡現在的生活。想要變得更好、更加貼合,卻從來都是掛在嘴邊,我們有一肚子的牢騷,卻沒有向前走一步的動力。我們不知疲倦的在這個社會上爭扎,碎片化的時間無時無刻充斥在我們的生活裡。地鐵上你聽歌的身影,中午午飯時發呆的神情,回家一頭扎進臥室的你,除去正常上班(學習)時間,我們每天的空閒時間在4小時左右,一週就是28小時,一月120小時,一年1460小時,也就是60天。

想想我們在這些時間裡都做了些什麼,扒在手機螢幕前動態的你;還是和朋友聊天的她。趁著這時年少輕狂,每天擠出一點時間,去持之以恆的專注著做每一件事,老天是公平的,你努力了早晚有一天你會得到應有的一切。

拾起它——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篇6

國二作文 ,1281字

你們的生活是怎樣的?也許是整天的無所事事,也許是全天的緊張忙碌,又也許是完美的勞逸結合……而大部分的人似乎都是先這樣過每一天的—清晨,手機被鬧鐘鈴聲吵醒,慵懶地起床洗漱,收拾完後,出門上班或者上學。上課或者上班的時候,還無精打采,偶爾還會開一下小差。晚上回家時,應付著做完作業或者工作內容,再開啟電腦或者手機,躺在沙發上、床上,過著“天涯若比鄰”的方便生活。最後困到不行,或者是被別人催了睡覺,才不舍地放下手裡的事情,洗洗睡了。

我們已然不能想象,作為一個生活在現代都市的現代人,如果突然有一天,沒有了網際網路、手機這些東西,生活將會變成何等的模樣?很多人已經習慣了通過智慧手機,隨時上上網,刷刷朋友圈,發發說說、微博,想讓這個世界知道自己的所思所想,卻不知道到底是“真性情”還是“真無聊”……已經習慣了輕鬆地下一個軟體,就可以知道七天內的天氣預報,就可以瞭解國內國外的新聞近況,就可以知道最近的加油站在哪裡,就可以知道身邊餐館的招牌菜是什麼……已經習慣了經常在網上逛淘寶、京東,習慣了滴滴打車,習慣了不會的作業可以查百度、查作業幫……到優酷上觀看最新的視訊啊,電視劇啊……

從國際到國內的軟體,在二十一世紀,人們好像真的離不開網路,它已經成為了一種生活必需品。虛擬社會在人們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被網路和時間碎片化,被知識結構和搜尋引擎碎片化,被我們的人際交往和通訊工具碎片化,且反覆無常。

就是如此碎片化、平淡、且看似非常正常的生活,已經被網路主宰,使得人們越來越對方便的網路產生依賴性,使用不得當,還變得越來越懶惰……

再這樣一個世界裡,人類的思維方式越來越呈現出碎片性,除了樂此不疲地自我滿足之外,好像沒有任何事情值得持續投入,永恆追求。我們已然不能想象,像我們這種生活在現代都市的人們,如果突然沒有了一部手機、一臺電腦、一臺電視等等,生活將會變得何等模樣?

而大部分人也已經有多久沒有好好地、完完整整地翻看一本紙質的好書了?當人們沉浸在如此的“碎片化生活”的時候,是否還想起它的危害,與現實的美好?那麼,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抉擇生活的方式?

看書吧—當你沉醉在一個寧靜、優美的環境氣氛中時,再手捧一本散發著濃墨淡香的好書,在柔美的燈光下閱讀,必然會發現另一種精彩的世界,與網路虛擬截然不同。

旅遊吧—當你經過慎重考慮後,選擇了一個讓你值得期待的好名勝時,再拉上親密的朋友或者親戚,一起來一次看似“說走就走”其實有所精心準備的旅行,必然會發現外面的碧藍天空既不單調還顯得藍白格外有色彩斑斕的感受,與看網路上唯美的視訊或者別人晒出的照片也大不相同。

運動吧—當你下定了很多人同樣的減肥目標或者健康準則的時候,並且做過一定的心理準備時後,再開始你的專屬運動生活,可以是輕鬆型的,也可以是鍛鍊意志型的……再慢慢地欣賞最後的結果,油然而生的喜悅,也一定會讓你自己發覺,堅持是一種多麼神奇的過程!

那麼,當生活越來越呈現出“碎片化”的時候,努力把它修復,或者像摔在地上的碧玉,將它拾起來,好好珍藏吧。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篇7

國一作文 ,663字

我的爸爸是一位公司的負責人,平時工作繁忙,經常外地出差,回家也有接不完的電話,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奶奶和媽媽陪著我。我真的好想讓爸爸多抽出些時間陪陪我啊!

那天爸爸出差回家,我要求爸爸陪我下象棋,爸爸說:好啊,好久沒有陪你了,今天我在家休息,就好好陪陪我的寶貝女兒。”爸爸摟著我爽快地答應了。我拿出象棋和爸爸對戰,“跳馬!”爸爸大喊道。眼看我的老將無處可逃,家裡的座機響起,我跑過去接起電話,那頭傳來一位男士的聲音:“請問您需要買房嗎?”我連忙掛掉電話,生怕他會滔滔不絕地為我介紹房產。我迅速回到剛才的戰場中,突然計上心頭,我把我的將向右移動一步,我得意的瞄了爸爸一眼,爸爸的眉頭皺了起來,肯定是在想對付我的招數。“叮咚”爸爸的手機響了起來,爸爸拿起手機,對我說:“我回個微信就好。”我只能在一旁無聊的擺弄著已經被“吃掉”的棋子。

還好,還好,爸爸回微信的時間不長,他坐下後問:“剛才下到哪啦?是你出棋還是我出?”我剛想張口回答爸爸,卻一時間連自己都不知道該誰下棋了。“爸爸,我們重新下……”還沒等我說完,爸爸那刺耳的手機鈴聲又一次響起來,我用期待的眼神看著爸爸,多麼希望他不要接電話,爸爸抱歉地看了我一眼,迅速接起電話,只聽他很嚴肅地說:“張總,你放心,我會馬上安排工程師,保證及時到您那裡維修機器……”聽到這裡,我知道今天的“象棋大戰”徹底泡湯了,可我想跟爸爸多聊一會不僅是和爸爸下象棋,我還想跟爸爸聊聊我在學校和小夥伴發生的趣事呢……

好好的一場“象棋大戰”變得支離破碎,我多想爸爸能長時間在我身邊,而不是碎片化的陪伴我。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篇8

國一作文 ,724字

碎片化顧名思義為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零塊,在這樣一個資訊主宰社會的時代,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亦或說是我們的不幸。

趁夕陽還未收起餘暉時,我伴隨著暖風拂過我的臉頰,輕輕合上一本剛看完但仍意猶未盡的小說,我沉醉其中,就像只有在特定的土壤裡才能生長出特定的樹木一樣,只有深入閱讀,才能體驗到書本那清幽的香氣與作者想要表達的心境。

可是不知從何時起,看小說便沒了那番意境,看著看著便沒了耐心,捧起手機刷刷微博看著空間,最後的最後,從網上查找了內容梗概便安慰自己說我又看完了一篇世界名著。

不知不覺中,生活總是被碎片化了,有時忙碌了一整天,到頭來真正靜下心來想做些事,卻是不了了終以看手機作為一天的結束。

各種的消耗、轉移分散著我的注意力,我從這個資訊馬上跳躍到另一個資訊,我的知識被碎片化,但這就是我們的生活現狀。不可排除,網路的發達確實給我們帶來了便利與快捷,不用去書店買書消費,只要拿出各種看書軟體便一覽無遺,可以在螢幕上飽受閱讀的快感。這種種吸引人的誘惑使我陷入泥潭之中,無可自拔。

但是當我在抱怨這個社會現象時,又何嘗沒有考慮過我自己的過錯,說到底還不是自己不專心於一件事,我只是在為了掩蓋我成為了工具的俘虜卻還要自欺欺人說著這都是生活帶給我們的,潛移默化的東西罷了。我認為我們不能為了去把自己的碎片時間利用起來而去打破原有的規律與秩序,與其說是碎片化的生活,倒不如還是檢點自己的過錯來的高效率的多。

因此,哪怕是閒庭散步,都不能被碎片化的生活所支配,我想起了當日月更替時,揉揉自己痠痛的雙眼,但是不會感覺不充實。所以,哪怕遇上了碎片化的生活,我們依舊是我們,不是被工具支配著的機器人。

也許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是我們的不幸,但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黏合劑。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415字

魯迅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意擠,總還是有的。”在如今越來越繁忙的時代,“碎片化的生活”似乎正變得越發重要,“既不浪費時間,有多做了事”這一觀念正被更多人認可。

而這種利用時間的巧妙方法也令我躍躍欲試。在家裡,我仔細一算,其實在學校裡,要是抓緊時間,還可以多至少六十分鐘用來學習!這麼一算,要是真能實現,那豈不是回家作業就少了很多?

第二天,我便開始實施這個“偉大”的計劃,這六十分鐘比較多的還是利用了課間時分,下課後,我便可以做一些老師佈置的作業,把耗時最短的放在最前面。就這樣,到了吃午飯,已經佈置下來的作業大部分都做完了。

到了下午,計劃和上午還是一致,只是有些作業沒法在學校完成,其餘都都被“消滅”了。

一天下來,到了晚上,就幾乎沒有作業了。其餘的從七點開始,七點半就做完了。剩下時間便可以做拓展練習,和一些我想做的事情了。

這麼一天的碎片化生活這哦是讓我嚐到了不少甜頭,“化整為零”這個思想讓我學習更加高效了。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篇10

國二作文 ,804字

在正式開始之前,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有多少人在暑假裡一天都沒有接觸過手機?恐怕,這樣的人少之又少。因為,21世紀是一個碎片化的時代。

購物碎片化,時間碎片化,閱讀碎片化等等,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而今天,我要講的,是時間碎片化。

你們有沒有過這樣的一天?早上一睜眼就捧起手機,不管有沒有重要的事情,先把微信、微博、QQ刷一遍,洗漱完畢後,繼續沉迷在手機中,等吃完了午飯,你想放下手機開始幹活,可是看到有人又在群裡發紅包了,於是你又打開了手機。一天下來,你什麼都沒幹,但遊戲等級卻升了不少。

這就是碎片化時間,雖然它可以助你娛樂、休閒,但這也將會悄悄偷走你的注意力和時間,它是一種“傷害”。或許,你還沒有嘗試過上面描述的生活,也不敢嘗試。沒關係,下面這種,你一定體驗過。

語文作業寫到一半,想到了數學題,數學題剛解答到一半,就擱筆捧起了手機玩了起來。等一兩個小時過去,想回過頭來做功課時才發現,作文觀點忘記了,解題思路沒有了,然後就寫寫玩玩,毫無頭緒地亂做一氣。本來兩個小時可以完成的作業,你卻折騰了一天。當媽媽問你作業有沒有寫完的時候,你才想起還有一道題不會做;當爸爸問你PPT有沒有做的時候,你才發現連封面都沒有設計好;當奶奶問你貓糧有沒有換的時候,你才發現貓糧忘記買了。而這一切都是因為碎片化的生活,時間都被手機偷走了。

買東西,用淘寶;寫作文,用百度;做數學,用“作業幫”;交朋友,用QQ;連看書,都用kindle幫忙。這是好事嗎?我看未必。手機的確可以幫助你走捷徑,更快地完成任務、達成目標,但這並不能幫助你更好地完善自己。

手機固然是個好東西,但我認為這至少對學習並沒有什麼好處。休閒娛樂需要手機,但學習一定主要依靠自己。真心希望以後這樣碎片化的生活不會影響到我們。我們要做祖國未來的花朵,而不是成為手機的傀儡。

好了,聽我講了這麼多,也該去做點什麼了吧!放下你的手機!嘿!說的就是你!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篇11

國一作文 ,826字

每天人類都在忙碌,忙碌工作,忙碌學習,忙碌應酬,而我們卻沒有發現,這一切的忙碌不過是個藉口罷了。如果這世界上真的有如此的忙碌,碎片化又從何而來?

公交車上有站著的,坐著的,還有的也是最普遍的,看著手機的。手機,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卻也將我們的生活推向了一個新的方向。低頭族隨處可見,人們總是利用這碎片化的時間去刷刷他們的朋友圈,聊聊他們的微信,看看他們的八卦。我想問,這就是你們的忙碌嗎。人生總不知道下一件會發生的事是什麼,也許就在那一瞬間,某些東西就在不復存在了。許多公益片,都以關愛老人為主題,叫我們常常去看看父母,常常去關心父母,我們都看在眼裡,可我們真的有去實踐他嗎?那些刷手機的人任由時光的離去,卻不願意去打個電話,去和他們的父母說句話。

還記得,那一次聚會:阿姨,叔叔,表弟表妹,許多的親戚都來到我們吃飯,這本該是一件歡聲笑語的事件,可隨著時代的變化,好像近幾年的家庭聚會越來越沒有家庭聚會的味道了。起初,大家都在敘敘舊,但過了一會,大家卻都拿出了手機:阿姨用超快的速度打著字,還時不時的發這語音,好像跟她最近的人不是我們而是手機的人;叔叔則是拿著手機看著足球賽,看得目不轉睛,突然還會大叫一聲好;就連爺爺奶奶都帶著老花眼鏡,盯著螢幕看看新聞與八卦。而此時沒有手機的我,就好像一個傻子一般的坐著。這時叔叔阿姨終於把手機放下了,可表弟卻又一把搶過手機,大喊一聲“這手機現在是我的啦。”說著,他遍玩起了遊戲。我觀察著,我突然意識到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手機讓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回想起,以前我們在奶奶家吃飯時熱鬧的情景,媽媽給我不停的接著菜,而表弟表妹也都一起玩耍著,叔叔阿姨還時常冒出一句“小心點,別摔著。”這番情景在現在只能被我當做了回憶。沒想到這原本能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的手機,卻拉開了我們最真實內心距離。

在這個碎片化的生活中,手機,真的成了手機,手不離機。我多麼希望在能看到所有人放下手機,用質樸的語言去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篇12

國二作文 ,978字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這是古人盡情放鬆的方式,閒觀鹿鳴,相邀談瑟,但在文明經過幾千年進化的今天,景依舊是那片景,卻鮮有人能這樣閒適地賞景聊天,甚至連跟隨古人漫步詩中樂土的機會也不常有。古人利用了一天,將其中的價值變為了一首名作,我們將一天分為無數段,自以為擁有了很多,到頭來,把它們拼湊起來,不過是就著螢幕,反覆著點選與退出,線上與離線。

這,就是生活的碎片化。生活在斷斷續續的資訊獲取和社交中不知不覺被填滿,自然也就忘了,書中的那一方淨土,山頭的那一陣清風。碎片化的時間常被人們理所當然地貼上了“不重要的”、“可以被隨意浪費”的標籤,卻鮮有人靜下心來深思,我們短暫而又漫長的人生不正是由這些被拆分的支離破碎的時間組成的嗎?

那些看似合理的想法,無疑是在浪費生命。

碎片化生活的也並非是一無是處的,它在帶走我們閱讀思考,感悟生命的光陰的同時,也總留下了些什麼。眼界的開闊,效率的提升,社交的增多,這些都是它所帶給我們的。每個人都曾這樣利用時間,也多少曾受益其中。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將其當作藉口,麻木被動地接受著自身對寶貴生命的利用。懂得這些碎片化的生活的價值並學會利用它們,是刻不容緩的。

生活的碎片化,與其說是生活的碎片化,不如將其稱作是人的碎片化。與其把責任歸結於使時間碎片化的移動網際網路,不如將其歸於不認真使用它們的我們。所以追根溯源,這一切都該從我們自身開始改變。

一是積極利用碎片化生活本身的靈活性,去彌補系統化的不足。“我喜歡吃米飯,並輔以糖果。”如果說書本所學到的知識都是固化而又無味的,那碎片時間無疑是極好的機會,利用網際網路去延伸原本的認知,拓寬原有的角度。

二是學會利用碎片化的生活,去回顧與感悟先前的資訊。“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如讀書一般,很多知識的獲取都需要輔以加工與吸收,而連線著兩段時間的碎片時間,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去為上一項內容作出總結,或為下一項內容開始預習。

時間,碎了就是碎了,是永遠不可能被拼湊回完整的時間塊的,就像被摔碎的玻璃杯,就算你找回它所有的殘骸,也只能看著它無奈。但生活終究生活。既然遇上這碎片化的生活,那麼請別浮躁,別放棄,與其邊抱怨生活的畸形邊隨波逐流,不如時時約束自己,要求自身將其中的價值發揮到最大。這樣,即使生活是碎片化的,靈魂卻是完整而豐富的。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篇13

國三作文 ,1239字

我們的生活是由各種各樣的事情和細節組成的。將這些分解開來,便是一小塊一小塊的碎片。這些小碎片也是各式各樣,繽紛多彩的。有墨黑色的;有粉白色的;有天藍色的;有淡紅色的……而正是這些各不相同的碎片,拼湊成了我們的生活。

因此,我們可以理解為:我們有著碎片化的生活。而當我們遇上這碎片化的生活,又該如何呢?不妨從中失去幾塊碎片,回首過去。並且重新拼湊它們,造出美好。

從中拾取一塊墨黑色的碎片。那是一天傍晚,我不斷地與邊上的同學講話,但微微有些用力的雙手洩露出了內心的緊張。老師開始發我們考級的證書了。但當所有的證書都發完了,我卻沒有拿到。“哎,你怎麼沒有啊?”旁邊的人好奇的問我。“我也不知道。”我搖了搖頭,勉強笑著說,“下課去問一下吧。”下課後,我去問老師這件事。然而得到的回答卻是沒有考過。“又沒過啊……”我嘆息一聲,“這已經是第二次沒過了吧。”第二週上課,我繼續練習。老師走到我的身邊,鼓勵我繼續努力,說我已經進步了很多。“嗯,謝謝老師,我會的。”我笑著回答老師。雨後初晴,失敗是成功之母,總有一天我會成功的。墨黑色的碎片,代表著失敗後的努力;代表著成功的前奏。

第二塊發現的是粉白色的碎片。早晨,天氣很好,爸爸昨天晚上答應了我今天可以給我輔導一下物理的一些搞不懂的知識點和題目。由於物理這門學科是本學期新增的,而老師又因為講的比較快,所以我覺得有許多地方不是很理解,需要爸爸幫忙輔導一下。中午吃完飯,我們找了一處較為安靜的咖啡廳。在此處,我將接受爸爸對我的幫助。首先是光的反射和折射,爸爸先讓我理解了一下知識點,然後便開始給我講解它形成的原因,還給我拓展了許多其他方面的知識。幹完這些事情,他要求我自己再重新理解一下,並且在做一些題鞏固知識。期間,我將自己不會做的題和一些疑惑都問了出來,爸爸都很耐心的一一給我講解了。接下來是透鏡成像……在爸爸的耐心幫助下,我也完全掌握了這些知識點。後來,他又用同樣的方法給我講了力學,教會我可以將這些知識點都“串”在一起理解。粉白色的碎片,代表著爸爸對我的耐心輔導,代表著一家人相處之時的溫馨、快樂,令人珍惜。

第三塊碎片是幽藍色的,代表著朋友之間的分別;代表著“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使我明白要珍惜友人、親人之間的悲歡。

第四塊碎片是淡紅色的,代表著實現自己小目標之後的喜悅;代表著“勝不驕”的謙虛和不張揚。

還有第五塊、第六塊、第七塊、第八快……這樣的碎片太多了,每塊碎片都承載著記憶。

許多人們都認為隨著科技的發展,使我們的生活變得碎片化。我自然不會去抨擊他們的觀點是多錯誤,因為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可這碎片化的生活和記憶,總好過我們總記憶中勉強找出一些模糊的記憶片段,卻又東拼西湊來得好。固然生活有好事也有壞事,有大事也有小事,可碎片不正幫助了我們去認真的對待、瞭解瑣事嗎?於我而言,碎片化的生活可以使我更用心、更認真的感受生活。

生活碎片化,自然是有利有弊。不知他人對此作何感想,在我看來,生活碎片化,總是利大於弊的。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篇14

國一作文 ,700字

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和更新,電子書、手機、電腦等裝置的普及,我們的生活逐漸被碎片化,人們常常用空閒的時間分段做一件事,而不是一次性。

“碎片化的閱讀”,這個在網上頻繁出現的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指的是大多以手機、電子書等電子產品為載體替代紙張的閱讀模式。說得直白點,就是你在公交車上看著小說,車站到了,你下車關掉網頁,到家後,你再次開啟網頁看小說。這種閱讀模式的優缺點十分明顯。缺點是因為分段後讀一段的時間比較短,又由於人們的好奇心,人們會用短暫的時間閱讀大量的內容。而在人們被迫不得不終止閱讀時,人們的思維會被打斷,也會被其它事物吸引,導致人們再次讀那篇文章時沒有思路,摸不著頭腦,不能夠深度的閱讀,會出現只是知道而不懂得的情況。優點是依靠科技能有時間就拿起,沒時間就放下,十分的方便、快捷。

我們的生活中也常常出現碎片化閱讀的情況。例如,當你正刷著朋友圈時,傳來了爸媽叫你寫作業的喊聲,你只能放下待會兒再看;當你正在看新聞時,一聲“開飯了”就能讓你放下新聞甚至任何事,畢竟“民以食為天”,這樣你的閱讀又被碎片化了。

隨著這種碎片化的普及,一些對讀書這方面有所研究的專家們道出了質疑和否定。我對碎片化閱讀也持反對態度。因為這種閱讀模式斷斷續續,不穩定,使你閱讀時缺乏思考,造成“淺讀盛行”。相比書籍、紙面帶給我們精神上的財富,碎片化閱讀是不能和它媲美的。

但碎片化閱讀隨著社會的進步也是必要的。人們在每日忙碌於工作或學習之中時,用分段的,斷斷續續的閱讀模式,短暫的時間閱讀大量內容也許是最合適的。

我們已經生活在碎片化的生活中,但切勿放棄書籍這一類給予我們精神財富的東西,不要空虛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篇15

記敘文 ,837字

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發展,“網際網路科技”,“共享科技”一步步重新整理著我們對世界科技的認知。我們的生活因為有了這些科技而變得更方便,快捷。購物,看書,這些曾經我們需要花大量精力去做的事,如今在網際網路上就能完成,“網購”,“電子書”這些新新名詞充滿了我們的生活,而因為這些科技,我們的生活開始碎片化。

就拿一個看書來舉例吧。曾經的我們,都是如飢似渴的看一本小說,直到看到結束,中途誰叫也不搭理;現在的我們,人手一個手機,網上的電子書,隨時隨地隨便翻看,早沒有了往日急切的心情。有人說“有電子書好,想什麼時候看就什時候看,隨時隨地很方便。”而我不這麼認為,因為這樣你就把閱讀碎片化了,讀書時也就不會有讀紙質書時的那種感覺了,碎片化的閱讀,讓你無發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因為你一段一段地讀,沒有連貫性,而讀紙質書,你一股腦讀下去,讀到結束會有一種很愉悅的感受。

再說說碎片化的社交,在網上你的交際圈是很廣的,而你想什麼時候跟別人聊天就什麼時候聊天,當你聊天時如果有什麼事情,可隨時中斷聊天,需要時再重新開始。這就是被碎片化的社交。

我也有著碎片化的生活,做作業做到一半,突然手機響了起來,是微信,沒過多久,電話鈴又響了,我又去接電話,接完電話後再重新回去做作業,結果發現之前想好的解題思路在一番折騰後又忘記了,我不得不再做一遍,效率自然降低了。

確實碎片化的生活有利有弊,有利在於它可讓生活千變萬化,本來這個時間應該做這個事,當你把它碎片化了,你就可以和另一個碎片化的事情兌換。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很方便。但它也是有弊端的,碎片化的生活讓你無法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做到一半被打斷,然後又去做另一件事情。這樣做一件事就沒有了連貫性,質量有可能就會降低。我覺得碎片化的生活並不方便,它讓你想做的事情變得一團糟,一會幹這個,一會幹那個。

碎片化的生活,是網際網路新時代的一個標誌,它象徵著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現代化,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有利必有弊。遇上現代化的科技,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篇16

記敘文 ,710字

當今,人們的生活在改變著。生活拆成很多碎片。

就拿我們學生來說。一早,天剛矇矇亮,就要被鬧鐘叫醒。然後,迅速穿好衣服並刷牙洗臉。此時,放一些音訊,音樂或是英語聽力之類。我接著吃早飯,一邊聽著英文。過了十分鐘左右,要出發了。匆忙再吞幾口早飯。看著時間,趕緊一手紅領巾,一手書包,換鞋子,出門。趕在校車前到了站。上校車之後,長撥出一口氣。休息了一會兒,又突然想起明天默寫,英語單詞迅速背幾遍,又和別人聊了起來,打聽一下別班的情況,談論一下幾個搞笑的事情,說說其他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之類。

到了校,快步走到教室,快速交作業,然後早讀。上課,接著下課十分鐘,這十分鐘基本都在趕作業。發下來的訂正,活著做課後作業,你要是不趕著做,晚上就沒有好覺睡了。上了一上午的課,中午了。中午的時間可寶貴了,吃飯,可大家吃飯的時間不過十分鐘。這樣騰出點時間休息和做作業。下午一如上午。

最後,放學,校車回家。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拿出作業做。六點多,不情願地丟下手頭做了一半的作業,到飯桌上吃了十來分鐘,繼續回去寫作業。寫了一會兒,媽媽叫我,讓我做會兒家務。七點了,還有許多作業,繼續吧。半個多小時過去了,媽媽又讓我休息一會兒。這真浪費時間,偷偷拿出語文書背古詩。快八點了,又繼續做起來作業,這數學,太多了。等數學做好,快九點。英語只好快速做完了。九點多,做完作業,幹自己的事兒。可媽媽又讓我趕快洗澡睡覺。我想想也是,明天還有許多課呢!

這樣的生活,我相信大家的也是類似的吧。週末也是差不多這樣的忙著作業和各種興趣班。難得有一整片的時間讓我好好看看書,畫畫,發發呆,看看天上的雲。碎片化的生活讓我們的生活忙忙碌碌,忙著從一個碎片轉變到下一個碎片。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篇17

記敘文 ,919字

如果有一天24小時轉化為人生命中的各個階段,那麼當日出來臨時,你便開始消耗這生命,6:00鬧鐘開始“叮鈴鈴”地叫,你揉揉眼睛,草草的做完洗漱工作,叼著個饅頭趕公交車,8:00你開始了忙碌的工作,為了保證你的上司,客戶不會發脾氣,你強顏歡笑,18:00你帶著一身的疲倦回到家,自己為自己熱一碗冷飯,從冰箱裡拿週末你媽為你燒的冷菜,扒兩口就回房了,甚至你還知道,你父母或朋友、同時還是領居老大娘幫你把碗洗了,18:30你在你的房間裡抱起手機打遊戲,有時贏了,你一會覺得把白天的氣撒掉了點;輸了,你就會脫口一句髒話。然後把所有的氣撒在自己的枕頭上。你會一直覺得是白天惹你生氣的人的錯,然後第二天就決定找他麻煩。21:00你因為打團戰開黑,隊友拖後腿而暴躁如雷,一氣之下將手機重重的摔在床上,你終於出門去喝了口水又去打遊戲去了,23:00你終於感到一絲睡意。草草洗好澡睡覺了。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消耗著自己地生命。

時間越來越碎片化,又時你只搭了一半地積木,本可以在那放一年,又時你沒有看完的書直接丟棄在一旁,上面積了厚厚的灰物質變得碎片化,如果沒有了電貓,那麼你就不會應為想做其他事而無所謂得儲存一下你正在寫的檔案,去做其他事:如果沒有電飯煲那麼你也不會飯燒過了,就怪電飯煲;如果沒有電視,你也不會沒有做完工作就去看電視。總而言之,科技讓我們的生活起來越碎片化。

曾經有人問過一位作家,我每天都在寫作,為什麼還是寫不出我想要的小說。作家說,你見過凌晨三點的天空嗎?我們在抱怨著、厭惡現在的生活。想要變得更好、更加貼合,卻從來都是掛在嘴邊,我們有一肚子的牢騷,卻沒有向前走一步的動力。我們不知疲倦的在這個社會上爭扎,碎片化的時間無時無刻充斥在我們的生活裡。地鐵上你聽歌的身影,中午午飯時發呆的神情,回家一頭扎進臥室的你,除去正常上班(學習)時間,我們每天的空閒時間在4小時左右,一週就是28小時,一月120小時,一年1460小時,也就是60天。

想想我們在這些時間裡都做了些什麼,扒在手機螢幕前動態的你;還是和朋友聊天的她。趁著這時年少輕狂,每天擠出一點時間,去持之以恆的專注著做每一件事,老天是公平的,你努力了早晚有一天你會得到應有的一切。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篇18

記敘文 ,799字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時,每個人都很苦惱,因為每一次的干擾都會打斷自己,從而導致分散了注意力,降低了工作效率。我也不例外,遇上過這種“碎片化”的生活,吃到了不少苦頭。

在上學期間,我偶爾會做掉點功課,因為我清楚—自己做作業的速度太慢了!這一天,我又帶回不少的作業,正精神飽滿的準備迎接作業時,突然轉念想給爸爸打電話。就這樣,手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它悄悄拿走了我的十幾分鍾……時間過得“太快”了,我再次集中精神,攻克著一道又一道題目,想到數學馬上要做完了,剩下的好像也沒有多少了……要不,我先休息會兒?這時,一聲清脆的鈴聲傳入我的耳朵,我把注意力又轉到電腦上的一條條的訊息。我的同學們做完作業,正在如火如荼地聊著天,而我卻還未完成功課。這一次,我只瞄了幾眼,又低下頭來“奮筆疾書”。

一聲聲的提醒訊息,吵得我無法認真做作業。我立刻關了電腦與手機,試圖儘快寫完作業,但是時間飛快地流逝,天色也已經暗了。我的速度越來越慢,直到寫完最後一筆,我才鬆了口氣,並後悔下午沒能控制住自己玩了會電子產品。

媽媽看見了我的所作所為,勸說道:“你這個樣子如果持續下去,睡眠就會越來越少,身體也會隨之變差。所以記住!有效合理地節約利用好時間!”

節約利用好時間,不僅僅是遠離電子產品、玩具模型,防止自己被它們所“吸引”,還要擁有一定的自制力,以及合理的休息、學習、勞動鍛鍊時間。不然,那些誘惑我們的外來事物會無情地“抽”走我們的時間,打亂我們的計劃和安排,甚至“吞沒”我們的所有時間,狠狠地把我們拖下深淵!

總之,碎片化的生活時不時“拜訪我們”,把我們的計劃行程等事情打亂,讓人們措手不及,或者陷入困擾。但我們可以阻止某些誘惑“敲碎”我們的生活,也許可以阻止它們一天、兩天,甚至永遠。……不過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也無需太無奈,因為經歷過這樣的生活,才能知道碎片化給我們帶來的不良影響,才能去解決這些問題,消除這些困難!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篇19

記敘文 ,814字

試問現在,所有東西似乎都是在加速,把我們的時間撕扯得不成樣子,一心兩用的方法已經成為我們的日常。還有誰能夠完完整整地看完一本書呢?

很多人都是被逼無奈的吧。因為繁忙的工作,經常的學習,還有夾雜在當中的玩樂消磨了所有的時間。小時候沒有這樣的感覺,但長大之後也是切膚的體會到了這種無奈。

從小寫作文的時候,我就被告訴,說雲一定是奇形怪狀的,夜空裡會有那種眨著眼的星星,擁抱著夕陽的天空是紅色的。小時候我都沒有見過,我只會按照老師說的寫出來,我寫的很生硬,一點共鳴都沒有。可是,我記得是在大雨過後,我看到了那種藍色和白色交織的天空,我看到了許多形狀的雲。其實傍晚的天空也是可以有那種紫色的,並不是只有那種宛如彩虹一樣的。原來在夜空裡的星星並不會一眨一眨的,而是永恆的亮著……

我想,大人們是不是都沒有怎麼見過啊,因為我興奮地和媽媽說的時候,她都沒有什麼感觸。大概是因為她生活在碎片化的生活裡,每次回來的時候天都已經黑了,在夕陽落下的時候她大概在工作吧;在夜幕來臨的時候她大概在忙著做家務吧;在雨後初晴的時候她大概還在開會吧……碎片化的生活讓我們不像以前那樣能夠觀察這個世界上的許多美麗的事情,反而像我這種能夠忙裡偷閒的人能夠看到的更多。

碎片化的生活也不是不好,這能夠讓我們解決更多的事情,收穫更多知識。可是完整的生活也能夠讓我們知道生活中許多美的存在。生活是有得到也有失去的,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我們也只能努力的去適應它,努力從中找到不一樣的東西。

碎片化的生活,與完整的生活當中的差別只不過是你對待生活的態度。這或許在冥冥之中就左右了你的人生,其實也沒有必要糾結於誰對誰錯誰好之中刻意的去改變本來的生活習慣。越來越多的智慧產品的發明,越來越多人前赴後繼的去宣揚完整的生活,又有多少人在碎片化的生活當中沉淪呢……

我只能覺得所有東西都有好處,但是存在的同時也有它的壞處。就像“是藥三分毒”一樣。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我們又該何去何從呢?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篇20

記敘文 ,1277字

題記:資訊化時代,我們遇上什麼?

本文小議三個問題:1、什麼是碎片化生活?

2、碎片化生活的性質。

3、在2的基礎上,如何更好的遇上碎片化生活?

傍晚8點,無力的你半睡半躺在椅上。花了兩個小時處理雜事。現在終於可以開始讀曹雪芹的《石頭記》抑或法國雨果的《悲慘世界》。你正沉浸於林黛玉葬花的悲哀,或是冉阿讓的自我救贖,突然一陣快而急促的手機鈴聲,將你的思緒拉回了現實,等到你看完那並不怎麼重要的資訊後,你發現自己已經沒有剛才那種感覺了,你的注意力經常被旁邊的電子產品所攝取,碎片化的生活已經開始影響你。

實在無法苟同於第歐根尼的“擁有越少越快樂的理論”,但在某方面這句話的確是對的。試想在石器時代,原始人沒有藝術去欣賞,沒有樂曲去聆聽,他們的資訊源單一且效率低下,但我們必須承認,沒有原始人在一般情況下會在追野獸時被其他什麼所吸引。在農耕時代,農夫們所做的也只是農忙耕作,“三餘”休息罷了。直至工業革命,尤其現代,當人類幾天就能環遊世界,而資訊只需幾秒就能從世界的這一端到另一端,資訊源還如此單一嗎?

所有人都面臨碎片化生活,且不論電腦,手機等,光是你的生活就複雜了很多,現在的時光已經需要用秒來形容了,一天中大大小小的事將時光,分成了許多塊。我們不但要生存,還要生活,如此匆忙,令人馬虎不得。稍在一環上鬆口氣,若干事便湧來。原本在以前需要幾小時的閱讀,也只能在“三上”解決了。話岔開來,就連這篇文章也是我利用雜碎的時光寫成的。如此一來,你確定還能像本文開頭所說的一樣,騰出一小時閱讀嗎?

人們常常抱怨這也做不完,那也做不完。對此我有十分清晰的感受。平時不正是恰恰因為一件事還沒做完,就急於去做另一件事。那一件事還沒做完,又被別的事情打攪,事情堆積如山,前面的事又反過來打攪後面的事,久而久之,竟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取個例子,現在想獲取資訊,完全可以去上網查,但我寧可讀書,何謂也?一來紙質書中書香、書頁都可有情趣,閱讀完翻過,頗有成就感;讀電子書只是滑鼠在那裡點,摸上去只是冰冷又耀眼的慌的電子螢幕,讀起來沒有感覺。二來紙質書是這些文字就不會變;電腦裡魚龍混雜,而且多數乃粗俗之物看之又有何意義?三來讀書如逢友,好書是終身的益友,讀一本書時似與友人交談可幾小時如一瞬;電腦上會時不時閃爍各種各樣的資訊,令人專注不得。碎片化閱讀是碎片化生活中一部分且最重要的一部分,人們閱讀浮躁,不求甚解,讓紙質書的閱讀成為空談。

總結性的來講,碎片化人生主要有兩方面:擁有多種資訊源且當你集中於單一資訊源時更多的資訊源會影響你。

科技帶給我們方便,卻令我們更加無法集中注意力。遇見碎片化的生活,我們又能如何防備?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那多餘的資訊,正如蒼蠅,只要我們心無雜念即可。但歸根結底,又有幾個人能在現實面前,擋住糖衣炮彈呢?

何謂碎片化人生?這應是一種由高科技發展所引起的必然現象,隨著時代的繼續變遷,我們以後真的還有機會好好專注做完某事嗎?

最後由魯迅先生的話結尾吧,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

這應該也是一種辦法。

僅以愚見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