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讓是所有人的美德相關作文20篇

謙讓是所有人的美德 篇1

國一作文 ,584字

在我狹小的視野裡,我只認為“謙讓”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只有我們中國人才會做到“謙讓”。其實不是這樣,自從我在車上遇見那一平常的一幕後,使我對“謙讓”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

那天逛街後,我站在謝池商廈前的車站等車,那時已經很晚了,車站上的人很多。這時從前方駛來一輛5路車,我也隨著那擁擠的人流湧上了這輛車。上了車,黑壓壓的背影,讓我摸不著方向。我只知道站在我前面的,是一位年邁的老婆婆。我並不為她擔心,因為我知道,一定會有人給她讓座的。果然如此,有一個人站了起來給老婆婆讓座,這並沒有引起我的注意,但當聽了周圍人的一番議論後,我才抬頭看了一下那個人:他,光禿禿的頭頂上長了幾根白色的捲髮。人挺黑的,但眼睛是藍的,眼睫毛很長很卷,鼻子很高,身材魁梧。

“外國人!”,這個字眼立刻在我的腦海中閃過。外國人給中國人讓座?我想,他當時完全可以坐在那兒無動於衷,因為他也是個五、六十歲的人啊,但是,他站了起來。在那一剎那之後,周圍的人都在議論他:“外國人給我們讓座!……”而且,每一個人都向他投去了讚許的目光,我也不例外,一直注視著他……

其實,現在想想這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雖然他與我們外貌不同,語言不通,而且有著國界的分隔,但他卻有著與我們一樣的行動。因為美好的品德是不分國度的,雖然我們生活在地球的不同地方,但謙讓美德是共存的,是我們作為人必須做到的。謙讓是所有人的美德。

致生命路途中所有人的一封信 篇2

寫信作文 ,592字

親愛的生命路過人: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的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描繪出一幅感人的畫面,那時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有這個多彩的世界,因為感恩才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讓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羊有脆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情”,而我是在感恩中成長的。

親愛的父母,感謝你們賜予我生命,你們為我撐起了一片天,不管我受傷時、難過時、鬱悶時,還是哭泣時,都有你們的陪伴,你們是我一生中最大的祝願,祝福我的父母永遠健康,永遠開心,永遠陪伴在我的身邊。

親愛的老師,你們的愛像一支紅燭,一點點融化了我們心靈的冰川,你們的愛輕輕地、柔柔的,如茉莉花一般,散發著沁人心脾的香氣。老師你們沒有華麗的舞臺,沒有簇擁的鮮花,你們有的只是那三尺講臺,老師,感謝您對我們的教育之恩,我們會努力的,祝福您,親愛的老師。

親愛的朋友,感謝你們陪我走過春夏秋冬。當我快樂是,身邊有朋友的捧腹大笑;當我傷心時,有朋友的暖暖擁抱;放學時,有朋友一起陪伴回家;遊戲時,有朋友提供外掛;誤入歧途時,朋友將是那條最粗的繩子,死死拉住你不掉進那口沒水的枯井。親愛的朋友,感謝你們,祝你們天天快樂,無論將來如何,我們都是朋友。

我的生命裡因為有了你們才精彩,我的胸懷,因為你們而開啟。親愛的生命路過的人,我珍惜你們,願我們一起擁有翅膀,飛翔生命的美麗區域。

愛你們的人:張依

所有人的責任 篇3

所有人的責任作文80 ,798字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交通安全隨處可見。我們往往見到大多數機動車遵章守法,而一些行人和電動車卻亂闖紅燈,違反交通規則。交通是我們全體公民的責任,並不僅僅是司機的責任啊。

有一次,我乘坐著公交車去上課,路上經過一個紅綠燈時,司機在紅燈處停下了。本來,這是一個非常平凡的事情,但這時,我看見旁邊有一個叔叔騎著電動車帶著一個阿姨,更重要的是,他們停在了機動車的右轉道上。後面的汽車也許有什麼急事,按了幾聲喇叭,可是他們不理不睬。汽車司機見沒有結果,又按了兩聲,這下可好,他們不僅沒有讓開,反而把頭轉到後邊,罵罵咧咧的說:“叫喚什麼叫喚,切!”,好像有過錯的是司機。好在這個司機有素質,沒有下車與他們理論。我想,如果碰上那些衝動的司機,那這件事情不知道會發展到什麼地步。

從這個事件當中,我想起了另外一件事。鄭州市的禁鳴區域又在進一步的擴大,我們之所以要禁鳴,就是為了給大家營造一個文明的交通環境。可是,我們只是注意司機,從而忽略了行人。一個汽車司機之所以要鳴喇叭,如果是無理取鬧,那當然應該制裁,但很多司機鳴喇叭的原因都是因為遇上了那些蠻不講理的行人,那些行人霸佔了機動車道,才使得司機去鳴喇叭啊。可是我們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法律上關於非機動車的處罰是少之又少,這也是非機動車車主變本加厲的原因之一。機動車鳴笛固然不對,但有過錯的又僅僅是司機嗎?不,是所有跟這件事有關的人員。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如果給非機動車以及過往行人制定嚴格的法律要求,人們也許就會遵章守法,真正起到交通文明化的作用。

同樣,當我們走在上學的路上時,不亂闖紅燈、不亂翻欄杆是我們必須要做到的,不搶道、不在馬路上嬉戲也是我們必須遵守的。不要為了那幾秒鐘而釀成大禍。

請記住,寧等一分,不搶一秒。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上,我們參與了交通,我們就應該為自己負責,為社會負責。交通,不僅僅是司機的責任,司機的義務,更是我們全體公民的職責!

謙虛是中華傳統美德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537字

“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句詩詞激勵著人們,使人們不斷進步,謙虛是成長路上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孔子是一位偉人,當時他已家喻戶曉了,孔子並沒有驕傲,反而更加謙虛。一天,孔子去拜訪老子,想拜老子為師。老子見孔子想拜他為師。心中很是疑惑,孔子當時比自己名聲還大,為什麼要拜自己為師呢?孔子虛心請教他人,從別人身上發現優點,來彌補自己的缺陷。連一代聖賢都虛心請教,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呢?

“程門立雪”的故事也是關於謙虛的。楊時跋山涉水,經過艱難險阻,終於來到了程頤老師家中。當時正值寒冬時節,天上飄著鵝毛大雪,程老師正在午睡,楊時不忍心叫醒老師,於是,便在程老師門前,筆直地站著,一動不動,大雪無情地飄落著。一個時辰過去了,程老師還沒醒,楊時早已變成了“雪人”,三個時辰過去了,五個時辰過去了……程老師終於醒了,楊時欣喜不已,終得拜師。

一位深感失望的年輕人,千里迢迢來到法門寺。講述了自己的經歷。釋圓讓他畫一個茶杯與茶壺。年輕人把茶壺畫在了上面,把茶杯畫在了下面。釋圓見了問他為什麼不把茶杯畫在下面呢?年輕人回答了這個問題,釋圓告訴他: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股清泉,年輕人恍然大悟。

虛心是中華傳統美德,讓我們把虛心這種美德發揚光大。

謙讓是我們的美德 篇5

謙讓是我們的美德作文 ,753字

星期一的晚上,爸爸開車來學校門口的奧數班接我回家,外面下起了中雨。汽車剛剛啟動,前面就堵車了。

我和爸爸在車裡焦急地等待著,汽車像蝸牛一樣走走停停。大約半個小時過去了,汽車仍然是排著長龍,前不見頭,後不見尾。行人也都在車流中來回穿梭。這時,在我們的車前方,一位老奶奶撐著傘剛要過馬路,突然從後面衝過來一個騎車的年輕人和老奶奶搶著過馬路,車把一下子撞著老奶奶的胳膊,車輪濺起的雨水灑在老奶奶的褲腳上。那位年輕人不僅沒有向老奶奶道歉,反而還惡狠狠地罵老奶奶擋住了他的路。老奶奶卻和藹地對他說:“孩子,你慢點兒!”當我看到這一幕時,我覺得這位年輕人真的很過分,即使他有急事要辦,也不能和長輩搶道而行啊!更何況他還騎著車子,騎車的人本來就應該先為行人讓道的。他應該懂得尊敬長輩,應該懂得謙讓的道理。

我們的車好不容易挪到了花園路與紅專路交叉口,嚴重的交通堵塞又發生。哎,真是的!這時,雨越下越大,人們都急著往家趕,誰都想爭搶交通訊號燈的最後一秒鐘衝過路口。南來北往的車輛互不相讓,有的汽車不按順序、不停地夾隊;有的汽車不按訊號燈的指示行駛;還有的汽車走在自行車車道里,馬路上一片混亂。交通訊號燈也失去了威力,十字路口堵了個水洩不通。就在我萬分焦急的時候,我看到了警察叔叔的身影,我高興極了,因為只要有警察叔叔在,交通馬上就能通暢起來。只見他冒著雨站在馬路上,用嫻熟地動作指揮著交通。他先讓花園路上的車輛行駛,讓其他車輛先等待一會兒,因為花園路是主幹道。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車輛開始有秩序地行進了,交通堵塞也等到了緩解。當我們的汽車從警察叔叔身邊經過時,我用敬佩的目光看著他,心裡充滿了敬意。

通過這兩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我們的大家庭裡,我們每個人都要遵守交通規則,做到尊敬、互相謙讓,因為,謙讓是我們的美德。

謙讓是一種美德 篇6

國三作文 ,831字

謙讓是一種美德,是一個人素質高低的體現。退一步海闊天空。它可以使我們的心胸變得開闊,讓我們更具包容性,同時也讓我們的社會生活更美好。

謙讓,可以贏得他人的喜愛。我們只有具有謙讓的良好品質,才能夠更好地與他人相處,進而贏得他人的喜愛。東漢時的孔融,在他四歲時,一天,母親讓他把梨分了,於是他按長幼,使每人分得一個,而自己的卻是最小的。父親問為什麼,他說:“我年紀小應吃小梨,而弟弟比我小,更應讓著他。”使父母更喜愛他,在當時廣為流傳。他的謙讓,讓所有人深思,給我們做了榜樣。假如他小時沒有謙讓的品德,長大之後怎麼會這麼受重用?我們應有謙讓的品德,才能贏得他人的喜愛。

謙讓,可以走得正確的道路。只有肯謙讓,才會正確得向前探索。我們敬愛的周總理,曾經三次謙讓於毛澤東,讓毛澤東三次東山再起,把他推到黨的重要領導崗位乃至最高領導崗位,從而化解了軍內的次次危機,儲存了革命力量,最終取得了勝利。周恩來的謙讓,讓革命的道路正確地進行下去,是一種積極的協助與扶持,是一種對革命道路持續下去的重要的謙讓。他使毛澤東又站了起來,走了正確的探索道路,最終取得勝利。只有具有謙讓的品德,我們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謙讓,可以建設和諧的社會。只有我們做到謙讓,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和諧。鄭州公交上,老人因讓座問題與一小夥爭吵,老人打了小夥四耳光,小夥沒還手,下車後老人猝死。另一公交行至真如西村站時,上來一位八十多歲老太太,坐在專座上的女青年不但不讓座,反而說自己是領導不好讓座。這些不謙讓的行為就在我們身邊,讓座是一個很簡單的事,為什麼鬧得這麼沸沸揚揚呢?這些現象暴露了社會的弊端,使我們的社會不和諧發展。這些人沒有傳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實在是悲哀!社會上人人謙讓一點,我們的社會就會變得和諧與溫暖。

無論在什麼時候,我們都不能丟失我們的優良傳統,或許我們一個謙讓的行為就會避免許多事情的發生,讓我們的社會更和諧得發展與進步。謙讓是一種美德,我們應從自身做起,將這種美德發揚和傳承下去!

不是所有的傷口都有花朵綻放 篇7

國三作文 ,826字

海明威曾經說過:生活使每個人遍體鱗傷,但苦難過後,每個人卻在這傷痛之處表現得最為剛強。

曾經我是如此堅定地相信這句話,告訴自己沒有無法承受的苦難,苦難賦予我們傷口,我們要讓它綻放出最美的花朵。我讚美那些敢於直面苦難的人,卻輕視那些不願回憶過去,不願再次面對苦難的人。直到後來經歷了許多,慢慢成長,對苦難才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年少輕狂,蔑視苦難,是因為我們經歷的太少,沒有經歷過別人的苦難,就不要隨意嘲笑他們對於苦難的敬畏。當我明白,並不是每一處傷口都能開出花朵的時候,心才開始成熟。

一個人、一個國家的成長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會遇到各種困難。我們必須面對,從困難與失敗中汲取力量,下一次面對時,不再退縮。生活與學習中,考試的失利,挑戰的失敗,拼搏之後卻並未成功,國家遭受的天災人禍,這些苦難都不會把我們擊倒,卻會促使我們與國家的成長。恰如如果這次把手磨出了手泡,下次就不容易再起泡,因為手掌的皮愈磨愈結實。

中國近現代史是一部苦難史,充滿血淚和抗爭。國家的內亂,列強的侵略,日本的踐踏,但這一切並未使我們毀滅,新中國從苦難中誕生,在苦難中茁壯。汶川地震沒有震垮我們,反而讓世界看到我們的團結與堅強。中國是綻放在這片苦難大地上的一朵最美的花朵。

但有些苦難卻是生命無法承受之重。心靈受到創傷,即使傷口癒合,但傷疤仍在,它提醒著自己是怎樣一路走來,那是每個人內心最為柔弱的地方。

震後對於那些失去家園與父母的孤兒的採訪是我不願看到的,每一次訴說都是心靈經歷一次痛苦,也許那慘痛的記憶永遠也無法揮去。

一本書中主人公說:關於戰爭的事,我不願講也不願聽。這是怎樣的辛酸與無奈!“軍神”劉伯承晚年時期,對於有關戰爭的電視劇幾乎不看,他不願記起那慘痛的歲月,無論成敗,都有許多生命永遠離開。英雄與偉人都是心存敬畏的人,戰爭只是手段,他們寧願忘記。

跌斷的骨頭會變得更脆弱,受傷的心靈亦是如此。

對於苦難的敬畏不是逃避,而是因為明白:不是每處傷口都可以綻放花朵。

信念是所有奇蹟的萌發點 篇8

國三作文 ,511字

信念讓人奇蹟般的戰勝絕望!

奮鬥中的我們彷彿前行於茫茫沙漠中,要經歷無數次的砥勵。炎炎烈日下,滾燙的黃沙隨風飄來,腐蝕著我們的毅力和決心。只有星星相伴的夜晚,黑色浸染著我們的心靈,夜風吹寒了我們的信心。綠洲也許渺茫,卻是我們所有的信心。

昂然挺立的蒼松不會老,老去的只是年輪;盎然生機的小草不會老,老去的只是季節;堅定者的信念不會老,老去的只是歲月。

上帝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光明就是信念。黑色牢牢鎖住海倫,凱勒的世界,卻鎖不住她熱愛生活的信念。黑色留給她孤寂,信念卻讓她看透重重黑髮,像孩子渴望糖果執著的享受生活的美好!像幼苗禁不住內心的鼓動破土而出,爆出通體的活力,只為成林,只為成就那蒼蘢!

信念讓人奇蹟般的戰勝絕望!

在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的絕望中,我感到了信念的力量。上天沒有給我們翅膀,卻給了我們夢和飛翔的勇氣。心田中不知何時堆滿了枯黃的落葉,信念的春風吹去了頹廢與蕭索。

當蜘蛛網無情的查封了我的爐臺,當灰燼的餘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我依然固執的鋪平失望的灰燼,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

人生的槓桿中,信念是他的支點,而一切奇蹟都是從這裡萌發出來的,請給我一個支點吧!我會撬起整個地球!

謙讓是一種美德 篇9

國三作文 ,777字

謙讓不是過錯,但在哈爾濱人才中心遭到了拒絕。為了讓別人先面試,大學生張媛媛幾次主動讓座,但公司負責人卻認為其過於謙讓,不予錄取。難道謙讓也有錯,難道謙讓不應該在當今社會大力提倡嗎?

縱觀當今社會,“蜂擁而至”“你推我搡”的現象屢見不鮮。某城市的公交車站前,在車還未到就有人擠到前排,差點衝上馬路。更別說車剛到,門未開就被擠開,站著不動就會被人機上車,難道這就不需要謙讓?火災現場地震之際,又有幾次是有秩序的先老後少、先弱後強的安全脫離現場?恐怕不是被燒死,而是被踩在那混亂的腳印之下,難道災難現場不應該用謙讓來維持?

謙讓,不是愚蠢,是心中裝著他人。

孔融讓梨的故事家喻戶曉,他吃梨時先讓哥哥挑,而自己只拿小的,7歲便懂得謙讓之禮,他使謙讓的美德放射光芒;公交車上,她那稚嫩的聲音,“爺爺,您坐”,讓一車人都為之讚揚。如果有了謙讓,怎會出現一個七十歲老伯見一青春少女無視自己存在不給老人讓座而一屁股坐在少女身上的尷尬事件?

謙讓,不是怯懦,是品德的修養。

中央電視臺的著名主持人畢福劍曾經在一次面試中因為謙讓而得以被錄取。在面試官要求面試者現場演一個節目時,畢福劍沒有和其他面試者搶著演,待到表演結束面試官問他演的角色時,他說,我演的是觀眾。最終,他被錄取了,難道他非要擠進去扮演角色才能彰顯其品德嗎?

謙讓,不是過錯,是正確的選擇。

感動中國的鐵血將帥劉金國,在帶領士兵們冒著生死撲滅一場大火後,沒後接受人們給他的殊榮,而是說:“這個榮譽不是我一個人的,是所有參加滅火的士兵的。”雖然他沒有到領獎現場,但這質樸的語言足以讓人們敬佩他的美德。面對榮譽,他懂得謙讓,不愧是人人敬仰的鐵血將帥,兩袖清風的忠誠衛士。

若沒有了謙讓,世界上就多了幾分混亂;

若沒有了謙讓,世界上就少了一份安全;

若沒有了謙讓,世界上將缺少一種美德……

學會謙讓,世界將更加美好。

有一種美德叫謙讓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1193字

“美”大家都很熟悉,許多人認為環境美、外表美等才叫美,其實謙讓也是一種美德,它在華夏五千年文明史中沉澱繼承、發揚光大。

在學校

早操做完後,大家排好隊,等著回班。當低年級的同學上去後,我們便跟著踏上樓梯,儘管後面的老師再三警告我們不要擠,但是有一些不聽話的同學一到了拐角處便猛地向上擠,“啪”的一聲響,原來是一個大孩子把一位小朋友擠倒了。那個大孩子已經跑得無影無蹤,那個小朋友臉色通紅,眼淚嘩嘩地往下流,我真想上去拉他一把,但人群太擠了,一時半會兒也上不去,而在那位小朋友周圍的同學們也不去幫助他,只顧著用力向上擠。那位小朋友無助地看了看周圍的同學們,可是,他們沒有一個要來幫他的意思,而當時實在是太擠了,那位小朋友很小,沒有力氣,只能趴在地上哭泣。我心想:這麼久了,應該有人會幫助他吧。誰知,大家都只顧著往上擠,根本就沒管他,哼,真是可惡,難道大家一點同情心也沒有嗎?終於,我上來了,我大步走到那位小朋友的旁邊,將他扶起,送他回教室。這時我就想:如今我們孩子們的生活學習條件優越了,但大家卻變得自私,只顧著自己,我們謙讓的美德哪兒去了?想著想著,我就感到恐懼,長此下去,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我不敢想……

在家裡

我一家四口人,爸爸、媽媽、我和奶奶。平時我們一家人還都是互相謙讓的,但有時也會鬧情緒。你看媽媽和爸爸又因為一點小事兒而爭吵,原來是爸爸不小心把杯子打翻了,裡面的水灑到了媽媽新買的裙子上,媽媽大發雷霆,非常生氣,便數落起爸爸來。終於,爸爸無法忍受,也生氣了,便和媽媽發生了爭執。就這樣,他倆你一言我一語地吵了起來,爭得面紅耳赤,吵得不可開交。後來,奶奶來了把他們勸開,才平息了一場戰爭。過後媽媽又主動對爸爸說:“是我不對,你是因為不小心而把杯子打破的,我不該那樣說你。”“我也有不對的地方,是我不細心,打破了杯子,把你的新衣服弄髒了,是我不好。”爸爸紅著臉說。隨後,他們倆又和好如初了。其實,我們生活中一定不能缺少謙讓這份美德,有了它,我們的家庭生活才會更加美好。

在公交車上

放暑假時,我和父母一起到鄭州去拜訪我小叔。在那裡玩了幾天後,便想去買些東西帶回去。來到公交車站,我們排好隊上車,在車上,許多年輕小夥子都站著,而座位上都只是老人們和抱著孩子的阿姨們,我很疑惑不解。在後排有一個小女孩兒,紅彤彤的臉蛋兒,扎著兩個小辮子,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我坐到她的身邊。到了第二站時,上來了一位老奶奶,可這時已經沒有座位了,這時,那位小女孩兒走過來,扶著老奶奶說:“老奶奶,您到我這坐吧!您年紀大了,這車總愛搖,您就坐到位子上吧!”“謝謝你,小姑娘。”老太太笑著說。一路上車搖晃著,但我看出小姑娘並沒有一點埋怨。我不禁感到慚愧。

在學校,互相謙讓,讓出一份安全,讓出一份秩序;在家裡,互相謙讓,讓出一份和諧,讓出一份關心;在公交車上,互相謙讓,讓出一份愛心,讓出一份美德。

別讓愛辜負所有人 篇11

高一作文 ,436字

愛是什麼,愛是關心,愛是支援,愛是支援,愛是安慰,愛是寬容,愛是分享,其實,愛似一汪清水,清澈而潔淨,愛似一杯酒,淡淡的,卻又醇醇的。

中秋節時,家裡的餐桌上多了兩盤葷菜,一盤醬牛肉,一盤蒜蓉腸。雖說,不是很稀罕的東西,可是,母親的保留仍然有著意義。

父親走過來,看了看說:“有牛肉不吃,偏吃這個。”

因為,父親不喜歡我們吃蒜蓉腸。

我說:“別看這個,那媽媽也說,等姐姐回來再吃。”

母親一聽,也笑了起來,繼續說:“我還不是希望你們仨都能吃到嗎?”

是啊!我們家的家風也無非就是這樣,學會分享,就學會愛。

母親上一次買回一瓶什錦罐頭,回到家,就放到廚房的角落裡。我知道,那是等姐姐回來一起吃的。

一天上午,弟弟打開了罐頭,到了晚上,沒剩下幾個罐頭。母親拿過,邊說邊笑:“讓我也嘗一嘗。”

母親邊吃邊問:“你吃不吃?”我搖搖頭。每次有好的東西,母親總是留給我們,除非我們吃剩下,她為了不浪費,才去吃。這就是母親的愛。

別讓所有的愛去辜負了所有人,因為愛,擁有了所有。

謙讓是一種高貴的教養 篇12

國小六年級作文 ,703字

謙讓是一種高貴的教養。在此之前我連個“謙讓”這個詞的意思都不懂,直到發生了那件事……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在這種天氣裡,想要發生不愉快的事情是不可能的,不過世上沒事是不可能的,但我真的不敢相信這件事會發生在我身上。

下課了,我一蹦一跳地來到圖書角,拿書時看到了我一直想看的書《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就在我把手向書伸去時,突然有一個同學使勁地把我撞開,就在我的眼皮底下把書搶走了。

那時,我還來不及把自己行為控制住,就向她喊道:“你是有病吧!沒有看到我已經拿到書了嗎!”她也不甘示弱,也朝我喊了起來:“怎麼的?你可以看,我就不可以看嗎?”“你……”我氣得無話可說。我們直吵到上課鈴響了起來,老師來了也沒停嘴。這時,班主任見我們吵得不可開交,便講了一個故事,名叫“六尺巷”,主要內容是在清朝的時候,張家和吳家爭地盤,吳家不肯,張家就想讓張家在外地當官的兒子張英來評理,張英聽了後,便寫了一首詩給家人,詩曰:“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看後,便主動讓出了三尺,吳家看到張家讓出了三尺,自己也讓出了三尺,就成了如今聞名的六尺巷。聽到這裡,我臉發燙,頭低了下來。

下課了,我主動跑到同學那裡,和她道歉,沒想到她也把書遞給我,接過書,我們都笑了。

從此以後,我明白了“謙讓是一種高貴的教養”這句話。

理想的大門為所有人敞開——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13

讀後感 ,812字

《平凡的世界》主要講述了孫家隨著時間的變化而發生的各種悲事喜事,興衰變化。最終,以孫家發財而結束。然而這一切都應歸功於——理想。

我認為本書的成功便是題目中的“平凡”。雙水村,石圪節公社,原西縣,乃至黃原,銅城其實僅僅是廣闊世界中微小的一角,如此渺小,如此平凡。而人們卻在這平凡的“世界”中幹出了不平凡的事。這在孫家中明顯體現。

當時,孫玉厚一家窮困潦倒,每天都穿得衣衫襤褸,收入已經難以維持這個家,糧食就更不用說,嚴重缺乏。但孫玉厚夫妻堅決讓孩子們唸書,他們覺得,難道我孫家這麼多年來,還不能出一個“高材生”嗎?這也許就是他們的理想。正是努力堅守著理想,才後來使得孫少安、孫少平、孫蘭香有所作為。試想,如果他們沒念過書,孫少安該怎樣計算磚廠的收入,孫少平怎可能來到大“世界”,孫蘭香又如何考入大學?其實,孫少安根本不會經營磚廠,少平根本不會想離開雙水村,孫蘭香也不會夢想著考入大學,而只能讓我們看見一派兄弟和妹妹耕種的場景。孫玉厚夫妻為通往理想大門的階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沒過多久,實行了生產責任制,人們已經可以略微地走入資本主義路線。誰耕作的糧食多,誰的收入就多!因為過去家庭貧窮,少安在13歲時便與父親挑起生活的重擔。現在,既然實施了新制度,少安身體又壯實,終於通過勞動使孫家逐漸從窮困艱難中走出來。

孫家已不知做了“人下人”多少代了,現在終於有好時機去翻身崛起了!少安從小就明白了家境,便下定決心讓自己,家人在眾人面前撐起腰。現在看來理想並不遙遠,孫少安於是開辦了磚廠,事業蒸蒸日上,箍了新窯,實現一樁夙願。

理想的大門隨時都為我們開啟,他對於所有人都平等。要想實現理想,就必須抓住通往勝利的機會,並努力追求。理想的大門為所有人敞開,為所有抓住機會,努力奮鬥的人敞開。

有趣的美人魚湖 篇14

國小四年級作文 ,728字

爺爺奶奶常說:“美人魚湖就是天下最有趣,最好玩的湖了。”聽了這話,我的心裡總是癢癢的。今年暑假的一天,我終於如願以償了,爸爸媽媽帶我去了美人魚湖浮潛。

我們乘著船,一路歡歌笑語,嘰嘰喳喳,猶如一隻只活潑好動的小麻雀,一刻也停不下來。正當我們玩得歡樂時,導遊說:“我們到了。”

船停下了,我環顧四周,卻沒有找到一點兒落腳的地方。正當我疑惑時,導遊發話了:“現在我們在美人湖上。”我環顧四周,只見湖面風平浪靜,水有深藍的,淺黃的,墨綠的,一塊塊,一條條,交錯在一起,像一道道彩虹,多好看啊!導遊說:“現在,大家可以去浮潛了!”於是,我們一個個都像下餃子一樣,跳下了水。下水後,我一個勁兒地往下游,終於,我游到了湖底。

在湖底,?入眼簾的是那一大群海星,有大的、有小的、胖的、瘦的,有粉的、紅的、藍的……,每個海星都不一樣,真是色彩斑斕,引人注目!瞧,那裡有隻小海星,它是耀眼的金色,是那太陽的顏色!難道它曾是高掛天空的九個太陽之一,被后羿射下來了,掉進了大湖中?一轉身,乍一看,咦,那兒,怎麼會有一個紅紅的大蘋果?我很奇怪,湊過去仔細一看,發現它並不是什麼大蘋果,而是一直硃紅色的海星!別過頭來,只見海星三個一群,兩個一夥地聚著,霸佔著整個湖底,真好看!

抬起頭,小魚也很多,有圓的,正的,方的。看,他們有黃的,紅的,粉的……可好看了!海葵也數不勝數,這個一個,那一個,眼睛應接不暇。

“靜妍,回家了!”耳畔邊響起了媽媽天籟般的聲音。我游回了船。

再見了,海星!再見了,美人魚湖!

謙讓是一種美德 篇15

國一作文 ,819字

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三分心平氣和

——題記

謙讓不僅是一種美德、一種教養、一種格局、更是一種境界。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自古以來,謙讓的美德就被世世代代華夏兒女傳承發揚。孔融讓梨是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一個梨的大小雖然微不足道,但對於一個四五歲的孩子來說卻是難能可貴的。他的謙讓,讓所有人深思,給我們做了榜樣。小時候媽媽給我講這個故事的時候,儘管我似懂非懂,但一顆謙讓的種子在我心中的沃土慢慢生根,發芽……

8歲那年,全家去泰山旅遊,到了最後合影留念環節,媽媽讓我和妹妹按個子高矮坐到兩塊石頭上。正當我擺好手勢準備喊“茄子”時,一旁的妹妹卻哭鬧起來。上前一問緣由,才知道她不甘心“居於人下”,非要坐那塊大石頭。我不假思索的對大人們說:“我坐那塊小石頭吧,我和妹妹換換,我比她大,理應謙讓”。大人們都誇讚我是個懂事的好孩子,我也感到心裡暖暖的。原本心中僅存的那點不快也一下子煙消雲散。回家的路上,我又給妹妹講了孔融上梨的故事,並告訴她要像小姐姐學習懂得謙讓,妹妹一知半解的點頭笑了。

謙讓是心靈的美,讓人溫暖,讓人感動。謙讓是蘇東坡“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的從容;謙讓是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超然;謙讓是杜甫“安得廣夏千萬間,大辟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感慨……也正如雄鷹學會謙讓狂風驟雨,才有了它的展翅高飛。

謙讓不是一葉扁舟,隨波逐流;謙讓不是一葉浮萍,漂浮不定;謙讓不是一束曇花,轉瞬即逝……

謙謙之行,在於手,在於心……

謙謙之言,在於口,在於情……

守禮謙讓,尊重生命,從做好自己開始!

誤人的美 篇16

國三作文 ,643字

貓頭鷹的樣子不招人喜愛,叫聲淒厲,被人視作“不祥鳥”,然而它是益鳥,蝴蝶的樣子招人喜愛,豔麗多姿,被人當作“吉祥鳥”,然而這是害蟲。

—題記

在綠樹成蔭的森林裡,有一隻高大英俊的梅花鹿。他的家是一個大樹洞,青草是他的主食,溪水是他的飲料,小鳥是他的夥伴,他快樂地生活著。

一天早晨,梅花鹿蹦蹦跳跳地跑到小溪旁。金黃色的陽光照在溪面上,波光粼粼好似綢緞上鑲嵌著的點點碎銀。梅花鹿低下頭飲水,在他抬頭的那一刻,他看到了溪水中自己的倒影。頭上的梅花鹿角有序地交錯著,彎曲修長,身上黃白交錯的花紋更為美麗;只是那又長又細的四肢,顯不出自己的魁梧,反而有點瘦弱。但他還是很開心,對自己的倒影百看不厭。他覺得自己實在是太好看了!

他挺直身子,向前邁出步伐。突然,他感到背後有一雙眼在盯著自己,並充滿了殺氣,他自覺不妙,飛奔入樹林,小溪對岸的老虎也窮追不捨。

跑到樹林中央時,有一列低矮的枯樹擋住他的去路。樹上的枯枝相互交錯,卡住了他那漂亮的鹿角。他費了好大的力氣,才甩開枯枝。而那隻老虎快追上自己了,他便發揮自己長腿的優勢,竭盡全力向前跑。

當他氣喘吁吁再也跑不動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已經擺脫了老虎,想起自已剛才差點死於虎口,他仍心有餘悸,而救了自己的,竟是自己認為弱小無用的四肢;而那些自己百般寵愛,外表漂亮的鹿角卻是害自己差點喪命的罪魁禍首,他這才恍然大悟,外表好看的東西並不都是好的,而外表不怎麼好的卻有可能對自己有幫助。正如雨果所言:“假如沒有內在美,任何外貌的美都是不完備的。”

處世以謙讓為貴,做人以誠信為本 篇17

國三作文 ,610字

家訓乃一家之本,對每個人都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家也不例外。平常人家早已不沿用古老的家風家訓,在這個喜慶祥和的春節裡,我與父母一起撰寫著我們家的家訓。

我們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挑選了“和諧、友善”作為家訓的中心。爸爸說:“一次我在買早餐看見了一幕場景,使人觸目驚心。”門口賣早餐的大姐的車停在路邊正在下貨,突然一聲刺耳的聲音之下,一輛也是來買早飯的車因為車速過快把大姐的車上劃了一大條刮痕,大姐頓時火冒三丈,看著迎面走來的肇事車主就來氣,張口大罵,可是肇事車主非常有禮貌地說:“大姐,你能先把早餐賣給我嗎?”大姐氣勢洶洶地說,你劃了我的車,還想買我早餐?肇事車主賠著笑臉說:大姐,劃車與早餐,咱們一碼歸一碼,我又不跑,保準修到你滿意為止。大姐看著肇事車主這麼誠懇地態度,態度緩和了許多,最後心平氣和地瞭解了此事。如果那位肇事車主也是一個急性子、暴脾氣的話,那麼這件事情會越鬧越僵。和諧友善會讓事情簡單化,社會更和諧。

從懂事起,媽媽就告訴我做人的道理:誠實守信,向同學、朋友借東西,要有借有還,向別人承諾的事情,要守信。我在八年級學過的宋朝大學士宋濂,為了還書冒著寒冷的大雪,穿梭在陡峭的山間,連自己的腳趾凍僵都沒有去管,這是多麼誠實守信的一種精神啊!孔融讓梨的故事也一直伴隨著我們成長,讓我們懂得了什麼叫謙讓。

“處世以謙讓為貴,做人以誠信為本”的家訓,它提醒著我們家的每個人時時銘記家風家訓,讓我在成長中受益匪淺。

一個人的美 篇18

國小五年級作文 ,506字

一個人的美,不一定是要外貌的美才叫作美。一個人心地善良,那也叫作美;一個人誠實守信,那也叫作美……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我就看見過一個很“美”的人,雖然她與我只見過一面,但是她善良的心靈深深感動了我。

假期的一天,我獨自一人在街上步行。突然,我被身後的一個衝擊力一下子撞倒在地。我痛苦地爬起來,扭頭一看,原來是一個大姐姐騎自行車把我撞了。我的腳很疼,只好先坐在地上。

這時,只見那個大姐姐神色慌張的快速地向我走來。她,比我大兩三歲吧,一頭烏黑的頭髮,高高的鼻樑,炯炯有神的眼睛裡溢滿了歉意,最讓人難忘的是她臉上有很多雀斑。她把我扶了起來,輕聲問道:“小妹妹,撞疼了吧?真對不起!”我忍著疼說:“我……不太疼。哎喲……”“扭傷腿了吧?來,我送你去醫院吧!”

那位姐姐把我送到醫院後,又叫來了醫生。醫生幫我包紮好傷口後,跟我說:“那位姐姐已經付了醫藥費,她還讓我轉告你,她家裡出了事,才神情恍惚地撞到了你。她現在回去處理家事了。”

我的目光四處尋找那位姐姐時,已經看不到她的身影了。

看,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她善良的心讓我永遠都忘不了。她是世上最美麗的人,她的美在我心中無人能比!

不只是一個人的精彩 篇19

高二作文 ,1248字

古代、近代、當代、現代組成我們的歷史,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組成我們的文學,嚴肅、勵志、浪漫、頹廢、離奇組成他們的故事。精彩或不精彩結束我們的生命。

—題記

語文課本上最大的贏家魯迅,卻輸給了現代人的品味。被“正統文學”所排斥的郭敬明,卻充斥著青少年的課桌。是因為《藥》的隱晦,還是麻木的人們根本無意服下這些苦口良“藥”,是因為《祝福》的殘忍,還是善於逃避的大眾聽不進那些帶著痛的“祝福”。《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翻起來太過沉重,放在書櫃的底層早已佈滿了灰塵,那本韓寒的《像少年樣飛啦》,不斷的被借出,早已不知道“飛”到何處去了。

從語文課上男生大聲說著“郁達夫是外國人”開始,我漸漸思考為什麼人們文學知識那麼淺陋。從1918年的《狂人日記》到現在,中國文學的道路到底在哪一步走錯,連文化人都質疑文學的流行趨向能否讓中國文學走得更高、更遠?

從魯迅、郁達夫為“人生而寫作”,產生了教育意義深刻的雜文,嘲諷時人的小說。徐志摩的“為藝術而寫作”,沈從文夢尋的心靈的純潔聖地“京派”,張愛玲極力描繪奢華生活的“海派”,中國人民英勇抗戰,以開創新生活為原形的傳記,謳歌黨和國家的篇章,文革過後,對於文革時文化人艱難生活的再現,海峽彼岸三毛的遊記,金庸、瓊瑤和如今的“80後”,中國文學的流行趨勢向順著這個脈絡慢慢改變著。

從唐代開始的“虛構文學”到了金庸、瓊瑤那裡飛到了另外一個高度,逐漸偏離了現實的軌道。恐怕他們留給現代的最大意義就是捧紅了一批又一批年輕演員。完全無從談起的故事,開始讓讀者習慣於脫離現實的閱讀。男孩子丟開課本,拿起木劍,滿心期盼在某次回家路上撿到一本武功祕笈;女孩子丟開對父母的承諾,痴痴等待一個會承諾她永遠幸福的人帶她遠走高飛。由虛構文學延申到現在的一個流派即為“穿越小說”,用現代人的思想去描寫古時候的事情,極盡搞笑之能事。看過以後連主人公的名字都沒有印象,也不知道它除了那些拙劣的故事處還想表達些什麼。

唯美是屬於年輕人的。一群帥哥美女,糾結不清,結局不能圓滿;小說裡的人名不像人名,愛一定要愛錯過,恨一定是因為愛過;越珍惜的失去的越早;一定要突顯時間的滄桑感。郭敬明被視為其中代表,他的“45度仰望天空,然後淚流滿面”,開創了所謂的“憂愁文學”。

在我看來,如果一篇文章或小說寫出來如果沒有它的意義就不能算是文學作品,寫的再好,文采怎麼出眾,也只是一些詞語的堆砌。文學,是要給人看的。文學,不只是一個人的事。那些精彩,也不應只是一個人的精彩。一部小說,在描寫那些感人至深的情感之外還需要些別的,它可以喚起人們某些認識。

先哲王安石曾說過:務為有補於世。

文學不僅僅是文字上的學問,更應該是一種對於人性的探索。文學即人學,愛與恨這些情感只是顯性特徵。而內在的,真正能夠反映人們生存環境的部分,才是真正該去積極研究的內容。

已故的導演謝晉說:“電影的最高境界,不是在電影放映時贏得熱烈的掌聲,而是在電影落幕很長時間後,從觀眾席傳來一聲嘆息。”

有趣的美術課 篇20

國小四年級作文 ,367字

每個學習階段都有不同的相應課程,每門課程都會給我們相關的知識和技能。

語文、數學、英語,這些文化課會讓我們擁有更多的知識。

音樂、體育、美術,這些特長課可以讓我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成為一個有素養的好學生。

在這其中,比較有趣的還是美術課。因為美術老師不光年輕帥氣,畫工好,而且還幽默陽光,深受同學們喜歡。

記得之前,每次上美術課,同學們都會提前在教室坐好,等待老師來上課。不是因為老師嚴格,而是我們很期待。

美術老師的課從來不會死板嚴格,他會很開明很民主,總是能照顧到大多數人的心情。他會在課上給我們講一些笑話,會講一些最近發生的有趣的事情,絲毫不用擔心這樣會耽誤學習,反而這樣親和的態度更能夠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

美術老師私下也會跟我們關係很好,像一個大哥哥一樣幫我們解決一些生活難題。

我們都很喜歡美術老師,也更喜歡他的美術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