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我是奇蹟”的紙鳥》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讀《“我是奇蹟”的紙鳥》有感 篇1

讀後感 ,401字

蜜兒說:“每個孩子都是世界的奇蹟,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世界的唯一。在學校,學習的目的應該是發現他們的潛能;行動的目的應該是發揮他們的潛能;行動的目的應該是發揮他們的潛能。”然而,如今的學校,是這樣的嗎?

現在,在我的眼中,學習的目的是考試考好點;行動的目的是放鬆一下。在紅宮學校的學生眼裡,學習的目的是名次在前面些,行動的目的……在蜜兒來到之前,他們沒有戶外的行動,只有教室裡的,就是上課。紅宮學校的學生不喜歡公佈名次表,名次排在後面的學生覺得太沒面子,名次排在前面的學生又太累了,而且,考試的內容大部分都不是他們的潛能。

相比之下,我們學校要好得多,因為我們學校不會公佈名次表,這樣就能留住面子。但我仍然害怕考試,因為我總擔心考不好,一緊張就有些害怕,而且,每當快考試時,老師就會特別強調,使我更加緊張,幸好考出來的成績還不錯。

在考試這方面,我就一個請求:在考試前請多鼓勵我們一下,因為自信是很重要的!

讀《我和狗狗的約定》有感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95字

我看過許多本關於動物和人之間的故事的書,但是最令我感動的還是《我和狗狗的約定》。

這本書的作者是著名的羅彩渝,講述了許多感人的故事。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小狗胖水餃從出生起便跟鬆鬆一家相處十分融洽,鬆鬆一家對胖水餃很好。每當胖水餃做了什麼壞事,從不打罵它,只說它幾句。後來因為鬆鬆的身體不好,爸爸媽媽把它送人了,這一舉動使胖水餃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這以後,它踏上了尋找主人的路途,途中有許多磕磕絆絆。雖然胖水餃不知道回家的路有多遠,但它從不放棄,堅定信念,終於在醫院和主人團聚了,可不幸的是胖水餃要去往另一個世界了,它帶著微笑離開了。

最後胖水餃的微笑到底是否幸福呢?在我心中,讀到這裡,帶給我更多的感受是不忍。狗狗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他們陪伴我們成長,我們卻沒有陪伴它直至生命的盡頭。

我也養了一隻可愛的狗狗,我們希望它一直健健康康,生活在我們的家庭中,成為我們大家庭的一份子,一同走過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我想動物也是有感情的,只要我們善待它,它總會用自己的方式報答我們。

還記得有一次回家,我因為沒有考好,心情不佳。我正垂頭喪氣地往家裡走來,蹲在門口的小黑似乎感覺到了我的低落,便搖著尾巴跑了過來。嘴巴中發出低落的聲音,彷彿用它的語言安慰著我。它把身體往我的身上蹭了幾下,還用嘴巴咬了咬我的衣袖。我蹲了下來,小黑便一下撲進了我的懷裡。暖暖的,堅定而又有力量。我忍不住笑了出來,是啊,生活中有什麼困難會邁不過呢?小黑治癒了我。

我從來不敢想象和小黑分別會是怎樣。直到有一天,小黑生病了。看著它日益痛苦,我的心如刀絞般痛。終於分別的日子還是來了……那一天,我難受極了。如果你也擁有一隻小動物,請你善待它,保護它。在它有限的生命中,讓它同樣感受到愛的溫暖。

人和動物間的感情是珍貴的。而親人之間何嘗不是如此呢?我更是聯想到了我的父母。他們陪伴我走過幼兒園,進入小學。在今後的路上,還要繼續陪伴我走過生命中的春夏秋冬。他們無私奉獻,他們無私地傾其所有愛著我。而我反過來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呢?面對自己的親人,我們更要珍惜,更要感恩。要知道“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意”,更何況我們呢?我想從今天起,我們應該更多地愛自己的父母;更多地幫他們的忙;心中更多一些感恩!

生活中如果我們心懷感恩,心中有愛,懂得珍惜,我想我們將收穫更多愛的芳香!

小動物可能是大部分小朋友都非常喜歡的,我也不例外。小作者從一本書中可愛的狗狗寫到自己養的狗狗,再通過動物聯想到人,想到自己父母養育自己的辛苦,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個富有愛心,懂得感恩,好學上進的孩子。習作語言樸實,層次分明,內涵豐富,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讀《我和老爸的戰爭》有感 篇3

讀後感 ,45字

他確實也是個主角!他是我們心中的英雄!他的名字不重要,我們都簡單地叫他"BABA”。

致我們終將失去的青春——讀《被窩是青春的墳墓》有感 篇4

讀後感 ,1109字

讀完《被窩是青春的墳墓》一文之後,感慨七堇年寫的與現在的我們是多麼的相似:放縱、叛逆、不顧一切地去做一些自認為對的事。

青春如流水般總在不經意間消逝,而我們就在許多個不經意間讓它離開了,心裡想著離開了就離開了吧,總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在手中。正如同文中所說的,對於鬧鐘的聲音都覺得刺耳,恨不得抓起就往外扔,然後繼續做夢,才發現一切是如此的脆弱,時間就在這樣的日子中度過了。

學習、奮鬥、拼搏、放縱、嬉笑、叛逆,構成了學生時代的我們,做的那些瘋狂的事情,被問起時,還振振有詞的說是為了給青春一個回憶。其實想想,又有多少時間可以供你不顧一切呢?那些被荒廢了的日子造成了多少遺憾呢?以後再去哭泣又有何用呢?

我們都希望以後的青春能有多麼多麼好,現在便開始規劃以後的大學、工作和生活,卻忘了是什麼在支撐著這些?是在青春的時候,我們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好學生們在每個陽光和熙的下午,用手中的筆刻出了一個道道痕跡,而差學生們則是在每個下午老師的講課聲中沉沉睡去,這就是對待青春的不同。我們總在抱怨我們的生活在無盡的作業和考試中度過,總在幻想這以後多彩的生活,對坐在最後一排感到厭煩,對考試成績感到恐懼,對考試前幾名感到羨慕,對自己感到討厭,總在問,為什麼自己不如他們,為什麼自己不行。總是在問為什麼,卻從未想過要怎麼辦。

也許人都是這樣,要經歷刺激或打擊才能讓自己下定決心,這時的決心才是真的,那些以前口上說的輕飄飄的決定在其他誘惑的面前顯得那麼的脆弱與不堪一擊,於是總想著下一次下一次,下一次一定會怎麼怎麼樣。哪有那麼多時間讓你一次有一次的去浪費呢?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學習也不是說好就好了的,是要付出行動的,也不必一天就要成為一個什麼樣子,者也不大可能,只有一點一點的積累,一點一點的學,不管遇到什麼都不要放棄才行。這條路是自己選擇的,不管怎樣都要堅持下去。

對於我們終將失去的青春,我不想有太多的遺憾,到最後兩手空空,什麼都沒有。現在的青春是為我們的以後鋪路的,是讓我們學習的。總在羨慕那些在年輕的時候就取得很大成就的人,卻忽略了別人所付出的汗水與時間是常人的幾倍,別人的光鮮是用多大代價才換回的。

不付出有想要得到回報,世上哪有這麼好的事,我們沒有時間停下來回頭張望,沒有時間停下來回首過去,沒有時間繼續放縱。我們要抓緊每一分每一秒,為以後的生活奮鬥。現實是殘酷的,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依舊作著我們的美夢呢?

我們的青春已被我們的種種行為埋葬了一半,是該與那些說再見的時候了,先放下那些我們羨慕的美麗衣服,放下手中還拔弄著的手機,放下我們還準備去做的事情,青春不能在如此浪費下去了。

為了給青春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努力為之奮鬥吧!

自由自在的生活著——讀《我想長成一棵蔥》有感 篇5

讀後感 ,754字

在這一個充實而又快樂的暑假中,我滿懷著高興的心情讀了著名大作家常新港寫的一本書,名字叫做《我想長成一棵蔥》。我特別喜歡看這本書,因為它像磁石一樣緊緊的吸引著我,使我愛不釋手,可真想一口氣就讀完。

這是一本關於勵志成長系列的書,是一部反映現代孩子成長的長篇小說。它裡面講的是:一個名字叫做潘春春,他從幼兒園到小學五年級,路途是十分“艱辛”的。爺爺把他一生的理想加在了他身上,爸爸把他一生的理想也加在了他身上,媽媽加在他身上的“東西”就更多了。大人們把他們的理想都強壓在了這個男孩身上,所以導致他的成長路程異常的“艱辛”。家長們都認為他是一朵奇葩,覺得在他身上有著他們遺傳給他的“星光”。而潘春春的理想就是想長成一棵蔥,他只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平靜而又自由自在的生活下去。

讀了這個故事之後,我感覺到現在的家長把孩子管得有些太嚴了,太重視孩子了。在各個方面都關注著孩子,看著他(她)的一舉一動,觀察他(她)的心情,什麼事都管著他(她),不讓他(她)去做,孩子會受不了的,也會透不開氣的。不過,有些時候,家長也是關心我們,為了我們好,為了我們著想,我們也不要去惹他們生氣,這樣也是不對的。

有一次,在一個很平常的夜晚,我因為好幾道數學題弄得心裡十分煩躁,而且心急火燎。正在這時,媽媽推開門慢慢地走了進來,看到我正在這兒費盡心思而又絞盡腦汁地想時,便輕輕地說:“孩子,你這樣做是不對的,做題既要有思路,還要有竅門”。還沒等媽媽說完,我就沒好氣的說:“說什麼說,我知道!”說罷,我便一下把媽媽推了出去。事後,我覺得自己做的很不好,其實媽媽也是好心的,我的心裡是無限的後悔和內疚。

啊!媽媽,對不起。不過,我想對您說:我已經長大了,是一個大姑娘了,您不要為我太操心了,我也更懂事了,請您給我更多的空間讓我自由自在的生活著吧!

愛,永遠是最美好的——讀《閃著淚光的決定》有感 篇6

讀後感 ,732字

“一個孩子如果不曾為一件特別想做的事、一個特別想珍惜的人認真過努力過,就不能算是真正地長大了!”這是《閃著淚光的決定》的作者辮子姐姐(鬱雨君)在書的封面上寫下的一句話,這句話深深地吸引著我,讓我一口氣把這本厚厚的書讀完。

這個故事裡的主人公小姑娘悟那,有一個很重要的理由讓她決定留一頭長長的頭髮,一直不肯剪掉,而且從不動搖。這是為了紀念她生命中最難忘的一個哥哥。五年前,他們都患上了白血病。悟那做手術還差幾萬元時,那位哥哥做出了一個決定:放棄了自己的治療,把治療費用送給悟那。這真是一個屬於男子漢的“正確、高貴和美好”的決定啊!

“男孩子的頭是用來戴帽子的,女孩子的頭是用來長頭髮的!越長越美。”哥哥曾經說過,“悟那,你要答應我,從今以後,你的腦袋只能用來長頭髮,不能用來胡思亂想。這樣,有一天,我才能抓住你的長髮,爬上你的視窗來見你呀!”原來,悟那要留長頭髮是因為這樣重要的一個承諾啊!悟那一直信守著這個承諾。現在,她的頭髮暴長暴長,可是,哥哥卻再也沒出現過。她一直等著哥哥,並穿著哥哥留下給她的溜冰鞋尋找他。我的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下來。悟那啊悟那,別再找哥哥了,他五年前就走了啊!

故事的最後,悟那終於把長髮剪掉了,她剪掉了傷心的繩索,給自己一雙翅膀,飛向燦爛的明天。因為她忽然明白了,生命就是一份奇妙的禮物,而自己就是哥哥送出的生命禮物。她要把每天都快樂地打包!讀到這裡,我再一次感動得流下了滾滾的眼淚。我真為悟那這個閃著淚光的決定而感到高興!為一個珍藏著愛和感恩,在悲傷中變得更加堅強勇敢的女孩而高興!

讀完這本書,使我明白了愛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我要在長大過程中學會愛和珍惜被愛,並且為特別想做的事、特別想珍惜的人認真、努力,這樣我才能算是真正地長大了!

讀《興趣不是最好的老師》有感 篇7

讀後感 ,544字

最近翻看雜誌時,看到了一則醒目的黑色標題─《興趣不是最好的老師》。記得幼時,老師、家長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什麼這裡卻說“興趣不是最好的老師呢”?強烈的好奇心促使著我讀下去。

一目十行地快速讀完文章,我大概瞭解了文章的內容:作者以前在大學階段是一個興趣愛好廣泛的學生,每天都奔波在這個活動與那個社團之間,剛開始,她覺得這樣的生活很好,因為各種活動讓她變得很充實,很快樂。但慢慢地,她發現回過頭放眼望去,一年裡,自已並沒有做出什麼轟轟烈烈的成績,也沒獲得什麼獎項,只是一直在原地打轉。

興趣不能完全沒有,也不可過多,正所謂“多一分嫌肥,少一分則瘦”。哪個先做,哪個後做,哪個更重要,自己要懂得舍取,選那些最重要、適合你的、以後對你有幫助的興趣。你不是超級“Superman”,不可能把所有的事一攬包,更不可能把所有的事都做到十全十美,這時的你一定不能猶猶豫豫,這個不捨得丟,那個也捨不得丟。記住,不要總是委曲求全,果斷理智些吧!

興趣不是壓倒你的最後一根稻草,更不是助你成功撬起地球的唯一支點。你不能總靠你那可笑的“三分鐘熱度”和所謂的興趣過一輩子。只有專心、堅持地去完成一件事,而不是去完成三件、四件甚至更多的事上,才會“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才會到達成功的彼岸。

讀韓寒《我所理解的教育》有感 篇8

高一作文 ,800字

韓寒之言,字字入理,句句無不折現出不一般的見解。讀完之後心中感悟甚多,特此抒發一下個人見解和感想。

教育是一個改變命運的有力武器,雖說現在依舊鋒芒不減,但多少也有點落寞了。原因無他,無非就是“讀書無用論”搞的鬼。曾幾何時,人人以讀書為榮,以讀書為成功的必經之路。而看如今,一些人高舉“讀書無用論”的大旗,身先士卒的跳向不讀書的泥澤,最後遍體鱗傷。在我看來,這些人是悲哀的,但更是可惡的。他們之所以悲哀是因為他們失去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書中的知識,所以他們註定是一個裝著低俗靈魂的軀殼。他們也是可惡的,因為自己不讀書也就算了,還要帶著大家往不讀書的火坑裡跳,你們這群人真可惡,無恥。這些人,這種現象。便是使教育有點落寞的蒙在教育上的灰塵。但瑕不掩瑜,中國的教育總體上還是好的。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教育也步步高昇,並坐上了命運之神的寶座,他決定了你的命運。但請你放心,這位命運之神並不是無能的,自私的,不公的。他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重要的是看你能不能把握住他給你的機會,所以,嚴格來說,真正決定你自己命運的人是你,教育只是你用來決定自己命運的工具。不過不得不說,教育這工具的確很好用,你看看錢學森,鄧稼先,那個不是通過教育來實現自己的偉大人生的。也許你會說,看韓寒中學就輟學了,不一樣成名了嗎。你再看看高爾基,他連小學都沒怎麼上,不照樣當大文豪嗎。但我想說我們和他們不一樣,他們是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自己進行教育,並取得成功。不過他們受教育的方式和我們不一樣,我們是在學校,他們是在社會,但都是教育,可是他們的路比我們的更難走。而且,我相信如果再給他們一次機會,他們多半選擇在學校接受教育。所以,醒醒吧,別再做什麼不用讀書就能成功的白日夢了,背上書包上學去吧。畢竟學校這條路更好走。

你若放棄接受教育的機會,教育不會為你感到惋惜,也不會再給你機會。所以要不要接受教育,自己仔細想想吧。

偉大的母愛——讀《一歲一歲的母愛》有感 篇9

讀後感 ,499字

在這個酷熱而又漫長的暑假中,我看了許多書,令我印象最深的一本書叫《成長。感恩的心》。這本書主要講了關於感恩的故事,但令我最最感動的一篇是《一歲一歲的母愛》,這一篇感動人心的文章主要講了:作者的母親在作者的每一歲中都為作者付出了無私的母愛,作者答應以後要好好孝敬她,可因為工作忙,沒時間。

在作者九歲時,“文革”中的父親挨批鬥,“我”成了“黑五類”。一天,“我”不小心招惹了一個造反派派頭的兒子,他非得讓“我”學狗爬,不然就誣陷“我”是小反革。而“我”從小就脾氣犟,就是不從。造反派頭頭的兒子氣急敗壞,讓他爸對我實行“專政”。這時,趕來的媽媽知道這一切後,為了“我”不再遭受更大的罪,便要替“我”在地上爬。在場的人全都被媽媽震撼,那個造反派頭頭的兒子也悄悄地溜走了……

在這個世界上,為了別人不受辱,心甘情願自己去忍受這比天還要大的恥辱,不會有別人,只有母親了!

小時候,媽媽總是把最好的都給了;可長大後,我卻從未想到把最好的都給媽媽。在這世界上。母對子的愛遠大子、永遠大於子對母的愛。這世界上,媽媽從不欠我,而我只欠媽媽!

人的一生,最撞擊心靈的聲音是“媽媽”;全世界的語言中,“媽媽”兩個字最重。

讀《種下美德的種子》有感 篇10

讀後感 ,884字

自從讀了《種下美德的種子》後,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就像一個花店,賣著12顆種子,分別是:誠實守信、善良關愛、正直忠誠、感恩孝順、寬容謙讓、尊重禮貌、勇敢機智、勤奮堅毅、認真負責、尊規守法、自尊自愛、自立自制。每個種子都有一些智慧、感人肺腑、富有啟迪的故事,這會讓12顆種子在心中生根直到結果,結出來的果子,便是那人生的道理,它將會使我們一生受益。

第一章中,我知道了做人要誠實,比如就像李光前,收到錯誤的通知:所有姓陳的人可以領一個毯子。於是好多人都冒姓去領,可只有李光前沒有,因為他懂得做人要誠實,後來憑藉這份誠實他成就了偉業。老實人不會吃虧,因為所有人都想跟他交朋友。

第一、第二章中,我明白了做人要善良,為人要正直,要忠誠,而且要關愛他人。就像《朱伯儒選妻》一樣,朱伯儒選妻子,但他不求長相美,只求善良、關愛他人的女人做她妻子。《唯一沒有舉手的人》一篇,講的是陳少敏不舉手同意的事,因為她認為,自己有權利不舉手,在當時,正直、忠誠是需要勇氣的。

第四、五、六章,我懂得了要感恩、孝順身邊的人,要寬容謙讓身邊的人,對身邊的人要尊重、禮貌。就像鄧小平,過了31年,不忘恩師情,就像美國夫婦,兒子在義大利被射死,卻讓自己的孩子捐獻器官,救活了5人,就像傑克遜總統一樣,向僱工深鞠躬。

第七、八、九章,講的是要勇敢機智,勤奮堅毅,認真負責。信念和勇敢是需要真知來支撐的,平時多積累知識,關鍵時刻才能有備無患。行千里者,三月聚糧。堅持從一點一點小事積累,不懈地努力,一定能成就一番大事業。認真思考,好問的人,只會做五分鐘的愚人;懶於思考的人,終身為愚人。

第十、十一、十二章講的是遵規守法,自尊自愛和自立自制。沒有規則的隨意自由並不存在,無視規則就會欲速不達。尊重自己,從小事做起。有時莫名其妙的發火和無端責難別人一定會讓自己最愛的人、最忠誠的朋友不堪負重地離開。

心靈需要陽光和養分,有了陽光和養分的滋潤,心靈才會健康快樂,人才會活得充實,活得堅強、坦蕩。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心靈的天空也會遭遇陰天。只有時時滋潤、培育,心靈花園才不會荒蕪,才能走在正確的人生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