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射鵰英雄傳》有感——被耽誤的少年相關作文20篇

讀《射鵰英雄傳》有感——被耽誤的少年 篇1

讀後感 ,728字

寒假,閒來無事。便慕名閱讀了武俠小說家金庸的著作《射鵰英雄傳》,讀完之後我深感佩服,金庸大師揮揮灑灑一百萬字,描繪出一副充滿色彩的江湖畫卷。

《射鵰英雄傳》主要寫了郭靖一代大俠的成名之路,而與他相映襯的是與他結拜的義弟楊康。全篇下來,我們看到郭靖的成長經歷充滿了正氣,雖然看似愚笨卻總是有著好運,屢遇奇功。相比之下楊康的運氣就要差的多了。我不禁要為楊康喊一句冤屈,一位翩翩少年,忠義之後,聰明伶俐,害他落得悲劇下場的就僅僅是因為他追求榮華富貴的性格嗎?

在楊康生長的歷程中,對他影響最大的人就是完顏洪烈了。他對楊康絕對沒有真正的父子情,在他眼裡楊康只是一個用於逗包惜弱歡笑的工具罷了。這就是為什麼這堂堂金國六王爺,給自己孩子提供的教育卻是丘處機之輩了。這邊造就了楊康二人最大的差距。

楊康的師父是丘處機,書中曾有“貧道晚上夜探王府,要瞧瞧趙王萬里迢迢的搬運這些破爛物事到底是何用意。一探之後,不禁又是氣憤,又是難受,原來楊兄弟的妻子已貴為王妃。貧道大怒之下,本待將她一劍殺卻,卻見她局域磚房小吳之中,撫摸楊兄弟鐵槍,終夜哀哭;心想她倒也不忘夫,並非全無情義,這才饒了她的性命。”從這段我們可以看到丘處機什麼?隨性而為,暴怒無定。後來又見到楊康迷戀富貴,卻不曾點破,為什麼?難到這時候不應該痛打楊康,淚述國家血淚嗎?江南七俠是怎麼做的?與郭靖見面第所對暗號便是“段天德是不是你殺父仇人?再看郭、楊二人從小的生長環境。前者是生於憂患,長於艱苦的蒙古漠北。後者則是在王府中無憂無慮的生活。郭靖的母親李萍以死教子,告訴郭靖堅決不能在國家面前讓步,堅決不侵宋。反觀楊康的母親包惜弱非但嫁給金人還讓楊康認賊作父。

楊康是令人感到冤屈與可憐的,這個翩翩少年終究被耽誤了。

讀《射鵰英雄傳》有感 篇2

讀後感 ,716字

世界再大,好漢不怕。弘揚正能量,除惡揚善。

讀了這本書,深有感觸:不管你是否正義,不管你是否成功,只要你願意,只要你堅持,便能實現夢想。成功的路上並不擁擠,因為堅持的人並不多。正如郭靖為父報仇,替天行道;又如法爾文探求世界,撰寫名著;更如中國抗擊日本,創造奇蹟!這對我們而言,又應證了那句古話;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此書在無形之中傳播正能量:兄弟之間的義氣,江南七怪之間的信任與合作精神。他們無私的傳播武學,盡力做好一切,為郭靖的復仇之路無私奉獻。而如今的善人雖多,但能做到這點的少之又少。

作者塑造了一個個生動形象的人物,不希望出現只能用武力才能解決問題的事件。

當然,郭嘯天和楊鐵心的兒子,一個墮落了,變得奸詐無比。而郭靖憑藉自己的忠厚老實,屢屢獲得他人的幫助,成了流傳千古的一代宗師。金庸也自然把因果關係描寫得十分透徹,三大惡魔個個死於好漢之手。楊康中毒了,他死前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或落得如此下場;歐陽克被軋斷雙腳,後被捅死;歐陽鋒則神經錯亂,瘋了。

相比之下,成傑思汗一世英名,英勇善戰,成了家喻戶曉的英雄,可惜時間不饒人啊,他終究敵不過時間這把殺人刀。

有些人的命輕於鴻毛,有些人的命則重於泰山。你想做哪種人由你來決定!若想流傳千古,需拋金錢,再棄名利,為國奉獻,決不做貪圖官職之人。

言歸正傳,不管你怎樣,只要你認真刻苦,便可實現自己的心願,如郭靖一樣,雖然天資不足,不還是靠勤奮來彌補了?這看上去誇張,但“認真”是人必備的品質。某位數學家點錯了小數點,導致飛船爆炸的……所以不是三心二意才能有所成就啊!

持之以恆的精神,從古至今永不凋零。英雄本色,流存於歲月之中。

讀《射鵰英雄傳》的樂趣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589字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光怪陸離,多姿多彩,令人目眩神迷,又引人無限遐想的武俠世界。

我雖然是一個女孩,但是個性豪爽,頗有一股俠氣,最愛讀的書就是《射鵰英雄傳》了。書中的人物,我最喜歡的當屬洪七公,他灑脫、隨性、豁達,樂觀的性子簡直與我如初一轍,而我與他最默契的地方莫過於都是一枚吃貨。

黃蓉用“叫花雞”、“好逑湯”、“玉笛誰家聽落梅”等一系列美食就哄得洪七公把祕訣“降龍十八掌”都教給了郭靖。其中的一款美食“玉笛誰家聽落梅”是用羊羔臀肉、豬耳尖、牛腰肉、兔肉、山麂肉五種肉製成的美味拼盤。別說是洪七公在這道美味前抵制不住誘惑,就連我在看到此處時,都能感覺到肚子在咕咕叫了。

《射鵰英雄傳》中我最喜歡的的人是洪七公,最佩服的人就是郭靖了。他雖然天性愚鈍,但是懂得將勤補拙。他憨厚、大度,並且極有正義感。他後來練就一身好武功,卻不忘除惡濟困、保家衛國、抗擊外侮。他對愛情忠貞不二,為朋友兩肋插刀,為保衛國家殫精竭慮,不愧為金庸筆下最為偏愛的“俠之大者”。

書中還有一些角色也很精彩,聰明絕頂又明麗動人的黃蓉、武功高強且各有傳奇的“南帝丐”、“東邪西毒”、誤入歧途的楊康和梅超風,以及令人同情的穆念慈、包惜弱……不勝列舉。

我從洪七公身上找到了共鳴,從郭靖身上明白了為人正直的重要性。金庸先生描繪的江湖,不僅帶給我無限樂趣,更讓我看到了人生百態。

射鵰英雄傳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1671字

怎一個“義”字了得!

今年寒假,在陳老師的推薦下,我網購了著名作家金庸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哇,這麼長的小說,我能堅持讀下來嗎?可是,剛讀不久我就被深深吸引—全書步步設疑,環環緊扣,讓我不忍釋手,以至一發不可收拾。

書中涉及到的內容非常廣泛,不僅與歷史背景環環相扣,還大量引用了《詩經》的內容和名人詩詞,最吸引我眼球的是那一場又一場驚心動魄的武功決鬥和那一個又一個活靈活現的人物形象。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本書教會我許多做人的道理:怎一個“義”字了得—正義、俠義、忠義,還有情義!

丘處機雖然是一名道士,但在國家危急存亡之際,他挺身而出。他先是殺死了與金人勾結,圖謀侵犯江南的王道乾,此乃正義。後來,他趁成吉思汗向他討教長生之術時以面勸成吉思汗體恤百姓,解救萬千黎民蒼生,勸他少殺無辜。可以說,丘處機是一個時刻以國家興亡為已任的正義英雄。當然,丘處機的俠義也不得不讓人敬佩,他因殺了王道乾而被宋兵和金兵追殺,也因此而連累了楊鐵心和郭嘯天兩家。之後,他與江南七怪分別找到楊郭的後人並教他們武功,這其間經歷了許多艱難與波折,他也從未動搖,從不言棄。

江南七怪的出現也是為了“俠義”二字,他們的初衷是為了做焦木大師和丘處機的和事佬。哪知,金兵的出現使原有的誤會升級,為此和丘處機打得兩敗俱傷。後來,江南七怪與丘處機解釋了事情經過後,方知這場誤會是段天德從中作梗。至此誤會本可化解,故事似乎可以結束。但作者卻宕開一筆,抓住江湖豪傑“爭鬥好勝”的特點,以七怪之首柯鎮惡指責丘處機將眾兄弟打至重傷,要與丘處機比武為契機,引出下文—丘處機定出比武辦法:七怪去救李萍,丘處機去救包惜弱,雙方將兩人腹中之子撫養成人,教以武功,十八年後再作比較。用十八年去做一件好事,雖然說他們是為了賭約,這是何等的俠義啊!再看看這段話,韓寶駒道:“好,救孤恤寡,本是俠義道該做之事,就算比你不過,我們總也是作了一件美事。”此後,完顏洪烈從中挑唆,他們也絲毫不買完顏洪烈的賬,不與他同流合汙,也算是正義之士了。更讓我敬重的是江南七怪之間的情義,張阿生死後,其餘六怪仍稱自己為江南七怪,後來江南五怪死後,柯鎮惡拼了命也要為他們報仇,真是有情有義!

核心人物郭靖更是我的最愛。郭靖雖然天資愚鈍,但是天生一副俠肝義膽,在鐵木真抓哲別一事中,小郭靖被打得滿臉是血,反而更加倔強,不住叫道:”我不說,我不說!”郭靖雖然懼怕豹子,但終是掛念義兄的安危,對韓小瑩道:“師父,他叫豹子吃我義兄,我去叫他快逃。”韓小瑩道:“你若趕去,連你也一起吃了,你難道不怕?”郭靖道:“我怕。”韓小瑩道:“那你去不去?”郭靖稍一遲疑道:“我去!”撒開小腿,急速前奔,俠義之中夾雜著情義。最後一回中,成吉思汗西征成功,併產生了南下攻宋的野心,郭靖不願做賣國賊,決心與母連夜逃離蒙古…郭靖面對氣勢洶洶的蒙古大軍,雖人微力薄,卻也要竭盡全力,守住城門。成吉思汗臨死前郭靖還與他辯論何為英雄時認為:“自來英雄而為當世欽仰,後人追慕,必是為民造福、愛護百姓之人。”這是忠義又正義!

最讓我感動的是郭靖與黃蓉之間的情義。當柯鎮惡誤以為黃藥師殺了五怪而要郭靖殺了黃藥師和黃蓉時,郭靖對黃蓉說道:“即使全天下的人都讓我殺你,我都不會殺你。”還有,郭靖雖人微力薄,卻也要竭盡全力守住城門時,黃蓉嘆道:“我原知難免有此一日。罷罷罷,你活我也活,你死我也死就是!”這些發自肺腑人表白,句句都讓我感動流淚。

另外,書中還有好多“義”,比如,郭靖對各位師父的情義,鐵木真手下的將士對他的忠義,全真七子之間的情義,完顏洪烈對包惜弱的情義,穆念慈對楊康的情義,黃藥師對女兒對徒弟的情義,黑風雙煞之間的情義等等,都讓我感嘆不己。

讀了這本書後,我不但要學習書中人物的“義”:我要忠於祖國,對社會要有責任感,對老師、長輩、朋友、同學要有情有義,要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還要學習郭靖勤奮努力的精神:他雖然天生愚鈍,但他勤奮學習,刻苦努力,終於練就了一身好武功,我要以他為榜樣,刻苦學習,讓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

射鵰英雄傳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1045字

人生因奮鬥而精彩

金庸的文字,經過歲月的沉澱,時光的篩選,依舊沒有被淘汰,反而成為一代經典,成為一代又一代人童年的回憶,他的文字,是那麼生動,那麼樸實,那麼不俗。初次閱讀他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我就被曲折的情節,鮮活的人物形象,真實的歷史背景所吸引,透過它的文字,我彷彿穿越到戰火紛飛的南宋,置身於刀光劍影金戈鐵馬之中。

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性格鮮明,栩栩如生:行俠仗義的郭靖;古靈精怪的丐幫幫主黃蓉;痴情專一的俠女穆念慈;正直仗義的北丐洪七公;急公好義的江南七怪……還有我愛恨交加的西毒歐陽鋒,風流好色的白駝山少主歐陽克,野心勃勃的趙王完顏洪烈,無賴狠毒的楊康,賣國求榮的鐵掌幫幫主裘千仞……而曾是一代皇帝的一燈大師,愛子如命的貴妃瑛姑,頑皮淘氣的老頑童周伯通則讓人覺得可悲可嘆。

在這眾多的人物中,我印象最深,感觸最多的還是郭靖。

郭靖的人生是跌蕩起伏的。他自小不幸—父親慘死,母親在雪地產下他,一直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但他有許多優點,正直無邪,刻苦努力,行俠仗義……等都是他最真實的寫照。

他是梁山好漢郭盛的後裔郭嘯天之子,他的父親就是一名愛國的義士,正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郭靖雖然沒見過大世面,但始終保有一顆灼熱的愛國忠心。面對成吉思汗的威逼利誘,他誓死不從,決不幫助蒙古攻打南宋,真是“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即使此時的南宋內部統治集團腐朽不堪,他還盡力維護,對南宋的忠誠之心日月可鑑,讀來讓我心中湧起無限豪情壯志。

郭靖讓我佩服的更重要的另一點是,雖然他天資駑鈍,呆頭呆腦的模樣,但他知曉勤能補拙的道理,意志頑強,從不放棄,最終練就了絕世武功,真是應了“莫欺負少年窮”的說法。

有一句歌詞唱得好“沒有隨隨便成功”,現實生活中像這樣的人也比比皆是,童第周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他是我國著名的胚胎學家,可是他小時並不聰明,成績在班上是倒數,但後來他不懈努力,在漫長的學習道路上從不放鬆,年僅28歲就完成了青蛙卵剝離手術,成為胚胎學上的一大奇蹟。無數的事實證明,努力才有更多機會。因為努力,他們才從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因為努力,我們才會由此開闢出一條新的道路。人生因奮鬥而精彩,因努力而燦爛。

這本書給我以力量,給我以啟迪。雖然我不可能成為像郭靖那樣的一代武學宗師,但我可以學習他忠於祖國的品質,努力刻苦的精神,為人仗義的情懷。《射鵰英雄傳》雖說是一本武俠小說,但卻有深刻的教育意義,它教導我們愛國,努力,仗義等,做一個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確實值得一讀。

射鵰英雄傳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227字
了雙手互博之術。

但在書中也有卑鄙小人,比如說楊康,他本是一代楊家槍法的繼承人,可他卻認賤做父—認金國的六王爺完顏洪烈為父親。再比如說西毒歐陽鋒,北丐洪七公曾救過他一命,可他卻恩將仇報,一掌幾乎將北丐殺了,可北丐卻不怪罪西毒,西毒立刻將北丐的真、善、美體現出來了。

當然,書中可不只這些人物,代表性的還有性格古怪的東邪黃藥師與他聰明伶俐的女兒黃蓉……這些人各有各的特點,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射鵰英雄傳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845字

《射鵰英雄傳》是金庸先生筆下一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讀了它我受益匪淺。它主要講了主人公郭靖本是一個渾渾噩噩的少年,但闖蕩江湖後受到各路前輩諄諄教導,最終成為一代梟雄,並與黃藥師之女黃蓉同生共死,結成一世姻緣的故事。情節一波三折,引人入勝,使我一會兒攥緊拳頭,屏息凝神;一會兒輕鬆自如,捧腹大笑,真是有趣得很。

讀了這本書,我在有趣的同時明白了:大丈夫行事,論是非,不論利害;論信義,不論成敗。

先說“論是非,不論利害”。在小說中,大宋子民向金人搖尾乞憐是“非”,將生死置之度外、奮勇殺敵為“是”。郭靖、黃蓉,乃至江南七怪等人都是志從高遠,不見小利,熱愛祖國,在奸臣當道之下出淤泥而不染,望屠刀而不悔,自然屬於後者;而楊康等求榮賣國的卑鄙小人,認賊作父,為前者。表面上前者有錢有勢,後者身份卑微,但上天有眼,那些叛國賊哪一個落得好名聲、好下場了?正應了孔夫子那句話:“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生活中我們不需要做到書中的那種為國獻身之事,但也必須恪守做人的原則與底線,不去羨慕大富大貴,因為那些看起來地位顯赫還有許多錢的人不一定就是忠義之士,“粉骨碎身全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間”啊!

再說“論信義,不論成敗”。“信義”就是坦坦蕩蕩。一個人不坦蕩,成與敗豈不是如浮雲一般?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縱然不是個個都有仁德、扶危濟困之心,可無一不是正人君子。書中的惡鬥是數不勝數,我沉思良久發現:武林中有點名氣的人都不會乘人之危、背信棄義。有時眼看仇人已為甕中之鱉,一掌即可將其致死,但卻不能!因為必須講信義,這時成也好、敗也罷,又何妨?

當下,我希望大家都記住自己的每一個諾言,不反悔,坦坦蕩蕩地做君子,成敗,輕於鴻毛!

論是非,不論利害;論信義,不論成敗——這令我受益終生。

射鵰英雄傳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1541字

“依稀往夢似曾見,心裡波瀾現,拋開世事斷愁怨,相伴到天邊。”激昂的樂曲再次在我耳邊想起,這首《?血丹心》,再次翻出壓在我腦底的、塵封已久的坎坷大俠成長史。

暑假的時候,我深深陶醉在《射鵰英雄傳》的閱讀中,我的心情隨著情節而跌宕起伏,當看到楊康認賊作父時,我感到十分氣憤,當看到郭靖成為一代大俠時,我又由衷地感到欣喜……

小說中最感動我的地方就是郭靖不屈不撓的成長史。當金國的完顏洪烈指使別人殺掉了郭嘯天,郭嘯天的妻子千辛萬苦跑到了蒙古大漠,並在蒙古定居生下了郭靖。而郭靖生得笨頭笨腦,淳厚質樸,甚至給人一種傻乎乎的感覺,四歲才會說話,可就是這樣一個接近愚鈍的人,竟後來成了天下第一功夫大俠。

同樣是父親被完顏洪烈殺掉的楊康,他天資聰慧、機敏伶俐、巧舌如簧,卻認賊做父,向欺壓漢人的金人點頭哈腰,導致後來身敗名裂,慘不忍睹。

掩卷深思,書中的楊康可謂是佔盡先天優勢,反而輸給了資質不如他的郭靖,這是為什麼呢?仔細想想,答案讓人深思。郭靖雖然愚鈍,但是他不怕吃苦,不偷懶。除先天條件外,楊過不但沒有一點狹義心腸,不將家國榮辱放在心上,而且缺乏郭靖所具備的毅力。郭靖得到九指神丐洪七公親傳的降龍十八掌第一招,就馬上刻苦練習起來,一遍不行,連十遍,十遍不行,練百遍,百遍不行,練千遍……就這樣反反覆覆練習了上萬遍。而楊康僅在師傅面前做樣,練習完一遍,等師傅走了,就馬上去享受“大金王子”的待遇去了。郭楊二人的做法,讓我知道了,什麼是“大智若愚”,什麼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年有所虧。”郭靖這種學習的認真程度讓我感到十分佩服,他不僅不怕吃苦,勤於學習,而且還認真到把師傅們的好的性格特點傳承下來,譬如:柯鎮惡和洪七公的俠義,朱聰的好學,韓寶駒的堅定,張阿生的單純耿直,無形中為他以後成為大俠,奠定了基礎。

生活中,這種天道酬勤的例子,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班的宮曉諾同學,許多人在羨慕她喜人成績時,卻忘了想一想,她平時如何努力的,比如週末,在我們寫完作業瘋玩時,她卻在英語補習班;生了病也堅持來上學;如果看到別的同學遇到困難,她也會毫不猶豫地去幫助她們,這也是她在班裡受歡迎的主要原因。所以,在生活中,當面對困難時,我想到的不是退縮,而是如何咬牙堅持,因為,在這世界上,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

除了敢於吃苦,不怕困難之外,郭靖能成為大俠與他的愛國愛民,心懷天下,也是密不可分的。在這部書中,武功高強的人比比皆是,但不一定都可以稱得上是大俠,歐陽鋒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雖武藝高強,被稱為“西毒”,但因品質太差,貪圖榮華富貴,而遭到江湖俠義人士的唾棄。書中有一個情節讓我久久揮之不去,就是郭靖在拼死守住襄陽,抗擊蒙古大軍的時候,視為掌上明珠的女兒被金輪法王捉住,用以要挾自己,獻城投降,他大義凜然,不為所動,高聲激勵女兒慷慨就義,不可害怕,要以社稷為重,兒女為輕,郭靖的這種大義滅親,為國為民的做法,不正是大俠的真實寫照嗎?

我們雖然無法成為大俠,大俠的光輝卻永遠照耀著我們,激勵著我們做一個堅韌不拔,心懷天下,為國為民的人。正如守護香港的阿sir,他們對“阿中”愛護有加,對亂港分子堅決抵制,他們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大俠!

鐵肩擔道義,何為大俠?吾作詩一首:

“俠肝義腸膽,苦練多少年。

打抱不平事,此乃大俠焉。”

只要心中有愛,有家有國,大俠就永存人間。大俠,就在你我身邊!

射鵰英雄傳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993字

作為一名剛看完、且僅看過《射鵰英雄傳》的新晉金庸迷,其實對於武俠這個領域還沒有太多的瞭解。但僅是一部《射鵰英雄傳》,就已經讓我思緒萬千。很多次看到中間,總是因為變化太快,情節引人深思而緩不過來,要眺望遠處,想個一時半會兒才好。

“武在手,俠在心”可以是對“武俠”這一詞的詮釋了。“武俠”重在於那個“俠”字上。正是書中人物的“俠”氣,使我們熱血沸騰,也使他們栩栩如生,成為有屬於自己性格特點的人。

洪七公是個很典型的例子,無論在什麼地方、以何種方式出現,他總能自帶一身正氣,腦海中是一個拄著根棍,白衣、白髮、白鬍須在風中搖曳的形象,給人一種不可侵犯的威嚴感。可他貪吃的性格又恰恰使他在吃的面前有股孩子氣。看似有些矛盾,但這才造就了我們眼中的那個洪七公。

人稱“九指神丐”的洪七公,“武”的本領那自然是高超,但相比與他齊名的東邪、西毒,卻只有他能真正的做一個“俠”。東邪黃藥師會因為愛女之死去找江南七怪下毒手;西毒歐陽鋒不會留救過自己性命的人活口。而洪七公,他能在裘千仞的靈魂拷問“哪一位生平沒殺過人、沒犯過罪行的,就請上來動手。”之下,仍然不動聲色,理直氣壯道:“老叫化一生殺過二百三十一人,這二百三十一人個個都是惡徒,若非貪官汙吏、土豪惡霸,就是大奸巨惡、負義薄情之輩。老叫化貪飲貪食,可是生平從來沒殺過一個好人。裘千仞,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人!”

確實,只有洪七公有說這話的資本。也正是這段話,終於讓郭靖找回了武功的意義,打消了試圖忘記所有武功的念頭。“俠”的最高境界也不過如此了。

於是,每每洪七公的出現,也伴隨著我的熱血沸騰。當在某乎上看到一位“70後”長篇大論,證明“金庸,只是屬於我們這個時代,也只有我們能讀得懂”時,心裡是不服氣的。或許我們不得不承認,金庸那個時代的人是最能讀得懂金庸、看得懂武俠的,但我相信每個人其實都會有過一個武俠夢

——青衣素袍,飛簷走壁,鏟奸除惡,仗劍天涯。

那個江湖是屬於所有時代的。(公眾號:我們555666)

射鵰英雄傳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1079字

平民中的英雄

就《射鵰》而言,我品讀的並不多,只大約看了一大半,所以對於大體的故事情節,以及後期出現的人物,我也不甚瞭解。但在我所知曉的人物角色中,我所印象尤為深刻的,倒有幾位。卻不是大眾所喜愛的憨厚大度的郭靖、聰慧美麗的黃蓉、武藝超絕的丘處機、灑脫隨性的洪七公等,諸如此類的英雄豪傑。

書中的人物,我最喜歡的便是“江南七怪”。在群星璀璨的《射鵰》中,他們只是萬千風雲人物中渺小的一部分。他們沒有丰神俊朗的外貌,沒有名聲赫赫的家世,沒有威震四方的名氣。他們皆是出身市井鄉流的小人物,如滿面汙垢的窮酸秀才朱聰,如肥頭大耳的韓寶駒,如身材魁梧卻全身油膩的張阿生。江角七怪中,有書生,有鄉農,有屠夫,有商販,有漁女,都是平民百姓出身,甚至有的其貌不揚。但卻都有著一顆俠義之心,憑著一己之力在江湖上闖蕩,終是在江南闖出了名氣,獲得了讚賞。他們本可以在江湖上瀟灑遊蕩,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閒來無事喝酒暢談,日子本可風光恣意,卻因與丘處機的一個賭約,便在大漠中輾轉辛苦六年,奔波數千裡尋找郭清,好不容易找到了,卻遇到銅屍鐵屍,拼死相殺,六人重傷,一人身死。之後帶著郭靖祭拜郭嘯天,在郭嘯天靈前齊齊下拜。此時六人,是否想到接下來十幾年深陷大漠的艱辛,是否想到痛失兄弟的悲痛,是否想到教導郭靖的無奈?他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來承諾這個賭約,早就為他人所不值,可他們,從未放棄,從未違背諾言,這樣的舉動,早已不是常人所能及的了。他們平凡,卻又不甘平凡,所以光芒璀璨。

在偌大的江湖之中,大俠們能做到的只是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行善除惡。而江南七怪卻是與眾不同的,他們聽說焦木和尚有難,憑著對焦木大師的敬佩便毅然前往,哪怕對方是長春子、丘處機也趕來相助。他們偶遇“黑風雙煞”,哪怕明知不敵,甚至身亡,也硬著頭皮上,而不是早早逃脫。他們弱小,卻不貪生怕死,有著一顆赤膽忠心。

我們都該慶幸,當初丘處機打賭之人是江南七怪。換作是整本書中任何一個俠人義士都不會花費時間、精力,甚至性命去大漠成就郭靖。哪怕是丘處機,也是偶爾指點楊康,哪裡會像七怪一般,日夜守著郭靖?有且只有江南七怪,甘願為一個陌生人,一個毫不重要的賭約搭上自己一生中最寶貴的時間。沒有人會放棄煙雨江南奔向茫茫大漠,把一個天資愚鈍的人引上英雄路,成就他的榮耀江湖。只有江南七怪,平凡又偉大的江南七怪。

在這本英雄百出的《射鵰》中,有這麼一些人,他們不畏生死,懲惡揚善,他們生於平凡,卻偉大光榮。他們是平民中的英雄——“江南七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