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我的小不點媽媽》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讀《我的小不點媽媽》有感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462字

一個兒子那麼大,一個媽媽又那麼小,這也太奇怪了。我帶著好奇,讀了《我的小不點媽媽》這本書。我想如果我也能變成小小人,可以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飛;可以鑽到地下很深很深的地方;還可以把東西變成麵包,住在香噴噴的麵包城堡裡;可以在像操場一樣大的床上睡覺,可以在像海一樣的浴缸裡洗澡;家裡還養著小牛和小不點狗,那就真是太幸福了。

這位小小人媽媽,不但有一個幸福的家,還有一顆善良的心。她和小小人部落的首領是好朋友,常常幫助他。有一次小小人部落因為有困難還搬到她家去住呢。家裡一下子有這麼多的小小人,肯定會很熱鬧。

這位小小人家裡還有不少值得稱道的好東西呢!

先來說說她家的小牛吧,小牛產的奶香甜可口,病人喝了馬上就會恢復健康,老人喝了能延年益壽。再談談她家的麵包汽車吧!麵包汽車非常環保,因為它用的不是油,而是牛奶。這種車撞到人,人都不會受傷,如果撞到大樹或堅硬的牆,麵包車也會毫髮無傷。麵包老鼠也是很有趣的,它每天可以馱著“我”去上學,可以帶著“爸爸”去上班。

這本書的內容太精彩了,我真想鑽進書裡,和書裡的人物一起過精彩的微型生活。

從小學會獨立自主——讀《我的雀斑會跳舞》有感 篇2

讀後感 ,926字

在這個暑假裡,我看了許多有意義的書,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的雀斑會跳舞》這本書,因為這本書讓我知道了愛是可以創造奇蹟的,還教育了我要從小樂觀地面對生活,從小學會獨立自主。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十歲女孩名叫劉戀,綽名“雀斑”,她擁有一雙笑起來就會跳舞的雀斑。她和她的雀靈外婆和阿拉蕾姐姐還有木納的老爸共同演繹了一場活力四射的“家庭故事派對”。主人公“雀斑”,她與眾不同:兩個耳朵特別大,任何細小的聲音,都逃不過她那靈敏的大耳朵;臉上長了很多雀斑,像一粒粒小芝麻,又像餅乾屑屑那麼大。這兩大特點讓別人看了很難忘卻。

在這位十歲女孩身上我看到了數不盡的優點:樂觀向上,不依賴別人,有主見,誠懇,永不放棄……當小姑娘雀斑正在享受著大耳朵帶給她快樂時,卻招來別人的疑問,連最親最疼愛自己的爸爸也不相信她了,但她並沒有沮喪,而她卻用自己的“超能力”戰勝了別人對她的偏見,而她的“超能力”是來自於她能樂觀地、快樂地看待每一個並不完美的人。

“雀斑”臉上的雀斑,是爸爸媽媽留給她的寶貝記號,從小媽媽就扔下了她和爸爸,獨自去外國闖天地,所以她從小失去母愛,但她並不依賴別人,爸爸、外婆以及任何人,堅強地、快樂地活下去,她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與眾不同的方式幫爸爸找到了完美的另一半和她自己天底下最好玩的媽媽兼玩伴……記得書中有一句話:“你得學會不依賴,一個再健康的人,老是拄著柺杖,他真的會變成一個破跛子的。”這句話像一條鞭子般時時鞭策著我。記得暑假的一天,有的暑假作業我不會做,其中有一篇作文是給地震災區的人們寫慰問信,我一時想不出頭緒,便向媽媽請教,媽媽說:“那我問你,地震的時候你有沒有看到電視中的地震節目?如果有,你肯定寫得出。女兒啊!你不小了,該學會獨立自主啦!將來出來社會才會有立足之地。”聽了媽媽這番語重心長的話語,我試著根據地震的節目去寫。就這樣,居然寫出了一篇自己滿意的作文。從此,我痛下決心以後再也不依賴別人,學會獨立自主去做好每一件事。

也許,很多人都會討厭雀斑,但文中的主人公卻不會這樣想,而且還把這一臉生動的雀斑,當作爸媽送給自己的寶貝,因為雀斑能讓父母的愛隨意地浮在臉上!讓我們也珍惜父母愛的贈予吧!當然,別忘了還要嚴格要求自己從小學會獨立自主啊!

讀《我的戰友邱少雲》有感 篇3

讀後感 ,777字

《我的戰友邱少雲》這篇文章我在六年級上學期就已經學過了,現在時隔快一年了,可我還把內容記得清清楚楚,一點也沒有忘記,這篇文章讓我受到了啟發,影響到我日後生活和學習。

這篇課文講的是邱少雲同志在一次進攻“319”高地時,給敵人的燃燒彈活活燒死的事。在邱少雲被烈火圍身的時候,他卻堅定地趴在草叢上,一聲也沒有哼,獨自忍受著烈火焚身的痛苦。我們可以想象到他當時痛不欲生的樣子:全身冒出了汗珠,臉上的汗水模糊了他黝黑而又沾著泥土的臉,嘴裡強忍著要撥出的嚷叫,雙手則緊緊地抓起泥土,以掙扎形式來減輕身體上的難受。可他在半小時內,身體一點也沒有挪動過,真是超乎想象。

從我剛瀏覽過這篇課文起,我就非常喜歡裡面的主人公—偉大而又敬愛的邱少雲叔叔。我敬佩他為部隊而犧牲自我的崇高品質;我敬佩他能在極度痛苦的環境下,也能強忍著不哼聲的堅忍不拔的精神;我敬佩他盡忠職守,盡職盡責的態度。總之我對他是無窮的敬佩之情。

他的種種偉大而崇高的品格無時無刻在激勵著我。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是它鼓勵著我怎樣去克服。如每當衛生清潔任務過多時,我曾想到過要放棄,但邱少雲叔叔那中堅持不懈的精神又浮現在我眼前,使我不由自主地拿出參考書,慢慢的領悟答案;而每當我發高燒生病時,又受到邱少雲叔叔連烈火焚身也能捱得住的影響和鼓勵,我會很乖地把藥吞了,不會叫“苦”,媽媽都說我變乖了。這種種美好的改變,不都歸功於一篇小小的文章嗎?是的,書中的主人公用自己所經歷的事蹟深深的打動了我,讓我不得不讓自己把每一件事都做得最好,做得最出色。在日後漫長的人生道路中,已故的邱少雲叔叔就是在途中扶助我的一“神”,他用神聖的力量無時無刻地感染著我,他用他的萬丈光芒發射出無限的光彩,照映到我的心裡,成為我的一個亮點,成為鼓勵我的動力,我真的為此而感到非常慶幸。

一本好書,一篇美文,的確讓人獲益匪淺。

快樂,讓自己的人生更美——讀《我的雀斑會跳舞》有感 篇4

讀後感 ,673字

從小,媽媽就對我說:樣子長得醜,我們沒必要自卑,開朗、活潑的女孩就顯得更可愛。今天,我看了這一本有趣的課外書—《我的雀斑會跳舞》,讓我更相信媽媽說的話。

《我的雀斑會跳舞》這本書是《少女》雜誌主編鬱雨君姐姐寫的。這本書的主要講了臉上有會跳舞的雀斑的小姑娘劉戀被大家稱為雀斑,她在《城市週報》上看到了漂亮姐姐阿拉蕾刊登的一則有趣的“誰是我的最佳男主角”尋友啟事。雀斑為了得到那些讓她心動的玩具,和時髦善良的外婆雀靈一起開始了對那個擁有一屋子漂亮玩具的“新新大女孩”阿拉蕾的“非常接近行動”。於是,三個古靈精怪、從小到老的女生圍繞著帥哥爸爸,演繹了一出出清新動人的“家庭故事派對”。最後,雀斑那遠去國外的媽媽的新家庭和雀斑一家變成更加和諧的一家人。

一個小姑娘,貌不出眾,甚至有點醜,但是,在不斷成長中,不但戰勝了別人對她的偏見,而且用自己與眾不同的方式幫爸爸找到了完美的另一半,這就是她—雀斑。因為雀斑可愛,因為雀斑勇敢,使原本不和諧的兩個家庭充滿著歡聲笑語,變得更加完美,更加幸福。

從雀斑身上,我深深感受到:當生命剛剛開始和接近尾聲時,人們能無限逼近純真的心靈世界,也許,每個小姑娘生下來都有雀斑那樣的超能力,這種超能力源於她能快樂地看待自己生命中所有的不完美,只不過長時間沒用,就會慢慢退化。

雀斑,她是我學習的榜樣。她快樂,勇往直前,永不放棄,她那無懈可擊的心靈激勵著我。看了這本書,從歡聲笑語的家庭派對中,我又領略到一個人生觀點,那就是人生在世都要快樂,惟有快樂,你的魔方才會轉起,你的人生才會東山再起,更加精彩。

自由自在的生活著——讀《我想長成一棵蔥》有感 篇5

讀後感 ,754字

在這一個充實而又快樂的暑假中,我滿懷著高興的心情讀了著名大作家常新港寫的一本書,名字叫做《我想長成一棵蔥》。我特別喜歡看這本書,因為它像磁石一樣緊緊的吸引著我,使我愛不釋手,可真想一口氣就讀完。

這是一本關於勵志成長系列的書,是一部反映現代孩子成長的長篇小說。它裡面講的是:一個名字叫做潘春春,他從幼兒園到小學五年級,路途是十分“艱辛”的。爺爺把他一生的理想加在了他身上,爸爸把他一生的理想也加在了他身上,媽媽加在他身上的“東西”就更多了。大人們把他們的理想都強壓在了這個男孩身上,所以導致他的成長路程異常的“艱辛”。家長們都認為他是一朵奇葩,覺得在他身上有著他們遺傳給他的“星光”。而潘春春的理想就是想長成一棵蔥,他只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平靜而又自由自在的生活下去。

讀了這個故事之後,我感覺到現在的家長把孩子管得有些太嚴了,太重視孩子了。在各個方面都關注著孩子,看著他(她)的一舉一動,觀察他(她)的心情,什麼事都管著他(她),不讓他(她)去做,孩子會受不了的,也會透不開氣的。不過,有些時候,家長也是關心我們,為了我們好,為了我們著想,我們也不要去惹他們生氣,這樣也是不對的。

有一次,在一個很平常的夜晚,我因為好幾道數學題弄得心裡十分煩躁,而且心急火燎。正在這時,媽媽推開門慢慢地走了進來,看到我正在這兒費盡心思而又絞盡腦汁地想時,便輕輕地說:“孩子,你這樣做是不對的,做題既要有思路,還要有竅門”。還沒等媽媽說完,我就沒好氣的說:“說什麼說,我知道!”說罷,我便一下把媽媽推了出去。事後,我覺得自己做的很不好,其實媽媽也是好心的,我的心裡是無限的後悔和內疚。

啊!媽媽,對不起。不過,我想對您說:我已經長大了,是一個大姑娘了,您不要為我太操心了,我也更懂事了,請您給我更多的空間讓我自由自在的生活著吧!

一沁書香波瀾不驚——讀《我們一起走,迪克》有感 篇6

讀後感 ,589字

他在追尋,卻又害怕光明,他不想借過,只能回眸人群。

他長得極醜,但對主人很忠一。記得那一次,他流浪在街頭,依舊人人喊打,但是當他在遇見了他—盲人阿炯,便將他視為主人。他們一路過五關斬六將,在幫主人尋找生母時與一隻名叫紅娜的“狗”擦出了幸福火花,不久紅娜便懷了孕,當迪克一行人雪山前進是卻無意中發現紅娜是一隻人類馴養的豺,紅娜正企圖咬死盲人阿炯,他不得已咬死了紅娜,危險關頭毅然決然的選擇了主人。

還有那個雨雪滂沱的日子裡,他為了給發燒的主人買藥,不惜用身體給別人當活靶子,他渾身是血鼻青臉腫,四肢已支撐不住千瘡百孔的身體,好幾次要倒下。

當他們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取得了成就,卻事不如意。阿炯打算用二胡演奏出他們不凡的經歷,可以亮相就使觀眾大驚失色。於是表演團就用一隻高價買來的狗代替迪克。迪克被鐵鏈束縛住了,在死亡的邊緣掙扎。

最後盲人阿炯放棄了一切地位,和同生死的迪克一起走了。

我彷彿看見,在大海的襯映下他們衣袂飄飄,迪克顯得那麼美,大海的漣漪上泛來陣陣的月光,海風流淌在耳畔。他們沐浴在月光下微笑,流浪狗不再流浪,少年不再輕狂。

故事已經結尾,但我的心還隨著一起一伏,動物的感情遠遠超出了人類,只是他們不會表達,往往在人生經歷中有許多的不如意,避開荊棘,就會讓你知道下次的路線,躲開櫛風沐雨,從坎坷中爬出,在深淵中眺望。只要隨著陽光,隨著啟明星,彼岸還會遠嗎?

讀《我在天堂遇到貓》有感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656字

“因為……”單單抬眼凝視我,“因為這裡是動物天堂。”

這是《我在天堂遇到貓》中的一個傷感片段。

《我在天堂遇到貓》講述了主人公柯簡簡在海中綠度假村參加森林途步活動時,看見犀鳥羽毛散落一地,簡簡為了調查真相,便返回現場,卻意外到了動物天堂。

在動物天堂裡,簡簡被大黑熊追殺,又被一隻叫貝克漢姆先生的老鼠帶到了奇幻馬戲團。在那裡,她遇到了她的貓—單單。他們二人在逃跑的路上,遇見了神祕的占卜店的占卜師、一隻學問淵博的名為“帥哥”的豬和小精靈。經歷了一番有趣的故事後,又回到了馬戲團。在馬戲團裡,在大家的幫助下,簡簡重新回到了人類世界!

這篇故事讓我感動—簡簡的貓(單單)得知主人可能有生命危險後,不顧一切地幫助主人找到回人類世界的方法。看完這一段我熱淚盈眶!

這篇故事讓我慚愧—一隻黑熊被工人們抽取膽汁後衝破籠子,殺死自己的孩子後自殺了……

這篇故事讓我感受到動物間的友好情意—動物們一直在盡力幫簡簡找尋那隻吸她來動物天堂的動物。最後一刻,犀鳥雷蒂嘎嘎(那隻動物)奮不顧身幫簡簡回到了人類世界。

這篇故事讓我意猶味盡—最後,簡簡醒來,發現自己在醫院裡。她的堂姐和她說了會話,就去吃飯了。於是,簡簡查看了一下動物天堂已逝動物的資料,發現全是真的。過了一會兒,堂姐給她一個布貓咪匙圈,這明明就是單單做給她的呀!她把鑰匙圈握在手裡說:“我不會孤單了,因為有你,單單,有你陪在我身邊……

讀了這本書,我決定呼籲人們要保護動物,保護環境,因為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

觀看我和我的祖國電影后有感 篇8

觀後感 ,1035字

“二十八年革命,兩千萬人的犧牲換來的紅旗,我們能做到的,只有四個字——萬無一失。”

1949年10月,一個屬於中國人的年月。它是莊嚴,是神聖,是肅穆,是眾望所歸。一個承載著萬千豪情與使命的偉大功業,這是何等開天闢地的榮耀大事!它巨集大而渺遠,在70年後的今天,它更像是一段歷史,一段被巨集大壯闊所軟禁的遙遙無期。

可《前夜》不同。一顆“阻斷球”,一個站在主席身後的林治遠,這些“微不足道”的細節,那些“無關緊要”的人物,成為我們視線的焦點。

力求精準細緻的設計圖,陳列在黑板上密密麻麻的演算式,包裹在竹籃裡漸漸躺涼的驢打滾兒,趴坐屋簷上一呼百應的擴音喇叭,練習百遍分毫不差的小號曲,捆綁在恐高工程師脊背上有三十米高的羸弱的細繩,還有那升起的紅旗,那奏響的國歌……

真實的事件,濃縮的時間,成倍的困苦。

其實有些時候,很多安排無所謂邏輯自洽始終貫通。重點是我們的感受能有血有肉。

緊鑼密鼓籌備的“前夜”,是真實的。那些在熒幕中奮鬥而堅持著的革命者與建設者們,是鮮活的。那裡不乏使命,不乏溫情,不乏煙火,更不乏奉獻之心,它是瑣碎而具象化的,是歷史不可磨滅的細碎痕印,也是一段靈動而鮮活的平凡事蹟。開國大典,在具象的刻畫裡不再高昂渺遠,他被人們所相信,所觸動,所感悟,所熱愛和自豪。

難以忘記,夜幕幽深處,心灰意冷時,那悄然亮起的萬家燈盞,形式各異,晦明交織,卻將心底的吊起的虧空立時填補得滿盈。是了,深更漏斷時片片華燈舞起的火苗,亮的灼人,卻永遠不會被暈涼。那是故宮門洞深處最最溫暖的夜半輝耀。街坊鄰居砸鍋賣鐵拼湊出來的,不僅是三個小時全城掘地三尺蒐羅來的稀有金屬鉻鎳錫;他們不論晝夜託付掌心的,也不僅是娃娃的長命鎖,教授的一塊鎳,那是掰開了揉碎了濃得化不開的,最平凡也最綺麗的——熱愛祖國。他們捧起一顆顆如熾如焰的心,溫熱而滾燙著,亦是屬於那個年代,叫人移不開眼的赤誠。

那不是假大空的愛國口號,不是掛在嘴上的信念與豪情,它是瑣碎而具象的,溫暖而樸實的,從每一個情節和鏡頭裡源源不斷地滲透出來,把巨集大空洞到無所依傍的“家國情懷”沉澱到平凡而偉大的人民身上,那些對奉獻與堅持的銘記,都是不可名狀的敬畏與熱愛,終將聚沙成塔,聚水成涓,掮動歷史的車輪。

讀《我們一起走,迪克》有感 篇9

讀後感 ,651字

堅強是一種信念,在艱苦的生活中堅持鬥爭,才算是勇敢的人!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是沈石溪寫的《我們一起走,迪克》,裡面有兩個主人公:一個是從小失去母親、勇敢的小主人阿炯,另一個是可憐的獨耳醜狗迪克,它外貌醜、心靈美,也很勇敢。

這本書讓我愛不釋手,看了一遍又一遍,迪克在家裡鬧了事,阿炯又想找阿媽,所以逃到了昆明,一路上發生了許多讓人感動的事。到了昆明後,因為找不到阿媽,阿炯與迪克只好飢一頓飽一頓地在街頭賣藝。最後,他找到了阿媽,卻說不出話來,結果讓人很感動。

我真是無法跟阿炯比,他的阿媽與他分別了七年,如果換做是我,我根本無法做到。阿炯因為悲傷,眼睛也哭瞎了,又沒有媽媽,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再說那個時代與現在完全不一樣。今天,萬里無雲的晴空,到處能聽到鳥的歌聲,美妙極了!但那時阿炯的眼前一片漆黑,迪克又太得太醜,一人一狗相依為命。

我真想回到他們拉琴要飯的時候,給他們點牛肉罐頭,讓他們吃得津津有味;我還想和他做朋友,天天在公園裡玩耍,讓阿炯不再覺得孤單;還想和他們一起去聽老人講故事……

科學在發展,科技在進步,知識也越來越豐富。大家可以想像現在的幸福生活:有空調、電扇、電視,可有人還不知足,當時沒有這些東西是怎麼過的?我認為金錢的攀比是無用的,才華的攀比才是真正的攀比。

我緩緩地合上了書本,閉上了眼睛,讓自己從書的世界“飛”了回來。

書,可以帶給我快樂,也可以帶給我知識,還可以帶給我感動,還可以……

我的小說迷老媽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649字

在我的家中,無論客廳,臥室,總有些地方有那麼一兩本小說,不用說,這是老媽看的……

我的老媽是個小說迷,看起書來誰都不理,彷彿她在另一個世界。我們說什麼,她彷彿不知道,翻著自己的小說。一次我問老媽,小數有有那麼好看嗎?媽媽說“當然好看啦,你不去看怎麼知道它好不好看呢?”無奈,媽媽就是這樣。記得又一次,老媽再看《紅樓夢》,她說那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真虐心,而我試著去讀了讀,看了一點,什麼都看不懂啊,這麼多密密麻麻的字,唉,我也只好放棄書中的樂趣了,這也只有媽媽能享受到了……

可是,媽媽對小說的痴迷,遠遠不止這些啊,有一次,我和媽媽在外面買了一些家用物品,打的到了院門口,媽媽說,她先進去放東西,讓我等她把這個重物品一塊搬回去。於是,我站在陽光四射,狠毒的太陽絲毫不可憐我。就這樣,等啊等,等啊等,足足等了半小時左右,從院子到自家的門口也就不過50米,最多十分鐘也就到了呀。我怕東西丟掉,又不敢離開,可就是這半個小時,媽媽才出來,出來後,看到我小步子跑過來,一邊拍著腦門;“看我這腦子”。我也真是無奈,誰知。真相是老媽回到家中,看到手機裡的小說更新了,便又看了起來,誰知家裡突然停電,她終於停了下來看了看剛回來哪的東西,才想起,我還在外面等她。那次,我一直在埋怨媽媽……

誒,家裡就是有這樣一位小說迷老媽,要不是那次停電,我還不知要等多久啊。媽媽那次答應我,以後會少看點小說,可回到她的房間後,我偷瞄了一眼,“唉,他依然再看小說”。人總得有些興趣吧,我也就沒在反對媽媽看小說了,只是不要耽誤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