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海底兩萬裡》有感相關作文20篇

幻想,才是進步的翅膀——讀《海底兩萬裡》有感 篇1

讀後感 ,995字

與鯊魚展開危險搏鬥,受到土著人的瘋狂襲擊,因為對弱者的同情而去攻擊尖頭鯨,經臨冰山封路,死裡逃生,又被章魚圍攻……我細細回想著《海底兩萬裡》中的故事,不禁贊服於作者凡爾納波瀾起伏的描寫功底和情節安排。可我心中充斥的不僅是敬佩,還有小說深處的思索。

故事起於1866年一件鬧得滿城風雨的怪事,許多船隻在海上發現了海怪,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受邀追逐怪獸,誰知,與同伴落入水中併到了那所謂的怪獸“鸚鵡螺號”的脊柱上,被尼摩船長收留,開始了海底旅行,發生了無數驚心動魄的經歷,最後,阿龍納斯教授三人還是逃離了潛艇,並把此事公之於眾。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留給了我無限的幻想:“鸚鵡螺號”在北冰洋大風暴中逃過一劫了嗎?尼摩船長是否生還?他還會繼續對人類的仇恨和報復嗎?他心中的思想鬥爭能否化解?我和作者一樣,為尼摩船長深深祈福。畢竟,尼摩船長是一個善良的人,雖然作者只是展現了他表面的神祕莫測,可他在同伴死後會流下痛苦的眼淚;他可以毫不吝嗇地幫助貧窮的採珠人;當尖頭鯨向長鬚鯨進攻時,他出於對弱者的同情,指揮船員攻擊尖頭鯨;在最後阿龍納斯要逃跑時,他只是低聲抽泣,發出了“全能的上帝,夠了!夠了!”這般令人心痛的悔恨自白。他受到了傷害,復仇的願望卻不斷與內心的良知鬥爭,才造就了這個無比奇怪的好心人。

當然,《海底兩萬裡》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這些,最重要的是,尼摩船長的鸚鵡螺號與各種各樣驚世駭俗的發明,竟然有很多在當今的現實社會中實現了。這讓人不得不驚歎於作者凡爾納的幻想力,他似乎具有預知的力量。這看似是一個巧合,可在我眼中,這是必然。記得尼摩船長說過的一句話嗎?“人類進步得實在是太慢了”這其實是作者凡爾納的內心流露。凡爾納熱愛幻想,正是幻想,造就了那所謂的預知和這本不朽名著,也只有幻想,才能創造出改變世界的東西。沒有幻想的人,不管他有多少淵博的知識,也只能一成不變的生活。我們的世界,不就是由幻想構成的嗎?幻想,是人類進步的翅膀。

這又讓我不得不聯想到當今許多中國家長教育子女的方式了。在他們的眼中,幻想即“發呆”,是浪費時間的行為,還不如用來上課、寫作業呢。或許正是缺少了這所謂的發呆時間,我們才比別國的孩子多了一分固守陳規,我們中國人的名字才至始至終還未出現在一些國際舞臺上。

為了我們自己,為了中國的新一代,我們應該謹記《海底兩萬裡》帶給我們的啟迪—幻想,才是進步的翅膀!

讀《海底兩萬裡》有感 篇2

讀後感 ,504字

我一直都很好奇海底世界,那些美人魚的故事百聽不厭,這個假期有機會讀讀《海底兩萬裡》心情還是很激動。

《海底兩萬裡》這本書,顧名思義,是說關於海底的故事,作者是因為“怪物”撞船事件,與隊友機緣巧合的上了鸚鵡螺號,還認識了那位不同尋常的船長,船長帶他們參觀了整艘船,還讓他們對海底世界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最後,作者回到了陸地。

全書,我最感興趣,又最喜歡的那部分是作者上了鸚鵡螺號後,第一次走出船的見聞,就是在電視上,我也沒能看到像作者描述的那麼美的海底世界,那裡的一切都讓我好奇。

讀書的時候,我不止一次想過,如果我也有幸到鸚鵡螺號上做客該多好!我肯定那一定是一段不平凡的經歷,我也能夠見識到許多在陸地上,看不到的東西,書裡的一切都讓我著迷,神祕的海底是否真的如書中所說?

我又想,只要好好的,努力的學習才能夠像鸚鵡螺號的船長一樣,建造一艘屬於自己的船,讓我隨著它去探尋神祕的海底世界。

我認為鸚鵡螺號就是早期的潛艇,它的建造也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因為它的形狀不同於其他時代的任何潛艇。

關於作者這次不平凡的經歷,我除了羨慕更多的是佩服,我佩服鸚鵡螺號的船長,也驚歎大自然那鬼斧神工的“建造”。真可謂巧奪天工。

復仇者的愛與恨——讀《海底兩萬裡》有感 篇3

讀後感 ,1001字

身高腿長,天庭飽滿,鼻直口方,十指修長,有著一雙能穿透一切冷靜的黑眼睛。尼摩船長一出場便如同他的諾第留斯號一般讓人琢磨不透,十分神祕。而在之後的內容中,尼摩船長的表現更是令人費解,一方面特討厭人類和陸地,另一方面卻又幫助採珠人並和陸地保持聯絡,這不禁讓我仔細探索企圖從作者的筆下,窺見一個真正的尼摩船長。

首先,尼摩船長對於陸地上那些壓迫者的痛恨總是溢於言表的,在任何時刻,只要有機會,他都會對於陸地上的人類和所謂的文明冷嘲熱諷。對於不明國籍的戰艦,他也無情地從水下擊沉,甚至說出“地球上現在並不缺少新大陸,而是缺少新人類”這樣強硬的話。尼摩船長在阿龍納斯等人來到船上時便對他們這群人的警惕很高,並且明確地表示他們不能離開。尼摩船長對於人類的冷漠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可是,我們不能忽略,尼摩船長選擇了收留阿龍納斯等人,而不是無情地離開。他與教授談論潛艇的激動與自豪,也顯示出他對於知音的渴望。他儘管討厭人類和陸地,卻冒著生命危險救下了採珠人並送給他們珍珠,對於人類歷史上偉大的英雄,他也毫不吝嗇地表達讚美與崇拜。他還與地面保持著聯絡,用自己在海洋探索中獲得的財富支援陸地的正義鬥爭。在擊毀戰艦後,他卻默默一個人對著妻兒哭咽。這一件件事情正如作者所說,尼摩船長並沒失去仁愛之心。

這兩種心態同時矛盾地出現在尼摩船長身上,更激發我進一步探索尼摩船長的身世,終於,在凡爾納的三部曲中的第三部《神祕島》中找到了答案:尼摩船長原本是印度的王子達卡,領導人民進行反殖民鬥爭,結果鬥爭失敗,他也永遠的失去了親人,懷著對於壓迫者的痛恨,他修建了諾第留斯號,在進行科學研究的同時,又對陸地上的壓迫者展開報復。

在瞭解了尼摩船長的經歷後再回頭看尼摩船長的行為,對於尼摩船長也有了些理解。他似乎是失意的反抗者,看著國家被征服卻無力改變。他似乎是勇敢冷靜的領導者,從容不迫的使潛艇一次次化險為夷。他似乎是矛盾的復仇者,對人類的恨與愛交織,束縛著他,一次次報復,一次次拯救,那一顆顆心也一次次徘徊。

尼摩船長這個人物,很難絕對性的去評論,通過作者的描述,我們可以看出尼摩船長的本性仍是善良的,但卻被仇恨矇蔽了雙眼。尼摩船長愛憎分明的性格使他的形象在我的腦海中愈加清晰,思索著他的恨,他的愛,無關他的功過,只為他的忠誠與英勇,在心底崇拜著。

那個印度人生活在被壓迫的陸地上,我屬於那塊陸地,而且會永遠屬於它!—尼摩船長

讀《海底兩萬裡》有感 篇4

讀後感 ,658字

讀一本好書,就如同與一位高尚的人交談,更會讓我們受益匪淺。今天,我讀了《海底兩萬裡》這本書,深有感觸,它帶我“遊覽”了海底的各種神奇景象。

《海底兩萬裡》講述的是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在海底旅行的故事。通過對海上怪物的追蹤,描繪出了神奇的海底世界。那裡有海底平原、海底森林和古城堡等讓我驚歎不已的景物。還有飛魚、槍魚、翻車魚、笛口魚等色彩鮮豔、形態各異的海洋魚類。

這個故事的開始是人們在幾處海域發現了奇怪的海怪。它能三天行駛七百海里,比當時世界上最快的軍艦還要快。它的力氣巨大無比,能撞碎最堅固的大船。人們稱它為:“會飛的礁石”、“力大無比的獨角鯨”。由於它給海上的船隻帶來了損失,美國政府決定派出速度最快、最堅固,裝備最先進的“林肯”號前去剿滅。主人公阿龍納斯教授也代表法國參與了這次行動。

可他們發現,人們口中的海怪其實是“鸚鵡螺”號潛艇,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教授、康塞爾和尼德進入了這艘潛艇,跟著尼摩船長周遊了海底世界。一路上無奇不有,探盡了海底無人知曉的祕密:他們參觀了沉沒的大西州,進行了有趣的海底打獵,穿過了海底隧道,在海底墓地為死去的船員祈禱,到達了南極點,與巨型章魚搏鬥……

這本書時而將我推入險象環生的險惡環境,時而又把我帶入詩情畫意的美妙境界。在他們海底狩獵滿載而歸時,我替他們高興;在一位船員不幸去世時,我替他們難過;在他們與巨型章魚殊死搏鬥時,我替他們緊張……

《海底兩萬裡》不僅是一本充滿冒險精神的科幻小說,更是一本富含地理、海洋生物知識的百科全書。我愛《海底兩萬裡》,它是我的良師益友。

讀《海底兩萬裡》有感 篇5

讀後感 ,392字

《海底兩萬裡》這本書是法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家凡爾納的作品,這部探險小說共分47章,講述的是一位法國博物學家赴美參加科學考察活動後,正返回法國時,應邀登上一艘驅逐艦,參與驅逐盛傳的海上“怪物”。然後,博物學家等人非但未能驅逐掉“怪物”,反而被“怪物”所俘獲,其實,所謂的怪物,竟是一艘當時尚無人知曉的潛水艇。他們雖身為俘虜,但卻受到艇長尼摩的善待,只不過,為了保密的緣故,不許他們離開潛水艇。因此,博物學家一行被迫隨潛水艇遊歷各個海洋。後來,他們幾經艱險,終於逃脫,終將這一海洋祕密公諸於世。

作者跟我們談論海底世界,在穿越大西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太平洋、南極和北極的時候,他們向我們展示的是多麼奇妙、壯觀的海底世界啊!

但最遺憾的是尼摩艇長的那艘動力強大的潛水艇還是被那可怕的邁爾海下的大旋流給捲走了。

閱讀這本書,使我獲得極大的精神享受的同時,也感受到了自然的神奇和科學的力量。

只要不放棄,就有希望——讀《海底兩萬裡》有感 篇6

讀後感 ,911字

要說令人難以忘懷,故事情節精彩的書,有《簡愛》。

要說令人驚心動魄,人物獨特的書,有《魯濱遜漂流記》。

但要說既令人驚心動魄,又令人難以忘懷的書,那我首先就要說凡爾納的《神祕島》了。

小說主要講述了五名美國人為了逃避現實生活的殘忍而決定逃走的故事。當這五名逃客正逃跑的時候,在海上遭遇狂風暴雨。他們坐的熱氣球在下降,眼看就要掉到海里去了,他們沒有辦法,在萬般無奈下,把所有的東西都往下拋以減輕重量,包括糧食,金錢,炸藥,衣服……

終於,熱氣球往上升了。可是,海上的狂風越來越大了,熱氣球又下降很多。這時,他們的倡導者最後決定,犧牲自己,救同伴。於是,自己就與他的愛寵狗一同跳入了海中。

當其他的人有了著落之處後,才知道原來他們當中最重要的人物斯皮菜(倡導者)不見了。大家都非常的著急,找了幾天也沒找到他。在後來的一天,他們突然聽到斯皮菜的愛寵狗在遠處嚎叫,就隨著這條狗的聲音,一路跟隨著找到了斯皮菜。

最後,他們就一起在一座島上定居了。但是,他們在熱氣球上的時候,把所有的東西都丟了。現在,五個人當中,除了有一個人有一本筆記本外,其它的是一無所有。跟魯濱遜瑞士魯濱遜還慘。更讓人難以相信的是,他們沒有任何儀器就光憑自己所懂的所知道的,測定出了島的經緯度。更讓人感動驚異的是,他們只有唯一的的一根火柴和唯一的一粒小麥。而且,經過他們的研究,島上並沒有可以生火的石頭。只能開這僅僅只有一根的火柴來取火也把這唯一的一粒小麥細心的,好好的種了下去,最後收成了一大堆的小麥。還有,對島上的資源的研究,利用,使他們的生活過得很滿足。

就是這樣,一群一無所有的空中遇難者。憑藉對生存的勇氣,對生命的愛惜,勇敢地活了下去。沒有的,他們會努力去創造擁有的,好好利用。

讀了這本書後,我感悟到,不管做什麼事,都不要絕望,放棄。只要還有星星點點的希望,都是勝利的源頭。所謂叮叮之火可以燎原,只要堅定這信念,堅守著自己的目標,勇敢的去面對,去克服該克服的困難。成功離我們不會太遙遠,勝利屬於自己的。

讀了這本書,我還感悟到,我們應該更好的去發現生活中的點點好處,好好珍惜,好好利用擁有的事物,不要對生活有所埋怨。我常懷一顆感恩的心。

讀《海底兩萬裡》有感 篇7

讀後感 ,622字

你們嚮往蔚藍的大海嗎?是否想進行一次海底旅行?如果有這個想法,那就跟隨我的腳步來吧!

全文主要講了:阿龍納斯教授參與追捕海中的“怪物”,卻不幸被“怪物”俘獲,由此開始了一段奇妙的海底之旅……

文中有熱愛海洋、知識淵博的阿龍納斯教授;為了主人能夠不惜生命的康塞爾;勇敢優秀但對待事情有點急躁的捕鯨大王—-尼德。蘭;勇敢智慧能在危急關頭冷靜的想出妙招的尼摩船長。其中,我最喜歡尼摩船長,他的各個方面都值得我們學習。比如:救了可憐的採珠人,表現出尼摩船長善良的一面;把金條送給苦難人民表現出尼摩船長正義的一面;在南極帶領大家從冰層中脫困表現出尼摩船長機智的一面。

我非常喜歡意外事件這一章。主要講了:尼摩船長帶領“鸚鵡螺”號開向南極,可前面出現了一座很大的冰山,阻擋了前進的道路,不巧的是,後面也有冰山,上面也有冰山,進退兩難。正當危急時刻,尼摩船長想的第一辦法就是—-鑿!可白天鑿的一點成果,晚上又被結冰了。一天、兩天……。每一天都白白浪費了,氧氣瓶裡的氧氣也只可以用48個小時了,千鈞一髮之際,尼摩船長又想到了一個辦法—-用熱水,只見“鸚鵡螺”號船上的水泵不斷地噴出熱水,周圍的溫度也隨之提升了。經過不懈努力,希望已經迫在眉睫了,可氧氣卻寥寥無幾了。在這生死攸關之際,“鸚鵡螺”號終於衝開冰層,獲得了氧氣……尼摩船長那種機智勇敢、臨危不亂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誰能繼續探測那海底的深處呢?是你?是我?是他?

讀《海底兩萬裡》有感 篇8

國一作文 ,510字

合上《海底兩萬裡》,心中的洪波久久不能平靜,無論是書中的人物,還是那曲折的情節,都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本《海底兩萬裡》以阿龍納斯教授的視角向讀者介紹了1866年離奇的海上遭遇,當時人們普遍猜測那都是海怪乾的,可不久後,阿龍納斯教授發現所謂的“海怪”,其實是一艘潛艇,但卻被軟禁於其中,最終與尼德兰和康塞爾共同努力,逃出生天。

故事中的阿龍納斯教授十分博學,深受人們的敬仰,在追逐“海怪”時,“林肯號”邀請他代表法國參加追捕,與教授同行的僕人康塞爾對他十分忠誠,當教授落水時,他不顧個人安危營救他的主人;尼德蘭是強壯的捕鯨手,十分暴躁,極其渴望自由,每時每刻都在想如何脫逃,他無法忍受潛艇中的生活;尼摩—潛艇的艇長,他追逐正義、無所畏懼、沉著冷靜。他與他的船員們彷彿斷絕與陸地的來往,生活的大部分都與海關聯著,然而事實與之不同,他們在海底打撈上來的金銀財寶,都捐給陸地上正義的戰爭。他們是無私的奉獻者。

全文如行雲流水,作者在曲折的情節中不時插入科普知識,再加上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巧妙的構思,到位的細節描寫,讓讀者酣暢淋漓,直呼過癮。

所以,讓我們一起走進《海底兩萬裡》的世界吧。

讀《海底兩萬裡》有感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781字

這個寒假,我讀了《海底兩萬裡》,它是科幻小說之父儒爾。凡爾納的科幻三部劇之一。這部小說離奇曲折,將豐富的科學知識與生動的奇妙幻想完美融合,引人入勝,讓人慾罷不能。

故事講述阿隆納斯教授偶然成為“海怪”鸚鵡螺號潛水艇的“囚犯”,結識了生性孤傲的尼摩船長,從而開始從太平洋經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所經歷的一系列傳奇經歷。

這本書讓我瞭解了許多關於大海的知識,帶我見識了神祕的水下森林,令人膽寒的珊瑚墓地……但最讓我感興趣的還是尼摩船長。他身份神祕,性格孤傲;他熱愛海洋,把大海當成家;他發明了神奇而強大的鸚鵡螺號,建立了水下之家。我尤其佩服尼摩船長敢想敢做的精神,他絞盡腦汁讓潛水艇更強大,努力讓自己適應海上的生活,從而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蹟。正是這種精神,推動著人類不斷髮展進步。

今年2月,有現代鋼鐵俠之稱的埃隆。馬斯克震驚世界。他實現了人類現役運力最強火箭“重型獵鷹”的成功首飛,並完成了一級火箭的回收。在這為世人所矚目的成就背後,是他一直堅持的“火星夢”。2002年,他為了實現自己的火星夢建立了SpaceX公司。然而,登上火星的路並不好走。一次次失敗,一次次被質疑,甚至負債累累,但馬斯克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火星夢。他曾說過:“我不知道什麼叫放棄,除非我被困住或者死去。”這些不言放棄的神人們,是他們讓這個世界生機盎然。

平凡如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一次攀巖,巖壁很高,讓人頭暈。可我對自己說:“加油,你一定能行的!”我一步步努力地向上爬,一路給自己打氣,汗浸溼了衣服,手磨出了水泡,但我毫不畏懼,終於爬到了頂點。那時,我真為自己感到自豪。

《海底兩萬裡》讓我看到了人類的勇敢和堅持。習爺爺說過:“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我們有勇氣去面對,有勇氣去堅持,我們的努力就一定不會白費,我們就一定會實現自己的夢想。

我們的征程是星辰大海,遼遠而清晰……

讀海底兩萬裡有感 篇10

讀後感 ,807字

11月,在這個氣候宜人的時候,在離大海200公里的地方,我的眼前彷彿顯現出洶湧澎湃的大海。若是想知道這是什麼感覺,就去看一看《海底兩萬裡》。

《海底兩萬裡》創作於1870年,跨越了近兩個世紀,它的光彩仍熠熠生輝,我也看過凡爾納的其他作品,包括《神祕島》《80天環遊地球》《地心遊記》等,但要說科學與文學結合得最好的還是這部《海底兩萬裡》。

《海底兩萬裡》不僅為大家熟知,而且內容更是引人入勝,情節曲折,從一開始那一條“不明生物”,到主人公們的後來又進入了這條“生物”,以及那多姿多彩的海底世界,又到後來的不辭而別,並從險境逃生。其中這條“不明生物”--鸚鵡螺號,帶領著讀者走進海洋、觀賞奇景、陷入險境,這些都使讀者彷彿身臨其境。

而《海底兩萬裡》的幻想並非異想天開,而是有著深厚的科學基礎以及依據。而當時,在那個沒有電燈的時代,發出這樣大膽的幻想,並不是只是一種幻想。如今,“鸚鵡螺”號上的各種器械已不是觸不可及,甚至隨處可見,包括“鸚鵡螺”這艘海底船,已經不再是什麼神奇的玩意兒。這篇小說發表25年後,人類成功製造出真實的潛水艇,正是這鸚鵡騾號為科學家們開闢了對海洋探索的嚮往。於是,在這種好奇心的驅使下,人類仍在不斷的探索、開發海洋,也同時被海洋的神奇之處所震驚,身為“生命之源”的海洋,正驅使著人們認識自己生活的地方,而《海底兩萬裡》在展示海洋的神奇之時,更是激發了我們對保護海洋之重要的認識,而開啟海洋這扇門,本就是人類的又一項進步。

《海底兩萬裡》中塑造的形象更是全面、生動,尤其是對尼摩船長,那描寫更是細緻入微,從行為、言語,處處體現了他那難以捉摸的性格。那隱居海底的尼摩船長,與人類斷絕關係,而又稍微有絲毫的關聯,更是體現了他是一個樂於助人,反對壓迫,在海底闖蕩,堅毅的男子漢。以及他在“鸚鵡螺”號上的威信,可看出他高尚的品格。

那學識淵博的尼摩船長,駕駛著“鸚鵡螺”號,帶領著我們去探索海底的奧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