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笨狼的故事》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讀《笨狼的故事》有感 篇1

讀後感 ,622字

這些天,我又把《笨狼的故事》這本書讀了一遍。這本書寫了“笨狼”和他的小夥伴之間的一些趣事,故事中的“笨狼”十分天真、可愛。

那隻叫“笨狼”的狼寶寶,和他名字一樣,幹了許多“傻”事。一天,“笨狼”正站在窗前發呆,突然聽見停在樹上的小鳥們說:“聰明兔好像在雜貨店裡買了一個圓圓的罐頭,一定是咖啡!”“對對對!一定是咖啡,有咖啡喝了!”“笨狼”一邊說以便準備好勺子和杯子,燒好開水,等聰明兔來請自己喝咖啡。可等了好長時間,也沒有等到聰明兔。“笨狼”跑到聰明兔家一看,才發現自己弄錯了。原來,聰明兔買的不是咖啡,而是油漆。“笨狼”見了,很失望。讀到這裡,我忍不住大笑不止,這隻“笨狼”總是把所有東西都和“吃”聯絡起來,真是太天真、可愛了。

這讓我想起自己小時候的往事,那時,我也和“笨狼”一樣天真、可愛。有一次,我不小心把自己鎖在了家裡。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讓我來告訴你吧!那年,我剛剛三歲,奶奶走出家門去拿牛奶,我想學著大人的樣子開門關門,於是,用力把門給關了起來,可是,接著,我發現怎麼也開不了門了,急的在家裡大哭,奶奶也急的在門外大聲叫喚……你們看,我是不是也很可愛啊?

在讀這本書時,我常常被故事中的有趣情景逗得哈哈大笑。我覺得“笨狼”的確“笨”得可愛,不過,他十分懂禮貌,見到人會主動問好。別人打擾了他,他也不會和別人爭吵,總是彬彬有禮地說:“請不要打擾我,好嗎?”“笨狼”的這個優點值得我學習。總而言之,這真是一本有趣的、值得一看的故事書啊!

讀《笨狼的故事》有感 篇2

讀後感 ,309字

前段時間,我讀了《笨狼的故事》一書。

棕小熊和胖棕熊總喜歡打笨狼的壞主意。上次在學校裡,棕小熊把笨狼的書包戳了個洞,害得笨狼的文具全掉光了,他媽媽不得不幫他買新文具,這次他到家之後,胖棕熊又打上壞注意了,他把笨狼家的樹參用自己家的橘子樹調包了。後來他以為樹參是結人蔘的樹,苦苦等待人蔘。其實樹參是用來炒熟吃的。

我想告訴棕小熊和胖棕熊,也想告訴大家:壞事像一塊木炭,別人像一件乾淨雪白的衣服。當你拿著一塊木炭扔向一件雪白的衣服時,那件衣服會被你弄髒,而你也會被“汙染”。所以,大家不要無緣無故害人。

《笨狼的故事》,告訴了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不管是不要無緣無故的攻擊別人,還是要有生活的信心,這些道理,都讓我受益匪淺。

讀《笨狼的故事》有感 篇3

讀後感 ,657字

讀了湯素蘭《笨狼的故事》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笨狼當上售票員”這一情節。

笨狼還能當上售票員?對,沒錯。話說這隻“公認”的笨狼有天撿到了一本數學書,感覺挺有意思的,就拿回家學習,並且憑著學到的知識當上了售票員。你說笨狼笨嗎?也不笨。

如果真笨的話,怎麼可能學得會數學,又怎麼可以勝任售票員這一職位呢?記得我媽說過,考不上大學的“笨人”是要回家挑大糞的,當售票員這種工作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來的,當然也不是一般“狼”做得來的。

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笨人”,你看著他們好像挺笨的,其實不然。就像我的同桌,一上數學課就發愁、發慌。一碰到老師提問,她第一反應就是臉立馬紅起來、頭低到不能再低。她曾經跟我講過,只要數學老師提問她,她的手心就直冒汗。哎<u>想想也怪可憐的。有時碰到一個型別題,大家一節課就學會了,而她則需要一個星期、甚至十天半月才能弄清楚。為此,老師經常留她到辦公室補課。真不知她手心裡冒過多少汗。

上個星期一,老師又講了一個新內容,他卻一反常態,在課堂上回答了好多同學回答不上來的問題,老師一個勁兒地誇獎她,還好奇地問:“這麼難的題你都會做,前面那些簡單的題怎麼會屢屢出錯呢?”

她紅著臉說:“那是因為我沒有好好學。”從那一天開始,同桌上數學課時總是坐得端端正正,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子,連我都很羨慕。她完成數學作業的速度明顯比其他同學快了,而且正確率極高。你說她笨嗎?當然不笨。

每個人不是生下來就笨。成功是靠百分之一的天分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得來。笨狼不笨,同桌不笨,我們也都不笨。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 篇4

讀後感 ,655字

最近,我讀了梅子涵先生的《女兒的故事》,它沒有華麗的語言,可是合上書,我仍然沉浸在其中,回味所讀,感慨良多。

這本書是梅子涵記錄的陪女兒梅思繁成長的點滴。梅思繁的成長有歡笑,有難過,有收穫,更有挫折。每一個故事,都讓我學到了許多。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綠色校園》那一章。這一章通過莎士比亞的名言:“在時間的大鐘上,只有兩個字—現在。”來告訴我們時間轉瞬即逝,要好好珍惜時間;通過綠色校園校長的話,告訴我們學習要全面發展……但是最讓我受益的是那個故事。

梅思繁考上了綠色學校,爸爸要獎勵她,而她只要一個鐵皮文具盒。途中,爸爸問她還要什麼,她沒有動搖,還是堅持自己需要什麼就買什麼,而不是趁著爸爸高興多索取,這不就是一種自控力嗎?難怪她能取得成功。

看完這個故事,我很慚愧,我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看什麼東西好玩有趣,哪怕並不是必須的,也想買回去,結果東西是多,可一轉眼就忘了,都沒有好好利用,不但造成浪費,更在這個過程中失去了自我控制。生活如此,學習不更需要自控力嗎?

我在一個小幽默中看到這樣一句話:學習是件反人性的事情。剛看到還不太理解,現在我明白了,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剋制自己玩的慾望,抵抗本性中的好逸惡勞,而去面對枯燥乏味的1、2、3、4、A、B、C、D……這需要多大的自控能力啊!著名的棉花糖實驗不就驗證了自控力在人一生髮展中的重要性嗎?想到這裡,我敲響了心中的警鐘:要從生活中點滴小事開始,來加強自己的自控力。

謝謝梅子涵老師給我們帶來《女兒的故事》,讓我從這一個個小故事中汲取成長的能量!

讀《雷鋒的故事》有感 篇5

讀後感 ,425字

《雷鋒的故事》這本書,主要講了雷鋒一生的經歷。雷鋒的爺爺被地主逼入絕境,父親被日寇打死,哥哥被機器扎死,弟弟在母親的懷裡餓死。可憐的雷鋒就這樣成了一個孤兒。雷鋒用心工作,會開拖拉機、推土機,他決心去當兵。雷鋒當成了兵以後,做了許多好事。俗話說得好:“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有一次雷鋒去廣播站廣播,鼓勵大家防洪,當時在下雨,去廣播站的路上,雷鋒看到一位同志沒有穿雨衣,身上都是水,就把自己的雨衣給他披上。等那位同志發覺時,雷鋒已經跑遠了。

我的一位同桌,他用鋼筆時鋼筆沒有墨了,正巧老師叫他進辦公室。他走後我幫他灌了墨水,他回來開啟鋼筆一看,裡面居然有墨了,他問了很多同學,他們都沒看到是我做的。我沒有聲張,像雷鋒一樣做好事不留名,做好事並不是讓別人感激而做的。我覺得自己的心裡有莫名的樂感,激勵我向前。

我們要學習雷鋒叔叔的幫助別人、助人為樂的精神,也要學習雷鋒叔叔的釘子精神,肯擠、肯鑽。只有大家都像雷鋒一樣,才能助我們的國家更加輝煌。

讀《給予的故事》有感 篇6

讀後感 ,507字

今天我讀了《給予的故事》對我的啟發非常大。

它主要講的是一位飢渴之人在沙漠中迷了路,瀕臨死亡。在那裡,他幸運地找到一間小屋,在裡面發現了一個汲水器。可是不管他用多大力氣抽水,滴水全無,氣惱至極。忽然,他發現旁邊有個水壺,下面壓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把這壺水倒到節水器裡才能打出清水來。那人一看,果然有滿滿一壺水。但是接下來,這位在沙漠中的行人不知怎樣做才好。真的倒進去嗎?這可是沙漠,可能會抽不出水。喝掉嗎?就一壺水喝完就沒了。最後,他決定相信紙條上的話。倒入汲水器裡。裡面果然湧出了清泉,夠他喝個痛快。臨走前,他又往壺裡灌滿水,把紙條壓好。

我放下書,心裡似乎有一隻小兔子活蹦亂跳,久久不能平靜。是呀,我們如果不信任人,總是懷疑別人,怎麼可能會得到幫助呢?反而如果對人信任別人,別人自然也會百分百的幫助你。

如果你給予就會有回報;如果你給予的多,收穫也會更多。比如你借給同桌兒一根筆,當你需要幫助時,對方會借你需要用的東西。再比如,你能送他一塊橡皮,他會送你幾根兒筆。

我看了之後覺得,故事中的人們很厲害。只要你給予的多,收穫也多。也讓我知道人和人之間相互信任有多重要,我以後也要對別人信任,不輕易懷疑別人。

讀《女兒的故事》有感 篇7

讀後感 ,519字

在暑假裡,我看了一本關於童年、關於成長的書——《女兒的故事》。書的作者梅子涵站在一個父親的角度,記錄下兒的點點滴滴,在書中飽含了他深深的父愛。

故事中的主人公梅思繁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活潑開朗,天真可愛,整天嘻嘻哈哈,開開心心地生活著,好像沒有什麼煩惱可以牽絆住她。她單純真實,直爽率真永遠保持一顆美好的童心,是個機靈的孩子。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梅思繁似乎跟我們很像。現在我們只是小學生,卻已感覺到肩膀上壓力的重量,這壓力一定會與俱增。雖然我們現在只有三門主課——語數英,可已經是提心吊膽了。害怕考不好,

回家之後,會有爸爸媽媽的責罵;害怕考不好,會有老師的批評。

如果要把學生比喻什麼的話,那我覺得用“一顆蒲公英的種子”形容再適合不過了,被家長吹來吹去,沒有自由。放暑假寒假,包括週末的兩天假日,要去學奧數、作文、英語、美術等等。知道你們為了我們好,但我還是覺得要適當的玩耍,並且我不喜歡家長總是諷刺自己的孩子,你說出來舒服了,那我們心裡會怎麼想?希望家長能還給我們兒童一個屬於我們自己的天空。

暑假就要過去,馬上開學了,我重新準備好了,迎接新學期的挑戰。

讀《棕熊的故事》有感 篇8

讀後感 ,446字

記得在《棕熊的故事》裡,有一幕讓我印象深刻。

在一次狩獵中,獵人捕捉到了一頭母熊,他們可能想抽取它的膽汁,沒去傷害它,在一個暴風雨之夜,母熊逃了出來,帶著憤怒與復仇的心去尋找自己的孩子,發現自己的孩子在獵人的包圍裡,她奮不顧身地衝了進去,她的肚子上被獵人劃了一道口子,但是它忍著痛,拖著長長的腸子飛快地跑著,當它被槍打中的那一剎那,它將自己的孩子舉起用盡最後的力氣,將自己的孩子扔進叢林,自己倒在血泊中。難道這還不能體現出母愛的偉大嗎?

母愛是無聲的,螳螂在繁育後代的時候,它會將公螳螂吃掉,是含著淚痛苦的將自己的丈夫吃掉,則公螳螂也是無怨無悔,為了繁育出更健壯的螳螂。母愛是一個偉大的角色,母愛也是偉大的。

母親是偉大的,慈祥的,母愛能包容一切。在你受到挫折的時候,母親會鼓勵你;在你面對困難的時候,母親會讓你勇敢面對。

母愛是黑暗中的一盞燈,為你照亮人生。母愛是夜空中的一顆星星,為你指點迷津,母愛更像是一本無聲的書,為你默默付出。

母親,謝謝你,是你造就了我,沒有你就沒有我的今天!

讀《棕熊的故事》有感 篇9

讀後感 ,423字

夜深了,我合上了《棕熊的故事》,不禁百感交集。

這本書主要寫的是兩隻棕熊保衛家園的故事。有一隻熊因為頭頂上有一塊毛是黃色的,所以作者給這隻熊取了一個好玩的名字,叫黃帽子。而另一隻熊呢,因為它腳掌上有一塊是白的,於是作者給它也取了一個好玩的名字,叫白襪子。

一天,黃帽子在追一隻兔子,它與兔子的距離只有幾釐米了,眼看它馬上就能用那力大無窮的熊掌把兔子捏成肉球,可兔子一進樹林,不見了。黃帽子想繼續過河追兔子,可它剛一過河,在東邊山上的白襪子突然大吼起來。黃帽子趕快跑到西邊的山上,然後朝著白襪子大吼起來。原來,東邊的山是白襪子的地盤,西邊的山是黃帽子的地盤。可黃帽子太想吃兔肉了,就跑進了白襪子的地盤爭搶獵物。可白襪子生氣了,直接把黃帽子推到河裡。一場大戰開始了,雙方拼命搏殺。過了一會,兩頭熊終於同歸於盡了。

我明白了,暴力是最魯莽的解決方法。這個故事我想,那些只會用暴力的人,最終成不了大氣候。我下決心要做一個有智慧的人,儘量避免使用暴力。

《笨狼的故事》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381字

最近,我讀了《笨狼的故事》系列叢書,作者是湯素蘭阿姨。叢書包括《笨狼的故事》、《笨狼和他的爸爸媽媽》、《笨狼的學校生活》、《笨狼旅行記》。每一本總是那麼吸引我,因為笨狼是那麼的幽默可愛。

雖然他說起話來傻傻的,做起事來笨笨的,但他的童年充滿了樂趣,逗得我哈哈大笑。比如《在鸛鳥家住三天》這個故事,笨狼為了不讓他的小夥伴捉祕藏是找不到他,他爬到大樹上,躲進了鸛鳥的鳥窩裡。後來他睡著了,卻不知道森林鎮因為他的失蹤亂成了一鍋粥。觀鳥夫婦回來發現了他,勸他回家去,可他卻說什麼也不肯,堅持要等小夥伴來找他,說如果自己回去就是輸了。結果,他在鸛鳥家整整呆了三天零5個小時,最後還是鸛鳥等他睡熟時,用白布包把他送了回家。

笨狼是有點笨,但是我認為他笨中透著執著。我比他聰明,但是做什麼事總是半途而廢。缺乏恆心與毅力,跟笨狼相比差遠了。今後,我要學習笨狼做事堅持到底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