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簡單的希望》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讀《簡單的希望》有感 篇1

讀後感 ,821字

面對身體不健全的人,我們不應該同情他們,也不應該可憐他們,而是給予他們人格的尊重,心靈的支撐,平等的看待他們,讓他們感到他們沒有被歧視,讓他們的心不再害怕,不再讓他們感覺到孤獨,讓他們知道,他們就是我們的朋友!

正如《簡單的希望》裡面的小艾米,有一次他撞到一個男生,但那男生模仿以及嘲笑艾米,艾米告訴自己不要理會,但心裡依然很難受,艾米的媽媽安慰她說,電視臺舉行一個活動,把自己的願望寫成信寄給聖誕老公公,哪個寫得最好,哪個就可以得到禮物,艾米很快就寫好了信。他所寫的信很快受到重視,陸陸續續的友好信件寫來了,表達了對他的支援和理解。艾米想要一天不被歧視的願望很快就達成了,還交到了一個好朋友。

誰不渴望被尊重,誰不渴望被愛護,誰不想維護自己的尊嚴?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假如我們的身體有殘疾,被別人嘲笑的時候,你是什麼感受?心裡會不會像刀刺的那樣呢?我們沒有辦法改變現實,也沒有辦法讓殘疾人恢復正常,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不多給予殘疾人一些尊重呢?為什麼不多給他們一些愛呢?其實他們什麼也不需要,他們真正渴望的是能讓我們正常對待他們,不要把他們當成殘疾人,不被同情和可憐。

想必,大家都知道海倫凯勒吧!她從小就失明、耳聾,她沒有辦法去感受世界的美好聲音,也沒有辦法看見五彩繽紛,但她從來不因為自己的殘缺而感到自卑,反而堅強的面對現實與生活,從她那充滿幻想的小小天地,創作出膾炙人口的作品《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激勵著無數殘疾同胞和健全的讀者們!海倫凯勒的故事,證明了殘疾人應該得到尊重,殘疾人也可以創造奇蹟!

冬天裡的梅花,為什麼不在春天這個百花齊放的季節綻放呢?也許是因為並不是所有的花都能夠在如此寒冷的季節中綻放的,她需要的不僅僅只有堅強的意志,也有毅力和耐力。身殘志堅的人值得我們景仰,一般的殘疾人,同樣需要我們去理解、支援和幫扶,讓他們重拾自信,勇敢的站起來,自強自立,有所作為!

讓我們與殘疾人手牽手共進步吧!

讓“單翼天使”不再孤單——讀《生命的詩情》有感 篇2

讀後感 ,777字

世上有一種聖潔的愛,是父母的愛。世上有一些孤單的孩子,叫“單翼天使”。像是天天受到陽光的愛慕卻無權享受雨露的仙人掌,叫“單翼天使”的孩子,他們往往能從養育他們的爸爸或媽媽身邊取得更多金錢與淚水的呵護,卻無法以此彌補心靈上,另一個位置的空虛。

以前,我只覺得那些單親家庭的孩子很可憐,”拋棄“他們的爸爸或媽媽往往都還在世上,卻沒給他一個完整的家。可是最近我讀了《生命的詩情》裡的兩篇文章,令我對他們有了新的認識。

第一篇文章,講的是兩個孩子,用盡自己的全力去維護一個即將分裂的家庭。當我讀到結尾時,兩滴清淚落在腮邊。因為書上的一句話”我聽到陳大寶說:“媽媽,這下你不會走了吧?"”一個孩子,他可能不聰明,不會動腦筋,但他卻甚至獻出生命,來維護一個本以支離破碎的家庭。那個孩子所做的可能難以改變家庭分裂的命運,但它讓我們看到,仍有一種愛連線著那些分開的家庭成員。

第二篇文章,則與第一篇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它更多的是表現了一個單親女孩對離異父親的忐忑與惶恐,在這篇文章裡有一種無形的憂傷,憂傷的很溫柔,這憂傷中有一種最熟悉的陌生親情。

讀完了這兩篇文章,我呆住了,原來“單翼天使”並不只是可憐,他們還是堅強的,敏感的。“單翼天使”都是最美的天使,可卻又有著不幸的遭遇。他們因為那個“陌生”的親人備受打擊。所以他們需要更多的愛,我相信,他們一定可以成為最閃亮的天使。

比起那些單親的孩子,我們的生活是令他們想都不敢想的。父母的呵護,親人的寵愛。使我們的生活不能自理,一旦失去了爸爸媽媽的幫助就手忙腳亂。父母加倍的愛護培養出了一個又一個小公主小王子。可我們幾曾想到那些為單親黯然傷神的孩子。親情,才是他們最大的渴望。比起他們,平時我們的”憎恨“是多麼不懂事。

”單翼天使“,獨孤的天使,”單翼天使“堅強的天使,"單翼天使”,善良的天使。從此以後,希望天使別再單翼。

讀《堅持就有希望》有感 篇3

讀後感 ,486字

《堅持就有希望》講述的是一個名叫約翰森的黑人創辦了《黑人文摘》,但有一段時間雜誌遇到巨大困難,他仍然堅持不放棄,後來他終於成功渡過了難關,攀上了事業的新巔峰。更讓人佩服的是,他想請羅斯福夫人寫一篇“假如我是黑人”的文章,被羅斯福夫人拒絕,他永不言棄,堅持每隔半個月就給羅斯福夫人寫一封信,他的誠心終於打動了羅斯福夫人,她把自己的想法寫成文章寄給了《黑人文摘》。一個月內,《黑人文摘》的銷售量從2萬份激增到15份,取得讓世人矚目的成績。現在已是出版公司的總裁,擁有了三家無線電臺,成為美國公民,尤其是美國黑人的榜樣。

這讓我不禁想到了自己,上次期中考試,我的附加題就差一個算式就成功了,可是我心裡想:附加題這麼難,怎麼努力都肯定是錯的,乾脆不做了,去檢查其它題目算了,結果我的附加題只加了6分。現在想起來也太后悔了,我有99%成功的願望,但是卻有1%要放棄的念頭,所以我失敗了。讀了這個故事,我便想起了一句話—永不言棄,下次遇到這種情況,我一定會堅持到底,反正我走我的路,不管結果怎樣,即使被人譏笑,我都不會放棄。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堅持就有希望。我一定要堅持。

帶著絢麗的夢想飛翔——讀《奔跑的女孩》有感 篇4

讀後感 ,792字

駱駝和貓和其她女孩不一樣,當別人在教室裡安安靜靜地上課時,大多數時間都在操場上揮汗如雨地奔跑著……她們的故事讓我想道:不切實際的夢想,只能給你失望;而切實際的夢想,只需要努力一把,就能最終實現。

而夢想對於體校出身的她們來說,也無非是做一名優秀的運動員,有一條好的出路罷了。上天給了駱駝和貓一雙好的腿,讓她們可以自由自在地奔跑,卻忘記了給她們絢爛的夢想。

有一天,駱駝有了平生第一個夢想:學體操。可這夢想又很快破滅了,十一歲的年齡已容不得接受體操了。這個夢想,就像一個飛到空中的肥皂泡,還沒等飛到樹梢,就被打破了。冬訓開始了,駱駝和貓又有了同一個夢想:進入省體校。可省體校又只能對她們二取一,在純真的友誼與謝箐華的血書面前,她倆又能說什麼呢?夢想的泡泡又破了。

終於,駱駝在體校裡又有了一個夢想:回普通學校唸書,她也要像老師魚兒那樣上大學。駱駝很快就實現了這個夢想,進入了一所普通學校讀書;而貓也破格進入了省體校。夢想對她們來說充滿了希望。

每個人走有夢想。駱駝有,貓有,邵佳慧有,我有,你也有,大家都有。我們也都在跑,有的人是像貓那樣,在操場上跑;有的人則是像駱駝一樣,在學校的教室裡跑,在雪白的成績單上奔跑。人生,本來就是一場賽跑,跑得又快又輕鬆的人,是這條跑道上最不煩惱的人,他們能在人生這條跑道上一馬當先,一帆風順;而那些跑得慢也跑得吃力的人,是這條跑道上最煩惱的人,他們會遇到許多絆腳石,也不免受到各種各樣的傷害。但是,如果跑在後面的人能堅持有一個追上前面人的夢想,並努力去追趕,終有一天他們也能成為一個個佼佼者。當然,如果跑在前面的人不為自己設立一個跑得更快的夢想,而只在原地不動,也會有一天,他們也會從一個佼佼者變成一個失敗者。

成功者的背後,總是有一些絢爛多姿的夢想。古今中外,有多少人為夢想而奮發啊。我願化作一隻翩飛的蝴蝶,帶著一個絢麗的夢想編織彩色翅膀,越飛越高!

讀《難忘的啟蒙》有感 篇5

讀後感 ,708字

提到“啟蒙”一詞,你首選想到的可能是啟蒙老師。是呀,是他們,在我們童稚的心靈播下美好的種子,是他們教導我們學會做事、做人、要好好學習。讀了課文《難忘的啟蒙》,我有著和作者同樣的感受,我也時常懷著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我的啟蒙老師們。

春節前的一次大掃除,使我重新拾起了那本被遺忘在角落的作文簿。翻開看看,老師對我的評語都是細心的,既指出我的不足,又說到了我寫的好的地方。特別是其中的一句話,使我非常感動:“一定要好好學習寫作,將來會有所作為的。”幾年過去了,我仍然按照老師的話去學去做,雖然作文仍不算很好,但是我想,一定不能辜負了老師的期望。這就是我中年級的語文老師—嚴老師。

嚴老師不僅教我們學習,也教我們做人。記得三年級的時候,老師把優秀少先隊員的稱號評給班上幾位老師的孩子。同學們多少都有些不服氣,我也認為老師太偏心了。本來就敢直言的我,在日記中寫出了我的觀點,原認為老師能諒解,沒想到後來嚴老師對我的日記的評語寫了近一頁,叫我要先正視自己,再去審視別人。老師雖沒有直說,但我還是感到了老師的失望。從此以後,我再也不會沒看清自己的模樣就去罵別人了。因為我牢記著嚴老師在手冊中對我的評語:“人生何處不歡樂!”

同樣值得懷念的,還有一年級的吳老師。由於一年級的時候我很膽小,吳老師就特意派了幾位善交際又膽大的同學,來慢慢接近我,和我交朋友。後來,我的好朋友慚慚多了起來。真感謝吳老師,若不是她,我現在也許還孤零零的呢。

從小到大,每一個老師都是令我難忘、感激、敬佩的。幾句作文中的評語,一段手冊中的評語,無一不包含著老師親切的關懷,深深的愛。教會我為人處事的老師,我一輩子也忘不了。

難忘啊,我的啟蒙老師!

讀《成長的滋味》有感 篇6

讀後感 ,1001字

《成長的滋味》是一本短篇小說集,涉及了關於童年,人生,人性,社會,命運等最基本的價值命題,讓我切實感受到了“成長的酸辛”、“童年的難忘”、“母愛的偉大”、“父愛的深沉”它們如微風拂過我的面頰,如甘泉滋潤我的靈魂,如舊友與我再次相逢。

在一篇篇富含哲理的文章中,有幾篇如珍珠般璀璨的故事令我記憶猶新。

學會正視自己是重要一課

曾經有哲人說過:“人們往往揹負著兩個口袋,一個裝著別人的缺點,另一個裝著自己的缺點,而我們卻總是習以為常地將裝有自己缺點的口袋背在身後”。這正是《劣跡人名錄》的主題,它講述的是一位名叫伊萬諾芙娜的老師為了督促學生遵守紀律,便命令小組長成立“劣跡人名錄”,記錄違反制度的同學名單,而娜達莎便是組長中的一名,她非常嚴格,甚至連因病不寫作業也要列入其中,逐漸,同學們為了博得她的好感,為她提供了許多便利,而她也認為理所應當受用,但,最終在母親的批評下,她將自己違反紀律的事記入了《劣跡人名錄》並重新評價了自己的事。

憑心而論,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曾出現過“娜達莎”的身影。或許是為了維護自己的虛榮心,或許是被一時地榮耀矇蔽了雙眼,從而不能客觀地認識和評價自己,導致了盲目自信和成績的不理想。在一本雜誌中,我曾讀到過這樣一段話“一個人對自己的期望好比分母,自己的實際能力好比分子,分母越大,分數值越小成功的機率就越小”因此,無論在日常生活,還是在學習過程中,我們都要學習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只有正視自己,我們才可能實現更大的跨越。

理解是心靈最大的慰藉

《理解的禮物》講述的是“我”幼時跟媽媽外出,經常收到媽媽饋贈的糖果,從而對這些彩色的糖果深深著迷,一次,“我”偷偷跑出家門,在摘取了6個櫻桃後直奔糖果鋪,向這家店鋪的主人威登先生購買糖果,望著我沁出汗水的手心裡靜臥著的櫻桃,威登先生為了保護“我”童真的快樂和童稚的尊嚴,虧本“賣”給了我價值30美元的糖果。在我們的成長之路上,理解不可或缺。

理解是心靈的雞湯,帶給我們溫暖,理解是獨特的潤滑劑,讓所有的矛盾渙然冰釋,理解是萬能鑰匙,開啟重重心鎖,播灑縷縷陽光,多一些理解,就會多一些快樂,多一些理解,就會多一些關愛,如果每個人都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想,那麼所有“秀麗的風光”都會盡收眼底。世界便會和諧美滿。

成長是顆怪味豆,也是段荊棘叢生的險路。但,我們一定要細細口味,勇敢前行,為的是要讓青春的畫冊流光溢彩,青春的雄鷹搏擊長空。

實則不平凡——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7

讀後感 ,1266字

讀罷,合書,望天,沉思。有種說不出的感覺,湧上心頭……

我喜歡讀書,尤其喜歡那些洗去鉛華,樸實真切的文字,它們散發著一方水土的特有氣息,演繹著一段人生的悲歡離合。在我上小學三年級時,我有幸觸碰到了它們。

猶記那個午後,太陽將它融融的光輝照射在那本書絨絨的封面上,我伸出手,指尖剛剛觸到,又迅速縮回,似是被灼燒一般,指尖火辣辣。我凝視著它,躊躇,蹙眉,低吟—《平凡的世界》,終是將縮回的手伸出,輕輕撫上書面,開啟,輕聲讀之。

那是怎樣一本書呀,書中的人生太多太多,書中的坎坷太多太多,一點兒都不像爸爸所說是一本讓人回味無窮的書,相反,這是一本讀完讓人心裡莫名生出滄桑之感的書。十歲的我賭氣,將書丟在一邊,發誓要將它遺忘。時間漸漸逝去,可心中的莫名之感,卻怎麼也消逝不去,它似是在我稚嫩的心靈上留下了點兒別的什麼。終究是擺脫不了,重又拾起了那書。

再次品讀,我放下了心中的羈絆,像是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來到了另一世界裡。我在這平凡的世界裡慢慢踱步,心中漸漸清明,我彷彿生活在了平凡的人們之中。緩緩地,我跟隨著孫少平,步入他們簡陋的校園,看著少平一人啃冰冷的黑饃時的落寞背影,我無法抑制的哭了,為他小小的少年的自尊心,為他啃幹饃也要學習好的意志,為他……1975的黃土高原太苦太苦,卻生活著一群不知苦為何物的人們,他們平凡並且幸福的生活著。

他們並不是沒有退縮過,當生活的重擔將他們壓得實在喘不過氣來的時候,他們也想到過自生自滅。當少平得知自己的未婚妻因救人遇難時,一度想要追隨她而去,而我也在他的無限悲痛中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但當我還深陷悲傷無法自拔時,少平卻站起來了,他知道自己不能倒下,無論如何,都得生活下去,因為,還有等待著他的人們。起初,我很疑惑,不知少平為何那般狠心,只過幾個月便將深愛著的未婚妻的故去丟擲一旁,可後來,我明白了。人生,不是流水,不會一往直前,毫無阻礙,人生之路,佈滿坎坷。在人生的泥濘小道上,跌倒了,就得爬起來,並且,必須得爬起來。即使不為自己,也要想想深愛著自己的人們。

恍惚之間,我記起了自己從前的幼稚行徑,因為一點小事兒就賭氣說出“活不下去了”之類的可笑話語,想自己從前,不知平凡的世界實則不平凡,總是以一種幼稚的姿態對待一些事兒,不知生活為何物。這生活,本就不是一帆風順的啊,若是一生順利無阻的過去,那生活還有什麼意思呢?

合上這本書,我閉目,深深思索,覺得自己在一書之間,忽然長大。的確,我對這個世界瞭解的太少太少,從前只活在自己的臆想當中,無法自拔。現如今,讀完《平凡的世界》我深深領悟到生活的含義,或許,生活本也是一本書,我們本也是這部書的主角,但,不同的是,我們自己,有能力活出自己。那就請,跌倒了,再爬起來,對著前方,充滿希望,即使有些珍貴的東西逝去,也不會消磨我們對生活的激情,我們仍有一切。

謝謝你,爸爸,送給我這樣一本好書。謝謝你,《平凡的世界》教會我人生與生活,我會永不放棄,永遠期盼一個更好的未來,並,為之奮鬥!

輕撫心間,只覺內心,一片澄明。身處這個平凡的世界,終已懂。

堅強的陽光執著的彼岸——讀《菱子的抉擇》有感 篇8

讀後感 ,1030字

成長,千道坎萬道坡;少年,不拋棄不放棄;堅強是最溫暖的陽光,執著是最光明的彼岸。

—題記

剛買到這本書的時候眼前一亮,封面上寫了這麼一句話:“成長,千道坎萬道坡;少年,不拋棄不放棄;堅強是最溫暖的陽光,執著是最光明的彼岸。”因為這句話,我徹底喜歡上了這本書,毫無保留的將整本書一字一句的看完,它讓我明白了成長,就要堅強和執著。

書中以描寫少女成長為主題。她們艱難而又勇敢地面對成長時期的種種困惑與難題,歷經磨難,找到了各自化解的辦法,終於安然涉過了青春之河的急流險灘。

這本書揭示了成長的艱辛與美好,故事具有新穎的詩意結構。成長的路,曲折蜿蜒,一路上充滿了坑坑窪窪,你沒有辦法你阻止一次又一次的摔倒在坑裡,但你可以保證怎麼在坑中堅強的爬起來,走到下一個障礙面前,怎麼在一次又一次的摔倒中繼續前進,面對更大地挑戰。成長之路,需要堅強,也少不了一顆執著的心。

陀思妥耶夫斯基說過:“事情是很簡單的人,全部祕訣只有兩句話:不屈不撓,堅持以底。”當你走過了成長路上的一道又一道困難,懂得了怎麼在風雨中學會堅強,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執著,選好了一條路,就要走下去,無論有多大的風雨,無論要重複跌倒爬起多少次,都要懷著一顆堅持執著的心,努力的走下去,堅信:付出汗水了就會有收穫。

記得我剛剛學習平衡板的時候。一開始認為這個東西很簡單,一下子就站了上去,結果不知道怎麼操作從滑板上直接摔了下了,我不敢再輕視它了。此後的每一天傍晚,完成功課的我,抱著滑板來到樓下小公園,扶著花牆一點一點向前移動,一次又一次的從滑板上摔下來,擦破了胳膊和腿,一次又一次的重新站到滑板上去。

有次磕破了膝蓋,傷口一直在流血我絲毫不知,重新從地上爬了起來,用手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塵,扶著花牆又一步一步的往前滑,我在能控制滑板的情況下,放開了扶著花牆的手,結果我自己滑出去了好長,當時我真的開心極了,覺得風中似乎摻雜著花香,甜甜的,我抱著滑板跑回了家,才發現腿一直在留血,已經滴到了鞋子上面。

但我依然很開心,因為我在疼痛面前學會了堅強,不像以前磕到一點就哇哇大哭,在一次又一次的摔倒後重新站起來,執著的努力著,也得到了回報。

成長的路還要自己走。

如果成長是一條曲折的山路,而我們每一個成長的孩子都是一位登山者,希望你能在堅強的藍天的陪伴下到達飄渺著雲霧的執著的山頂。

如果成長是一片廣闊的大海,而我們每一個成長的孩子都是一葉小舟,希望你能在堅強的陽光的陪伴下到達閃耀著光芒的執著的彼岸。

幸福在哪裡——讀《小白的選擇》有感 篇9

讀後感 ,767字

楊紅櫻老師的書我讀了許多,特別是《笑貓日記》系列,只要書店裡一有《笑貓日記》系列的書,我都會第一時間去買回家,每本書都會讀好幾遍,每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暑假裡,我又讀了她的《笑貓日記》系列中的《小白的選擇》,這本書以貴婦犬“菲娜”幫貴婦犬“小白”選主人為線索,向我們呈現了許許多多不同性格的人和小白在不同人家所經歷的不同的命運。

先是小白來到了大明星阿貝哥那裡,阿貝嫂幫阿貝哥走上了成功之路,而自己的臉卻被燒了,阿貝哥竟忘恩負義,讓她在家也戴面紗,還虐待阿貝嫂。有一次阿貝哥打阿貝嫂,小白上去咬他的手,被阿貝哥掐死了。最後是京巴狗地包天用愛的力量救活了他。讀了這一段,我既為阿貝哥的作為不齒,也可憐阿貝嫂的遭遇,更心疼一心為主人的小白。生活中也有許多像阿貝哥一樣忘恩負義的人,但也有許多好人,我鄙視阿貝哥的所作所為,我長大後一定不會做一個這樣的人,而要做一個像菲娜這樣有愛心的人,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然後小白又來到了兩個“寄生蟲”的家裡,他們不工作,只花老人的錢,過著不勞而獲的、富足的日子,是典型的“啃老族”。雖然他們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但活得毫無意義。想想自己現在,也是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媽媽也總是覺得我現在還小,很少讓我幹活家務。讀了這一段,想想自己,雖然還小,但也應該主動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讓父母多休息一會兒,儘自己的能力孝敬父母。

最後小白因為緣分來到了一個像謎一樣的女人家裡,他每天都會幫這個女主人幹很多事情,它幫主人買鮮花餅、拿報紙、送垃圾,陪主人喝下午茶,認真聽主人說話,還救過主人的命,它的價值在這裡得到了體現,因此小白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很幸福。

讀了這本書後,我受到巨大的震撼,得到了極大的啟示,那就是:不能把幸福寄託在別人身上,靠自己付出努力得來的幸福生活才是最踏實的,才是最有意義的。

讀《災難的禮物》有感 篇10

讀後感 ,553字

寒假終於又來臨了,總不忘去書店看一看。走進書店,一本本嶄新的書令我眼花繚亂,它們正排著長隊等我看呢!書店十分安靜,只能聽見細小的讀書聲。

我走著走著,被《災難的禮物》這本書所吸引,開啟首選文章,仔細的閱讀起來。故事是這樣的:十三歲開始,作者原本過著平靜、安穩的幸福生活,卻沒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打碎了這個家庭,打碎了作者對今後生活的美好向往。父母在地震中雙亡,只留下了孤單的作者,他被鄉下的伯伯收養。初次來到伯伯家,家裡十分亂,經常能聽到許多噪音,這一切的一切是作者十分失望。而家裡也只能靠伯伯翻譯外語生活,他每天起早貪黑。一天,作者突然想起了烙餅,但伯伯不會做,作者只好嘗試去做一做,當伯伯回來時,看見了十分開心,也想為作者做點事,便把那間亂糟糟的小屋收拾的一乾二淨。當作者拿著晚餐走進時,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短暫的時間內,那間亂的不成樣的小屋竟變得如此乾淨。烙餅的蔥香味把整間房給纏繞。從此,他們的生活增添了幾分光彩。

雖然作者在困境中散失親人;雖然這一切史做沒有信心,但這樣沒把作者打敗,而她抗服了心裡,又恢復了幸福的生活。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難,我們一定要堅持,對生活有信心,再大的困難,我們一定會抗服的。

幸福,是買不到的,幸福,是誰都想要的,幸福,是甜的。在災難中而又得到幸福,我們應該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