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艾晚的水仙球》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讀《艾晚的水仙球》有感 篇1

讀後感 ,682字

《艾晚的水仙球》是黃蓓佳的小說,主要講了小女孩艾晚的成長故事。她生活在一個溫暖的家庭裡,姐姐艾早心靈手巧,但逆反心理很重,總是和媽媽頂嘴。艾晚是個平常的小女孩,沒有哥哥和姐姐那麼優秀,隨便得到什麼都可以讓她很滿足,她就像我身邊的小夥伴一樣很親切。

故事中的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讓我彷彿身臨其境,看到了一幕幕生活畫卷。我最喜歡艾晚,雖然她並不出眾,但是很有愛心,為了水仙花早些開放她一夜守候。“爸爸說:優秀的孩子是為別人培養的,平常的孩子才是自己的。”艾晚就是這樣一個平常、可愛的孩子。我最不喜歡艾早,因為我覺得她太不懂事太任性了。當她高考時,第一門語文考試結束後遇到了不高興的事,她就把情緒發洩在自己的身上,接下來的幾門考試她胡亂應付,最後總分比預考成績少了差不多一百分,這簡直是自毀前程。不但傷害了自己,還辜負了爸爸媽媽的期望。我覺得她很不理智。

在生活中,這樣不理智的行為也處處可見。有的同學聽不得一點批評,動不動就發脾氣,甚至還會用不合理的方式洩憤,比如撕書本、亂塗亂畫等等。據說2004年發生的重大殺人案件中,凶手馬加爵就是一個成績優秀的重點大學大學生,可是他僅僅因為打牌和同學吵架,就連殺四人發洩情緒,最終落得了悲慘的下場。而且,我看到網路上的新聞說,根據調查顯示,“自殺”在青少年十大死因中居第二位,臺灣去年青少年自殺死亡率約每10萬人口6。3人,比97年微幅升高,這是多麼可怕的趨勢啊!

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而盲目任性地發洩自己的情緒,就會造成不可收拾的惡果。我寧可不要像艾早那樣優秀,也一定要做一個健康、陽光的好孩子,像艾晚一樣可愛。

艾晚的水仙球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894字

經歷風雨,方能見彩虹

窗臺下襬著一個海螺盆。咦?那是什麼花?如此優雅,如此貞潔,但又不失低調,連花香也是不張揚的,含蓄,若有若無。仿若一個嫻靜的白衣仙子。

《艾晚的水仙球》這段故事美麗又憂傷。說她美麗,潑辣張狂、能幹賢惠的大姐艾早,聰明絕頂、但卻反應遲鈍的“神童”哥哥艾好,沉默乖巧的小女兒艾晚聚在一塊兒的喜怒悲樂,組成了一個平平淡淡但卻韻味十足的小城故事。說她憂傷,艾晚小心翼翼地藏身於令人矚目的哥哥姐姐的身後的陰影中,見證著姐姐日漸成熟,荒廢學業,哥哥從神童走向數學瘋子……閱讀《艾晚的水仙球》,我似乎來到了艾晚的家裡,與他們一起歡笑,一起默默承受噩耗。當艾好因智商高,被收入“好少年班”培養時,我笑了,真為他們感到高興。當艾早未能如願考上理想的南京師範學院,而荒廢學業時,我傷心萬分,那是一個多麼聰明好學,多麼傲氣,不服的姑娘啊!

看著艾晚的故事,我彷彿飄到了幾年前的一天。朦朦朧朧中,我聽見了一聲熟悉的叫聲……

“不練了!”我煩躁地蓋上琴蓋,這首歌這麼複雜,那變化多端的升降號,那枯燥凌亂的指法。我欲哭無淚,越彈越煩,越彈越急躁。這時我想起了最近讀過的《艾晚的水仙球》中的主人公艾晚,她不也是經常遇到磨難嗎?不被家人關注,常成為被忽略物件,童年過得艱辛壓抑。但她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方式,依然努力向上,頑強拼搏。艾晚都那麼的堅持不懈,我也試試。我頓時又投入了音樂的海洋。“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經過不懈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成功學會自如彈奏這首歌。

人生長途上必將會有挫折和困難,這是長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怕困難,勇敢挑戰,解決困難,才會成功。長大是件快樂的事,也是件辛苦的事,但只要迎難而上,總會“雨過天晴”。

我徜徉在書的海洋裡,慢慢地吸收,細細地品味。在這寒冷的冬日裡,我不再寒冷,因為有《艾晚的水仙球》,這碗香醇的“心靈雞湯”陪伴。

理解多好——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篇3

讀後感 ,598字

“那該多麼好呀,多麼好,能夠得到理解多麼好……”這首《理解多好》唱出了我的心聲,《窗邊的小豆豆》更是寫出了我的心聲。

書中,小豆豆被要求退學了,一個全新的學校“巴學園”接受了她,“巴學園”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兩株矮樹組成的校門、一節節的電車教室、善解人意的小林校長、獨特的教學方式……在這裡,小豆豆與那些和自己一樣在別人眼中特別的孩子們一起玩耍、學習,十分快活。

這是作者黑柳徹子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經歷,看完後卻使我十分羨慕。就像歌中所唱的“……我們都有一些小毛病,你們可別天天氣得鬍子翹……”小豆豆和同學們都各有一些小毛病,但小林先生卻沒有氣得鬍子翹,因為他理解這些孩子,理解他們心中不願被掀開的傷疤。在運動會上,小林先生特地為不能長高的“小孩子”設計了比賽規則,使他拾起了自信;小豆豆剛入學時,小林先生整整聽她講了四個多小時,沒有一次不耐煩的打斷;面對一不小心傷害了孩子自尊心的老師,小林先生第一次開口批評……在這個美好的“巴學園”裡,所有的孩子都得到了應有的尊重,所有的缺點都被忽視,在他們身上的只有優點。

這是一份在大戰中的溫暖。可是在生活中,現在還會遇到像小林先生這樣的人嗎?長得胖了一些,有人說是“肥豬”;戴了一副眼鏡,有人說是“四眼田雞”;做事慢了一些,又有人說是“蝸牛”……其實誰有沒有錯,大家只是缺少了發現美的眼睛和一顆理解的心。

“……理解多好—理解多好……”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篇4

讀後感 ,993字

暑假曲老師向我們推薦了一本好書—《窗邊的小豆豆》。回到家裡我便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這一看便愛不釋手了。我還是先向大家介紹一下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吧:文中主要描寫了一個名叫小豆豆的孩子,因為調皮一年級的時候就被原來學校退學了,以後她進入了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引導和愛護下,由一般人眼裡的“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好孩子。其實這本書之所以這樣吸引著我,還是因為我特別特別地像文中的小豆豆,從小豆豆的身上我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哎呀,還是讓我跟大家詳細地說說吧!

小豆豆是一個總喜歡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孩子。記得有一次老師讓小豆豆站在窗邊聽課,她由於看到窗外的宣傳藝人而按捺不住興奮地心情竟然在課堂上肆無忌憚地大聲跟宣傳藝人們打招呼,結果可想而知了,鬧得全班同學都認為她“怪怪的”。其實我也有過類似的經歷呢!記得那時我剛上一年級,課間的時候我去操場“勘探地形”意外地發現了“大野貓”(我認為的)的腳印,這是多麼令人興奮地事情啊!我必須找同學一起分享一下,可是事與願違,這時候上課鈴響了,當我跑到教室的時候,白老師已經開始上課了。這可怎麼辦?這件事情讓我坐立不安,於是我就衝白老師舉起了手,可是白老師就像是知道我要說什麼似的,示意我把手放下。這可怎麼辦呢?這件令人興奮的事情我必須告訴白老師!於是,我也管不了那麼多了,站起來大聲地喊道:“白老師,我告訴您,咱們操場上有大野貓,我看見它留下來的腳印了!”頓時課堂上一片鬨堂大笑,連白老師也忍不住地笑了,你們看,我是不是跟小豆豆有點相似啊?

當然我身上還有好多跟小豆豆非常相似的地方,比如說善良、調皮、好奇心重等等。小豆豆是因為有了巴學園、有了小林校長,她的生活才那麼地豐富多彩。而我也非常慶幸自己生活在407班這個大家庭,這裡有跟小林校長一樣的曲老師和白老師等一些好老師的用心地教導,有團結友愛的一幫好同學。短短的三年中我學會了很多,學會了用自己的好奇心去探究知識,學會了用自己的善良去交往了一群好朋友,我的積極向上地發展都來自於我所在的班級,來自於精心培育我的好老師們,我感謝我的班集體,我更感謝精心教育的老師們!

如今的小豆豆早已經是著名的電視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親善大使的世界名人了,那麼我該怎麼做呢?我想小豆豆就是我的榜樣,我也該像小豆豆一樣,用我的好奇、用我的聰明、用我的善良……去創造屬於我自己的美好未來。

愛上巴學園——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篇5

讀後感 ,628字

一年級時,媽媽給我讀“小豆豆”,我笑她的傻勁兒;二年級時,我自己讀“小豆豆”,我喜歡她的有趣;暑假裡,我又捧起了《窗邊的小豆豆》,這一次,我深深地愛上了小豆豆,愛上了小林校長,愛上了巴學園。

三讀“小豆豆”,我知道了那個叫黑柳徹子的日本著名主持人,小時候曾經是一個被退學的問題兒童;三讀“小豆豆”,我知道了世界上有一種教室,建築材料不是磚瓦,而是廢棄不用的電車車廂;三讀“小豆豆”,我知道了有一位用愛心呵護學生心靈,把問題兒童塑造成天才的校長—小林宗作。

走進巴學園,當我讀到217頁“泰明死了”的時候,我的心不禁顫抖起來:“為什麼?泰明怎麼會死了呢?多麼聰明的山本泰明呀!小豆豆該有多麼傷心哪!越往下看就越傷心,活著多好呀!我禁不住潸然淚下,怎麼也停不下來。我感覺自己就是泰明的朋友一洋,以前那個快樂的泰明,後面的書中再也不會出現了嗎?小豆豆握著那隻手想:”這是我握過多少次的手啊!“此時,我也多麼想握握那隻手啊!我的眼淚就又忍不住了。

我不僅喜歡小豆豆,還喜歡小林校長。不論小豆豆做出多少可笑的事,校長總會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我們班主任張老師也特別愛表揚我們:一年級時,她讓我和於金巨集一起去請美術老師來上課,我說:”辦公室、畫室我們分頭去找吧!”張老師對我說:“你真是一個會辦事的小人精兒!”我走起路來感覺特別起勁兒。

爸爸說我真像封面上的小豆豆,又瘦又小,我也經常被人叫成“小不點兒”“小豆兒”。我就是願意當一個快樂的“小豆豆”!

你是一個好孩子——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篇6

讀後感 ,1026字

最近,我讀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覺得這本書很好,很像我小學一年級做的一些傻事。

小豆豆是一個因為淘氣,一年級就被退學的孩子:上課時,她把桌子蓋掀來掀去地玩,搞得全班同學都上不好課;她還會站在窗前,看宣傳藝人走過,並請她們表演……後來,小豆豆來到了一所叫“巴學園”的學校,她十分喜歡這所特殊的學校,不料它卻毀於戰火……而小豆豆長大後,成為了一名著名作家和知名主持人,她十分懷念在巴學園那段快樂時光,就寫了這本書—《窗邊的小豆豆》。

小豆豆剛來到學校時,看到這個學校的校門是兩棵大樹做成的,教室是由廢棄電車組成的,覺得十分新奇。當她見到校長時,校長認真地聽她說了四個小時的話,這是她在孩提時代,大人第一次這麼認真地聽她講話。因此,她喜歡上了校長先生—小林宗作。

巴學園的上課形式很獨特,每人可以從自己喜歡的科目學起,而自己不喜歡的科目,只需在下課前完成就行了。因此,在巴學園,大家上課都很認真,不會出現聽課心不在焉的情況。如果大家上午就完成了功課,下午就可以去散步了。

在巴學園吃飯也很有意思。校長讓家長給孩子們帶“山的味道、海的味道”,為的是讓孩子養成不挑食的習慣,並能從吃飯中學到許多東西。比如小豆豆第一天吃飯時,媽媽給她帶來了魚鬆,校長先生問大家:“魚鬆是山上產的還是海里產的?”大家經過辯論,不但知道了魚鬆是海里產的,還收穫了快樂。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巴學園被燒燬時,校長先生並沒有痛哭,而是平靜地說:“噢,下一次,我們辦一個什麼樣的學校呢?”這一句話凝結著校長先生對孩子們的愛,以及他對教育的熱情。而在這時,小學生小豆豆卻在疏雜湊車上,想著分別前校長先生對她說的話:“還會再見面的!”還有先生一直對自己說的那句話:“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不要忘了這些啊!”小豆豆對自己說。

讀到這裡時,我想,小林宗作是一個多好的老師呀!小豆豆是一個多好的孩子呀!在戰亂中還能情牽對方,真是太了不起了!假想小豆豆沒有遇見小林老師,沒有來巴學園上學,而在普通學校就讀,那麼在傳統教育方式的扼殺下,她可能就會失去她活潑的本性,變得消沉,很有可能會被認為是壞學生,走到哪裡都會被人指指點點。而她就會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對自己失去信心,從而走向了歧途。如果是這樣,日本就會少了一位著名的作家,就會少了一名知名的主持人!

當我再拿起這《窗邊的小豆豆》,再翻看一遍時,我彷彿回到了天真的一年級,和小豆豆一起玩耍,一起流淚,一起快樂,一起長大……

讓戰爭遠離孩子們——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篇7

讀後感 ,661字

在寒假裡,我拜讀了日本黑柳砌子所寫的《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描述了小豆豆小時候在學校因為淘氣,使得老師不得不將她開除,小豆豆在媽媽千方百計地努力下來到新學校—巴學園。

巴學園是一所特別的學校。他們的上課方式很特別,他們不是像我們學校按照課程表上課的,而是把今天要學的全部寫在黑板上,還有重點要注意的事項,然後在上面選自己喜歡的,如果有不會就可以去問老師。我非常羨慕小豆豆,她上的那所學校的上課方式一定充滿樂趣。

他們的教室更加特別,他們的教室不是教學樓,而是由電車改裝成的教室。他們吃飯的時候也很特別,他們是圍成一個圈,然後,校長小林宗作就會說:“山的味道!海的味道!”這是校長不想讓小朋友們偏食,所以蔬菜、肉類、魚類,都得吃。他們的運動會也夠特別,能夠自己策劃稀奇古怪的專案讓每個孩子都能發揮特長……“巴學園”裡的一切是多麼令人嚮往啊!小豆豆和她的朋友們在“巴學園”裡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到處都有小豆豆和同學們快樂的身影,開心的笑聲……可是,就是這樣一個美好的巴學園,在一個夜晚被美國飛機炸燬了。

真是可惜呀!世界上又一個好學校被戰爭毀滅了。戰爭帶給孩子們的傷害是多麼巨大呀!有多少孩子因戰爭失去學校,有多少孩子因戰爭失去父母、親人,更有孩子甚至連自己小小的生命都沒能延續下去。

戰爭像一個魔鬼瘋狂地搜刮人們的生命,和平猶如一個天使將幸福的種子撒滿人間。和平年代,每天我們都能在我們的“巴學園”裡開心地學習、玩耍、生活,是多麼幸福啊!讓我們捍衛和平,保護和平,讓戰爭遠離孩子們,讓更多的孩子走進“巴學園”吧!

讀《親愛的笨笨豬》有感 篇8

讀後感 ,386字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親愛的笨笨豬》,它的封面非常好笑,我就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

這本書的作者楊紅櫻做過小學老師,童書編輯,她19歲開始發表文學作品,現在已出版童話、兒童小說、散文等60餘種,總銷量超過5000萬冊。當我讀到《鹿妹妹,你大膽的往前走》時我被他們的愛心感動了,乖乖熊和笨笨豬扶妹妹鹿到黃昏,鹿妹妹慢慢的會站了。第二天,乖乖熊和笨笨豬把木棍放到鹿妹妹肚子底下支援著它鹿妹妹慢慢的會走了。

還有《歡樂的學校》,這篇文章寫的是歡樂學校有一隻小狐狸,它的妹妹缺一隻耳朵,斷了一條腿,怕大家笑話它,於是乖乖熊和笨笨豬想方設法讓狐狸妹妹去歡樂學校,她終於同意了。第二天,它還是害怕就又到河邊了,於是,乖乖熊和笨笨豬一起把它抬到了歡樂學校裡,所有人都很喜歡這隻新來的小狐狸。我們要向乖乖熊和笨笨豬學習,當一個有愛心的人。

書裡的知識像一條河,源源不斷的流入我們知識的海洋中。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784字

《窗邊的小豆豆》是那天在書店裡無意中看到的,我感到幸運的是,我選擇了這本書……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作者在二戰中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小豆豆第一天就跟校長說了四個小時的話,校長一直都認真聽著。小豆豆入學後小林校長卻常常對小豆豆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裡“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學園裡親切、隨和的教學方式使這裡的孩子們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

讀了《窗邊的小豆豆》使我感受頗深,巴學園特別的教學方式十分令人嚮往。在巴學園裡學校會給學生足夠的自由和選擇權;巴學園裡的學生都會帶好自己的午餐:山的味道,海的味道,營養均衡;巴學園的校長可謂是用心良苦,他組織了一次次特別的活動,讓巴學園的學生在一點一滴中成長起來;最讓我感受頗深的是:小林先生在學生們壓力大時,舉行一個不可思議的活動:拍桌子活動。每個同學一邊用力拍著桌子,一邊大聲說出自己的煩惱,等到拍累了,喊累了一切煩惱也就一掃而空了。如果我們的學校也能舉辦這樣的活動,那該多好!

當然,在這本書裡我也學到了不少,我明白了在生活中,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連挑戰的勇氣都沒有,小豆豆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會自信滿滿的面對,第一次失敗了,來第二遍,第二次失敗了,來第三遍……,直到成功為止。而我遇到一點小困難就想退縮,做練習題目稍微難一些就不想做了,上特長班,被老師批評幾頓就不想學了。現在想起都覺得慚愧,讀完這本書後我下定決心要勇敢的面對困難,不要退縮,失敗並不可怕,只要持之以恆,就一定能成功!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能讓我感到的校園的美好和快樂,現在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我好向往巴學園啊!因為真實,我喜歡這本書;因為美好,我喜歡這本書;因為給我帶來笑聲和快樂,我喜歡這本書;因為感動,我更喜歡這本《窗邊的小豆豆》!

讀《蘇姍的帽子》後有感 篇10

讀後感 ,522字

今年暑假,我含著熱淚讀完了《蘇姍的帽子》這篇令人感動的文章。讀完後,我心頭起伏,感慨萬千。

這篇文章講述的是蘇姍那瘦小的身體裡有一個腫瘤,因此她不得不接受幾個月的化學治療。出院後,她頭髮掉光。為了不被同學們嘲笑,她只得頂著一頂帽子去上學。然而,這對一個小女孩來說,卻是一個非常嚴酷的事情。看到這,我不禁為蘇姍的遭遇感到同情,也為她竟能堅持著繼續上學的行為感到震驚,這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呀!

蘇姍的行為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而老師的做法更讓我感到感動。

老師非常理解小蘇姍的心情。蘇姍回校前,老師就對學生們說:“記住,下星期一同學們都必須戴帽子來上課!”同學們莫名其妙,但是沒辦法,只得照辦。同學們不知道,老師的目的是要同學們在不知不覺中習慣帶帽子來上課,讓他們以為蘇姍帶帽子是正常的,從而不嘲笑蘇姍。

多麼好的老師啊!但我想起我的行為只覺得慚愧。一次,一位同學摔傷了腳,不能走路,我趁機嘲笑他:“瘸子,臭瘸子!”那同學聽了,傷心地哭了,從此再也不理我了。我不但沒有幫助這位同學,反而嘲笑他,這種行為是多麼可恥呀!

蘇姍是一個多麼堅強、勇敢的女孩呀!蘇姍的老師是多麼理解蘇姍呀!她不僅不嘲笑蘇姍,還幫助蘇姍解脫困境。我們應當以她們做榜樣,向她們學習!

讀《我們的小時候》有感 篇11

讀後感 ,774字

剛讀完《我們小的時候》這本書後,我平息了一會,想起自己的小時候,並不遜色於作者筆下的童年……

書中講述了兩個小女孩普爾斯和艾麗莎的五彩斑斕的童年,她們自由自在地玩耍,譜寫了童年叮咚歡快的交響曲。讓我也不禁回想起我的童年……

也許我的童年是上帝創造的,那麼美好!

他創造得那麼一絲不苟啊!他把一個童稚的夢安裝在群山環繞的小山村,安裝在外婆家。他給這個夢安排的事總能使這個夢的主人—已不在是兒童的我感到回味無窮。我也有一個像書裡面主人公艾麗莎的瑪麗齊亞奶奶一樣慈祥溫柔的外婆,她總是那麼的親切。小時候,她會帶著我去小溪邊洗衣服,卻任我在一旁玩得不亦樂乎;她會帶著我上山摘我喜歡吃的果子,卻由著我興奮得滿山的跑;她會在睡前講故事哄我睡覺,直到我在美麗的故事中酣睡……所以,外婆是我至愛的瘋狂玩伴。

小時候,我也會像普爾斯那樣天真的以為青蛙是一位英俊瀟灑的王子被施了魔法後變成的。那時候,天真爛漫中帶著幾分無知。

小時候,我會擔心小狗吃骨頭會被噎著;小時候,會以為晚上小貓因為想媽媽哭得眼睛直髮光;小時候,我會單手撐著腦袋望著窗外,思考這世界上到底有沒有外星人,放學回家的路上小夥伴會不會忽然被飛船吸走,走了別的星球后再告訴我他過得很好之類的。

總之,小小年紀已經有了怪咖編劇的思維。

那時候我和小夥伴們還爬過不少人家的窗戶,越過不少人家的後院。在穿過某個地方時,今天可能會爬上二樓翻院子過去,明天可能走一條窄巷然後再擠一道木門過去。總之,我們那時候就是追求“不走尋常路”。而且我們有很多“祕密基地”,在大榕樹的樹洞裡,一些奇奇怪怪、破破爛爛的“寶貝”就會被藏匿在那裡,比如一些好看的瓶子、花花綠綠的髮卡什麼的,一段時間後就會消失了,我們還會分析為什麼會消失,經過很長時間的爭論,當時甚至覺得可能是外星人收走的。

多麼美好的童年啊!上帝創造的。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篇12

讀後感 ,514字

暑假裡,我讀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的黑柳徹子,也就是書中的小主人公—小豆豆。這本書主要講了:小豆豆一年級時因為淘氣而被退學後,來到了巴學園,認識了巴學園的校長小林宗作,而且還在學校裡交到不少朋友。在小林校長的關心和愛護下,一向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讓大家接受,成為了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這本書對我的感觸很大,讓我想起了一二年級的許多事情。特別是“一和的心願”這章,像極了我二年級時發生的一件事,那時正值春季,天氣逐漸變暖,街上漸漸出現了賣小雞的人的身影。我每次看到,都會哭天喊地的去求爺爺奶奶給我買,但是他們的立場總是雷打不動的堅持:這些小雞都是人工孵化的,養不活,養死了怪可憐的。可我不管,我還是想要小雞。爺爺奶奶經不住我的死纏爛打和軟硬兼施,終於給我買了一對毛絨絨的小黃雞,可把我高興壞了。小黃雞可愛極了,摸起來就像一個黃色的毛絨小球。我精心的照顧著它們,可是,爺爺奶奶的話終究還是應驗了,第三天早上,兩隻小雞都死了。我沒有哭,但是我打心裡難過。

這本書讓我回憶起了我的童年,美好的童年時光。它不像某些教育的書一樣,告訴我們大道理,它只是一本能讓我們回憶起童年的書,酥酥的,酸酸的,麻麻的……

讓興趣推動教育——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篇13

讀後感 ,919字

第一次聽說《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是在一個同學的作文上。我記得她的筆下這樣寫道:“我們的教育制度不是因材施教,而是致力於把孩子們塑造成一個個標準的模型,讓大人滿意,讓老師滿意,讓社會滿意……我們何時才能像巴學園裡的小豆豆那樣,盡情享受我們的興趣,盡情在快樂中學習成長!”

這篇文章寫得非常好,以至於我現在還能感受到當時看到這篇文章的驚歎。於是,帶著一份好奇,我翻開了《窗邊的小豆豆》,想品味驚歎之後的餘韻,抑或是失望。

結果,這本書帶給了我震撼!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黑柳徹子寫的關於她自身小時候的學習經歷。小豆豆在老師和同學眼中是個怪怪的孩子。因淘氣被退學後來到了小林校長的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學園中親切、隨和的教學方式使這裡的孩子們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細細讀下來,溫馨瀰漫了心房。

這本書中最讓我驚歎的是巴學園的教學方式。每一天的第一節課,老師就把當天要上的課和每一節課的重點都寫在黑板上,於是小朋友們就從自己喜歡的那門課開始學習,慢慢地老師就會知道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所在。要知道,當時小豆豆還只是一年級呀!巴學園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興趣,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巴學園的教育方法深深觸動了我,校長小林宗作先生的一句話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裡:“孩子們的夢想遠比老師的計劃重要。”

這讓我深深地反思了我們的教育。不說西方學校著重培養孩子的興趣,我國古代聖人孔子早已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但是,從小學,甚至是幼兒園開始,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孩子們就被迫參加各種補習班。重重的書包,壓彎了小小的腰!我們的興趣,讓步於分數。小學,初中,高中,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最後的高考分數。“高分低能”成為了社會的悲哀。

這種情況的出現,究其原因,離不開社會與教育的功利化。家人的“望子成龍”,高考指揮棒的壓力和名牌大學的吸引,用“美好未來”的名義,把我們塑造成了一個個相似的玩偶,回頭一看,你我是如何的相像。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教育制度也有其生命力。現今國家也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這,是教育的福音。相信我國未來的教育,定能用興趣做羅盤,帶著孩子們揚帆起航。

讀《純純的守護神》有感 篇14

讀後感 ,1303字

寒假裡,我在整理書櫃的時候偶然翻出一本舊書。咦,這不是我最喜歡的書—《純純的守護神》嗎?我帶著滿滿的懷舊情緒,再一次翻開了書頁。

我曾經以為純純能找回星星項鍊,純屬運氣。可是這一遍卻讓我有了其他想法:純純能找回星星項鍊,真的只是運氣好嗎?我覺得更重要的是一些屬於純純的寶藏。正因為這些寶藏,純純才能找回項鍊。

寶藏之一:堅持

純純為了目標(星星項鍊)天天去游泳館努力練習,從不間斷。在她的心中,游泳比賽的獎品(星星項鍊)是她的信念,她為第一名的獎品而堅持。練習中,她一次次恐懼、害怕,甚至抱怨、想放棄,但哥哥的鼓勵、智康的陪伴、女巫的鼓勵……她一遍遍的在心裡默唸“爸爸”,一遍遍勸說自己堅持。是的,最終純純堅持了下來,並突破了自己的極限。而我呢,對任何事情只抱有3分鐘的熱度。以前學鋼琴,開始我還十分認真自覺,自己要求練習,自己要求加時,可才過了一個月,我的那份熱情就沒了。為每次只練枯燥的一首曲子感到很無聊,為浪費一個小時而心疼,堅持不住了。抱怨鋼琴太枯燥,抱怨經過努力還不能盛放花朵,琴技不能提高,但手指已經痠痛了。放棄了學鋼琴。現在看著別人嫻熟的琴技自己卻不會彈,明明有很好的學習機會但白白浪費……哎!當初的舉措真是讓人後悔不已啊!

寶藏之二:自信

它是通往成功迷路時的指路牌:不管是神祕的聲音,還是一定能得到第一的能量,都是純純自我催眠的作用,是自信心施的魔法。如果沒有自信心,純純就不可能參加游泳比賽,更沒有可能擁有星星項鍊。自信心是強心劑、鎮定劑,是困難中的一縷希望的光芒;是逆境中努力的力量;是小鳥兒飛向藍天的勇氣。在游泳比賽時相信自己能完成較難的前滾翻轉身,在比賽後相信自己能得第一名……禁不住想到自己—面對五上的愛國演講,我沒有信心做好它,認為自己肯定得不了第一,害怕高歌、吳悠等強勁對手。一點點小障礙,我就像霜打的小草—蔫了。最後上臺演講時吞吞吐吐,沒有吸引力,得到了一個連我自己都嫌棄的獎項,真慚愧啊!

寶藏之三:合理安排

純純的合理安排也值得我學習,上課、游泳、畫畫、鋼琴,純純把它們安排得十分完美。上午上課、13:0014:30畫畫、15:0016:00游泳、16:3017:00上鋼琴課,天衣無縫。同時就是她因為合理安排,能抽出時間去老爺爺的古董店,得到真正的星星項鍊。但是我就不一樣了,一個寒假裡連計劃都沒有。每天睡到九點,出去吃吃喝喝一整天,晚上電視看到10點,過得一點收穫都沒有,對自己好失望啊!

寶藏之四:靈活應變

最後一個寶藏是靈活應變,在看到智康哭泣的時候,聰明的純純用自己五音不全的嗓音,和呆萌可愛的動作把智康逗樂了。智康是純純獲得星星項鍊的精神支撐,無比重要。如果沒有智康,純純就不會去爭取星星項鍊,更不會最終獲得項鍊。在我身上,有時候還欠缺一點靈活應變。例如,一天下課同學在我背後豎兔耳朵,我楞了個半天,認為他/她是惡意的。看來,我真的要向純純好好學習才是。

堅持、自信、合理安排、靈活應變就是純純的寶藏。每一個人都在冥冥之中尋找“星星項鍊”,祝大家都找到屬於自己的“星星項鍊”!找到屬於自己的寶藏!

讀《少女的紅襯衣》有感 篇15

讀後感 ,438字

這個週末,我讀了《少女的紅襯衣》,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少女的紅襯衣》是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程瑋寫的,並且被新聞出版總署列為2009年向全國青少年推薦100種優秀圖書之一。

這本書講述了湯妮和湯莉這對雙胞胎姐妹的父母離婚後,媽媽帶著妹妹湯妮去了德國,爸爸帶著姐姐湯莉留在中國。突然有一天,湯妮想回中國,於是她一個人回到了中國並且和姐姐交換了角色,開始了愉快的旅程。

其中有一個故事讓我知道了: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即使是雙胞胎也有他們的不同之處!它讓我想到了生活中很多同學都為因為自己的缺點而感到自卑。其實每個人都有和別人不一樣的優點和缺點,就像班級裡的有些同學,雖然成績不是很優秀,但是有體育特長,是班裡的體育健將哦。

這本書也我知道了,每個國家都有不一樣的國情和文化,還要多交朋友,因為朋友會讓你快樂。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道理是:有什麼東西比金錢和時間更寶貴?是家和愛,這兩樣東西不是人人都有的,也不是你想要就能得到的,所以請擁有這兩樣東西的人,善待、珍惜它們吧!

讀《海邊的白蝴蝶》有感 篇16

讀後感 ,650字

今天又讀了林清玄的一篇散文—《海邊的白蝴蝶》,這篇散文的風格還是一如往常,充滿著禪意與哲思,猶如微風如林,吹起沙沙聲響,猶如葉落水面,泛起一波波漣漪,感覺他的文字裡充滿著淨化的力量。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他和兩位朋友去海邊寫生,結果突然遇到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被它們的美吸引,讓作者還有朋友仔細去欣賞蝴蝶的美,結果才發現,這些“蝴蝶”其實是海邊上的白色紙片在風中偏偏起舞。這個時候作者開始感慨,生活裡有很多把紙片當成蝴蝶的故事,比如說“未寫完的詩,沒有結局的戀情、被驚醒的夢、山頂縹緲的莊園、緣盡情未了的故事,都是在生命大海邊飛舞的白蝴蝶,不一定要快步跑去看清。只要表達了,有結局了,不再流動思慕了,那時便立刻停格,成為紙片。”

作者理解的蝴蝶是自己原本覺得很美好的事情,或者是自己遙不可及的事物,紙片是幻想破滅後的痕跡,其實這麼想是有點悲傷的。如果拿月亮來說,月亮遠遠的望過去,晶瑩剔透,反射這暖黃色的光,形成一道道光暈,遠看月亮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但是到過月球的航天員都知道,月球的表面其實是坑坑窪窪的,絲毫沒有任何的美感,只有一片寂靜。但是月亮在我們看來還是美好的,最起碼它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遠觀月亮就像文中海邊的蝴蝶,近看月亮就似文中隨風飄逸的紙片。但是紙片為我們描繪了白蝴蝶的幻想,所以紙片也是美好的,也是值得我們銘記的。

生活中不乏美,當我們運用自己的想象時,世界是美的。就像你喜歡月亮的明亮,就不必糾結於它的表面是多麼凹凸不平。生活中總是有很多美好的東西等待著你去想象。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篇17

讀後感 ,638字

寒假裡,我讀了很多書,其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就數《窗邊的小豆豆》了。

說到這本書,不得不提她的作者—黑柳徹子。黑柳徹子是日本著名的作家、電視臺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她的代表作數不勝數:《窗邊的小豆豆》、《丟三落四的小豆豆》、《我們的朋友》等,其中光小豆豆系列就有十餘本。

言歸正傳,《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在這裡,小林校長常常鼓勵小豆豆:“你真是個好孩子!”在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裡的“怪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好豆豆”,並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巴學園有著與眾不同的校長,在初見小豆豆時,他耐心地傾聽小豆豆長達四個小時的話,沒有一絲厭倦;巴學園有著與眾不同的午餐,它帶著“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巴學園最吸引人的是與眾不同的教學方式:孩子們從自己喜歡的課程開始學起,隨性之中處處民主……

讓我觸動最大的是小林校長早早地發現孩子們與身俱來的“優秀品質”,並讓她們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這不禁讓我想到我們的老師,他們不斷髮現我們特有的品質,給我們充分的空間去探索、觀察、創作、鍛鍊,給我們提供發揮品質的平臺:王思佳擅長畫畫、書法,老師推薦她參加各項比賽;何慧有文藝天分,不僅擔任文藝委員,還培養她獨立組織班會活動的能力;陳鵬旭擅長體育,瞧,運動場上處處有他的身影……

正是有老師們的愛心和信任,讓我們在呆板、公式般的教學中體驗著不一般的快樂,讓我們都能成為“好豆豆”!

讀《藍色的海豚島》有感 篇18

讀後感 ,555字

寒假伊始,我讀了《藍色的海豚島》這本書,認識了文中的主人公—一位堅強、勇敢而又獨立的女孩。

這本書講了,在太平洋上有一個海豚形的島,島上住著主人公卡拉娜和她的族人。阿留申人的到來,破壞了海豚島的寧靜,島上的男人都因與阿留申人的衝突而死去,剩下的人坐著船離開了小島,只有主人公卡拉娜為了她弟弟拉莫留了下來,但她弟弟拉莫不久後卻被野狗們咬死了,只剩下年僅12歲的卡拉娜獨自一人生活在海豚島上。堅強而又勇敢的卡拉娜在島上,獨自一人孤獨地在島上生活了很長時間,一直在等待救援船隻的到來……因為她的堅強、勇敢、大膽和獨立,才使她能夠活下來。

在生活中的我,雖然很勇敢,很大膽,但是我還不夠堅強。有一次,我在跟別人賽跑的時候,雖然剛開始我跑得比他快,但是跑了大半截後,就感覺實在跑不動了,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開始邊走邊休息……眼看對手馬上就要追上了,我才開始用盡吃奶的力氣,閉上眼,拼命地衝向終點。雖然我最後成功了,勝利了,但是我覺得,跟卡拉娜相比,過程中,我還是不夠堅強,就是那喘不上氣的一瞬間,我腦中閃現的是,“實在跑不動了,算了,放棄吧。”

這本書告訴我,“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告訴我,只要堅強,勇敢,就一定能成功。也鼓勵我在堅持不下去的瞬間,想想堅強勇敢的卡拉娜,讓我也變得堅強勇敢,不輕言放棄。

讀《親愛的小紅棗》有感 篇19

國小五年級作文 ,1295字

如果我們的童年生活能為自己留下一些熱淚盈眶的記憶碎片,那麼這樣的童年就是彌足珍貴的。—題記

“知知知—知知知—”烈日當空,驕陽似火,知了熱得受不了,在樹梢上聲嘶力竭地鳴叫,好像大聲抗議著這惱人如火的高溫天氣。

書房裡,一個穿著粉藍色牛仔裙、梳著羊角辮的小姑娘,正站在書架前,信手翻著一本本書。忽然,小女孩眼前一亮,她目光聚焦在一本書的封面上:一朵嬌豔的牡丹綻開了自己如靨的笑容,一位身穿紅裙的小姑娘,用粉撲撲的臉頰輕撫著那朵牡丹。封面如此淡雅清新,富有詩意,女孩迫不及待地翻開書,《親愛的小紅棗》如一股清涼的風撲面而來,她認真閱讀起來,不知不覺沉浸在書香中。《親愛的小紅棗》就像一片翠綠廣闊的田野,而她就是一隻小粉蝶,在那片田野上自由地舞著、蹈著。她忘卻了夏日的炎熱,忘了暑期的煩惱,整個人都陶醉在毛蘆蘆守望的那片童心中……

《親愛的小紅棗》是我們衢州本土作家毛蘆蘆阿姨的散文集作品,書中毛阿姨用簡潔唯美的文字,敘說一個小女孩—小紅棗天真稚嫩的童年,傳遞著每個孩子心底不可名狀的童年生活中最純真的情感。一個個童心小故事,播撒著愛種,傳遞著希望,收穫著成長的快樂。就這樣,我慢慢地靠近小紅棗,走進毛阿姨淡雅雋永的文字中……

《親愛的小紅棗》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爸爸的花項鍊》這個小故事。故事中小紅棗上幼兒園時,爸爸總是把小紅棗馱起來,而小紅棗騎在爸爸的脖子上,一會兒抓著爸爸的雙耳,一會兒揪著爸爸的頭髮,一會兒抱著爸爸的額頭……不斷地要爸爸往東往西,只要小紅棗的手指著哪裡,爸爸就帶著她去哪裡。幼兒園,健身公園,兒童樂園,路上都灑下他們父女倆的歡聲笑語,小紅棗自然就成了爸爸脖子上一串捨不得摘下來的花項鍊。小紅棗慢慢長大了,上了小學,爸爸還是像往常一樣馱著她回家,但周圍的同學全“轟”地笑了,小紅棗害臊了,臉上飛起兩朵紅撲撲的雲,不好意思地對爸爸說:“不!我要下來,我都是小學生了。”是啊,小紅棗已經是小學生啦,不能再讓爸爸馱著。她那段極其珍貴的花項鍊生涯,就驀然結束了。

《爸爸的花項鍊》的故事,讓我想起了自己童年時候的快樂時光,童年時的我也像小紅棗一樣總是騎在爸爸的肩上。柳絮飛揚的春天,我們去鄉下爺爺家玩,路旁野草的芬芳直沁肺腑,不知名的野花在風中搖曳。我緊緊抓著爸爸的雙耳,大聲喊:“快跑,我要去摘野花!”我的粉藍裙子就像一隻粉色的蝴蝶在鄉間的石頭小徑上舞動。天高雲淡的秋天,我又騎在爸爸的肩上去小區裡溜達,小區裡瀰漫著桂花的淡淡清香,淘氣的我總是捂上爸爸的眼睛,笑著叫爸爸去捉飛舞的落葉。一陣秋風吹過,樹葉紛紛飄落,好像一隻只美麗的蝴蝶,正翩翩起舞。地上的落葉,有的已經枯黃了;有的是剛落下,還隱隱透著一絲綠意。爸爸笑了,我也笑了,笑得那麼甜,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骨朵漲開了那美麗的笑臉,我和爸爸的笑聲徜徉在整個小區。

就這樣,《親愛的小紅棗》像一股愛意,在我心頭流淌;宛如一陣清風徐徐吹過我的靈魂,夏日的燥熱被洗成了至潔。生命中最美的花項鍊已成為童年生活中的記憶,成長這趟呼嘯而來的列車,將童年捎向遠方,永遠不再回來……

再讀《親愛的小紅棗》有感 篇20

國小五年級作文 ,1125字

世界上有一種愛,叫無微不至,叫義無反顧,叫十指連心,叫魂牽夢縈,這種愛有一個偉大的名字—母愛。—題記

酷暑盛夏,正午的陽光為大地渡上了一層金。蟬兒躲在綠中間歡鳴。一個小女孩靜坐在書房裡,在浩大的書海里自由自在暢遊。淚水在她的眼眶內徘徊,最終“吧嗒”一聲落下來,滴在書頁,慢慢地融化,形成一朵淡雅清新的水墨水花,一朵,兩朵,三朵……就這樣,她沉浸在書香中,沉浸在毛蘆蘆純美的故事中,忘卻了炎熱,忘卻了時間,眼中心中只有一個個用母愛譜寫的故事。

“讀蘆蘆的散文,似乎在傾聽她的娓娓道來。因為是推心置腹,掬誠相待,話語中就多了一些輕聲細語、深心雅意,也多了一些自省自反、悱惻襟懷。”這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金波對毛蘆蘆作品《親愛的小紅棗》的評價。整本書中字裡行間無不表達出一個母親對孩子濃濃的愛意,每一個小故事都一波三折,言簡意賅,意蘊深長。讀完《親愛的小紅棗》,我的眼前不禁浮現出了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女孩,也浮現出了一位溫暖熱忱,寬厚綿慈的母親形象。母愛已經在這個小女孩心中深深紮根。“善良做人,勤懇做事。”這是毛蘆蘆的家訓。身為中國作協會員、衢州市作協副主席的毛蘆蘆,外表是一個樸實無華的女子。可當你看了她的作品會發現原來她有著如此不俗與亮麗的內心,就像毛蘆蘆四月橘子花開的家鄉衢城—溢滿了甘甜的芬芳。就是她這樸實又純美的文風,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她的女兒,也就是這本書的主人公—小紅棗。

陪伴小紅棗成長的,更多的是毛蘆蘆對她義無反顧的愛。你聽,“來吧,寶貝!無論如何,媽媽都不放棄你!無論什麼命運,都讓咱孃兒倆一起來扛吧!”這是毛蘆蘆,一個平凡而偉大的母親的心聲。小紅棗—一個曾跟隨著母親食物中毒過的孩子,就這樣在他人的阻擋下留在了人間。儘管她有可能成為一個殘缺的孩子,但母親始終不放棄。我的眼睛溼潤了,不禁想起媽媽懷胎十月生下我時的痛苦,我第一次說話時的媽媽欣喜的笑臉以及我生病時滿目的焦慮,可是我們呢,可曾有想過回報她?當你報怨飯菜難吃時,請想想廚房中那忙碌的汗流浹背身影:當你埋怨媽媽嚴厲時,請想想燈下陪你讀書的憔悴疲憊的那個人。母親的愛,孩子的愛,難道不是這世上最樸素聖潔的歌嗎?也許童年會無聲地溜走,可是母愛卻永恆,她直抵心靈,永駐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

《親愛的小紅棗》守望的是每個孩子最純真的童心,隨著時光的流逝,童年生活中那些曾經的歡笑,那醇厚的情誼,那深沉的母愛,都將深埋在我們的心中,不管命運的風往哪個方向吹,都是吹不走的。這個夏日,儘管烈日當空,酷熱難擋,但我依然沉浸在《親愛的小紅棗》馥郁的書香中,被毛蘆蘆唯美清新的文字感動著,被濃濃的母愛籠罩著。母愛,是炎炎夏日中另一種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