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讀《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有感 篇1

讀後感 ,903字

書,有獨特的魅力,小說、散文、詩歌等,都曾在我閒暇的日子裡成為一抹亮麗的風景,為我的生活,帶來無限的精彩。

今天台風來襲,媽媽精心挑選了一首文辭樸實的詩歌,遞給我。我閒來無趣,便拿起來輕輕吟誦。

這是著名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作者是唐朝的杜甫。“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隨著這輕輕的吟誦聲,朗朗上口的詩句,讓我的腦海中浮現出這樣一個畫面:農曆八月,天氣開始降溫,北風漸漸呼嘯,草木顯現出枯黃的跡象,詩人佇立在茅草屋前,眼裡流露出一抹惆悵。風吹過,他衣襟擺動,屋頂的茅草經過一夏的暴晒,輕飄的被風吹動,有的落到了樹梢上,有的飄到了水窪裡。

頑皮的孩童們,欺負詩人年老無力,抱走了他的茅草,任由詩人喚得口乾舌燥,跑進竹林中去了。詩人並沒有苛責孩子,而是一聲長長的嘆息,拄著柺杖,步履蹣跚的走進了屋子。

當夜下起秋雨,少了茅草的屋頂滴答滴答的漏著雨水,浸溼了詩人使用了多年的被褥。屋漏偏逢連夜雨的場景被一代詩聖杜老先生描寫得淒涼而形象。詩中他把自己的清貧生活絲毫不掩飾的表現出來,茅屋漏雨,被子陳舊,孩子睡不安穩。讀到這裡,我終於明白了杜老先生之前的惆悵,大概就是因為這個吧。

我本以為詩人會在最後將自己的煩惱宣洩出來,為自己的現狀感到悲哀和無能為力。誰知杜老先生心胸廣闊,首先想到的是天下人,他看到了和他一樣困頓生活的廣大黎民百姓。他希望天下人能在下雨時有個避雨之處。杜老先生是個官員,是個清官,俗語“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跟他的境況相差是如此之大,他生活貧窮,住著茅草屋,想著黎民百姓,憎恨貪官,也留下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樣的千古名句。最令我敬佩的是,他的願望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而不是為自己個人私利著想,他的博愛真令我感動。

看向窗外,颱風“燦鴻”肆虐,樹枝東倒西歪,而我們的房子貿然不動,也不用擔心漏雨。再看看電視裡,軍民幹部一條心,人們抗險救災,團結在前線,我想,杜老先生的思想不僅在現代生活裡變成了現實,而且開花了。

一首詩,能讓我成長,一首詩,能讓我明理。我希望我將來也能有杜老先生那樣寬廣的胸襟,高大的理想,清廉的作風和不畏險阻為理想而奮鬥的精神。

唐詩素描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672字

深秋,幾片落葉漫無目的地紛飛著,如幾隻殘蝶,只留下一樹的肅殺與淒涼。墓地,一陣狂風從地上捲起,混著塵土,敗葉,枯枝,嘶吼著向不遠處的某間茅屋撞去,屋頂上的茅草死死地掙扎著,最終妥協在風的玩弄下,任由風押著它四處飄散,像浪跡天涯的遊子尋找歸路,無奈身不由已,嘆息一聲不知所蹤。塵土飛揚間,模糊見得高高的樹梢上纏繞著茅草,被風鉗制在樹上無法動彈,低淺的水塘中零星地浮著幾根,哭泣著,乞求著要回到原處。

一群兒童嬉笑著在狂風中奔跑,竟不顧風沙迷眼,倏地抱起散落各地的茅草,無慮地向竹林跑去。詩人顫巍巍地起身,吃力地扶著腰,邁動腳步欲追趕頑童,卻只能乾瞪眼,歇斯底里地呼喊著。孩童們恍若沒聽見,扭頭眨眼睛消失在視線中。詩人撿起地上的柺杖,獨自在風中嘆息,惟有一個瘦削的身影還在天地間搖曳。

風漸漸地停了,烏雲像打翻了墨水一般,遮蔽了陰沉沉迷濛的天空,剎那間簾子般的雨水朝大地傾下來,滲透進依存的茅草間,又如麻子一樣不停地滴漏在各個角落,打溼了桌上的詩集,木製要椅子也因潮溼發出腐臭的氣息,晚上,鑽進陰冷的布被,寒氣沾溼了夜的微涼頃刻襲滿全身,似鐵般冷硬,磕碰在面板上,輾轉反眠。孩子很快就進入夢鄉,嘴裡念著夢話,腿有停地踹著破舊的布被。

自從安央之亂之後,詩人白髮徒生,夢縈那故土,何時復還。長夜漫漫,夢難求,相思離愁,回憶朝中事,一杯苦酒,嘆息山長水闊,草木深深又如何?輕撫眼角淚流過,怎知明日苦與愁?要是能得到千萬間寬敞的房子就好了,那樣即便是一介書生也可以眉開顏笑了。若國又能與那山一般,在風中巍然不動,這一座茅屋不存在也罷,飢餓受凍至死也值了。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改寫 篇3

續寫改寫 ,1135字

八月,狂風捲襲走了綠葉,樹不甘心被風如此折磨,搖著身子反抗,但仍逃不過命運的枷鎖。滿地殘葉,是季節最傷心的語言,一字一句,在風中凌亂。

風沒有一點憐惜之情,甚至還調皮地拿走了我房屋上好幾層微薄的茅草,它帶著茅草跨越了江邊,秀袍一揮,有些散落到江中。它許是玩累了,將其他的茅草直接甩到長長的樹枝上。茅草隨著風搖擺,手在空中不停地揮著,似乎再說:“我在這呢,快點帶我回去。”我吃力地踮起腳尖,手不停地朝茅草揮去,好不容易將茅草拿了下來,靠著樹樁喘著粗氣。眼睛看著江面上漂浮著的茅草,嘆息連連。在地上找了一根較長的木棒,木棒在江面上飛舞,漸起連連水紋,迷亂了我的眼。木棒終於勾起茅草,我長舒了一口氣,趕忙爬起來,卻不想起的太急,腰部一陣陣痠痛。痛得我齜牙咧嘴,我手扶著腰,步履蹣跚。

抬頭,看見南邊村上的孩子,正躡手躡腳地朝我屋中走去。有個孩子回頭看見我,甚至提醒其他夥伴:“快點快點,老頭子要回來了。”其他夥伴不以為然地說道:“這有什麼,我倒要看他有多快。”眼底滿是戲謔與挑釁。這時,有人從我屋中出來,手中拿著一個茶盞,悄悄離去。我在風中極力奔跑著,口中還不停的喊著:“別拿我的東西,都還給我!”但他們並沒有停下的跡象。這群孩子,看著我鬢髮蒼蒼,年邁無力就肆意偷取我的東西。他們怎麼忍心這樣對待我這個五旬老人。“你們快停下,別拿了,快停下!”我在風中大聲地喊著,口乾舌燥。但他們仍未停下,我氣呼呼地朝竹林中走去,嘴脣裂開,聲音幾近嘶啞,也不曾停下。有飛鳥棲息在竹林中,發出淒涼的鳴叫。或許他們是玩累了,終於三三兩兩的離開。我抱著那撿回來的茅草,一步一個腳印走回屋中,看著地上摔倒的板凳,破碎的陶碗,凌亂的被褥。獨自倚在門前的闌杆上嘆息。手中抱著的茅草也順勢滑落。

恍惚間,風停了。層層疊疊的鉛雲將天空籠罩,陰鬱著臉,不肯散去。深秋的天空,連最後的陽光也被夜晚收割,晚霞被吞沒在黑暗中,黑暗無邊。

拾起地上的被子,摸著它,寒冷刺骨,如一塊千年寒冰,如何都捂不暖。上面還有一個地方破了,那是孩子睡相不好,踢破的。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讓我應接不暇。屋子到處都在漏水,滴答聲響,連綿不絕。我走到門口,看著變幻無常的天空,想到自從國家破敗後,就寢食難安,淚在不知不覺中爬滿臉龐。長夜漫漫,屋漏床溼,我又將如何度過這悲涼的夜晚。

天空慢慢泛白,夜空被一點一點地侵蝕不見。我想,若是這天下能夠太平和諧,有千萬間寬敞舒適的房子給百姓享住,庇覆天下寒苦的讀書人和貧苦的農民,那他們得多高興啊!連狂風暴雨都不能將這些房子擊垮,堅固如泰山。唉,若在我的有生之年,能見到如此富饒平和之景,就是隻有我一人住在著透風漏雨的破茅屋中,歷經風吹雨打,哪怕是死,也足惜了!

可是,枯燈下,只有無盡的悲苦與淒涼!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改寫 篇4

國二作文 ,590字

鳥兒飛去了,撒得落紅滿地

一滴一滴的冰冷雨水讓它從睡夢中清醒。分明是初秋,分明還不到傍晚,天空卻蒼茫,些許暗淡。

他努力撐起衰弱、年老的身體,蹣跚的走出門外,他昂起頭,盯著慘淡的天空發呆,雨珠順著他蒼老的臉頰緩緩下墜。突有一剎那,他竟不知這是雨是淚。

風狂吼著,他千辛萬苦撿來的茅草在天空中飄飄轉轉,它們是在舞蹈麼?呵,真可笑,在這個戰亂之際,有誰還會盡心欣賞這片刻間的安寧?遠處,雷聲轟鳴著,電光四處閃爍,似乎更大了。

他笨拙的一回,他那隻能這幾滴雨的屋中去。屋內無燈,小且散發著一股惡臭。她再也無心睡眠了,獨坐於椅,沉思。風,滔滔而去,捲走昔日安寧,留下十年悵惘。姣好面容已不復存在,留下的是泛黃的面孔,幾根銀絲在風中搖曳。

終於,風小了,消了,天色卻愈黑。他踏出被風吹的早已不堪的門,伴著幾乎看不見的天色尋起茅草。他揉著渾濁不堪的雙眸,睜大眼睛,盡力的想要更多的找到茅草,可那些身材矮小的群童,終究比他快那麼幾步。

他終於看見了,杵著杖,盡力的想要蹲下,可正當一雙手從他眼前抹過時,茅草就被一雙被汗浸溼的手攥著。小孩小跑幾步,靈活的穿過被風吹的凌亂的竹,消失在漆黑盡頭。他大喊著,杵著柺杖的手微微顫抖,嘶喊聲搖搖晃晃,消失在無月之夜裡。

“若用我換天下太平,可足?我也不剩下幾度風雨,幾度春秋。”

他閉緊眼,一滴淚順著他滿經滄桑的臉滑落。

夜深了。鳥兒飛去了,撒得落紅滿地。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改寫 篇5

續寫改寫 ,1187字

八月,秋風起。

搖搖欲墜的家,在狂風中顫抖著,風聲彷彿哀號般傳入耳朵。

風猛地一掀,脆弱的茅草頂應聲而起,眼睜睜的飄飛向河的對岸,一群孩童蜂擁而至,如同遊戲又如同消遣一般無視了我的呵斥,手忙腳亂的爭搶著,消失在搖擺不定的竹林中。這時我有些許自嘲的醒悟,他們的屋頂也不牢實吧。

然後就是劈頭蓋臉打下來的雨,如同傾瀉著自己的憤怒和怨恨,對著不堪的我補刀,處境到此刻為之或許已經到達了承受的極限。然而事實證明了永遠沒有最糟糕,被子因為什麼原因破了個洞,我沒有閒暇去思考,或許是兒子吧,他餓了幾頓了?

就這樣在狂亂的雨中胡亂的想著,思緒悄然轉換,無法入眠的我不安的再次開啟記憶,回望那條因血跡斑斑而觸目驚心的道路

活著

思緒回到初秋,站在泰山腳下的那個初秋。

仰望,眼睛不得不忽略細節來把握整體,亦或是捨棄整體來苛求細節,龐大的資訊量湧入視野。越看,越是豪放,立身與天地之間,血脈中湧動著激情,落第的憂鬱被轉身置於腦後,大聲嗥叫的衝動湧入心間。

轉念一想,在山頂,又會是什麼樣子的?無可言喻的衝動令人難以剋制。在此刻,我盼望著未來,不久的,以及稍久些的,人生的道路有著太多的未知。略一沉吟,望嶽一氣呵成。

死著

記憶解鎖到下一個章節,中間的銜接丟失掉了,或許根本就沒有銜接。天堂到地域僅僅一步之差!

誰都不知道哪裡出現的問題,事實上是一個盛世就在一瞬間崩潰,土崩瓦解,彷彿從一開始就是泡影之夢般的虛幻。

我制止著,呼喊著,瘋狂著,不想重新想起。

城門被破壞的脆響,衝進來的腳步聲和馬蹄聲,劍刃刺穿人體的悶響,呻吟哀號聲,哭喊聲,火焰焚燒聲,還有……還有生命破碎的聲音……視覺停止了工作,不願看見,不願看見,不願再次看見,一片漆黑,唯有聲音不絕入耳。

當一切過去後,緩慢地再次看見,依舊是噩夢中無數次見到的景象,殘垣斷壁,屍體四散,殘骸扭轉成駭人的角度,火焰焚燒過的血液焦黑,倖存者跪在地上,臉上沾滿血跡,那是已死之人的血液,為了讓他們逃出一劫而親手塗抹上去的血液。

這是地獄?這已經不是語言能描述的了。

詩歌?詩歌。詩歌!不能就此忘卻,不能就此沉寂,不能就此消失。我要做一個畫家,用筆,用那曾經為自己而寫的筆將它畫下來,這是一個幸運者對不幸者的償還,從此,他不僅僅是為一個人而活,而是為了無數個消逝了的人而活,為他們的死祭奠。

顫抖的手,寫下三吏三別。

活著

回到現實,雨依舊在下,風依舊在吹,在不知何處,戰亂依舊在延續。

淚,混著雨水流了下來。曾經渴望冒險的心如今只渴望安定,不光是自己的,也是同樣在安史之亂中奔突的人們的。

多麼想,一個遮風避雨的屋子,多麼盼,一個安定和平的國家!想象著那溫暖的景象,仰起頭,對著命運無聲嘶吼,請對我下手吧,請給他們一個家,一個安定的家吧!

自己的筆,為那些安史之亂中看不到詩和遠方的文人而寫,為那些死了或苟延殘喘的人們而寫,為了救贖與希望而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改寫 篇6

續寫改寫 ,783字

如今正是深秋八月,風真乃發起瘋也,只見風鬼哭狼嚎,鋪天蓋地席捲人間。我的茅屋屋頂的茅草可遭了殃,其上空氣流急,下流緩,向上的壓力差陡然而生。風過也,茅草漫天飛去,像一隻只翻飛的大雁,忽而又緩緩打著旋落下。成為禿子的茅屋,靜靜地看著樹上、池塘、窪地裡處處都是茅草亂飛。

我尋思戰爭年間茅草也不好求得,於是便出門去撿。無奈南村的一群兒童看我年老無力,竟然狠心之至,當著我的面大搖大擺地把茅草搶走,跑進竹林,我費盡口舌喝止不住,想追也追不上,於是我只能拄著柺杖喘著氣走進屋裡。我坐在椅子上,回想著剛才一幕。當今世態炎涼,昔日價賤若糞土的茅草也成了珍惜之物,縱而剛才小孩搶茅草有頑皮成分在其中,但主要原因卻是他們想將茅草拿回家用。戰爭使世間動盪、民不聊生、財匱力盡;而社會和諧,人人和睦相處,人權得以保障更是成為幻想。罷了,茅草給他們吧,但願不久將會有和平的天下。

不久,風漸漸安靜,而我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天空陰雲密佈,漸漸昏暗了下來,像倒扣下來的墨硯。大雨轟然而下,如一盆水從上空潑下來,子彈般撲向地面,那樣急促,那樣猛烈!老天爺想哭就哭吧,可我怎麼過夜呢。兒子睡覺亂蹬被子,被子都被踢破了,且此被在兒子出生前就已經蓋了好多年了,又冷又硬,還潮溼,還不若找個木板,可是木板買不起呀。床頭爛,房頂破,屋裡冷溼,麻線似的雨將我屋裡地面當作被子,密密砸下,一處也不放過,我在屋裡幾乎沒有下腳的地方。自從戰亂流亡,我屢屢失眠,今晚看來是徹底睡不著了。

我躺在床上,用被子擋著雨,慢慢地沉默了下來。屋外的雨聲依舊噪雜,但我想著的是當今社會人們的困難生活,想著和我一樣貧寒悽苦、飽經戰亂、流離失所的廣大人民,他們的茅屋還好嗎。我突發奇想,如果能得到千萬廣大的屋子,庇護天下貧寒的士人,使所有人都笑逐顏開!屋子在風雨中安穩得像山一樣,到那時,即使只有我房屋被破受凍而死也心甘情願!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擴寫 篇7

國一作文 ,899字


茅飛屋寒志仍存——《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擴寫

八月,本應是一片“笑歌聲裡輕雷動,一夜連枷響到明”的秋收之景,而如今卻是“老贏飢餓轉溝壑,貧富徭役窮熬煎”的殘喘,沉重不堪的徭役令百姓苦不堪言,家徒四壁,食不果腹,衣不蔽體。

我杜甫自棄官而去,顛沛流離至今,總算在這浣花溪才得一席棲身之所。而現在,這不公的風雨卻捲走了我的茅屋頂,茅草在空中旋落,不料,高的竟掛在林梢上,還有些落在水中,拾不回來了,我只得將希望寄託於散落在對岸的茅草上。蹣跚向前間,一群南村的兒童欺我年老力衰,當我的面竟做起起了盜賊,抱著我的茅草跑入了竹林中。奈何,我已經早無當年“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魄與精力去呼喊他們,只得脣焦口燥地望著他們的背影慢慢消失。

罷,罷,罷,隨他們去吧,如今徭役如比之重,他們也是情有可願,“哎——”我長嘆一聲,倚靠著柺杖,沿著舊路,一步一步地走回家去,此時的我已絲毫沒有望“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安適之情了。

透過屋上的漏洞,只見白雲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片片烏雲籠罩大地,使整天空都暗了下來,頓時只覺寒氣襲人,我不禁拉了拉那用了多年的布被子,可它此時卻也冷得像-塊冰冷的鐵錠,又因為孩子的睡相不好,而多幾個洞。此時這個屋子裡已尋不到一絲乾燥之處,而屋頂卻還在漏水,大有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的意味,雨水像一根根水做的麻線落入屋中終極不停息。“萬國盡徵成,烽火被山巒”安史之亂,有多少人妻離子散,又有多少人家破人亡。

經過這驚心動魄的戰徵,我睡眠的時間少了,長夜難眠,望漫漫黑夜,我怎能熬到天明啊?想長安那動魄驚心的一點繁華,是盛世之後的餘暉,但它卻不能給天下寒士分一絲光明。我希望能有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讓天下的有志之人不再為溫飽而愁苦,讓他們能開顏歡笑,不受風雨所驚擾穩如泰山。

啊,我何時才能見到這樣的房子,讓天下寒士安歇,即使讓我一人的茅屋被破壞,受凍而死我也心滿意足了!

素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篇8

國二作文 ,914字

一個如往常一樣的平常夜晚,只是天氣有些特殊:深秋八月,狂風怒號。似獵人在追捕獵物。江邊,一所簡陋的茅草屋內,懷揣著詩人一份不平靜的心。

“呼--呼--”狂風襲捲著記重茅屋頂,如有千棵萬課柳樹從天而降,這一片,那一片,可惡的狂風吹走了所有的茅草,吹散到江邊,如何收拾的了?那河心是何?絲絲縷縷,如一張網,縱橫交錯,如一浮萍。如何是網,如何是萍!那分明是茅屋頂!那樹枝頂一條又是何?續續斷斷,如髮絲;凌凌亂亂,如敗草。如何是發,如何是詩!那分明是茅屋頂!茅屋頂……

竹林處,是何影!晃晃的,如盜賊!可憐的茅草,無聲的去了。何時有人為一位詩人想過,那是他簡陋的家的唯一支撐物!年已老,呼不得也!只得獨自一人,獨靠門框,是嘆息,是憂心……

風如激流,來的猛烈。走時也無聲。風無聲,樹無聲,人也無語。望著臥鋪上,多年的布絮,已被時光清洗的毫無原來的摸樣。孩子已將那冰冷似鐵的布絮,踢開了一條口,棉絮飛出,讓人徹底看清了內在,就如一國打開了國門,讓人看清了實力。風無聲,雨卻有聲:雨絲的腳步持續不斷,續成了數條麻線,彷彿在一絲絲地織著黑夜。

那場戰亂,殺悔了一國,殺毀了一個詩人的心。這之後,哪還能靜下來去休息呢?心中,就如奔騰的江水,在澎湃。幾十年的思想,無人傾聽;幾十年的壯志,無人賞識;幾十年的抱負,無人領悟……一個詩人幾十年的心,何嘗有人能夠讀懂?幾十年一晃而過,沒有人留意過一個詩人!但他,卻想的很多:多想天下所有的茅屋在浩蕩的災難中能留存住啊!能讓所有人都開心,是他最大的心願!

奔波了良久的河水,有些倦了,緩緩地向遠流去,亦如一個消失的日子,留下的,只有歲月的印記。一位詩人,遠望江水,熱淚盈眶,終於按耐不住,迸發出內心的序言:“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一陣風吹走了安寧,吹走了幸福,也吹開了詩人的思緒,國亡,國存,那一份赤子之心,有人讀懂了嗎?簷上的雨,悄悄落下,是失手墜下了沉寂的夜空麼?破碎的聲音,有如一些新痛的嘆息,可聽,可聞……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改寫成記敘文 篇9

國二作文 ,820字

夏的燥熱已經漸漸消退,秋的涼意卷襲了這座小小的茅屋。雖然才是八月中秋,但花葉卻被狂風捲落在地,狼藉殘紅。幾捆茅草落在了殘紅上,顯得有些突兀,俯身細看,發覺,不知何時,屋頂已被狂風撕裂,變得歪歪斜斜,破亂不堪。

地上的茅草被風帶到了更遠的地方,風捲著草,纏上樹梢,飄落在屋邊的窪池裡,池的對岸,竟也散落著稀稀疏疏的茅草,從容中透著悲傷。

正愁著怎樣來修補,卻看見遠處有幾點人影,從南邊的方向走來,老眼昏花的我,待他們走近,才看清楚是南村的孩童,他們拔下幾顆仍未長熟的菜葉,拉走茅屋上的幾處茅草,嬉笑打鬧著離去了,卻誰也沒有注意到眼前這個面色微怒的老人——我。

竹林深邃,竹葉密掩,若有若無的霧氣卻沒有能夠浸潤老人乾裂的嘴脣,卡在喉嚨間的叫喚,卻遲遲出不了口,拄著矮矮的柺杖,一步一個踉蹌,靠著柺杖的支撐,才勉強站穩,凝望著天上如墨的雲,風把它們推開,蔓延了整個天空,等風停止,卻已經是滿天昏黑,幾絲雨點從暗空中飄落,落在了老人的臉上,也浸染了老人的心頭。不禁嘆到:這樣的日子何時才是盡頭?

回到家,燈燭仍在跳動,孩子們已經不堪疲倦地睡下了,棉絮從破縫中露了出來,昏黃的燈光照著一個個小小的腳丫。孩子們轉了轉身,用手抹去頭上的水珠。我抬頭望去,破落的屋頂,雨水順著茅草跳落下來,打溼了屋中的每一個角落,微弱的燭光在風雨中搖晃著,隨時都有熄滅的可能。

人在這樣的“雨”中,哪有心情好好地睡上一覺!我倚在床頭,昏沉沉地閉上眼,恍惚間,一座嚴實的大房子出現在眼前,冰冷的雨打溼了我的臉,我猛然睜開眼,心中在默默地乞求這座望到能夠保護天下的賢才棟樑不再經受風雨的侵襲,不再為房屋所累,能夠專心致志地為國效力啊!如果凍死我而換得一座這樣的房屋,那麼我也就死不足惜了!

可是,眼前終究還是隻有這間殘破不堪的茅屋!閉上眼,任憑雨水划著老皺的臉,還是耐心地等待吧,再等等吧,等雨過後,天便晴了…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改寫 篇10

國二作文 ,968字

來世,我是廣廈

願我這小小的蓬草,在下一世的相逢之中,能為君築一片瓊樓玉宇…

記得我們相逢的那一夜,林子裡格外的安靜。暑氣蔓延,水霧蒸騰,我那小小的手臂上,也不知何時,沾滿了露珠。知了睡了,一輪玉盤,高高地掛在頭上,徐徐清風,拂過我的臉頰。夜深人靜,無誰能與我暢談,無誰能知我真心,也無誰激勵我抵抗,那襲人的寒涼,只好不解的望著月。在朦朦朧朧,睡意席捲之間,我似乎見了一人影。

醒來之時,卻見身旁坐著一人,布衣翩翩,雲鬢蒼蒼,器宇不凡,卻滿面愁容。他疲憊不堪地望著簷上那巨大的孔洞,轉頭望向了我,眼神懇切,真誠,然後,我便被放上了簷上。然而,起初的疑慮,漸漸被時間淡化,轉而成了萬分欣喜。春花秋月,寒暑交替,燕子又來,秋雁又去,我從未奢想,能這樣的與天觸碰,能這樣的感受陽光,也能這樣的,被人需要,君,請說,容我怎樣的傾心相助,此情此恩才能報答?

然後,雨替我答了問…

你出了趟遠門,我這兒連下了三天的雨。雨打蓮萍,水花蕩蕩,漣漪陣陣,屋內的燭火搖曳,嬌花禁不住洗禮,片片催零落,隨風飄蕩,潭水霎時泛起了紅色,美的是那樣驚心,那樣動人,我卻願意無視那美景豔物,隨君飄向遠方,剩下的可以只是顫顫巍巍的軀體,承受著雨點,守護著家。即使是天涯海角的距離,我未曾,不可跨越。

思念,是無法遏止的。

分別之日,未曾想過是如此之快。那一日,狂風呼嘯,接連的樹倒下、成群的鳥受驚,也許是日漸憔悴,我竟覺站穩腳跟,是如此吃力,?m爾一下,一陣風將我掀走,來不及反應,來不及猶豫,我便騰空而起,急轉而上,狠狠地撞上了樹梢,我試圖翻轉身軀,卻反反覆覆地被抵在了樹上,無可奈何,無可奈何。我試圖呼喚你,而你,看見我否?君,你看見我否?

我順勢又下,見你正向著人們呼喊,以為有人能鼎力相助,喊來的,卻是一群孩童,就連剩餘的茅草,也殆盡無餘,我的心,也似與你相連,陣陣寒涼。又是一陣狂風,我的微不足道希望,徹底破滅。

“冷,無盡的冷。”冰冷的潭水澆在我身上,掙扎,呼號,無人理睬,最終,我會沉入潭底,魂飛魄散。

而最後,朦朦朧朧之間,我聽見一聲呼號,是那般的鏗鏘有力,那般的淒涼悲哀,我記起今生的恩還未盡,今生的緣還未結,我用盡最後一口氣,存下了恩情。

思念,是無法遏止的。來世,我是廣廈,君之情,我來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