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草房子》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讀《草房子》有感 篇1

讀後感 ,714字

剛翻開書,就不禁被書中的人物與故事情節深深吸引住了,全書都洋溢著一種別樣的情懷,使人激情澎湃,思潮起伏。

本文敘述了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六年中,他親眼目睹或直接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感動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不幸少年與厄運相拼時的悲愴與優雅,垂暮老人在最後一瞬間所閃耀的人格光彩,在體驗死亡中對生命的深切而優美的領悟,大人們之間撲朔迷離且又充滿詩情畫意的情感糾葛……這一切,既清楚又朦朧地展現在少年桑桑的世界裡。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啟蒙教育的六年。

讀完這篇文章,在我眼前立即勾畫出這樣一幅景象:瀰漫著幽香,懵懂純真,一個可望不可即,浪漫溫馨的童話世界。

在本篇文章中,我最喜歡一個叫‘桑桑’的男孩,他是油麻地小學的學生,好奇心極強想象力豐富,總喜歡做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但他也是一個善良純真,講義氣,勇敢,樂於助人的好孩子,特別是幫助保護紙月不被壞學生欺負。

在諸多章節中,最令我心絃一震的是一篇關於‘禿鶴’的故事,敘述了:禿鶴因認為禿子是一種恥辱,而帶著帽子上學。一次,桑桑和朋友們把禿鶴的帽子掛在了旗杆頂上,大家都在嘲笑他。之後禿鶴便不在戴帽子了,但在一次會操時老師要他戴帽子,可在途中他又忍不住扔掉了帽子……這一篇故事告訴我,不要因為自身的缺陷而自卑,要向前看,時刻提醒自己是最好的,是最棒的,要自信,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曹文軒老師曾說過:“美的力量絕不亞於思想的力量,一個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變為常識,只有一個東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我十分認同這一觀點,但我更堅信’如果‘愛’是時間的話,那你就是‘永恆’!‘

追隨永恆,追隨童真。

感動——讀《草房子》有感 篇2

讀後感 ,935字

著名作家於青說過:“盪漾於全部作品的悲憫情懷,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日趨疏遠,情感日趨淡漠的當今世界中,也顯得彌足珍貴、格外感人。”這段話精闢介紹了《草房子》的本質特色。的確,讀完本書,留給我的是深深地感動。

《草房子》的主人公是一名既成熟又幼稚的小男孩桑桑。在我眼中,他是一個近乎完美的小男孩,天真、善良、機敏,有他這個年齡應有的調皮,小腦袋裡裝滿了詭計。心情不好時,藏在心裡,發洩在自己心愛的鴿子上,害的鴿子四處逃竄,看到這裡我就忍俊不住:桑桑啊,桑桑,你幹嘛不說出來。對紙月的關心,默默藏起來,不露痕跡,可真是“人小鬼大”。我感動於作品的“真”。

人性的“善”令我久久不能平靜,感動之時淚水悄然滑落。一開始看秦大奶奶,我實在時憎惡她:賴在油麻地不走也就罷了,可是你故意把鴨子趕到校園、放進教室,豈不是太過分?可往後看,看到秦大奶奶給小女孩梳漂亮的辮子,任由男孩子在她寶貝的艾草地上打滾嬉鬧,我竟然有點喜歡她了。後來,自家的鴨子管住了,不再打擾學生學習了,甚至還能將其他人家跑進學校的鴨子一個個趕走。嗯,這才是我心中的秦大奶奶。時間就這樣平靜的流逝,秦大奶奶也年邁體弱了,一次為了救落水的孩子差點淹死,在麻油地人們的千呼萬喚下,好不容易醒來,好幾天才能下地走動。看到這裡我想:“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她再也不會下水救人了。可不久她竟然為了撈學校裡掉進池塘的南瓜,永遠的離開麻油地,看到這裡我已經泣不成聲,“你怎麼這樣傻,就為了學校的一個南瓜!”秦大奶奶走了,留下身後的一片艾草,留給麻油地人們無盡地回憶,留給我純真的感動……

“此時無聲勝有聲”。桑桑病了,父親揹著他四處求醫,默默地走在泥濘的小路上,紙月看見了,急忙抱著稻草鋪在他們將要經過的小橋上,生怕他們滑倒,可自己卻被淋溼了;細馬,邱二爺的過繼兒,就在邱二爺病的快不行了,在寒冬裡,到河邊柳樹下,冒著凜冽的寒風,用瘦弱的身軀去刨樹根,急了就用手去挖,雙手血淋淋的……邱二爺走後,和邱二媽一起撐起一個家。

令我感動、回味無窮的還有很多,讀《草房子》,如跟一群善良、純真的麻油地孩子在交談,放飛思緒,真情在麻油地上空蕩漾,留下無盡地感動,我彷彿跟淳樸的麻油地人們在一起,我此時真正領悟到“餘音繞樑,三月不知肉味”。

感悟美好生活——讀《草房子》有感 篇3

讀後感 ,1168字

《草房子》是一個美好的所在,它讓我們想起浪漫、溫馨、遙遠,想起一直埋藏在我們心裡的童話。當我們走近曹文軒伯伯為我們搭的《草房子》時,我們確實被這樣一種氣息瀰漫。作者以優美的文筆,寫了離我們即將遠去的小學生活,這種看似平常則不簡單的生活,我麼的時代未必經歷過,但無疑我們都能悟得到,那種發生在還未長大卻嚮往長大的稚拙可愛的孩子們,有許多茫動,但也是必然。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的經歷,不行少年與厄運抗爭的悲愴,殘疾少年對尊嚴的堅定,等等,在這所其實並不大的草房子裡撲朔迷離的上演,給人震撼心魄之感,有時甚至催人淚下。

曹文軒伯伯筆下的可愛的孩子們,被曹文軒伯伯把人物性格表現的活靈活現。有:聰明機智的桑桑;溫柔卻膽小的紙月;因為是禿頭而被別人恥笑卻十分在乎的陸鶴;還有桑桑那天正可愛的妹妹……他們用自己天真爛漫和他們共有的美好童年,有時催人淚下,有時卻也帶給我們歡笑,油麻地孩子們的童年,也逐漸成為我們最嚮往的童年了。為什麼說是令我們最嚮往的童年呢?那時以為我們時時刻刻都被校規和家長的要求拘束著。比如說:”有的家長在孩子曼五天學習後放假,本來盼著週六週日好好放鬆一下,而家長卻把週六週日安排的滿滿的,學習上的壓力就這樣一點沒緩解,卻又加重壓得我們透不過氣來,而油麻地小學的孩子就因為長時間接觸大自然而寫的一篇好作文。這樣玩和學習都不耽擱,你難道覺得這不是令人嚮往嗎?

說到敬佩,追讓我敬佩的就是秦奶奶了。她的家蜷縮在油麻地小學的角落,是油麻地小學的汙點,學校和政府花了幾十年的時間也沒能將她趕出學校,在油麻地人人眼裡她就是個可惡的老婆子,上課時將他養的鴨子雞趕進教室,鬧得教室雞犬不寧。但就在她救了落水的喬喬後,她卻差點溺水身亡,在油麻地人細心照料下,半年後秦奶奶可以下床走路了。因此,她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主動辦出學校,用柺杖趕走進入學校的雞鴨,下雨時教室忘記關窗戶,她就用柺杖管她夠不到的窗戶。我和奇怪,秦奶奶是怎樣發生了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的,也許是油麻地人的善良感化了她使她感恩吧。但沒過多久秦奶奶就成為了油麻地人心裡傷痛的回憶了。因為親奶奶去世了她不是病死的,而是溺水身亡的,而只是為了了一個南瓜而失足溺水的。安葬那天,桑喬校長將艾鋪在棺材裡,但按照當地習俗,在老人死後在老人的棺材裡放一撮兒孫的頭髮,但秦奶奶沒有兒孫,桑喬校長便在桑桑頭上剪了一撮頭髮放在秦奶奶的棺材裡。雖然秦奶奶走了,但她卻為她的生命的最後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現在你們知道我最敬佩的人是誰了吧?

這本書讓我收穫不小,它讓我學會了分享、無私等許多事情,也給了我很多啟發:苦難來臨,我們不能逃避,而要滿懷希望,微笑面對。《草房子》魔力般吸引著我,盪漾與整部作品的悲憫情懷,使我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在閱讀之餘,為了逝去的曾經,為了堅韌的成長歲月,我們大家一起共勉!

讀《草房子》有感 篇4

讀後感 ,596字

在快樂的暑假裡,我讀了一本叫《草房子》的書。《草房子》這本書很有趣,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章是關於禿鶴的—《禿鶴》。主要講述的是:禿鶴的光頭不管怎樣也長不出頭髮來,只好天天戴著一頂帽子,但同學又把他帽子搶走並嘲笑他。

從這個故事中,我能體會到他那種無奈和傷心。在實際生活中,我也有過這樣的無奈和難過。有一次,我在假期裡剪了一次頭髮,把頭剪得幾乎光禿無發,幾乎童山灌灌。我當時還很開心,我之所以開心,是因為我剪了頭髮後有一種風清月朗的涼快感。第二天,我高高興興地像只猴子似的“蕩”進學校裡。突然一個本班同學跑過來喊我的名字:“謝啟祥!謝啟祥!”我回過頭來回答了一下:“你好啊!”他突然臉上風雲變色:“哇!你怎麼變光頭了,難不成想演光頭強去砍樹?”他笑著跑走了。“哼,有什麼好笑的嘛,不就剪了一個頭發嘛!”我氣沖沖地說到。我走進教室,很多人一起喊:“光頭強!光頭強!”好像一開始就為我準備好了似的,我頓時怒火沖天,害怕極了。但後來我知道其實不用這樣。

禿鶴的這章讓我得到了啟示。我們不能決定自己的外表,但卻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笑對缺陷,像禿鶴一樣開朗,把自己的缺點變為優點。只要努力,幾乎所有都是可能的。

從禿鶴自信開朗方面,我在想,禿鶴本來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卻籠罩在嘲諷之中。禿鶴的無奈值得我們深省。對於身體有缺陷的人,我們的小小話語就可能傷害他們的心靈。我們應該對這些人給予幫助。

讀《草房子》有感 篇5

讀後感 ,882字

童年,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題記

遠處,一輪夕陽給天際抹上了暈染的金黃,那是一片油麻地,那裡矗立著幾座最原始的草房子,不時傳來孩子們肆意的歡笑聲……

油麻地裡的孩子像油麻地那樣樸實無華,黃黃的臉蛋,黑黑的眼睛,奔跑著的冒出汗珠來的頭髮。桑桑是個天真活潑的男孩,愛搞惡作劇,擁有妒忌心,敢作敢當。它不顧別人如何對他指指畫畫,仍然樂於充當小情報員。細馬是個自由的男孩,喜歡在自己的世界—平原那兒玩耍。在他看來羊群是他的士兵,田鼠們是他的情報員,老鷹是他的軍師。咦,那個坐在池塘邊的男孩是誰?哦,原來是陸鶴,就是那個禿頭而性情直率的男孩。因為那顆禿頭,他曾多次與同學發生衝突,但最終,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

讀著油麻地孩子的歡樂,我有些迷茫,我的童年在哪裡?我有過這樣開心的時光嗎?

我思考著,回憶著,抬頭,凝視,抽出那本耀眼的綠色相簿,裡面記錄著我的成長。我看見照片上的我正朝著我微笑著,我開心地放著大風箏,穿著美麗的長裙,戴著鮮豔的蝴蝶結。那是我嗎?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也會有那樣的歡樂時光嗎?再往後翻,我的記憶漸漸甦醒。朦朧中,我好像回到了那個下午……“爸爸,爸爸,把線給我,給我……”一個小女孩一邊跑一邊喊,那長長的頭髮,飄舞的小碎花長裙,那不正是我嗎?我握著線軸,在草地上奔跑,長長的線牽引著風箏,風掠過我的耳畔,我的頭髮飛了起來。但我還是歡快地跑著,開心地笑著,嘴裡喊著:“風箏飛高高,飛高高哦,飛到天宮去嘍。”一瞬間,我的形象被定格,永遠地存在了我的記憶中,印在泛黃的相片裡。如今的我,頭上的蝴蝶飛走了,奔跑的腳步放慢了,睡前,再也沒有爸爸媽媽親切的“小寶貝”的稱呼。那個叫做“童年”的美好故事是不是快要迎來最後章節的抒寫?

現在想來,童年對於我來說,像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童話。時光匆匆流逝,物是人非。翻閱《草房子》,我卻生長出許許多多暖心的記憶來,像油麻地那樣馨香,像草房子那樣燦爛。只是,像所有人都會經歷一樣,童年終於要慢慢退出我的世界……

但,我會記住童年的那份美好,守住心中的那座草房子……

讀《草房子》有感 篇6

讀後感 ,780字

童年,美好而又純真;童年,珍貴而又令人難忘;童年,更是人生的啟蒙……

寒假裡,我翻開了《草房子》這本書,立刻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這是一部充滿美感的校園長篇小說,作品寫了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裡面有天生禿頂的禿鶴對尊嚴的執著堅守,有蔣一輪與白雀那感人的愛情故事,有秦大奶奶捨己救人的故事,有出身紅門的杜小康成長的故事,有桑桑得鼠瘡,在他人的關心和鼓勵重拾信心的故事……

在《草房子》這本書中,令我最難忘的人物是陸鶴。他原本是個活潑開朗的男孩,卻因為有著一顆與眾不同的腦袋而被同學們嘲笑。同學們給他起了個外號叫”禿鶴”。為此,禿鶴感到自卑和無助,為了能長出頭髮,他還忍受生薑擦頭的刺痛。直到在一次表演上,他不怕大家嘲笑,成功地扮演了一個“大禿瓢”的角色,他勇敢地把自己最不願意展現給人家看的一面“搬”到了舞臺上。他正視自己,戰勝了自己,最終取得了成功,換來了大家欽佩的目光和熱烈的掌聲,更為學校增添了榮譽。

我從陸鶴的身上想到許多:世界上沒有一個完美無缺的人,要相信自己、對自己有信心,不要因為自己的一個小缺點就過分敏感,這樣反而使自己變得越來越自卑。而對像陸鶴一樣身體有缺陷的同學或者是生活中不如自己的同學,我們大家應該關心、愛護他們,而不是歧視和嘲笑他們。在我們班中的林妹妹,同學們不僅不嘲笑她,而且熱情地幫助她。每天,顧承依攙扶林怡雯上下樓梯,幫助她一步一步的走,生怕林怡雯摔倒;下課時,曹朱莉就會教她寫作業,只要林怡雯不會的都一題一題的耐心地教她;放學時,薛雨宸又會留下來幫助她補作業……

瑪麗居里說過:“生活對於每個人都非易事,我們必須有堅忍不拔的精神。最要緊的還是我們自己要有信心。”《草房子》讓我明白,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要伸出援助之手,給予別人適當的幫助,幫助他們樹立自信是非常重要的。讓自信永遠留在我們身邊,讓自信伴我成長!

讀《草房子》有感 篇7

讀後感 ,511字

暑假裡,我再次回讀了曹文軒叔叔的《草房子》。

整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是陸鶴參加學校演出的故事。自從陸鶴報名爭當偽連長角色後,他每晚都藉著月光刻苦練習。儘管是在隆冬季節,他還穿著夏季的演出服,寒氣早已沁入肌骨。他為了克服寒冷,就不停地走動,不停地做動作,不知不覺中,額頭竟然出汗了。最後在他的努力下,演出獲得了成功。

我相信,當時陸鶴並不是感覺不到寒冷,而是他根本就不在乎。當時,他的心裡只有兩個字—演出,他想為集體而努力,想得到同學們的掌聲與認可。

陸鶴—一個堅強的孩子。他不怕被同學嘲笑;不怕被老師批評;更不怕沁骨的寒風,只想向大家證明,他也能做好,也可以為班級出力。

跳長繩—一直是我們班陳凱伊同學的弱項。比賽在即,她為了不託班級後退,回家刻苦訓練。哪怕作業再多,她也會抽出時間練習。在父母的陪同下,儘管一開始遇到了很多挫折,中間還受過傷,但她並不放棄,終於她戰勝了自我。在比賽中成績出乎意料的好,同學們不約而同地為她想起了掌聲。她臉上也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我們都為她感到高興。

人的一生中,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挫折與困難。只要我們不放棄,迎刃而上,我相信經過自己的努力,總會有所收穫的!

讀《草房子》有感 篇8

讀後感 ,882字

不幸少年與厄運相拼時的悲愴與優雅;殘疾男孩對尊嚴的執著堅守;垂暮老人最後一瞬間所閃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中體驗對生命深切而優美的領悟……這是男孩桑桑接受人生啟蒙教育的六年小學生活,是《草房子》中一串串看似尋常卻催人淚下、撼動人心的故事。

開啟《草房子》,曹文軒老師用簡單純美的文字塑造了一個個活靈活現的人物:樂於助人、調皮活潑、聰明可愛的桑桑;文靜乖巧的女孩紙月;不向厄運低頭杜小康;江南小蠻子細馬……每個人物都有獨特的故事。《草房子》中的每篇文章都令我受益韭淺。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杜小康。杜小康家原來十分富有,經常受到同學們羨慕的目光。可有一次,他爸爸拿著家中所有的錢去進貨,不如人意的翻船了,家中破產,爸爸也因此生病。十分懂事的杜小康扛起家中重擔,停學在校門口擺攤。想到自己,我不禁羞慚得滿臉通紅,我未幫父母做過什麼,減輕過什麼負擔,甚至有時覺得理所當然,有時還對他們不耐煩地發火;杜小康很愛學習,雖然停學但依然沒有放棄學習,為了自學竟然去偷同學的課本,而我待在寬敞的教室中,坐在乾淨的椅子上,用著嶄新的課本,卻不知道珍惜眼前美好生活,還整天抱怨累作業多,想來真懊惱。

還有陸鶴也值得我們學習。他是一個禿頭,同學們都嘲笑他,桑桑還經常戲弄他,但他沒有自暴自棄。在一次學校的表演中,他勇敢地擔任一個大家都演不好的至關重要的禿頭偽隊長角色。為了讓別人刮目相看,為了維護自己僅有的尊嚴,他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當掌聲轟鳴時,他卻哭了…。我看見了一個不屈不撓的靈魂。從陸鶴身上,我看到了他身上的閃光點。我知道了想要成功,首先一定不能自暴自棄,要相信自己,終究會獲得成功。

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葉,靜靜的大河……這就是油麻地。那裡生活著一群可愛的孩子,真希望能像他們一樣,不管將來發生什麼,都保留一顆純真的心靈;不管將來遇到什麼困難,只要擁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生活下去的勇氣,困難就迎刃而解。

讀完這本書,我深刻地體會到夥伴之間的友情和家人之間親情的珍貴,明白了要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珍惜生命,珍惜時間,珍惜青春,遇到挫折不能悲觀消沉,而要坦然面對,積極快樂地迎接每一天!

讀《草房子》有感 篇9

讀後感 ,561字

寒假裡,我看了曹文軒寫的《草房子》這本書,書中描述的是一個叫桑桑的小男孩在油麻地生活的六年中,發生的一些故事。

故事裡最令我感動的就是樂於幫助別人的秦大奶奶,她第一次跳到河裡去是因為要救油麻地小學的一個小女孩,然而自己卻生了病;第二次跳到河裡去卻僅僅是為了救油麻地小學的一個南瓜,然而自己卻沒了命。

以前的我,在學校裡,就不夠樂於助人。有的時候同學問我借東西,有時出於私心,就算自己有,也會跟同學說沒有,因為我不怎麼喜歡問我借東西的那位同學,以前我問他借時,他也是沒借給我的,所以我也不願意借給他。

有一次,我們上體育課時,男生們都在踢足球,突然有一個男生的腿皮被踢破了,流出了鮮紅的血,雖然只流了幾滴,但還是需要去醫務室找校醫看一下有沒有事。那時候,我離他最近,應該由我陪他去醫務室,但我卻不想去,陪他去了,我不就踢不成球了,而且難得幾堂體育課老師是讓我們踢球玩的。事後,我卻又有點感到後悔,看到那個男生時,會不自然的低下頭。讀了這本書我才知道,原來是因為我不夠樂於助人,其實幫助別人,快樂的是自己。如果我借文具給需要的同學了,下次我忘帶了,他沒準就願意借給我了;如果要扶受傷的同學去醫務室了,他看到我有困難,肯定也會幫助我的。

《草房子》這本書真是一本好書,讓我認識到“樂於助人”的好,明白了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的道理。

讀《草房子》有感 篇10

讀後感 ,699字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就是一位對書著迷的“小書蟲”。最近,我讀到了一本書《草房子》,這本書既可以讓人歡聲笑語,也可以催人淚下,笑中帶淚,給我們最真實的一面。

《草房子》是曹文軒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故事的一切發生在油麻地,從前到後是桑桑六年的小學生活。六年中,桑桑親身經歷或目睹了一串串看似平常卻又潸然淚下的感人故事,同學之間那最純的感情,那怕是友誼;少年與厄運拼博時的無奈中透著一絲優雅;九旬老人臨死前的光彩……全都被桑桑牢記。因此他在與病魔抗爭時多了一份樂觀、成熟、堅強……

讀了這本書,我回憶起時,淚水都在眼眶打轉,我印象最深的是《艾地》這一章,主人公秦大奶奶恨學校,學校也是,而她在水中救喬喬時,開始了改變,與孩子們心對心。老人們不善言語,只會化作行動來愛我們,有時卻反被嫌煩,我奶奶就是這樣。一次,我心情不好,奶奶什麼也不說,坐到旁邊,一隻手搭著我肩,另一隻手搭在我腿上,輕輕拍動,可是我居然還嫌她煩,讓她很受打擊。後來我明白了,老人一顆不善言談的心背後,是一份不同的愛。

也許老人要的不是繁榮富貴,他們要的只是陪伴。每次回家、他們臉上都咧開了花,每次自己褲子破了,都捨不得換,而迎接我們的是一頓頓豐盛的飯菜。他們不是沒錢,只是想在自己身上少花點錢,留給下一代;每次拿東西,他們都會好心的幫忙,他們不是閒得沒事做,而是心疼我們累壞了身子骨;每次叫他們休息,他們總是笑著說不累,他們不是真的不累,而是用自己的所能,多做一點,為我們減少負擔;每次開車,總是說慢點暈車,但他們不是真的暈車,而是怕我們危險。

所以,多陪陪他們吧,他們要的只是陪伴,哪怕一會兒,他們也心滿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