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魯濱孫漂流記》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讀《魯濱孫漂流記》有感 篇1

讀後感 ,688字

每個人都像是在波瀾壯闊的大海上行駛的一葉扁舟,你永遠都不知道神祕的大海洶湧時會是怎樣的恐怖,怎樣的讓人膽戰心驚。那時,你會做出怎樣決絕的選擇?是毅然堅持心中那份熾熱的夢想,勇敢地與之搏鬥?或是放棄嘗試的勇氣,懷著遺憾,被大海吞噬?

《魯濱孫漂流記》給了我一個理想的答案。

魯濱孫,一個放棄安逸的生活,追求夢想,與大海奮勇抗爭的勇者。不料,命運卻狠狠地甩了他“一巴掌”,讓他流落到荒無人煙的一座孤島,與世隔絕。但是,魯濱孫並沒有放棄,求生的慾望支援著他,使他在島上度過了28個春秋。這28年來,他經歷了重重困難,這些磨難使他變得堅強,使他懂得獨立自主,懂得珍惜所擁有的一切,懂得只有堅持才能成功,能創造奇蹟。是的,奇蹟。在狂風大浪下,只有他一人絕處逢生,卻流落孤島,但他以驚人的意志和能力在島上生活了28年,最後終於回到家鄉。

將魯濱孫的人生態度聯絡到自己身上對比一下,結果會是怎樣?也許會對他敬佩不已,也許會自嘆不如。但是更為重要的是魯濱孫他的精神,他的品格有沒有教會我們堅持到底,忍耐寂寞,獨立自主,成為一個成功的人?由要知道,魯濱孫面對的是孤島的艱難生活,而我們面對的是學習生活,我們怎麼不能像他一樣呢?不是不能,而是不想,因為不想承擔學習的責任,覺得學習太枯燥乏味,所以放棄了。

不能放棄。沒有嘗試過怎麼知道自己不行呢?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只是還沒有到時候而已,我們不能讓沙塵埋沒了我們發光的機會,阻止我們人生的前行,阻止我們對夢想的追尋。

像魯濱孫一樣吧,學習他的不屈不撓,相信未來會更好的樂觀的態度吧,努力奮鬥,讓未來的自己感謝現在奮發圖強的自己,讓自己的人生有價值。

成功屬於敢於勇往直前的人——讀《魯濱孫漂流記》有感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764字

相信大家都讀過《魯濱孫漂流記》這本書吧!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這本書不但讓我受益匪淺,而且還讓我深有感觸。

這本書主要講了魯濱孫在一次航海冒險中,遇上了海難,孤身一人漂流到荒島上,但他並沒有怨天尤人,自暴自棄,而是感謝上天,讓自己存活了下來,並且戰勝了孤獨,飢餓,勞苦等重重困難,在孤島上生活了二十八年,最後,終於獲救了,回到了英國。

讀到這裡,我真不得不敬佩魯濱孫這種不放棄,勇往直前勇氣與精神,想一想自己,我不得仰天長鳴,這還得從我參加那次魔方速擰比賽講起。

那天下午,我們進行第一屆魔方速擰比賽,雖然天空不作美,下起了綿綿細雨,但都絲毫沒有影響到我們這熱鬧的氛圍。每個班都派有五位參賽選手,進行比賽。裁判打亂了魔方後,會給我們觀察十五秒時間,我心想:我可是我們班速擰魔方最快的,今天千萬不要失利啊,一定要發揮出最好的水平。我的心正在默默地念叨著。

比賽一開始,我觀察好魔方後,就快速地擰動著魔方,由於我的心情十分的緊張,手就一直不停的在抖,而且抖得非常厲害,這就漸漸地使我的速度慢了下來,我開始東張西望,看看其他選手擰到哪一步了,卻發現他們都快擰完了,我一不小心,擰錯了一步,只好重新再擰一遍,我心想:這下我肯定完蛋了,居然擰錯了。慢慢地,我力不從心了起來,突然,我看見有一個人擰完了魔方,我很緊張,生怕自己輸了,於是,就手忙腳亂地加快速度地擰魔方,接著,又有好幾個人擰完了,最後,我只得了倒數第一名。看著我們班的其他四個人都超常發揮,超過了我,而我卻失利了,心裡真不是滋味,但也無濟於事了。

通過這一件事,使我明白了:無論做什麼事,都不要緊張,害怕,要像魯濱孫一樣勇往直前,迎難而上,不要畏懼任何困難,要勇於去挑戰它,並戰勝它。因為成功只屬於敢於勇往直前的人。

這本書不僅讓我收穫多多,也讓我明白了許多。

不可失去的勇氣——讀《魯濱孫漂流記》有感 篇3

讀後感 ,827字

一本書,或許只有幾十張紙,又或許只有幾萬個字,但它卻能道述說歷史的源遠流長,道盡人間的悲歡離合。正因為這樣,書對我一直有種獨特的吸引力,《魯濱遜漂流記》更是令我受益匪淺。

小時候,魯濱遜在我眼中只是一個愚蠢的航海家,他原本可以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但它切選擇出海,去面對困難,挑戰挫折。直到後來在看這本書,才漸漸的明白,魯濱遜這樣不是愚蠢,而是堅持與執著。

在每一個航海家的眼中,每一次出海都是一次冒險,但對於魯濱遜來說,這一次次冒險卻都意味著新的開始,新的希望。魯濱孫酷愛出海,甚至不顧家人的反對。在驚濤駭浪中生活,在生死邊緣上徘徊。一次出海,突然遇上大風暴。船上的人都被大海吞噬,只有他,絕處逢生。也許是上天對他的眷顧,又或許是他內心重生的慾望使他漂流到的一個小島上。即使在那個島上沒有食物,沒有衣物,沒有一切人類可以使用的工具,但他仍然感謝上天留給他一條性命。他利用人類獨特的智慧和靈巧的雙手搭建起一座房子,並從船上找到了一些可以利用的資源,親手栽種蔬菜。28年的孤島生活,與世隔絕,但魯濱孫卻靠自己的雙手創造的一個屬於自己的“世外桃源”。

漸漸地,我發現我被魯濱孫深深的吸引了。我敬佩他對生活時的積極樂觀;我敬佩他面對風暴時的毫不畏懼;我敬佩他面對死亡時的從容淡定;我更敬佩他面對孤寂時的自給自足。他的堅定,他的執著,他的勇氣都深深影響著我,讓我懂得:人生其實就像是一條小河,不會一直溫婉流淌,總會遇到曲折蜿蜒的地方。面對困難挫折,不就是要有魯濱孫的堅定與勇氣嗎?

生活中,有快樂,也有痛苦;有成功,也有失敗;有順利,也有挫折。在人生的道路上,挫折是必不可少的。我們都難免會遇到一些或大或小的困難,或許只是一次考試不理想,或許只是一次友誼不順心,又或許只是一次試題不會做……但當我們憑著自己的勇氣、堅定和樂觀去戰勝他們的時候,誰能說,戰勝困難的過程不是一種享受?

讀完這本書,魯濱孫高大的形象一直存在我的心中,因為是他讓我明白;勇氣,永遠不能失去。

讀《魯濱孫漂流記》有感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542字

這是一篇長篇小說,《魯濱孫漂流記》作者是英國的小說之父--笛福。

這本書主要是講:一心想成為航海家的魯濱孫,不顧父母的反對,乘船往南美洲冒險,好不容易登上夢想的船隻,卻不料中途遭遇不幸,獨自漂到荒島上。儘管如此,魯濱孫也沒有絕望,而是依舊懷著希望和熱情,樂觀生活下雲。在荒島上用自己的雙手和聰明才智建造了兩層高的房子,種植了取之不盡的糧食;還救下了星期五,並教會他英語。把這不毛之地變成了美麗的王國。

在荒島生活了28年後,他終於得到了回到文明社會的機會,回到祖國,併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富翁。

我為他好種自立自強精神感到敬佩。我沒有主見,只會聽父母的意見,父母說東,我絕不會往西。假如我離開了父母,我就像一隻無頭蒼蠅。找不到方向。完全不能自己生存。所以我要以魯濱孫為樣樣,要學會獨立,不能什麼事都依賴別人。

魯濱孫的其它精神品質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要像他一樣有堅強的意志,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要被困難嚇倒,也不要退縮。學會自我保護本領。

在這篇長篇小說中,我有一句非常喜歡的名言:在幸與不幸的處境中,我們也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從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這句話使我受益匪淺。

如果我們能像魯濱孫一樣,有樂觀勇敢和永不放棄的精神去面對,我相信,成功總有一天會來的!

讀《魯濱孫漂流記》有感 篇5

讀後感 ,773字

海一直吸引無數人去航行,去冒險。魯兵孫便是其中一個。他敢於違背父親私自離家航海,以致於流落荒島二十八年,足可見海的魅力,以及魯濱孫無拘無束自由的心。

這篇小說著名的是魯濱孫在島上二十八年的經歷。雖然他流落的島嶼叫“絕望島”,但是他卻沒有絕望。在島上他能解決自己生存問題與精神問題,甚至有餘力去救一名野人,並隨心所欲地取為星期五而不按正常的名字;甚至還和食人族打架,幫船長擺平水手。他在絕望中找到希望,告訴人們:“一個人如果真的世事通明,就一定會認識到,真正的幸福不是被上帝從患難中拯救出來,而是從罪惡中拯救出來。”

他每天寫日記讀聖經,並且有星期五為伴。漸漸明白了聖經的意義所在。這是一個硬漢,也是一個冒險家。

他完全可以呆在家裡,聽從父親的勸告安安分分地做事。但他沒有,他聽從了自己內心深處的呼喚,哪怕四次出海三次凶險。他也仍追隨著心,創造了一次又一次奇蹟。

我們有多久沒有聽聽自己內心的話語了?

有多少次在十字路口走向與心相反的方向?似乎都事出有因,不得以不追隨心。

可是魯濱孫問我們,如果不隨心而去,那麼靈魂的存在是否還有意義?他認為他的靈魂在二十八年的孤島生活中獲得了救贖。這二十八年的思考與收穫是一般情況下獲得不了的。越是平凡越是會忘記心的渴望。他忽然發現一切的動機不過是生存的需要,而這是他的選擇為他帶來的收穫。

當我們麻木的生活在安穩的日子裡,麻木地魯濱孫是敢於冒險、追求自由的人,熱愛生活與勞動,是不是忘記了魯濱孫的形象被創作的意義?他不是教科書上的選斷,也不在於文筆的自然,故事的離奇精彩。作者笛福想告訴我們的魯濱孫身上的品質是當今人們所缺少的毅力勇氣並非誰都能擁有。

在絕望的縫隙裡,任何平靜都是幸運,在生活的縫隙裡,任何心聲都是珍寶。我們試著調整心態在生活的壓力下喘息,而魯濱孫卻看到了直引心靈的光,並勇敢地追隨著它的方向。

讀《魯濱孫漂流記》有感 篇6

讀後感 ,773字

海一直吸引無數人去航行,去冒險。魯兵孫便是其中一個。他敢於違背父親私自離家航海,以致於流落荒島二十八年,足可見海的魅力,以及魯濱孫無拘無束自由的心。

這篇小說著名的是魯濱孫在島上二十八年的經歷。雖然他流落的島嶼叫“絕望島”,但是他卻沒有絕望。在島上他能解決自己生存問題與精神問題,甚至有餘力去救一名野人,並隨心所欲地取為星期五而不按正常的名字;甚至還和食人族打架,幫船長擺平水手。他在絕望中找到希望,告訴人們:“一個人如果真的世事通明,就一定會認識到,真正的幸福不是被上帝從患難中拯救出來,而是從罪惡中拯救出來。”

他每天寫日記讀聖經,並且有星期五為伴。漸漸明白了聖經的意義所在。這是一個硬漢,也是一個冒險家。

他完全可以呆在家裡,聽從父親的勸告安安分分地做事。但他沒有,他聽從了自己內心深處的呼喚,哪怕四次出海三次凶險。他也仍追隨著心,創造了一次又一次奇蹟。

我們有多久沒有聽聽自己內心的話語了?

有多少次在十字路口走向與心相反的方向?似乎都事出有因,不得以不追隨心。

可是魯濱孫問我們,如果不隨心而去,那麼靈魂的存在是否還有意義?他認為他的靈魂在二十八年的孤島生活中獲得了救贖。這二十八年的思考與收穫是一般情況下獲得不了的。越是平凡越是會忘記心的渴望。他忽然發現一切的動機不過是生存的需要,而這是他的選擇為他帶來的收穫。

當我們麻木的生活在安穩的日子裡,麻木地魯濱孫是敢於冒險、追求自由的人,熱愛生活與勞動,是不是忘記了魯濱孫的形象被創作的意義?他不是教科書上的選斷,也不在於文筆的自然,故事的離奇精彩。作者笛福想告訴我們的魯濱孫身上的品質是當今人們所缺少的毅力勇氣並非誰都能擁有。

在絕望的縫隙裡,任何平靜都是幸運,在生活的縫隙裡,任何心聲都是珍寶。我們試著調整心態在生活的壓力下喘息,而魯濱孫卻看到了直引心靈的光,並勇敢地追隨著它的方向。

讀《魯濱孫漂流記》有感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724字

獨自一人身處孤島,在荒蕪人煙的環境中絕處逢生28年。這正是英國小說家笛福筆下的傳奇人物魯濱孫。

《魯濱孫漂流記》講述了主人公魯濱孫因船發生事故而滯留於荒島上。為了生存,他建房定居,畜牧打獵,開荒種田,甚至教化了一個島中野人。這荒島上的奇蹟,竟是一雙單薄的手打造而成的!二十八個歲月裡,魯濱孫用過人的勇氣和毅力為自己點燃了生的希望。

魯濱孫的勇氣令我欽佩,但更打動人心的是他的人生心態。可以想象,沒有夥伴,沒有食物,只有一片荒蕪的土地和起起落落的藍色海潮,這種與世隔絕的孤獨生活誰能忍受?可正是這二十八年,魯濱孫懷著樂觀的心態平靜地走過。他還說過:“我們老是感到缺少什麼東西而不滿足,是因為我們對已經得到的東西缺少感激之情。”是的,魯濱孫有一顆知足安命的心,所以他才不會在島上唉聲嘆氣,鬱鬱而終。他更有一顆樂觀的心,會在不幸的環境中找到幸運,雖苦猶甜,生生不息。

魯濱孫那樂觀積極的心態不禁讓我聯想起一個故事:半杯果汁,悲觀的人會說:“唉,只剩下半杯果汁了。”而樂觀的人則說:“太好了,還有半杯果汁!”平凡的半杯果汁,卻體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態。悲觀的人的眼中,一定都是淒涼的色彩;樂觀的人的生活,總是迴盪著朗朗笑聲。

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懷有樂觀的心態。小時侯,我的數學成績很不穩定,那一次,只考了七十幾分。回到家後,我的心情異常沮喪,似乎從此一蹶不振了。後來,還是父母的安慰讓我在這次不理想的成績中得到反省,用樂觀的心態理智地面對現實,而不是失落地沉淪低谷。現在,我的數學成績有了顯著的提高。誰能說這不是良好的心態所賜予我的呢?

魯濱孫雖然是一個虛構人物,但他看待人生時樂觀的心態著實值得學習。美好的人生需要美好的心態,美好的心態造就美好的人生。

讀《魯濱孫漂流記》有感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565字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大文豪高爾基對書的高度評價。最近,我讀了《魯濱孫漂流記》這本名著。

他是英國作家笛福寫的一部長篇小說。主要講述了魯濱孫(故事主人公)出身在中產階級的家庭裡,但從小喜歡航海冒險。有一次,他乘坐的船被波濤洶湧的海浪打翻了,唯獨他奇蹟般的活了下來,並靠著他頑強不屈的意志力,在這個荒無人煙的島上生活了整整二十八年,後來又重返英國的事。

讀完了這本著作,書中的魯濱孫使我深受震撼,我被他那種堅強的意志力和不畏懼挫折打擊的精神深深驚住了。他用為數不多的稻子反覆種植,耐心的培養,竟發展到有一塊塊稻田;僅用一把斧頭竟做出了許多工具……他靠著自己的毅力和信念製造了生活必需品,在這個不毛之地維持了下來。

看到魯濱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不懈努力而獲得成果時,不禁聯想到了我的日常生活,與魯濱孫相比,簡直就是天壤之別啊!記得上個暑假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在老家的大河裡學習游泳。可當我一看到水比較深時,便嚇得縮了回去,現在回想起來,真是有點自愧不如啊!因此對魯濱孫更加佩服了!

人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就如同魯濱孫一樣,難免會有坎坷的時候,會遇到前所未有的挫折與困難。但是隻要我們永不退縮、勇往直前的面對困難,向困難發起挑戰,必會有成功的一天。<fontsize="3">牛通社小記者明德小學六(3)班王安康

讀《魯濱孫漂流記》有感 篇9

讀後感 ,307字

從前,有一個叫魯濱孫得人,他是一個英國人。他的愛好是航海與冒險,他碰到了許多危險,但他一點也不怕。

有一次魯濱孫再一次大難中不死,而且還被衝到了一座荒島上,就這樣魯濱孫再這個海島上過上了憂鬱而寂寞的二十六年。終於,他憂鬱而寂寞的生活得到了解脫,他救下了一個野人,並命名為“星期五”。就這樣他和“星期五”再海島上生活了兩年。最後他回到了英國。

魯濱孫是一個積極樂觀的人,因為他保全自己,讓自己活下去;不僅如此,他還聰明能幹,因為他在缺乏工具的情況下做了許多東西;他知足安樂,不畏艱險……;“星期五”,他是一個知恩圖報,個性鮮明……

所以我們要做一個像魯濱孫一樣:積極樂觀、不畏艱險、聰明能幹、機智勇敢、知足安命的人。

讀《魯濱孫漂流記》有感 篇10

讀後感 ,402字

漆黑的夜晚,點點繁星不停地眨眼睛。此時的我正在津津有味地讀著《魯濱孫漂流記》。

這本書介紹了魯濱孫克魯索乘坐商船遭遇了一次大風暴,而使魯濱孫被迫生活在荒島上二十六年的勵志故事。

在本書中我最喜歡人物當然是“豬腳”鲁濱孫啦,為什麼呢?原因有二。

一是他有特別強的自立生活的能力,如果他一個人在荒島上,不會生火煮飯搭帳篷,過不了幾天就會餓死。想想自己就非常慚愧,從小到大,我都是家裡人的掌上明珠,從來不用做任何家務,離開家的懷抱,我無地自容。

二是他的堅韌不拔,很頑強。他面對危險時能冷靜而理智的思考,用百折不撓的意志戰勝困難。他生了疾病,時冷時熱持續了七八個小時,他勇敢地爬起來尋找偏方,終於擺脫了病魔。可是我平時一點點傷痛就哭天喊地,緊張兮兮的。

德國大詩人說過:“讀一本好書,就等於和品德高尚的人對話。”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只有自強自愛,自立自信,長大才能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