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斷想相關作文20篇

讀書斷想 篇1

國二作文 ,668字

古人劉向雲: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列夫。托爾斯泰說: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憂愁煩惱襲來時,不妨讀唐詩,吟宋詞,看艾蕪的《南行記》。如此,春天的風秋天的雨,會漸漸冷卻你急躁的情緒;彎彎的小橋潺潺的流水,可慢慢鬆弛你繃緊的神經。不知不覺中,你悠悠南行,那溪頭臥剝蓮蓬的小兒,那嶺南見客羞遮面的村姑,無一不使你怡然自得,超然物外。此時煩惱何在!憂愁何存!

一個生活的豐富圓滿的人,是不會沒有寂寞的。對於每個人來說,他人永遠是水,自身永遠是魚。即或能在水裡自由地遊弋,也不能夠溶解於水,更不能與水合一。固然有摯友的安慰,情人的蜜語,但是所有的思想與情感,只能被理解,無法被分享。無論一人獨處,還是朋友聚會,那一絲半縷的寂寞之感,都會不召自來,湧上心頭。忽然有那麼一天,你突然發現一本書,這本書好像專為你寫的一樣,你淚流滿面,讀了又讀,身外的一切有如潮水般退去,袒露出一片寧靜而安詳的心靈的沙灘。世界儘管像大海一樣在周圍起伏洶湧,你卻可以仰觀星空,俯察貝石,安之若素,處之泰然。這是一個孤獨的境界,也是一個充實的境界。

讀千賦則善賦。讀的書多了,便有了寫作的慾望。沒有為文造情的浮華,沒有少年強說愁的偽善,一切順其自然,有如小河小溪的水滿了,就要向外溢。雖稚嫩但不失清純,雖顯淺而不失率真。我想,這樣“言為心聲,發而為詩”的文字就有其存在的價值。

生活是一本大書,生存是一種哲學,行萬里路讀萬卷是智者所為。倘若能不囿於書,進而舉一反三,引發出獨到的思考和見解,則是一種生存之上的大境界了。

“無一日不讀書”所想到的 篇2

國二作文 ,662字

曾國藩自從借銀一百兩買書而不被父親責罵,反而鼓勵自己花錢買書是好事但不要忘了買書的“初衷”之後,便日日讀書,直到去世那天,也沒有遺漏。而“無一日不讀書”也使曾國藩學識淵博,思想開放,造就了警醒世人的“曾國藩家書”和曾國藩這個一代清官。

對於“無一日不讀書”,我也辦到了,當然是教科書,大家都做到了。除去教科書,我還是做得到的,因為我都有好幾年“無一日不讀書”了,不過,這其中大部分都是各類小說。當然,除去各類小說,科普類的書籍我也有大量閱讀,而豐富的閱讀量也使我課外知識豐富。熟識我的人便會知道,我是個真正的閱讀狂人。不管是什麼,只要上面有文字,就算是早已過時的報紙我都看得津津有味。而且我看書是不分時間地點的,坐車看、走路看、吃飯看、就連上廁所都要看書。

大家都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果然不錯,我手中捧著書在看時就像飢餓的人撲到麵包上。書能豐富我的文化,增加我們的知識,陶冶我們的情操,我熱愛閱讀!

我以前閱讀的有很多都是小說,有些對學習完全沒有什麼幫助的我也會看。但自從知道了曾國藩“無一日不讀書”後,我決定以後再不看那些沒用的書,而應多看對學習、品德培養、陶冶情操有幫助的書籍。當然我自己“無一日不讀書”的習慣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我以後要在閱讀中記住好詞佳句,各種知識,學會利用好閱讀中得來的知識,不能只看一眼就過去了,要有意義的閱讀,還有要安排好閱讀時間,不能用學習課堂知識、完成作業、休息的時間來閱讀。

閱讀對我們好處太多了,所以,閱讀吧!我熱愛閱讀,希望你也能愛上閱讀,讓我們一起在閱讀中學習,在閱讀中成長!

讀書隨想 篇3

國二作文 ,1087字

讀書充實我稚嫩的心靈,使其成為赤子忠心。屈原那“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慨嘆;文天祥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深深撼動了我的心靈!圓明園晝夜的烈火點燃我洗刷恥辱的勇氣,南京城三十萬冤魂激起我愛國的熱望,助我奮起,捍衛祖國母親的尊嚴!周總理說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讀書,讓我以知識來崛起我中華!

我時常感嘆,人類最偉大的發明莫過於語言文字,它能讓高傲的靈魂永生永存。司馬遷傾盡畢生纂寫《史記》,不就是為了使“重於泰山”的靈魂永垂不朽嗎?老祖宗最初把文字刻在骨頭上,如今人們不費吹灰之力,將厚厚的大書存檔,誰敢說這些進步的階梯不是書籍搭建而成?

書是我們的精神家園,我願意成為它最虔誠的守護者。

讀書,是心靈的播種和收穫,是從感官到心靈的享受。讀書時,如同陽春三月的踏青郊遊,亦如仲秋九月的開鐮收割。

《繁星春水》中對博大無邊的母愛的歌頌,對天真爛漫的童心的呼喚,對美麗和諧的自然的詠歎,《簡爱》中對世人坦誠的傾訴、呼號和責難,對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追求和憧憬,《愛的教育》中那一顆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伊索寓言》中那一個個短小精悍而寓意深刻的故事……無不動人心絃,感人肺腑,發人深省,令人回味。

名著,是人類文化的精華,閱讀名著,一如與大師們攜手共遊,可以增長見識,啟迪智慧。

在書中,我可以體會李白縱酒時的酣暢淋漓,可以感悟蘇軾被貶黃州時的悽惘無奈,可以感受辛棄疾對祖國家園的深情摯愛,可以領會岳飛征戰沙場時的英勇無比。在書中,我可與屈原共論文章之妙,可與孟、墨、韓、莊共爭百家孰長,可與司馬遷共探歷史的興衰,可與徐俠客一道飽覽祖國大好河山。在書中,我可以讓思想無拘無束地漫遊在歲月的長河裡,盡情地欣賞兩岸變化無窮的旖旎的風光,也可以讓生命自由自在的揮灑在廣袤的時空中,細細的聆聽時代的召喚。

不記得誰曾經說過:“讀書自有讀書之好。譬如能識天地之大,能曉人生之難,有自知之明,有預料之先,不為苦而悲,不為寵而歡,寂寞時不寂寞,孤單時不孤單,所以絕權欲、棄浮華,瀟灑達觀,於囂煩塵世而自尊自強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諂……”

不錯的,讀書時,如同有一位默不作聲的知己,與我靈魂深處的震撼起共鳴,使我快樂著它的快樂,悲傷著它的悲傷。

讀書,是一種無邊的清靜,一種安謐的寧靜,如同陣陣的微風拂在我的臉上,沁透心脾而又難以察覺,無需刻意渲染,只需靜靜地感受。

一本好書就像塵世裡的一盞明燈,照亮了我的心靈,也照亮了人類文化與歷史的路徑。每一次細細地品讀與回味,就如一次心靈的遠行。讀書,使我活得充實,活得精彩,活出人生的意義!

讀書隨想 篇4

高二作文 ,55字

人生快事,莫過於讀書,正如蘇東坡先生之言:“此心安處是吾鄉。”

讀書遐想 篇5

國一作文 ,816字

王國維先生曾總結過做學問的三種境界,後人對此有不同的闡發。其實這也可以看成是從學與行,再到有所得的漸進過程。很多先賢聖人,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他們無一不是精於讀書,善於實踐的楷模。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開卷有益,在用腳丈量世界之前,書,無疑可以一點點擴大我們的眼界,夯實我們的基礎。眼界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只守著一副小小的軀殼,是走不了多遠的。

為乘風破萬里浪,甘面壁讀十年書。大文豪歐陽修痴於讀書。馬上、廁上、枕上無處不讀,書十年如一日的積累,是文思泉湧不竭的源頭。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在出山問政,指點江山之前,孔明也只不過是個在草廬之中常與書卷作伴的文弱書生。然而他在臥榻之上,能審時度勢,運籌帷幄,是因為書中自有大天地,以此為鑑,而知興衰更替。

衣帶漸寬人不悔,為伊消的人憔悴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可是,躬行需要怎樣的付出。

百年前一個寂寂的個冬夜,屋外風雪茫茫,屋內一盞油燈未枯,一位衣著樸素而氣度不凡的老者忽而放下手中的書卷,轉過身來,語重心長的對在燈下苦讀的兒子說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話擲地有聲,也是這位自號“放翁”的老人一貫身體力行的座右銘。坎坎坷坷中,懷才不遇的他日夜惦念的是“但悲不見九州同。”那是始終如一的執著,他的一腔愛國熱情不僅激盪在行雲流水的詩文中,更在朝堂上的慷慨陳詞裡,在前線的刀光劍影中。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兩千多年前,“至聖先師”孔子在禮崩樂壞的春秋年代度過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他早年寒窗苦讀,後來周遊列國,遊說諸侯。半生飄零之後才重回故里,將畢生所學、所思、所行傾注到“六經”的整理上。為了踐行“教學相長”、“因材施教”等教學理念,他開創私塾,廣收門徒,這才有他的《論語》與儒家思想彪炳千古,歷久彌新。

先讀書而廣有博聞,再實踐而深得真知,後收穫而水到渠成。在無聲歲月的默默求索中,既要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我們,還在路上。

讀書隨想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807字

讀一本好書,就像跟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交流!的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看過了很多好書,這麼多好書看下來,我不僅見證了很多讓人熱淚盈眶的故事,而且也明白了怎樣去做人,怎樣去過無憂無慮、無比快樂的生活!

讀好書不僅讓我明白了人生哲理,而且讓我從小就瞭解到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曲折歷史!戰爭中的鮮血染紅了大地,戰爭中的槍炮聲響徹雲霄,戰爭中那“戰到最後一秒,絕不低頭投降”的精神震撼了世界。中國一百多年的強國之夢與不懈復興的艱難歷程,讓我們現代中華的每一個人都為之震撼。這麼多年以來,我國就是靠著不斷的堅強意志和振興中華的決心才好不容易走向了美好的今天。是國家給予了鮮嫩的花朵—我們好的教育,給予了我們美好的未來。所以,讀了這麼多有關我國中華歷史的好書,我們也應該從小立志: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讀書,還讓我明白了怎樣做一個心懷感恩的人。古人云:百善孝為先。是的,為人子女,最重要的事就是報答養育之恩。如果說是報答養育之恩,更確切的說應該是一種來自內心的愛,會讓你情不自禁地為家人付出一切,不管再苦再累,你的心靈總是在笑的。因為你會想,這是一種幸福,能孝順父母、長輩是一種來之不易的幸福。也許我們早就明白了要孝順父母的道理,但是我們往往看到書上別人孝順父母,才會思考怎樣用行動去證明我們內心深處對父母的愛。所以,我們讀了好書,才會明白要去孝順父母,感恩父母,因為書會給我們許許多多的人生啟示!

在成長的道路上,講誠心很重要。我們讀了好書之後,就會明白講誠信的重要性。講誠信是每個人做人的基本。信守諾言,就會建起一座友誼橋;信守諾言,就會擁抱美好未來;信守承諾,就會離成功只差一步之遙。看來,信守承諾是多麼的重要啊!

看了這麼多好書,懂得了這麼多人生哲理,總而言之,就是要我們好好學習、積極向上、刻苦鑽研、勤學深思、好學多問,將來做個對祖國無私奉獻的人,讓祖國變得更加發達,更加富饒,更加強大!

讀書感想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634字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也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它能給我們帶來豐富的知識和無限的歡樂。

我是一位樂觀向上,熱愛讀書的小女孩,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濃厚的閱讀興趣,一有空就拿出書本來讀書,課餘時間、雙休日、寒暑假時間更是我閱讀的好時機,充分利用好讀書時間。讀書時坐姿要端正。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要用心去讀,歸類摘抄精彩語段、好詞好句、反覆誦讀,銘記在心,碰到不認識的字,不懂意思的詞語,多利用工具書:成語字典,新華字典等。平時多和同學們交換好書,與大家一起分享。在學校要和同學們互相交流課外閱讀的情況,做到取長補短,對自己有很大幫助。定期定量閱讀書籍和各種報刊,及各種優秀作文集,閱讀書籍內容廣泛,童話、寓言、小說、詩歌等,總之,堅持讀書和反思相結合,帶著問題讀書,尋求解決問題方法,並及時將個人讀書心得和讀後感寫下來。

在讀書的過程中,摘抄好詞佳句,積累了豐富的精彩語段,使我的寫作能力有了明顯的進步。課外閱讀不僅豐富了我的課外知識,更拓展了我的視野,讓我把課文中所學到的和課外閱讀知識相結合,能寫好較為具體、真實、生動的讀後感,成為同學學習的好榜樣。

我積極參加各種讀書活動,愛讀書,讀好書的好習慣讓我受益匪淺。並在各種速度活動中成績突出,曾獲“語文報杯”全國小學生作文大賽省級一等獎,蘇州市蒲公英作文大賽二等獎,寫的20餘篇習作發表在省市各級各類雜誌上。

書是知識的海洋,可以把我帶進知識的王國,讓我樂此不疲。我相信,只要堅持不懈,一定能成為一個博學多才的好學生。

讀書隨想 篇8

國二作文 ,498字

今天開始看北島的《城門開》。

開篇第一章,竟是講《光與影》。“我喜歡下雨天,光與影的界限被抹去,水乳交融,像業餘畫家的調色盤。烏雲壓低到避雷針的高度,大樹枝頭空空的老鴰窩,鮮豔的雨傘萍水相逢,雨滴在玻璃上的痕跡,公告欄中字跡模糊的判決書,水窪的反光被我一腳踏碎。”

不覺看向窗外,今日也是雨天。我左看右看,也看不出今天的北京和北島小時的有什麼相同或不同。雨把一切都揉成了軟綿綿一片。

也許是種天性,我喜歡光。我喜歡眼睛被陽光刺傷後的彩色色塊,我喜歡太陽落山之後還未褪去的橙黃,我喜歡月亮勝過星星。到一個地方後第一件事是開燈。

光是世界的國王。我不常記起影。

我想起莫奈的《睡蓮》。水的影,葉的影,蓮的影,互動,融合,伸展,分離,組成了光。是光產生了影,還是影描繪了光?是光與影創造了色彩,還是色彩排列組合,最後成了光與影?我又想起了梵高的星空。

我願意相信光與影是一對形影不離的雙胞胎—啊,就像“形影不離”本身那樣,影不會離開光,光不會離開影。

雨還未停,光融化在水裡,變成了影。

雨停了,光又成了光,影又成了影。

“房簷吸附過多的水分,由白變黑。”此時此刻,我與北島站在同一個時代。

讀書遐想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1216字

人類因為有文字,使頭腦更加發達;人類因為有書,使自身更加文明。讀書,是人類學習知識的主要途徑。人類的文明要長久,人就不得不讀書。

讀書,不可以亂讀。世上的圖書,實在太多,你就是怎樣努力,也不可能讀完它們。因此我們讀書,要學會做正確選擇。

——讀書要讀好書。好書是經過時間淘洗的。讀本好的書,我們可以和傑出的思想進行交流;可以改變自身的精神面貌和內在氣質;可以把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涵養保持在一定的高度上,這是讀書的智慧。莫洛亞曾經說過:“任何事物都不能取代讀書,演講或銀幕上的映畫,在啟發人智上,都不能有讀書那樣的力量。”“書卷是帶我們到別人的心中,到別的民族當中去的門戶,經由那個門戶,我們便可從現住的這個窄小的世界中逃出,從那毫無結果的對我們自身的沉思籌劃中逃出。”“一本偉大的書,一定可以使讀者在讀過之後變成一個更優秀的人。”那麼,為了我們可以去到別人的心中,為了我們可以從這個窄小的世界中逃出,為了我們可以變成一個更優秀的人,我們一定要讀書。

——讀書要買書。雖然袁枚說過“書非借不能讀也”,但我們總不能一輩子都靠借書而讀。要想真正讀書,就應該買一點書。家中有書,讀起來方便,心裡也踏實。如果還能在一個房間里布置上一個書櫃,讓書不斷擠進櫃子裡,每天在書卷中自得其樂,那種滿足感和成就感,是難以想象的。

買書要認真讀書。千萬不要買而不讀,讀而不精,像某些新貴那樣,買了滿屋子豪華精裝本的書,卻只能擱置在同樣是豪華的書櫃裡當作擺設。買書而不讀書,買書也就失去意義,書也白買了。讀書要有點講究,不能隨便抓,抓到什麼讀什麼。叔本華曾經說過:“對於善於讀書的人,決不濫讀是件很重要的事情。”有的書可以反覆讀,長期讀,讀再多也不嫌多;有的書一遍未終,便可棄置,讀再少也不嫌少。古今中外出類拔萃的名著,是我們讀書的首選;不讀壞書,是讀好書的一個條件。人的時間和精力都很有限,容不得我們隨意去浪費。讀書還要學會思考,不思考就不可能心領神會。朱光潛先生就說過,讀書的本質不在於記住那些知識,而在於它是否觸發了思考。

——讀書猶如吃飯。吃飯是人的身體需要,讀書則是人的思想需求;人通過進食維持物質生活,又通過閱讀維持精神生活。然而人的身體只能吸收有助於自己消化的那些食物,同樣,我們讀書也只能記住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會讀書的人必定也會選書,在浩瀚的書海里,選出能給自己帶來精神享受的書,這樣的書即使讀不了很長的時間,也能令人愉快、讓人清醒、使人高尚;長期深入地讀下去,我們就可以收穫作者思想活動的精華,以及他全部思維和研究的成果。

堅持讀書,我們能看到常人所看不到的東西,在改造自己的同時也影響到他人,這就是讀書的意義,也是讀書給予我們的最好的回報。

我的讀書夢想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709字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無邊無際的大海上的一葉方舟引領著我前進。讀一本好書可以幫助我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讓我快樂得成長。

我的家鄉在黑龍江省綏濱縣,我本不喜歡讀書,媽媽天天嘮叨讓我讀書,我的班主任杜老師也讓我們好好讀書。但做為一個男子漢,總覺得那是女孩子的事。終於在學校老師的關心下,我看到小朋友們都在課餘時間讀書,潛移默化中我也愛上了讀書。

我前幾天讀了《小英雄雨來》這本書,小英雄雨來的愛國之心深深地打動了我。書中這樣寫“雨來打個趔趄,後退幾步,後腦勺正巧碰在櫃板上,但立刻又被抓了過來,肚子闖在了炕沿上,鬼子打累了,雨來還咬著牙說沒看見。”讀了這一段我彷彿看見了雨來熱愛祖國、痛恨日本鬼子的情形。他為了保護游擊隊員,寧願自己捱打、捱罵,也絕不向鬼子屈服。為了保護李大叔的安全,自己的安全又算的了什麼呢?

雖然雨來受到這樣的磨難,但他毫不畏懼,他利用游泳技術高的特點,機智的逃過了鬼子的槍口。

小英雄雨來才12歲呀,在當今的社會,一個12歲的小孩還依偎在父母的懷抱,而小雨來就要和鬼子真刀真槍的抗爭。

我們今天要感恩我們偉大的祖國、黨和人民,感恩無數的叔叔、阿姨和像小雨來一樣的英雄們,是他們用生命換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所以我們要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要愛祖國,對於我們小學生來說,似懂非懂。我們只知道在口頭上說愛國,而在實際行動中又不大明白怎麼做。其實在每一件小事上,我們都可以去體會愛國。我們要懂得尊敬老師,孝敬父母,愛護小朋友,愛護花草,珍惜糧食,愛護環境……這些如果我們做得到,不都是愛國嗎!

讓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快快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