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烏塔有感500字相關作文20篇

讀烏塔有感500字 篇1

讀後感 ,800字

最近我懷著好奇又興奮的心情,一遍又一遍的讀了《烏塔》這篇課文。作者生動具體地介紹了他親眼目睹了一位名叫烏塔的14歲德國小女孩,獨自遊歐洲的故事。烏塔自強自立、熱愛生活和熱情活潑的品質深深地感動了我。從作者和烏塔的對話描寫中,我知道了她為了這次歐洲旅行,花了三年的時間,做了周密的準備:不但閱讀了許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而且為掙足了旅遊費,每個週末都去餐廳或超級市場發廣告單,假期還要到別人家照顧小孩。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也很喜歡旅遊,風光秀麗的海南,美麗富饒的新疆,東方明珠上海,紅色搖籃瑞金,福建永定土樓,濱海之玉霞浦都留下了我的足跡。從旅行中,我飽覽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瞭解到了各地的人情風俗,收穫非淺。但是每次旅行都是有爸媽陪著去的,他們不但包攬了我的旅行一切費用,而且沿途還無微不至的照顧著我,我總以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去年五一假期,一天凌晨四點多,“祺昕,快起來!我們要趕去海邊看日出啦!”媽媽急促的呼喚聲,叫醒了還在賓館中酣睡的我。“困死啦,別吵啦!我要睡覺……”我一邊揉著朦朧的雙眼,一邊任性的懶著。在爸媽的百般哄勸中,我一路嘟嘟喃喃的來到海邊。哇,一輪紅日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冉冉升起,我看到了日出奇觀,一蹦一跳的歡呼起來。

對比烏塔,我羞愧得無地自容,我感激爸媽對我的無私奉獻,但我更要像烏塔那樣,從小培養自強自立的毅志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行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晚上我興奮地對媽媽說:“媽媽,我決心從現在起不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要幫助您們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掃地、整理床鋪、洗碗……我全包了。今後還要和同學們一起參加社會實踐,接受各種挑戰性的訓練啊!”

“好呀,媽媽支援你!”媽媽欣慰地笑著說。哈哈哈,我們都開心地笑了。

讀烏塔有感400字 篇2

讀後感 ,483字

上學期我們學習《烏塔》這一篇課文,文中14歲的烏塔獨自遊歷歐洲的勇氣令我非常敬佩,我被她那善良、膽大、心細的品質所深深地折服了!

文中講了“我”在羅馬認識了一個年僅14歲的德國小朋友烏塔。在“我”和烏塔的攀談中,“我”知道了烏塔在讀小學,已經獨自遊歷法國、瑞士、奧地利、義大利、威尼斯、米蘭等地方這一次獨自遊歷歐洲的故事。

她在家裡就設計好了旅遊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先查警察局的電話,以便遇到危險事情時情時請求幫助,再給家人打一個電話,如果是我的話,我一定會叫爸爸媽媽給我整理,也從來沒有想過獨自旅行,警察局的電話我也沒有想過。只有在玩累後才到想家,才會給媽媽打一個電話的不只是我一個人吧。

許多孩子也跟我一樣從小就生活在蜜罐當裡,生活在長輩的羽翼下,長輩們把我們捧在手裡怕碎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所以我們這一代都缺少獨立,要想獨立就要在困難中磨練自己的意志,鍛鍊自己,遇到困難不放棄。

通過這篇文章,我學到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要不怕困難、堅持不懈、勇於探索,爭做一個自理、勇敢、堅強的人。

讀《烏塔》有感 篇3

讀後感 ,332字

每個孩子都會長大,離開媽媽和爸爸,自己找一份好的工作,自己成家立業。

烏塔是個德國小女孩,今年14歲,她準備用三年的時間遊遍歐洲。她勇敢,堅強,自強自立,勇猛,有耐心,是個勇敢的女孩。

有時,媽媽會叫我拖地,可是,我就是從蜜罐子裡出來的,哪回拖呀!在媽媽的指導下,我終於學會了拖地,還越拖越有勁兒,一下就拖完了,我問媽媽:“還有事幹嗎?”媽媽氣喘吁吁的說:“沒事幹了!看會兒電視吧!”我心想:媽媽一定很辛苦吧!我無聊極了,便拉起掃把掃了起來。媽媽見了,笑眯眯的說:“會做事了,但是,你還小呢!”我嘟起小嘴說道:“我已經長大了耶!不再是嬌寶寶了!”

媽媽,您該放手了,我不願意當一隻不會飛翔的小鳥,如果不會飛,就會一輩子呆在籠子裡,而不會在天空中翱翔!

媽媽放手吧!

讀《烏塔》有感 篇4

讀後感 ,493字

今天我再次閱讀了《烏塔》這篇文章,它帶給我的震撼依然那麼強烈,文中德國小女孩烏塔只有14歲,卻能夠獨自一人遊覽歐洲。

烏塔是多麼獨立而勇敢啊,她見解獨到,經驗豐富,考慮周全,有很強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和她相比,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中國孩子都是被父母捧在手心裡長大的。我們的生活中有電視、遊戲、書本、遊樂園,看起來似乎很豐富。可是父母總是擔心這個,擔心那個,很少給我們鍛鍊自理能力的機會,更別提讓孩子獨自出遠門,去開闊視野,增長見識了。

還記得去年我想參加湘潭日報社組織的北京夏令營,報名前家裡大大小小開了好幾次會討論。爸爸支援我出去歷練,媽媽因為不放心堅決反對,相持不下。最後還是召開了“擴大會議”,由外公一錘定音,我才得以成行。聽老爸說,從我上了高鐵那一刻起,媽媽就開始坐立不安。直到我從北京平安歸來,收穫滿滿,她才停止了嘮叨,並且真的相信了我有照顧好自己的能力。

親愛的媽媽,放手讓我去鍛鍊吧!有一句話說得好,花盆裡長不出蒼松,鳥籠裡飛不出雄鷹。今後我會把烏塔當作學習的榜樣,通過實踐提高自理能力,積累生活經驗,勇敢地去廣闊的世界中體驗人生無限的美。請相信,我一定能飛得更高!

讀烏塔有感 篇5

讀後感 ,610字

《烏塔》是我很喜歡的一篇文章,它的主要內容是:作者在義大利旅行時遇到了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名叫烏塔。女孩獨自遊歷歐洲的事使作者十分驚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篇文章最觸動我的是:烏塔利用假期打工賺到的錢當旅費,並經過三年的精心準備最終實現了獨自遊歷歐洲的願望。烏塔的自立與勇氣值得我學習。

我喜歡這篇文章也是因為我和烏塔一樣有自己的旅行目標,我最想去的地方就是英國,那可是《哈利波特》的拍攝地呀!身為一名哈迷,如果不能去那裡,將是無比的遺憾。媽媽很支援我的想法,但是給我增加了一道門檻--自助遊。烏塔的舉動鼓舞著我也想實現自己小小的但是又巨集偉的目標。

首先,去英國需要旅費,由於我還不能像烏塔那樣靠自己掙,所以旅費由父母來擔負,但是我要分擔一些家務活為以後做準備。

其次,我要做好旅行攻略。烏塔用了三年時間做準備,這是一個人堅持、執著精神的體現,我要向她學習。我準備了英國地圖和旅行手冊,地圖可以讓我更好地瞭解《哈利波特》拍攝地的分佈;旅行手冊可以讓我瞭解當地的文化特色,那裡的交通、住宿等問題。有一點我沒有想到是烏塔提醒的,那就是預先查到當地報警電話以及中國駐英大使館的電話,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

最後,我還要學好英文,突破語言關。除了日常用語我還要學習旅遊英語。學英語已經是我的一個習慣,每天學習一點累積下來就會有長足的進步。

我正在奔向自己的目標,也許兩年,也許三年,但終究會實現自己的願望,為我加油吧!

讀《烏塔》有感 篇6

讀後感 ,531字

我是家中的寶貝,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同是家中的寶貝—烏塔,她14歲,竟然獨自一人遊歐洲,這可真讓我大吃一驚。假如是我呢?我的腦子裡馬上浮現三個字—不可能。我連黃岩都不敢一個人遊玩,跟烏塔一比,我就是溫室的花朵。

別以為她想去哪兒就急匆匆地出發,她為了這次旅行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她在家裡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她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她為了掙旅費,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發廣告單……為了這次旅行,她足足花費了三年時間。這讓我吃驚得下巴都快掉到地上,難以置信地擦了擦眼睛。反觀我們中國呢?那可真是天壤之別。

我們每次旅行前,爸爸媽媽都如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我們呢,只用在旁休閒地當旁觀者,輕鬆出門就好了。而且每次父母都與我們形影不離,生怕我們走丟了。在遊玩途中,爸爸媽媽為我們提供了衣食住行,還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們。我們只負責吃喝玩樂,開開心心地玩。

其實只要適量地放手,我們也行的。記得今年夏令營,我在莫干山住了六天,自己洗衣服、疊被子、完成了教官給我的任務……我與夥伴們一起知心交心,互相幫助。

讀完《烏塔》,我想對父母們說:請適量放手,不要把自己的孩子當做溫室的花朵。我們呢,也要自立自強,不能做溫室裡的花朵。

讀《烏塔》有感 篇7

讀後感 ,481字

昨天,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文中年僅14歲的德國小女孩熱情待人,膽大心細,令人敬佩。然則,我最敬佩的是她熱情待人。“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問我玩得怎樣,又問我從哪裡來。”每次讀到這兒,我都會有一種心酸溜溜的感覺,也會不由自主地壓低聲音,因為我自愧不如啊。

烏塔見到一個外國大人都那麼熱情,相比之下,我看到鄰居都只會如同啞巴般傻呆呆地站在那兒,一聲不吭,更別說是一個不曾相識的外國人了。我覺得我和烏塔相差十萬八千里,既然烏塔在旅途中對外國人那麼熱情,那麼對家人、客人、鄰居肯定更加熱情,而我呢?

往事如煙,我也只能記住幾件事,可我的腦海之中,這件事常出現並一閃而過、稍縱即逝:暑假,火辣辣的太陽把大地也烤得火辣辣,我剛剛回家,看見樓下的婆婆正在幫我們清掃樓梯,我一聲不吭地從她身旁走過,甚至連正眼也沒瞧一眼,就匆匆上樓了。學習了《烏塔》之後,我就開始審問自己。“為什麼不叫人?”

現在,我這個“見人變啞巴”的壞習慣已經得到了改善。我相信,不光是我,世界上所有冷漠待人的小朋友都會改掉這個“見人變啞巴”的壞習慣,學會熱情待人。那麼,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吧!

讀《烏塔》有感 篇8

讀後感 ,1014字

【讀《烏塔》有感】

(張梓淇)

昨天,我剛學完《烏塔》這篇課文,它使我受益匪淺。

課文講的是一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為準備一次歐洲旅行,自己在家裡設計好了旅行路線;用了3年的時間,閱讀了很多有關歐洲國家的書籍;為了掙旅費,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去陪小孩玩。在一個暑假,烏塔按照自己設計的旅行路線,用自己掙得的旅費,獨自一人遊歐洲。她在旅行時,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再給家裡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

烏塔獨立自主、自理能力強、細心,真讓我佩服。如果不具備這些品質,怎麼獨自一個人去旅行呢?雖然不是每個同學都應該像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去旅行,但難道不應該學習烏塔的這些品質嗎?

記得幾年前有一次,由於我練琴不認真,晚上媽媽不幫我洗澡了,要我自己洗。我在浴室裡手足無措,根本沒怎麼洗就出來了。現在,我睡在自己的房間裡,有時還會害怕,必須聽著故事才能入睡。我一個人能獨立完成的做菜,也只有蛋羹和鹽?h蘿蔔。我四年級了,也只會洗自己的內褲和襪子,自己的衣服還沒辦法洗乾淨。如果讓我離開父母獨立生活,我肯定撐不了幾天。

在生活中,我還有很多事情無法自己做,烏塔卻已經可以獨自生活了。我要學習她的品質,做一個獨立自主的孩子。

【讀《烏塔》有感】

(羅舒也)

前些天,我們學了一篇課文-《烏塔》,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課文講了一位14歲的外國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的事。我非常羨慕烏塔,可同時又很慚愧。

我把課文仔細地讀了一遍,還不停地把中國孩子和外國孩子進行比較,我們中國孩子有這種能力嗎?沒有!為什麼我們不能獨立去旅遊呢?為什麼我們不能自己掙錢呢?為什麼我們沒這種勇氣呢?

在家裡,在外面,中國孩子總有一位“僕人”伺候著,那就是父母!每當我們要做家務時,“僕人”伸出一雙粗糙的手,說我們太小了,長大再幹;每當我們過馬路時,他們又伸出一雙大手,拉著我們過;甚至每當上下學時,他們還伸出一雙手,接過書包,自己揹回家……不知不覺,我們就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了。遇到挫折時,他們還是伸出雙手擋住“人生之路”,使我們變得像溫室中的鮮花,不能見狂風大雨。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一句話:“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漢。”我要向烏塔學會獨立,我們不要做溫室裡的花,我們要像展翅高飛的雄鷹飛向藍天!

中國的父母,請鬆開手,讓孩子去拼搏吧!

讀烏塔有感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466字

德國女孩烏塔,她14歲用自己課餘時間打工掙錢,環遊世界只有只有14歲呀。

如果換個角度想站在她父母的角度,想他們會放心嗎?是的,他的父親於母親很放心很同意屋塔怎麼做,在中國如果哪一個14歲孩子這麼做,家長是絕對不同意的他們太過分了愛自己的孩子了,形成了溺愛。難道烏塔的父母不擔心嗎?他們是很擔心烏塔,他很想烏塔,但是他們更想讓自己的女兒學會堅強獨立爸爸媽媽們我謝謝你們這麼愛我,但是這種愛真的會讓我們幸福快樂成長嗎?

每個家長的愛都是從好的起點出發的,但是好的起點不一定有好的結果每一箇中國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每個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都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碎了我們不再是三歲小孩子了,有能去獨自戰勝困難了,真的我們真的真的可以了,我們無論如何都會經歷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你們就算可以呵護我們長大成人,但是你們呵護不到我們老。

撒手吧!讓我們獨自面對困難;撒手吧!讓我們開闢出新的天地讓我們開闢出新的天地;撒手吧!讓我們擁有獨立的勇氣。爸爸媽媽們:我非常感謝你們對我的愛,但是我想告訴你們這樣的愛我們不需要,這樣的愛我們真的不需要!

讀《烏塔》有感 篇10

讀後感 ,593字

首先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一個小孩能外出旅遊嗎?大多數人會說,一個小孩出門旅遊當然不行,因為這個世界有太多醜惡。其實,我反倒覺得可以,因為這個世界還是美好的一面多。

我曾經看過一篇名叫《烏塔》的文章,主要講了一個名叫烏塔的十四歲的德國女孩,獨自一個人外出去世界各地旅遊。剛讀文章我嚇了一跳,覺得這簡直是無稽之談。讀到後來才知道,烏塔在出發前便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每到一個地方便查出警察局的電話,以便遇到危險時好求助,並且給爸爸媽媽打電話報平安。

現在的中國少年幾乎個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養成了好吃懶做,不能自強自立的壞毛病,如果再這樣發展下去,後果不可想象。

梁啟超先生曾說過:“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只要我們從現在做起,讓少年都變得勤勞、自強自力。

反而,烏塔便做得很好,她非常獨立。她把事事都想得周全,為了保障自己安全,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她外出旅遊,不僅增長了見識,開拓了視野,而且還培養了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鍛鍊了自己的膽量,變得更加勇敢、自信、大方,提高了自己應對困難的處世能力。

我希望,中國青少年應多向烏塔學習,不能讓自己的父母過度溺愛自己,應多鍛鍊自己獨立自主的處世能力。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人類其實應向動物們學習,比如,鳥媽媽會讓襁褓中的小鳥自己覓食,自己做窩,所以鳥兒們都會飛翔。

行動起來吧!做一個自強自立的人,這樣我們的國家才會變得更加強大,立於世界之林。

讀烏塔有感 篇11

讀後感 ,1105字

我讀了《烏塔》這一篇文章,裡面的小主人公—烏塔給我影響巨大,還帶有一絲絲的驚訝!她最大的特點就是獨立性很強。

我們先來說說烏塔的禮貌,一見到作者—汪曉潔,就立即站起來打招呼還問作者從哪裡來的,玩得怎麼樣。作者一一回答完她的問話,她就禮貌的告訴汪曉潔,她叫烏塔,已經十四歲了,是德國的漢堡人。我想,如果我是烏塔,面對著陌生人,連打哈欠都不敢,更何況大膽得向陌生人問好、介紹自己呢?這就是區別呀!

烏塔不但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而且非常有計劃性,是個自律性很強的人。她在家裡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旅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當地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裡拔個電話或寄一張明信片。烏塔為了瞭解所去國家的情況,她還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她為了掙旅行所需費用,每個週末都要去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宣傳單,假期到了,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就為了出國旅行她做了這麼準備,她用了三年的時間,瞧瞧,烏塔多麼自律呀!看看我們中國的大學生,別看個子一個比一個高,把自己打扮的俊男美女的,可是參觀參觀他們住的房間、宿舍,簡直就是垃圾的天堂,雜物亂飛、垃圾滿地,臭氣熏天,進去令人作嘔。跟烏塔比,真是一個天,一個地呀!想想烏塔才十四歲,我們中國的大學生都是十八、九歲左右的大孩子,他們同烏塔相比較,自律性太差,中國人的臉應該放在哪兒呢?說到這兒我來給大家分享一個真實故事,有一個大學生在家裡什麼事都依賴家長,早晨穿衣服需要父母找到送到跟前(因為晚上脫了不知道扔哪裡了),刷牙父母擠好牙膏候著,吃飯磨蹭父母就給喂,收拾書包也靠家長……他去讀大學後,到食堂拿上雞蛋不會剝皮,感冒藥不會吃,衣服髒了更是不會洗了。這就是一個廢物,上大學有什麼用呢?中國的孩子真丟人呀!

烏塔不但很自律而且很獨立。自己一個人利用暑假時間光顧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義大利她還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後去了希臘。去這八個地方全都是她一個人,沒有任何人陪同。中國的孩子如果要一個人出去玩,估計父母會把他(她)們抱上火車或飛機,沒有父母的陪同他(她)可能會嚎啕大哭,早成了一個淚人兒。中國的孩子是家裡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很愛他(她)們,不會讓他(她)們一個出去的。但是烏塔也是家中的寶貝,她的父母卻可以讓她一個人去旅行。你不覺得我們中國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是一個太溺愛自己孩子的群體嗎?如果我們一個人出去旅行,估計大人們先瘋掉了。他們把孩子溺愛的一點不自律、不獨立,若要和烏塔相比,那中國人害羞得要找一個地縫鑽進去了。

中國是個溺愛大國,孩子們要學會自律、獨立、不要被“依賴”這個惡魔害了。

讀《烏塔》有感 篇12

讀後感 ,499字

最近,我讀了《烏塔》這篇文章,受益匪淺。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14歲的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的事。文中的烏塔年紀雖小,但她自己安排日程和設計旅行路線,為了掙旅費,週末還到餐館或超級市場打工。她的行為深深折服了我。

讀了這篇文章,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想了很多很多。為什麼中國的孩子不可以獨立呢?難道學習就是孩子全部的任務嗎?我還好,現在中國相當多的父母都把學習當作孩子的全部任務,恨不得孩子一天24個小時都在學習,不讓孩子作任何家務,結果孩子變成了十足的書呆子。

在中國的家庭裡,養尊處優的孩子何只幾個!我聽過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考上大學,年紀已經18出頭的學生,自己不會洗衣服、疊被子、整理書包,每天還要媽媽跑到學校來給他整理內務。由此可見,中國的孩子多麼缺少獨立的意識。我們就像渴望飛翔的小鳥,翅膀長硬了,卻被父母留在巢裡,時間長了,翅膀退化了,就再也飛不上藍天了。

烏塔是幸運的,她有親身實踐、品嚐生活酸甜苦辣的機會。而我們呢,是幸福的,卻是有缺陷的幸福。我要對同齡的夥伴說,走出父母的懷抱,鍛鍊自己獨立生活的意志和能力。我要對中國的父母說,給孩子一片獨立的藍天,讓他們展翅高飛,讓愛更完美。

讀烏塔有感 篇13

讀後感 ,515字

爸爸媽媽:

你們好!

今天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我有一些話想和您們講。聽到烏塔這個詞語,你們是不是以為是黑色的塔啊?那就錯了,課文講述的是一個名叫烏塔的十四歲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故事。你們一定搖頭不相信吧,而且會像文章中的作者一樣驚訝的問:“啊!一個人嗎?父母不擔心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其實烏塔在家裡就設計好了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電話和給家裡報平安哦,爸爸媽媽,烏塔的保護意識很強吧?這個優點我也會好好學習的。

還有你們也會想,這麼小的孩子獨自旅行,費用肯定是家裡人給的吧。事實並非如此,烏塔不像我們,週末都是去興趣班或和爸爸媽媽一起出去玩,她每個週末都掙旅費,幫餐館或超市發廣告,假日裡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這些費用都是烏塔用自己的勞動換來的。

為什麼我們不可以一個人出去呢?爸爸媽媽,有句話叫“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從電視和書籍認識世界不是完整的,我們要走出去才能親身感受世界的美好。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就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下樓去超市買東西,去信箱取報紙,慢慢培養生存本領,自立自主好嗎?

敬祝

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女兒:胡佳樂

12月16日

讀《烏塔》有感 篇14

讀後感 ,341字

默讀完《烏塔》這篇課文,我感受頗深。烏塔自己會掙錢,而且還一個人周遊了歐洲,我跟她年齡相仿,經歷卻是天壤之別!

我清醒地知道,我不能只是盲目地羨慕她,羨慕她自己一個人遊歷歐洲。我更應該冷靜地崇拜她,崇拜她為遊歷歐洲做了三年的準備,還有她那極強的自立能力也讓人由衷地欽佩。

烏塔只要到了一個國家,就會先到警察局拿上電話號碼,方便自己在遇到困難和危險時能請求到幫助。同時,也方便警方聯絡到自己的家人。就這一點足以說明她的自立能力有多強,對生活是多麼的熱愛!

中國的孩子就是大棚裡的花朵,永遠是被陽光和塑料膜包裹著的,永遠成為不了天上的雄鷹,永遠成為不了地上的雄獅,永遠成為不了水裡的鱷魚。為了那萬里的晴空,要勇敢地面對電閃雷鳴的暴風雨。

烏塔,你真棒!

烏塔,你讓我有了學習的目標!

讀淘氣包馬小跳有感500字 篇15

國小三年級作文 ,531字

做為大千世界新一代小學生的我們,有很多可供我們閱讀的書籍,有的同學喜歡《名偵探柯南》,有的同學喜歡《格林童話》,也有的同學喜歡《哈利。波特》,可是我最喜歡讀的卻是著名童書作家——楊紅櫻寫的《淘氣包馬小跳》系列叢書。

這套書的主人公主要有淘氣包馬小跳;嘴像河馬一樣大,跑步比汽車還快的張達;十籮筐話有九籮筐是沒用的話的毛超;胖得像企鵝一樣的唐飛。這套書主要講了這四個形影不離的好朋友與同學們在學校和平時的生活中發生的許許多多有趣的故事,每一本都很精彩,讓我愛不釋手,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笨女孩安琪兒》這個故事。

《笨女孩安琪兒》這本書寫到,安琪兒是一個又醜又笨但卻很善良的女孩,同學們都不喜歡她,常常欺負她,每當這個時候,馬小跳總是挺身而出幫助安琪兒。可見馬小跳是一個多麼為人正直、善良勇敢、樂於助人的好孩子啊!

讀了這套書我明白了,“淘氣包”並不是一個貶義詞,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馬小跳誠實正直,活潑可愛,樂觀勇敢,不服輸,勇於承認錯誤,我們也要學習他的良好品質。最後聞孩子味兒的萬年龜從千里之外來到馬小跳家,告訴我們:有童心的人永遠都不會老,把這句話送給同學們,我們也要像馬小跳那樣快快樂樂地生活哦!

讀伊索寓言有感500字 篇16

讀後感 ,643字

伊索寓言裡面有很多小故事。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是《獅子和農夫》裡面的內容是一隻獅子特別凶惡,他到處行凶作惡。大家都很討厭它,一天獅子在河裡喝水,看到一個美麗的姑娘,獅子,想娶這位美麗的姑娘做妻子,然後下河洗了個澡,把鬃毛梳得整整齊齊,然後跟著姑娘來到了她家門口。獅子敲了敲門,問道“:家裡有人嗎?”姑娘的父親開門了,父親是一位農夫,看到獅子全身發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獅子走進屋裡,對農夫說“:我今天來,想娶你的女兒,做我的妻子,你同意嗎?”農夫想我怎麼可以把女兒嫁給獅子,可不同意獅子就會吃人。這可怎麼辦呢?女兒拉著農夫的手,低聲說“:爸爸,你快想想辦法!”農夫說“:人是萬物之靈,只要運用智慧,就一定能戰勝獅子。”農夫對獅子說“:我把女兒嫁給你,你會不會吃掉她?”獅子連忙說“:不會,不會!”農夫說“:你這樣說我還是不放心,除非你拔掉爪子和牙齒。”獅子為了娶到這位美麗的姑娘,只好拔掉了自己的爪子和牙齒。獅子剛拔完,農夫就用棍子打它,獅子沒有爪子和牙齒,只好抱頭逃走了。

裡面的所有的故事都要用勤勞,聰明和細心才能成功,《伊索寓言》這本書,不僅向讀者灌輸了善惡與美醜的觀念,更是一本生活教科書,值得廣大讀者細細品味。我們在這裡講故事的精髓呈現出來。科書,值得廣大讀者細細品味。我們在這裡講故事的精髓呈現出來。

讀《能聞出孩子味的烏龜》有感 篇17

讀後感 ,633字

假期裡,我讀了一本好書,讓我懂得了許多。這本書是楊紅纓阿姨寫的《能聞出孩子味的烏龜》,孩子味是一種什麼味道?這讓我很迷惑,好奇心驅使我讀下去……

原來啊,孩子味就是童心。童心能讓孩子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馬小跳和他的幾個小夥伴就有著十足的“孩子味兒”。有一隻活了幾千年的神龜,它聞著孩子味兒來到了馬小跳和小夥伴的生活中。它的背上刻滿了甲骨文,它只有在和孩子味兒的地方才能長生不老。只因為現在有孩子味兒的孩子已經很少了,所以烏龜才能在馬小跳的祕密山洞相遇。

馬小跳是我最喜歡的角色,他有一個幽默風趣的爸爸,也有一個善良的寶貝兒媽媽。正是這樣,馬小跳的性格才會這樣開朗和好玩,孩子味兒很濃。這本書讓我感觸很大,現在的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假期裡,讓孩子學這樣學那樣,雜七亂八的培訓班。就算再有孩子味兒的孩子也會變得消沉寂寞。雖說:“可憐天下父母心!”但是,孩子就應該有孩子味兒,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或許,有的父母會說;“我們是為了孩子好,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好的前途,所以孩子就應該從小刻苦學習各樣本領!”但他們有沒有想過,孩子有前途了,可是不快樂了。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有孩子味,童年裡才會有純真和快樂。我曾經想起:我的叔叔小時候就很有孩子味,他貪玩,釣魚、爬樹、卓蟋蟀……玩得自由快樂,並沒有像大人說的那樣“小時候不認真讀書就沒好前途”,現在叔叔在一所名牌大學畢業了呢?

我真希望我是馬小跳,像馬小跳那樣快樂地成長,不再被讀書所束縛,讓我在一個溫馨愉快的環境中成長。

母愛讀後感500字 篇18

讀後感 ,2527字

【篇一:母愛讀後感500字】

母愛,也許只是掛在嘴邊的嘮叨,也許只是一杯熱氣騰騰的奶茶,也許是太平凡,以致人們常把它擱在腦後。但德比,一位從小沒得到母愛的孩子卻帶著感激之情尋找自己的母親,渴望向母親儘自己的孝心。《詩經》曾這樣描繪母親之恩: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自古以來,子女對父母的愛被視為極珍貴的感情。然而天氣涼了,我們是否記得給父母一個親切的問候?父母的生日到了,我們是否記得陪他們吃頓飯呢?當父母為雙鬢增白絲哀嘆時,我們是否會給予她們安慰,說:“你擁有年輕的心靈,心靈的年輕才是真正的年輕”呢?這一切,只是我們舉手之勞。但我們當中,有些人未必做得到。我們應該珍惜這些報答父母的機會,帶著熱情,就像德比那樣。德比的熱情被風吹到各地,如潺潺的流水靜靜流淌著,在空氣中流動著,籠罩著每一個人,溫馨著每一個人。

尋找,並不僅僅是德比所做的,他以傳遞愛心的方式努力讓這個世界充滿愛。每當別人感謝德比的幫助時,德比就會說:“請幫助十個人吧!那就是對我最大的感謝!”德比的話觸動了人心最柔軟的一部分。當你付出愛的時候,快樂的感覺簡直讓你熱血沸騰,那時,你會感覺到最需要的並非自己日夜殫精竭慮追求的功名利祿。一切的功名利祿彷彿都是過眼雲煙,轉眼即逝,他就像一隻小鳥,不肯停迫在我們心靈。惟有感動、愛心才會讓我們快樂,快樂才會帶給我們永恆的幸福。一塊圖章,常令我們坐想行思;一個職稱,常令我們殫精竭慮;一次得失,常讓我們輾轉反側;一段情緣,常使我們愁腸百結;一分殘羹,常使我們蹙眉於席。人生如同滄海一慄,轉瞬即逝,功名利祿只是過眼雲煙,真正的幸福是有愛心。生命中有了愛,世界上就常有春天。春天讓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溫暖,德比就儘自己的力幫助身邊的人,灑下春天的種子,讓他在德國的每一個角落發芽。他堅信,終有一天,他的母親會生活在溫暖的春天中。

愛,如純淨的水,雖至淡卻有味;如靜靜的蓮,盛開卻不招搖;如盛開驕陽下的大樹,為鋪排一地清涼。讓我們向四周播下愛的種子,讓春天永在。

德國著名詩人歌德曾經說過:會讀書的人,用兩隻眼睛,一隻眼睛看紙面上的字,另一隻眼睛要看到紙的背後。

【篇二:母愛讀後感500字】

今天周老師給我們讀了一篇《母愛》的文章。故事是這樣的:在青海省的一個沙漠地區嚴重缺水,每人每天只配給3斤的用水量。有一天,一頭老牛攔住了運水的軍車,想添點水喝。軍人首先對著老牛大聲呵斥,並用火來嚇它,但是毫無用處。後來老牛的主人用鞭子使勁抽它,抽得老牛皮開肉綻,但是老牛依然紋絲不動。軍人沒有方法,只好舀了一瓢水給老牛,讓人感到意外的是老牛竟然不喝,只是向著夕陽的方向叫了幾聲,這時從遠處跑來一隻小牛,小牛喝完水後,老牛輕輕地舔了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輕輕地舔了舔老牛的眼睛,然後,遍體鱗傷的老牛帶著小牛慢慢地回家了。

聽了這個感人的故事,不禁使我想起了媽媽對我無微不至、數不勝數的關懷。記得有一天,我夜裡發高燒,媽媽心急火燎地起來給我找藥,可是家裡的退燒藥都過期了,急得媽媽連外衣都沒有顧的上穿就往藥店跑。吃了藥還不見效,媽媽又起來用涼毛巾敷在我的額頭上降溫,夜裡不知給我換了多少次毛巾。因為渾身發熱,我不停地蹬被子,媽媽一次又一次地幫我蓋上,讓我燜汗、散熱。媽媽一宿沒睡,第二天早上,燒終於退了,我又可以高高興興地揹著書包上學去了。望著媽媽疲憊而又欣慰的眼神,我不由得心想:媽媽,您真好!

今天聽周老師讀這篇文章,使我真正懂得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含義。

讀了以後,我聯想到我自己,每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而從不想幫媽媽做些什麼。我記得有一次,我摔倒了,把衣服弄髒了,回到家裡就把髒衣服脫了下來,換上乾淨的衣服,順手把髒衣服扔進了洗衣機裡。媽媽看到了,和藹地對我說:“莉莉,你也長大了,也應該會洗一些小衣物了。”我對媽媽說:“我才不洗呢!”媽媽失望地看著我,便去廚房做飯了。

還有一次,媽媽生病了。我放學回來就對媽媽說:“我餓死了,快做飯吧!”媽媽疲憊地說:“想吃什麼?”我說:“隨便。”媽媽生病了,還要強忍著病痛想盡辦法讓我高興,我卻不曾想想過媽媽的感受。讀了這篇文章以後,我要自己洗衣服,不再讓媽媽失望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篇三:母愛讀後感500字】

讀完《感悟母愛》這篇文章後,就覺得母愛是偉大無私的。母親為了我們擁有良好的學習環境,能有優異的學習成績,日夜操勞。為了我們,她們奉獻了所有。這讓我深深的明白:母愛是人世間最美好,最徹底的愛。

文中的“我”是一個殘疾人,母愛為了“我”能像其他孩子一樣讀上大學,不顧別人對她的恥笑與歧視,去客車站賣東西。雖然母親知道被巡警抓住是要進拘留所的,但是為了“我”,她不怕。錢終於湊齊了,“我”如願以償的讀上了大學。可是有一天,妹妹打電話告訴“我”母親被抓了。當時“我”的淚水不由自主地落了下來,後來知道父親要用錢贖回母親時,母親卻說:“不要交罰款贖我,把錢留給兒子。”

讀完這篇文章我深深的感動了,母愛竟是如此偉大。為了兒女,母親甘願付出一切,文中的母親更是奉獻了她看的比生命更重要的人格與尊嚴。

母愛無私。記得一次看電視時,有一位母親也同文中的母親那樣,為了孩子能犧牲一切。她的兒子是一位大學生,可是因為得了重病,兒子生活無法自理。母親留在學校裡,找了一份清潔工的工作,邊照顧兒子邊工作。每天母親背兒子上、下樓梯。兒子上課的地方在五樓,母親揹著比自己還重的兒子,艱難地邁出一步又一步。一個月下來,母親瘦了18斤。雖然兒子多次勸母親不要在校中待著,可是母親卻怎麼也不肯走。在母親心裡她必須讓自己比一般父母更關心自己的孩子,為了兒子她能忍受一切。

母親就如一件溫暖的外衣,時時關愛著你。在天氣冷的時候,媽媽總會叮囑我:“多穿點衣服,彆著涼了。”在我出門上課時,媽媽也會叮囑我:“過馬路小心,早點回來。”就這麼幾句平平常常的嘮叨,在我看來其中包含了媽媽無限的愛。媽媽的愛就像春天那束最明媚的陽光,照得我們心裡暖洋洋的。

母愛是上帝賜給我們最豐厚的禮物。沒有被母愛包圍的孩子,就像一根草,讓我們也用同樣豐厚的禮物來回報我們的母親吧!回家對母親大聲說:“媽媽,我愛你!”

駱駝祥子讀後感500字 篇19

讀後感 ,896字

去年寒假,我有幸讀到了老舍先生的小說《駱駝祥子》,真是深有感觸!小說的主人公祥子是農民出身,為生活所迫,跑到城裡當了拉車伕,剛開始的祥子信心滿滿,一心想攢錢買一輛屬於自己的車,但是一次次地失敗,讓祥子遭受了沉重的打擊,最終他意志消沉,自暴自棄,形似行屍走肉,一步步走向墮落。

輕輕掩上書本,我忍不住落下了眼淚,我怎麼也沒有想到,祥子的結局會是如此的悲慘,記得剛翻開這本書,看到那忠實憨厚雖然貧窮但善良、要強、有理想,併為理想的實現吃苦耐勞的祥子時,我想,祥子一定會擁有自己美好而幸福的生活吧!他會攢錢買上自己的車,買上一輛又一輛的車,甚至會有一個他自己的車廠!卻不知,我只是用現代人的眼光去看待祥子,卻忽略了祥子生活的一個黑暗腐朽的時代。

在那個黑暗的社會中,上層人多是冷酷無情,下層階級的貧苦大眾飢苦相交,人們思想愚昧,精神麻木腐朽。因此,即便祥子多麼地老實,善良、要強、努力,又有什麼用呢?他看透了窮人的命,要麼窮死,要麼餓死!他拉車又有什麼用!遲早都是死路一條!窮人永遠都是受苦的命!祥子沒有了自己的理想,他變得懶散,開始投機取巧,他無惡不作,甚至去和老弱婦孺爭奪食物!以前的那個善良,勤快的祥子哪裡去了?他已經死,在沒有公道的社會中死了!現在的祥子是另外的一個人!一個髒兮兮,不顧體面的祥子,一個壞嘎嘎的無賴。

雖然祥子在最後故事結束時並沒有死,但跟死了又有什麼兩樣呢?我並不滿意這個結局,祥子原本應該華麗的人生,到頭來卻好像只是上演在舊社會的一場普普通通的悲劇!—就算祥子死了,死在街頭恐怕人們也不會驚怪,在舊社會,這不過就是一件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人們只會當作是死了一個乞丐—恐怕連乞丐也不如,窮人的命連一條狗命也比不上。

若是祥子生活在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憑他的努力,憑他的善良要強,憑他的忠厚勤奮,祥子還會落得如此下場嗎?不,肯定不會!祥子會自食其力,他會實現自己的理想,他會有一個快樂圓滿的人生!

祥子的命運是悲慘的,因為他生活在那個黑暗的社會裡;我們是幸福的,因為我們生長在這個偉大的時代。我們擁有實現人生理想的優越條件,那麼,我們為什麼不為之努力呢?

凡卡讀後感500字 篇20

讀後感 ,467字

今天,老師帶我們學習了《凡卡》這篇課文,故事的內容感人肺腑。我一口氣讀完了它,心裡久久不能平靜,對文中那萬惡的社會無比憎惡,為故事中的小凡卡感到憤憤不平。

小小的凡卡,他只有九歲啊!那般幼小的心靈卻要承受著連大人都無法忍受的痛苦!面對著“老闆的百般折磨,老闆娘的百般羞辱,夥計們的百般捉弄!”他活得比狗還不如啊!我的心如刀割一般為凡卡感到傷心。我多麼想去幫幫他啊!

童年,多美!如沙灘上五彩的貝殼,似天邊璀璨的晚霞,讓人流連。可凡卡呢?小小的年紀,卻要每天遭受毒打、侮辱、捉弄,吃不飽,穿不暖,他的童年,多慘!和他比起來,我的生活真是天壤之別啊!當我悠閒地坐在電視機前,他卻幹著那些常人都無法忍受的如山一樣的重活;當我在家裡吃著豐盛的晚餐時,他卻獨自躲在陰冷的牆角吃著乾冷的麵包;當我學習了一天,躺在柔軟暖和的床上舒服地入眠時,他卻睡在冰冷的過道里,忍受著風吹雨打;當我和朋友快樂地玩耍時,他卻孤零零的一個人呆在角落裡默默地流淚。

我好想好想穿越時空,去給凡卡送去我最喜歡的衣服和零食,給他送去我的關心和問候,讓他不再感到孤單與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