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夢想之花永開不敗相關作文20篇

讓夢想之花永開不敗 篇1

高三作文 ,674字

開始的開始,我總以為那只是一片戈壁灘;最後的最後,戈壁灘上開滿了不敗的花,開滿了夢想的花。

晚自習時,我正為一道函式題苦思冥想。同桌突然問我:“你想考什麼大學啊?”我愣了愣。還沒等我回答,她又說:“我在做夢呢,我在想高考,我想考西安交大,然後找個好工作,一輩子不愁吃穿,呵呵!”我不知道該怎麼迴應,只是笑著說:“可以啊!只要你努力!”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們談起了大學、理想、未來……,那些在某一時刻明明離我們很遙遠的字眼,突然如洪水般傾瀉在我們的眼前,使我們漂流不定。爸媽問我:“你有什麼目標嗎?”姐姐問我:“大學想選什麼專業?”親戚問我:“能考上一本嗎?”我都只是“呵呵”一笑了之,心想:“一本?我覺得二本都很難……”不過有時候,我躺在溫暖的被窩裡,凝視著寂靜的黑夜,也會想:“我要考個什麼大學呢?我能考上什麼大學?”也許是由於我們開始一步步靠近現實的深淵,我們身上的動力開始被激發,我們的血液開始沸騰,我們幻想著進入大學後的自由,以此來給我們緊張的內心鬆鬆綁。

以前的我,不願意努力學,用力學,我害怕付出那麼多後,得到的卻只有一點。就像精衛填海般,不知疲倦地飛來飛去,但大海依舊寬廣,浪花依舊猛烈。我也為自己找藉口—基礎不好。時光的沙漏一滴滴地流淌,我終於認識到了自己的懦弱與逃避。我想一心向前奔跑,跌跌撞撞,頭破血流也毫不在乎。

一朵花凋零荒蕪不了整個春天;一次失敗荒蕪不了整個人生。縱然前路波濤洶湧,荊棘叢生,我也要用夢想披荊斬棘,乘風破浪!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戈壁灘,而我們一生的事業就是讓那裡開滿夢想的花,讓那花永開不敗。

信念之花永開不敗 篇2

國二作文 ,742字

人生之路漫漫,自然會充盈著許多芳香四溢,奼紫嫣紅的花朵。而在百花之中,最富有內涵的莫過於信念之花。信念之花支撐著夢想,生命與成功。成為了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催開了信念之花,就是催開了夢想之路。長跑健將貝基拉少年時代一心渴望能成為馬拉松運動員,為國爭光。可他家境貧寒,不僅交不起訓練費,甚至連最便宜的跑鞋也買不起。一位跨欄教練得知此事,鼓勵他去嘗試。這更堅定了他的信念,他赤腳奔跑,廣袤的原野,泥濘的山路,堅硬的戈壁灘上都留下了他的足跡。無論現實如何困苦,他從不放棄自己心中的信念。終於在數年後,他如願以償成為了衣索比亞的馬拉松運動員。

如何實現夢想?就是以百分之五十的信念與百分之五十的汗水努力的結晶。我就只管向前,再向前……奔赴夢想的終點。貝基拉的話同樣證明了這個道理,實現夢想,靠的是信念!

催開了信念之花,就是催開了生活的真諦!《最後一片葉子》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女畫家瓊西身患重病,認為自己的生命會隨門前老樹的最後一片葉子一起終結。然而任憑風吹雨打,那最後一片葉子遲遲不肯落下。她震驚了,這片葉子堅定了她活著的信念,在醫生的治療下,她的身體竟奇蹟般地康復了。

當一個人的心中有著堅定的信念時,她的內心就充盈著一種遠遠大於死神的力量,決不屈服的力量。就像在荒漠中盛開的依米花,締造了生命的奇蹟。

催開了信念之花,就是催開了一心向往的成功,如果說成功者必經磨練,那麼他還必備信念。人生在世,常常前面是天災,後方是人禍,左面是艱難,右面是困苦,一步不慎,就會跌入萬丈深淵。沒有堅定的信念如何立足?史鐵生正是堅定了“好好活著”的信念,才以手中不朽的筆桿,留給世人永遠的精神財富。

綻開的信念之花,就是讓自己不至於永遠守候在池塘邊,而向著更遠的遠方,抒發夢想的詩篇,綻開成功的笑顏。

誠信之花,永開不敗 篇3

國小三年級作文 ,959字

從我呀呀學語開始,就跟著媽媽喃喃的唸到“言必信,行必果”;上了幼兒園,老師教我們齊讀誠信之歌—小朋友,愛誠信,勾小指,不反悔。你幫我,我幫你,心靈誠,品行美;讀小學後,有幸愛上了書籍,一篇《曾子殺豬》的故事讓我百讀不厭。在成長的路途中,我漸漸地明白了一個道理—美好的心靈離不開“誠信、友善”。

但道理歸道理,我卻是一個心裡揣著“道理”,卻不按“道理”出牌的一個人。在班主任朱老師的信任下,本學期我榮幸的擔任“班長”一職,平時我總以“班長”自居,教訓同學那可是一套一套的,什麼“你要好好學習、誠實守信、坦誠待人”,對老師和家長的保證要“一諾千金”,男子漢要“一言九鼎”,反正爸媽老師教育我的話,我總能在管同學時用上。

有一天下午放學,按班主任朱老師的安排,我和其他幾位班長留下來打掃衛生,雖然是自告奮勇,但真正勞動起來卻顯得枯燥乏味,掃著掃著,我猛抬頭忽然眼前一亮,發現同學李良森的課桌上有一種發亮的東西,我把身子抬起來,湊了上去,啊!原來是我最心儀、當下最流行的彩色貼紙,我腦海裡迅速閃過同桌教我折“東南西北”手工製作的情景,那段時間我得了“彩紙控”,對手工彩紙特別著迷,見到就愛不釋手,雖然我千方百計的討好媽媽給我買,但仍然不能如願以償。我情不自禁的拿起同學的彩紙,左看右看,裡看外看,怎麼看怎麼喜歡,越看越捨不得放下,“要不我撕掉幾張,反正他還很多”,“不能這樣,我是班長,我平時教育別人要誠實守信,沒經別人允許拿東西就是不友好、不講誠信”,我經過一番思想鬥爭,最後在別人沒發現的情況下我還是偷偷拿了幾張。回家後我拿起這幾張紙,心裡總不是滋味,感覺自己並不像當初那樣喜歡,做手工紙時也總心不在焉。媽媽看出了我的心思,問我原因,我向媽媽道出了原委,媽媽嚴厲的批評了我,教育我要從小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誠信友善,從真誠待人做起,從表裡如一做起,從言行一致做起,從勇於認錯做起。

那件事讓我一宿慚愧,我該怎麼辦呢?第二天清晨醒來,我發現陽臺上我養的鳳仙花開了,開的那麼美,那麼豔。我豁然開朗,拿起一張小紙片寫到:“李良森,我昨天拿了你的幾張貼紙,對不起,我錯了!我能用一根筆芯送你做補償嗎?”寫完後,我的心情舒坦多了,我暗暗對自己說:“我一定在心裡中下誠信的種子,就像鳳仙花開一樣,永開不敗”。

讓夢想之花傲然綻放 篇4

國三作文 ,826字

夢想,這是一個經久不變的話題。

曾記得,年少的我們在老師的引導下,踴躍地吐露自己的夢想。有想當科學家的,有想當醫生的,有想當老師的……在我們這些少年的心中也早已有了林林總總的夢想。但令我不解的是,總有人說小孩子有夢想,但長大就會迷茫失去追逐夢想的方向,這是真的嗎?

每個人都有夢,這是毋庸置疑的。

夢想從沒有大小之分,亦沒有卑賤之異。夢想就像一片潔白的羽毛,它遙不可及,卻總引你不斷追求。你如若著急,越是踮起腳尖,越是揮舞雙手,它就離你越遠,但它從不曾離去。它不希望你汲汲追求,而是希望你一步一步,踏踏實實,等到你鍛鍊了自己,它才讓你觸碰,靜靜落在你手中。這個等,是要加上汗水和心血的,或許是幾年幾載,但也可能是傾盡一生。但是,你所收穫的卻不只有一點點,這個過程是漫長的,但也是幸福的。

也許,我們有著夢想,但受到了別人的質疑;也許,在時光一點點的流逝中,迷茫會漸漸漫過了夢想。我們會回想小時定下的一些未來的目標,對這感到無望。可如若我們沒有夢想,在我們的低谷,又怎會掙扎著爬起?又怎會不間斷地努力?別人對自己的質疑,並不是別人瞧不起自己,而是他們為你的夢想感到震驚,為你的夢想而欽佩。

夢想是一朵長開不敗的春花,它寄宿在人們心中,等待某日的閃耀綻放;夢想是一眼長流不息的清泉,一個接一個拼湊成我們的中國夢;夢想是一座偉岸高峻的山峰,它巍峨挺拔,是因為它有著最堅硬的基礎;夢想是一隻頑強拼搏的海燕,它不懼艱險,只為心中的光明方向;夢想是一片廣闊無邊的大海,它包容了所有,包容了我們的未來;夢想是虛無漂渺的天上街市,雖遙不可及,但永遠不會棄你而去……

還在害怕什麼,還在迷茫什麼,緊緊抓住自己的夢想,無需回頭,無需駐足,行走在自己的路上,你一定會發現,這勇敢的路,這夢想的路,會越走越寬廣。

有夢的人,一定會成為一個堅毅勇敢的人;有夢的人,一定會成為一個執著追求的人;有夢的人,一定會成為未來成功的人。

就讓我們為自己的未來努力向前,讓夢想之花傲然綻放!

讓“孝親之花”永開我們身邊 篇5

讓“孝親之花”永開我 ,1302字

這學期開學伊始,我跟著一年級剛入校的孩子,又重讀了國學經典《弟子規》。讓我再一次重溫了經典對文化的傳承,再一次了深刻明白“孝”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是最基本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範,是我們每個人終生的使命。那麼,孝是什麼?對於小學生來說,怎樣做才是孝呢?

一、

“百善孝為先”。孝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每個人最基本的道德準則。《弟子規》告訴我們要孝順父母,具體要做到些什麼?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尊重長輩。

現在的孩子,已經習慣於被家裡的長輩捧在手心,而長輩們過度的疼愛使得孩子們漸漸的變得目中無人、自以為是、粗暴無禮。而《弟子規》中,通過講述古人的孝親故事,讓我們明白了,“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有了長輩才有了我們,父母對我們的呼喚,應及時應答,不要拖延遲緩;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父母的教誨,應該恭敬地聆聽;做錯了事,父母批評我們,一定是有原因的,要虛心接受。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做到尊重長輩是非常容易的。只要我們凡事能夠設身處地的為長輩著想,把禮貌用語常掛嘴邊,長輩們就能感受到我們的尊重,尊重長輩就是一種孝順。

二、

“家和萬事興”。兄弟姊妹和睦相處、夫妻之間相敬如賓也是對長輩最大的孝順。

隨著時代的發展,計劃生育新政的出臺,不少家庭都歡喜的迎來了“二胎寶寶”。但是這些“二胎寶寶”有的也成為了他們哥哥姐姐的“眼中釘,肉中刺”。許多家庭,並沒有得到原本想要的幸福美滿,換來的卻是雞犬不寧。時代的發展,也讓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不少都市人把生活、工作中的壓力轉接到家人身上,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與家人發生爭執,使得長輩和孩子原本寧靜的生活遭到破壞。有的老人為了躲避這些“紛爭”被迫離開了家,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弟子規》告訴我們:“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當哥哥姐姐的要善待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要尊重哥哥姐姐。兄弟姐妹和睦相處,父母心中就快樂。在這和睦當中,就存在孝道了。

通過學習《弟子規》,通過感受古人對待兄弟姊妹、對待父母親人的方式,讓我們明白了“家和萬事興”的真正含義,讓我們在對待兄弟姊妹,對待親人愛人時,更多了一份包容、一份真誠,一份友善。

三、

人們常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的言行舉止、儀表儀態都能成為家庭教育的一個寫照。因此,一個人端正的儀表也是對長輩孝順的一種體現。

《弟子規》告訴我們“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置冠服,有定位;無亂頓,致汙穢。”出門時,衣著要整齊,穿衣服要把鈕釦扣好;襪子和鞋子都要穿好,鞋帶要繫緊,這樣全身儀容才整齊。放置服裝要有固定的位置,不能隨手亂丟、亂放,以免弄皺、弄髒。良好的儀容儀表不僅是對自己的尊重,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更是對長輩孝順的一種表現。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保持端莊的儀表,展現好的精神面貌,為我們的長輩“代言”。

四、

孝,不一定要做到仲由那樣,百里負米,也不一定要做到王祥那樣,臥冰求鯉……我們不能像他們一樣做到大孝,用我們力所能及的方式來回報我們的親人;以反哺之心來孝順長輩;以感恩之心來回報親人,讓“孝親之花”永開我們身邊。

讓理想之花盛開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647字

嬌月之下,理想之莖,托出一朵嬌嫩的夢想之花,粉白色的花瓣顫動出的是一個多彩的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想成為白衣天使--醫生;有的想成為科學家探索宇宙的奧妙;而我想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老師。

當我在電視上看見貧困山區的孩子,每天翻山越嶺的來到了一所簡陋的學校時,我的這個理想更加強烈了!因此,我想成為一名老師,給他們帶去知識;讓那些渴望知識的孩子們,可以走出深山,看見外面的世界;讓他們也可以有條件實現他們的理想。

我知道:“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只有認真學習,我的理想之花才有可能盛開。

我一天天地長大,學的知識也一天天多了起來;也漸漸地懂得成功是由努力,堅持,天賦組成的;實現理想=努力+堅持+天賦。一個人如果有了理想,就有了前進的方向和動力,並會為之不懈地奮鬥;失敗了,繼續努力,那麼理想之花終究會開放。

不過我知道做一名並不容易,需要有淵博的知識和耐心。在同學有疑問時,能夠耐心的講解;在同學們遇到難題時,能夠準確的解答。所以,我從現在就開始努力。在閱讀時,我會把每一本書讀得很透徹,吸取裡面的知識精髓。除了讀書,我還不斷地在生活中吸取經驗;在課堂上,認真思考老師提的每一個問題,積極發言;在辯論中,我踴躍發表自己的觀點……

我深深的知道,老師夢這一條路在未來一定會充滿艱辛,困難,挫折與淚水。但是我一定不會退縮,迎難而上,不斷的朝自己的目標走去。我堅信,在我的努力下,在我的呵護下,我的理想之花一定會在驕陽下盛開。

森林之花長開不敗 篇7

高一作文 ,1222字

一直在思索著,知臨山上的古鬆經歷了多少次滄桑歷史的洗禮,潘龍河溼地盪滌出心裡的寧靜,鳳鳴湖上的碧波一次次激盪起我心中對這片土地深切的熱愛,奚仲車輪的燦爛輝光照耀在這美麗的大地—我的故鄉—薛城。

那是怎樣的魂牽夢縈?怎樣的彌足珍貴?既有宜人的風景,但我們卻不得不面對讓人心酸流淚的一面:城市在擁擠,空氣汙染在加劇,水源越來越顯得寶貴。建立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幸福新薛城,為所有市民指出了一條光明之路。

我們呼籲吶喊,我們一起努力,要為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增添更多亮麗的生命之綠。當我們漫步於大大步行街,小小龍潭巷卻為渾濁的揚塵汙氣煩擾時,要想到用森林替我們淨化空氣;當我們感受到天氣的冷暖無常之時,多麼需要森林為我們調節氣候;或許走在馬路邊,走在郊區外,偶爾聽到刺耳的伐木聲,木材被利用,森林在倒下,但更需要我們種植長久的綠色;當夏秋的雨水又一次淹沒我們腳下的光明大道,陸路成了水路,我們在埋怨城市排水系統不完善之時,是否感慨需要多加一份對森林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的渴望?森林更是鳥獸們的家園,一旦破壞,勢必造成生物多樣性的減少,一筆寶貴的財富將瞬間失去,不要等待著人類自己成為生活在城市中唯一的孤獨;高鐵的轟鳴闖入人們的耳際,現代化的交通工具或多或少給我們的起居造成了影響,需要我們感謝森林無私阻擋噪聲的侵入。

森林作為地球上可再生資源及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在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歷史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猿進化到人的過程也是一個由森林逐漸走向陸地過程。可以說,森林孕育了我們的文明,森林是人類的母親。然而,不斷增長的經濟和人口對森林造成的壓力越來越大。習近平主席在闡述中國夢的精神時說到“中國夢歸根結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如此,獨木難以成林,建設幸福新薛城已然需要集體市民的支援與參與。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們今天的共同努力建設,必將給後來的他們造福。胡錦濤總書記提出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做到“人口,資源,環境,發展”四位一體,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建立森林城市薛城成了大家的選擇。作為學生的我們應該發揮城市公民的表率作用,用我們開放的思想和奉獻的體魄為森林城市建設添磚加瓦。吸收一片汙濁,看見蔚藍天空;種下一片綠色,收穫一份美麗心情。

我們要讓樣沿河的水變得清澈流動,讓臨山更加充滿誘人的蔥綠,讓我們抬頭就能看見鳥兒成群飛過天空,不要讓工廠的黑煙遮住天空的湛藍,不要讓沙塵暴迷失了我們的雙眼,不要讓人類的眼淚成為地球上的最後一滴水。少使用一次性消費品,節約紙張水電,合理利用能源,綠色消費,低碳生活。保護自然,關愛動物,植樹造林,關愛身邊的每一塊綠地,每一棵花草。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我們建設的是綠色薛過,喚醒的是市民心中沒有泯滅的良知,保護的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森林,讓城市更美好;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願綠色的森林之花在每個人心中長開不敗。

感恩之花,只開不敗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969字

在我心裡盛開著一種花,它比杜鵑花更鮮豔,比冰雪中的梅花更加芳香,那就是感恩之花,它靜靜地開在了我成長和求學的路上。對著天空,許下小小心願,願感恩之花只開不敗!

老師的愛

那天,我們班進行了一次數學考試。已經有充分準備的我,準備在這次考試再創佳績。

考試開始了,我拿著試卷一看,全都是複習過的,心裡開始沾沾自喜。終於做完了,可是要拿滿分不是件容易的事,於是我把做好的題全都檢查了兩遍。我還是不放心,因為古語有云:小心使得萬年船。我這樣來來回回一直檢查到考試結束。試卷發下來,我得到了滿意的成績—100分。

我心中十分激動,一放學,我就飛快地跑回家,告訴了媽媽這個好訊息。第二天下午,老師開始登記這次考試成績的分數。誰得了多少分,都要告訴老師,還要把試卷給老師看。可是,我找不著我的試卷了!我心裡可慌了,在書包裡狂翻著,可就是找不到。我絕望了。看著老師寫著那一個個成績,聽著那一個個名字,我更慌了,快唸到我了!終於,還是念到我了。我結巴地說:“1……1……100分。”“試卷呢?”老師彷彿知道了。我回答道:“弄……弄丟了。”於是,老師在我面前登記了個0分。老師向來都很關心我的成績,他心裡一定記得。我向老師請求把我的滿分登記上,可是沒用。老師說:“這就是你粗心大意的後果。”

當時,我雖然有些失落,可我知道老師是為了我好。從那件事後,我再也沒有弄丟過任何東西。

記憶中的母親

那晚,月色如水。

半夜,我突然發燒了,爸爸趕緊取出溫度計,給我測體溫。體溫測好了,看到是39度,爸爸和媽媽趕緊揹著我衝出了家門。

“淇尹,淇尹。”在媽媽的呼喚聲中,我漸漸醒了過來,媽媽端著調好的藥,眉頭緊皺哲,我一起來,媽媽就把藥往我嘴裡送。藥喝完了,媽媽緊皺的眉頭也舒展開了。迷迷糊糊中,我感覺媽媽在我的額頭上貼了一個東西,便扶我躺下了。媽媽怕我又發高燒,一夜不曾閤眼,擔心地守在我的床邊。我望著媽媽疲憊的臉,我不禁流下了淚水,這淚水含有感動和幸福。在淚水裡,我慢慢地進入了甜蜜的夢鄉。我雖然生病了,但在今晚的夢中,我無比的快樂。

在這個世界上,或者說是在生活中、求學的路上,我們應該心中感恩的人很多很多,有老師、同學、親人,甚至社會中的陌生人。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感恩一生感謝你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在這歌聲裡,感恩之花在我成長的路上永遠綻放。

讓文明之花永不凋零 篇9

國三作文 ,1013字

羅丹說:“生活並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而我要說:“生活不是缺少文明,而是缺少發現文明的眼睛。”只要我們睜大雙眼,我們會驚奇地發現,在生活這座神祕的花園中,一個個文明的現象,都像一朵朵豔麗的奇葩,開遍了花園的每個角落,永不凋零。

曾看過這樣一則公益廣告—兩個男孩在公園打羽毛球,愉快的笑聲如絢麗的煙火在身後綻開。可是一不小心羽毛球被打到了旁邊的一棵樹上,樹不算太高,對於這兩個矮小的孩子來說卻高大無比,即使用力踮起腳尖或跳起來,也依舊無法夠到球,而周圍也沒有人能夠幫助他們。可喜的是,就在那棵高大無比的樹下有一條高的長木椅。我想如果踩在椅子上踮著腳尖就一定可以把球拿下來了吧,可是其中的一個小男孩卻跑開了。我以為他是想去找個大人來幫忙,可是周圍都是和他們一般大的孩子啊。不一會兒,男孩回來了,他的手裡拿著一張乾淨的紙,將紙鋪在木椅上,小心翼翼地爬上木椅,雙腳踩在紙上,緩緩踮起腳尖,把羽毛球從樹上取了下來。

我想文明有時候只是一張紙的厚度。

那次乘公交車回家,在車上看到了這樣感人的一幕—公交車到站,一位老人從不遠處向車站方向蹣跚而來,距離並沒有多遠的,行動遲緩的老人卻十分吃力,我想,司機一定會不耐煩地丟下老人,將車開走,可是恰恰相反,司機將車靜靜地停在原地,一點也沒有埋怨的神情,。老人一臉感激地上了車,車上的人沒有一個人願意給老人讓座,司機生氣地說著粗話:“都沒長眼睛啊,看見老人就不知道讓個座嗎?”於是,立即有人不好意思地把自己的座位讓給老人,待老人坐好後,司機才緩緩啟動車,笑著向前開去。我突然覺得,那句粗話是也那麼動聽。

我想,文明有時只是一句暖暖的話,或者只是一個理解後的等待。

下雨了,一個女青年沒有帶傘,站在路邊,等待著車的到來。她一會兒看看時間,一會兒又看看被雨水打溼的衣服,滿臉無奈,還時不時地向車來的方向焦急地張望著,我想,女青年一定有什麼重要的事要辦吧!原來整潔莊重的衣服,被雨水弄得一塊溼,一塊幹。周圍的人都打著漂亮的傘,悠閒地等著車。這時,一位打著傘的剛走到車站的婦女,在看到女青年後毫不猶豫地向女青年走了過來。傘外,陰雨連綿;而傘下,卻是一片萬里晴空。

我想文明有時只是幾步路的距離。

中國素來就被譽為“禮儀之邦”,作為一箇中國人,我感到無比自豪。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在平時的生活中說文明話、成文明事、做文明人,讓文明之花綻放在世界的每個角落,永不凋零。

讓感恩之花永不凋謝 篇10

國二作文 ,527字

讓我們學會感恩吧!在每一個清晨或傍晚,用感恩的心去傾聽萬物的語言,試著與身邊的山水、大地交談。我們會發現,生活著是一件多麼興奮而又奢侈的事情。

當看見五顏六色的鮮花,我們感恩辛苦栽種這些鮮花的園丁;當看見閃閃發光的繁星,我們感恩迢迢銀河的寬容;當看見凌飛越渡的彩虹,我們感恩夏天的風狂雨驟;當看見漫山遍野的果實,我們感恩播種它們的人們……心存感恩,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常懷感恩之心。

當一陣風喚醒一個季節時,那肯定是春天在感謝四季的輪迴;當一顆幼芽振奮在一片荒原時,那肯定是萬物在感謝大地的哺乳;當一絲絲關懷溫暖一個冬天時,那肯定是真情在感謝給予;噹一聲祝願燦爛一段人生時,那肯定是友情在感恩牽掛。

感恩是生命的陽光,有了她,生命才顯得勃勃茂盛。當我們學會感恩時,我們就會加倍珍惜眼前的擁有。我們會感謝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我們會感謝老師教給我們知識和做人的道理,我們會感謝生活讓我們有了閱歷和經驗,我們會感謝朋友讓我們在前進中有了支援和理解,我們會感謝自然,是自然饋贈我們無處不在的資源,甚至感激一草一木、一花一石,是它們給了我們五彩繽紛的世界,豐富了我們的人生。

生活會因我們的感恩而變得更加的璀璨美麗,願感恩的種子在我們心中茁壯成長,願感恩之花永不凋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