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心靈在詩詞中棲息相關作文20篇

讓心靈在詩詞中棲息 篇1

高三作文 ,691字

詩詞如眠,讓我們在閱讀中得到了身體的放鬆;詩詞如泉,讓我們在賞析中得到了心靈的淨化;詩詞如茶,讓我們在品位中得到了身心的憩息。不需要“漁樵於江諸之上”,只用低吟一小段詩詞,便找到了心靈的棲息地。

當你感到了日趨激烈的競爭壓力時,何不閉上你的雙眼。輕吟一段陶淵明的古詩詞,與這位簡單的農夫一同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守住你心中的那一片小小的田野,學習陶淵明在繁雜的生活之中體味自然風光,讓大自然的輕風拂去你心靈的重擔,讓自由之風的輕吟帶你到那心靈的棲息之地。

當你體會到了生活的壓力所帶來的諸多煩惱,不妨去尋找那常立於湘江之上的屈原,讓“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的堅定給與你前進的動力,讓芰荷與芙蓉伴你左右,讓它們的萼與澤時刻撫慰著你的心靈,讓屈大夫的志向與你同在。何必在乎眾女謠諑,當你感到生活的壓力,退下來讓你的心靈休息一下,重新整裝出發,以全新姿態迎接新一輪的挑戰。

當你的心靈疲憊不堪時,不如去尋一尋書莊。與它一同神遊江南,與書莊一同體會一下“春水碧於天,畫舫聽雨眠”的美麗江南。與書莊一同體會“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美麗江南,心靈在這江南中迷醉。在這絲絲細雨中,徹底放鬆你的身體,修復你早已疲憊不堪的棲息地。

烘一壺清茶,放在鼻尖下清嗅,手持一卷詩文在靠椅上假寐。在腦海中回憶那一段段如畫的詩文。與邊關將士一同體會邊關的豪邁,與深閨女子一同體會高閣之內的柔情,讓心靈在這添上天下之間尋找那麼一塊地方。不用太大,不需有詩詞相伴,讓心靈可以短暫的棲息也無妨。

詩詞如風,自由之風的輕吟;詩詞如光,貫穿天地的曙光:讓我們在這樣的詩詞中尋一方寶地,讓疲憊的身心得以憩息。

讓心靈在空地中棲息 篇2

國一作文 ,887字

過多的現代人需要做的,是拿出一天的時間靜心沉思。讓心靈在適當的空地中棲息,便是治癒心靈。

興許在電腦普及的時代裡,你更偏愛用鋼筆寫日記;興許在交通便捷的今天,你更偏愛用腳步去丈量熟悉的城市;興許在高樓林立的都市中,你更偏愛悠悠地走過窗前的那朵雲。但這些都需要你給自己的心靈留夠足夠的空間,去感知,去思索,去用心體驗。

我曾在微博上看到,紐約公園街有一位富婆,她斥巨資將住宅周圍的閒置地皮都買了下來,原因只是防止日後有人在她的住宅邊建築摩天大樓。她不惜花費大量金錢,僅僅買得一些棄置無用的空地,實在令人費解。不過另一方面看來,她給自己的生活和心靈都留足了餘地。她捨得金錢,同時丟掉了生活的狹仄,得到了心靈的屋前空地,擁有心靈絕對自由的視野,甚至為紐約街區博得了一席閒暇之地。

我們的心靈學會在閒暇中棲息,才會發現生活的樂趣。一旦心中有了空地,就可以裝下更多的興趣,抵達新的高度。紐約市中心的摩天大樓很難讓人發現它的美。但芝加哥與之不同,在摩天大廈前留有相當大面積的空地,倒顯得莊嚴美麗。同樣,只要人的心靈有了空間,內在的氣質就會顯得與眾不同。有人用讀書填補了空白,有人用旅行彌補了空白,各色各樣的有益填補,一定會使得你成為精神生活更加開闊的大智者。

一心一意去給自己的心靈開扇窗,留些空地吧。面對學業和工作的壓力,人們難免感到不適意。這時候,不妨留些閒暇,去發現原本屬於生活的小美好。那一刻,讓身心在這逼仄的空地中棲息,靜思愈傷,重獲生機。如果做到了這一點,那麼再無趣、再苦悶的狀況和境遇也不會致使我們雅興全無,意趣殆盡。

倘若真正放空些心思,給心靈放個小假,騰出些空地兒,肆意潑墨,縱情高歌,或是寄情山水,倒也不枉路過花樣年華。即使是在自閉的邊緣幾度試探,也並非無藥可醫。人,只要是能夠留足一些給心靈起舞的空間,就會尋到自身獨一無二的閃光點,就會咂摸出生活的些許真味。下一秒,她便又華麗轉身,微笑向暖。

讓自己的心靈在空地中棲息,遠離世俗,不苟迎合,去偽存真,只留下自己偏愛的那點小確幸。大膽地去追夢,去享受年輕,去擁抱生活,不留遺憾。因為,生命的長河也需要片刻的寧靜。

讓心靈在民謠中棲息 篇3

國一作文 ,767字

“南山南,北秋北,北秋有谷堆……”每當聽到它時,心便會不自覺的放鬆。

每個人的神經每天都處於緊繃狀態,這是當今社會的寫照。學生忙著寫作業、背課文,老師忙著改作業、準備著第二天的聽寫;飯店凌晨就著手食材,職工天矇矇亮就搭上了第一輛班車。我們很難擠出時間去享受、去休息。累,是我們心中唯一的感受。

當你累得筋疲力盡時,或許會有人建議:聽聽音樂吧,放鬆放鬆!可我覺得,這句話放在現在已不太適合。很長一段時間,我對音樂的理解是廣場舞大媽的“鳳凰傳奇”專場,商場中的勁爆舞曲,電視中的重金屬音樂。這些音樂或許十分受人追捧,有技術含量。不過恕我直言,不適合於疲憊的我們。試問,你在快渴死時,是想要一杯清冽可口的清水還是一瓶五彩繽紛的泡泡水?答案不言而喻。

那時,我對音樂感到失望,也對生活感到失望。不過慶幸的是,在不久後,我找到了心靈的棲息地。

民謠便是我心靈的棲息地。它於其它“流行音樂”來說,不吵不鬧,少了一份色彩,多了一份純淨。疲憊不堪的我聽到了它,就像柳宗元發現了小石潭,蘇軾望見了水中月,漁人尋到了桃花源。初見時,是驚喜;久留後,是對心靈的洗滌,掃空疲憊後的悠然與安祥。對於我來說吧,在做作業的空隙聽一曲民謠,緊繃的頭皮立即放鬆,嘴中不自覺地哼唱,腳上打著拍子,跟著節奏。愉悅不止爬上嘴角,還溢滿心中。睡覺前躺在床上,放開一首北歐民謠,閉上眼,隨著她那輕輕的吟唱和慢慢的吉他聲,淺淺入睡。

希望在早上匆忙擠入地鐵車廂的你,聽一首民謠,讓匆忙和你額角的汗水一起隨著音樂一起逝去。

希望在會議上被領導批評的你,聽一首民謠,讓苦惱和哀愁一起被它帶走,送來輕快與悠然。

希望心靈無處安放的你,讓心靈在民謠中棲息,與民謠一同,感受生活的美好。

讓心靈在墨香中棲息 篇4

國三作文 ,701字

我從8歲開始學書法到現在已經6年了,開始是因為興趣,中間幾年叛逆期是被硬逼著練的,現在初三,已懂得有門興趣愛好是多麼珍貴的事情,可再後悔都騰不出時間練了。

從前的書法老師說我極具天賦將我收為關門弟子,可書法學校不停請新老師。第二任老師大大咧咧,很不正規,還逼著我練一種與顏體的風格背道而馳的書體,將我引入歧途,好長時間才摸索到回去的路。第三任老師脾氣暴躁,但水平不錯,可上課時老是愛自己寫,不給我們練習的時間,罵人很重,快使人喪失了對書法的興趣;第四任老師近乎完美,可不巧書法學校管理出了故障,目前在休整階段,書法班暫時停課。

天啊!為什麼我的書法之路如此坎坷,為什麼我一顆熱愛書法的心永遠在外飄泊。

曾經中央頻道有一條廣告,雖說都很商業化,但其中一幀畫面映入眼簾時猛然觸動了我的心絃。那是一方白色的天地,無邊無際,更沒有絲毫點綴,只有一張極具古代韻味的木桌和滿滿一硯臺的濃墨。桌前一位黑衣老者有力地執筆,瀟酒地渾墨,在平鋪的白色宣紙上落下一道又一道飽滿蒼勁的筆畫。如此境界,怕是神仙都羨慕吧。

現在只有學校的任務才能讓我騰出時間來,但本來就不大的書桌上,擺上毛氈和筆墨硯臺有時用大一點的宣紙都擺不下,真讓人憋屈,而且還有課業的重擔充斥著大腦,完全無法靜下心來,寫一幅純粹的字。

我心裡曾無數次幻想建造一方天地, 哦,不是白色的房間,而是一片竹林,中間一座涼亭,裡面擺上木桌和永遠用不完的宣紙,最好再建造一座和王羲之一樣的洗硯池,我將獨自享受揮墨的時光,我將把筆鋒運用到極致,我將轉腕壓腕隨意控制筆畫粗細孤度,我將不停歇且平靜,沒有雜念地與這濃墨,這飛鳥度過平凡的一生。

多盼望心靈在墨香中棲息啊!

讓心靈在寧靜中棲息 篇5

國三作文 ,917字

不知何時起,我們周遭的環境變得熱鬧起來:在家裡待著,窗外便躥進來人群的喧嚷、汽車刺耳的鳴笛聲;在學校裡,上課有同學們回答問題的聲音,自習有筆尖觸到紙的聲音,課間更是吵鬧非凡……何時,才能讓我們被聲音所累的心靈,安穩地睡一覺呢?

人的性格各異,有的人喜歡熱鬧,有的人偏愛安靜。有的人,興致來了鬧,沒興致了就靜。但無論你是否喜靜,你總得在無可躲避的聲音中,收拾出一塊寧靜之地,把它裝點得漂亮舒適,讓你的心靈,時不時來遛個彎兒,放個假。因為人的心靈不是聲音的接收器,不可能終日聽著外界的聒噪而無動於衷。心靈的空間就那麼點大,還得盛放其它東西呢。所以,給它準備小窩的時候,一定要精細,千萬不敢馬虎。

你需要給這個空間築上一圈堅固的圍柱,讓外界的聲音鑽不進來。你可以在夜深人靜時起來,或恍惚或清醒地享受片刻的安寧——也許第二天早上醒來後你壓根不記得自己幹了些什麼,但你的心靈會記得,你稍稍一回想,就覺得像做夢一樣不真實,可不真實的真實才是最迷人的。你也可以在某個陽光燦爛的假日,去遙遠的郊外,找一個沒人的地方,靜靜地待一會。你會聽到風的聲音——這不是聽覺上的寧靜,但卻是心靈上的寧靜。在這樣的圍欄裡,你就可以開始佈置了。

你需要鋪上最柔軟的絲綢,放上毛絨絨的軟枕頭,一定要舒適——找個時間放鬆自己,卸下重擔,踏踏實實睡一覺,把眉宇間的疲憊都消去,舒舒展展地繼續生活;你需要在裡面放一個小書架,裝進所有你喜愛的書,無關工作與學習;你當然也可以放一個小音箱,播放些輕緩的樂曲——音樂總是充滿魅力的。你還可以放上其他任何你喜愛的事物,不要嫌多,如果擠得放不下就更好了——你的心靈會被歡喜包圍,再無空隙去憂愁。所有的這一切,在寧靜中做,都比在吵鬧中要更享受,更有趣些。你的心靈在此棲息,一定是充滿愉悅的。收拾好滿懷的歡喜,踏出這個寧靜的空間,你會覺得,再吵再鬧,你心中卻始終持有一份寧靜。

給心靈留一處寧靜的空間,它會是你疲憊時的休息室,受傷時的療養所。當你的心靈在寧靜中棲息,你會覺得世界更加美好。

讓心靈在自然中棲息 篇6

國三作文 ,565字

我們都生活在城市裡,日復一日,兩點一線的生活已重複了多年,早出晚歸,見證了每一家店鋪、飯館、水果攤的興衰蛻變,不變的只有我們,我們成了這個城市的老人。

一個城市,說大也大,從這頭走到那頭,要走好久;說小也真的小,習以為常,每一處的裝飾、綠化帶都大同小異,像是進入了偌大的迷宮,走不出來。

在我的印象中,城市、規矩、謹慎,容不得一絲紕漏,我們得夾著尾巴做人,生怕與他人不同,追不上他人的腳步。城市,像一個富麗堂皇、絢麗的牢籠,緩緩地吞噬著人的靈魂,把我們的世界一絲一絲、逐漸地變成一張黑白照片。

我們每天開啟大腦,接收著外來的資訊,拼命地記住它們,想與之融為一體,把心靈變成外界進入的集裝箱,卻不給自己留下一個小小的角落。如果這樣,我們的心靈不必經受暴風驟雨、雷電地震,便會自行崩塌,片甲無存,那我們還是自己嗎?

我們是該尋找自己了,去自然中尋找,看看遒勁的盤旋樹幹,細嗅花草的清新,聆聽鳥群與昆蟲的奏鳴曲;仰望高聳的山峰,或登上頂峰俯瞰腳下的雲雨;趟過小溪,感受泉水的清涼與魚兒的歡暢,把心靈與自己融為一體。

去吧,與自然裡,土地、遠天、空氣、樹林、清泉,那才是真的我們,只有在自然裡,我們才暫時卸下了面具,活著自己,自然的色彩盪滌著我們內心汙濁的怨氣。

為自己的心靈在自然中搭一間小屋吧,能裝下自己就好,讓心靈在自然中棲息。

讓心靈在塵埃中棲息 篇7

國三作文 ,600字

你在光陰的路上匆匆掠過,可否想過讓心靈棲息塵埃?

上班族大約多會有這樣的感受:給我一天時間,沒有老闆催稿,沒有孩子哭鬧,沒有家務瑣事的繁忙,就這樣讓我睡一天,那真是太棒了!事實上你並沒有整塊的休息時間,節假日迎來的也不過是更多的稿子和工作時間,你真的沒有時間去休息了嗎?

不,當然不是。你可以在做稿子的時候,放自己喜歡的音樂,在孩子吵得時候兩人共享一塊巧克力,做家務時來個輕盈的舞步,這都可以讓你放鬆。你沒必要用一大塊時間來放鬆自己,你只需在小小的一件事中休息即可。

以上都是小事,在你於人生路上匆匆而行時,它們只是迎面而來的塵埃,佛家有用語“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所以小小的塵埃已足夠讓你容身,讓你面對如山的壓力,可以有強大的支柱,從而戰勝。

你可以在塵埃中得到許多感悟,你從螞蟻搬家中感到人面對一場雨是多麼的幸運,你從樹木爭陽生長體會到生活不易,你從渾濁的海水中明白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都是你們從那些小塵埃中所悟出的道理,用他們來思索生活,你會對生活倍加珍惜。

旅行的人往往不會注意火車站的豆漿店,他們嚮往遠方美麗的風景,於是他們馬不停蹄,於是發現風景並不美麗,他們這時會回到豆漿店歇腳,養足精力,繼續追求所想要的風景。豆漿店雖只是光陰旅途中的塵埃,但他們的這一段旅途中,因為有了塵埃才更好的走了下去。

生活繁忙,你需要學會放鬆自己,在你認為微不足道的塵埃中棲息。

讓心靈在旅行中憩息 篇8

高三作文 ,720字

心靈疲憊時,為何不放下生活的壓力,背上旅行的揹包,讓我們出去走走吧!

你可以站在太和殿前,領略它的巨集偉。你可以去呼倫貝爾,品味撲鼻而來青草的香味。你甚至可以面向大海,嘶聲力竭地吼出你的不滿,它會靜靜傾聽,然後迴應你,以它的寬廣與深沉。

你可以邀上朋友,像蘇軾一樣,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感受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即使不才,無法頌明月之詩,想必也能放聲歌窈窕之章。你不必思考人生,得出天地曾不能一瞬的結論,只需在這遠離塵器與煩惱的地方,吃它個杯盤狼藉,然後相與枕籍於舟中,想必這會是你睡得最安心的一覺吧。

你也可以獨自一人,無需太多行李,挎上揹包,騎上單車,沿著京廣線,一路向北。這時你才會發現,原來還會有這麼美的世界。穿越繁華的世界,你可以在霓虹的閃耀下觀察忙碌的人們,嘲笑他們奔波勞累,然後慶幸自己旅行的決定。行走廣袤的山林,你可以選一塊山清水秀之地,然後感謝大自然的饋贈。

原來祖國還有許多大好河山,你怎麼能困頓於日常的工作呢?不踏遍神州萬里河川,就枉來世上走一遭。在大自然面前,你的功名利祿顯得那樣微不足道,放下包袱,用心聽它的耳語。

聽,小草在說,吸收陽光,茁壯成長。聽,江河在說,奔流千里堅定方向。聽,高山在說,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聽,大海在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心中的煩惱,心中的焦躁,此刻都消散了,因為在如此美景面前,你心中只剩下寧靜與愉悅。即使你全身都沾滿了世俗的泥垢,也會在此刻被清洗一空,只留下純淨的身體,舒暢的心靈。

一步一腳印,只要你踏出了旅行的第一步,即使是在一個初春的早晨早起,拂過草葉上的露水,聽過枝頭鳥兒的鳴唱,看過初生的太陽,也會得到難以名狀的收穫。

不信,那就背上揹包,放下煩惱,和我一起出去走走吧!

讓心靈在淡泊中憩息 篇9

高三作文 ,810字

人生如歌,歲月如風,當清風拂過,歌聲遠逝,留給我們的是永恆的思考。在社會壓力日益增大的今天,究竟該怎樣前行,才能讓自己的心靈找到棲息地呢?我想所,只有淡泊才能找到心靈的歸宿,認清前進的方向。

託山為缽,剪水為衣,悠悠自來去,這便是莊子,他沉浮子云氣中,穿行於山林間,縱使生活貧困潦倒,亦不移本心,他垂釣於濮水之濱,楚王派人尋他入朝為相,“願以江山累矣!”話說得如此懇切竭誠,而莊子卻吝於回頭,他凝視水底匍匐的一隻龜,笑言:“龜是願意自由地爬行於泥地裡,還是願意被人供養在廟堂之上呢!”對曰:“前者”莊子笑了,“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或許有人會為他放棄高官厚祿而安於貧窮感到不解,甚至是不值,然而我卻為他拍手稱快。他選擇了自由,沒有被世俗的利益遮蔽了雙眼,讓自己的心靈在淡泊名利中得到一塊棲息之地。

“當!當!當!”聽到那清脆的打鐵聲了嗎?清風拂來,強健的肌肉散發出生命的氣息,熊熊的烈火陶冶著高尚的情操。嵇康,這個時代的英雄,一代才子,卻在這過著鐵匠的生活,你敢勸他入仕嗎?你是否忘了,那《與山巨源絕交書》中鏗鏘的言辭已向所有人宣佈了他對仕途的不屑,遵循心靈的選擇,不被名利所累,他用淡泊為心靈找到了棲息之所,哪怕為此付出生命,我想洛陽東市刑場上奏出的廣陵散,亦是嵇康心中的想法。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在獲獎後,並沒有選擇追逐名利,而是淡泊明志般的選擇投身自己的寫作事業。心有猛虎,細嗅薔薇。在獲獎面前對質疑與留言,他並沒有正面去回擊,而是以淡泊的心境去面對,讓自己的心靈得到了放鬆,如果沒有淡泊名利後的超脫與自然,他又怎能獲得榮譽,如果沒有淡泊名利後多年文學知識的沉澱與積累,他又怎能獲得,如果沒有獲獎後那份淡泊與超脫,他又怎能在自己的文學事業中走得更遠?是淡泊讓他的心得到了棲息之地。

朋友們!如果你還在人生之路不知如何才能找到心靈的棲息之地,請聽我一言,淡泊名利,讓自己的心靈在淡泊與灑脫中得到憩息。

讓心靈在古蹟中憩息 篇10

高二作文 ,796字

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氛壓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嘆。

—餘秋雨《文化苦旅》

我覺得我也漸漸同那些迷戀舊時風物的人們一樣,偶爾木然地立著,一會兒滿腦章句,一會兒滿腦空白。心靈不自覺地在古蹟中憩息徘徊,在先輩們佇足過的方位,聆聽千百年來文化的傳承的天籟之音。

記憶最深的古蹟旅行是去西安。古風的城市,古風的樓房,正如地圖上半跪的人俑,充滿了古城風味。熾熱的氣候攜帶者剽悍的氣勢,我就在那時望見了刀砍斧劈的華山。

只能用鬼斧神工來形容,千丈的高峰,赤裸的岩石,險峻的地勢。令韓愈也不禁戰慄泣下。以險著稱的華山,鑄就赳赳老秦人的風骨,那氣魄,那滄桑,震懾人到骨髓裡。它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似乎排山倒海傾瀉而出,而我的心靈卻靜謐地沉浸在它一個個吞吐的千年裡。

秦陵兵馬俑,千人無同面,在偌大的場館裡,浩大的方陣肅穆地列陣於地下。時代的更迭洗褪了色澤,他們如今與我們腳下的黃土同種顏色。我似乎聽到黑旗下兵刃交接的聲音,戰馬的嘶鳴,和杜甫筆下兵車行去的車轔馬嘯聲;我感受到先民注入這些沉默戰士的心血,帝王以百姓為芻狗的奢靡。古蹟不會再給自己增添任何聲色與情感,它只是安靜地陳述過去,讓來人的心靈休憩在沉澱的經驗裡。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李隆基做夢也想不到,那給楊貴妃“春寒沐浴華清池”的地方會成為旅遊勝地。那芙蓉暖玉,連理大樹,馬嵬之別,均已作古。但古蹟不是用來給人產生低俗的傷感的,它給你迷惘的心靈以休憩的場所,“讀史使人明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令人感嘆,令人反思。

古蹟的智慧,就像梭羅說的“讓人理智地欣喜若狂”。讓心靈在古蹟中憩息,總能尋到舊時風物與光陰箴言。好事與壞事從身邊奔流般一洩而過,何妨做從空中俯瞰塵世的因陀羅?讓心靈憩息在古蹟中,它以自己的粗線條勾勒了你我的渺小,卻也提供了寬容的時空,讓萬千眾生的心靈靜默歡喜地憩息在無垠的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