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的眼睛相關作文20篇

貓的眼睛 篇1

國一作文 ,643字

在我家門前活躍著一群野貓,在夕陽西下時分,它們都出來了,我也時常撞見它們。漸漸地,我愛上觀察這些貓,看它們散步的姿態。當它們轉向我,四目相對時,我又愛上了那一雙雙眼睛。

每隻貓都有一雙獨特的眼睛,都有不同的色彩,可謂五彩繽紛。那兩隻棕黃色虎紋母貓,應該是母女吧,都長著一雙相似的金色眼睛,像琥珀般透明;那隻雪白的小貓,長著一雙青色偏綠的眼睛,像清冽的湖水;那隻愛爬樹的棕色白色相間的肥貓,有著一雙玻璃般通透的漂亮的淺棕色眼睛;那由母貓帶領的一窩小貓,則是清一色的青黃色。

雖有色彩的不同,可那一雙雙眼睛都給人一種玩世不恭的自由的感覺,那是沒有恐懼的眼睛。

當我跟在那隻花色的大肥貓身後,饒有興趣地看它走來走去時,它回頭發現了我,我驚異地發現了它目光的變化。在認明我“是敵是友”之前,它的眼睛中閃過一絲迷惑它淡定地與我對視著,好像在洞察我的心思。它不動,我也沒有動。十幾秒後,它好像發現我沒有惡意,目光隨之淡然了,從容地繼續走它的散步路線。我甚至感覺到它轉身前眼中的一絲不屑,它大約以為我是一個大驚小怪的傻瓜吧。以後每次遇見它,它的眼中總有那一份淡定,以及對我這個“傻瓜”的無奈。

所有的貓,確實都有那麼一雙眼睛。它們五彩繽紛,匯聚大自然一切綺麗的色彩;它們變化多端,反映出貓兒們飄忽不定的心情;它們明媚,乾淨,淡然地注視世界;它們所映照的,對貓兒們來說,不過是過眼雲煙;它們永遠配合著貓兒們從容的步調,它們從不會有恐懼和焦躁。

也許,我們只有擁有一雙貓的眼睛,才可以更好的認識這個世界。

貓的眼睛 篇2

動物作文 ,559字

我吃完早飯,上樓給我家的肥貓布丁餵食。我不耐煩地走進陽臺,拿著裝貓糧的盒子倒了點它的口糧到它的飯碗裡。誰叫我答應每天給布丁餵食呢?

肥貓布丁吃飽了,它就慢條斯理的走去晒“日光浴”,打一個哈欠,伸一個懶腰,就趴在地上一動不動。它的眼睛偶爾望著太陽,太陽箭一般的光芒射向大地,射進布丁的眼睛裡。布丁卻並沒有被太陽刺眼的光芒亮到眼睛,也沒有閉上眼,這一點是我非常驚訝。

晚上9點半左右,為了完成每天的跳繩任務,我又無奈地走上樓,走進陽臺。只見布丁在樓梯扶手上走來走去的,玩得不亦樂乎。我走上前,剛想將它抱下來,只見,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布丁的雙眼散發著橙紅色的微弱的光,站在黑暗中,就像一個幽靈。

我想,莫非早上布丁眼睛的反應和現在的事有關聯?對了,我可以用“度娘”搜尋一下呀!原來,貓的眼睛上的一層晶狀體,早上太陽光亮,眼部肌肉就將瞳孔縮小,拼命反射陽光;晚上,晶狀體可以吸收光,但開燈太亮了,晶狀體就開始反射光,才導致了貓眼散發著光。

為了證實網路上說的是真的,次日晚上,我拿著手電筒,一把抓住肥布丁,將手電光對著它的眼睛,一分、一秒的時間過了半天,它的眼睛還是不發光。就在我要放棄的時候,我靈機一動,我把布丁放在陰暗處,再把手電筒光朝它眼睛照去,驚奇的一幕發生了,那層紅色恐怖的光慢慢散發出來了!

貓這種生物真是神奇呀!

小貓的眼睛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709字

夜幕降臨,我和爸爸在小區裡散步,突然,我模模糊糊看見了一隻黑白相間的貓機靈地在欄杆邊跳躍,咦!為什麼貓在那麼黑的情況下還能清楚地看到東西呢?為什麼貓能在漆黑一片時眼睛炯炯發亮呢?為什麼貓在晚上不去睡覺,喜歡出來活動呢?為什麼貓……我的心中湧出了無數個為什麼。

回到家我立刻開始查資料:原來貓的視力敏銳是因為它的眼球底部有網膜,相當於感光膠片,白天時,它的瞳孔幾乎完全閉合成一條線,減少光線的射入,而到了晚上時,它的瞳孔則會開得大些,增加光線的通過量,因此貓在白天或晚上都能看清楚所有的東西。

我突然想到:“如果按照貓瞳孔變化這個原理做一個“瞳孔鏡”,這樣不就會方便多了嗎?既省電又方便!

因為現在的眼鏡多帶了耳朵會難受,所以我的眼睛是“防重”的。眼鏡還可以調節亮暗度,當陽光很強時,它會變暗,和墨鏡差不多,像貓縮小時的瞳孔;當週圍很暗時,眼鏡就可以變亮,讓你看得更清楚,像晚上貓兒放大時的瞳孔。

小明的視力不太好,但他又討厭帶眼鏡,因為每次摘掉眼鏡睡覺時,耳朵總是生痛生痛的,弄得他無法安然入睡。小明生日那天,爸爸對他說:“小明,爸爸送你的禮物是“瞳孔鏡”他即可以幫助你的視力,又可以不讓你難受!一定管用的”。小明迫不及待得戴上試了一試,“呦!真舒服!我看得真清楚!”小明不禁感嘆到。過幾天就是運動會了,晚飯後,小強約了小明去練習跑步,瞳孔鏡可厲害了,小明再也不會拌到石頭了,而且看得很清楚。小明想:“這瞳孔鏡威力可不小啊!”回到家,他問爸爸:“這瞳孔鏡為什麼這麼厲害啊?”爸爸笑著回答:“這副眼鏡是按照貓瞳孔可以變大變小的原理研製的,所以它才這麼厲害啊!”原來是這樣啊,父子倆都笑了。

瞧,這就是我發明的“貓眼鏡”。

我發現貓的眼睛會變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366字

今天,我觀察了我們家小花貓兒的眼睛,發現貓的眼睛瞳孔是會變的。

早上,我們家的小花貓就跑過來對我:“喵,喵,喵”的叫,我逗它玩兒的時候卻意外的發現貓的眼睛,瞳孔變粗了,便想中午和晚上的時候再觀察一下。

中午放學了,我回到家吃完午飯後,又開始觀察貓眼睛的瞳孔,這一次我又發現貓的眼睛瞳孔變成了一個像棗核一樣大的線,便又準備晚上再觀察一下。

下午放了學,回到家寫完作業後又開始觀察貓眼睛。貓的眼睛瞳孔比早上更大啦,很好奇。帶著好奇心,我在電腦上查了資料,知道了,貓的眼睛瞳孔在早晨陽光暗的時候就會變粗,而在中午,陽光強的時候,貓的眼睛瞳孔就會變成像棗核兒一樣的形狀。在晚上光很弱,貓的眼睛瞳孔就會變的更大,像滿月一樣,因為那樣看的更加清楚。

這次意外的發現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我以後一定要發現更多身邊的祕密。

貓的眼睛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350字

我家有一隻可愛的小貓,它有一雙眯成一條線的眼睛,它全身白色,耳朵成八字形,耳朵裡面全是粉紅色。

有一天,我無意間看到了貓的眼睛,心裡產生了疑問:為什麼白天動物和人的眼睛都是圓溜溜的,而貓的眼睛卻是眯成一條縫呢?

於是,我做了細心地觀察。我想:貓不可能一整天眼睛都眯成一條縫吧!我抱起小貓坐在沙發上,一直盯著小貓那奇怪的眼睛。小貓可不像我一樣盯著對方,而是一會兒用舌頭舔著它那肉乎乎的爪子,一會兒用舌頭舔著我的臉,一會兒坐在我身上用好奇的眼神望著我。

直到了晚上,我看見貓的眼睛從一條縫,變成了圓溜溜的大眼睛了。

這時媽媽回來了,我用媽媽的手機上網查閱了資料。原來貓的眼睛到了晚上,為了把東西看得更加清楚,更加方便地捕捉老鼠就變得圓溜溜的。

生活處處是課堂,只要你認真觀察,就一定會發現其中的奧祕!

貓的眼睛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585字

我吃完早飯,上樓給我家的肥貓布丁餵食。我不耐煩地走進陽臺,拿著裝貓糧的盒子倒了點它的口糧到它的飯碗裡。誰叫我答應每天給布丁餵食呢?

肥貓布丁吃飽了,它就慢條斯理的走去晒“日光浴”,打一個哈欠,伸一個懶腰,就趴在地上一動不動。它的眼睛偶爾望著太陽,太陽箭一般的光芒射向大地,射進布丁的眼睛裡。布丁卻並沒有被太陽刺眼的光芒亮到眼睛,也沒有閉上眼,這一點是我非常驚訝。

晚上9點半左右,為了完成每天的跳繩任務,我又無奈地走上樓,走進陽臺。只見布丁在樓梯扶手上走來走去的,玩得不亦樂乎。我走上前,剛想將它抱下來,只見,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布丁的雙眼散發著橙紅色的微弱的光,站在黑暗中,就像一個幽靈。

我想,莫非早上布丁眼睛的反應和現在的事有關聯?對了,我可以用“度娘”搜尋一下呀!原來,貓的眼睛上的一層晶狀體,早上太陽光亮,眼部肌肉就將瞳孔縮小,拼命反射陽光;晚上,晶狀體可以吸收光,但開燈太亮了,晶狀體就開始反射光,才導致了貓眼散發著光。

為了證實網路上說的是真的,次日晚上,我拿著手電筒,一把抓住肥布丁,將手電光對著它的眼睛,一分、一秒的時間過了半天,它的眼睛還是不發光。就在我要放棄的時候,我靈機一動,我把布丁放在陰暗處,再把手電筒光朝它眼睛照去,驚奇的一幕發生了,那層紅色恐怖的光慢慢散發出來了!

貓這種生物真是神奇呀!

那雙蒼老的眼睛 篇7

國二作文 ,1018字

爺爺的媽媽,是老奶奶。

在我童年的記憶裡,大山裡的那段日子,印象最深的除了爺爺奶奶,就是老奶奶了。老爺爺在我出生之前就過世了,老奶奶孤獨地生活了十幾年,她有三個孩子。

記憶裡,老奶奶個子不高,常年佝僂著腰,身上總是穿著大襟褂子。頭髮花白,用一個褪了色的髮箍箍著。嘴巴癟癟的,笑起來嘴脣咧得開開的。臉頰略肥,透出老年人的“福相”。

老奶奶應該是個和藹隨和的人吧,別人說什麼,她都“好好”地應著。她家地勢高,我每次爬上山去找她,她都會笑著把我摟進懷裡,用粗糙帶著老繭的手撫摸我。拉著我走進那個灰暗的小屋裡,把她捨不得吃的桃酥、水果什麼的塞給我,我會非常開心。她呢,這時候也會停下手中永遠不知哪來的那麼多活計,眯起那雙蒼老的、幾乎被皺紋堆進去的小眼睛,一別滿足的樣子看著我大嚼美味。

前幾年,她的身體漸漸衰弱下去,於是輪流在兒子家住。我偶爾回家看到她,還能顛著小腳撿拾柴禾。但去年春節,爺爺突然打電話來—老奶奶快不行了。我們趕緊回老家。

老奶奶躺在炕上,裹了幾層的衣被,我已經完全不認識她了。她的臉黃瘦而幹,頭髮凌亂地散著,眼睛混濁地半眯著,毫無生氣。奶奶把被子撩起來給我們看:乾瘦如柴的腿上長滿了膿泡……我趕緊別過臉去。

“怕是……活不過這幾天了。”奶奶道。

怎麼會這樣?我一下子坐在椅子上,因為時間而沖淡的記憶像潮水般湧來:她抱著我,她朝我笑,她給我桃酥,她在炊煙裡摘下頭巾,她看著我時笑眯眯的眼神兒……

我突然覺得很愧疚,我也曾嫌她痴呆了,嫌她吃飯掉一桌子,嫌她身上的“老人味兒”,在她尚能下地自己沒能陪她多說說話,沒能多攙攙她,沒能……現在……

該回家了,一種有什麼事兒沒做的愧疚感始終壓抑著我……

我應該表達點什麼。我轉過身,朝老奶奶的房間一陣風兒似的跑去。我走近炕頭,一股老年人具有的悶臭氣味朝我迎面撲來,我忍住噁心,伸手幫她捋了捋頭髮,整理整理她的衣服、枕頭,又替她拉好了被子,在她耳邊輕輕說了句:“老奶奶,再見,我走了。”一直處於半昏迷狀態的她,眼睛居然慢慢地睜開了一條縫兒,用細不可聞的聲音喃喃道:“唉,再見。”我又看到了那雙蒼老的眼睛,雖然已混濁無比,但那麼安詳,那麼滿足,它在訴說著什麼?一生的坎坷?對孩子們無盡的愛?對生活的依依不捨?

老奶奶在我們離開的三天後去世了,我因上學沒能參加她的葬禮,然而老奶奶彌留之際的那雙眼睛,讓我依然念念不忘。

我依然有些愧疚,那雙蒼老的眼睛,成為我心中一塊不能修補的痛處。

老師的眼睛 篇8

國一作文 ,995字

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老師,老師就象媽媽一樣,不斷地照顧我們,給我們知識,教我們做人。在我快樂成長的小學生涯中,最令我難忘的是我們的班主任曲老師。她瘦瘦的,高高的,長著一雙令人生畏的會說話的眼睛,這雙眼睛就象“探照燈”一樣,經常在同學們身上來回掃射,捕捉同學們身上每一個細小的變化和資訊,鞭策同學們不斷提高和進步。只要她上課,同學們總是繃緊每一根神經,凝神屏氣,專心聽課。

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曲老師剛做我們的班主任,我上語文課時膽子很小,每次碰見曲老師的眼睛,總是不敢與她對視,更不敢隨便舉手發言。記得有一次上課,曲老師提了一個問題,同學們都爭著舉手發言,我也情不自禁地舉起了手,但心裡卻不住地想著:曲老師,可別叫我呀!可別叫我呀!哪知道曲老師卻偏偏叫了我。我應聲站了起來,同學們的目光刷地都落在我的身上。我心裡慌亂極了,臉火辣辣地紅到了耳根邊,頭也不敢抬起來,回答得結結巴巴,語無倫次,聲音小得像蚊子嗡翁叫。同學們轟的一聲笑了。我把頭埋在胸前,只覺得臉發燙。我偷偷地瞥一眼曲老師,她那雙眼睛正關切地望著我,沒有一點責備,沒有一點惱怒,倒象在說:“彆著急,慢慢說。”我慌亂的心情頓時平靜了許多。我重新思索了一遍,鼓起勇氣,流暢地回答了曲老師的提問。曲老師滿意的笑了,她那令人生畏的眼睛眯成了一彎月牙,彷彿在對我說:“回答得好。”我在曲老師的目光中,感受到了慈母般的關愛和溫暖,從此,也更加熱愛語文學習了。

說起曲老師的眼睛也確實有讓人望而生畏的時候。有一次,在課堂上,我因為一件小事和同桌你一言我一語地爭吵起來,聲音雖然不大,卻被曲老師聽到了。她眉毛往上一挑,一道嚴厲的目光直射向我。雖然她沒有開口訓斥我,但我卻領悟了她那目光的潛臺詞:“你是班幹部,上課應該起模範帶頭作用,怎麼自己上課還不遵守紀律?”我羞愧地低下了頭,馬上和同桌停止了爭吵,聚精會神地聽起課來。

在曲老師的諄諄教導和精心培養下,我在德、智、體、美、勞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很大進步和提高。當我在領取學校頒發的“編撰特別獎”時,曲老師不住地為我使勁鼓掌,她的眼睛裡閃爍著無限的快樂和欣慰,似乎在鼓勵我說:“在前進的道路上,你取得了可喜的進步,還要繼續努力加油啊!”

曲老師的眼睛,是令人生畏的眼睛,也是不斷鼓勵我前進、蘊含著火一般熱情的眼睛。她那閃爍著智慧光芒的眼睛,就像夜空一閃一閃的星星,將我的視線引向了一個廣闊奇幻的世界……

讓我成為你的眼睛 篇9

高一作文 ,959字

你從清潤到暮年蒼蒼,讓我握緊你的手,陪您一起走過暮年蒼蒼。

—題記

門外邊的雪堆積成了一排,瑟瑟的寒風用手撫弄著潔白的雪花,地面上捲起一層層的白灰粉,鋪天蓋地滾在雪花的長裙上,弄髒了長裙,也弄傷了雪花的心,彷彿如一股淚水一樣,湧入了這段沉澱著灰泥的河流中。泥濘也變本加厲,像地上的爬蟲一樣飛速地蔓延,也侵蝕著雪花的心。被傷過的雪花緊貼著牆面,徘徊在那牆角,久久不願離去,不知該是怎樣傷感的心情。

雪後的寒氣,要比往日的嚴寒更勝一籌,狂風颳來的涼爽,竟也變成了殘忍。

雪已成凍。我剛走出書店門口,一股湧來的寒流竟順著我的手襲遍全身。一個小女孩與一個臉色略微蒼白的女人進入了我的視線。那個女人頭上戴著一頂粉紅色的棉帽子,長長的圍巾圍在她的脖子上,披著一件厚厚的軍大衣,手上戴著兩支黑色手套,一步一步緩慢地走在鋪滿冰凍的人行道上。那個小女孩也被包裹得嚴嚴實實,右手拉著那個女人的手,小心地走在前面,時不時回頭看看那個女人,我忽然明白了,那是小女孩的母親。那小女孩時不時哈口氣,突然,她腳一滑,摔倒在了人行道上,我看見小女孩的母親用手緊緊握住她的手,彎下腰來,慌忙用另一隻手尋找她的女兒,那個小女孩很快的將另一隻手遞在了她的手中,她往後一拉,將小女孩拉了起來。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動作,那位母親顯得有些吃力,小女孩輕輕鬆開了手,踮起腳跟,輕聲說了些什麼,那位母親的臉上,露出了放心的笑容,小女孩用手撲了撲身上的冰,又繼續領著她的母親走在人行道上。

回味著母子間濃濃的暖意,我心底湧起了陣陣溫暖的浪花,彷彿又將我帶回了從前。母親的身影浮現在我的腦海裡,若隱若現,若有若無。母親無微不至地關愛著我,每當我想要放棄時,母親的聲音總會在我的耳畔迴盪。記得我小時候,母親的眼睛是那麼清澈,而如今,她卻連那玉米粒大小的字也看不清了,但她卻能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就找到我的身影。

枯黃了的楊樹依舊昂首挺立在它深深紮根著的土地,飄落了一地的枯葉,早已沒有了秋季的金黃,失去了那層奪目的光澤。無情的寒風呼嘯著,用手拂弄著雪白的寒花,將那些落下的枯葉,深深的埋沒在了土地中。它們腐朽在土地中,就連那些屍骨也被悄悄融化了,只有幾片孤零零的枯黃色的幹葉還膽顫地垂釣在獨木橋上,那駝了背的樹枝,任憑怎樣的風吹雨打,竟也不會隨那幾片枯黃的葉子斷去。

黃昏的眼睛 篇10

高一作文 ,1989字

啞默的黃昏,她在悄靜的窗臺前暗影中,目光呆滯、茫然地望著窗外兩高樓間距的一切,她灰黑的上衣,白髮凌亂和臉模糊成一團,我望著她幾乎沒有力量蠕動的黑影,彷彿看到了生命輪轉,歲月無情的眼睛,禁不住生起了曇花易散的悲寂。—題記

當滿屋飄繞青煙,從廚房傳來焦糊味時,我大呼“不好”,知道炒的扁豆可能?上水,糊了。我急忙跑進廚房去拔電源,往鍋裡添水降溫。媽媽也聞訊跑來幫忙清理,還不停地責怪我這麼大了做飯也不小心。媽媽在忙碌中不經意地讓我朝前看正對著的二號樓。我順勢看見前面二樓的一個窗戶裡有個身著深黯衣服,兩鬢蒼蒼的老奶奶,在隔著鏽跡斑駁的防盜窗向我們這邊張望。她可能是被剛才的糊焦味給薰得,有青煙飄進她的房間,或許她疑心我家起火了的吧。媽媽告訴我,她早就注意那個老人了,看到她好幾次像今天這樣似的,向外張望。

不久,我也又見到了她。那是夏日禮拜天的下午,兩樓間的空場上有很多的小朋友玩遊戲,我和媽媽打羽毛球,恰巧在老人的窗下。大約是我們的嬉笑打擾了老人,我在接發球中斜睨到她:她悄靜地站立在窗臺前暗影中,目光呆滯,茫然望著窗外兩高樓間距的一切,她灰黑的上衣,白髮凌亂和臉部分不清的模糊的一團,我望著她幾乎沒有力量蠕動的黑影,彷彿看到了生命輪轉,歲月無情的眼睛,這是一副怎樣孤苦憔悴的眼神啊,眼前的一切曾經是那麼的熟稔,大約發生在五十年前吧,如今,如同牢籠的樓房成了她身心的桎梏,埋葬著她畢生的歡娛。她凝滯的眼神充滿著無限的眷戀和哀怨,在黃昏沉寂的空氣中徘徊著。遙想在三十年,或許四十年前,她那時也許正是一位天生麗質、傾倒眾生的少女,曾經有過青春的幻想,擁有過純真的愛情,無數的鮮花和喝彩;也許她正是一位普通貧窮家庭出來的女孩兒,曾經遭受過風霜的侵襲,愛情的委屈和折磨,一般女人生兒育女的磨難,然而一切的一切都被無情的年華毫不吝嗇地凋剝了去,逝水東流,徒留下這無盡的悵惘。她可能是拄著柺杖在榻前挪移的,看那微顫不穩的身影,定是一隻手在握著柺杖,另一隻則扶在塑鋼窗框上。她多想走出這間牢籠,自由自在地走動,像窗外的我們一樣。

每天黃昏,每天黃昏,她總倚在窗前。

每天黃昏,每天黃昏,我總會從樓上望見她倚在窗前。

因為早晨我要早起上學,老人身體虛弱恐怕難以起的那麼早。中午我一般只會在學校和家裡度過,樓間距內的大人孩子無不形色匆匆地趕著,自然少了光景,老人也只有索然無味地或坐或躺在床上。晚上太晚是看不見老人的,街燈慘白,黑的樹影晃動出淒涼,老人往往拉了窗簾與無聊的黑夜相伴。老人怕是沒有了老伴,因為我在那個窗口裡從未見過其他人,他的老伴兒和兒女等其他人,她是個孤獨寂寥的老太太吧。有著一個晚來無家可歸的鳥兒一般的孤魂,我經常這樣喟然嘆念著她。

老人心裡怕是裝滿了一生的滄桑,曾經地爭吵、鬥氣、爾虞我詐、勾心鬥角,追名逐利,在慘敗垂危的今天,這生命的盡頭,都顯得那麼得卑微和渺小。她內心肯定積蘊下了善良和慈愛,要不,鄰居阿姨叔叔吵架,別人都沒有看的,她卻站立在窗前張望呢。她一定是想說什麼的吧,我難猜清楚,但我肯定她會想:別吵了,韶華易逝,緣分難得,有什麼深仇大恨的呢?她肯定想起了她的老伴。那該死的,生前常跟我慪氣,淨為了句話,為了點雞毛蒜皮,最終你不是帶了一肚子的不快走了,多愚鈍的傢伙!

她肯定沒有很多的積蓄,否則即便是滿堂兒女都有忙的,她也有僱傭人陪她說話、喂她飯食、甚至走出這間牢籠。就是到敬老院也比這樣強,萬一不行了的話,不是還有工作人員來照顧?

自從那天黃昏我看到二號樓窗前的老奶奶,她的樣子便裝到我的腦子裡。我走進廚房做飯、洗碗,總會有意無意地去望那個視窗,我知道,只要能看到她,她一定是還活著的。看她,這成了我進廚房的一個無形習慣;想著她,這成了我的一個心結支柱。

每天黃昏,每天黃昏,她總倚在窗前。

每天黃昏,每天黃昏,我總會從樓上望見她倚在窗前。

街道上的落葉日漸增多,秋風更烈,窗外的兩棵白楊樹有幾處已露出了光脫的禿枝。那日我因考試成績不理想,很氣惱。傍晚倚了樓頭,當著蕭瑟的寒月寂寞地望著對面的二號樓。我忽然想起,有好幾個黃昏沒有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了。我立即開門走進廚房找最佳位置來探望,依然是空洞的視窗,鏽跡斑駁的窗網裡是漆黑的夜色。我預感,她已經走了。

然而世界好像什麼也沒發生過一樣。黃昏,在樓間距內的水泥地上依然有小孩子們的嬉戲;偶爾還能傳來樓上鄰居的爭吵、打罵聲。沒有人在意一個孤寡老人的去留,沒有人留意那雙倚在窗前的黃昏的眼睛。

我對於老人近在咫尺,從發現她至今已有無數個黃昏時間,然而我未曾認識她。沒有跟她說過一次話,聽見過她的一句話。然而,她倚窗漠然的樣子卻深深地刻進我的心裡,每當生活失落,心情萎靡墮落時,我都會覺得有一雙黃昏的眼睛在注視著我。

每天黃昏,每天黃昏,她不再倚在窗前。

每天黃昏,每天黃昏,我依然能從樓上望見她倚在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