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化卻又碎片化的今天相關作文20篇

資訊化卻又碎片化的今天 篇1

資訊化卻又碎片化的今 ,1006字

當低頭一族塞滿車廂,對地上的空氣熟視無睹時;當你無法再連貫地傾讀一本小說,又因生活的“豐富”而瞬時轉移時,也許不僅捫心自問:“而今的生活怎麼會如此豐富,卻又如此瑣碎?”

當然不難想象,我們遇上碎片化生活的原因是網際網路的發展與資訊化的加深。迷路時,開啟導航;學習時,“度娘”幫助’;生活中各類訂餐軟體、購物軟體、打車軟體和共享單車等也隨之應運而生。資訊化卻又碎片化的生活無時不刻地影響著我們的心態與認知,那麼,既然如此,我們又應如何面對與處理呢?

何為碎片化?言下之意,變得零散瑣碎。網際網路迅速發展的今天,電子產品與各類網路科技的成熟,各類資訊撲面而來,大資料改變著生活,眾人都會感慨今非昔比,在享受豐富多彩、方便快捷的生活時卻忽視我們的生活正因此逐步碎片化。我們獲取資訊如此容易時卻養成了一個壞習慣,閱讀文件有多少人會超過20頁並將其看完;有多少人會去分析其真假,又有多少人又不加思索地去轉發資訊。當今網際網路無時不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時,面對其利弊,有的人欣然接受,有的人置身事中,不堪其勞,更有的人為己所用,獲其迅速、海量資訊時又摒棄所帶來的不好影響。

人們常說,“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在網際網路的環境下,人們網上衝浪,感受它的便捷、智慧、全面時,卻一點點受其禁錮。美國一項研究表明,70%的都市人的,手機如影隨形,無事更會翻看娛樂;27%的都市人,能夠適當且節制的使用手機;3%左右為幾乎為不使用的人們。簡而言之,網際網路產品成功俘獲眾人,而這一現象所帶來的直接弊端不言而喻,思想弱化,閱讀簡化,交際淡化,表述隨意化……,這是一種慢性中毒,甚至可稱為一種慢性自殺。也許那些身為科技工作者,甚至是科技精英,受利益或者更長遠的發展,會忽視這類慢性自殺,可作為一個身處當代時期背景的受奴役者而言,需要注意更需重視。

既然如此,面對並身處碎片化的資訊時代,無需太過苦惱,也許大家都明白以柔克剛的道理,那麼化散亂為整體,化繁為簡,欣然接受一切碎與不碎,在都市喧鬧中尋找一片屬於你的靜謐之地。放下手機,讀本小說,聽著音樂,盡情的舒展自己,去適應和整合這種碎片化的生活,在不足中一步步完善自我,找尋真正符合自己的生活節奏,成為一個“破銬鐐者”,重回自由。

當你面對資訊化又碎片化的今天,不要緊張,不要害怕,只需拿出一點勇氣,去面對,去學會接受,慢慢地你會發現,自己不再受其禁錮,能夠更好的把握自我,能使自己更放異彩。

資訊化的生活 篇2

資訊化的生活作文50 ,562字

隨著資訊化,手機也不僅僅是通訊的工具,還可以玩遊戲,上網等。

想和朋友聊天,也不一定要見面,可以使用聊天軟體,隨時隨地的和朋友視訊聊天。思念遠方的家人,想給他們報個平安,也很方便,通過聊天軟體,可以視訊通話,這樣既能聽到聲音也能看到想念自己的家人,真是兩全其美呀!

以前,想買本心愛的圖書,就必須出門去書店,現在只要在手機上動動手指,就會由快遞員直接把書送到家裡,並且網上書店二十四小時營業,非常方便,也不會因為沒帶錢包而無法付款。說到支付,以前人們總是帶著好幾百元錢出門,為了不被小偷偷掉,藏到自認為安全的地方,非常麻煩。現在有了手機支付,不僅支付速度快,而且不用找零,身上也不用帶太多現金,既安全又方便。

雖然科技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但是他們的“陰暗面”也同時困擾著我們。以前,大人們一有時間,就會陪孩子玩,或者陪家裡老人聊聊天。現在,他們一有時間,就會低著頭陪自己的手機玩。以前,人們一天可以看掉整本書的一半,甚至是一整本書,現在,他們可以在網上看電影,看新聞,把大好時光全都浪費了。也許有人會說,可以在電子產品上看書,既節約錢,還保護環境。但是這樣對眼睛的傷害非常大,現在已經有很多同學都變成了“四眼仔”。

電子產品對我們的生活有利也有弊,我們應該合理的運用他們,讓他們成為真正能對我們生活有幫助的朋友!

資訊化帶來生活碎片化 篇3

資訊化帶來生活碎片化 ,848字

21世紀,資訊科技大力發展的現代,伴隨著智慧手機、線上購物、線上觀看視訊等各種五花八門的產品的不斷出臺、更新換代。人們的生活也開始變得零碎起來。

在碎片化的生活中,最先遭到粉碎的,那就是時間。在資訊科技被髮明之前,人們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做一件事—閱讀報刊,可當網際網路誕生之後,你能通過上網來了解實時。這不但節省了購買報紙的時間,還解決了廢舊報紙的處理問題。在之後智慧手機出現了,在手機上下載某些應用程式,它們能直接推送剛發生的新訊息,這使得你都可以不用搜索就知道這世界上正在發生什麼事件。

說到智慧手機,那絕對是21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它整合了一部分電腦的功能並且體積小易於攜帶,再加上如今較為實惠的價格,到全年齡段人們的好評與喜愛。但是手機的出現使得人們的生活更加支離破碎。在它出現之前,使用公共交通去上班、上學的時間一直是很無聊的。當它出現後,這段零碎的時間被利用起來,人們可以用它來閱讀、娛樂、消費。隨著智慧手機的功能愈發強大,它不再單單作為一個通訊工具。人們不僅在公車、地鐵上使用它,吃飯、睡覺前都在使用,原本自然的、有規律的作息時間被打破。

我曾問我母親:在網購出現之前,您每天要花費多少時間在買菜上?她給了我一個我預料之外的答案—兩個小時左右。母親每天要做飯,所以必須去採購,光是往返於家和市場之間就得花上個四十五分鐘更不用說花費在挑選和採購上的時間了。可是現在有了網購。花費幾分鐘的時間選中中意的產品,然後線上支付,快遞就會送貨上門,省時又省力,網購還擁有著價格上的優勢。這樣就使得購物變得碎片化,人們隨時隨地都能下單購物。

如此碎片化的社會無時無刻地在影響著我們的心態與認知。它加快了我們的生活節奏,使得我們不停地忙碌,使得我們的心境愈發急躁。心境一旦急躁起來,做事就開始變得應付,喪失效率、質量低下。

我認為,生活不能過於碎片化,仍要有一些計劃。計劃之餘再用碎片去填補,充實我們的生活。在追趕資訊帶來的潮流的同時,也不能讓它把我們的生活給擊碎。

資訊化社會的後遺症 篇4

國二作文 ,905字

在現代社會中,隨著越來越多電子產品的出現,人們更多的把生活、快樂和思考基於電子裝置之上。從前由人與人組成的生活和感情正在慢慢崩塌。

現在的人們居住在鋼筋水泥中,使用各類電子產品,他們習慣了用計算機思考出最有利於自己的答案。這些答案或許精確無比,但卻缺少了人類的溫度。

就比如說之前最熱議的一個話題:一個老奶奶倒在路邊無人攙扶,最終導致死亡。這種慘案的發生,僅是源於人們的淡漠甚至說惡嗎?其實並不是。正所謂人之初,性本善,人從出生開始便有著惻隱之心,之所以無人去扶那位老奶奶,只是因為媒體上曾經傳出過有人扶起倒地老人卻被冤枉訛錢的訊息,因此路過的行人在自己腦中權衡利弊後,發現弊大於利,於是果斷捨棄了自己的本心,眼睜睜的看著老人死去。許多人認為這是因為人性的淡漠而造成的,其實只是因為現在的人們大多都習慣於用機械化的思維,宛若一臺冰冷的機器般思考問題,以自己為中心,以個人利益為首要,用大腦精確計算出了利弊,然後將阻礙最後結果生成的東西,譬如本心、本性,統統捨去,最後得出的結果令他們的利益得以最大化,這樣所謂的成功,竟也會讓這些人無愧於心!

類似的事件也越來越多,人心也因此逐漸變冷。比起從前許多人家擠在一個小弄堂裡,下雨了有人幫忙收衣服,左鄰右舍相互幫襯的生活來,簡直如至地獄。現在人們如機器般冰冷的思考方式使得像雷鋒這樣捨己為人的人所剩無幾,那些所謂的成功者都是在冰冷的思考中勝過其他競爭者後,才獲得了他們如計算機般大腦的資本—金錢、地位和名譽。在我心中真正的成功者,是像去年那位為救人而放棄高考的高中生那樣的人,他們延續了人類的思考方式,或許默默無聞,卻是真正人性的成功者。

可笑的是這種順從本心的行為,卻被現在的許多人視為可望而不可及的偉大的善良,更有甚者,還覺得那麼做的人只是為了沽名釣譽。這是真正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導致這樣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人們計算機般的思考中,利益大於一切。

蘋果公司的總裁認為:“我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現在的計算機越來越人性化了,人類的思考卻越來越機械化,這難道不是一種諷刺嗎?

人心不能資訊化 篇5

國二作文 ,980字

在這個資訊時代,科技發展日趨增速。伴隨著人的思想方式、行為模式越發現代化,各領域的科學技術迅速提升,甚至產生了被人格化的人工智慧。它們擁有高效能、高效率,被賦予了非常先進的運作模式,它使計算機一步步向趨近於人又高於人的方向發展。

於是,便有了一個深刻的疑問:“如果人工智慧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人類是否會被超越,被統治呢?”

現今不是沒有這樣的現象發生。中國的天才圍棋手柯潔曾在圍棋比賽上敗給人工智慧操控的阿爾法狗;郎朗的弟子徐子航與能做出人類表情的彈琴機器人特奧比拼彈奏完高難度曲子《野蜂飛舞》的時間,卻以零點幾秒的劣勢收場。然而,在人們驚訝的呼聲與遺憾的目光中,柯潔抹去眼淚說:“雖然阿爾法狗贏了,但它不抱有對圍棋的情感,只在意比分牌上的那個數字。”郎朗評價:“特奧的演奏精準卻沒有情感意念,但子航有,所以他的曲子才更有靈性。”

所以我們會知道,人之所以與人工智慧不同甚至更優是因為人有自己的信念與情感。“人工智慧讓計算機像人一樣思考”並不可怕,只要人懷有自己的價值觀與同情心,仍能走在時代前沿。

但是,如果人類失去了自己的信念情感,像計算機一樣思考,那將會帶來更可怕的後果。

曾有這麼一個實驗,讓人和人工智慧分別呆在兩個房間互相通話並讓人向對方提問,觀測人能否察覺對方是人工智慧。結果發現,提問“上海經緯度是多少?”“中國有多少人口?”等事實理性問題的人往往很難發現,而提問“你有什麼愛好”“最近看什麼書”的更容易發現。現在不妨假設,如果人像計算機一樣思考,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會不會也資訊數字化?人的處世行事會不會只追求結果而變得格式化?整個社會是否也會程式化?

這不是謬論,因為我們身處在一個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周圍的一切都在趨近計算機,而人—這種會隨環境而改變的生物難免不會變化。與此同時,社會也在愈發複雜,在現實社會中立足依然困難重重,很多時候結果都是最重要的,這就致使人心趨向功利,為了結果而寧願捨棄價值觀與同情心了。計算機遵循指令只求結果,若人也如此,那人何以為人?現實世界與程式世界有何不同?這才是“人工智慧統治人類”,是這個時代的悲哀。

因此,在這個時代中,我們應該一面面對著科技的洪流,一面堅持初心—有信念、有情感、有追求。科技發展確實是第一生產力,但這個社會中,在我們的人生中,所需要的遠不只是格式化的“生產”。

論人類資訊化 篇6

國一作文 ,820字

回顧歷史,一項項偉人的成就,一件件先進的發明,都為這繽紛世界帶來了華麗的裝飾,世界成長的漫漫長路,現也終於踏進了資訊化時代。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智慧手機,隨身平板,掌上電腦相繼推出,當然,有了這些,也不免少不了社交軟體。

所謂社交軟體,即社會交際的軟體,按理來說,是幫助促進人與人的交流,人們通過各式各樣的平臺接觸社會,使自己跟上大眾的腳步,我相信,大多數人運用社交軟體不僅僅是為了方便與朋友家人溝通,更是不讓自己顯得低俗落後,通俗地用一句話來說,便是“身邊的人都用,你怎麼那麼out”。是的,不可否認,社交軟體確實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且幫助我們追隨時代的變化。然而,漸漸的,人們好像已沉迷與資訊化中,從而造成了人類資訊化。換句話說,人們已被資訊媒體矇住了雙眼,變得和計算機一樣,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

就如前一陳子網路上火熱的“碰瓷”。老人在馬路上被車撞倒,人們的第一反應不是衝去伸出援助之手,而是懷疑老人是否是真的受傷,懷疑老人懷有心機,以這次車禍來騙取司機的錢財,從而圍觀的人們停滯不前,面面相覷,沒有一個人心懷同情去攙扶一把。試問,現在的社會是怎麼了?從前人們弘揚雷鋒精神,學習他“做好事不留名”的偉大精神,可是,對比現在,人們的思想竟已落後至此嗎?我為此扼腕嘆息,為大眾的沉淪感到悲哀。可以說是他們是被社會資訊化概念衝昏了頭腦,疑心大過於同情心。不敢想,再這麼下去,我們的生活還有什麼繽紛多彩,有意義可言?

新年的餐桌上,雖說大家圍坐一桌,團聚吃喝,但並非以往的性質,現在,能看到的場景便是中青年人手拿手機,指尖快速滑動螢幕,敲擊鍵盤,喊著“一起搶紅包”,熱鬧至極卻沒有人關注坐在沙發一邊的爺爺奶奶安靜地低頭吃著餃子。

朋友們,該醒了,該從網路資訊的陶醉中睡醒了,我們的世界生活不能如此頹廢下去,放下手中的智慧手機,維護人與人之間基本良好的交際吧。

願所有的人們都能做美麗的,做不受惑的人,這樣,世界才會更美好。

共享的資訊化時代 篇7

記敘文 ,812字

日前,出現了越來越多大家可以共同享用的資源:ofo、小鳴、Evcard等等。這些共享資源正在潛移默化、悄無聲息地改變著我們的城市。

自從20世紀70年代的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誕生,人們的生活觀念就有了巨大的改變,全球資訊網、因特網的出現,將人們家庭的資訊以一種似乎不可能達到的速度飛一般地傳送到世界各地,傳送到千家萬戶。

正是因為這些網際網路絡的誕生,一些人們產生了“讓資源共享”的理念。自2015年年末第一輛摩拜單車在北京誕生,人們的生活理念便出現了改變:自行車、雨傘等一些“私人財產”,因為受到了“共享理念”的影響,適用範圍不再侷限於家庭,而可以遍佈整個城市使得家家戶戶都能享受到“共享資源”,我想,這應該就是“共享資源”最大的益處。

一次在路邊,我看見一位行色匆匆的路人,只見他不停向飛馳的計程車招手,可司機們就像是沒有看到他似的。這時,他看見一旁有一輛名為“享騎”的電單車,只見他拿出手機,對車牌掃了掃碼,不過幾秒鐘,便騎上車,揚長而去。現在“共享資源”的發達程度,雖說還不能取代人們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但卻十分方便,這件事便是其中一個很好的論證。

共享雨傘,共享單車,共享書店,共享汽車……這些在日常生活中對我們十分重要的生活用具,甚至一些人們“竭盡財力”想要購得的“寶貴財產”,現在都變成了大家能夠共同享用的資源,既低碳環保而又不浪費錢財,共享資源的許多優勢,已經可以取代人們日常依賴的名牌豪車,私家寶馬。

截至目前,共享資源的範圍已經遍及國外,在紐約,在倫敦,在阿拉斯加,在佛羅里達,共享資源都得到了外國友人的一致好評,也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認可和喜愛。

現在,這些共享資源正逐步地將我們的城市打造成一個共享化、資訊化的現代化城市,無論男女老少,都能享用到共享資源帶給他們的便利與快樂。相信在這個先進觀念、先進思想的驅動下,我們的家園,我們的城市,我們的世界,都會變得更加燦爛,更加繁榮,更加美好!

碎片化的一天 篇8

碎片化的一天作文90 ,871字

這個週末,媽媽一大早把我叫起來,對我說了一句:“媽媽要去辦公室一趟,你在家裡把那四本書看完,晚上我回來要檢查你閱讀的效果。”我把眼睛睜開一條縫,迷迷糊糊的說了一句“知道了”就繼續躺了一會兒。

十點左右,我醒了。於是起來穿好衣服,刷完牙洗完臉後自己訂了個午飯。吃午飯時,我才回想起媽媽說的話,她回來之前要看完4本書!這才胡亂吃幾口,看看時間,已經十一點半了。

看第一本書時,一個電話響了起來:“您好,請問是xxx家嗎?需不需要購買車險?”我沒好氣的回了一句“不需要”,就繼續看書了。

書中的主人公曆盡千辛萬苦,跋山涉水,為了去大師家求教。我的心情時而跌宕起伏,時而心潮澎湃,時而忐忑不安。彷彿身臨其境似的。

就在我看得正起勁時,一條微信發來,說他們吵架讓我評評理,我看書的心情一下子灰飛煙滅。取而代之的是我心中的怒火。火冒三丈的我直接發了段語音“你們的事和我有什麼關係!”訊息一發出,他們就一聲不吭了。

現在的我也沒心情看書了,出去走走散散心吧!

散心的時候,我看到一位老奶奶過馬路時沒人攙扶,所以走路很慢。我一個箭步跑過去,攙扶住了她,扶著她過了馬路。

回到家,我看了看牆上的時鐘,現在是下午一點半。我就又走回自己的房間,看起書來了。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就到傍晚了。我也看完了三本書,正在享受著第四本書帶給我的樂趣。就在這時,爸爸出差回來了。說我要幫他拎東西,而且有很多。我一刻不得閒,立即起身幫他搬東西。

搬完了,我累得直喘氣,心臟撲騰撲騰的跳動著,額頭上直冒汗。

爸爸從冰箱了拿了一根冰棍獎勵我,我一看到冰棍,頓時心花怒放。二話不說撕開包裝吃了起來。

吃完了,我看了看時間,是晚上七點,我要趕緊看書了。這才趕緊跑進書房閱讀起來。

過了一會,媽媽回來了,我也看完了書,並且複述給了媽媽聽。媽媽聽後表揚了我,說我按時完成了任務。

我覺得碎片化的時間有好有壞。有時候,我們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做很多別的事,這樣不僅可以節約時間,還可以不浪費生命。可是,有時碎片化的時間有很多困擾,比如會耽誤你的時間,浪費你的時間。所以如何好好利用它才是關鍵。

碎片化的一天 篇9

碎片化的一天作文90 ,871字

這個週末,媽媽一大早把我叫起來,對我說了一句:“媽媽要去辦公室一趟,你在家裡把那四本書看完,晚上我回來要檢查你閱讀的效果。”我把眼睛睜開一條縫,迷迷糊糊的說了一句“知道了”就繼續躺了一會兒。

十點左右,我醒了。於是起來穿好衣服,刷完牙洗完臉後自己訂了個午飯。吃午飯時,我才回想起媽媽說的話,她回來之前要看完4本書!這才胡亂吃幾口,看看時間,已經十一點半了。

看第一本書時,一個電話響了起來:“您好,請問是xxx家嗎?需不需要購買車險?”我沒好氣的回了一句“不需要”,就繼續看書了。

書中的主人公曆盡千辛萬苦,跋山涉水,為了去大師家求教。我的心情時而跌宕起伏,時而心潮澎湃,時而忐忑不安。彷彿身臨其境似的。

就在我看得正起勁時,一條微信發來,說他們吵架讓我評評理,我看書的心情一下子灰飛煙滅。取而代之的是我心中的怒火。火冒三丈的我直接發了段語音“你們的事和我有什麼關係!”訊息一發出,他們就一聲不吭了。

現在的我也沒心情看書了,出去走走散散心吧!

散心的時候,我看到一位老奶奶過馬路時沒人攙扶,所以走路很慢。我一個箭步跑過去,攙扶住了她,扶著她過了馬路。

回到家,我看了看牆上的時鐘,現在是下午一點半。我就又走回自己的房間,看起書來了。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就到傍晚了。我也看完了三本書,正在享受著第四本書帶給我的樂趣。就在這時,爸爸出差回來了。說我要幫他拎東西,而且有很多。我一刻不得閒,立即起身幫他搬東西。

搬完了,我累得直喘氣,心臟撲騰撲騰的跳動著,額頭上直冒汗。

爸爸從冰箱了拿了一根冰棍獎勵我,我一看到冰棍,頓時心花怒放。二話不說撕開包裝吃了起來。

吃完了,我看了看時間,是晚上七點,我要趕緊看書了。這才趕緊跑進書房閱讀起來。

過了一會,媽媽回來了,我也看完了書,並且複述給了媽媽聽。媽媽聽後表揚了我,說我按時完成了任務。

我覺得碎片化的時間有好有壞。有時候,我們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做很多別的事,這樣不僅可以節約時間,還可以不浪費生命。可是,有時碎片化的時間有很多困擾,比如會耽誤你的時間,浪費你的時間。所以如何好好利用它才是關鍵。

碎片化的一天 篇10

碎片化的一天作文10 ,1512字

21世紀正是網際網路步入家庭的年代,每一年,它都在顛覆著我們的生活,做出新的創新。它彷彿是個潛力無限的天才少年,每一刻它都改變著我們對它的認知,這就是網際網路加,這就是2017、。

小明,一個普普通通的初二學生,一部手機,一臺電腦是他的標配。這天,一個看似平凡的週末清晨,陽光透過了窗簾,溫柔地灑在小明的被褥上,撫摸著小明的臉頰,外面的鳥兒發出清脆的叫聲,彷彿在奏著清晨的頌歌。小明睜開了朦朧的眼睛,可是叫醒他的,並不是這些美妙的事物,只是他手機中昨晚設定的鬧鈴定時奏響的流行音樂。

只見小明踹開了被子,蹬上拖鞋,吧嗒吧嗒地走進了衛生間,手裡仍然攥著他的手機。摁開嗡嗡響的電動牙刷,在牙齒上簡單的劃了劃,開啟手機,開始瀏覽他的"微信朋友圈",在這個社交圈裡,他的一些同學、朋友和親戚在上面分享著文字和照片。小明慵懶地劃拉著螢幕,漫不經心地瀏覽著,偶爾點個贊或者評論兩句,卻不知道白白的泡沫已經滴在了他的腳上。這時她看見了他媽媽發的文字和一張圖片,小明的嘴角微微上翹,淡淡地笑了—原來他媽媽在朋友圈上自豪地貼上了一張小明昨天參加籃球比賽的照片,還留言道:我家兒子真帥!小明的內心有一絲溫暖和感動,靜靜地回味著。可就在這時,他的媽媽突然奪門而入。她一眼看到小明正在玩手機,臉上瞬間就變了樣兒,她一把奪過小明的手機,又開始了嘮叨,連什麼“怪不得昨天作業錯那麼多”,“活該把練習本兒弄丟”都扯上了,嚇得小明差點兒把泡沫嚥到肚子裡,看著媽媽離開的背影,心中的溫暖蕩然無存…

簡單地吃完了早飯,小明開始奮筆疾書趕作業。沒過一會兒便汗流浹背,衣服黏黏地粘在小明的背上難受極了,小明一邊抱怨衣服不透氣,一邊又開啟手機在″淘寶"上尋找T恤衫。各種款型,尺碼琳琅滿目,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而在小明的眼裡,那只是短短的兩分鐘,最終,小明把幾件心怡的衣服放進了存於他網路客戶端的“購物車”,抬頭一看,已經12點了。低頭瞄了一眼自己的作業本,字跡聊聊無幾,有的還寫出了格子,小明重重地嘆了一口氣,心裡彷彿是熱鍋上的螞蟻,既怕交不成作業被媽媽罵,內心又感到一絲空虛。“這手機真能打發時間”小明自嘲著。

就在這時,手機有訊息提示了—原來是學校的“微信公眾號”!小明一拍腦袋—“完了!”。原來下午還有學校的網路課程。小明連忙輸入了網址,點開了直播網頁,真掃興,又是枯燥的課程!更令人棘手的是,明天一早就要交觀後感了。現在作業還沒有寫完,看來又要"挑燈夜戰"了…

課程講完了,但小明的思緒卻一直很混亂,而且毫無寫觀後感的靈感。蒼黃的燈光前,這樣一個初二的中學生,看著手機螢幕中反射出來自己的樣子。

是時間過得太快了嗎?

究竟我做錯了什麼?

留給他的,只有沉默…

連平時在他眼裡萬能的手機,也暗淡無光…

在我們的眼中,這樣一部智慧手機,彷彿是一扇通往網際網路的大門,門外的世界是多麼的複雜,多麼的誘人。即使當我們回首望著現實世界的美好,也可能只是冷漠地無視了。是啊,網路能給我們帶來很多。是知識,是樂趣,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個喬裝打扮的怪獸。你越接近他,他就吞噬你更多的時間。網路給人們帶來碎片化的生活—"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學習…",而網際網路每一個縫隙中卻都填上了大量的時間,將原本計劃好的時間擠了出去,看似的光陰似箭,其實只是因為你沉迷於網際網路而帶來的副作用。

小明對於網際網路依賴看似是很極端的,但卻是我們這些初中生的縮影,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深思,應該做出改變!

記住,當你走出了虛擬世界的幻影,讓現實世界的陽光照進你的心田時候,你將會發現—你錯過了許多,世界是那樣的美好!

遇上碎片話的生化 篇11

遇上碎片話的生化作文 ,811字

隨著科技一天一天地高速發展,我們的生活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幾天不上網,就會被時代淘汰。

想一想我們的每一天。早上,被手機鬧鈴叫醒。吃完早飯,準時出門。坐在公交車上聽著收音機播報著早新聞,關注一下最近的熱點新聞。放學回到家,拿出手機,到微信、QQ、微博上刷刷動態。做完作業,拿出手機看看小說,打打遊戲,最後到了睡覺的時間,上床睡覺……這就是如今我們的生活—碎片化的生活。

仔細想一想,我們已經多久沒有坐下來,好好的讀完一本紙質的書了?多久沒有在路邊買報紙看了?作為生活在都市的人們,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手機,離不開電腦,離不開電視等等。我們已經習慣了無聊的時候拿出手機,逛逛朋友圈,刷刷微博,隨手就發一條朋友圈,讓大家知道你在做什麼。只要用一個小小的軟體就可以知道要去的地點,可以檢視最近的新聞,可以預知這幾天的天氣……我們習慣了用淘寶、天貓、京東等軟體來網購,連菜場都不用去,就可以吃到新鮮的菜。

想想我們的爺爺奶奶。我們在一天天的長大,而他們卻在一天天的老去,留給他們的時間越來越少了。每到春季,他們最渴望的就是能與我們多說說話,多聊聊天,本來就很少去看望他們,而到這個時候,我們還是隻盯著手機看,似乎在和手機過年。吃飯的時候拍張照,立馬上傳到朋友圈和微博。隨後,餐桌又恢復到之前的冷清……對於外婆外公爺爺奶奶的問候,回答的最多的就是“嗯”“對”“是的”這幾個簡單的詞,過年不再像記憶力那麼熱鬧了。

記憶中的聚會都是大家在互相聊天,或者是外出購物。而現在,雖說是出去聚會,還不如說是換個地方看手機。大家看微信的看微信,打遊戲的打遊戲,或者就是自拍發朋友圈,在外面待幾個小時過後又回到家裡。

這就是如今我們碎片化的生活,手機、微信、QQ、微博等軟體就是它的只要原因。讓我們試著放下手機,試著拿起很久沒有看的書,認認真真的讀一遍,好好的感受自然,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美好。希望我們減少碎片化的生活,多多關心生活。

碎片化的一天 篇12

碎片化的一天作文50 ,558字

在現在的生活中有許多事情因為各種原因被碎片化了。比如在睡覺被一個工作電話吵醒,在閱讀時被一聲門鈴而打擾,在寫作業時被一位客人的來臨而中斷等。

禮拜六,我本想一天都沒有事,想一覺睡到大中午,可是一大早,我被爸爸的電話吵醒了,是單位叫他去加班,他連滾帶爬地起床,胡亂地刷了一通牙,清水衝了一下臉就走了。等他走後,我又躺在床上睡著了,一個小時過後,我們家的門鈴又響了起來,因為家裡沒人我只好睡眼朦朧的爬起來去開門,我接起可視對講機問道:“餵你好,你是……”對講機那頭說來:“你好,快遞”“嗯好,稍等”我邊說邊摁開了大門的開關。我簽收好快遞鎖好門,又一下子躺到了沙發上,想在睡一會兒,沒到三分鐘我手機的鬧鐘響了,原來是因為到了12點該吃飯了,我只好跳下沙發一邊刷牙洗臉一邊訂外賣,吃好香噴噴的老鴨粉絲湯,我坐在陽光下開始津津有味的看起了《故宮裡的大怪獸》當我正看到關鍵的時候,電話急促的響了起來,我不耐煩的接起電話說:“喂,誰?”“我,明天要去參加一個喜宴,所以我把你的課調到了今天下午,等會兒,我來接你。”媽媽的一通電話打破了原有的寧靜。我只好慢吞吞地換了衣服,拿上書包,乘上了媽媽的車。

就這樣我一直上到了傍晚,外面綿綿的細雨彷彿在說:“你的一天可真忙!”我想這就是現在的生活—被分割的生活,被碎片化的生活。

碎片化的一天 篇13

碎片化的一天作文80 ,770字

清晨,小A被鬧鈴吵醒,“真困啊!”他說道。話音剛落,就聽見媽媽的聲音:“小A,快起床,利用媽媽燒早飯的時間再讀一會兒英語!”小A只好不情願地拿著英語書跟著錄音讀了起來。然後,吃早飯、刷牙、洗臉、上學。

上學路上大約需要一刻鐘,小A早就把老師說的:利用碎片化的時間背背課文這句話給拋到了腦後,拿出手機點了幾首自己喜歡的歌曲聽了起來。清風在耳邊吹拂,好不愜意!

上午的課結束了。吃午飯時,小A心想:終於可以歇一會兒了,何不利用午休時間看一會《哈利。波特》呢?於是,他捧起這本最喜愛的書津津有味地讀起來。誰知,讀了五分鐘就被打斷了,英語老師找他去辦公室背課文。回到教室,剛坐下,想繼續讀《哈利。波特》,數學老師又來了,抓學生訂正。唉!中午的時間就這樣被碎片化了。

下午回到家,他一看備忘錄就傻了眼,怎麼有這麼多作業呢?真是禍不單行!小A只好把晚飯前打籃球的時間擠出來去趕作業。正當他苦思冥想時,手機“嘀”地一聲響,原來是同學小B在群裡發了一條求助資訊,說他今天備忘錄忘記抄了,要麻煩哪位大俠給他拍一下備忘錄。小A一向助人為樂,立馬拍好備忘錄,傳送給小B。可是,剛才的解題思路卻已經忘了。

吃完晚飯,小A用手機錄了一段英語趣配音,發到朋友圈裡。不一會兒,發現自己的朋友圈裡有朋友發來了點贊,忙去看看關注自己的人都是誰,還時不時和朋友們互相調侃幾句。就這樣,不知不覺中,半個小時過去了。直到媽媽來催促,小A這才戀戀不捨地放下手機,去寫作業。最後在臨睡前,在微信朋友圈裡安慰一下還在與作業“苦戰”的朋友。

這就是小A碎片化的一天。

在二十一世紀,物質和精神生活空前豐盛的今天,我們的生活被分割成無數碎片,令人眼花繚亂,又不免走馬觀花。如果我們能遠離手機,重拾書架上早已塵封的書本,靜靜地享受一段不受干擾的獨處時光,細細地品味文字的魅力,不是更有收穫嗎?

沒有碎片化的一天 篇14

沒有碎片化的一天作文 ,551字

“真是受不了你了,把手機交出來!”老媽不耐煩的說,“不嘛,我還沒看完這篇文章呢。”“《最新的段子,保證你笑出腹肌》,這也能叫文章?寫作業去!”

我只好拿出作業寫了起來。寫著寫著,就遇到了一道很長的題。習慣性的想伸手拿手機,突然想起手機已落入老媽的手裡。誒自己想吧,呵,沒想到這看起來長長的一道題,仔細想想還蠻簡單的。

不一會兒,作業就被我“終於做完了”。一看鐘,呀,才過了15分鐘。可離吃午飯還有一段時間,沒有手機,那可怎麼辦?

這是老媽走了進來,給我了閱讀器“有空別就知道看手機,多看看書,要會利用閒暇時間,把《西遊記》的原版看了。”我接過了閱讀器。這原版《西遊記》有很多文言文,看起來比其他現代文的書難理解多了。

嗯?這句話怎麼這麼熟悉?“你爺爺我已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這“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越,看越熟悉。對了,這不是同學前幾天發的一個表情包嗎。沒想到居然是從《西遊記》裡拿出來的。

“快出來吃飯,要不然就涼了!”老媽在廚房裡叫著,“再等一會嘛,等我看完這一章!”這一張真是太精彩了,我甚至不想放下手中的閱讀器。

等等,昨天,我為了看完一章小也說過同樣的話。但與其說是看小說,不如說是想乘機刷刷微信,打打遊戲。我們的時間被碎片化了,又有多少人會像今天的我這樣,一心一意的看書呢?

碎片式的資訊 篇15

碎片式的資訊作文80 ,803字

幾十年以前,如果你問一個人怎麼了解新聞的,那麼他會說,當然是看報紙啊。如今再問同樣的問題,回答卻變成了“手機APP啊,你難道不用嗎”。

各種現象表明,超資訊化時代已經來了,各式各樣的碎片式的資訊源源不斷地流入人們的生活,人們的眼睛。比如,你在昨天買過一個東西,那麼今天,如果你在上網,就會有各式各樣的不同網站的彈窗廣告向你“推銷”幾乎與你昨天買的東西一樣的東西。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你昨天買了東西,那麼有關於你買過東西的資訊就已經進入到了大資料當中,而那些網站會對幾千萬人買的東西進行篩選,從中找出你的資訊,並在你上網時以彈窗廣告的形式展現出來。

你也許會問,什麼是大資料?顧名思義,就是非常多的資料集中在一起,而且數量多到你沒法想象。例如谷歌地圖拍攝街景時用的裝置,每臺每天產生的資料大約是1T,也就是1024G。而這只是一臺裝置。可以想象,所有裝置每天產生的資料是驚人的。

面對這麼多碎片式的資訊,如果全部看一遍,是不可能的,當然要有應對的方法。

首先,就是要進行資訊的篩選。許多網站中都有篩選這個選項,你把你想找的東西的特徵選出來,便能捨去大部分無用的資訊,節省時間。但有時,如果篩選的過細,有可能就會有錯誤的資訊。

其次,要進行辨別。你要明白,不是所有的資訊都是好的,千萬不要被一些錯誤的資訊所誤導,在接受前,多考慮考慮。

最後一點,要學會拒絕。每天的空閒時間裡,與其一直泡在碎片化的資訊中,不如多面對面與別人交流交流,或是出門散散步,運動運動,既有利於身體健康,也不會被那些碎片式的資訊所困擾,一舉兩得。

然而有時,碎片化的資訊並不是一文不值。比如在工作時,一直全神貫注地盯著電腦是很累的,這時突然跳出來的新聞、廣告,不但可以稍微放鬆一下,還可以瞭解現在世界上都發生了什麼有什麼大事情,可以為晚上回家與家人或吃午飯時與同事增加話題。

碎片化的資訊時代是不可避免的,要看你怎麼去應對,才能在其中勝出。

碎片化的一天 篇16

碎片化的一天作文90 ,917字

“叮零零,叮零零”,鬧鐘急促地想了起來,我勉強的睜開了眼,眼前的一切卻令我頓時清醒。這是哪裡,怎麼家裡的擺設都不同了?更另我驚奇的是,我發現了還有一個大號的“我”,我注意到了電子鬧鐘的顯示屏上出現的是2037年!哇,我來到了20年後的今天。

哎,今天可是週一啊,他怎麼還是和我小時候一樣,愛睡懶覺?不應該上班嗎,不會遲到嗎,七點半啦。我急忙搖醒了他,只見他不急不忙地起床,徑直走向衛生間刷牙去了,人還未到,廁所的鏡子竟然變成了透明顯示屏,一條條資訊映入眼簾,不用翻手機了,太神奇了,我心想。“叮”這時廚房又傳來聲音,我急忙跑過去一看,我簡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三明治烤好了,果汁也榨好了,哇,都是我的最愛,看來我的口味一直沒變。怪不得那麼篤定,原來一切盡在掌握!

吃完早飯,我們心滿意足的上班去咯。地鐵上,我終於看到了手機,好輕薄柔軟的一款防摔手機,還沒等我反映過來,手機的電臺功能自動開啟,我的個性電臺!全是財經和科技類新聞,時不時還會出現視訊,看來我從事的工作與此有關。不一會兒,目的地到了。

剛進辦公室,包一放下,電腦就自動打開了,刷臉呀,螢幕上彈出了一張一週及今天的工作計劃表。真詳細,替我都安排好了,想的真周到。一個上午,工作效率真高。

中午十二點,電腦準時跳出了“午休”的字樣,我們來到了公司食堂,同樣刷臉,一張選單出現在領餐檯前,一張根據我的口味和身體狀況總結出的健康餐單子放在我面前,不用在糾結吃什麼了,美味又健康!休息片刻後,我們來到公司的健身房,我一邊在鍛鍊我的腹肌,一邊和同事愉快地聊天。

時間過得真快,運動後的我精神倍增,下午的工作應付自如,還忙裡偷閒叫了個下午茶,當然也是健康飲料哦。

忙碌的一天終於結束了,回家的路上,手機定好了今晚和明早的早餐,決定放鬆一下,網上圖書館去溜一圈,繼續看著沒看完的書,全球國家圖書館都實現了資源共享,足不出戶,看天下。

正在我好奇的翻閱時,我感到我的耳朵撕裂般的疼,於是我睜開了眼,原來一切都是夢!

真是神奇的一天,不管夢境和現實的差距有多遠,科技帶來的分分鐘的時間利用卻是另我大開眼界,或許我現在沒有這些裝置替我做這些事情,但是有限的時間如何高效的利用,我應該可以做些什麼!

碎片化的一天 篇17

碎片化的一天作文90 ,948字

對我來說胖是令我最煩惱的缺點,經過暑假短短的兩個月我又胖了幾斤,開學後老師和同學見到我第一句話都是:“呦!這兩個月過的美滋滋啊!”我只能內心嘆氣:唉,長得胖怪我咯。於是經過我的三思而熟慮後,我決定減肥!

“啊!校服的上衣又穿不上了!”我滿面愁容的照著鏡子,拉拉鍊的聲音清晰可聞,旁邊還時不時的傳來幾聲妹妹的譏笑聲,我只能哀哀嘆息,自愧不如。

“叮鈴鈴鈴鈴—”鬧鐘又準時準點的響了,而我卻賴在床上像一灘爛泥一樣,好不容易讓自己的大腦重新啟動,再次開機成功後,又想到自己第二重要的任務减肥,又開始自怨自艾。愁眉苦臉的我吃完早餐後趁著爸爸妹妹還沒下樓便想出去散步消食。剛走幾步我就有了想回去的心,可又想起自己這麼胖,怎麼有好的心態面對大家呢?我只能繼續走了下去。空氣清新的鄉間小路走起來就是舒服,那微風拂過臉龐讓我有種想飛起來的衝動,又匆匆的走了起來。回到家時,爸爸已經發動車子準備走了,我趕忙背起書包竄進車裡,差點被卡住了,還好我還沒有胖到那種地步。

今天又被封路了,對爸爸來說很不好,可我卻心生一計:“爸爸你把我們放下車去上班吧,我們自己跑過去好了,反正也不遠。”妹妹瞪了我一眼傲嬌的說:“你要走自己走我才不要呢!”我哼了一聲便下車向前走去,妹妹只好極不情願的跟著我跑去學校。

教室裡的人差不多都來了,我也趕緊坐下,隨便的從書包裡翻出一本隨便什麼的書來,隨便的看了兩眼就聽見老師在門口喊道:“有誰願意幫我去一號樓取點東西呀?”我心裡一想:這正是一個減肥的好機會啊。於是在人群中一隻肉肉的手舉了起來,那正是我:“老師我來幫你吧。”她將信將疑的看著我,我回給了她一個肯定的眼神便踏上了路途。

“嘿咻嘿咻,怎麼這麼多臺階啊,真是累死了!”埋怨的聲音迴盪在空蕩蕩的教學樓裡,漸漸的消失得無影無蹤,只留下我憤恨的背影。

終於回到教室了,還是坐著舒服啊。於是我一坐坐到了放學,才起來收拾書包回家。本想吃完飯去散步可作業實在太多了,只能放棄這個念頭了。“終於寫完作業了,天都那麼黑了還是洗洗睡吧。”又猛地想起來我可以做俯臥撐減肥啊,剛做一個就趴倒在地上,我毅然決然的打消了這個念頭:“上床睡覺。”我做了一個我最滿意的決定,美滋滋的睡著了。

碎片化的時間真是不經用,減肥計劃又一次終止了。

我的碎片化的一天 篇18

我的碎片化的一天作文 ,716字

天矇矇亮,窗外的麻雀在嘰嘰喳喳地討論著早上要吃些什麼。屋內,我安穩地躺在床上做著美夢,突然一陣急促的鈴聲從床頭的手機中發出,打破了這安逸的畫面,新的一天即將開始了。

收拾妥當,拿起母親為自己準備的早餐,匆匆忙忙地走出門,向著學校的方向前進。坐在擁擠的公交車上,帶著耳機,聽著節奏輕快的音樂,看著公交車上形形色色的人們,有的在低頭看手機裡的新聞;有的在用手機QQ或微信與他人互發簡訊聊天;還有的倆隻手緊緊地抓著自己的手機,目不轉睛地玩著手機上的遊戲。我看著路旁的建築與景色,也看著那一批批下車的乘客們,終於我的目的地到了,摘下耳機,手機關機,放在書包中,走在前往教室的路上,日復一日地重複著一樣的生活。

隨著的下課鈴聲的響起,這便預示著上午的課程也就結束了,來到食堂,排在擁擠的隊伍中,緩慢地移動著,身旁幾個女生拿著手機低頭討論著娛樂圈裡的八卦新聞,而我站在一旁想融入她們其中,卻發現自己對這些並不感興趣,只能默默地站在一旁,瀏覽著今天的新聞,似乎這才是我真正所期望的那個世界。

下午五點,所有人都揹著書包與自己的三倆好友共同走出校門,但是他們幾乎人人都捧著一個手機走出校門,或許是在聯絡自己的家人,亦或是乾點別的什麼。回到家中,吃好飯,洗好澡,拿出今天老師佈置的作業奮筆疾書的寫起來,直到門外客廳裡晚間新聞的音樂響起,我放下了手中的筆,躺在床上,拿起手機,開始刷微博,等到自己實在困得不行,便放下手機,定好鬧鐘的時間,靜靜地等待明天的到來。

流動的現代化世界,是由即將淘汰的事物拼湊起來的。在這樣一個世界,我們的思維方式越來越碎片化。除了自我滿足,沒有任何事值得持續投入,永恆追求,我們的生活也分裂成更多的碎片。

但,我們樂此不疲。

資訊化對我們的影響 篇19

資訊化對我們的影響作 ,908字

我們的生活正在被資訊化影響著。我們獲取資訊的途徑很多,如電腦、手機、新聞等,對於我來說,資訊較多來源於手機。手機既方便了我的生活,又對我的學習帶來了幫助,但是也讓我成為了“四眼”。

手機能讓我們學習很多我們不知道的知識,如上網課、作業幫、奈米盒等,在家可以進行方便快捷的網上支付(如購物、外賣、訂位等)和通過手機看大量的新聞資訊。記得有一次,我有一道在練習冊上的題目沒做出來,我去請教我媽媽,她把題目看了一遍,用她的方法把它做出來,我對她很崇拜,但媽媽說:“雖然我做出來了,但好像不是你現在學的方法,你到作業幫上去搜索一下,看有你現在學的方法嗎?”我搜索了一下,哇,有很多關於這道題的解決方法和解題思路。我看了一下,找出最符合我現在學的那一課的方法和解題思路,認真學習,並弄懂了這類題的解題思路,讓我在課後練習中舉一反三。

但是手機也是會讓我們沉迷於它,無法自拔。記得我看過一個視訊是關於手機的:一個12歲的小男孩因為沒有遊戲金幣而不能再玩了,就向爺爺要錢時,因為爺爺知道如果給他錢的話,他就會整天捧著手機不放而不去做作業,本身是全班第一名考雙100分,自從有了手機做作業不經過大腦思考而抄答案,最後變成了倒數第一名,只考語文、數學40分,他也每天去老師辦公室,也成為“常客”。所以拒絕了給他錢。誰知,小男孩不聽別人的勸說,就拿刀威脅爺爺給他錢。還說:“給錢,否則你會被我殺死的,快點,3、2、1、”爺爺把木棍伸向他,他用刀砍掉木棍的一段,一段、二、三,爺爺的木棍只剩下一點了,小男孩才肯罷休。後來記者從爺爺那兒得知那部手機是他父母給他的,是他的父母嫌他太吵而給他手機,但當時只是讓他打電話用的,因為他上學比較遠,他如果放學晚可以打電話給爺爺,但沒想到他會下載王者榮耀,是因為他看別人玩得很厲害,他不服他比別人差才下的。早知道這樣的後果,當初就不該給他手機。看完這個視訊,讓我不禁感嘆:現在,手機雖然讓我們學習許多的不知道的知識,但是也要控制時間,否則會沉迷於手機,不利於身心健康。

一味地控制中小學生不用手機是不對的。用手機的前提是不影響學習和有自控能力,只有這樣才能讓中小學生更好地利用手機這個工具,為他們服務。

時間碎片下的碎片化閱讀 篇20

時間碎片下的碎片化閱 ,811字

看到“碎片化”這三個字,思緒帶出了一個從小學開始,學校舉辦的讀書節活動時的調查問卷上總會出現的,屢用不爽的問題:請問你平均每天的閱讀時間是多少?

小學時的答案大概是一至二個小時,到了初中,時間減少到半小時到一小時,現在高中,在忙碌的學習和成堆的作業中,我斟酌著在問卷上寫下三十分鐘。真是羨慕小學時候的我,忍不住懷疑那時候的我怎麼這麼閒。

忙碌的生活還是需要放鬆的,我的放鬆方式總是固定那幾個,讀書看漫畫做手工之間來回切換。而我所閱讀的所有書目中,除了一些比較有名的,老師推薦的閱讀書目,剩下的則是各種各樣的小說。身邊的很多人說,用電子書閱讀起來總歸是沒有實體書那樣有感覺的,可是我的想法和我的朋友們有些不同,比起實體書,我更喜歡電子書。理由和同樣喜歡電子書的人們不約而同:方便啊,輕巧啊,書目多啊。讚美科技的發展。

因為時間的碎片化,閱讀也變得碎片化。這碎片化的閱讀時間和電子書讓我能夠同時閱讀兩三本書,卻少了以前的沉迷書中無法自拔,已經許久沒再出現別人喊了三四遍卻仍在書中幻想的局面。這本應是好事,卻讓我有些許惋惜。雖然每次閱讀的時間很少,我只能在課間,在完成作業後,亦或者在睡前閱讀,但是一天的時間過去,半個小時往往還是可以攢到的。

我並非特別喜歡同時閱讀兩三本書,但是卻常常“不小心”那樣做。碎片化的閱讀使得書中的劇情發展變慢,讀完一本書往往要用以前兩倍的時間,然而在這段時間裡,也許是旁人或友人又推薦了本好書,也許是自己手癢又找到了本有趣的小說,在試讀這些書目時,被劇情勾了魂兒。彼時事情又發展成了這本書放不下,昨個兒的書又有趣得不忍鬆手的局面。真是兩面為難,有時更是三面為難。

縱使碎片化的時間讓我的閱讀方式發生了改變,但是如果我不利用這些時間,又該如何找到大把的時間進行閱讀?“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只是這生活的快節奏讓水一滴滴出現,成為時間碎片。

我只能抓住這碎片化時間,讀我喜歡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