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另一個地方去相關作文20篇

走到另一個地方去 篇1

國三作文 ,663字

在滿滿一書架的書中,我一眼就看見了它。它在別的書中顯得格格不入,因為它的封面很特別,只有一種色彩,沒有任何修飾妝點,就像它的內容一樣,普通而又引人深思。

這本書就是劉亮程的《在新疆》。我翻開書,這本書並沒有書評,或許,這本書是無法用語言來評說的,需要用心去領悟。

於是,我走進了書中。

我走到了一個地方,這裡到處是人,牛,羊,還有驢車。這裡是哪兒呢?哦,原來我來到了庫車城,原來的龜茲古國。這裡正在舉辦巴扎,也就是集市,來來往往的驢車,到處是驢的叫聲,羊的叫聲,牛的叫聲。我在人群中被擠來擠去,好不容易才走了出來。

再繼續走,走進了一個村子。村口的大樹下,一大群人在圍著,不知在幹什麼。我擠了進去。哦,原來是一個薩滿(巫師)在通靈,他們相信靈是存在的,並且可以與他們交談。

再往前走,走進了一片沙的世界。哦,我來到了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我站在沙漠上,看著大大小小的沙丘,大的沙丘就像一隻巨大的猛獸匍匐在地上。

我繼續走著,走進了一個山谷,山谷中有一個洞窟。哦,是克孜尕哈千佛洞。我走了進去,隨處可見壁畫。每一個人物都描繪得栩栩如生,每一筆都是神來之筆,讓人驚歎於古代畫匠們的高超技藝。

後來,我還去了很多地方,行走在這書中的世界,行走在新疆的風物人情中,去領悟劉亮程的精神世界。

無論這些地方是什麼,它們都透露著古老的滄桑感,古老而質樸。而現在,一座座城市建立起來,那些古老的事物漸漸被拋棄,取而代之的是新興的現代化事物。

所以,朋友,請跟我走吧,去到另一個地方去,離開城市的懷抱,踏上尋找古老歷史的旅途。去尋找自己心靈的故鄉。

走到另一個地方去 篇2

國三作文 ,661字

在人潮擁擠、繁華的城市裡,我更加懷念小時候閒適安靜的鄉村,於是情不自禁地發出邀請:走,到另一個地方去。

走,到鄉間的小溪去。溪水總是樂此不疲地彈奏著交響曲,用大自然賦予的歌喉盡情歡歌,把清脆悅耳的歌聲獻給岸邊的樹、溪中的魚和來往耕作的農民。綠樹在歌聲中長得更加蔥鬱茁壯,連樹下的老黃牛也隨著歌聲“哞哞”地應和著。溪中調皮的魚兒,沐浴著歌聲,搖擺尾巴翩翩起舞。

走,到山上的農田去。沿著窄窄的小路往坡上爬,跳過沿路的水溝,大片大片的農田便映入眼簾。這一塊整整齊齊地排列著玉米;那一列生機勃勃地長著桑樹,紫紅的桑果分外誘人;地上還有匍匐的花生,綠油油的頭髮鑽出地面,像陽光打著招呼。在某個斜坡腳下,還長著一棵高大的樹,果子被刺包裹的嚴嚴實實,等待著,生長著。農人拿著鋤頭在田裡勞作著,渴了捧一手甘美的泉水,餓了挖一個紅心的番薯,累了瞅一瞅周圍的寶貝,一切勞累都煙消雲散了。

走,到夜晚的鄉村去。門前的水泥路好像沒有盡頭,少了城市的喧鬧,多了夜晚的寧靜。那昏黃的路燈似乎是鄉村的眼睛,也昏昏欲睡了。抬頭,一顆顆星星耀眼地閃爍著,那麼大,那麼亮,讓人不捨得再低下頭來?在這夜色裡,鄉村也沉睡了,偶爾地幾聲犬吠,給黑夜增添了一份生機。

走,到瀝青的馬路上去。路兩旁沒有死板的灌木,有的只是各色極小的花,還有各種綠的草。馬路不寬,但也足夠來往的車輛和村人通行。路兩旁就是隨處可見地矮小、乾淨的農家,隨便駐足,似乎就能聽到他們熱烈的交談聲,孩子天真的歡鬧聲。

走,到另一個地方去,感受鄉村獨特的氣息,淨化喧騰的心。

走,到另一個地方去!

走,到另一個地方去 篇3

國三作文 ,560字

恬靜的午後,坐在窗前,沏一杯咖啡,時而靜靜地欣賞金魚飄逸的遊姿和窗臺嬌豔欲滴的花兒,時而低頭敲擊著鍵盤瀏覽著豐富多彩的網頁。

很多家長視網路如猛虎,說孩子經不了誘惑,影響了學習,唯恐避之而不及;但我覺得,只要合理利用它,就會享受到現代文明的樂趣,就會有一番意外的收穫。

假日裡,我會獨自一人宅在家裡,躲開城市的喧囂,靜靜地到網上找同學聊聊天,或是在空間裡發表一篇日誌,沉重的心情也會變得安適起來。

也只有在這個地方,我可以卸下一聲沉重的偽裝,去隨意地瀏覽網頁新聞,去聽聽音樂,任那徐徐動聽的音樂,靜靜地流淌在心田,往日的所有不快,心中消極的負能量,也就隨之煙消雲散……

偶爾一時興起,通過qq約上幾個死黨去學校的操場跑步,以緩解面臨中考的壓力。我們一同來到起跑線上,邁開腳步,聽著風兒從耳邊吹過的聲音,鞋子摩擦地面的沙沙聲,感覺細細密密的汗珠沾滿了額頭,放任汗水在背上流淌,欣賞眼前一道道迷人而又稍瞬即逝的風景,一圈,兩圈,還剩一百米,我卯足了勁奮力地向前衝刺去,停下來的那一刻,感覺渾身輕鬆,如釋重負,原有的一身壓力逃遁得無影無蹤,一切都那麼美好!

也許網路的世界真的存在許多負面的因素,但我卻在這裡找到了快樂和靜美……

走,到另一個地方去,當你疲倦的時候,那裡會給你一道安逸的美不勝收的風景—有網路真好!

走到另一個地方去 篇4

國一作文 ,756字

雨點不住地敲打著屋簷,催促著。陽光早已不知所蹤,雨霧為整個城市掛上神祕的面紗。才抬起沉重的腳步,來到那個拒絕面對的地方。

學校,畢業典禮。

早已忘了領導一如既往的致詞,只留住了那段“曾經”。教室。

空氣中依然是那熟悉的味道,只是無形中變了味,依然是平日的歡聲笑語,卻夾雜了幾分莫名的惋惜;依然是往常的嬉戲打鬧,但揚起的手又顯出無力。

“走,到另一個地方去。天高任鳥飛,但這兒永遠為你敞開大門。”班主任眼眶紅紅的。只瞬間,淚水奪眶而出。“我實在受不住,受不住了!”像被點上導火索,故作輕鬆的笑容散了,平靜的神情散了,大家的內心亂了。鼻間莫名的酸澀,“啪嗒”,淚水奔湧而出,似斷了線的珍珠,不住地滾落。抽泣,哽咽聲不停地回想,苦澀隨著淚水傳播,模糊了雙眼,一片朦朧……

走,到另一個地方去。曾經遙不可及的中學生活,如今卻近在咫尺。沒有滿心的歡喜,有的,只是滿腔的憂傷。童年,被鎖在時間的閣樓裡;時光,被封在記憶的房間,蒙上些許塵霧。取而代之的,是一顆日益蛻變,走向成熟的心靈。沒有莫名激動,有的,只是徹骨的愁緒,淡淡的,籠罩在心的最深處,揮之不去。畢業錄還沒有填完,人卻散了。只有曲終人散,人去茶涼嗎?未必。

開學,陽光普照萬物,也掃去了心頭蒙上的陰霾。走到陌生的校園路上,走上鋪滿青苔的石階,小草向人問好,鳥兒發出歡快的問候,未來在向我招手。一張張陌生的新面孔等待著我,等待著下一個人,等待著新集體的誕生。初中三年,我將與他們並肩奮戰。

離開,是為了下一個遇見。生活亦是如此,雖不能叫人處處滿意,但我們仍然要熱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愛的人很多,不要因為一個不滿意,就失去對此的熱愛。

走到另一個地方去 篇5

國三作文 ,664字

凝視腳下生活,憧憬著未知的世界,我們不曾遊歷,不曾知曉。讓我們行走起來,到另一個地方去,去領略它的幽邃空靈。

窗外鳥鳴乍起,只有聒噪之感,心生煩倦。

愁悶的心情溢於言表,坐在我身旁的母親輕易察覺,只帶著暖人的微笑,道:“走,媽媽帶你到另一個地方去。”說罷,她只是露出詭異的微笑。正愁著呢,就隨她去吧。

兩個小時的車程,我來到了“溶洞”。只覺外表讓人心生幽靜。

初入溶洞,絲絲涼氣撲面而來,裡面一片黑暗,只覺霎是陰森。

漸入溶洞,一串串垂墜而下的冰凌,在一些燈光的照射下,它只像被滴入了彩虹溶液般五彩斑斕,光豔四溢,美麗至極。內心的煩躁似已漸漸被這一派美景所征服,漸漸平息下來。

深入溶洞,只見裡面的石路都被兩側的溪水浸潤。一滴水滴滴落,正不偏不倚的滴落在一塊石塊的正中央。“滴水穿石”這一介紹牌映入眼簾。那滴水正是滴在這塊石頭上啊,石頭中間正是陷下去一個由億萬滴水滴凝聚而形成的石坑!

敬佩之情油然心生!我駐足定睛觀賞。又是一滴水滴滴落,“噠”地落到石面,這聲音是無比空靈而幽邃的,在這聲音之下,周圍的一切都似乎成了它的陪襯。我驚歎一顆水滴所釋放的能量,更是驚歎億萬滴水滴的恆心與毅力!在它們面前,我是多麼渺小。生活中的一點點挫折何足將我擊垮?何足讓我心倦?

就是在這樣精神的洗禮下,我走出了溶洞,心似乎無比澄澈釋然。

到另一個地方去,洗滌人心。

到另一個地方去,充實精神。

走吧,夥伴,讓我們到另一個地方去,去領略無限美好吧!

走到另一個地方去 篇6

國三作文 ,1250字

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發”成為了人人訴諸於的嚮往?從古代先哲提出的“路漫漫兮,我欲上下而求索”,到近現代文人“我喜歡出發”,再至當今網路流行的“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走”這樣一種姿態,以遊離的狀態穿插於時代變革之中。

回望歷史。孟母三遷,為子女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陶淵明隱居深山,追逐內心向往的平靜淡泊;魏徵三進宣政殿,盡忠諫言;玄藏東渡日本,為宣佈佛教文化鞠躬盡瘁。

在時代,各階層的人士以“走”的形式與方法,突破了落後而呆滯的時代侷限,完成了或艱鉅或輕易,或肆意或正氣的人生夙願,此時的“走”與“另一個地方”成為了一種夢與實現夢的踏實肯幹。

再隨著時光行進,儼然置身於一片近代文人的書海。從魯迅先生言“世上無路,走的人需多,方生路。”到餘秋雨、餘華等文人大家的“文化苦旅”,渴求振興並傳播中國文化,再至汪國真、顧城、海子等詩人渴求“出發”。如同當時的時代情狀,文革,十年災苦,一切連同文化皆已凋敝,早廢皆已,從皆如牲口般勞作,無從嚮往,於是思想精神死氣沉沉。

那時,由文人墨客口中迸出的幾個夢幻主義或者說帶有積極的向上主義的詞與文章。成就了女人救世的夢想與心理準則,也成為了如牛般勞作的人民心中的慰藉。

如同餘華的《活著》中談及“當時的人們是為了活著而活著的”,這使一種激進的口號多麼地必要,也使這樣一種口號多麼無用,又有誰能夠輕易地實現呢?在冗雜的勞動生活中還有什麼人能抽出心神嗎?

但當代人做到了。隨著物質生活的提升,此時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需要漸漸浮出了人心水面。

幾乎每個正常人都開始學著去享受生活,買更大更精美的房子,穿更合身更豔麗的服飾,吃更貴更健康的飲食,看更新更深遂的書籍。

我們逐漸發現人們對工作對於生活的嚮往,由原始人的古人的時期的那種“適應”的走(適應外界與內心秩序),慢慢衍化為了近代的“出發”的走,乃是現代的“逃離”走,一種原始的野性的對於舊事物的叛逆,對於新事物的嚮往。正帶著牽引著人民不斷地向前進,無論是“適應”“出發”或“逃離”也只是在動之變化著,輪迴著。

所以,當你把“出發”等詞或“逃”、“不願改變”等詞掛在你嘴邊時,我不會去贊同你或反駁你,因為我知道,一切的短暫的停留或短暫的前行,只要你懷著一種人類自古不變的嚮往與反抗的叛逆,你便是在走,在前行,只是未知方向與目的地而已。

不過,“走,可另一個地方去”,這件事本身便很酷。

走到另一個地方去 篇7

國一作文 ,937字

在乏味的寢室裡待多了,眼睛總會眺望著海的方向。從《重高》中抬起頭,會發現天空竟是那麼遼闊。走,到另一個地方去。離開這般死板而又枯燥的地方,去另一個地方吧!

我也許無法記得昨天的作業寫了什麼,但與摯友的那次徒步絕不會忘記。在香港的群山之中而臥,城市燈火已不知何處,以天為被,以山為枕,在夜晚的璀璨星空中,聽著廣播,思考著昨天和今天,第二天,我們又將踏上征途,想著未知的野外進發。一切,都是那般的不確定。我們,可以在大海面前盡情呼喊,也可以在夜空下哭泣;我們可以遠望藍天,也可以細察枯葉……這一切,不都比坐在“觀潮”與“納海”之間要好很多嗎?

曾臨永嘉,居於竹林之間。門外的溪,淌了一夜,屋後的林,長了一宿。清閒,優雅,古代的文人墨客的靈感是否來源於此呢?也許這裡荒無人煙,但難道在這裡,你就不能“渺海闊而天高”了嗎?在這裡,我可以嘗試在僻無人跡的山坡上漫步,也可以在清水之中聆聽潺潺流淌的聲音。當你離開原處,做好了前行的準備,這一切就已做好準備迎接。

當你走向山間,你就會覺察,在山林中漫步,品著各類嫩竹,望著黃綠的巒山是多麼的美好。

城市裡日復一日的堵塞,廣場中始終不變的音樂,那些你想回避而又天天要見的人——來到鄉下,都如屋簷上的水灘被蒸融了,只化作了道道霞光。

在一個地方待久了,你只會分裂;而走走,去另一個地方,你才能分化。

來到沙灘上,撫摸這細碎的沉澱。數萬年前,它們也曾是一塊石頭,風吹雨打,它越來越小,去了越來越多的地方,也更加堅強——你無法敲碎一粒沙子。不知其中的,誰被“浪淘沙”過?誰見過樓蘭的戰爭?誰見過單于的夜逃?在這個廣闊的世界裡,人們的定居點也就那麼幾個,誰又知道世界的另一端是什麼樣子的呢?只有去過的人才知道。

走出灰白的樓,到另一個白雪皚皚或黃沙滿地,一個綠樹成蔭抑海闊天空之地,你會“沉醉不知歸路”,這般的閒適很少,但有,已足矣。

走,到另一個地方去,你會發現一個全新的世界,你會擁有一個無與倫比的體驗。天與海之間,總有另一個地方,值得你前往。

走到另一個地方去 篇8

國一作文 ,700字

過慣了日復一日的生活,總會渴望能擁有不一樣的一天;踏遍了習以為常的地方,總會想要去往不一樣的驛站。那就走吧,到另一個地方去。

看遍了高聳入雲的群山,看遍了險峻陡峭的峽谷,那就走吧,到另一個地方去。一覽大海的寬廣遼闊,俯瞰江河的洶湧澎湃,眺望沙漠的無邊無際,領略森林的蓬勃繁茂。春,有繁花似錦,可以尋一片花海,欣賞迎春的顏色,月季的姿態,櫻花的清香;夏,有綠樹成蔭,可以覓一處深林,坐臥在參天巨木下,聆聽蟬鳴與鳥唱,享受此刻的靜謐;秋,有落葉紛飛,可以找一棵紅楓,立於樹旁,採擷一片葉,細細品味那份火紅,撫摸縷縷葉脈;冬,有白雪漫天,可以赴一座雪村,捧起無暇的瑞雪,注視雪花徐徐飄落,落入你的掌心。

厭倦了城鎮的喧囂,厭倦了都市的繁忙,那就走吧,到另一個地方去。去一座古村,與熱情的居民打招呼,望望嫋嫋升起的炊煙,聽聽山間溪澗的奔流聲,這寧靜的氣氛中,包含著幾分感動和溫暖。到山林中,讀幾本古籍,過一次陶淵明、孟浩然的隱居生活,或吟幾句詩,或酌幾杯酒,演一遍竹林七賢當年的雅緻。早晨,有令萬物煥然一新的日出;中午,有百獸的奔跑嬉戲;夜晚,有皎潔的明月與燦爛的繁星。迴歸大自然—那愜意、天然的世界。

反感了現實的複雜,反感了社會的不公,那就走吧,到另一地方去。翻開書本,穿越到書中的世界,你可以步入文學的殿堂,賞一賞那些優美的詞句,品一品那些跌宕的情節,評一評那些百態的人物。你可以走進歷史的畫卷,觀一個王朝的勝衰,一個名人的仕途;鑑一場戰爭的勝敗,一次政變的始末。書中那廣闊的世界,還有無數奧祕等待著你去發現。

走吧,到另一個地方去,領略不一樣的人生風景……

走到另一個地方去 篇9

國一作文 ,687字

下課鈴驚醒了我們的靈魂,老師合上書,離開教室。世界,活了!

教室裡仍是乾巴,沉悶的翻書聲。我站起身,拉上好友,想去找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走,到另一個地方去。

門外就是一個魚塘,塘邊,是一片碧綠。果然,魚塘,不一樣!我們站在水邊,低下頭,看著深沉的綠。研究從我們面前遊過的浮游生物。突然,一抹金黃從眼前閃過!是一隻鯉魚。我們激動地大聲尖叫起來,拉了雜草,枯葉往水裡丟。水面盪漾開來,驚動了魚,驚動了雲,驚動了天。

魚不見了,我們厭了。便玩起草叢裡的雜草。

隨手抓來一把三葉草,盯著綠得逼人眼球的嫩葉,彷彿要把這股子清新的氣息吸進自己乾澀的軀體。抹去根上的泥土,是白白嫩嫩的根,不禁想起小時吃三葉草的情景。我含著根,嚼著。清泉湧進心中,這是一股大自然的氣息,一股甘甜的清新,一股自由。吃得肚子疼,沒事兒,地裡還有蝸牛呢!

我和朋友都喜歡蝸牛。兩人聚在泥邊,拿著木棍挖土,試著找到一絲蝸牛的身影。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

不知過了多久,我們在溼潤的泥土中,找到了一個蝸牛殼!直接抓起,瞪大眼睛向小洞裡看去,除了泥沙和石塊,沒有一絲生命的痕跡。挖了那麼久,尋到了一個空殼兒!我們笑了,笑聲招來了風,與我們一起歡笑。

上課鈴響了,我們不笑了,拿著吃剩的三葉草,走進教室。

同學們從書中抬起頭,面無表情地看著我們傻樂。

我嘆了口氣。這一個班的同學,有多久沒有抬頭看看天空了?有多久沒有低頭看看小草了?有多久沒有站起身,逃離這陰暗沉悶的教室了?有多久沒有到另一個地方去看看了?

也許,他們不知道,不一樣的世界,離他們那麼近。

下個課間,我還要到另一個地方去。

走到另一個地方作文 篇10

國三作文 ,1874字

【篇一:走到另一個地方作文】

走,到另一個地方,讓自己的思維暫時離開繁悶的學習,沒有惱人的作業,讓我們攜手踏進大自然。

小時候,大人就對我們說:沒事千萬別到外面亂跑!我是個聽話的孩子,就天天窩在家裡不動。直到有人問我:“你敢不敢去樹林的那一端?”

就這樣,我第一次穿過田野,走向那颯颯作響的神祕森林。地上的松針有尺把厚,走在上面連聲音都沒有。灌木叢裡開著這樣那樣的小花兒,還結著不知名的野果。樹林並非只是一種顏色,有棕色,黃色,紅色,更多的是層層疊疊的翠綠。空氣中飄著一種若有若無的香味。一切都顯得那麼美好。

從那以後,我認為田野和樹林並不那麼糟糕。後來,我們一家搬到城裡住,離樹林和田野就遠了。但一到春天,小區樓房前面就開滿了美麗的花朵,這些花散發出一陣陣鬱郁的芳香,伴隨著青草和樹林的香味,一起飛向久違大自然的人們的窗。溫暖的陽光照耀著大地,每移動一點兒,向日葵碩大的花盤就溫柔地轉動,也許是在尋找它的信仰吧?

由於時間關係,我無法天天去草地上玩。於是,陽光、風、雲朵就都成了我的朋友。春日的午後,陽光把自己捏成各種形狀,從窗邊、門縫,從每個不經意的角落裡跳出來,輕柔地落在地上。冬天壁爐裡的熱氣被這一道溫暖的光線所取代,晒得人們全身暖融融的。

風是個信差,每天把田野上稻穀的清香、花兒的醇香,還有一大堆雜七雜八的東西收在口袋裡,一路上踢著石子,把各種東西放在各家門前,給人們帶來大自然的訊息。

雲是慵懶的,就算世界上再混亂,它照樣不緊不慢地趕路。如果累了,它就躺下睡一覺。它每天按它的行程做事,給山當睡帽,給天空當被子,雲的生活是平靜而悠閒的。可有時候,淘氣的風會跑來打攪雲的太平日子,雲惱了,也會和風乾一場,噼裡啪啦地灑下滿頭的汗珠子。

大自然這麼美好,為什麼人們無暇欣賞呢?來,放下手邊的工作,一起出去走走吧。

【篇二:走到另一個地方作文】

車來車往,人潮湧動,到處是車鳴人語。灰色的雲壓在這小小的城鎮之上,讓人喘不過氣來。我想,不如背上包,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走,我要去海邊。我要去享受大海帶來的歡樂,我要去擁抱海浪。看著海浪爬上我的腳背,浸沒了我的雙腿,親切地擁抱著我,不讓我走開。我的心情也如大海一樣翻騰著快樂。累了,坐沙地上,吹著海風,悠閒自在。

我要生活在海邊,去看那日出,看那太陽慢悠悠地從海面上爬起,照亮整個天空;去看那月亮,看皎潔的月光下鱗鱗的海面,看潮水陣陣湧起,淹沒一片小小的沙地;去看那帆船,看那帆船任海風帶向遠方,捎上人們的思念和希望。

走,我要去海邊,我要逃離城市的喧囂,去感受不同於繁華城市的一份寧靜美好。這裡沒有車來車往,沒有俗世紛爭,沒有高得可怕的高樓大廈,有的是金黃柔軟的沙灘,有的是快樂呢喃的海風,有的是透明清澈的海水。

我要帶上我的摯親密友,與她共享這大自然贈予的美麗。我要在這裡放聲歌唱,讓大海為我鼓掌;我要在這裡開懷大笑,讓浪花伴我一起歡樂。

走,我要去海邊。我知道它在那裡等待我,呼喚我。它等待著我去感受它的美麗,去享受它帶來的快樂,去體驗那種寧靜,它在呼喚著我,親切地呼喚著。

走,一直走,離開喧囂的城市,漫不經心的走到海邊去。

【篇三:走到另一個地方作文】

何曾不想逃離這個讓我失望至極的世界。

曾經天真的我,總以為這是個充滿無限美好的世界,一切都如你所想所見的那個樣子。現在卻痴笑自己太傻,看不透這世間的浮沉。

走,到另一個地方。

藍紫色的熏衣草莊園。山坡上的葡萄紫,漫天蔽野,似乎空氣中都瀰漫著紫色的微晶粒子。我鍾愛的熏衣草,一簇簇開滿了花,擁擠了這莊園,填滿了這世界。六瓣花張揚著美,紫色的韻味在花底深濃。周圍是微微泛白的邊,若隱若現的靜就愈發清晰可見了。

一身休閒,越過這田間小徑,無限的紫色心情瀰漫。來到莊園的小屋,清一色的木質結構,不高,卻很讓人有安全感。圓拱形的門,別有一番風韻。明亮鮮豔的黃色,四周各色的花,簇擁著這小屋子。

坐在這沒有人認識的小屋裡,愜意地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沒有別人的壓力與說法。細細啜飲一口醇香的咖啡,細膩,順滑。累了就小憩一會。

另一個地方,另一種心情,世界很大,我只想找塊偌大的淨土,擁有一份單純的快樂。不再為了那些所謂的物質生活,被人驅使著不得不前進。去另一個地方,享受你從沒有享受過的生活,直到多年之後也不會遺憾。到我們老了,就一起想當年的事。

或許你會為自己的一個過失,傻傻的笑當初自己的天真,笑自己做的那些不堪回首的事。可是,有人卻說:“一個人沒有回憶是可怕的,因為他們沒有感情寄託,他們的生活沒有嚮往。”

走,到另一個地方,那裡美如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