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孝道孝動鄉里相關作文20篇

踐行孝道孝動鄉里 篇1

高一作文 ,1438字

他陽光開朗,品學皆優,助人為樂,誠實守信。他就是重孝尊親的陳文龍同學。這是一個來自農村的孩子,從小就過著簡樸的生活。雖然生活條件不如別人,但有父母和親人的陪伴與關愛,他從未覺得自己比別人少了什麼。在成長的過程中,他以孝當先,以敬為首,以德為本。他一直銘記《弟子規》中的“首孝悌,次謹性”這一句,並以這為座右銘,為他做人的標準!

陳文龍同學在班級裡是一個熱心腸的人,深受老師與同學們的喜愛。他每天幫同學們值日,關心班級,愛護校園,任勞任怨,從未有過一絲的抱怨。

他還積極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多方面發展。他每月都向校文學社交付幾篇優秀的作品。不僅如此,陳文龍還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去幫助環衛工人,和他們一起美化城市,保護環境;去幫助有困難的人,鼓勵著他們繼續前行;去社群中做義工,以自己有限的力量,帶給他人最大的快樂!他經常吟誦汪國真的《蝶戀花》:“自古青春難駐,年少正好射虎,婉手婉風華,功就與君共駐。起舞,起舞,更有憧憬無數。”他有雷鋒一樣的善,他要用自己有限的青春,有限的生命助人為樂!

“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經》曾雲: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理。《論語》也說:“君與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著,其為人之本也 。”他不僅助人為樂,而且努力踐行孝道。

去年秋天,他的爺爺突然患上腦溢血,病情嚴重,這對於他們整個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爸爸為此也整日愁眉不展,整個家庭頓時少了平日裡的歡笑。醫生說如果恢復的好,還可以自理。這好比黑夜中出現一絲亮光,點亮了我們內心的希望。

所有重擔全部落在爸爸身上,讓他力不從心,這一切他都看在眼裡,從心底裡想幫爸爸分擔一些,那一刻,一個少年內心已成為一個能擔起責任的男子漢。每次媽媽做好飯,他都拿碗盛好給爺爺端過去。一口一口喂爺爺。為了不讓飯撒到爺爺身上,在吃飯前在爺爺胸前圍一條毛巾。他每天早上都給癱瘓在床的爺爺做手腳按摩,天氣晴朗的時候,就用輪椅推爺爺到院子裡沐浴陽光。半夜還要多次起來替爺爺翻身,每天如此,在他的精心的照料下,爺爺的胳膊竟可慢慢抬起,爺爺的臉上的笑容也逐漸多了起來,這讓他看到了希望。此後,他每天堅持陪爺爺作康復訓練,每天的運動量逐漸增加恢復效果也逐漸明顯,一天,兩天,三天……爺爺現在在他的攙扶下可以短距離,雖然爺爺邁步艱難,但在他的細心引導下每邁出一步,都高興極了。

爺爺的康復之路也是陳文龍心路成長的歷程,很難想象一個正叛逆的年齡可以放下一切顧慮去照顧年邁的爺爺,沒有怨言,沒有索求。為的就是弘揚孝道,應盡的責任,身體力行,以身示範。踐行孝道,使“孝”深入人心。祖孫兩人攜手漫步在小路間,兩個背影依偎在一起。他也成為村裡的孝老愛親的典範。

高中的假期,他為減輕父母的負擔,準備勤工儉學。自己在超市找了一份工作。雖然家人,朋友對此很不理解,但他毅然而決然。沒他認為自己是男子漢。但體力活對身體單薄的他是一次極大的考驗。第一天的工作使他疲憊得站著都可以睡著。正值春節前夕,超市的工作量加大,他的工作也愈加忙了起來。甚至在大年三十,他都沒有休假,堅守在工作的崗位上,這對他心中不免有些酸楚。不過在奮鬥二十一天後,他終於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筆酬金。他用這筆來之不易的打工錢給父母準備了一份禮物,來感謝父母多年無微不至的照顧,陪伴與呵護。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陳文龍用真誠的愛向我們詮釋了血濃與水的親情,用行動踐行了中華傳統美德—孝道。

傳承孝道踐行孝義 篇2

高一作文 ,1154字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弟子規》總序中的一句話,高度濃縮了孝道在我國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它是一切的道德禮儀之本,是立德樹人的基礎,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何為孝?是漢文帝為了保證母親的健康,日復一日親嘗湯藥的堅定不移;是九歲黃香為了讓父母安眠,把嚴寒留給自己,溫暖留給父母的無私奉獻;是晉朝王祥不計前嫌,為了讓繼母病癒嚴冬之際臥冰求鯉的矢志不渝。“孝”,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不斷積澱,是先輩們用自己的身體力行來為我們不斷詮釋的精神文明,更是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遵守的行為規範。

反觀當今社會的現狀:幾歲孩童只因母親不給充值遊戲裝備就大打出手,暴力少年只因父母不滿足奢侈需求,就與父母刀鋒相見,更有甚者本該成家立業,卻依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打著孝敬父母的幌子“啃老”……這些看似荒誕的事情在我們的身邊發生著,這些不孝之子已全然忘記,是誰含辛茹苦地日夜操勞,是誰將自己全部的愛傾注在他們身上,是誰為了他們頂著風雨前行卻無怨無悔。他們忘記了人內心深處最根本的善意,忽略了父母的無私大愛,也丟失了我們民族深處的靈魂。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社會的悲哀,更是一個民族的悲哀。身為華夏之子孫,卻丟失了先祖之本能,這更需要我們每個人去深切的反思。

《說文解字》中這樣定義“孝”——“善事父母者”。社會物質和精神高速發展的今天,“孝”也許不必臥冰求鯉,也許不必驅寒留暖,也許不必親嘗湯藥等如此感天動地的大事。善待父母也許只是在工作學習之餘一聲溫暖的問候;只是在瀏覽微信時多與為了你接觸這些新事物的父母開啟視訊,看看他們眼角的皺紋;只是在日常生活中用真心對父母說的一句“我愛你”。就是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是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讓父母深受感動。在不斷積累中,孝就成了一種習慣,一種我們身上的優良品質,只有我們每個人去這樣做了,孝一定會重新成為當今社會的主導者,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違背孝義的行為淡化乃至消失。

“敬親、奉養、侍疾、立身、諫諍、善終”這十二字的傳統孝道標準,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禮儀,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個縮影。它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標誌,也是一個國家來源於最基本的力量,因為有了這種力量,從家而起的我們就會更加充實,我們每一個人的家庭就會更加和睦;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傳承,才會使民族根源的精髓源遠流長,才會使我們的文化不會缺失,才會使我們的下一代有孝可循,有孝可行。

我之行孝唯盡其道 篇3

高三作文 ,1681字

寸草渺渺未入眼,卻將新綠報春暉,芸芸眾人何其似,獨善己身燁爍然。在三十八中的三年一班,就有這樣一位同學,他就像漂浮在這個世界上的一粒灰塵一樣普通渺小,他沒有迷人的外表,沒有過人的才華,也沒有富裕的家境,他就是那種走在人海就會被湮沒的人,但他卻有著一顆善良的心和一個高尚的品格。他就是一個將“孝”詮釋的淋漓盡致的普通少年赵毅。

趙毅是個很善良的人,陽光、熱情、開朗還很樂於助人,無論是老師,同學,朋友還是親人,每每談起他,都會不禁的豎起大拇指。

在班級裡,他經常會在自己的空閒時間幫同學做事解決問題,他不但不會厭煩,反而會帶著陽光般的笑容,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就這樣他熱情樂於助人的性格,讓他在同學之中,獲得了很好的口碑,同學們都說他是個“沒有脾氣的人”。不僅僅是他的同學,他的老師們也對趙毅是讚不絕口,在他們眼裡,趙毅雖然不是成績上的好學生,但品行上卻是一個學生們的好榜樣。趙毅和每位老師的關係都很好,這並不是老師們偏愛亦或是寵愛,而是趙毅真的做到了,他的行為全都看在老師們的眼裡,趙毅不僅會熱心班級事務,積極班級公事,還會經常問候每一位老師,關心老師們的身體狀況,是個暖心熱情的少年。用他的話來說,懷著一顆善良的心去做事,不急不躁,不埋不怨,就算現在是風雨,也總會迎來成功的暖陽。

是啊,成功本就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善良則在生命過程中充當著讓這個量變快些質變的催化劑,而趙毅很好的把握了這一點,並將它運用的完美無瑕。但,每個出色的人,背後總有一個令人心酸的故事,或者一段曲折的經歷。同樣,趙毅也不例外。俗語說:百善孝為先。“孝”是“善”最重要的一部分,而這也正是趙毅“善”的源發。

趙毅和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在他很小還不記事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將他幸福安逸的生活打破,父親因這場車禍而臥床不起。生活的擔子一下全落在了他的母親身上。堅強的母親頂著生活的壓力,夜以繼日的忙碌著,辛勞著,她日夜照顧臥床的父親,從洗漱到吃喝,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的堅強像是海中的礁石,從不曾被生活的波濤所擊垮。歲月染白了她的發,時光也無情的在她的臉上留下了痕跡。這個曾經容光煥發的女人,在光陰的風雨裡變得越發憔悴和滄桑。母親不曾將自己的苦向任何人訴說,也不曾有過拋棄他和父親的念頭,母親是那麼的堅強,堅強的叫人心疼,這一切全都看在已經懂事的趙毅的眼裡,記在他的心裡,他打心底裡心疼母親。

也正是這些讓趙毅從母親身上漸漸地懂得了所謂的情,所謂的義,所謂的有愛的家,風吹雨打,驚濤駭浪也不動如山,他慢慢地成長著,他心中那朵名為“孝”的芽兒也在成長,在母親對父親的愛與信念的薰陶下慢慢成長。漸漸地趙毅覺得自己是時候該幫母親分擔分擔生活的壓力了,他開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給疲憊的母親端茶送水,按摩捶背,幫助母親打理家務照顧父親,喂父親吃一些水果,與父親交流他日後的理想,他還給這個家規劃了一個未來的美好藍圖,憧憬著父親有朝一日能夠重新站起來,到時候他們一家三口就可以一起去逛街,一起去郊遊,快快樂樂的生活。

趙毅所做的一切,他的孝行讓母親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母親常常感動的淚眼婆娑,她覺得兒子是大孩子了,真的懂事了,她總算可以不用那麼累了,因為她有肩膀可以依靠了。趙毅明白母親的不易也懂得她的付出,他只是想多幫幫母親,多幫幫這個家,他的孝順完全是出於最本能的愛,對父母的愛,這一雙人給了他生命,給了他這麼溫暖的一個家,他總要做些什麼來報答她們的滴水之恩吧。趙毅,用他的行動,將“孝”詮釋的淋漓盡致,他的故事還在繼續,他的孝行還在發生。

其實,“孝”本不難,我們都可以像趙毅一樣將它詮釋的完美甚至於更完美,只是我們又有多少人真正能懂得父親的辛勞與母親的不易呢?更多的人看到的只是父母嚴苛於自己的一面,卻不曾設身處地的為他們著想,想想他們的嚴苛是為什麼,說白了還不是恨鐵不成鋼嘛。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少年們啊,請收起你們所謂的叛逆,回頭看看身後的那兩個人,好好地善待已經年華遠去的他們吧,盡吾之道,行吾之孝,莫讓愛最終成為了遺憾。

行孝當及時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615字

“父愛如山,母愛似海”這句話人人皆知。是呀,爸爸媽媽為我們付出的的確太多了。

媽媽是保姆,每天為我們洗衣、做飯、整理房間;媽媽是老師,教我們讀書學習,還有許多做人的道理;媽媽是醫生,我們的頭痛腦熱全逃不過她的眼睛……可我們呢?每天都在和別人攀比,向父母要這要那的,有時,父母不給就和父母吵架、頂嘴,摔門離去。其實有時父母不同意,只是他們覺得那些東西對我們不利,所以才不給我們買的。

記得小時候,爸爸媽媽在青島工作,我在家裡跟著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每次回來也只是住一兩天。有一次他們回來,早上梳頭時,媽媽對我說:“我們想你了,回來看看你,可惜時間不長你別怪我們呀!”我的眼睛溼潤了,眼淚奪眶而出。心想:爸爸媽媽你們實在太辛苦了,在那麼遠的地方為了養家餬口打工賺錢,一得空閒還專程回來看我,我怎能怪你們呢?你們的好,你們對女兒的愛,女兒永記心間,我知道,你們付出從不圖回報,可我一定要回報你們,孝順你們,請你們放心,我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老師常告訴我們回報父母不只是在未來,只要從現在起,我們做兒女的聽父母的話,不惹她們生氣;在外平安,不讓父母操心;鍛鍊好身體,不讓父母擔憂;好好學習,給父母一個快樂的心情;幫父母擦擦桌子,刷刷碗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就是回報父母,這就是孝順父母。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行孝當及時,不要等我們的父母老去的時候因沒有在父母面前盡孝、沒有聽父母的話而遺憾終生。

行孝不容一時耽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615字

孝是風過後的幾片落葉,是無法等待的匆匆;孝是春雨,潤物細無聲;孝是蠟炬成灰淚始幹;自古以來,便有著“百善孝為先”的理念,如今也沒有變過。

還記得《新春第一課》上的羅必炎嗎?他非常的孝順。他年幼時,自己的父母為了追求自由,把他交給年邁的奶奶一人撫養。八位父母,現在已經有七位老人相繼離去,只剩下一位老人,他對那位老人的照顧非常認真仔細。他擔心魚刺會卡到那位老人的喉嚨裡,就會提前把刺挑出來;老人有什麼事情,羅必炎絕對會第一個趕到;老人對他提出的要求,他會盡心盡力地去完成。

再來看看自己,真是自嘆不如,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第一個想到的不是父母,而是自己,父母提出的要求,既不會完成,有時還會對他們發脾氣。是啊!我們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根本不知道父母為了我們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我的奶奶和我就是一個鮮明的對比,我的奶奶對他的老父親可以用一絲不苟這個詞來形容,老太太年紀大了,眼睛不是很好,看東西容易老花眼,奶奶發現了這個問題,立刻跑下樓去給他買了一副老花眼鏡,老太太甚是喜歡。

可我……

記得有一次,媽媽因為我吃飯時總會先搶一個好位子坐下,之後的端菜端飯的事情好像都跟我沒關係,所以吃完飯後媽媽把我叫到我臥室裡去,苦口婆心地教導了我好一會,可我不僅沒有聽進去,反而還跟媽媽大吼大叫。現在看來,我應該向羅必炎和我的奶奶學習,學習他們對父母的孝心,學習他們對父母的關心。

是啊,不要等失去後再來後悔,不要等破滅後再來珍惜,行孝不容一時耽。

行孝勿遲 篇6

高一作文 ,1077字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一個人只有對自己的父母盡孝道,才有可能對這個國家,這個民族負責。反之,一個人連盡孝道都做不到,可想他又能為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做什麼呢?可以說自我們懂事後,“孝”在我們的心中也隱約地為我們勾勒了一個模糊的概念。我們會想:當我們蹣跚學步時,父母可以很耐心地拉著我們的手,一步一步地領著我們走,而當他們走不動了,我們也要耐心地拉著他們的手走;當我們很小還不會自己吃飯的時候,父母總是一口一口地餵我們,而當父母老了,生活無法自理時,我們也要一口一口地喂他們……這些概念已經潛移默化地佔據了我們的認知,使我們對“行孝”的認知越來越概念化,然而我們是否想過,那樣是否太遲了?

在馬年春晚節目上,一首《時間都去哪了》唱哭了多少人,然而感動之餘,我們也在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是啊,時間都去哪了?的確,當我們的父母從成為父母的那一刻開始,一切對於他們來說都變了,對於他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讓我們健康平安快樂地成長,而他們需要付出的卻是一輩子的時間。當我們從出生牙牙學語,步履蹣跚到走入校門,再到走向社會,融入社會,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一過程中父母為我們默默付出,無怨無悔,直到我們成家的那一刻才發現他們真的老了,這麼多年的付出與關愛已經密密寫進了他們的滿頭白髮,就這樣他們為我們付出了最寶貴的年華。難道真的要等他們已經滿頭白髮時,我們才會想到要報答父母了嗎?

那時對於我們來說還有很長一段時間,然而他們真的能等那麼久嗎?別愛的太遲,與其那時再後悔,不如把行孝放到每一天。其實行孝不一定是多麼大的事,也可以在日常的小事上報答父母。比如作為中學生的我們,現在最好的行孝就是在學校努力學習文化知識,遵守校規校紀,不讓父母擔心,這是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其次,在家裡,我們要幫助父母做家務,為他們分擔壓力,我們也已經快成年了,這個家的壓力我們也是時候該承擔一部分了。最後,我們要學會關心父母,理解父母,經常關心一下父母,詢問一下他們,也許對我們來說是一個不經意的小事,然而對他們也許是一種莫大的欣慰。我們可以關心的再多一些,更加細心,更加耐心一些,就像我們小時候父母對我們的愛那樣細心耐心。

當我們踏出校門後,逐漸走入社會,那時也切記行孝勿遲,孝心更多的是關愛,是陪伴,他們的年歲逐漸老去,但不要讓他們的心也老去,多一份陪伴,多一份呵護,不要吝嗇你的關愛,就像小時候父母對我們的陪伴那樣,對我們的意義是那麼重要,其實父母也需要那樣的陪伴,別愛的太遲。

總之,行孝要滲進我們每一天的生活中,多一點,再多一點關愛;多一點,再多一點耐心;多一點,再多一點陪伴;行孝勿遲!

我的行孝故事 篇7

我的行孝故事作文30 ,340字

今天媽媽生病了,家務活我全包了。早上我起來,我先把地掃得乾乾淨淨,然後我又把被子疊好。我突然想起,媽媽以前疊被子都是一點一點的疊好,我今天有也按照媽媽的方法,果然沒一會功夫就疊好了。我又去洗衣服,我洗著洗著發現幾個小動作怎麼也洗不掉,我就去把弟弟叫醒,讓他和我一起洗,我們一起用洗衣液把那幾個小東西一點一點的洗掉。可是,還有一個小東西怎麼也洗不掉,然後我想了想,終於知道怎麼洗掉了。我用84把它漂乾淨,然後拿出去晒乾淨。我們兩個人一起把衣服提到陽臺上去,我爸窗戶擦乾淨,然後我就去做湯圓。我先把湯圓倒在鍋裡,然後再把到一點水進去,沒過一會湯圓就煮好了。我把湯圓盛在碗裡放在桌上。

過了一會媽媽起來了,看見家裡很乾淨,表揚我說:“你真是一個孝順的好孩子!”聽到罵我的表揚我高興極了。

我的行孝小事 篇8

我的行孝小事作文35 ,352字

我的家鄉孝感,因董永行孝感天而得名,是全國唯一一個以孝命名的城市,作為一個孝感人,我非常自豪,我也有責任把行孝的美德傳下去。

有一天放學回家,我看到媽媽在廚房裡做飯,我看到飯桌上有:青椒炒瘦肉、西紅柿雞蛋湯等。我問媽媽:“還過多久才能吃飯啊?”媽媽說到:“現做一會作業,飯熟了再叫你。”我走進廚房看了一下,發現媽媽熱的滿頭大汗,就端來一杯涼白開給媽媽喝。媽媽說:“謝謝兒子。”我說:“不用謝。”

今年夏天的一箇中午,我和爸爸姐姐坐在柔軟的沙發上看電視,媽媽就在洗手間蹲著洗衣服,我看了一會電視,走到洗手間門口,問媽媽:“還要洗多少件衣服啊?”我走近一看,還有整整兩盆衣服,媽媽的腳都在抖,我趕緊拿起椅子還有電風扇給媽媽,媽媽開心的笑了,我的心裡也美滋滋的。

雖然這些只是一些小事,但也體現了我的一片孝心。

百行孝為先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513字

許多人常常說:“等我有錢了,就把這些錢給父母花,好讓他們開心開心。”可是又有誰能夠可以真正做的到呢?其實我們的父母就想讓自己的兒女能夠陪陪自己,聊聊天;一起打掃家務;一起吃飯,這就已經很滿足了。

烏鴉都懂得反哺之恩,那我們人類呢?更應該懂得孝心。我認為我的媽媽已經用自己的行動表達了孝心。她工作十分的繁忙,可是總忘不了給自己的母親打個電話。有空就會帶著我一起去探望外婆,也就是媽媽的母親。

我也會為自己的父母表達自己的孝心,媽媽有時會在家裡打掃衛生,她幹得滿頭大汗時,我就會很主動地向前一步說:“媽媽您已經很辛苦了,拖地就我來吧!”我還會幫父母做一些鎖碎的小事,比如說:倒杯水,拿拖鞋,拿盤子等等。雖然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情,但我用自己的行動表達了對父母的愛。

常常忙於工作的人們哪!你就抽出一點時間去陪陪父母吧!只有一個懂得孝敬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人。讓我們學會感恩父母吧!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與父母交流,不要再認為父母是理所當然幫我們做任何事情的,他們把我們帶到這美麗的世界,已經是足夠的偉大,且將我們養育成人不求回報,默默的為我們付出。我們就別再一味地索取,感恩吧,感謝父母們給予的一點一滴!

用行動踐行環保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426字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工業發展迅速,隨之而來的環境問題也越來越嚴重,於是不少人開始呼籲環保。

前些天看到一篇文章,也是關於環保的,而文章所反映的內容讀來卻使人有些生氣,大致是這樣的:某地政府舉行環保講座,數萬人參加,結束後,許多人簽字,不過多久,各種各樣的環保問題要接踵而來。這不得不引人深思:環保活動究竟有沒有作用。我認為答案當然是有的,但光這些還不夠還要付出行動,紙上談兵當然是不可取的。

用行動踐行環保其實並不難,平常生活中的小事也能體現出環保:點外賣時使用自己家的筷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購物時隨身攜帶可多次使用的袋子等等。這些都是踐行環保的具體體現,也是日常生活中似乎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但任何事物都是從小事做起,踐行環保也不例外。

看看我們的地球母親,她無私地將一切奉獻給人類,而我們卻在肆無忌憚地破壞她,難道這樣的行為不知道我們去思考懺悔和嗎?

就連習主席也說過,空談誤國實幹興國,那麼就請各位行動起來,用實際行動去踐行環保,保護我們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