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中國陶瓷博物館相關作文20篇

遊中國陶瓷博物館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580字

陶瓷是中國文化的代表之一,中國也被稱為“瓷都”。今天,我們就去參觀了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在老師精彩的講解聲中,我們踏上了認識陶瓷的旅程。

博物館裡的展品真是讓人目不暇接,還沒仔細看看這一件,老師就開始講另一件了。今天我瞭解到了許多關於陶瓷文化的知識,陶瓷最開始是用來製作排水管道,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又用它來做建築用的磚、防水用的瓦當、觀賞用的藝術磚等等。其中最吸引我是一塊長達幾米的文化磚,上面雕有立體的花字、鳳凰和戲劇人物等等。我覺得它表現了中華民族的民間文化特色和美好寄託。

我們不僅參觀了博物館,還親手製作的瓷器。一次是拉坯,一次是自由發揮。拉坯時,老師還手把手的教我們。拉坯的過程是:先用手掌沾上水去捧和拉陶泥的大概外形,然後用拇指垂直地在陶泥正上方按下去,同時用其它手指小心地扶陶泥外面防止它塌掉,再調整瓶口,最後請老師將陶泥割下來,就可以晾乾了。後來,我們又給這些作品貼上了裝飾品,併發揮想象做的自己想要的小藝術品。我認為在做陶瓷的過程中,心情是很重要的,必須要心平氣和、從容不迫、鎮定自若地操作。不然你一緊張害怕,就會手抖把整個作品都毀掉了。

“片片紅葉情,濃濃國瓷韻”。陶瓷藝術,是中國獨特的傳統文化。今天能瞭解到這麼多關於陶瓷文化的知識,我感到十分激動和喜悅。希望這種文化能一直流傳下去。

中國陶瓷博物館 篇2

國小二年級作文 ,529字

到一個地方博物館是必經之地,所以我們去了景德鎮的陶瓷博物館。博物館裡有著很多精美瓷器,講解員仔細地給我們介紹每一個年代的瓷器。

突然,我被中央的一個瓶子吸引住了。那是一個小小的祭藍色瓶子,它是元代的祭藍釉蒜頭瓶。它溫文爾雅地立著,有著祭藍色的瓶身,長頸、削肩、圓腹、圈足,瓶口似蒜頭。

走到明代的場館,有一些官窯製品,其中有一個宣德皇帝的青花櫻桃小鳥紋蟋蟀罐,上面畫著幾株櫻桃樹,櫻桃樹上結著不少果子,偶爾有幾隻小鳥在旁邊飛來飛去,彷彿它們正在採櫻桃呢!但是那個罐子非常破碎,是經過修補過的,你知道它是怎麼碎的嗎?宣德皇帝非常喜歡鬥蟋蟀,但是皇太后不想讓大臣們知道這件事,所以只允許皇帝在後宮裡玩,到了下一代皇帝,就命令將士把這些蟋蟀罐砸得碎碎的。

再走著走著,我看到一個米黃色的小盤子。盤子中央有兩條龍,一條是紫色的,一條是綠色的,它倆頭尾交替形成一個方形,彷彿在天空中飛舞嬉戲,一邊飛還一邊打招呼呢!旁邊圍著一圈花,它們是由淺藍色、紫色、綠色組成的,一束一束的,鑲嵌在盤子的外層。邊緣有著八條小小的龍,就像守護著中央的首領一般。它是清代康熙的黃地三彩龍紋折沿盤。

看著那些美麗的瓷器,我彷彿穿行在歷史的階梯中,景德鎮的魅力吸引著我時刻惦記著它的“演出”。

中國陶瓷博物館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615字

在陽光明媚的一天,我來到了“行文”課室,和各位“小行者”們開始了一場傳統文化之旅——參觀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

首先第一個專案:製作陶瓷。老師把我們帶到一個轉盤前,給我們示範了一次做陶器的過程。先把一塊泥放在轉盤中央。把泥壓一下,讓泥牢牢地貼在轉盤上,不然泥會被轉飛。然後讓手上的泥團上都有水,如果手上粘的泥讓你感到黏糊糊的,就立刻沾點水。把轉盤調到適當的速度就可以製作了。

第一步用手輕輕的扶住泥,把你做成橢圓形的。記得千萬不能讓泥帶動手,要讓手帶動泥。第二步,把泥做成自己想要的高度。想把泥變高,只要用手扶住泥,同時慢慢的把手往上提,你要把大拇指放在手掌上向下按,泥又會變短。第三步,在泥中開個洞,把大拇指放在泥中間逐漸向下按,一個口就出來了。最後再修一下形狀。一個精美的小泥碗就在老師手上誕生了。我不由得驚歎一聲。

那我來製作了,我的心中很不安,看著別人自豪地看著他的成品,如果我自己沒做成功怎麼辦;做的不好看怎麼辦;別人會不會笑話我呢?按照老師的講解開始製作。製作十分順利的進行,我不再害怕,大膽的做了起來。該開口了,我把手放在你泥土輕輕向下按。可泥怎麼也沒空出個洞,我又用力按,但怎麼也沒有用。我的頭上冒出了汗珠。老師在一邊鼓勵我。不一會兒,一個小杯子被我做出來,我真是太高興了。

在這次活動中,我學到很多關於陶瓷的知識,我一定好好傳承陶瓷文化!

參觀中國陶瓷博物館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3116字

【參觀中國陶瓷博物館】

周*娜

我們今天去了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

我們已經博物館就看見了一些有趣的東西。上了二樓,經過老師的講解,讓我明白了中國江西景德鎮為什麼被外國人稱為“瓷都”。當中的陶瓷就是陶器與瓷器的總稱。我最喜歡的一種陶瓷是琉璃瓦,因為它在明清時代可以用來鋪地防水。

我們還去體驗了自己用機器做陶瓷,首先,用雙手大拇指小的後肌和小拇指上的後肌向上推,然後用大拇指將中心弄凹下去,重複幾次,再把自己想要的形狀捏出來,最後用鐵絲刮下來,晾乾後就可以加工了。我感到非常奇怪,為什麼鐵絲可以把陶瓷切下而不會再被粘上呢?那不是有水分嗎?老師說那是被隔開的。後來我才明白,泥外溼內幹,刮的時候當然不會粘上啊!真厲害呀!

帽子的樸素讓我們感到過時,但是卻是以前古代人民對生活的追求,對設計的探索。我們也要了解陶瓷的歷史和發展。

我們應該去領會傳統,不要在社會發展急速的時候,丟失了自我,忘掉了傳統。

【參觀中國陶瓷博物館】

李*

陶瓷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遺產,歷史悠久。今天我來到了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與老師一起開始一段尋找陶瓷祕密的旅程。在這旅程中,通過馮老師的細心講解,我瞭解了陶瓷的製作過程,體會到了中國陶藝的魅力巨大,還有中華人民智慧非凡。

陶瓷館的佈局很特別,展品都是按時間來擺放的,越早發明它就越在前頭。從明清時期的陶瓷水管到當代的“復澄壺”,無一不展示著中華文化的魅力。

中國的陶瓷比外國早誕生一千年,中國的陶瓷誕生於夏商周。誕生方法極為巧妙。傳說在原始時代,一群人圍著一坨泥巴,一個人不小心把水弄灑了,另一個人又丟了一個火把進去,火滅了以後,人們把泥土拿出來,這土就是最原始的陶瓷。到了後來,夏商周的人把泥巴塑形,成了真正的陶瓷。最早的陶瓷並沒有什麼花哨的圖飾,質感也是陶土最原始的質感。到了唐宋時期,陶瓷變得花哨,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形色,到現在更是發展的爐火純青了。

中國的陶藝歷史悠久,這次旅程讓我明白了許多,我一定要讓陶藝繼續發揚光大。

【參觀中國陶瓷博物館】

陳*熙

陶瓷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今天老師帶領我來到了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學習陶瓷的歷史和製陶方法。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最開始陶瓷僅僅是作為排水道使用,後來古人發現好像放東西不錯,便拿來儲物。茶水杯的出現讓古人不再用手舀水喝,盤子的出現,讓古人的飯菜有地方放。最開始的陶瓷都是陶土的質感,雖然它並不好看,但現在功能性強。當陶瓷畫出現後,陶瓷的外觀逐漸美麗、豐富起來了,有各種圖案,形形色色。

隨著現在陶製工藝發展的爐火純青,近期出現的文化磚,不像其他陶瓷要粘上去,它只需要在上面刻就行了,藝術家陳復澄先生就用文化磚刻了一幅《清明上河圖》,並放在各地供人觀賞。從這些就能看出,在歷史長河中,陶瓷伴隨著人們的生活在不斷地改進。現在陶瓷不但被製作成盤子、水杯等等了建築材料,更是被做成各種美麗、精細的藝術品。

現在陶瓷不僅僅是一個盤子、杯子,它還是中華民族的瑰寶。

【參觀中國陶瓷博物館】

葉*軒

今天我參加了行文的戶外課,來到了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

我左腳剛踏進博物館,便已經感受到了這間博物館滿滿的藝術氣息,來到三樓,裡面滿滿一排展品,櫃裡裝著一排堆比較簡單樸素的陶瓷。一開始我還覺得古代陶瓷非常醜。可是越到後面我越加覺得我一開始的想法是錯的。因為後面我們還參觀了美麗的琉璃瓦,一些花紋複雜的瓷器,還有工藝複雜的“復澄壺”。

參觀完古代的陶瓷之後,我們便開始製作屬於我們自己的陶器。首先,我們要用水把自己的雙手弄溼。這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步,否則你的陶器就完成不了了。然後就把自己的手放在泥上,注意不要用自己的手指,一定要用自己的手掌心這個位置。然後把自己的大拇指插進泥中間,然後自己的拇指要按在邊緣,隨著那些泥逐漸增高,自己拇指的位置也要增高,最後你就用鐵絲把它切下來就行了。

通過今天這一天的學習,我感受到了中華民族製作陶瓷的獨特魅力。也瞭解了中華人民的智慧結晶。同時陶瓷它那堅韌不拔的品質也值得我們學習。

【參觀中國陶瓷博物館】

樑*琳五年級陽光六小

今天老師帶我們去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參觀陶瓷。我懷著開心的心情來到了博物館。

我們先參觀了博物館,其中我參觀到我的最喜歡的物品就是琉璃瓦了,因為它很好看,很有藝術感,還可以用來裝飾一些物品。

接下來就是我喜歡的環節——做陶瓷。我們先來一些陶瓷放在一個轉盤上面。然後按一下開關,那個東西就開始轉了。之後,先慢慢的將陶泥提起,再慢慢的將它壓下去,重複上面的步驟幾次;然後再將大拇指放進去開一個口,慢慢將那個口弄大;然後根據自己的需求做出自己想要做的樣子;最後等陶土成形後即可取出,整個過程不超過十分鐘。我順利的將我的陶瓷做好了。我還明白了,做陶瓷要有耐心,不能圖快,還要有平靜的心情。

後來聽老師說陶瓷要經過八百度的高溫燒製後才能完成。我不禁佩服陶瓷的堅韌,在八百度的高溫下生存了下來。

據說中國還有“瓷都”的稱號。在這次參觀中我不僅學到了很多關於陶瓷的知識,還玩得很開心,這次活動真的非常有趣、有意義。

【參觀中國陶瓷博物館】

鍾*棋

今天一大早我們就在行文教育的門口集合,要組織去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我們五年級的還有幾個六年級的乘坐大巴一起前往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我帶著激動又勤奮的心情前往做陶瓷的博物館。

終於到了做陶瓷的時候,等到我時,我心驚膽戰的坐在了製作陶瓷的機器前。我雙手弄成那個杯狀的陶泥,我要做的是杯子,我小心翼翼地弄著我那已經逐漸成型的“半成品”。首先我讓它成為杯狀,然後把大拇指伸進去往外輕輕地推。接著要無比冷靜的控制好力度。把杯子慢慢往上推高。要用最小的力氣輕輕地把陶泥往上推。最後,只需要把成型的杯子用鐵絲切出來即可,然後慢慢晒乾。

我最喜歡的一件陶瓷品叫“復澄壺”,復澄壺是陳復澄發明的,此茶壺以本人名字命名。復澄壺是一種在茶壺上刻一些詩句或詩詞的,不管是外觀和詩句,都讓我覺得很舒服,它可以做收藏品。

我們中國被稱為“瓷都”。中國的英文名是“China”,而陶瓷的英文名字“china”。從我個人來看,陶瓷的歷史也是中國一段偉大的歷史,陶瓷在八百度高溫下仍然堅持著,我們也應該在學習上堅持不懈。

【參觀中國陶瓷博物館】

李*浜

陶瓷是中國最出名的代表之一,為了能更加深入瞭解陶瓷文化。老師帶了我們來到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

當我進入博物館,我就聞到了一陣歷史悠久的氣味。伴隨著講解員的腳步,我們來到了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陶瓷的發展圖,裡面記載各種瓦片的朝代。

接著講解員又帶我們去看瓷器,其中令我感興趣的是瓦當和復澄壺。

瓦當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結晶,上面有許多朝代的圖案,例:西漢有四靈、秦朝有神仙獸等等。瓦當的圖案刻畫的栩栩如生,上面的動物炯炯有神,讓我感覺它隨時都會跳出來。

復澄壺是最聞名的茶壺之一,它是由陳復澄製造的。上面的文字是他親手雕刻而成。當時我在想,幸好愛茶壺如命的外公沒來,不然被外公知道了,這裡肯定會天天來。

看了這麼多的瓷器,手早已癢癢,於是老師帶我們去親手做陶藝。看完老師的講解後,我已經迫不及待了。首先把手弄溼,再用手掌的力把泥拉高,然後用大拇指把壁給弄薄,再弄成自己喜歡的形狀。在做瓷器時要保持動作大膽和心情放鬆,做到全神貫注。

這一次的參觀中我看見了陶瓷的精神。和它經過千辛萬苦之後獲得的美麗的身軀。

遊中國茶葉博物館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558字

星期天上午,我和李軒昂、姚嘉宇一起到中國茶葉博物館去遊玩。這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從層層樹葉之間灑落出來一縷縷陽光,照在身上非常暖和。我們一路上說說笑笑,不知不覺就來到了中國茶葉博物館。

站在博物館門口,往遠處看,有連綿起伏的山巒和藍天白雲。從近處看,有枝葉茂盛的茶樹叢和淙淙流淌的小溪……我心裡不禁感嘆道:“哇!好美的風景呀!”進入博物館後,首先躍入眼簾的是一塊約十米高的黑石板,上面有水流不斷地往下流下來,形成一個巨大的水簾,石板中間寫著一個大大的綠色的“茶”字,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進入展廳後,首先我看見了一塊木牌子,上面寫著:茶是中國對人類、對世界文明所作的重要貢獻之一,中國是著茶樹的原產地,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葉的國家。接著,我們又參觀了其他幾個展廳,我看到了不同時期的各種茶具,也看到了為了運輸茶葉而來到中國的外國商船和富翁的一些事例的介紹。通過參觀,我對中國茶文化的悠久歷史及製作茶葉的過程都有了一定的瞭解。出了展廳後,我們還看見了仿古的四桶茶葉揉捻機,它四通連體,需要由人力推動揉捻。揉捻是茶葉初制過程中的一道工序,可以使茶葉捲曲成形。我們幾個興奮地衝上去,一人站一邊像磨豆子一樣地推動起來,開心地體驗了一把。

最後,我們又去展廳後面的一個大草坪上去玩耍,眼看時間已經不早了,我們才戀戀不捨地離開了。

中國財稅博物館一遊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478字

“要勞逸結合!學就認認真真地學,玩就痛痛快快地玩!”這是媽媽的格言。

我們家一向按媽媽的格言行事。我的假期生活是:上午完成預定的作業,下午出去玩或自由活動。

今天下午,我們約好去吳山廣場,我很期待。

“出發!”我們飛快地跑出了家門。

來到吳山廣場,一查地圖,發現邊上就是城隍閣和中國財稅博物館;城隍閣我們已經去過了,今天就去中國財稅博物館看看。

走進博物館,首先看到了一棵大大的“搖錢樹”。隨後,我們步入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各種糧票,這實在太古董了,有些紙都破的不成樣,媽媽都說沒見過。

然後看到是一套人民幣,面值五花八門:五千元、兩百元、一萬元、一千元……顏色更是讓人眼花繚亂,連同樣兩張一千元顏色都不同。

緊接著,我們看到了古代財會用具。有各種各樣的符號,還有鐘鼎文、甲骨文等文字;我最喜歡的是各種各樣的算盤,形狀各不相同:有圓的、扇子形的、長條的、三層的……還有口訣呢!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除二……

最後是一些珍品展,展出的是國際交流的紀念品,有巴基斯坦的、印度的……鍍的金子閃得讓我睜不開眼。

中國財稅博物館,讓我接觸到了許多新知識,不虛此行!

遊蘭亭中國書法博物館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640字

天氣再炎熱也沒有擋住我們的腳步,今年暑假,我們決定將小隊活動的地點放在紹興蘭亭,中國書法博物館。

一踏進博物館,撲面而來的是一股濃厚的書法氣息。一位年輕的講解員帶領我們參觀了館內最有代表性和觀賞價值的作品,還詳細介紹了每幅作品的作者、朝代、創作背景以及書法家們有趣的生平軼事。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自然是廣為流傳的曲水流觴的故事和《蘭亭集序》的臨本。雖然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真跡至今也沒有被發現,可是從那些臨本中,我已經深深體會到中國書法的精湛和深厚。

參觀完書法大家們的作品,我們來到一間大大的活動室,開始期待已久的體驗活動。我們每人得到了一把白色的扇子,上面印著鏤空的繁體“蘭亭”二字,我們的任務就是用毛筆“描紅”。我心下暗想,這個容易,畢竟在學校練過書法,還學過幾年國畫,描兩個字還不是小菜一碟!我拿起毛筆蘸了墨,開始往扇面上書寫。可才剛落了兩筆,就發現並非我想象的那麼簡單。摺扇的扇面高低起伏,毛筆未必乖乖落在你希望的地方,最後出來的字就顯得歪歪扭扭,只能再添幾筆來彌補。拓畫是我最喜歡的體驗活動。先用一把棕毛刷子蘸上墨汁在刻有凸起圖案的石板上刷一層,再將紙覆蓋在上面輕壓即可。第一次我沒把握好墨量,蘸得太多,紙蓋上去再揭下來的時候幾乎看不清圖案了。第二次我吸取教訓,均勻地塗了薄薄一層墨。這次的圖案濃淡適宜,非常清晰,果然是吃一塹長一智!

酷熱的天氣並沒有影響我們的心情,隊友們都覺得蘭亭之行收穫滿滿,期待著下一次的活動。

中國水利博物館之行 篇8

國小二年級作文 ,414字

2017年6月18日,水晶老師老師帶著我們小記者們來到了中國水利博物館,讓我瞭解了中國水利發展的歷史。

小記者們懷著好奇的心情來到中國水利博物館,聽著館長講解中國水利發展的歷史及重要性。首先館長給我們講解了中國的水災、水減少會引起旱災、髒水會使魚類死亡造成生態會破壞,不由得想起要如何處理好水資源的利用,搞好水利建設(建水壩、搞水渠、建海塘堰壩等)。看到建起來的一座座三峽水壩、新安江水壩、寧波白溪水庫大壩、海寧魚鱗大石塘及寧波它山堰等,這些跟人民的心情勞動是分不開的,沒有他們付出哪裡來現在幸福的我們。

隨後,我們小記者們聽完館長的課後,在各個展廳看到古代到現代水利發展。尤其是看到《大禹治水》的過程,“三過家門而不入”,可見大禹有多偉大,值得我們好好學習他那精神。

最後,我們這幫小記者們在爸媽的帶領下,參觀了整座水博寶塔,一眼望去是那麼的壯觀,那麼的偉大。所有我們要好好的珍惜現在的我們,好好利用水的來之不易,保護水環境。

走進中國水利博物館 篇9

國小三年級作文 ,382字

昨天,我們小記者一同走進了位於蕭山的中國水利博物館,那裡的空氣清新、景色宜人,是個好地方。

進入中國水利博物館以後,那裡的講解員叔叔給我們講了很多有關水利的知識,比如有魚可以在幾度以上生存,甲魚能清理河道……

在中國水利博物館裡,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裡的叔叔給我們玩的一個遊戲,名字叫烏龜與甲魚賽跑。我領到了一隻烏龜,我讓烏龜在地上跑步,可烏龜就不跑,一直待在地上休息,我沒有辦法,然後就在烏龜邊上做了個動作嚇了烏龜一下,然後烏龜就跑起來了。

最後,其中的一個講解員阿姨帶我們去了1、2、3、4展廳,展廳裡有各種各樣的水利工具。講解員阿姨還給我放了大螢幕,螢幕上介紹了每年大的水災、旱災。

經過了這一次對水博園的觀察,我發現:我們跟大自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我們要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不能浪費一點一滴。同時也要好好保護環境,讓我們的家園變的更美麗,水更清澈。

參觀中國軍事博物館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722字

來到中國軍事博物館的大門面前,望著廳中屹立著的毛主席的雕像,我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當年,是他帶領著中華各族人民一起歷經千辛萬苦,建設了今天偉大的新中國。

走進中國軍事博物館,我最喜歡的就是當年解放軍用過的各種兵器。在大廳那裡陳列著許多坦克、飛機、大炮等各式武器,坦克們精神抖擻地站立著,高大挺拔的身軀上似乎披著威武的解放軍軍裝,上面有中華民族特有的標誌—紅五星。當年是他們陪著我們中華人民一次又一次地打敗敵人贏得勝利,現在,他們的“軍大衣”被擦得錚亮,至今都沒有褪去以前的威風。看啊,那高高聳立的“東方紅一號”,自豪地挺著胸,這是新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看啊,戰鬥機張開巨大的機翼,準備在天空自由地翱翔,它們都是革命大英雄,凝結著中華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我們還看到了好多曾經的物品,有紅軍長征吃剩的半根皮帶,還有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油畫。每一幅油畫都描述著當年的一個個故事,還有一封封的書信,上面的每一筆每一畫都顯現出了革命戰士的無限愛國情懷!

參觀了中國軍事博物館,我有太多太多的感受。在大戰時期,是革命戰士們奮力作戰,是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新中國。我們享受在祖國母親的懷抱之中,有時卻不用功讀書,還總是犯錯,屢教不改,現在想起來真覺得很是羞愧。

閉上眼睛,腦袋中會浮現出紅軍長征的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情景,紅軍參加戰鬥的一種種驚心動魄的畫面,彷彿身臨其境,好像我也和他們一起翻越大雪山,穿過大草地。在長征的路上,他們無所畏懼,勇往直前,正如毛主席詩云:“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這次參觀,使我瞭解了曾經的艱苦歲月和革命戰士無私的奉獻精神,增強了我的愛國意識。以後我一定要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盡一份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