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大悟烈士陵園有感相關作文20篇

遊大悟烈士陵園有感 篇1

國二作文 ,717字

今天是4月3日,清明掃墓的時間,每年這個時候,學校都會組織學生去給革命烈士掃墓,寄託我們的哀思,今年也不例外。清晨,微風帶著溼潤的氣息撫過臉頰,我懷著一顆崇敬而又激動的心踏上了“大悟烈士陵園祭掃活動”的旅途。

車子緩緩地停下來,“鄂豫邊區革命烈士陵園”映入眼簾,字型上方那鮮豔的五星紅旗正迎風飄揚,那鮮紅的字型彷彿在告訴我們:烈士們雖已故,但他們那顆火熱而充滿激情的心將永留人間。

陵園整潔而又莊重,道路兩旁的松柏端正地站著,彷彿在為我們指引著前進的方向。第一站,我們要去革命烈士紀念碑,但到達之前,首先需要登上144級階梯,階梯雖說不上險,卻十分地陡,只上到一半便累得氣喘吁吁。“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義勇軍進行曲》在我耳畔響起,使我不自覺地加快了腳步,是啊,不願做奴隸,就得堅持向前啊!

來到墓碑前,我們莊嚴地站成四排,向烈士們進獻了花圈。天空陰沉沉的,沒有見到太陽的影子,風也沒有四處吹了,誰也沒有說話,一切都顯得極為寂靜。我們站在烈士墓碑前,低下頭向烈士們默哀,內心洶湧澎湃,眼前彷彿浮現了當年烈士們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情形,那壯烈犧牲在祖國大地上的畫面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裡,革命烈士們為我們拋頭顱、灑熱血,用珍貴的生命換來的今天的美好生活,我們怎能不珍惜?

後來,我們參觀了“烈士紀念館”和“新四軍第五師紀念館”,在那裡,我清楚地瞭解到一些烈士的經歷。跟隨著管理員走在紀念館中,尋找著歷史的足跡,看著那一件件震撼人心的事件和物件,我的眼眶溼潤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珍惜生活呢?

一天很快就過去了,我戀戀不捨地告別了大悟,卻永遠不會將它從記憶中抹去,我們留下的是哀痛,帶走的是那引人深省的啟示。

參觀陸房烈士陵園有感 篇2

國一作文 ,724字

正值清明時節,雖無“清明時節雨紛紛”的瀟灑,但一陣清爽的春風襲來我的臉頰,脆響我的脖頸也足以讓我清醒我們要去掃墓,一座安息著建設新中國英雄烈士的墓。

向車窗外看去,清一色的黃柳整齊的排列在路旁,柳樹吆!你難道是因為日寇無端侵略的憤恨而枯黃嗎?還是因為對英雄八路軍戰士而自豪?我不禁感慨:這一片寧靜的土地上,發生了一次多麼激烈的正義與邪惡間的戰爭陆房戰爭啊!

站在這灑滿獻血的土地上,一幕幕八路軍為保衛國家和人民而流血犧牲的畫面用現在我腦際,如今繁榮安定的中國不就是他們用血與肉類築起來的嗎?望向那碑上閃著光輝的紅星,他的光輝照耀著腳下的土地,照耀著安息的英雄,更照耀著整個九洲,又像一把利劍,深深的刺入日本法西斯的心臟。他,鼓舞著八路軍戰士們在沙場英勇殺敵鼓舞著我們去奮鬥,更鼓舞著全中國人民一起創造祖國美好的明天啊!

在一片蒼綠的松柏之下,我們的心熱血沸騰,我知道,八路軍戰士的先生精神正如這四季常青的松柏,在實踐永垂不朽,他們是人民的兒女,是真正的英雄好漢!

恍惚間,時間到了1939年5月,彷彿看到了八路軍一一五師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成功地進行了突圍並消滅了日軍一千三百多人,而在這場殘酷的戰爭中,仍有三百多名八路軍戰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那一排排骨灰架上,我看到一個又一個的無名英雄,他們默默地為新中國的成立貢獻了巨大的力量。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青年,更要秉承他們的精神,不求名利,只求為國奉獻力量;不求安樂,只求為人民的利益而戰……

寒冷的風依然在吹,但我卻沒有了刺骨,是心中的一腔熱血,是碑上閃爍的紅星,是楊得志同志蒼勁有力的題詞,讓我不再退縮。我知道,在學校愛國教育下,一顆愛國的種子移植入心中,生根發芽……

參觀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有感 篇3

觀後感 ,558字

井岡山,面積僅有二百多平方公里,在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中華大地上顯得很渺小。然而,它卻有很多響亮的稱呼—“中國革命的搖籃”,”中國革命從這裡走向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今天參觀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後,深深感受到,井岡山更是一座英雄的山、人民的山。

兩年四個月,共有超過48000的英雄犧牲在了井岡山,平均每天有60多名革命先烈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都有幾名紅軍戰士倒下,而有名可查的僅有15744個,三萬多名都是無名英雄。感謝儀式教學的羅曦老師的感情真摯講解,帶著我們走進了那一段艱苦卓絕的時空,老師的娓娓道來,讓我們切身感受到了一個個英雄鮮活的生命,他們中有知識分子,青年才俊,富家子弟,本可以過著安逸富足的生活,然而,他們為了信仰,為了中國的勞苦大眾,來到井岡山,拋頭顱灑熱血。劉仁堪、伍若蘭、吳月娥、……,羅老師的講解,讓我們感受到了栩栩如生的每一位井岡英烈、有溫度的井岡山一草一木一水一石,同時也讓每一位學員若有所思。到底什麼是共產黨員?

此時此刻,此情此景,醍醐灌頂,身先士卒,不畏艱險,不怕犧牲是共產黨員。新時期,敢為人先,不計得失、勇於奉獻是共產黨員。最後,羅老師帶著我們,面對烈士紀念館,重溫入黨誓詞,大家聲音洪亮、渾厚、堅定,因為,井岡山,因為井岡山精神!

清明節掃烈士陵園有感 篇4

國一作文 ,497字

時令又到清明,空氣裡到處瀰漫著清明的氣息,生機和活力溢滿了大地和天空,殘冬的痕跡一掃而光,迎著清爽的晨風,我們來到了成安烈士陵園。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屹立在正前方高大肅穆的紀念碑。白色的建築,中間燙金大字,在風中蕭瑟。我看著那高聳入雲的紀念碑,固然時間會腐蝕它的輪廓,但戰士們衝鋒陷陣時的那種豪邁絲毫沒有褪去。

紀念碑前,我們獻花,我們哀悼,我們鞠躬,我們宣讀入團誓詞。這一切讓我的思緒彷彿回到了戰爭年代,看著一個個熱血兒女,為了中國的解放,為了人民的幸福,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將自己寶貴的生命留在了這片土地上。

看著墓碑上一張張老舊的照片,那是烈士們年輕的遺像。透過他們堅定的目光,我彷彿看到了戰場上硝煙滾滾,聽到了號角陣陣。

聽著爺爺講那過去的故事,爺爺那驕傲的神情,讓我不禁為我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心裡的浮塵也被一點點打掃乾淨。我明白了國家、社會、學校、父母在我們身上傾注了無限的愛,我也應當用百倍的努力去回報他們。

縷縷春風,在訴說著對革命先烈的無限深情,對烈士英魂的無盡哀思。讓我們憶往昔,訴不盡對先烈的無限懷念;看今朝,唱不完對明天的無限憧憬;展未來,我們信心百倍,鬥志豪情。

祭掃烈士陵園有感 篇5

國二作文 ,490字

懷著敬仰之情邁進園內,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矗立園中心的紀念碑,如頂天立地的巨人,屹立在金溪大地上。“革命烈士紀念碑”一個個大字,鏗鏘有力,彷彿完美詮釋了先輩烈士們的錚錚鐵骨、英雄豪邁。這一切,激起了我發憤圖強的意志。

印象最深的活動環節便是默哀一分鐘。主持人介紹之後,我閉眼沉思。霎那間,腦海便浮現先輩與敵人作戰,或死、或傷,但他們從未有一分懼怕的神色。他們乃是世界上的最勇敢者!保衛祖國、保衛家鄉,他們用年輕的生命譜寫了可歌可泣的革命戰鬥史。戰爭雖剝奪了烈士們的肉體,但他們的英勇靈魂不散,高尚的精神播撒人間……

如今,我們這些新時代的學生們,身上穿的,嘴裡吃的,一點兒不用憂愁;坐在教室裡讀書、求知識是我們心中所念,無需再多想其他。那種缺衣少食、飢寒交迫、戰火連天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這都得益於無數革命烈士生命和鮮血的付出。“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毅魂歸來日,靈旗空際開。”如今,他們當初最純樸、最堅定的革命願望,如今已經成為了現實。

烈士們,你們如今躺在冰冷的地下,我願意用滾燙的心和汗水溫暖這土地,放心把未來交入我們手中,我們是共產主義的接班人!

此致敬禮!願您們安息!

參觀烈士陵園有感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635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雖然沒下雨,但是天公還是陰沉著臉,好像下一秒就會細雨綿綿。我們在老師們的帶領下到烈士陵園掃墓。

烈士陵園南依青山,面向城區,松柏成蔭,我們每個人手握一支白菊,陸陸續續地走進陵園。路過一個小亭子,亭子後的一面牆上雕刻著烈士們的英雄戰跡,他們有的在和可恨的日本人進行殊死搏鬥,有的拿著衝鋒號,那衝鋒號的聲音振耳欲聾、催人奮進,讓我們彷彿看到了烈士們在戰場浴血奮戰的情景,有的還揹著受傷的戰士……他們情同手足的情義真讓人羨慕啊!“快看那”隨著叫聲望去:一個高大的紀念碑映入眼簾,上面寫著“人民英雄永不朽”幾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是啊!是誰讓我們能在美麗的教室裡認真學習呢?是英雄,是這些愛國的英雄們!

我們來到了烈士墓碑前,默哀了3分鐘。到了獻花的時候了,我心裡無比激動,我敬仰英雄的氣概和他們永不言敗的精神,在當今的社會中,我們這些社會主義的接班人,也應該發揚烈士們的精神。

緊接著我們又參觀了烈士紀念館,那一張張泛白的黑白照片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又一個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烈士們衣衫襤褸,由此可以看出戰士們的艱苦生活。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陵園。今天的活動讓我明白了:我們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熱血換來的,我們一定要珍惜。只有好好學習報答祖國,才能對得起烈士先輩們……

參觀烈士陵園有感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597字

革命烈士陵園內松柏環繞、綠蔭滿園、安靜莊嚴,宛若我們今天參觀烈士陵園的心情——肅穆、感動。

烈士,一個讓人敬佩又感動的詞語。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似乎已經遺忘了這個詞語,美好而安逸的生活讓我們心中很少有激情。但那天的參觀,讓我的血液再次沸騰。

幾十年來,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已深入人心,這種奉獻精神體現了中華兒女的精神風貌和革命鬥志。我們在烈士墓前鞠躬,那不是普普通通的一鞠躬,那是充滿敬意、充滿情意的一個彎躬。我們獻了花,那是凝聚著我們無限情感的一束鮮花。此時,或許先烈也在看著我們,看著我們這樣一代新中國的兒女,如何來完成他們未完的使命。

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生命更崇高的意義在於為人民付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劉貫一、過家芳等等,還有很多叫不上名的英雄戰士都讓我震撼了!烈士永生,浩氣長存!我曾懷疑過人的永生,但當樂觀豁達、堅定信念、無私奉獻的精神匯聚到一個人或一群人身上時,那便是永生了!

烈士們已經離開了我們,解讀他們,只能通過一塊塊碑文、一座座墳墓。從他們附近走過,彷彿接受了人生的洗禮。此次學習,昇華了我們的精神世界,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革命先烈們的英雄氣概,深切體驗到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在此,感謝老師們給我這個學習的機會。

無數的革命先烈們——您好!我們在向您真誠地瞻仰,我們更會永遠地向你們——學習致敬!

參觀烈士陵園有感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581字

4月3日,我第一次去烈士陵園參觀。

我們安靜地走進烈士陵園,安靜地走到了紀念廣場中央,唱完隊歌,我們便開始集體默哀。在默哀的時候,我想起媽媽告訴我:“就在3月30日,木裡發生森林火災,前去撲火的27名防火隊員與3位當地撲火隊員壯烈犧牲!”他們誰不是家中上有老下有小的?他們誰不是十多二十幾歲的?為了保護國家財產與人民的安危,他們不顧一切,英勇地犧牲了!想到這裡,我的眼淚湧出了眼眶……

默哀完畢,獻了花圈,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走上了埋葬英雄的小山。在山上,埋葬著數不清的英雄,我與同學依次在每座墓前敬隊禮、獻胸花。當有同學把花亂扔在墓旁時,我總是小心翼翼地把花撿起來,雙手把花重新放到墓前。因為我想:如果不是這些烈士為我們打敗了敵人,我們現在必定還在戰爭中,沒有學校,沒有書桌,到處都是戰爭的硝煙!

我們又走進了烈士陵園陳列室,上面也記載了許多戰士的光榮事蹟:有為新中國成立而犧牲的、有為抗擊日本侵略者而犧牲的……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世界上居然還有這麼英勇的人!因此,我要為他們點贊、致敬!

敬愛的先烈們,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因為有你們拋頭顱、灑熱血,用寶貴的生命換來的,所以我應該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環境。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以後成為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絕不辜負你們的厚望!

遊安陽烈士陵園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496字

3月31日,我們四年級全體師生來到了安陽市烈士陵園。這是我第一次來安陽市烈士陵園。

一開始我們都十分高興,有說有笑的,可是走了一個小時還沒到安陽烈士陵園,同學們開始叫苦叫累了。我們又走了十分鐘,終於到了安陽烈士陵園。

進了安陽烈士陵園,松柏翠綠,一切都是那麼莊嚴肅穆。大門是烈士紀念碑,紀念碑高19。8米,寬5。9米,上面有毛主席為烈士提寫的‘永垂不宿’四個大字。在高高聳立的烈士紀念碑前我們立正站好,唱國歌,唱少先隊歌,聽少先隊員代表講話,獻花圈,默哀。那時,哀樂在安陽烈士陵園上空盤旋,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那些烈士工作、戰鬥的場面,心裡想:如果沒有他們的犧牲,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祭掃儀式結束後,我們繞過紀念碑,來到了安陽烈士博物館。我們在導遊的帶領下細細地瞻仰—泛黃的照片,磨破邊的公文包,發白的衣物,鏽跡斑斑的手槍,記錄烈士生平的日記本,烈士們的將狀,抗日小英雄的雕塑……我認真地看著,心裡湧起一陣又一陣的感動,眼眶漸漸地熱了,先烈們真是太偉大了!

接著我們來到了烈士墓獻上我們自己親手做的小白花。

烈士們,我們永遠記住您!如果沒有您們,就沒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

遊紅安烈士陵園 篇10

國一作文 ,1166字

“小小黃安,人人好漢,銅鑼一響,四十八萬,男將打仗,女將送飯”。從小爺爺就告訴我,我的祖籍是紅安,我的根在那裡。當年,年少的爺爺因為貧窮從大別山裡走了出來,現在老了,對自己的故鄉愈發思念,趁著國慶長假,爺爺帶著我們全家一起回到了紅安。

紅安,原名黃安。是舉世聞名的將軍縣,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黃麻起義的策源地,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的誕生地,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搖籃和最早的中心,也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堅持26年紅旗不倒的紅色土地。

到達的第二天,叔叔首先開著車帶著我們來到了七裡坪鎮的長勝街。走在青石板的街上,爺爺驕傲地對我說著長勝街的光榮歷史,使我知道了在土地革命時期,長勝街是革命的中心。看著那一間間斑駁的革命遺址,“七裡坪工會”、“鄂豫皖蘇維埃銀行”、“紅安縣赤色郵政局”、“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指揮部”時,它們似乎在向人們訴說著光陰的故事,講述著那一段厚重的歷史。

隨後,我們又回到了紅安縣城,來到了規模巨集大的烈士陵園。

進入陵園,首先印入眼簾的是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紀念碑。這個紀念碑巍然聳立,碑下鑲嵌著一顆黃色五星碑徽,使神聖不可侵犯之感油然而生。

當踏入紀念館時,各種資料、文字、圖畫映入眼簾。在無數革命者的名言中,我看到了毛主席說的一句話“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取得的”。雖然我不太懂這句話的意思,但這寥寥幾筆反映出了當時戰爭的悲壯和激烈。展覽櫃裡陳列著革命先烈們用過的兵器,大多是撇把子槍和戰刀,這些兵器都鏽跡斑斑,但它們作為與革命先烈並肩作戰的伴侶,絲毫沒有露出示弱的氣勢。

再往上走,是一個3D模擬大廳。紅安古城經過戰火的洗禮後草木寥寥無幾,保衛家園的城牆被摧毀地只剩下半零不落的一角,眼前雄煙四起,灰色的煙霧籠罩著整個破敗的紅安古城,即使是在白天,天空中也未透出一絲陽光。

直到跟隨人群擁上了最頂層,我才知道紅安“將軍縣”的由來。在這片紅色的沃土上,誕生了董必武、李先念兩們國家主席,也誕生了223名將軍。大廳邊的牆上,全是為了中國革命事業拋頭顱、撒熱血的革命先輩的肖像。在那個炮火連天的烽火歲月裡,革命先輩們將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鑄就了“萬眾一心,為黨為民,樸成勇毅,不勝不休”的老區精神。

順著林蔭小道,我們走到了烈士紀念牆,牆總體呈現出弧形,只是頂部有巨大的“140000”。靠近牆面,我看到了由姓氏排序的名字,這些名字整齊劃一地排列在這一大面牆上,這可是140000位為祖國的革命犧牲的烈士啊!我站在這這面牆前,低著頭,心裡感到了從未有過的沉重,我顯然是被這觸目驚心的數字震憾到了,不,“震憾”都不足以形容我那時的感受!

時間過得太快,轉眼到了我們返程的日子,我們告別了這裡樸實的親戚,踏上了回家的旅途。在途中,我默唸著:我愛紅安這片由無數革命先烈用熱血染成的紅色沃土,愛的深沉,愛的執著……

遊樟村烈士陵園 篇11

國小六年級作文 ,1303字

滿山遍野的映山紅在春風中搖曳著,那淡淡的紅色花瓣顯得格外美麗,讓人想起歌曲《映山紅》:夜半三更喲盼天明,寒冬臘月喲盼天明,若要盼得喲紅軍來,嶺上開遍喲映山紅,若要盼得喲紅軍來,嶺上開遍喲映山紅……這淡紅的映山紅多像戰士灑下的熱血!

站在烈士陵園前,大門上那顆鮮紅的五角星映亮了我的眼,這種紅色比我紅領巾上的紅還要亮還要紅。陽光照射在上面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走進烈士陵園,莊重的高大松柏矗立在兩邊。蒼綠的草叢之間響起陣陣紅色歌曲,縈繞在我們的耳尖“一送紅軍下南山,秋風細雨撲面寒,樹樹梧桐葉落完,紅軍幾時再回山?……”“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國。清晨我放飛一群白鴿,為你銜來一枚橄欖葉,鴿子在崇山峻嶺飛過……”小徑旁種著幾棵梨樹,微風吹拂幾片純白的梨花隨風飛揚,但願這潔白的梨花能代我們向烈士問好。

前面有一座雕像,一群可愛的和平鴿飛行著它們捱得很緊,翅膀扇動的風都能感受到。雕像的中央立著一支槍,一隻有力的大手緊緊地握著那支槍,那支槍很樸素卻足以讓人將所有的目光聚集在那兒,因為這是“第一槍”是浙東地區最早的紅色槍聲。

湛藍的天空映襯著那座高聳的潔白色的石碑。這座石碑的高度是一個有意義的數字44。12米,因為這座石碑是在1944年1月2日建成。塔上刻著“革命烈士紀念碑”這七個金黃色的大字。我們登上20個階梯,站在花圈前靜靜地默哀了一分鐘,爾後我們繞著這座石碑默默走了一圈。

下了臺階後,迎面撲來的是一股淡淡的松柏香味。在矮矮的松柏之間,一塊小小的石碑,上面是烈士的名字、出生日期與去世日期,每一塊石碑前都放著一束白色的菊花,我想:這些菊花一定能與他們見面並將親人的思念寄託給他們。

順著石碑慢慢地走下去,我的心裡默默的計算著23歲,35歲,21歲,27歲……25歲,23歲,17歲!“17歲!?”我既震驚又疑問地小聲叫起來,“怎麼可能!這,這……”我越往下看就越震驚,烈士裡最多的是16到30歲的人,他們有的明明只比我大四五歲,有的甚至和我一樣在讀書,對未來生活充滿嚮往,但他們卻拋頭顱,灑熱血,獻生命,早早地結束了自己美麗的生命,這是為什麼?有什麼值得他們這樣付出?我低頭沉思,忽然一眼望到腳下的土地和旁邊的弟弟一下子明白了,他們為的是祖國,為的是自己的親人能過上舒適安穩的生活,所以他們光榮地犧牲了!此時,此刻,此情,此景,讓我的心潮不由澎湃起來:你們用生命去換來的新中國,我們一定要將她變得更加得繁榮昌盛。雖然我現在還只是一個小學生,一棵弱小的幼苗,一隻剛出蛋殼的雛鷹,但十年後,十五年後,我將是祖國的棟樑之才,一棵頂天立地的參天大樹,一隻搏擊蒼穹的雄鷹。因為祖國的未來屬於我們!

悄悄走在竹陰道上,嫩綠的竹葉沙沙作響,土地裡冒出顆顆春筍。也許明天,也許後天,他們將長成茁壯的竹子,正如祖國的未來,蓬勃發展。

烈士陵園掃墓有感 篇12

國小六年級作文 ,581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是一年之中最使人悲哀的日子。為了讓去世的人們安息,每到這天,我們都會有一個集體活動—掃墓。

今天,我光榮的參加了去烈士陵園的掃墓活動。經過長期排練,終於等到去陵園的這一天了。坐上巴士,我們向陵園前行。一路上,偶爾看見幾個人在掃墓。那神情莊嚴、悲哀,默默地,我的心裡莫名其妙的湧上一陣傷感。一到陵園,一塊大石碑矗立在園裡,十分顯眼。石碑大約有一座房子那麼高,用金色的大字寫著:沛縣革命烈士紀念碑。隨著主持人的聲音,掃墓活動開始了。

張悍華爺爺給我們說烈士們不顧生命,保衛祖國的故事。我腦海裡似乎出現了那個戰爭的場面,心海里像扔了一塊石頭,久久不能平靜。很快,少先隊隊員的兩位代表把花圈放在紀念碑前。伴隨著悲哀的樂曲,我們深深地低下了頭……

開幕式結束以後,我們便開始掃墓。一共七十二個墓碑,每個墓碑上面都有著烈士們的故事。整個掃墓過程沉重、嚴肅,還帶著一股悲哀。

之後,我們又去了烈士紀念館。看著牆壁上歷史的足跡,聽著老師的講解,讀著文字,我頓時感覺到今天的生活多麼不容易,都是用先烈們的血汗換來的。看著在戰場中,戰士們與敵人以死相拼的畫面,我感覺到我快哭了……

一陣風吹來,紅領巾飄了起來。我明白,它是用血染紅的。

看著天空,我明白,它正在默默地哭泣。望著用松樹點綴的烈士陵園,我還明白,愛國詩歌並沒有完……

遊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 篇13

國二作文 ,1567字

去到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時,正是夏季一天之中最為心曠神怡的清晨,空氣裡還含著水汽,時不時地徐來一陣清風。

一下車,抬頭便看到一塊巨大的牌匾,上面刻有孫文先生手題的“浩氣長存”四字,讓人不覺肅然起敬。穿過牌匾,是一條兩旁種有柏樹的石板路。走在已被磨得光滑的石板路上,我突然有一種時空錯雜的感覺,兩邊森森翠柏,四周蒼天喬木,彷彿幻化成一個個模糊的影像混雜著歷史往事的痕跡,在我眼前不斷地晃動,我的心不禁有點緊,邁出的步伐變得小心翼翼,我怕我的腳步聲驚擾了那些模糊的影像和安睡的亡魂。

在這紛繁的思緒中,我們上了一座橋。橋的兩邊都有一個小小的水池,水池上都一個噴泉。過了橋,遠遠的看見一個西式建築,由四根柱子撐起,柱子圍成的中心是一塊稜柱狀的巨石,上面刻有七十二烈士之墓幾個遒勁的紅色大字,我猜七十二位熱血志士便長眠於此。

在它的後面,是一座“山”字形的建築,在建築的頂端站著象徵自由光明的自由女神像,在車上導遊給我們講過女神手裡所拿的物件曾變更過三次,但不管怎麼變,自由光明是人們共同的追求。建築一共有兩層。下層僅僅有一大兩小的門,左右兩邊有小樓梯上第二層。第二層從正面看是一個三角形的石牆,它由不同的牌碑組成,牌碑上刻有捐獻人的姓名。第二層的背面和正面一樣,但是從那裡看下去便能看到一塊巨大的碑,距離太遠使得碑上的字像是隱形了,還真有點像武則天的無字碑。

走近了才發現,上面密密麻麻全是字。內容是關於黃花崗起義的經過和埋葬在這裡的七十二名烈士的姓名。石碑經歷上百年風雨的洗刷,留下了斑駁的雨痕,有些字字跡已經變淺甚至有些模糊,輕輕撫摸一個個名字,“廣東人:徐佩旒,徐禮明,徐日培徐茂燎,徐鬆根,徐滿凌,徐昭良,……福建人:林覺民,林西惠,林尹民,林文,……廣西人……四川人……安徽人……”重若千斤,當年那些戰士們究竟要拋下多少的親情,拋下多少大好的青春去完成這一場壯烈的革命呢?冷石無語,石碑上寥寥數語又怎能描繪當年那場驚天動地的起義呢?

旁邊有個白髮老人在喃喃說道,沒有他們,哪有廣州今天的繁榮。不禁悵然。不由想起昨天參觀廣州塔的場景,想起那座中國最高的塔,想起那部一分半鐘就能升到108層的電梯,想起那些環繞著塔的鋼化玻璃。從廣州塔鳥瞰全景真是一種又驚又喜的感受,驚的是那些大路成了羊腸小道,汽車只有米飯大小彷彿伸手可握,驚的是感覺不踏實,踩在雲上似的輕飄飄。喜的是廣州是那麼的繁華,是那麼的發達,直插雲霄的摩天大樓,臥波的長橋,飛虹似的立交橋,富有特色的城市雕塑……無不印證著城市的飛速發展。

然而過上富足生活的人們,你們是否不曾忘記今日之幸福是無數無數的革命戰士用鮮血和無數我們無法想象的代價換來的?是否已經忘記了那一段段用鮮血烙出來的慘痛歷史?是否被物慾衝昏頭腦?

今天這個烈士安睡的園陵已儼然成為了市民們休憩遊玩的公園。一大早許多老頭老太們或帶著小孫子小孫女玩耍,享受著天倫之樂,或來晨運,有獨個打太極的,有三五個在一起練唱歌吼吼幾嗓子的,有十來個聚在一起跳廣場舞的……小孩的打鬧聲,老人的歌聲笑聲,音響傳出來的舞曲聲,讓這個莊嚴靜謐的園陵很有幾分熱鬧,也許長眠在此的英烈因此而欣慰,當年你們奮力追求的不就是這樣的生活嗎?不就是想中國有今日之局面嗎?但是作為生者,我們不該淡忘他們,而是懷著感恩的心去懷念他們,因為他們,我們已經不用飽受國亂的痛苦,不用拋妻棄子的去參加革命,才有今天的生活。我們應學會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銘記他們“菊殘猶有傲霜枝”的精神,“為天下人謀永福”的品質,不浪費向子孫們借來的資源,努力為國為民造福。

我想我永遠不會忘記,曾經有那麼一群人,用生命成全過我們的幸福。

石碑雖然會被時光所腐蝕,但你們的美好品質將會一代一代的流傳下去,活在後代人的心中,正如孫文先生所說的那樣—“浩氣長存”。

參加烈士陵園掃墓活動有感 篇14

國小四年級作文 ,460字

又是一個美麗的陽春三月,又是春光爛漫的一天。我們迎來了清明節,參加了學校舉行的清明掃墓活動。

早上,各班同學排著整齊的隊伍,穿著統一的校服,一路上同學們的心情很激動。走了很久,終於到了邵小利阿姨的墓碑前,同學們立即變得嚴肅起來。學生代表為大家講述了邵小利阿姨的事蹟。我們的心情沉重了起來,大家全體默哀。接著,校長和老師們向邵阿姨獻上了小白花並深深的鞠了一躬,全校學生也依次獻上了小白花。我們排著隊小心翼翼的把小白花放在墓碑前,心裡想著:邵阿姨為了救一名落水兒童可以放棄自己的生命,這是多麼偉大的精神啊!

如果,每個人都可以為人民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那麼這個社會該是多麼美好哇!從這次掃墓活動中,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邵阿姨捨己為人的行為,就像她生前說的那樣:“生命不是私有的,不能儲藏起來,如果社會和人民需要,那我就要無私的貢獻出來。”

有些同學可能認為邵阿姨很傻,那名兒童又不是自己的親人,為什麼要救他呢?那我告訴你,邵阿姨只是為社會獻出了自己的一份愛心。我們的社會就需要像她這樣有愛心的人,她捨己為人的精神將永存我們心間。

方誌敏烈士陵園掃墓有感 篇15

國小三年級作文 ,478字

2019年4月6日,星期六,天氣晴朗,陽光燦爛。在媽媽的陪同下,我早早的來到了老福山小記者站,等待小主人報的同學們的到來。9點鐘我們準時出發,在多多老師和張老師的帶領下,乘坐大巴車去往方誌敏烈士陵園掃墓。

方誌敏烈士陵園位於南昌市西郊山麓,烈士墓背依青山,面向東方,墓前有臺階11層,170餘級,兩邊青松翠柏環抱,莊嚴肅穆。墓碑正中鐫刻毛澤東題詞:“方誌敏烈士之墓”。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烈士墓前致敬先烈。首先是集體默哀並宣誓,其次由我們四名護旗手手握紅旗的一角,在烈士墓前正步走了一圈,而由另外四名小朋友向烈士敬獻了花圈,最後,所有小夥伴依次上前,向烈士獻上了鮮花以表達了我們對烈士的深切懷念。隨後,我們來到了墓前附設的休息室,參觀了方誌敏烈士生平事蹟和珍貴文物。

掃墓結束後,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烈士陵園,回去的路上,我的心情一直都無法平靜,心想這是多麼有意義的一堂生動的紅色教育課啊。緬懷先烈,重溫歷史,讓我們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千千萬萬個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一定要倍加珍惜,好好學習,將來長大,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烈士陵園掃墓有感 篇16

國小六年級作文 ,596字

今天是星期二,我們學校準備下午到烈士陵園掃墓。

下午,我們穿著整潔的校服,在校園裡喝了足夠多的水,排著整齊的隊伍,精神抖擻地走向烈士陵園。

去的時候我很興奮,我們一路上小聲說話,不一會兒走進了烈士陵園。我環望四周,看到了許多參天古樹,個個都直插雲霄,還有許多翠綠的竹子,五彩繽紛的花兒在春風中搖曳。我們觀賞著美景,如痴如醉。

過一會兒,看到我們班的兩名學生舉著花圈,敬獻在紀念館的禮堂裡,校長在烈士紀念館門前進行了演講,我們認真地聽著,並做著筆記。聽完了校長的演講,我明白了,我們樑嶺小學原名是城關三小,因為樑嶺烈士在這所小學就讀,後來因為對越南自衛反擊戰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縣政府為了紀念樑嶺烈士,將城關三小改名為樑嶺小學,我為自己是樑嶺小學的學生而感到驕傲。

之後,校長宣讀了“三不”紀律,我們有序地進入了紀念館進行參觀。我們閱讀到了許多烈士為國捐軀的光榮事蹟,認識到了只有他們保衛家園,才有了偉大的新中國。

又看了一會,看到當年日本鬼子在中國侵略時留下的武器。看到這些,我想:這是日本人侵略中國的罪惡證據,中國人之所以把這些鐵證保留下來,是為了讓我們永遠不忘國恥,立志振興中華!

掃墓活動結束之後,我們不得不回學校了,一路上,我在心裡想:我們如今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像溫室裡的花朵。我們要更加要努力學習,以革命烈士為榜樣,培養堅強的意志,為新中國的發展做出貢獻,把國家建設得更加富強美麗!

參觀烈士陵園後有感 篇17

國小四年級作文 ,719字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在清明節前夕,老師告訴我們學校將在四月四日下午組織四年級去安康市烈士陵園參加漢濱區“緬懷革命先烈,爭做新時代少年”的主題紀念活動。我榮幸成為參加這一活動的一員,心裡萬分激動。

終於等到4月4日下午,我們四年級60名少先隊員穿著整齊的校服,戴著鮮豔的紅領巾,高舉著中隊旗,興高采烈地向烈士陵園進發。

去烈士陵園的路上,一排排高大的銀杏樹、四季常青的香樟樹、桂花樹在春風的吹拂下,蒼翠欲滴。我們有說有笑,一路上洋溢著歡歌笑語,每個人的臉上流露燦爛的笑容,心中充滿無比的快樂和幸福。

不知不覺間,我們來到了烈士長眠的地方——烈士陵園。放眼望去,高大雄偉的烈士紀念碑直入雲天,兩旁是蒼翠挺拔,四季常青的松柏樹,周圍是鬱鬱蔥蔥的草地,還有那一簇簇盛開的鮮花,整個烈士陵園顯得格外莊嚴而祥和。一陣陣春風輕輕吹來,我們的隊旗,還有我們胸前的紅領巾迎風飄揚。想到這鮮豔的旗幟就是這無數烈士用鮮血染成的,紅領巾就是這旗幟的一角,大家心情無比激動。我們每人舉著一枝最美麗的白菊花,虔誠地獻給了這裡每一位為了祖國的和平而不顧一切,勇敢地奔赴戰場,獻出寶貴生命而長眠在這裡的英雄的烈士們,表達我們最崇高的敬意。

隨後,我們來到牛蹄嶺戰鬥的沙盤示意圖房間,在講解員阿姨的詳細講解下,我們深刻體會到烈士們為了解放安康英勇戰鬥,不怕流血犧牲的革命精神,是多麼的偉大和高尚。

今天,我們能生活這幸福祥和的環境裡,是無數烈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緬懷革命先烈,就是要繼承和發揚他們優良的革命傳統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精神,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爭做新時代優秀少年,長大以後為國家振興、民族富強貢獻力量。

去蓬萊烈士陵園 篇18

國二作文 ,657字

在暑假中,我來到了蓬萊烈士陵園。這裡一片威嚴的景象。讓我不禁起了敬畏的心情。

蓬萊革命烈士陵園位於蓬萊城南2公里處、海拔183米的廟山北坡上。廟山山勢平緩延伸,松柏刺槐落坡,林木蔥鬱。蓬萊市革命烈士陵園始建於1954年5月,佔地約100畝,陵園大門兩側對稱矗立著具有民族風格的仿古式建築:革命烈士紀念堂和烈士事蹟展室。兩層室之間是用花崗岩砌成的29級臺階,下面是面積6000多平方米的紀念廣場。東側的革命烈士紀念堂建築面積274平方米,正面上方匾額書寫著“革命烈士紀念堂”,室內“英名錄碑”上鐫刻著3243位烈士的英名及10組著名戰例。西側的烈士事蹟展室運用翔實、生動的圖片、資料及實物,展示了當地著名烈士的英雄事蹟。一條甬道將烈士墓分為東、西兩區。墓區共分13層,臺階從山下直達山頂,568座烈士墓掩映其中。革命烈士紀念塔位於陵園最高處—廟山山巔,塔高18米,上面鐫刻著毛澤東手書“革命烈士紀念塔”,字大逾鬥,蒼勁有力。

向革命烈士敬獻花圈,在默哀中寄託對先烈的深切懷念;聽一聽膠東革命歷史和著名烈士英雄事蹟介紹,追思那段偉大的革命歲月。

在烈士陵園內,我一路緬懷、一路思考:是什麼讓他們義無反顧、勇往直前、毫無畏懼;是什麼讓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在所不辭。有人紛紛給出了答案:是信仰的力量使然、是黨性的力量使然;是使命的力量使然。任常倫、解玉卿、夏侯蘇民……,在這裡,每一個名字都是一段傳奇,都是一種力量,都是一種精神。

暑假要去就去蓬萊烈士陵園。那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地方,每一片土地都有著神聖的價值。

美麗的烈士陵園 篇19

國小三年級作文 ,375字

烈士陵園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的青年路上,也就是在中牟大廈的右前方。

走進大門,正前方是毛澤東主席的雕像,兩旁是一些大樹、小草和美麗的小花,再往前走,是用來散步的,兩旁也是大樹、小草和美麗的小花,左邊還有一個小小的亭子,小亭子的作用很大,如果下雨了,就到小亭子裡躲雨,再往前走,是一些人們在烈士陵園裡說說笑笑,還有的年輕人們在這裡跑步,再往前走,就是一個用石頭一塊一塊砌成的紀念碑,紀念碑上寫的還有字,再往前走,就是一個用石頭砌成的小亭子,亭子裡也有一塊石碑,石碑上紀念著抗日英雄的名字和他們的家庭住址,用石頭砌成的小亭子的兩旁,有抗日英雄的墓碑,再往前走,就是後門了,後門的兩旁,還有一些樹,樹上有歡蹦亂跳的小鳥,這些小鳥嘰嘰喳喳的叫著,好像在說:“這是我們的地盤。”

走出烈士陵園,好像穿越過戰爭年代一樣,這就是美麗的烈士陵園,這就是壯觀的烈士陵園。

祭掃烈士陵園 篇20

國小三年級作文 ,533字

明天就是清明瞭,金黃的油菜花將田野裝扮得更加美麗,在這鳥語花香的時節,小主人報組織我們去烈士陵園掃墓。

烈士陵園,安靜、肅穆的松柏鬱鬱蔥蔥的佇立在道路兩旁,似乎再向人們訴說著什麼。漢白玉做成的烈士英雄紀念碑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八個大字在陽光下金光閃閃,熠熠生輝。我們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紛紛向烈士獻上手中的鮮花。然後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向在戰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默哀三分鐘。接著,我們參觀了烈士事蹟展覽館,在展廳中陳列著烈士們的一些遺物,信件和生平事蹟。在這裡有解放戰爭、抗日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烈士,其中既有六十多的老人,也有十來歲的孩子,既有男人,也有女人,在戰爭中,他們不分男女老少,為了祖國的解放,為了抵抗外來侵略者,拋頭顱、灑熱血。看著這些資料,我彷彿又回到了戰火紛飛、硝煙瀰漫的年代。

家的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我們的生活是幸福的,戰爭離我們是那麼的遙遠,可又是那麼的觸手可及。和平就在我們的身邊,卻又那麼容易破碎。地球上還有很多的地方仍然有流血,有戰爭,還有很多的孩子因為戰爭無家可歸,流離失所,戰爭讓他們失去了親人,失去健康。我多麼希望我能有停止戰爭的法寶,讓世界變得和平,讓地球成為一個和諧美好的大家庭。我要為了這個理想,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