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抗日戰爭紀念館相關作文20篇

遊抗日戰爭紀念館 篇1

國二作文 ,735字

遠望“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那幾個瘦挺俊朗的金色大字,和十四個泛著青銅之光的警鐘,我回到中國歷史上那個最為激烈殘酷、亢奮人心的十四年,聽人們的悲吟,也看到鐵血榮光!

1931年9月18日夜,瀋陽北郊柳條湖附近的一段鐵路被炸燬,造事者高舉“中國士兵炸燬鐵路”的理由炮擊東北軍駐地北大營,這陰險的第一聲槍響驚動了士兵們,有的潰散而逃,有的以血肉之軀築成一道保衛牆。可這堵牆被我們自己搬到山海關內,任由東三省的人民在罪惡、踐踏、凌辱的陰影下艱難地存活著。人們無助又悲憤的眼睛,疲憊又飽受折磨的軀體,更令人喘不過氣的,難道不是擁有浩浩疆土的中國被一東亞小國肆意欺壓卻不敢還手嗎?耐不住的人們喊響第一個抗日的口號,唱起第一句威武雄壯的歌!中國,在日本的獰笑聲里昂起沉重的頭顱、驕傲的身體!

從此人們醒了!漫漫黑夜高舉大刀殺出火光和未來,種種壓迫下喊起號角無畏地撲上前。從此中國醒了!他是佟麟閣身體負傷仍率部作戰,是趙登禹英勇地衝鋒陷陣,無數的戰士、人民在戰場上、敵後方展開的一次又一次頑強的鬥爭,淞滬會戰、百團大戰、平型關大捷,麻雀戰、地道戰、地雷戰層出不窮。就彷彿是在死水中奮力拔起漣漪,引來山崩地裂般的反響。從此中國由趴著,到跪起,立起左膝,又撐起右臂,他在受到重創打擊後徹底地、永遠地站了起來!

先輩和歷史照亮了抗日戰爭紀念館那幾個大字,館內的燈光時明時暗,刻在牆上的是漢字,印在我們心上的是歷史與恥辱與反抗。十四年啊,又怎是這警鐘、這紀念館、這沉思所能化解的過往,血、淚、戰火,燃燒在眼前心間。“軍人在大敵當前之際,當以捐軀沙場,馬革裹屍為榮”無盡的、徘徊的、激盪的歷史在黑白老照片裡熠熠生輝!

參觀抗日戰爭紀念館有感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1485字

【參觀抗日戰爭紀念館有感】

閻承煜

今天,我校組織我們五年級全體少先隊員去參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我感到很榮幸。

上午9點半,我們到達了這裡,剛一進館,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金燦燦的抗日軍民銅鑄浮雕,分別反映著抗日戰爭時期不同人們激昂的抗日情懷,象徵著“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彷彿一下就把我們帶入了那個全中國軍民萬眾一心的一起抵禦侵略的年代,讓我們感到無比的莊嚴,肅穆。

這時,有一位專門來給我們講解的老師帶著我們向館內走去,首先老師為我們講解了中國人民區域性的抗戰標誌事件:九一八事變。後來又給我們講了因為日軍1937年7月7日在盧溝橋的侵華罪行,使得中國軍民奮起抗戰,最終七七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標誌。這也是為什麼這個抗日戰爭紀念館坐落在這裡--七七事變發生地:盧溝橋畔宛平縣。老師的講解中最令我震驚的是1938年12月13日,日軍佔領南京後,製造了滅絕人性的南京大屠殺慘案,殺害了30萬中國同胞,聽得我們同學們都氣得咬牙切齒,十分痛恨那些日本侵略者。老師後來又告訴我們,1938年5月,我們中國偉大的領袖毛澤東毛主席發表的《論持久戰》,為中國抗戰指明瞭正確的方向,還給我們講了東北著名抗日英雄趙一曼等等……

參觀了紀念館後,我們來到一個多功能廳,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唱了國歌和音樂課上學習的《雨花石》,還進行了出少先隊隊旗儀式,我作為護旗手倍感自豪。

今天,我們瞭解並見證了中國抗日戰爭的艱辛歷程。我感受到,在國家危機存亡時刻,無數的英雄的無畏壯舉令我感動,觸動著我;無數的抗日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把中華兒女的無私勇敢愛國精神和不屈不撓的奉獻精神繼續傳承下去。

【參觀抗日戰爭紀念館有感】

熊若巖

四月的一天,陽光明媚,正值清明節前夕。我們乘著車前往了位於盧溝橋的抗日戰爭紀念館。其中參觀展覽的過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們在導遊的陪同下,知道了許多的內容和知識,比如南京大屠殺遇難的人數,日軍犯下的罪行,在各地參加抗戰的英雄等等。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烈士們的姓名牆。走到那裡,只見在數面牆上刻著許多為中國抗戰做出的巨大貢獻的烈士們,比如趙一曼,張自忠等等。看到這裡,我被震住了:在八年抗戰中,有無數的人們,為了祖國的安寧和復興,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自己的青春。更有甚者,將自己的生命投身在了抗日事業中。是他們的這種堅強不屈,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的精神和行動,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現在卻有些人卻拿這些烈士們的英勇事蹟當做笑柄!我覺得應該讓他們來看看這些名字,讓他們知道,究竟是哪些人換來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是哪些人用生命換來了我們的美好生活!

是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要從我做起,為祖國的復興事業做出貢獻!

【參觀抗日戰爭紀念館有感】

傅呂依

今天,學校組織全體五年級學生來到抗日紀念館。

剛來到紀念館裡面,同學們還有說有笑,甚至有些興奮,可是後來,大家似乎都被一種沉重的氣氛壓制著,沒人再嬉皮笑臉了,每張面孔上都顯得格外嚴肅…我們一邊聽老師講解,一邊看著這些被銘刻在“英雄牆”上的名字,好像閃爍著耀眼的金色光芒;好似烈士們不惜生命為抗日而戰爭的場景又重現在我們眼前:無數的抗日戰爭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用自己的智慧創造地道戰,游擊戰,進行了一場又一場的艱苦卓絕的戰爭,換取了現在的和平年代。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為你負重而行…作為這個年代的少年,我們應該把愛國落實在行動上,珍惜現在的和平,好好學習,好好鍛鍊,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少年先鋒隊隊員,為保衛祖國而時刻準備著!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觀後感 篇3

觀後感 ,811字

北京西南的宛平縣城,矗立著一座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那裡記錄著中國的一段波瀾壯闊的歲月,吟唱著一首刻苦銘心的悲歌。

9月21日,星期三,一個陽光明媚的秋日我們走進了這段悲壯而傳奇的歲月展廳有八個主題構成民族危機,救亡興起,國共合作,共赴國難,抗戰燈塔,中流砥柱;日軍暴行,慘絕人寰,浴血疆場,民族壯歌;得道多助,國際支援;抗戰勝利,巨大貢獻,以史為鑑,面向未來。這八個主題充分展示了從1931年日本發動的震驚中外的9。18事件開始到1945年日本向全世界宣佈戰敗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一段歷史。

館中陳列著許多抗日戰爭留下的實物,每件物品,每張照片的背後都隱藏著一個或悲或喜的感人故事;尤其是當我們身臨其境於那些被還原的場景時,更是令我的內心久久無法平靜。當我們在日軍暴形館,中親眼看到日軍慘無人道的種種劣行,轟炸,焚燒,搶掠,屠殺,細菌戰,毒氣戰等,無不揭露了日軍在中國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這些在讓我們對日軍恨之入骨的同時,也讓我深深懂得了“有國才有家,國破山河在”的道理。

當面對外來侵略,中華民族正在遭受帝國主義鐵蹄踐踏時,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軍民團結一心,共同抗日,匯成了一股不可抵抗的抗日洪流。千千萬萬個無名先烈用他們年輕而短暫的生命譜寫了一首首悲壯而輝煌的讚歌,眾所周知的平安關大捷百團大戰等戰役的勝利完美的詮釋了拿破崙的一句話,“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當這頭獅子一旦醒來,世界將為之發抖。”正是這種整個中華民族空前的團結精神,形成了真正戰勝日本侵略者的無線不催的力量源泉。

我們知道歷史的車輪無休無止,他留給我們的是借鑑和忠告,在這場戰爭中中華民族承受了太多的苦難,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他的勝利不僅是一次偉大的勝利,也凝聚著一種團結共進的精神。還是一種落後的捱打的訓誡,同時我們要痛定思痛,謹記團結奉獻的抗日戰爭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強國夢,而努力奮鬥。

觀“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閱兵儀式”有感 篇4

觀後感 ,993字

中國,中國,中國!

這是多麼巍峨的名字,這是沉澱已久的歷史。

今天的中國,九月三號,指標指向十點,那從槍林彈雨走出來的鐘聲,敲開了無數中國人的鬥志。

我們試著找尋輝煌的起點,卻只翻開了鮮血洗滌後的慾望河流。然後,我們站在時光的刀尖上,撥開雲霧,雙眼矚目著那讓華夏子女引以為傲的四大發明。這是中國的里程碑,我們從這裡,齊步走向今天—

各國元首端坐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軍樂團奏起蓬勃的樂章,解放軍戰士的高聲歌唱在耳邊久久迴盪。七十響禮炮,迎著國旗,冉冉升起在最耀眼的地方。

終於—他們來了!近一萬兩百顆炙熱的心,跳動在赤子男兒的胸膛。遙遙張望,將軍領隊們走在前頭,保持著和戰士們一致的步伐。雖年過半百,但精神抖擻。而此刻,戰士們更加令人動容。像是擁有著同一張面孔,他們無所畏懼,眉間充斥著浩然正氣;身姿筆直,好似駐守在大漠邊的棵棵白樺樹—他們又多麼像老照片中的紅軍戰士,在遍地血花中咬牙站起的紅軍戰士!他們會面對瀘定橋對面無數飛來的子彈無畏前進;他們會用身體堵住對準人民的槍口;他們連姓名都不曾留下,而他們,卻留下了整個中國!

鏡頭放寬了,從上空俯瞰著大地。此時的英模方隊,就像一個個方塊字,運用了先人的印刷術,在這九百六十萬平方千米的神州大地上書寫著華夏傳奇!烈日當空,又有什麼難得倒中國戰士?

從前,我們用火藥、手榴彈、地雷對抗外敵,那時我們的裝備很落後,含著眼淚無法報仇。今天,是勝利日,我們看到了導彈,“東風”浩蕩,雷霆萬鈞。“東風31甲”是中國首種遠端固體彈道導彈,射程大於11200公里的軍綠色的它又重又長,在萬眾矚目下緩緩駛過天安門城樓;“東風5乙”隨在其後,高約30米、直徑約3米,被譽為“最強導彈”……臺下的老戰士看著這一件件來遲的裝備,這一件件凝聚了無數中華兒女心血的裝備,眼中含著淚花。是啊,又有誰不為此刻的中國驕傲呢?

從古齊步走向今,古有方塊字,今有方隊兵;古有火藥,今有導彈。中國的和平盛世洗淨了這片曾經不堪入目的泱泱國土,有如白紙一般。九百六十萬平方千米的水墨畫卷,等待著新一代華夏子女用和平的畫筆添上新的色彩。而我們—華夏兒女,從古走來,在硝煙中迷失了方向,是誰將這一切指向了今天?歷史又為什麼這樣選擇?是曙光中的指南針,是曙光中的黨!它從曙光裡來,將我們帶進和平的曙光裡去!

中國,從古齊步走向今,走向和平。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511字

戰爭,給人們帶來了無盡的災難和痛苦。70多年前,日軍侵略南京的一幕幕至今讓我們無法忘懷。

看到影片中,一大批日本人肆無忌憚的踐踏和摧殘我們無辜的老百姓,總數竟然達到了30萬!這是一個多麼令人震驚的數字啊!屍橫遍野,血水染紅了大江,慘不忍睹,讓人痛恨至極!日本鬼子用各種殘酷的手段虐待我們中國人,侮辱中國人,殺人成了他們唯一的樂趣,千萬同胞的淚水竟然成了他們眼中的笑話。我們在悲憤的同時也感到憤怒,可當時的憤怒並沒有阻止他們的惡劣行為。那時的老百姓們手無寸鐵,國家並不富強,只能任由日本鬼子肆意妄為,隨心所欲。看著他們日復一日的殺戮,連那些年邁的老人及出生的嬰兒都不放過,我們的同胞們開始反抗,戰鬥足足維持了六個星期,傷亡慘重……這是一段多麼令人悲痛欲絕的往事。

今天的我們,過著幸福安康的生活,要感謝無數為國獻身的英雄烈士們!例如邱少雲、王孝和、馬尚德等;還有我們勇敢的少年英雄王小二、雨來等。他們年紀和我們差不多,可是他們比我們勇敢多了。在他們的心中,裝著一顆偉大的愛國之心,多麼令人敬佩!

為了紀念英雄,為了振興中華,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為國家奉獻一切;要保家衛國,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讓我們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渡江戰役紀念館遊記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434字

趁著暑假還沒結束,媽媽帶著我去參觀合肥渡江戰役紀念館。

遠遠看去整個紀念館像一艘巨大的軍艦。來到紀念館的廣場上,吸引我眼球的是一座99米高的五角星勝利塔,對面是一座雄偉的雕像,上面佇立著五位渡江戰役總指揮: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粟裕和譚震林。

進入館內,一座大型雕塑映入我的眼簾,上面雕刻著解放軍叔叔們打仗的情景,有的舉著槍在衝鋒,有的拿著手榴彈準備扔向遠方,有的雖然負傷但依然堅持作戰……解放軍叔叔英勇戰鬥不怕犧牲的精神,讓我深深的敬佩,於是我向解放軍叔叔們敬了個少先隊禮。

沿著走廊往裡走,講解員阿姨給我們一一介紹了放在陳列櫃內的文物,從解放軍叔叔們用過的水壺,穿過的毛衣和蓋過的毯子等,再到戰鬥時用過的地圖,槍,刺刀,大炮等,牆壁兩測還掛著一幅幅英雄人物的肖像,一張張載滿資料的報紙……向人們展示戰爭時期的點點滴滴。

參觀結束後,我深深體會到:現在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該好好學習,長大後報效祖國。

渡江戰役紀念館觀後感 篇7

高一作文 ,680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成與渡江戰役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可謂是一戰定中華。

1949年3月20日,華東局機關先行進駐統籌,指揮了震驚中外的渡江戰役。3月28日,鄧小平和陳毅進駐瑤崗,4月20日下午6時開始渡江。偉大的渡江戰役自4月20日至6月2日在崇明島宣告勝利,解放了南京、上海、杭州等名城重鎮,共計171座縣城,殲俘敵40餘萬,為全國大陸的解放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紀念館內均為清末徽派建築,意韻悠遠。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往左看是遊客接待處,往右看是總前委參謀處,裡面陳列著各式各樣的文物,有步槍、子彈、手榴彈、軍毯等,儲存完好,引人入勝。

總前委參謀處對面有荷花池,白色的、粉色的荷花佇立在荷葉上,是那樣的威風凜凜。荷花池再往北看就是《渡江頌》書畫展,置身其中真的是巨集偉壯觀。

總前委舊址群現有六處景點對外開放,分別是總前委舊址、中共中央華東局舊址、機要處舊址、祕書處舊址、參謀處舊址、《渡江頌》書觀,歷史景觀與人文景觀總為一體,是休閒、學習的好去處。

今天的中華民族之所以繁榮富強,百姓安居樂業,學生積極向上,這些都要歸功於震驚中外的渡江戰役奠定的基礎,而渡江戰役的成功又歸功於以鄧小平為書記的總前委在瑤崗運籌帷幄,為中國的新生代開啟了一個完美的開端。

渡江戰役中還有一位女神,她就是馬毛姐。她,只是瑤崗村裡的一位普通老百姓,當大戰來臨之際,卻能不畏艱險,冒著槍林彈雨將解放軍戰士送到了河對岸,成為渡江第一船。馬毛姐卻不幸中彈,忍著劇痛護送解放軍戰士。值得我們全民族為之驕傲。

站在紀念館裡,回想著,那些戰火紛飛的日子一一飄過。

抗日戰爭勝利七十週年閱兵觀後感 篇8

觀後感 ,818字

今天,是2015年九月三日,是抗日戰爭勝利及世界反法西斯勝利七十週年的日子!

一早我便懷著激動無比的心情坐在電視機前等待閱兵的開始……金屬的鐘擺一來一回十年一步的走過,在洪亮的鐘聲中紀念大會正式開始了。

鮮紅的五星紅旗在響亮的國歌中冉冉升起,在空中迎風飄揚,我不禁肅然起敬。隨後,習近平主席發表了重要的演講。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這段歷史不能忘卻,更不容篡改和抹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強調牢記歷史,並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鑑、面向未來。最後習主席的“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那激昂澎湃的嗓音,那揮拳奮起的動作,以及現場那雷鳴般的掌聲都在我內心深處激盪,久久無法平息。

緊接著,習近平主席坐在閱兵車上開始向檢閱部隊問好。那一張張黝黑堅毅的面孔,那一個個高大魁梧的聲影,那一聲聲洪亮整齊的回答,都讓我從心裡由衷的發出一聲讚歎以及對他們的敬仰。抗戰的歷史告訴我們,強國必須強軍,強軍才能安邦。一支強大的軍隊,一個鞏固的國防,從來就是國家安寧,人民幸福的可靠屏障。抗戰的歷史也雄辯的證明,沒有人民的軍隊,就沒有人民的一切。

閱兵歷來被認為是展國力、揚軍威的最好方式。只見二十家直升機在空中組成70字樣,整齊的劃過北京的空中,我不禁熱淚盈眶,我可以在腦海中想象到七十年前中國人們的喜悅,七十幾年前中國人民所面臨的緊張和惶恐……一輛輛海陸空裝甲車裝滿了大大小小的導彈,一輛輛大型的坦克緩緩駛過,看著那無人機,我突然想起在1949年我國開國大典時,我們的武裝裝備被外國記者笑稱為“萬國牌”,只有騾馬才真真地產自中國。這段心痛的往事在現在終於可以雪恥了。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由我們共同負責。我們要牢記歷史,時常勉勵自己;愛好和平,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祖國的未來儘自己的綿薄之力。

閱兵儀式在全國人民歡呼的響聲中圓滿結束了,它讓我看到了祖國的繁榮昌盛,自強不息。我深深的祝福你,親愛的祖國!

敬禮—抗日戰爭的老兵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822字

每次我到外公外婆家時,總會看見外婆坐在書房裡拿著一個神祕的小盒子,她用毛巾輕輕的擦拭著小盒子裡的東西。小時候我一直很好奇那裡面到底裝的是什麼?現在我長大了,外婆終於讓我看到了那個神祕盒子裡的東西—勳章!那是一盒子各種各樣的勳章,雖然看起來已經有些陳舊了,可是每枚勳章都被外婆擦得閃閃發亮。我很好奇,便問外婆:“外婆,您可以告訴我這些是誰的勳章嗎?這些勳章是不是有什麼故事啊?”外婆拉著我坐在了椅子上和我講起了關於勳章的故事。

“寶貝,你的老外公是一名老紅軍戰士,他參加過紅軍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這些勳章都是老外公曾經的戰功。”哇!我有一位這麼厲害的老外公,我覺得好驕傲啊!外婆接著說:“在1935年,老外公和他的戰友們為了北上抗日參加了紅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那一路上他們要翻過一座座的雪山;爬過一塊塊的沼澤;穿過一片片的森林。餓了啃樹皮、挖草根,渴了吃雪塊、喝雨水,一路上歷經了千辛萬苦。”聽了外婆講的這些我都震驚了,我所知道的僅僅就是每年的9月3日是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每年的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我不知道這其中還有這麼多的曲折故事啊!外婆告訴我:“南京大屠殺是日軍侵略中國犯下的最凶殘、最暴力的罪行。日軍燒燬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屠殺了30萬的中國平民,這場抗日戰爭整整持續了8年,如果沒有像老外公一樣的千千萬萬的紅軍,中國就不能取得抗日戰爭的最終勝利。老外公也是在那場戰爭中被彈片從頸部擊穿了左耳,造成了終身殘疾,而且在那場戰爭中,老外公身邊很多很多的戰友都犧牲了!”外婆說著說著已經淚流滿面!

今天的我們在祖國的懷抱中幸福快樂的成長,我們在五彩繽紛的城市生活、在環境優美的學校學習;我們有相親相愛的家人、有親密無間的夥伴;所有這一切都是我們的先輩們用生命換來的,我以我的老外公為榮!我向所有的老兵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我喜歡梁啟超先生的話:少年強則國強!作為新中國的新一代,我們會用實際行動來證明!

抗日戰爭的老兵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459字

我喜歡看各種各樣關於抗日戰爭的電視劇,如《英雄使命》《雪豹》《黑狐》《我要當八路》等等。在這些電視劇裡,不僅僅是那些精彩的打仗的劇情吸引我,而且那些抗日將士勇於奉獻生命的精神也深深地打動了我。由此我對抗日老兵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有一位老兵叫錢青。當年他原本是復旦大學的學生,後來抗日戰爭爆發了,改變了他的命運。作為一位年青人,在國家危難之際,不抗日是不行的。錢青20歲那年,在武漢正式參軍,進入了國民革命軍26集團軍,歷任炮兵參謀和炮兵連長。

今年他已經95歲了,記不清曾經參加過多少場戰爭。不過他還記得作為一名炮兵,許多次幸運地避開了在他身邊炸響的炮彈。他說;“在當時的戰場上,打死一個日本人,需要犧牲3-4箇中國士兵的生命,因為雙方的武器裝備水平相差太大。在戰場上,死亡不像電視劇裡那麼壯烈,而是像飯店開張一樣,每天發生著,每時每刻都有死亡。”

錢青只是抗日老兵中的一員,正是千萬名抗日士兵保衛了祖國的安寧。他們這種勇於獻身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我作為一名少先隊員,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