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失的美好——讀《草房子》有感相關作文20篇

遺失的美好——讀《草房子》有感 篇1

讀後感 ,808字

曹文軒的《草房子》在我所有讀過的書中,是寫得最美的一本,給我留下的印象是格外深刻的。

這篇小說在結構上和一般的小說有些不同。它講述了在麻油地小學這片金色的草房子裡發生在不同主人公身上的故事,將它們完美融合在一起成了一個新的大體,而一般的小說則都是著重於描寫發生在固定的人物身上的事。每一個故事,我從中讀到了不同的情感,它們又好像是由同一個點出發的。這些故事都很平常,不是驚天動地的,就是像一陣清風,不著痕跡的,可她撫過的每一處都像是洗了髓一般,無不透著一股清爽。字與字之間,既不張揚,也不收斂,沒有華麗的文字,也沒有講述各種大道理的句子,有的是平凡中的質樸。我喜歡這種乾淨、清亮、無瑕的文字,只有用一句話來形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在讀這本書時,我是十分放鬆、自由地在閱讀,也許這就是使我能敞開心扉,真正去品味書中內容的真正原因吧。

書中成功地塑造了許多鮮活的人物形象。最主要的角色桑桑,是一個活潑機靈、淘氣可愛的孩子。在無憂無慮的童年裡,總是摻雜著許多不一樣的東西。桑桑在油麻地小學的六年中,親眼目睹了身邊的人種種經歷以及親身經歷的死亡體驗,他也從那個單純的小孩長成一個逐漸明白事理的少年。唯一沒有變的是那片曾經與他朝夕相伴的草房子。文中多次都提到了鴿子,並對它們做了許多描寫。桑桑是個愛養鴿子的男孩,鴿群是桑桑成長中的伴侶。鴿子象徵著純潔、希望和自由,也許這是我們每個人心中所向往的吧。我們每個人都是在一串串輕鬆與沉重、歡樂與苦澀、希望與失落相伴的遭遇中長大的。我們一次次地陷入困惑與茫然,世間的事物實在太多,又實在太奇妙。有些我們能懂,而有些卻不能懂,不懂的也許永遠也搞不懂了,這多少有些遺憾。在這樣的過程中,童年已經飛快地流走,再也回不來了。作者也只有將那些我們已經失去的美好,保留文字中,好好去珍惜。

也許若干年後,再次拿起這本書,還能夠重新感受這份被遺失的美好。

感悟美好生活——讀《草房子》有感 篇2

讀後感 ,1168字

《草房子》是一個美好的所在,它讓我們想起浪漫、溫馨、遙遠,想起一直埋藏在我們心裡的童話。當我們走近曹文軒伯伯為我們搭的《草房子》時,我們確實被這樣一種氣息瀰漫。作者以優美的文筆,寫了離我們即將遠去的小學生活,這種看似平常則不簡單的生活,我麼的時代未必經歷過,但無疑我們都能悟得到,那種發生在還未長大卻嚮往長大的稚拙可愛的孩子們,有許多茫動,但也是必然。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的經歷,不行少年與厄運抗爭的悲愴,殘疾少年對尊嚴的堅定,等等,在這所其實並不大的草房子裡撲朔迷離的上演,給人震撼心魄之感,有時甚至催人淚下。

曹文軒伯伯筆下的可愛的孩子們,被曹文軒伯伯把人物性格表現的活靈活現。有:聰明機智的桑桑;溫柔卻膽小的紙月;因為是禿頭而被別人恥笑卻十分在乎的陸鶴;還有桑桑那天正可愛的妹妹……他們用自己天真爛漫和他們共有的美好童年,有時催人淚下,有時卻也帶給我們歡笑,油麻地孩子們的童年,也逐漸成為我們最嚮往的童年了。為什麼說是令我們最嚮往的童年呢?那時以為我們時時刻刻都被校規和家長的要求拘束著。比如說:”有的家長在孩子曼五天學習後放假,本來盼著週六週日好好放鬆一下,而家長卻把週六週日安排的滿滿的,學習上的壓力就這樣一點沒緩解,卻又加重壓得我們透不過氣來,而油麻地小學的孩子就因為長時間接觸大自然而寫的一篇好作文。這樣玩和學習都不耽擱,你難道覺得這不是令人嚮往嗎?

說到敬佩,追讓我敬佩的就是秦奶奶了。她的家蜷縮在油麻地小學的角落,是油麻地小學的汙點,學校和政府花了幾十年的時間也沒能將她趕出學校,在油麻地人人眼裡她就是個可惡的老婆子,上課時將他養的鴨子雞趕進教室,鬧得教室雞犬不寧。但就在她救了落水的喬喬後,她卻差點溺水身亡,在油麻地人細心照料下,半年後秦奶奶可以下床走路了。因此,她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主動辦出學校,用柺杖趕走進入學校的雞鴨,下雨時教室忘記關窗戶,她就用柺杖管她夠不到的窗戶。我和奇怪,秦奶奶是怎樣發生了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的,也許是油麻地人的善良感化了她使她感恩吧。但沒過多久秦奶奶就成為了油麻地人心裡傷痛的回憶了。因為親奶奶去世了她不是病死的,而是溺水身亡的,而只是為了了一個南瓜而失足溺水的。安葬那天,桑喬校長將艾鋪在棺材裡,但按照當地習俗,在老人死後在老人的棺材裡放一撮兒孫的頭髮,但秦奶奶沒有兒孫,桑喬校長便在桑桑頭上剪了一撮頭髮放在秦奶奶的棺材裡。雖然秦奶奶走了,但她卻為她的生命的最後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現在你們知道我最敬佩的人是誰了吧?

這本書讓我收穫不小,它讓我學會了分享、無私等許多事情,也給了我很多啟發:苦難來臨,我們不能逃避,而要滿懷希望,微笑面對。《草房子》魔力般吸引著我,盪漾與整部作品的悲憫情懷,使我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在閱讀之餘,為了逝去的曾經,為了堅韌的成長歲月,我們大家一起共勉!

苦澀中的美——讀《草房子》有感 篇3

讀後感 ,582字

其實,我在小學時便讀過《草房子》這本書,現在重新拿起它,再次被其中的純美、善良的力量所打動。

《草房子》寫了一個男孩桑桑跟隨父親來到油麻地後所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其中最觸動人心的便是秦大奶奶的故事。秦大奶奶因為學校搶走了她的地而與學校爭鬥,她也常有許多孩子氣的行為。為此,她受到了人們的討厭。然而就是這樣的一位老人,卻因救了一個孩子,改變了對學校與對孩子們的態度。最後,她因為保護學校的南瓜而去世。

毫無疑問,在許多人眼中,固執無知的秦大奶奶是很可惡的。她也有著她的可憐:失去丈夫,地被強佔,沒有人理解她。只有桑桑這個被認為沒有是非觀念的孩子認為她是有理的。然而,秦大奶奶也有善良的一面,她開始為學校的利益著想,最後為學校付出生命。

其實,我們的生命中也有許多這樣的人。也許在你眼裡,他們可惡、可憎,可他們無意中展現的另一面卻能悄悄融化你的內心,讓你學會理解。就如秦大奶奶所喜歡的艾一樣,初聞只能聞到苦澀的氣味,可越是仔細去了解,去發現,就越發感覺到艾的堅韌與美。再去聞時,便能發現艾在苦澀中那特有的香氣,能滌盪你的心靈。

也正是如此,我們應學會寬容。每個人都是兩面的,善待我們遇到的所有人吧。所以,作者以《艾地》為題來寫秦大奶奶,也正是為了寫出秦大奶奶對土地的眷戀和她像艾一樣的品格。

我們要學會像聞艾一樣去對待他人,不要只看到苦澀,而應學會感受苦澀背後的美。

讀《草房子》有感 篇4

讀後感 ,714字

剛翻開書,就不禁被書中的人物與故事情節深深吸引住了,全書都洋溢著一種別樣的情懷,使人激情澎湃,思潮起伏。

本文敘述了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六年中,他親眼目睹或直接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感動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不幸少年與厄運相拼時的悲愴與優雅,垂暮老人在最後一瞬間所閃耀的人格光彩,在體驗死亡中對生命的深切而優美的領悟,大人們之間撲朔迷離且又充滿詩情畫意的情感糾葛……這一切,既清楚又朦朧地展現在少年桑桑的世界裡。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啟蒙教育的六年。

讀完這篇文章,在我眼前立即勾畫出這樣一幅景象:瀰漫著幽香,懵懂純真,一個可望不可即,浪漫溫馨的童話世界。

在本篇文章中,我最喜歡一個叫‘桑桑’的男孩,他是油麻地小學的學生,好奇心極強想象力豐富,總喜歡做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但他也是一個善良純真,講義氣,勇敢,樂於助人的好孩子,特別是幫助保護紙月不被壞學生欺負。

在諸多章節中,最令我心絃一震的是一篇關於‘禿鶴’的故事,敘述了:禿鶴因認為禿子是一種恥辱,而帶著帽子上學。一次,桑桑和朋友們把禿鶴的帽子掛在了旗杆頂上,大家都在嘲笑他。之後禿鶴便不在戴帽子了,但在一次會操時老師要他戴帽子,可在途中他又忍不住扔掉了帽子……這一篇故事告訴我,不要因為自身的缺陷而自卑,要向前看,時刻提醒自己是最好的,是最棒的,要自信,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曹文軒老師曾說過:“美的力量絕不亞於思想的力量,一個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變為常識,只有一個東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我十分認同這一觀點,但我更堅信’如果‘愛’是時間的話,那你就是‘永恆’!‘

追隨永恆,追隨童真。

感動——讀《草房子》有感 篇5

讀後感 ,935字

著名作家於青說過:“盪漾於全部作品的悲憫情懷,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日趨疏遠,情感日趨淡漠的當今世界中,也顯得彌足珍貴、格外感人。”這段話精闢介紹了《草房子》的本質特色。的確,讀完本書,留給我的是深深地感動。

《草房子》的主人公是一名既成熟又幼稚的小男孩桑桑。在我眼中,他是一個近乎完美的小男孩,天真、善良、機敏,有他這個年齡應有的調皮,小腦袋裡裝滿了詭計。心情不好時,藏在心裡,發洩在自己心愛的鴿子上,害的鴿子四處逃竄,看到這裡我就忍俊不住:桑桑啊,桑桑,你幹嘛不說出來。對紙月的關心,默默藏起來,不露痕跡,可真是“人小鬼大”。我感動於作品的“真”。

人性的“善”令我久久不能平靜,感動之時淚水悄然滑落。一開始看秦大奶奶,我實在時憎惡她:賴在油麻地不走也就罷了,可是你故意把鴨子趕到校園、放進教室,豈不是太過分?可往後看,看到秦大奶奶給小女孩梳漂亮的辮子,任由男孩子在她寶貝的艾草地上打滾嬉鬧,我竟然有點喜歡她了。後來,自家的鴨子管住了,不再打擾學生學習了,甚至還能將其他人家跑進學校的鴨子一個個趕走。嗯,這才是我心中的秦大奶奶。時間就這樣平靜的流逝,秦大奶奶也年邁體弱了,一次為了救落水的孩子差點淹死,在麻油地人們的千呼萬喚下,好不容易醒來,好幾天才能下地走動。看到這裡我想:“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她再也不會下水救人了。可不久她竟然為了撈學校裡掉進池塘的南瓜,永遠的離開麻油地,看到這裡我已經泣不成聲,“你怎麼這樣傻,就為了學校的一個南瓜!”秦大奶奶走了,留下身後的一片艾草,留給麻油地人們無盡地回憶,留給我純真的感動……

“此時無聲勝有聲”。桑桑病了,父親揹著他四處求醫,默默地走在泥濘的小路上,紙月看見了,急忙抱著稻草鋪在他們將要經過的小橋上,生怕他們滑倒,可自己卻被淋溼了;細馬,邱二爺的過繼兒,就在邱二爺病的快不行了,在寒冬裡,到河邊柳樹下,冒著凜冽的寒風,用瘦弱的身軀去刨樹根,急了就用手去挖,雙手血淋淋的……邱二爺走後,和邱二媽一起撐起一個家。

令我感動、回味無窮的還有很多,讀《草房子》,如跟一群善良、純真的麻油地孩子在交談,放飛思緒,真情在麻油地上空蕩漾,留下無盡地感動,我彷彿跟淳樸的麻油地人們在一起,我此時真正領悟到“餘音繞樑,三月不知肉味”。

看不見的美麗——讀《小王子》有感 篇6

讀後感 ,881字

今天,我又把《小王子》這本著作細細地讀了一遍。咬文嚼字中,書中的每一個段落,每一句話,甚至是每一個字,都體現了隱祕的美。我再一次被深深地震撼住了。

這是一個流傳很廣的童話。當時作者的飛機故障被迫降落在沙漠中,他意外結識了剛來到地球的小王子。作者知道,小王子生活在一顆小行星上,願意為了一朵玫瑰花付出一切。後來他對花兒有些抱怨,便做了一次旅行。他先後來到一位國王、一個虛榮愛慕者、一個酒鬼、一位商人、一個點燈人和一位地理學家各自住著的行星。前四個星球的主人最令他奇怪:國王愛下命令,愛慕虛榮者自大,酒鬼裝作深沉,商人數星星的“正經事”。後來他來到地球,在狐狸和作者的幫助下,他明白了當初的玫瑰花有多麼的愛他。最後小王子回到自己的星球,作者也深深地祝福著他。

《小王子》中的兩句話讓我深切地感受到小王子的迷人之處,他能感悟到狐狸和作者教給他的話:“事物的本質用眼睛是看不見的,必須用心去體會。”“讓房子、星星、沙漠美麗的東西,是我們眼睛看不見的。”有些大人只懂得為自己的事情而煩惱,他們就像小王子所經歷的前四個星球一樣,愛下命令、虛榮自大、裝作智者、做所謂的“正經事”。小王子雖然沒有大人成熟,但是他擁有至高無上的純潔的思想。他願意為別人付出一切,他懂得靜靜去享受隱藏的美。小王子的心就像讓“房子、星星、沙漠”美麗的東西,無比地澄澈、純潔,充滿了無限的童真和善良,這正是有些大人們所沒有的東西。

讀完《小王子》一書後,我開始發現,被人們眼睛忽略的東西,也有它們美麗的一面。就像大樹,讓它美麗的,不僅是茂密的葉子,還有它是眾多鳥兒的棲息之處;就像風,讓它美麗的,是帶給人們一絲清涼;就像雲朵,讓它美麗的,是它的潔白、變幻無常;就像小草和花兒,讓它們美麗的,是無邊的翠綠和芬芳;就像雨滴,讓它美麗的,是能奏出一首首悅耳動聽的樂曲;就像七星瓢蟲,讓它美麗的,是它對人們的益處;就像太陽,讓它美麗的,是溫暖的陽光;還有時間,讓它美麗的,是因為它代表著愛。

認真去觀察,細細地享受,看不見的美麗,也會通過心的體會顯現出來。學懂小王子,擺脫世間庸俗的思想。美,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讀《草房子》有感 篇7

讀後感 ,596字

在快樂的暑假裡,我讀了一本叫《草房子》的書。《草房子》這本書很有趣,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章是關於禿鶴的—《禿鶴》。主要講述的是:禿鶴的光頭不管怎樣也長不出頭髮來,只好天天戴著一頂帽子,但同學又把他帽子搶走並嘲笑他。

從這個故事中,我能體會到他那種無奈和傷心。在實際生活中,我也有過這樣的無奈和難過。有一次,我在假期裡剪了一次頭髮,把頭剪得幾乎光禿無發,幾乎童山灌灌。我當時還很開心,我之所以開心,是因為我剪了頭髮後有一種風清月朗的涼快感。第二天,我高高興興地像只猴子似的“蕩”進學校裡。突然一個本班同學跑過來喊我的名字:“謝啟祥!謝啟祥!”我回過頭來回答了一下:“你好啊!”他突然臉上風雲變色:“哇!你怎麼變光頭了,難不成想演光頭強去砍樹?”他笑著跑走了。“哼,有什麼好笑的嘛,不就剪了一個頭發嘛!”我氣沖沖地說到。我走進教室,很多人一起喊:“光頭強!光頭強!”好像一開始就為我準備好了似的,我頓時怒火沖天,害怕極了。但後來我知道其實不用這樣。

禿鶴的這章讓我得到了啟示。我們不能決定自己的外表,但卻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笑對缺陷,像禿鶴一樣開朗,把自己的缺點變為優點。只要努力,幾乎所有都是可能的。

從禿鶴自信開朗方面,我在想,禿鶴本來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卻籠罩在嘲諷之中。禿鶴的無奈值得我們深省。對於身體有缺陷的人,我們的小小話語就可能傷害他們的心靈。我們應該對這些人給予幫助。

讀《草房子》有感 篇8

讀後感 ,882字

童年,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題記

遠處,一輪夕陽給天際抹上了暈染的金黃,那是一片油麻地,那裡矗立著幾座最原始的草房子,不時傳來孩子們肆意的歡笑聲……

油麻地裡的孩子像油麻地那樣樸實無華,黃黃的臉蛋,黑黑的眼睛,奔跑著的冒出汗珠來的頭髮。桑桑是個天真活潑的男孩,愛搞惡作劇,擁有妒忌心,敢作敢當。它不顧別人如何對他指指畫畫,仍然樂於充當小情報員。細馬是個自由的男孩,喜歡在自己的世界—平原那兒玩耍。在他看來羊群是他的士兵,田鼠們是他的情報員,老鷹是他的軍師。咦,那個坐在池塘邊的男孩是誰?哦,原來是陸鶴,就是那個禿頭而性情直率的男孩。因為那顆禿頭,他曾多次與同學發生衝突,但最終,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

讀著油麻地孩子的歡樂,我有些迷茫,我的童年在哪裡?我有過這樣開心的時光嗎?

我思考著,回憶著,抬頭,凝視,抽出那本耀眼的綠色相簿,裡面記錄著我的成長。我看見照片上的我正朝著我微笑著,我開心地放著大風箏,穿著美麗的長裙,戴著鮮豔的蝴蝶結。那是我嗎?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也會有那樣的歡樂時光嗎?再往後翻,我的記憶漸漸甦醒。朦朧中,我好像回到了那個下午……“爸爸,爸爸,把線給我,給我……”一個小女孩一邊跑一邊喊,那長長的頭髮,飄舞的小碎花長裙,那不正是我嗎?我握著線軸,在草地上奔跑,長長的線牽引著風箏,風掠過我的耳畔,我的頭髮飛了起來。但我還是歡快地跑著,開心地笑著,嘴裡喊著:“風箏飛高高,飛高高哦,飛到天宮去嘍。”一瞬間,我的形象被定格,永遠地存在了我的記憶中,印在泛黃的相片裡。如今的我,頭上的蝴蝶飛走了,奔跑的腳步放慢了,睡前,再也沒有爸爸媽媽親切的“小寶貝”的稱呼。那個叫做“童年”的美好故事是不是快要迎來最後章節的抒寫?

現在想來,童年對於我來說,像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童話。時光匆匆流逝,物是人非。翻閱《草房子》,我卻生長出許許多多暖心的記憶來,像油麻地那樣馨香,像草房子那樣燦爛。只是,像所有人都會經歷一樣,童年終於要慢慢退出我的世界……

但,我會記住童年的那份美好,守住心中的那座草房子……

讀《草房子》有感 篇9

讀後感 ,780字

童年,美好而又純真;童年,珍貴而又令人難忘;童年,更是人生的啟蒙……

寒假裡,我翻開了《草房子》這本書,立刻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這是一部充滿美感的校園長篇小說,作品寫了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裡面有天生禿頂的禿鶴對尊嚴的執著堅守,有蔣一輪與白雀那感人的愛情故事,有秦大奶奶捨己救人的故事,有出身紅門的杜小康成長的故事,有桑桑得鼠瘡,在他人的關心和鼓勵重拾信心的故事……

在《草房子》這本書中,令我最難忘的人物是陸鶴。他原本是個活潑開朗的男孩,卻因為有著一顆與眾不同的腦袋而被同學們嘲笑。同學們給他起了個外號叫”禿鶴”。為此,禿鶴感到自卑和無助,為了能長出頭髮,他還忍受生薑擦頭的刺痛。直到在一次表演上,他不怕大家嘲笑,成功地扮演了一個“大禿瓢”的角色,他勇敢地把自己最不願意展現給人家看的一面“搬”到了舞臺上。他正視自己,戰勝了自己,最終取得了成功,換來了大家欽佩的目光和熱烈的掌聲,更為學校增添了榮譽。

我從陸鶴的身上想到許多:世界上沒有一個完美無缺的人,要相信自己、對自己有信心,不要因為自己的一個小缺點就過分敏感,這樣反而使自己變得越來越自卑。而對像陸鶴一樣身體有缺陷的同學或者是生活中不如自己的同學,我們大家應該關心、愛護他們,而不是歧視和嘲笑他們。在我們班中的林妹妹,同學們不僅不嘲笑她,而且熱情地幫助她。每天,顧承依攙扶林怡雯上下樓梯,幫助她一步一步的走,生怕林怡雯摔倒;下課時,曹朱莉就會教她寫作業,只要林怡雯不會的都一題一題的耐心地教她;放學時,薛雨宸又會留下來幫助她補作業……

瑪麗居里說過:“生活對於每個人都非易事,我們必須有堅忍不拔的精神。最要緊的還是我們自己要有信心。”《草房子》讓我明白,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要伸出援助之手,給予別人適當的幫助,幫助他們樹立自信是非常重要的。讓自信永遠留在我們身邊,讓自信伴我成長!

讀《草房子》有感 篇10

讀後感 ,511字

暑假裡,我再次回讀了曹文軒叔叔的《草房子》。

整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是陸鶴參加學校演出的故事。自從陸鶴報名爭當偽連長角色後,他每晚都藉著月光刻苦練習。儘管是在隆冬季節,他還穿著夏季的演出服,寒氣早已沁入肌骨。他為了克服寒冷,就不停地走動,不停地做動作,不知不覺中,額頭竟然出汗了。最後在他的努力下,演出獲得了成功。

我相信,當時陸鶴並不是感覺不到寒冷,而是他根本就不在乎。當時,他的心裡只有兩個字—演出,他想為集體而努力,想得到同學們的掌聲與認可。

陸鶴—一個堅強的孩子。他不怕被同學嘲笑;不怕被老師批評;更不怕沁骨的寒風,只想向大家證明,他也能做好,也可以為班級出力。

跳長繩—一直是我們班陳凱伊同學的弱項。比賽在即,她為了不託班級後退,回家刻苦訓練。哪怕作業再多,她也會抽出時間練習。在父母的陪同下,儘管一開始遇到了很多挫折,中間還受過傷,但她並不放棄,終於她戰勝了自我。在比賽中成績出乎意料的好,同學們不約而同地為她想起了掌聲。她臉上也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我們都為她感到高興。

人的一生中,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挫折與困難。只要我們不放棄,迎刃而上,我相信經過自己的努力,總會有所收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