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塊塊碎片相關作文20篇

那一塊塊碎片 篇1

那一塊塊碎片作文10 ,1193字

公交車上,公園裡,學校中,處處可見忙碌的身影,疲憊的靈魂。在科技發展迅速的21世紀,人們的生活被資訊割裂了。就好像是在寧靜的湖面上投下一枚硬幣,擊碎了一個人完整的生活,也驚擾了與他聯絡在一起的其他人。

在路上,總是可以看到拿著書,揹著單詞、古文的學生。每當這時,從周圍或拿著手機或步履匆匆的人眼中射出的多半是讚賞、豔羨的目光。但是,同為學生的我們都知道,那些連走路的時間都不放棄的學生,多半都是平時沒什麼時間複習的。他們正是因為沒有整段時間來複習才會轉而窺竊那短暫的碎片化時間。倘若在家能認真仔細的複習,又怎麼會有人甘願在喧囂的路上捧著搖晃的書來背?又怎麼會有人將分數寄託在那一塊塊碎片上?

也許有人會說:“在路上覆習總比在路上玩手機好吧!”也對,比起那些每時每刻捧著手機,目光如炬,手指飛舞出殘影的人來說,在路上覆習的人好了太多。不得不承認的是,手機的誕生和網際網路的發展將本就產生裂痕的時間徹底割裂。記得兒時的週末,是在在陽光下,自然裡,與父母和書本一起慢悠悠愜意地度過的。而現在,即使拋開繁重的學業,撿一個午後放鬆;即使沐浴著陽光,捧著名著讀本,不過多時,手中書就變成了手機。贊著微信刷著微博,看著視訊逛著淘寶,甚至連天下大事都悉數評論了一遍,也不願意重新拿起書細細讀上一兩行。而到了只剩下生活的碎片的時候,又會痛心疾首,轉而用手機粗略地閱讀。那段閱讀原本不是碎片,但是卻被我們的手機,以及各類app切成了一塊塊,再被我們自己一點點拋棄。

事實上,在網際網路長期的浸潤下,有許多人已經習慣了碎片化的生活。上班時想看小說?趁老闆不在用閱讀軟體看。想買東西沒時間逛街?點開網頁完成購物。做作業累了想放鬆?滑開手機瞬間進入到三千世界。就連人與人的交流也被加速,被分裂。整個社會都在生活的碎片化中漸漸凍結、疏離。但是,碎片化的生活又當真是百害而無一利嗎?其實不然。假如好好利用那些碎片,我們就可以在原先無法利用的短暫時間裡獲得巨大資訊,就如社交軟體的誕生雖然使人們冷漠,但也很大程度上減少了交流的障礙。更有甚者,將一塊塊碎片系在一起,於內心還原,從而相當於比他人多了時間,多了知識。

在利用碎片化時間的同時,我們也要將一些不必要的碎片拼合到一起。一段完整的時間,不管是用來做題,工作還是看書,都比把它碎片化要更有效率。我始終相信,當你翻開書本,嗅聞著墨香,撫摸著書頁,將自己一點一點放入書中世界時;當你與三五好友一同旅遊,親身體驗自然美景,相互交流心得時;當你拎著購物袋滿載而歸累倒在沙發上時,所感所想也一定是與面對電子螢幕時不同的。完整的生活,給人帶來的更多是靈魂上的享受。

碎裂的時間無法復原,但我們可以珍惜現在和將來。將可以拼湊在一起的時間還原,來讀一本書,看一段風景,做一件事;將細碎的時間利用,來積累知識,放鬆自己。相信如果能適應碎片化生活,我們一定會擁有比過去更有意義的未來。

那一塊糖讓我懂事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721字

糖是我最愛吃的零食。

酸酸甜甜的話梅糖,牛奶香濃郁的奶糖,草莓味的水果糖,荔枝味的大棒糖……這些都是我的最愛。

但是我卻很少吃到這種被我看作珍品的糖果。

媽媽不給零花錢買糖。她說,不讓我浪費一毛一分。想要零花錢,必須自己去掙。我嘆口氣,我還是個小孩,能怎麼掙錢呢?

於是,我那“討厭”的媽推薦了一份賺錢方式給我:寫作文投稿掙稿費。

我雖然很不樂意,但為了糖,我拼了!

為了能吃到我最愛的糖,平日裡最不愛寫作的我現在不停打著鍵盤寫作文,就為了糖。

平日裡動漫的吵鬧聲變成了“嗒嗒”的鍵盤聲。

我在努力拼搏,就為了糖。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我的努力下,我獲得了稿費:1元錢。

我拿起媽媽給我的一元錢,在那一瞬間,我感覺到了不易。

一千字的作文只能得到一元錢,那我要得到二十元就得打兩萬個字。

我用我那一元錢買了一塊糖。

那是一塊棒糖。一塊用晶瑩剔透的包裝紙包住的棒糖。

剝開糖紙,顫抖著把糖放進嘴裡時,湧來的不是甜味,是苦澀。

接下來,就是一陣荔枝的清香。再後來,甜甜的味道在嘴裡瀰漫開來。我第一次覺得這糖是那麼的甜。

一會兒,糖就被吃的差不多了。

一千多字就換來一塊錢。掙錢是多麼辛苦啊!

我這打字還不算辛苦。媽媽辛辛苦苦掙來的錢被我瀟灑花掉;媽媽用汗水掙到的錢被我揮霍浪費……

我這一千字算什麼。

我愣在原地,接受那一塊糖的洗禮……

那一天,我想了很多。

從那時候開始,我不在亂花錢了,知道體諒媽媽了,知道懂事了,知道該怎麼做了。

我有了新的改變。

小編PS:稿費只是一種獎勵形式,主要目的是培養同學們寫作能力和寫作習慣,當你能提筆如有神的時候你就知道寫作的樂趣了,你媽媽是一位好媽媽,請用心投稿,寫好每一篇作文,態度要端正,心態要樂觀。

那一塊兒天花板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1209字

下課鈴聲一響,我背上書包,一路奔向媽媽的辦公室。我得快一點,劉一丁約我一起踢球呢!

今天是星期四,所有老師都開會去了。整座辦公樓就只剩下我們幾個小孩兒。我一進辦公室,就放下書包,來到走廊,跟好朋友劉一丁踢球。

劉一丁早已在走廊等候我,他見我一出來,就放下球,將球踢了過來。我又把球踢過去……我們就這樣不停地踢,並且越踢越有力,越踢越帶勁兒,還不時把球踢飛,真是太好玩了!

玩著玩著,劉一丁就累了,他走進辦公室去喝水。我要趁機偷襲,打他個措手不及。我便放下球,後退幾步,一下子衝過去,使出吃奶的勁兒踢了球一腳。球在空中畫了一道直線,向天花板飛去。

“砰”的一聲,球擊中了天花板,緊接著又“哐當”一聲,天花板和球一起摔在了地上。我心裡一驚,想到:完蛋了,完蛋了!居然天花板掉下來了。這下媽媽不錘死我才怪!老師、校長知道了怎麼辦?想到這兒,我的臉紅彤彤的,心裡一驚一乍。我小跑到天花板落地的地方,地上狼狽不堪,方形天花板已經缺了一角。連鐵做的邊框也都摔了下來,地上到處都是白色粉末。我伸手抓住天花板,正要拿走時,手一滑,天花板又摔在地上成了兩半。

這時,對面的樓梯口傳來了一陣嘈雜的聲音。肯定是老師們回來了。真是倒黴,他們早不回來晚不回來,偏偏在這個時候回來。許多老師從樓道口蜂擁而出。我害怕極了,把頭壓得很低。這時媽媽也走了過來。我只好壓住自己內心的害怕與恐懼,迎面向媽媽走去,邊指著地上的天花板,邊對媽媽說:“這是我踢球時踢下來的。”其他老師老師笑嘻嘻地對我說:“龐力瑞,這下好了,校長要扣你媽的工資啦!”

我驚恐地望向媽媽,媽媽給我打了個手勢,示意讓我倆把破碎的天花板拖到大垃圾桶扔掉。我轉過身看到好多老師都對我指指點點。媽媽帶著我向辦公室走去。我一想到媽媽要把我罵得狗血淋頭的場面,我頭上頓時擠出幾滴冷汗。可是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媽媽不但沒有吵我,還拍了拍我的肩膀,溫和地說:“男子漢做錯了事沒關係。你能留下來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媽媽還要給你點贊。如果你能想到好辦法把這件事處理好,那就更好了。得到媽媽的赦免,我的心情平靜了下來。我想出了一個方案,並把它告訴了媽媽,媽媽用鼓勵的眼光示意我去做。

我先來到校長辦公室,向校長說明了情況。校長居然和藹可親地對我說:“你能敢於面對自己的錯誤,真勇敢。相信你已經從這件事情中吸取到了教訓,我也相信你能把這件事情處理好!”說完,她還用手摸了摸我的頭。在回家的路上,我絞盡腦汁地想出了多個修補天花板的辦法,可還是覺得不夠完美。不是不結實,就是不美觀。最後還是決定求助於後勤部的何老師。第二天,我帶上自己的零花錢,請求何老師幫忙買來天花板,並在何老師的幫助下,修補好了天花板。看著那塊潔白的天花板,我安心地笑了。

在別人眼裡,那是一塊普普通通的天花板,但在我的眼裡那個天花板意義非凡。每當我看到它時,他便會告訴我:做事要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做錯了事情要勇於擔當,還要想辦法去解決問題。

那一塊玉米饃 篇4

國一作文 ,608字

奶奶的身體一直不太好,有了我以後,身體更是一天不如一天,現在家裡都是吃好喝好的,奶奶卻只能吃玉米饃。

已是秋天,雖然依舊有著夏的氣息,但天終究是涼了,葉子落了,奶奶也病了,她現在就像我小時候,總需要人來陪著,依賴著對方。有時我在看書,她會悄悄的走進來和我說話,說的都是些家常事,像個孩子一樣,心裡暖暖的。每到那時外面的陽光看起來溫和極了,就像奶奶的笑臉。

早上的新葉等待著雨的洗禮,喚醒了沉寂的家。我一起來便看到了奶奶做的早飯,我的那份裡什麼都有,看得人眼花繚亂,奶奶的那邊卻只放著兩塊玉米饃。這是兩塊冷了的玉米饃,硬的咯人,咯住了我的心。我從來沒有如此認真地看奶奶,蒼白的臉、微微泛白的頭髮,她看起來是那麼柔弱,可就是這樣的她,每天都在忙碌著。想到這兒,心中的內疚就如黃河之水滾滾而來,外面的樹葉沙沙地響,就像小時候搬家,我和奶奶坐在大樹下乘涼,聽著蟬鳴,鳥叫,我會跳到奶奶的懷裡,奶奶便會笑眯眯的接住我,那懷裡真暖和啊!

秋風又起,已吹了個十年,吹皺了奶奶的臉,吹涼了那兩塊硬硬的玉米饃。奶奶的人生多麼像玉米饃,兒時軟軟的,青年溫溫的,老年卻幹了,硬了,掉下了一塊塊渣,這掉的又何嘗不是生命和曾經美好的記憶?

我一口一口咬著那塊玉米饃,明白了奶奶每天和我說起的往事,明白了奶奶為何總是遙望遠方,她是怕忘了,忘了自己的事,忘了我們,所以才一遍又一遍地提起。我知道,不管奶奶如何,我們五個人加起來,便是整個世界。

那一塊永遠青春的菜地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967字

從後門跑出,穿過一小片竹林,走三分鐘就踏上那一片菜地。舅公可寶貝那兒的菜了,時時刻刻都盯著我,防止我溜出門到地裡去撒歡。

每一次春雨過後我都要去那裡。風還帶著一絲冬天的鋒利,但有些冒頭的綠葉和嫩芽提醒著我春天已經到來了,大自然的顏色即將迎來改變,一切都將變得生機勃勃起來。可舅公的那片菜地上還只是一片荒蕪。它在冬天失去了色彩。我要讓它改變,想讓它和我們一起來迎接春的新生。舅公背上了鋤頭,我則帶上了鏟子,我們翻地去了。當然我絕不會是一個好幫手。我的快樂在於一路上的歡呼雀躍。“來!過來!”舅公招呼著已玩嗨的我。看著舅公挖出的一個個小坑,我忽有一種神聖的儀式感,小小手莊重地捧起一粒粒種,放進,埋土,撒水……期待來年豐收,期待綠意的噴湧。看著整齊的一排排,我和舅公才心滿意足地打道回府。

熱風催促著我落下汗水,這時我正跑向那一片菜地。那一粒粒種子已經成了一株株挺立的葡萄。舅公果然是怕我們偷他的葡萄吧,還鎖住了大棚的門。我卻得意一笑,心中竊喜。我早就問了外婆,這大棚的鑰匙就在門框上呢!二話不說,我摘下鑰匙就三步並作兩步地溜了進去,然後大跨步來到葡萄架子下,用力扯下一串大快朵頤,走時還不忘順走擼幾串回去給媽媽和姐姐吃。

一件事的結束,就意味著另一件事的開始。葡萄的收成已過,舅公又播下了新的種子——土豆。

被一個電話呼喚過來的我,穿出小樹林。伴著陣陣桂花香,踏上小路,沒多久,我就沉迷在這香氣之中了。舅公讓我扛著鋤頭,他在前面的雜草中開著路。有幾梗很醜的植物,舅公卻說:“想要土豆你們先得一人挖三行。”為了土豆我們只好同意這個“不平等合約”。我連手帶鋤的在挖著。居然還花了三五十分鐘。等我們挖完後就歡呼著可以吃到土豆了,卻不知道菜地又開始悄悄地孕育新生命。

外面寒風呼起,但大頭菜到了收穫的時候了。“為了大頭菜衝鴨!我也是拼了!”那大頭菜頭可真大,怎麼才能把它拔出來呢?我們才不管動作是否正確,姿勢是否優雅……用力就對了。隨著屁股發出的呻吟,大頭菜一躍而出。

這一片菜地真是永葆青春呀,一年四季都孕育著新生命,它是我的樂園,更是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家園。

不一樣的碎片化的生活 篇6

不一樣的碎片化的生活 ,857字

“碎片化”這個詞對人們而言並不陌生,字面意思也直觀明瞭—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零塊。這種聽上去“支離破碎”的感覺也許會讓人們不對這種生活形式抱有好感,但在我看來碎片化生活不應該被如此侷限,它也有著自己的優勢與正面影響。

“時間就像一張網,你撒在哪裡,你的收穫就在哪裡”。碎片化的時間若是能充分利用,它所帶給你的一定是難以想象的。等車時一遍遍滾動複習英語單詞使背誦不再因連續大量而枯燥;午休的時光用來品品美文讓我們從學業中暫時解脫,放鬆心情;在傍晚利用碎片時間小睡上一會兒便能重新恢復精神……碎片化的時間使個人安排更加自由,利用時間的點點積累來完成瑣碎的小事也免去了面對一長串任務清單的手足無措,階段性任務在無形中的完成提升了我們的成就感,使我們充滿幹勁地迎接每一天。

碎片化的閱讀雖不及紙質書刊那麼具有文學性,但隨著時日的推移,它的成果也逐漸顯現。儘管文章不再那麼連貫,但適當地做筆記並且利用時間跨度來感悟文字的韻味是一個下午讀完一本書所不能給予我們的。廣受年輕人歡迎的手賬本也是在碎片化生活中走進文學的辦法:簡單的寫上兩筆生活中的趣事,發發牢騷,或是一番精緻的美化……久而久之,記錄生活就會成為一種習慣,一種在碎片化生活中特有的習慣。可見碎片化的閱讀寫作並不是毫無可取之處的,在現代生活中,碎片化處理事物的方式成為人們的首選是不足為奇的。

碎片化生活意味著多樣性和隨機性,給生活錦上添花。就像學校的選修課,雖然它將一個個班集體碎片化,但多樣性的課程滿足了不同學生的興趣,讓課程更具針對性。碎片化的生活同樣是創造奇蹟的途徑。微波爐的發明家斯賓塞通過磁電管融化巧克力的現象將美食與實驗這兩個生活中的碎片相結合,促進了科技的發展和生活水準的提高。一個個生活碎片通過不同的方式排列組合,讓生活充滿未知與變數,更富有樂趣與挑戰性。

碎片化的生活是我們這個時代獨有的產物,它迎合著人們對於生活的需求,讓雜化的事件貫穿於我們的一生。這些碎片層層堆積,就像一塊不規則的水晶,讓我們的生活折射出七彩的光,呈現出別樣的風采。

是一種碎片,還是一種被碎片 篇7

是一種碎片,還是一種 ,1219字

碎片化時間就是指一些零碎的時間,比如說上課之前的十分鐘,開會之前的一小時,等公交的時間,這些都叫碎片化時間。然而越來越多的人,他們打著碎片化時間的旗號,來大肆地揮霍這些時間。

我們人是離不開社會,離不開這個集體的,我們每天都浸泡在這種快速發展的時代裡面,一天之內接受著以前一個古代人一生的知識量,於是我們想到了改變,把一些碎片化的時間利用起來,來做更多的事情。

事實真的是我們節約了時間嗎?

實則不然。碎片化時間是一些我們可以調劑的“多餘時間”。比如說,你需要坐地鐵回家,但是在地鐵上你卻無所事事,於是你拿起一本沒讀完的書,一個沒聽完的廣播,開始了你多餘時間裡的享受。這才是碎片化。

然而碎片化的社會演化到現在卻把碎片化給變了味。我們追求多元的生活,所以我們有了空閒的時間。我們讀書,於是我們捧起kindle,隨意的翻看兩三頁以後因為要去幹其他的事情便放下了,我們以為自己利用時間來看書,殊不知,這草草地翻看幾頁便放下不讀,不思考的閱讀,其實對於提升我們的內涵,對於內心的釋然來說,這根本沒有什麼用。碎片化從高效利用變成了無意義的動作。

所以這裡我就要開始闡述我對於碎片化的理解。

我認為我們應該去利用碎片化時間,而不是把時間碎片化。

曾經我們提出的碎片化生活,是把我們本來可能會浪費掉的時間利用起來。在等車的時候背單詞,或者在等飛機的時候回簡訊。現在碎片化時間卻變成了被碎片化,我們做著作業,突然一條簡訊來了,我們舉起手機看了看,回覆了一條訊息;突然肚子餓了,我們站起來,去廚房裡吃點東西;微信裡來了一條通知,我們馬上回復。這樣看起來好像我們在這段時間裡邊幹了許許多多的事情,但是其實我們並沒把我們最重要的任務,做作業給做掉,反而去幹了許多的閒事。這樣子就是一種被碎片化,我們被手機所支配,所掌控。我們變得不集中,我們變得焦慮,變得急躁,因為我們發現本來一個小時可以完成的任務,我們花了三個小時甚至一天。我們在旁人看起來很忙很累,其實效率一點也不高,我們沒有得到我們在單位時間內的最大“收益率”。

被碎片化帶給我們許多困擾,第一,我們不能集中注意力了。被碎片化讓我們不時的分散注意力去關注一些其他的東西,久而久之導致了我們不能高效工作。第二,我們浪費時間,我們把一個小時可以做完的事情延長到了兩個小時,三個小時。第三,我們焦躁了,當我們發現時間不夠用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急躁了,這可能會導致對身心的危害,和對工作質量的影響。第四,我們不能自主的思考了,我們因為過度的依賴於網路,而網路上看到的卻都是別人的思想,我們會漸漸地失去自我,變成一個沒有思想的人。

我們在網路上社交,那何不擠出這一點點的時間,來一個面對面的交流呢?你說,對方可能沒有時間,那他不可能一直沒有時間,如果他連這一點時間都不願意分給你,那麼你要想想,他真的是可以深交的朋友嗎?我們何必再花費時間來回復他們呢?

總而言之,我希望我們是要去利用碎片化時間,而不是被時間碎片化。

那一張老照片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756字

我是一名記者,在我的記者生涯裡,印象最深刻的就是1937年日本轟炸事件中唯一一位倖存者,一歲小孩王家升的照片。

在1937年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嚴重的事件,8月28日日本轟炸了上海南站。當時,幾乎所有人都在逃離上海這個可怕的地方。火車南站已是人滿為患。人們攜妻帶子,扶老攜幼,爭先恐後,你擠我推地上火車。我經過火車南站時,看見站臺上王家升小朋友和他的父母也準備坐火車逃到桂林去。當時,他只有一歲左右,希望他們順利逃出這個“是非之地”。4時30分時,人們不知道危險已經默默來臨。

“轟隆”一聲!天上出現了三個小黑點,漸漸落下,人群驚慌了起來。這三個小黑點就是最危險的炸彈。在火車開動的一瞬間,乘著成千上萬名驚魂未定的平民。我在遠處,心中就感到,一切都晚了!只看見炸彈如閃電一般落入了火車南站。旁邊的天橋已經爆炸了!在場的人都慌張起來!在嘈雜聲中,火車站充滿了孩子的哭聲、說話聲和人們害怕的叫喊聲、樓房的倒塌聲。當時我也很慌張害怕!一枚炸彈集中站臺,被擊中的人血肉橫飛。站臺也崩塌了!數萬名平民被倒塌的樓活活壓死。當我揹著相機趕回到南站的時候,有些人已經永遠地埋在了地下……

硝煙已經散開,日軍已經遠去。只看到火車站已經變成了廢墟。烈火中隱隱約約傳來了孩子的哭聲……啊!這是我看到過的孩子,王家升!他哭得那麼厲害,渾身是血,滿臉是灰。當時,王家升的身邊沒有父母,可能是父母將他遺忘在站臺上了。他是多麼幸運!這個孩子成為了這次轟炸事件中唯一的倖存者!後來,王家升被蘇聯駐中國大使館搜救隊救出,這次轟炸事件給他的一生帶來了不可磨滅的陰影。

我們向全世界呼籲,讓戰爭遠離我們,讓戰爭遠離兒童,讓和平永遠與我們同行吧!

在每一塊繁花似錦的碎片裡 篇9

在每一塊繁花似錦的碎 ,48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