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英雄不朽》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篇1

《英雄不朽》開學第一 ,699字

今天,我看了以“英雄不朽”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體現出了中華民族抗日英雄的氣概,也記錄了日軍犯下的滔天罪行。敵人入侵,戰火紛飛,那是一段中國人永遠忘不了的歷史。我看了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那些抗日英雄的英雄事蹟也讓我無比敬仰。

女英雄趙一曼在獄中,不管日軍用什麼酷刑,她也不肯透露出一點團隊的情報,身負重傷的趙一曼表現出了中國人保衛祖國的決心。

還記得秦怡奶奶說的那句話“國歌不是編曲的時候編出來的,而是在抗日戰爭中做出來的”!愛國就是為祖國獻身,不怕犧牲自己。這句話也讓我們會想起左權將軍,他像鋼鐵般結實,像獅虎般勇猛。在戰鬥中,他並不是率先離開了,而是守在了隊尾,日軍的炮聲炸響了,他也把生命獻給了祖國。

勇敢就是不怕犧牲和奉獻精神,不怕困難,勇於自己承擔。勇敢也不分男女老少,就連13歲的王二小為了保護轉移躲藏的鄉親們,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後來敵人知道上當了,用刺刀刺向了王二小的胸膛,把王二小摔在石頭上,他也一聲不坑,他用自己的勇敢保衛了戰士們、鄉親們,用他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首勇敢的歌。

南京大屠殺,共有30多萬死難。我們只有記住這樣的教訓,更好的愛自己的國家,我們才可以振奮民族精神,把我們國家建設強大起來。我也明白只有好好學習,自信、自立、自強,才能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未來是屬於我們的,我也要爭做祖國合格的、優秀的接班人。

一段段英雄事蹟,一個個愛國人士,一句句激奮人心的話語在我眼前浮現,在我耳邊迴盪……想想我們今天為什麼能過上如此幸福快樂的生活?那是這些抗日英雄用血肉換來的,換回的是我們的快樂和平安!所以,我也要向革命先烈們一樣為了祖國的未來而努力學習,加油!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篇2

國小二年級作文 ,453字

9月1日我看了以“中華驕傲”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看完之後我好激動,我們國家的文化真的是好博大好精深啊。媽媽問我:“你看完之後有什麼感想呢?”我沉默了好一會,也沒說出了個所以然來,媽媽又說:“那你看完之後最喜歡哪一個?”我一下子就想起了那個九十幾歲的老爺爺,他叫許淵衝,是北京大學的教授,從事文學翻譯工作已經有六十幾年了,可是“詩譯英法唯一人”。他還獲得了“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這可是翻譯獎最高獎項之一哦。

很多很多的中外名著都是通過許淵衝爺爺的翻譯才讓我們所知而曉的,他說他自己每天最少都要翻譯一張紙,經常都要到晚上三四點鐘,有時想到什麼也會半夜爬起來,打著手電筒記下來,就怕第二天忘記。老爺爺還給他自己定下了一個小目標—翻譯到一百歲,把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經典傳播到世界各地。

我作為一名二年級的小學生,雖然做不到老爺爺那樣,但是我要向他學習,給自己也定一個小小的目標—認認真真完成當天的作業,最好不出現一丁點差錯,然後向著目標努力前進,爭取將來也能成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888字

當我看完開學第一課時,我不禁深深地敬佩這些勇敢的紅軍們,他們是多麼的偉大,是祖國的驕傲!這些紅軍們一共要走兩萬五千裡的路程,相當於在一個四百米的操場上走三百圈,他們不僅路程遠,生命也隨時會有危險,而且就連吃飯也都是飢一頓飽一頓的,有時一天只吃一顆黃豆,大家都知道吃一顆黃豆怎麼能填飽肚子呢?而紅軍他們卻做到了。

有一位叫胡正先的老先生現在九十九歲,是一位通訊員,他始終保持著兩個信念。第一個信念是自己要當上紅軍,第二個則是為國家儘自己的一份力量。沒錯,我們每個人都要為國家盡一份力量,這樣我們的國家才會更加強盛。這位胡老先生在一個屬於他的五角星上寫上了他的名字,這顆五角星慢慢地升上舞臺的中央,它是多麼的耀眼啊!看到五角星讓我不由得想起一首歌,名叫五星紅旗,"五星紅旗你是我的驕傲,五星紅旗我為你我為你自豪……"這首歌在我的耳旁響起,五星紅旗你是那麼的鮮豔,你是那麼的光彩照人啊!

你知道最小的紅軍有多大嗎?是三歲?不對。是一歲?不對。那有多大呢?才剛出生18天呢。你肯定會驚訝吧,這麼小的孩子怎麼會去參加長征呢?小孩的父親叫賀龍,當時這個小孩沒有名字,有位紅軍說就叫賀捷生吧。賀龍聽了高興的說:"賀捷生這個名字既順口又響亮,就叫賀捷生了。"小孩的母親要和賀龍一起去長征便把幼小的捷生也帶上了,可一些紅軍說:"路途非常艱難,帶上一個小孩她會有危險的。"而賀龍卻說:"連自己的孩子都照顧不好,又怎麼能去打仗呢?"賀龍執意要帶賀捷生去,他們也只好同意了。有一次賀龍要去打仗就把衣服裡的捷生像一些衣服什麼的丟在了草叢裡就騎馬去打仗了,而捷生在草叢裡大哭卻沒人聽到這哭聲,後來賀龍打完仗正要喘口氣才發現捷生不見了,賀龍馬上騎著馬又返回到剛才出發的地方準備去找卻無意間聽到有人在說傷員部撿到了一個小孩,賀龍連忙跑到傷員部抱著孩子對他們說:"這個小孩是我的。"說完賀龍那蒼白的臉才開始好轉起來。其實還有更多精彩又感人的故事,比如飛奪瀘定橋……

看完開學第一課後,讓我深有感觸: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以後的道路還很長,不管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我都會學習紅軍精神,堅定不移!勇往直前!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470字

週五,我看了《開學第一課》,那裡面講了許許多多精彩的故事。

有賀龍、楊政委等等革命先烈的故事。說到這裡,大家應該都是家裡的小公主或小王子,應該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一天只吃一粒黃豆是何等的滋味,一個小指甲蓋那麼大的黃豆!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簡直令人無法想象的,但是我們的革命先輩們卻挺住了。萬里長征時,敵機來轟炸紅軍,那種危機時刻,使得紅軍一天只吃一粒黃豆,那是何等的艱苦啊!

第一段的啟示是堅持不懈。

在長征中,有一位小紅軍,猜一下,他多大?一歲?不,5個月?不,1個月?不,他只有18天,這位小紅軍在出生後18天,紅軍來招兵,他父母都參加了紅軍,又沒有閒人可以帶,他媽媽只好在背上做一個竹籃子,他就躺在裡面。有一次,敵機來轟炸,馬兒受到驚嚇,前腿高高舉起,差一點把竹籃子打翻了,還好一位大娘把小紅軍抱出來,遞給了他媽媽。在長征中,有許許多多這樣令人感動的故事。

第二段的啟示是不畏艱難,勇往直前。

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革命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我們要好好讀書,不忘國恥,振興中華,在中國騰飛的道路上更進一步!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491字

開學第一天,我看了一個很有意義的電視《開學第一課》,我寫了這篇讀後感。

《開學第一課》裡面講了很多抗日、紅軍時期的故事。共產黨爺爺犧牲自己也要守衛祖國的一個個愛國故事。

那些共產黨爺爺,他們寧願犧牲自己,也要守衛祖國;他們寧願拼死拼活,也不向日本鬼子低頭……

他們就穿著一雙破草鞋,一天就吃一顆黃豆,身上還要背好多好重的武器、食物等物品,還要一天走一萬多裡,不能休息。就像我們,不穿鞋,一天只吃一顆黃豆,揹著五六個裝滿水的大水桶,圍著400米的跑道跑400圈,不能休息。我們能這樣嗎?不能。我想:他們太能吃苦了,有一股幹不完的勁。如果,我們能有他們這樣一半的精神就好了。

司馬遷說過:“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為日本鬼子賣命,替法西斯賣命的人的死就比鴻毛還輕,共產黨人犧牲,為國家賣命的人的死就比泰山還重。他們是多麼愛國呀!我以後要做個愛國的人。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終於在1949年10月1日,中國人在毛主席帶領下成功建國,成功解放。

如今日本鬼子依舊虎視眈眈,想要侵略我們。我也要像毛主席一樣愛國。首先,我會好好學習,得到若貝爾獎,讓中國發揚光大。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篇6

觀後感 ,514字

在九月一日,老師佈置了一個作業,讓我們九點看《開學第一課》。晚上九點,我準時打開了電視,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最讓我喜歡的地方是字武文籌解說:一:字以溯源:漢字是中國文化的源頭活水。一筆一畫,蘊含著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橫平豎直,承載著中華文明厚重的底蘊和價值。學好漢字,才能更好地領略博大精深、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二:武以振魄:中華武術不但技藝高超,更蘊含著中華民族仁義正直、勇敢堅韌的精神,保家衛國、自強不息的氣節。我們要傳承發揚武術精神,做有擔當、有骨氣的中國人,以自強精神振奮民族之魄。三:文以載道:文字型現了中國人的審美、情懷和志向。字裡行間,有意境、有韻味、有風骨,迴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共鳴。翻開一本書,讀上一首詩,就像乘著文學的小船,漫遊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

看完了這個開學第一課,我感受到了漢字很重要,世界上有百分之二十的人說漢語。雖然人們常說英語是全世界通用語言,但是不少說英語的慢慢地都開始說漢語了。漢語史我們祖先傳下來的,我們有可能是幾千年以後學習漢語的,但沒關係,只要我們認真學習漢語,那這樣就不會對不起我們的祖先。

讓我們學好漢語,報答我們的祖國。

我們要愛我們祖國的每一個筆畫,每一個方塊字。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454字

今天上午,我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讓我們更加深刻的瞭解了中國抗戰時期的事件。也是我們學會了四種品格:愛國、勇敢、團結、自強。老師講了很多英雄,其中我記得最清楚的是王二小。

王二小膀大腰粗很健壯,小夥伴們都推舉他到兒童團團長。一天,王二小和他的小夥伴發現了敵人,王二小讓自己的小夥伴去通知電報組讓他們發電報,小夥伴們去的時候,王二小說:“通知他們以後也跟著一起撤吧。”小夥伴們一起問:“那你呢?”“我你們就不用管了。”王二小用命令的口氣說。小夥伴們走了,王二小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小夥伴們,把死的命運留給了自己。王二小就帶著牛去山坡放牛去了。就在這個時候,日本鬼子來到了這裡,他們抓住了王二小讓他帶路,王小二既鎮定又聰明地把敵人帶進了我們的埋伏圈,突然四周乒乒乓乓的槍聲和手榴彈的聲音響起,把敵人打的措手不及,等鬼子緩過神才知道中計了,用刺刀把王二小挑到了大石頭的旁邊就壯烈犧牲了。老師講王二小的時候,我哭了。那麼小的孩子就怎麼頑強,再想想我,我要喝有喝,要吃有吃,還不珍惜。

我以後一定要向王二小一樣的小英雄。

銘記長征精神——2016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476字

9月1日晚8點,我們全家人一起,準時收看了《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仔細聆聽了許多感人的長征故事,感觸很深,收穫很大。

長征是紅軍戰士用鮮血和生命譜寫的英雄史詩。長征途中,紅軍戰士共進行了380餘次戰役,經過了11個省份,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無人煙的草地,翻過連綿起伏的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裡,於1935年10月勝利到達陝北。紅軍戰士從開始的30多萬人,到最後只剩下3萬多人,他們歷經千難萬阻,以百折不撓的意志戰用了敵人,創造了人間奇蹟。充分體現了“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持不懈”的長征精神。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長征途中,紅軍所經歷的艱難困苦是舉世所罕見的。沒有吃的,他們吃野菜、樹皮,甚至連自己的皮帶也都煮了吃;沒有鞋穿,他們赤腳爬雪山、過草地,走荊棘路;沒有學習用具,他們在地上用樹枝畫電路圖……

長征的故事令人感動,長征的精神催人奮進。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我們要接過老兵的旗幟,傳承長征精神,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克服各種困難,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譜寫更加壯麗的詩篇。

接過先輩旗幟——2016《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9

觀後感 ,913字

《開學第一課》讓我深刻理解了“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這句詩。按照老師的要求,2016年9月1日晚上8點鐘,我在家裡收看了中央一臺播出的《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瞭解到紅軍長征的偉大,感受到了他們不屈不撓的精神。

長征從1934年10月開始,紅軍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行程約二萬五千裡,共經過11個省。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誌著長征的勝利結束。長征是偉大的壯舉,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蹟。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因此央視的開學第一課以長征為內容。《開學第一課》邀請紅軍老戰士或他們的後代為我們講長征故事,教育我們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持不懈,緬懷紅軍事蹟,發揚長征精神。

看了《開學第一課》,我感受到,我們應該學習紅軍的精神,做到克服困難、百折不撓。

99歲的老紅軍胡正先,給我們講了“紅軍的千里眼和順風耳”—通訊兵的故事。在長征途中,他揹著電報機過江時,電池掉了,他用手去摸,摸到錢他不要,摸到糧食也不要,最終,摸到了電池,特別激動。他說:“電報機就是我的生命。”他還說,電臺發電要用汽油、柴油,在當年沒有的情況下,就用豬油、牛油。我想,他們的工作多麼重要啊,與在遠處的部隊通訊真不容易呀,為了紅軍長征的勝利,他們想盡了辦法。所以,我要向他們學習,想盡辦法讓自己的學習取的好成績。

更讓我感動的是104歲的老紅軍秦華禮。紅軍入川來到他的家鄉,他就參加了紅軍,進了“移動的通訊學校”。秦華禮老爺爺說,這是三無學校,沒有教室,沒有書本,沒有黑板,他們就在地上用樹枝畫電路圖,寫英文。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裡,老爺爺成長為紅軍的通訊人才。和他們相比,我們今天的學習條件簡直太好了,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好好學習,所以,我要在他的精神鼓勵下加倍努力。

課堂上還請來了94歲的老紅軍樑天文、賀龍元帥的女兒賀捷生等人。他們的精神都令我感動,都給了我力量和信心。特別是航天員王亞平講述的故事,讓我知道航天員的訓練很辛苦,也讓我明白了火箭為什麼用“長征”命名。

《開學第一課》告訴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所以,作為一個小學生,我要珍惜每一天,努力學習,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

聆聽長征的故事《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0

觀後感 ,725字

九月一日晚八點,我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一次的節目是紅軍長征這個主題的。節目請到了三位抗戰老兵,為我們講述了他們的故事。

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徵路途遠,走雪山、過草地,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偉大的毛主席曾用一首《長征》,道盡了紅軍的歷程:“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施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賀龍將軍的女兒賀捷生向我們講述了她的故事。她是最小的紅軍,出生十幾天就加入了征途,被放在馬背上的搖籃上。有一次戰鬥,賀龍將軍顧不得手上的是什麼,把她扔了出去,就參與了戰鬥。當戰鬥結束後,他才發現賀捷生不見了,一旁的戰士告訴他,她被他扔了。賀龍將軍經歷了無數的戰鬥,天不怕地不怕,可那一刻,他真的怕了。

有一位抗戰老兵是通訊員,是紅軍的“千里眼”和“順風耳”。在長征路上,他們用許多土辦法為電池充電。當發電機沒有汽油發電時,就用豬油。有一次,他摔下山崖,四周有黃金、食物、牲口,可他最著急的事就是找脖子上的乾電池。

聽他們說,他們每個人一天只吃一粒黃豆,有時沒有食物,就把稻草鞋吃了。這一刻,我震驚了,我們每一餐都能夠吃得飽,還能有許多的配菜吃,衣食無憂。可是他們不但吃不飽,而且有時只能吃樹皮草根!

國民黨幾百萬大軍,有許多先進武器;而我們共產黨,只有小米加步槍和三八大蓋、盒子炮。共產黨是人民的隊伍,是堅韌的隊伍,無論是多麼惡劣的環境,都適應下來了。而國民黨只是一群軟弱的酒襄飯袋,受不了苦。

當節目結束後,我不由得從窗戶看向了燈光燦爛的“鋼鐵森林”。我們今天的生活,都是由千千萬萬的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努力為祖國的繁榮富強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