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校園我們是好夥伴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陽光校園我們是好夥伴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709字

以前我一直認為自理能力沒有太大的重要性,可自從我讀了《陽光校園,我們是好夥伴》一書以後,對自理能力有了新的認識。

讀了這篇文章,我特別推崇習近平爺爺寫的一段話:生活靠勞動創造,人生也靠勞動創造。你們(少年兒童)從小就要樹立勞動光榮的觀念,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人的事幫著做,公益的事爭著做,通過勞動播種希望收穫果實,也通過勞動磨練意志、鍛鍊自己。

這是開卷有益,掩卷深思,不由讓我百感交集,並對我以後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和啟發,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那樣做的!他從15歲就開始知識青年下鄉,其實他那個時候也是一個成長中的青年人。在那樣艱苦的農村,他為了適應當地的生活,在半年的時間內,他努力學會了很多。在當時,他需要面對的就有“五關”:跳蚤關、飲食關、生活關、勞動關、思想關。條件很艱苦,窯洞裡跳蚤多。飲食方面也是一個大問題,每天吃的是粗茶淡飯。另外生活方面,像縫被子、織襪子……等都要自己一樣一樣的來,儘管這些都不是很容易,但習主席都一樣一樣的學,最後學會了。

還有每天都必須要勞動,幹農活那些,習主席每天都搶著幹,爭著幹,在隊伍裡面,他每天都是爭到10工分的成為優秀。而且他除了努力幹活之外,還努力改善當地農民的生活質量,他通過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用沼氣來代替照明、做飯的資訊。他把這一新事物引進給村子,這樣帶給了大家很大的方便,村民都很感激他,把他當成是自己的貼心人。

就連習主席這麼偉大人物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積極向上,努力學習,在生活中積極鍛鍊自己,培養自己堅強的人格,更何況是我們青少年呢?

我們是祖國的希望,要向習主席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無論是在任何環境下,都不要忘記學習,陽光向上,努力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陽光校園我們是好夥伴》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862字

讀過《陽光校園我們是好夥伴》一書,我立即被書中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了,書中一個個令人感動的故事使我受益匪淺。這本書分為五個主題:“我能行”、“你真棒”、“一起做”、“我幫你”、“謝謝你”。每一個主題下又有許多勵志、感人的小故事,這其中,我最難忘的是美國少年的故事和凱瑟琳的故事。

美國少年伊斯頓拉查佩爾發明了腦電波控制的機械手臂。起初他只是認為機械手臂很酷,便想製作一個,但在一次科技展覽會上,他認識了一位天生殘疾的小女孩,於是下定決心要用發明造福殘疾人。在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下,第四代意念控制的機械手臂誕生了,他不僅沒有將發明用用以盈利,而且儘量控制成本,將成果釋出到網上,讓任何殘疾人都能下載並3D打印出來。

看完美國少年的故事,我不禁想起了某些黑心商人,不管他人的健康與生命,一心只想賺更多的錢。兩者相比,美國少年的品質是多麼可貴呀!將自己辛苦研究的成果無償貢獻給了廣大殘疾人士,是他們也能擁有一隻自己的“手”。

距今10年前,有一個年僅五歲的小女孩叫凱瑟琳,她在電視上看到了非洲人民被瘧疾殘害,便決定幫助他們購買放瘧疾蚊帳。她一面自己努力攢錢一面號召大家一起行動,她還用幽默的語言勸動了比爾盖茨給她資助,一同幫助非洲人民。短短几年,小女孩籌集了數十萬美元購買蚊帳運往非洲,至今,她還在為著防治瘧疾傳播而努力著。

凱瑟琳用自身渺小的力量籌集了巨資幫助非洲人民,她用她的實踐證明了:只要有夢想,併為之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看到這兒,我又想起了令人敬佩的鄧小平爺爺。在“希望工程”開始後,鄧小平爺爺率先垂範,兩次為“希望工程”捐款,共計5000元。雖然5000元並不是一筆鉅款,但這使山區兒童知道了:鄧小平爺爺知道他們的,鄧小平爺爺是關愛他們的!鄧小平爺爺的關愛兒童,星系少年,使“希望工程”托起了落後地區基礎教育的藍天!

緩緩合上這本書,我還回味著書中的故事,心中久久無法平靜。我在這本書中懂得了:我們雖然都很平凡,但只要有一顆不甘平凡、幫助他人的心,就一定能為世界創造價值,成為一個令人敬佩的人!

《陽光校園我們是好夥伴》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1057字

機會只會降臨在有準備的人身上,老天爺是公平的,只有平時有付出,全身心的投入,在機會來臨時緊緊的抓住,奮力一搏,成功才會出現。這是我看完《陽光校園我們是好夥伴》主題二中馬雲的故事後受到的啟發。

馬雲出生在一副很平凡的家裡,從小他個子很小,但是喜歡打架,還因打架受過處分。到了初中時,他愛上了英語,把它當作一門興趣並全身心的去培養,後來他參加高考因數學成績不佳而落榜。可他並沒有放棄,在父親的鼓勵下,他參加了第二次,三次,後來終於考上了大學。此時的馬雲蓄勢待發,終於他對英語的熱情,以及他對英語認真的學習態度,化為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的獎章,一句句由衷的讚揚,絲毫不差的回饋到了他身上。可他並沒有驕傲,以此滿足,而是再次抓住了機會,創辦了阿里巴巴網站,成為了一位億萬富翁。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沉思良久。回顧這個故事,這個成功的主人公马雲,他真的只是運氣好,想到了這麼一個點子,才創辦了阿里巴巴,成為富翁的嗎?答案是否定的,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一個這麼會經商的頭腦,況且,即使有機會,大多數人也並不知道如何去把握,只會讓機會白白溜走。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我們所不具備的坚毅的恆心和經歷千錘萬擊還從不擊垮的意志力。說馬雲聰明吧,其實他也並不比常人智商高,一般的人高考兩年就過,要麼就放棄了,可馬雲不一樣,面對失敗,他沒有選擇放棄,而是毅然決定了重讀,因為他知道,不上大學就沒有出路,只能做個山野村夫,回家種田。於是,他請最好的老師,天天學習到深夜,為了學費,他還去打過工,做過服務員,可不論做什麼,他都做得認真踏實。所以,最後他取得了成功。

再結合我的生活實際來說說。如果我能像馬雲一樣面對失敗不放棄,繼續堅持火拼的話,我想不論是我的知識水平,還是我的心境,都會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我雖然說起來在班上還算可以,可就是超越不了某些人,不論我怎麼趕超,就是追不上他門,就好似我學習到了一個瓶頸,一直無法突破。在看完這篇文章後,我終於找到了原因所在,那就是無法像馬雲一樣,一次一次的被打倒,再一次又一次地站起來。遇到一道難題,剛開始時的失敗我能接受,我會再次仔細的檢查,找出錯因,重新來過,可如果再一次的錯,那麼我會變得焦躁,煩悶,開始放棄,甚至逃避,沒有再一次挑戰的耐心與勇氣。如果我能像馬雲一樣擁有恆心與不屈的意志,超越以往的自己,那麼,超越那些人就不成問題了。

一個人,如果他平時堅持不懈,刻苦努力,機會來臨時又能把握,有分寸,那麼,你就可以斷言,成功離他不遠了,又或許說胜利就在前方!

陽光校園我們是好夥伴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638字

今天,老師借給我一本《陽光校園·我們是好夥伴》的書,裡面有好多故事。

其中讓我感受最深的一篇文章是《我能行嗎?》。故事講述的是我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鄧稼先,接受國家一項研製核武器的祕密任務,當時他隨口問了一句:“我能行嗎?”後來經過整整九年的努力,他終於在1967年6月17日研製了我國曆史上的第一顆氫彈。鄧稼先爺爺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功,是他相信自己,我能行,這讓我想到了我自己。

記得我第一次去上二課堂的時候,美術老師交給了我一幅畫,叫我完成,一開始我就在想我能行嗎?看到一副這麼美的畫,如果我照著畫沒畫好,怎麼辦?美術老師會批評我嗎?所以我坐在那裡不敢動筆。這時美術老師走過來親切地問我:“你怎麼不畫呀?”我回答說:“我怕畫不好。”美術老師說:“相信自己,不用怕,大膽的畫,沒畫好沒關係。”然後我慢慢的,試手去畫。經過我一次又一次努力和修改,終於把一幅畫完成啦!雖然第一次的作品不是很美,但是我心裡很高興。後來經過我的努力,我的美術作品還獲得了獎,美術老師一直誇我說;“你真棒!”

這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做任何事都要相信自己,不怕困難,要大聲說:“我能行!”最後,讓我們自信的唱起歌兒,“相信自己,哦,你將贏得勝利,創造奇蹟!相信自己,哦,夢想在你手中,這是你的天地……。

陽光校園我們是好夥伴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735字

在讀《陽光校園我們是好夥伴》這本書時,書中的一篇文章吸引了我的注意,這篇文章叫《被“奇蹟”救助的女孩》。

為什麼要叫“奇蹟”呢?後來我知道,之所以叫“奇蹟”,是因為這個女孩周標亮已經到了絕望的境地,不可能重新開始了。除非出現奇蹟,讓周標亮出乎意料的是“奇蹟”真的出現了!一天,老師突然來到她家,告訴她可以重新回到學校讀書了。

當時,我也覺得不可能出現“奇蹟”,讓我驚訝的是“奇蹟”真的出現了,但是令我更加驚訝的是有人捐了款,這不是一般人為周標亮捐的款,而是鄧小平爺爺捐的款。

鄧爺爺資助了25名失學兒童,兩次捐款共計5000元。正是鄧爺爺的這兩筆捐款使曾經失學的孩子們終於圓了上學夢。

周標亮重新回到了希望小學後,十分珍惜這美好的讀書時光,她發奮學習。1997年8月,周標亮以優異的的成績考入田東民族師範。2000年6月,周標亮即將師範畢業。畢業後,她決定回到家鄉曾經讀過的小學“希望小學”當一名教師。周標亮說:“家鄉的貧困是因為教育落後,我要回到家鄉,點燃大山的火”。在我看來是希望之火,圓了那些失學兒童的讀書夢。

2005年3月,憑著優異的教學成績,周標亮當選為平果縣希望小學校長,被海內外眾多媒體稱為“希望之星”,是一代偉人鄧小平對希望工程的關心和支援,改變了她的命運,也點燃了我國數百萬失學兒童的希望之火。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奉獻愛心,收穫希望。讓所有兒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權利,讓更多的貧困家庭的孩子享受優質的教育,是我們民族的希望所在。

陽光校園我們是好夥伴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737字

以前我一直認為自理能力沒有太大的重要性,可自從我讀了《陽光校園,我們是好夥伴》一書以後,對自理能力有了新的認識。

讀了這篇文章,我特別推崇習近平爺爺寫的一段話:生活靠勞動創造,人生也靠勞動創造。你們(少年兒童)從小就要樹立勞動光榮的觀念,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人的事幫著做,公益的事爭著做,通過勞動播種希望收穫果實,也通過勞動磨練意志、鍛鍊自己。

這是開卷有益,掩卷深思,不由讓我百感交集,並對我以後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和啟發,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那樣做的!他從15歲就開始知識青年下鄉,其實他那個時候也是一個成長中的青年人。在那樣艱苦的農村,他為了適應當地的生活,在半年的時間內,他努力學會了很多。在當時,他需要面對的就有“五關”:跳蚤關、飲食關、生活關、勞動關、思想關。條件很艱苦,窯洞裡跳蚤多。飲食方面也是一個大問題,每天吃的是粗茶淡飯。另外生活方面,像縫被子、織襪子……等都要自己一樣一樣的來,儘管這些都不是很容易,但習主席都一樣一樣的學,最後學會了。

還有每天都必須要勞動,幹農活那些,習主席每天都搶著幹,爭著幹,在隊伍裡面,他每天都是爭到10工分的成為優秀。而且他除了努力幹活之外,還努力改善當地農民的生活質量,他通過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用沼氣來代替照明、做飯的資訊。他把這一新事物引進給村子,這樣帶給了大家很大的方便,村民都很感激他,把他當成是自己的貼心人。

就連習主席這麼偉大人物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積極向上,努力學習,在生活中積極鍛鍊自己,培養自己堅強的人格,更何況是我們青少年呢?

我們是祖國的希望,要向習主席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無論是在任何環境下,都不要忘記學習,陽光向上,努力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陽光校園我們是好夥伴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940字

陽春三月,我邂逅了那本《陽光校園我們是好夥伴》,放下書,我的心潮依舊澎湃不已。當你抱怨著今天的天空陰沉沉地沒有陽光時,有沒有想過有些人從來沒有看見過天空?當你抱怨著今天太熱走路出了一身汗時,有沒有想過有些人雙腳從未與地面接觸過?當你抱怨著門外嘈雜的噪音時,有沒有想過有些人耳邊永遠是死一般的沉寂……只有看到他們,我們才會知道,原來我們一直很幸福。

或者,你仰望天空,俯瞰大地,環顧世界,你會說:“快看,好美啊!”那麼,恭喜你,你擁有一顆會發現美的心靈。然後,你會發現其實這個世界到處都有美好的事物,只是以前沒有注意而已。你會發現生機勃勃的春天,富有朝氣的夏天,天高氣爽的秋天,靜謐的冬天,溫暖的白天,寂寞的夜晚,清爽的雨天,明媚的晴天……或是水質如鑑的小溪,嫩綠的草地,翩翩起舞的蝴蝶,嬌豔的鮮花,連花朵上的露珠在你眼裡也像是一顆顆晶瑩的珍珠。接著,你會感動,你說:“原來世界這麼美,原來我的身邊一直有這麼多美好的事物陪伴著我。”

所以,感恩你所擁有的一切,用美的眼睛,去發現美的事物吧!用美的心靈去感受美的生活吧!感恩你的學校,因為它教給你知識;感恩你的朋友,因為他們帶給你快樂;感恩你的父母,因為他們給予你生命和健全的身體;感恩一朵鮮花,因為它帶給你醉人的芬芳;感恩一株小草,因為它為你送來賞心悅目的綠色。你也應該感恩你所遇到的挫折,因為是它們讓你成長。感恩身邊的一切,對每一天、每一個人、每一件事說:“謝謝!”

你更應該感恩那些在你遇到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並且將他們對你的幫助傳遞下去幫助更多的人。對了,別忘了對那些幫助你的人說一句:“謝謝!”並將這句“謝謝”也傳遞下去。相信你幫助的那個人也一定會願意幫助更多的人,這句“謝謝”就傳遞得越來越遠。

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遇到有困難的人,我們一起伸出援手,對於幫助我們的人,一起說聲“謝謝”。相信我們的校園,會因為我們給予別人的幫助和我們的一句“謝謝”而變得更加美好。

陽光校園我們是好夥伴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599字

讀完了這本書,讓我感覺現在的我們是多麼幸福,讓我感覺自己是一個“幸運兒”,讓我覺得現在的美好是由很多艱辛、苦難而打造的,讓我覺得……

每到星期一時,那一支支壯闊的隊伍整整齊齊的站在操場上,準備著莊嚴的升旗儀式,胸前鮮豔的紅領巾更能襯托出這一種莊嚴的氣氛。

每當你仔細觀察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時,你會不由得想到,校園是我們的另一個家庭,在這個“家庭”中充滿了溫暖、關懷,每一座教學樓成為了這個“家庭”中的一部分。

每一個人都是這個“家”中的一份子,這裡的每一個人都給這個家帶來了歡聲笑語,喜怒哀樂,讓這個“家”充滿了生氣。

在這個“家”中,還讓我們學會了一些道理:團結就是力量;學會感恩;助人為樂;做一個誠實,耿直的孩子;欣賞與被欣賞是一種樂趣;學會珍惜時間等等。

既然說到感恩,我最想感謝的是哪些光榮犧牲的八路軍戰士,沒有他們,就不會造就今天的我們。他們在我心中如天上的星星一般熠熠發光,他們身上彷彿有一種耀眼的光芒,讓人們去敬仰,尊重他們。讓人們學到他們身上的種種品質……

讓我們珍惜眼前的美好,但不要忘了前人的品質和精神,我應當把他們的這種品質與精神發揚光大,因為他們造就了今天幸福美好的我們。

陽光校園我們是好夥伴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1256字

在家裡,大人們都親切地喊我“小書蟲”。這個寒假,我又看了許多有趣的書,比如《老人與海》《草房子》《再見了,壞習慣》等,而最讓我深受啟發的是《陽光校園•我們是好夥伴》這本書。

這本書主要講了我們小學生應該怎樣幫助別人,共同進步;怎樣與團隊合作,團結互助;怎樣克服困難,勇往直前;如何學會感恩及許多名人成長的故事。其中,書的主題三的第一個活動“我們一起做”——何炅的故事讓我受益匪淺。

何炅小時候是他們班黑板報的負責人之一。由於每換一期黑板報他都很晚才回家,於是,在一個晚上,他和他的媽媽發生了一串對話:何炅說:“大家累了,我想讓大家休息,而且寫字和畫畫的速度我都比他們快,所以我就把黑板報的事全包了”。但是他媽媽嚴肅地說:“黑板報組,是一個小集體,由多個成員組成,應該由大家共同完成這個任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也有自己的長處,雖然你關心大家,但是每個人都是這個小集體的一份子,都應該貢獻自己的力量,負起自己的責任,同時也需要這來展示自我能力與平臺,你不能用自己的優勢去剝奪別人的權利。”

可人的成長是需要時間的,何炅並沒有因為媽媽的話而及時改變他的觀點。雖然何炅本身被震撼了,但何炅還是那麼固執,做著自己該做的事。直到幾年後,何炅才深深受到了分身術的乏味。

看完這個小故事,我突然想起了自己上學期的一段難忘經歷。週末,老師讓我們四人小組合作編一期手抄報,我是組長,其他三名同學是我的組員,他們當中麗麗畫畫好,瑾瑜寫字好,小丁呢學習一般,但做事踏實。也許這是老師有意安排的吧!可我想:我那麼愛閱讀,又善於收集和積累材料,這麼一期手抄報不用勞煩那麼多同學來家裡了,還是我自己一個人做了吧!說幹就幹,週六一大早起床後,我就開始收集材料,然後設計版面,畫好手抄報的邊框……可一天的時間在我手中一溜煙就過去了。剩下的我只好留著明天繼續完成。可週日畫了一個上午的畫都沒有畫得好,總覺得那畫面很不滿意,還有“趣味閱讀”“腦筋急轉彎”及一篇我們班同學的優秀作文沒有抄上去!該怎麼辦呢?我這時才急匆匆想到打電話給另外幾個同學來幫忙。後來在大家齊心協力地寫、畫、塗底板色等工序後,一張精緻的手抄報才得以完成。這時,我真後悔當初應該相信同學,不能這樣自私。老師不就常常對我們說:“一隻筷子易折斷,一捆筷子折不斷。只有大家團結互助,取長補短,才能把辦事情辦好。”

讀完這本書,再想想自己的經歷,我深深懂得了: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團隊的力量則是無限的,沒有誰可以獨立於群體之外,再巨集偉的目標,也要依靠他人的幫助,需要合作的精神。只有我們學會在合作中成長,在團隊中進步,才能為未來人生創造前進的道路!今後,我一定要在相信自己的同時,更相信集體的力量,虛心融入集體中,與團隊合作,認真完成每一項任務。

陽光校園我們是好夥伴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1502字

我放下手中《陽光校園·我們是好夥伴》這本書,走到窗前,和煦的春風拂面,猶如這本讀來如沐春風的書,吹開我心中迷惘的濃霧。這本書教會我們當代青少年要做什麼、如何做,其中讓我受益最大的是,她讓我明白了什麼是成功的基石——“自信心”。

是的,“自信心”可以更好地激發人的潛能,增強人的耐力,展示人的活力,進而使人更易於走向成功。然而“自信心”並不是與生俱來、憑空產生的,它是由自身實力不斷強大化而慢慢地積累而成的,它就是一種正確肯定自己的良好心態。

“世界警察”美國之所以敢插手他國內政,是因為他“自信”他的自信來源於他領先世界的經濟、科技和軍事力量;“樂聖”貝多芬之所以敢當眾怒斥不懂得欣賞音樂的皇室王親,是因為他自信,他的自信來源於他對音樂不凡的感悟能力和創作能力……由此可見,“自信心”可以使一個人、一個團體“有恃無恐”——有所憑依而無所畏懼。例如馬雲與他的創業團隊,他們自信,他們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創立的公司可以躋身全球十大網際網路公司,相信自己可以為網際網路服務模式帶來一次革命。於是,他們嘗試了人生的許多可能,終將笑話變神話。而他們自己,也真正應證了“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這句話的深刻內涵。

而我自己,也體會到了“自信心”所蘊含的強大力量。記得有一次,我與同學一同參加一場古詩擂臺賽,我倆在古詩的積累上難分仲伯。可是,他比我自信,始終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比賽剛開始,他便鎮定自若地走上擂臺,大聲地報出自己的姓名與口號。可我雙腿發虛,結結巴巴、底氣不足地進行了自我介紹,心裡老認為自己技不如人,一點兒也不相信自己可以奪冠。就這樣,在這種不自信的心態下,我被比賽過程中出現的失誤不斷打擊著,到後來我甚至都不再敢站到那個舞臺上了。而他,雖說比賽中也有失誤,但他並不畏懼,因為他擁有“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的自信心……最終,比賽結果不出所料,他,獨佔鰲頭;我,一敗塗地……就在那一刻,我深深體會到了“自信心”對一個人質的改變!

“自信心”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但我們如何才能擁有這種力量呢?,我想,外界的力量固然重要,但是,更為重要的是個體自我的不斷強化和自身素質的不斷提升。就像曾經的NBA的第一中鋒姚明,他的父母固然給了他優秀的身體條件,但如果沒有他後天的努力,他也只能是一個“傻大個”,既然能去NBA這個大平臺打球,為何要蜷在CBA的蝸居?這就是自信,自我成就的自信!

“自信心”不光對一個人、一個集體十分重要,它對一個國家同樣重要。百年前的中國內憂外患,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難。可是,我們的祖先並沒有因此而畏懼,他們對著天地大聲地喊出“我能行”。就這樣,浴血奮戰,鳳凰涅??,拯救了苦難的中國。所以我們當代青少年更應該自信,因為——少年自信,則國更自信!

感謝《陽光校園·我們是好夥伴》這本書,因為是你,讓我更加明白了,什麼是成功的基石——她就是“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