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風而來的瑪麗阿姨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隨風而來的瑪麗阿姨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706字

初看瑪麗阿姨是一個古怪,愛發脾氣,自大而又高傲,一點都不和藹,反而極度自戀的人,但我沒想到,看完整本書後,這樣的人竟然會讓作為讀者的我非常喜愛。

《隨風而來的瑪麗阿姨》主要講的是:繁忙的班克斯先生和班克斯太太有四個孩子需要照顧,他們請了一位保姆,也就是瑪麗阿姨。瑪麗阿姨是一位能讓孩子們實現奇怪願望的保姆,她瞭解孩子們內心的想法。在瑪麗阿姨跟孩子們的相處下,孩子們越來越喜歡瑪麗阿姨了。甚至在書本的最後,瑪麗阿姨快要走時,邁克爾推開自己的媽媽,撲倒在地,傷心地大喊大叫:“天底下我只要瑪麗阿姨”。瑪麗阿姨把善良不斷的傳遞給班克斯家,她給孩子們不斷的創造,只有在夢裡才能出現的奇蹟。她耐心的幫助簡和邁克爾改正錯誤,總是在他們危難的時候解救他們。

看完《隨風而來的瑪麗阿姨》這本書後,我不僅感動於瑪麗阿姨對待孩子的用心和愛意。我還想起我的身邊的一個像瑪麗阿姨保姆的人——我的外婆。

在我小的時候,由於我的爸爸媽媽很忙,我在出生幾個月之後,就被外婆帶到鄉下生活去了。那時我還小,不懂事,我在調皮的時候,外婆總會教育我,原諒我。比如我在學習走路時,一不小心把外婆最心愛的花瓶打碎了,我以為外婆會發脾氣,但沒想到,外婆竟然沒有表現出傷心或者生氣,反而教育我下一次走路要小心,不要再打翻物品。

我覺得外婆就是我心中的“瑪麗阿姨·波平斯阿姨”。所以我在看這本書時感觸非常深,外婆總是浮現在我的心裡,她總是教導我,要做個對社會有責任的人。我覺得我的外婆就像瑪麗阿姨一樣。你的心中有“瑪麗•波平斯阿姨”嗎?

神奇的瑪麗阿姨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568字

《神奇的瑪麗阿姨》陪伴我度過美好的暑假,我和小夥伴一起分享讀書的快樂。可以說,這是一本神奇的書,它吸引我沉迷於書中的奇蹟,給我充分的想象力,是我最好的夥伴。

神通廣大的瑪麗阿姨有著一頭烏黑的頭髮,發亮的眼睛,荷蘭木偶式的翹鼻子,穿一件帶銀扣的藍色外衣,戴一頂有一圈雛菊花環的草帽,胳膊窩裡夾著鸚鵡傘,提個毯子手提包,還非常的自戀,一臉傲慢的態度,她的目光是嚴厲的,言辭是刻薄的,她帶著簡、邁克爾、雙胞胎:約翰和巴巴拉享受著夢境般的生活,色彩斑斕的童話世界栩栩如生,我好羨慕哦!

仲夏節是一個有魔法的夜晚,到處瀰漫著一種很神祕的感覺,人們和天上的星星、瑪麗阿姨奇怪的朋友一起跳舞、玩耍。科裡太太掰下一根指頭送給熊,那指頭變成了麥棒糖,沒過多久,那空缺的指頭又奇蹟般的長了出來;公園管理員為了找到自己心愛的人,就把黃瓜汁塗在耳背上,閉上眼睛倒著走,結果一下子撞著站得筆直的瑪麗阿姨;獵戶撿到了班克斯先生的半克朗硬幣,他把硬幣放在腰帶上,讓人誤以為是一顆亮閃閃的星星……

我覺得瑪麗阿姨是一位充滿魅力的超人,她用魔法給平淡的生活增添了光澤和色彩,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美麗的奇蹟,真讓人捉摸不透!

看完了這本書—《神奇的瑪麗阿姨》,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不切實際地幻想著如果我能擁有魔法的力量,像瑪麗阿姨那樣神奇該多好啊!

神奇的瑪麗阿姨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674字

在這個暑假,我讀完了英國作家帕林特拉芙斯所著的《神奇的瑪麗阿姨》。這篇文章就像是一個奇幻的童話故事,卻讓我受益匪淺。

在一個秋天的傍晚,瑪麗阿姨撐著她那把神奇的傘乘著東風而來,受聘成為班克斯家的保姆,負責照顧四個孩子。從此以後,班克斯家的孩子們碰到了許許多多神奇古怪的事。瑪麗阿姨能夠用魔法帶給孩子們只能在夢中才能見到的事物,擁有奇幻的感受。瑪麗阿姨會從毯子做的手提袋裡,像變魔術一樣拿出各種各樣無窮多的東西;能從寫著“睡前一茶匙”的瓶子裡倒出各種飲品;瑪麗阿姨能聽懂動物說話,還能走進畫中;她能用一個指南針帶著四個孩子環遊世界!瑪麗阿姨總能在不經意間給孩子們特別的驚喜!

讀完這本書,我感悟出了一個道理,書中的瑪麗阿姨是擁有神奇魔法的,她可以輕輕一個揮手,實現四個孩子們的夢想,但,在真實世界裡真的有這麼一個“瑪麗阿姨”?自古以來,有哪位成功人士是通過魔法取得成就的?他們靠的是自己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努力!今年夏天,南京舉辦了第二屆青奧會,那些獲獎年輕的青年運動員付出了多少的汗水,多少的艱辛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再比如說,誰又知道那些奧運會上的冠軍們在領獎臺上光榮的那一刻背後付出了多少?這正應了一句話: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無論是嚴寒還是酷暑他們都要默默地訓練,也許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耀眼奪目的獎牌裡到底暗含著多少汗與淚!

我們總是會聽到有人抱怨夢想太過遙不可及,除非有魔法,否則不可能實現。試問,你真的為目標努力過了嗎?你真的竭盡全力試過了嗎?如果沒有,那麼我想,你沒有資格放棄!同學們,夢想只有敢做才會實現!

《我住過的美麗星球》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1051字

聽說過這樣一個傳說嗎?白色的忍冬在一夜之間變成了紅色,這是應為美麗星球在向他招手,迎接他的到來。

他叫周忍冬,一個有選擇恐懼症的少白頭男孩,外號“選怕怕”,平時最怕做選擇題。而陶喜的美麗星球給了他愛、勇氣和信心,讓“選怕怕”變成了“愛琢磨先生”。

在陳夾心家的燙菜店裡,“外星人”陶喜的“跳舞的金魚”給“選怕怕”帶來了同類的感覺,也帶來了愛和奇蹟,他成功地選好了燙菜。我想,奇蹟的發生,是因為你的身邊有關愛你的人和你關心的人,或許他們有的只是陌生人,但他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海倫凯勒身體殘疾,卻寫出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正是有了莎莉文老師的關懷;愛迪生從小被認為是低智商兒童,但因為他媽媽的鼓勵,才成了一名偉大的發明家;孟子小時候很調皮,孟母愛孩子,希望他能成為有出息的人,把家搬到了學堂旁,孟子最後成為了儒家學派的代表人之一。

奇蹟只在充滿愛的地方發生。而我們,就讓這個世界充滿愛。奇蹟是上帝感動時流下的眼淚,我們要樂觀,不懼困難,用我們的愛心來創造奇蹟!

而當忍冬的父母突然要拋棄忍冬,出國“血拼”時,忍冬為了幫媽媽做決定,請陶喜擲硬幣,最後竟選擇剃光頭!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奧斯特洛夫斯基說過:“勇敢產生在戰鬥中,勇氣是在每天對困難的頑強抵抗中養成的。”而我想想我自己,在遇到困難時,總向別人求助,沒有勇氣去面對困難。現在,我已經長大了,就應該自己去面對困難,學會獨立。勇氣,是青少年應有的品質。奇蹟的發生也需要勇氣的支援,它能給我們無限堅持下去的動力。

當然,面臨困難,我們還需要信心。

一個人如果沒有信心,就會感到自卑,更不用去談擊敗困難了,而“選怕怕”之所以能夠在童話劇中,為每個角色挑選出有故事感的衣服,是因為美麗星球和陶喜給了他信心。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有時自卑:害怕在別人面前展示自己,害怕被許多人關注自己,看不起自己,認為自己沒有這個能力,活在自卑的陰影中。可忍冬的故事讓我們明白,困難時可以克服的,只要能充滿信心,就能想到解決困難的辦法。

美麗星球是偉大無私的,它不僅給忍冬帶來了奇蹟,也給夾心媽媽帶來了奇蹟。同時,也給忍冬父母帶來了奇蹟。原來忍冬媽媽是出國治病,能活下來,也是因為忍冬。

原來困難在奇蹟面前這麼渺小!

陶喜,這個美麗星球的主人,給了大家奇蹟,我多麼期待,我的身邊也能有這樣一位獨特的女士啊!奇蹟將隨之而來,愛、勇氣、信心將會灑滿世界的每個角落……

寒冬已經去,暖春攜愛走來,紅色的忍冬花在迎風開放。充滿愛的陽光灑向那美麗星球,縈繞著勇氣和自信。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872字

一本好書,就如益友,與你同甘共苦,互訴衷腸;就如良師,給予你潺潺教誨,嚴厲慈愛;就如父母,陪你開導談心,溫柔體貼。

《佐賀的超級阿嬤》就是這樣一本好書。

這本書主要講了日本京都男孩邵廣因為家境貧窮而被迫被送到廣田的阿嬤家的故事。在當時的戰爭年代,處處戰火連綿,所以邵廣的處境並沒有轉好,而是從貧窮轉到了赤窮,處境反倒變得越發艱難。但他在這位“佐賀的超級阿嬤”的教導下,日子反而變得不那麼難熬了。

邵廣的阿嬤是一個“身雖下賤,心比天”的高雅的老太太。她雖然赤貧,但仍能已積極樂觀的心態來面對其窘迫的生活,用她身上散發出的正能量來影響激勵他人。她不僅積極樂觀,而且儉樸聰慧,善於將周圍的一切都變廢為寶,為她所用。“這世界上只有應該撿來的東西,沒有應該丟掉的。”阿嬤笑著對邵廣說。

看完這本書,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或許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年代也根本不懂得當時戰爭時期的痛苦與艱辛。但在如此惡劣的情況下,阿嬤仍是保持著一顆樂觀向上的心靈。她以她的堅韌和笑容來感化周圍的人,她充滿信念,毫不因為自己的貧窮而感到自卑,反倒是生活的瀟灑豪邁,自得其樂,在逆境中不屈不撓地默默改變著自己的命運。

我對此深有感觸。我們生活在這樣幸福的環境裡都沒有阿嬤那樣灑脫樂觀的心態。在那樣艱難的戰爭年代裡,阿嬤面對無數生活中的挫折與困難都笑著堅持了下來。可是我們呢?大多都是面對生活中一點小小的挫折就止步不前,畏頭畏腦,缺乏面對困難的勇氣。但當我讀完《佐賀的超級阿嬤》後,作者那樸實無華的語言就如一口熱氣騰騰的心靈雞湯,流經我的心靈,帶給我溫暖而有力的力量。那位笑容可掬的阿嬤,也好似在作者的筆下緩緩向我走來,她的臉上泛著慈愛的笑容,恍若可以治癒一切。“孩子,無論是遇見多大的困難險阻都不要害怕,不要倒下,咬咬牙,笑著堅持下來。”阿嬤溫柔的聲音響起。是啊,我們也應該向阿嬤這樣遇到困難不放棄,不沮喪,保持樂觀的心態,困難終會過去的!

輕輕合上書本,我不禁思潮起伏。阿嬤那溫柔的話語彷彿在我的耳邊迴響,帶給我無窮的信念。是啊,這就是一本好書所帶給你的力量。謝謝你,佐賀的超級阿嬤。

佐科的超級阿嬤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623字

想必大家都有自己的外公外婆吧!他們不是大魚大肉的讓你吃,就是讓你大手大腳的花錢,視若掌上明珠。什麼活都不讓你幹。

可我今天要說的這個超級阿嬤他並不是這個樣子的。她很窮沒有錢,有時連菜都買不起,只能在河中搞大木柱放在河中把河上的一個市場把不要的菜丟到河裡然後用木柱?住拾起來照樣吃。跟你們說一個有趣的事情,有一天佐科和他的同學看見有人在練劍術,跑回家告訴阿嬤說:阿嬤我要練劍。阿嬤說:好,去吧。要錢嗎?大概四百多我說。阿嬤說:那就不去了……看到這一段很多人會說他到底是不是親孫子啊!那下一段更是離譜。我推薦你跑步,既不要錢也不要裝備阿嬤說。哦,對了!還有記得不要穿鞋。

阿嬤雖然貧窮但每天笑著面對生活,從不哭喪著臉。從中我也學到了很重要的一點如果每天總是唉聲嘆氣那麼那一天的心情肯定不好,如果你總是告訴自己今天很開心,並且總是樂觀的看待事情,那麼你一定很快樂。

有一天佐科悶悶不樂地回來了,他告訴阿嬤自己的數學只考了3分,英語只考了2分,但阿嬤對他說不要灰心喪氣數學加英語不就有5分了!這其實並不代表著諷刺而是代表著鼓勵,鼓勵他要一次一次的有進步。告訴他不要灰心喪氣。

不要覺得自己吃的差,要認為自己吃的是世上最美味的大餐。自己吃的就是最好的東西。我們能吃到的山珍野味別人還不一定能吃到呢!向別人吃的那些大魚大蝦都是我們河裡一網都是一大把的東西才不稀罕。

最後我想說金錢並不代表一切只有你的內在和骨氣才能代表你的一切,一個人窮可以,但不能沒有骨氣!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74字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400字https://wWw.ZuoWen8.com/a/486788.html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649字

今天,我看了《佐賀的超級阿嬤》,發現這位阿嬤真是可以用“超級”來形容了,因為她充滿了生活智慧,是位樂觀、開朗、細膩體貼的老婆婆,那麼我們就來近距離了解一下這位超級阿嬤吧!

首先,阿嬤是一個充滿生活智慧的人。要知道,阿嬤生活的那個年代,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的時代,可以說萬事都是舉步維艱的,那麼,阿嬤到底是怎樣賺錢維持生計的呢?她在腰間綁上一根繩子,在繩子的另一端綁上一塊大磁鐵,這樣走路時就會吸上很多的鐵釘和鐵皮,再把這些廢鐵送到廢品站,就可以賺錢了!那她又是怎樣省錢的呢?阿嬤的小屋後面是條河,河上游有一個菜市場,每天都會有無數的水果、蔬菜漂流下來,當然也會有一些樹枝呀、爛木頭呀等等其餘的垃圾順流而下,而阿嬤則橫了一根樹枝在河中央,凡是有什麼東西漂下來,都會被木棒攔下來,攔截到的水果、蔬菜,就可以拿來吃,如果有木頭漂下來,就晒乾當柴燒!阿嬤就這樣,用自己的智慧經營著這家“河上超市”,讓我們枯燥的生活不時被小小的驚喜點燃!

其次,阿嬤還很體貼。在知道自己的外孫因為自己年老而被同學們恥笑之後,她悄悄的退到幕後,再也沒有參加過學校裡的任何活動。還有,阿嬤在得知學校要開運動會後,就去催雞下蛋,希望在運動會這天,學校不提供午餐的情況下,外孫能夠吃到一頓像樣的午餐。

最後,阿嬤還很樂觀開朗。在得知外孫考試分數不怎麼好後,並沒有責罵他,反而在安慰外孫:“一分、兩分加起來就有五分了!人生,拼的就是總合力!”你們說這個阿嬤是不是很樂觀?

這就是可愛的阿嬤,你們說用“超級”來形容她是不是很貼切?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568字

讀《老人與海》我被老人隨機應變的能力所震驚;讀《格列夫遊記》我被格列夫堅強的信念所折服。而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時,我被昭廣的阿嬤永不放棄、樂觀向上的精神所打動。

起初,我以為這是一個騙騙小孩子的童話,結果卻是一本真實的舊聞。我本來想翻翻幾頁就放上書架,結果我卻越看越著迷。

這本書的作者是島田洋七,生活在物品匱乏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喜佐子姨媽將八歲的島田洋七送到佐賀鄉下的阿嬤持永沙乃家。島田洋七就是本書的主人公德永昭廣。除了昭廣,還有母親、父親、阿嬤紗乃、喜佐子姨媽、小新舅舅、明子姨媽、阿晃舅舅、田中老師等,都在書裡。

昭廣的阿嬤是位堅強的老人。雖然阿嬤沒有超能力,但卻像擁有超能力一樣。

阿嬤是個剛強的女人,不會輕易流淚;阿嬤是個勇敢的女人,萬一美國的燃燒彈打下來,阿嬤一定會守護家園,不會逃避……

昭廣的阿嬤很勇敢、堅強、樂觀、開朗和忙碌。也是一位長壽老人,年過九旬。

阿嬤也是一個很有趣的人。每當昭廣和夥伴們下河玩水,總被鰲蝦夾住。阿嬤總是急著把鰲蝦拿下來,也不管別人疼不疼。

我感覺“只有能撿來的東西,沒有該扔掉的東西”就是阿嬤和昭廣的口頭禪。瞧!他們每次出門時,都用一根繩子把磁鐵綁在腰間,吸東西賣錢,可真不容易。阿嬤就以這樣的堅韌,帶領全家人熬過了戰後的艱難歲月。

希望阿嬤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習慣能夠得到傳承。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396字

我讀了《佐賀的超級阿嬤》,感覺這本書真很感人。它主要講是德永昭廣因為家境問題,不得已被媽媽送到鄉下和阿嬤生活。在這段時間裡,與阿嬤之間發生很多感人的故事,產生了濃厚的感情。當他再次被媽媽接走到廣島的生活的時候,他和阿嬤都非常捨不得。

我能感受到和自已生活很久的人要走了,其實是很難過的。就像今年暑假的時候,舅舅來了,他陪我過了整個暑假,當他要走的時候,我心裡就會很難過,很傷心,當時我感覺我就是那個阿嬤。

看完了這本書,我明白鄉下孩子的生活是多麼的艱苦,在想想自己其實已經生活的很好了,但有時自己還不知足,今天向爸媽要這,明天又向爸媽要那,想想真是不對呀!人要學會知足,不要太貪婪。還有我覺得家長要多花時間陪陪自己的孩子,這樣孩子才會高興快樂。這本書也讓我明白到了,應該對爸爸媽媽更好,因為有些小孩子沒有爸媽,他們都渴望爸爸媽媽疼愛,而我卻老不聽爸媽的話,一生氣就耍脾氣,想想以前真不應該啊!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 篇11

讀後感 ,584字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佐賀的超級阿嬤》,它的作者是日本的島田洋七。這本書主要講了廣島原子彈爆發後,小主人公昭廣的母親因工作無力撫養他,只好將年僅八歲的昭廣寄養在佐賀鄉下的外婆家,雖然生活極度艱苦,但是樂觀的外婆,卻總有神奇的辦法讓日子過下去,讓生活充滿創意,發現和歡笑。

我最喜歡的章節是《貧窮到貧窮》。這篇裡描寫了,外婆上下班的路上都會在腰間綁上帶有磁鐵的長繩子,用來收集路面上的鐵釘鐵片,把這些廢品拿出去賣可以換來不少錢,阿嬤說:“不減掉在路上的東西會遭到老天懲罰”。她的樂觀真是讓我感動。還有一件趣事,阿嬤把一根木棒架在河面上,攔住許多從上游漂下來的木片和樹枝,這樣就可以當柴火燒,;有時還能攔到蔬菜和水果,這樣就可以多些食物。我想昭廣和這樣的阿嬤生活在一起,雖然貧困,但一定很快樂吧。

讀完阿嬤和昭廣的故事後,我明白了:“生活的快樂與貧窮還是富有沒關係。即使是貧窮的生活,如果有一顆樂觀勇敢的心,也能過得快樂有趣。”我們在生活中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觀察一切美好的東西,我們也要像阿嬤一樣,用一個快樂的心去對待生活,讓生活變得快樂有趣。

我要向阿嬤學習她那樣樂觀的去對待困難與挫折,我在學習中碰到的那一點點的困難跟外婆的困難比起來,簡直就象芝麻粒兒一樣小了,所以我要勇敢樂觀的去面對,把戰勝困難也變成有趣的遊戲!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 篇12

讀後感 ,693字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我最近在讀《佐賀的超級阿嬤》,它講述了一個孩子的故事。他的家被炸燬了,所以他去了佐賀的阿嬤家,他的阿嬤是個十分樂觀的人。

阿嬤家裡非常窮,但她從不說喪氣話,經常說一些鼓舞人心的話。“有錢人真可憐啊,他們需要想今天吃什麼,穿什麼,去哪裡玩。”“有錢人真可憐啊,像我們窮人坐在地上連褲子都不用管。”

樂觀是阿嬤的人生信條,憑藉著樂觀的心態,她每日生活的很開心。家前面有一個“超級市場”,裡面什麼都有,他們每天的食物都來自那裡。說是超級市場,其實是一條河,河上游時常有人洗菜,有人扔東西。阿嬤就在河下游拴了兩個柱子攔著,把飄下來的東西都拿回家,別人家是看選單做菜,他們家是看有什麼菜就吃什麼。

阿嬤是個聰明的人,她走路時會在腰上綁一塊磁鐵,把一路上的鐵都收集起來,然後拿回去賣錢。那個孩子要去跑步,她就讓孩子把鞋脫了,不然會磨鞋底,阿嬤的精打細算也還真過人。

阿嬤是一個有趣的人,在一次吃飯時,那個孩子說:“阿嬤,今天怎麼只有米飯沒有菜啊?”阿嬤笑了笑,說:“知足吧,明天啊,可能連米飯都沒有了。”聽後,兩人都笑了笑。他們家遭了小偷,阿嬤知道後笑了笑說:“沒事,反正他來了也沒東西可以偷,沒準看我們可憐還會留下點東西呢。”像阿嬤這麼樂觀的態度,平常人真的很難有!

阿嬤是個樂觀、聰明、有趣的人。而我們就缺少這種樂觀的精神,我們一遇到困難就會苦惱煩悶,甚至會放棄,但跟阿嬤比,我們的困難算什麼呢?以後還真得多像阿嬤學習呢。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 篇13

讀後感 ,688字

暑期,有幸拜讀了日本作家島田洋七的作品《佐賀的超級阿嬤》,深受感動。書的開頭寫道:錢不夠,不能出國旅遊,買不起名牌衣服……人們因為這些而覺得不幸福,於是挖空心思的去追尋所謂的“幸福”。對於現在的生活觀念——“窮”,是人們十分討厭的,但是,本書中的阿嬤認為“窮”也分為窮的快樂和窮的傷心兩種。而主人公佐賀的超級阿嬤教給佐賀的就是窮的快樂。

他們居住的小屋旁有一條河流。這條河流被阿嬤稱為“超級超市”。每天阿?叨薊岷退?乃鎰右黃鷯媚景艫滄〈由狹髕?碌囊恍┦澄錚?淙歡際切┩廡文芽吹牟艘叮?贍薔褪撬?敲夥訓氖卟耍?㈡腫蓯強?實囟災魅斯?擔?ldquo;菜的味道是一樣的”。從阿嬤的臉上看不到悲傷,只有快樂和堅強。他們窮,但也窮得非常幸福。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曾經從爸爸口中聽到的一個真實的故事:在一個寒冷的的冬天的夜晚,爸爸加班回來的路上,看到路邊有一對清潔工夫婦,在寒風中,兩個人肩靠肩坐在路邊,一起啃一個饅頭,喝著開水,感覺讓人特別的同情,可是,他們臉上露出洋溢著一種幸福的笑容。可能這就是窮的快樂吧。我覺得啊,快樂,就是跟自己愛的人,喜歡的人,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哪怕窮苦,我們也能體會到快樂。所以說,不管,窮還是富有,只要在,自己的家人陪同下,與自己愛的人在一起。那哪還是窮,也會體會到生活的快樂,生活的幸福,而且還會一起去克服,一起去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加快樂。因為幸福來自於我們的內心,來自於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 篇14

讀後感 ,585字

今天我有看了一遍了《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昭廣被送到廣島的外婆家,在外婆家度過了一個快樂的時光。

昭廣被送到外婆家,剛進門就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都是一些破舊的傢俱。我被這本書中的阿嬤打動了,阿嬤非常節約,每次都廢品利用,就連西瓜皮也用來醃鹹菜吃,阿嬤也很善良,每次昭廣運動會時,總是想著昭廣,能讓昭廣在學校吃飽,阿嬤這種節約、善良的品格深深打動著我。

記得有一次我在家裡洗頭髮,洗完頭髮後,我端起盆子準備倒掉時,我猶豫了一會,想到:這水還是別倒掉了,應該還可以用到。於是,我放下盆子,把頭髮仔仔細細地挑了出來,之後就去做自己的事情了。第二天媽媽準備拖地時,媽媽剛準備開啟水龍頭,我立刻大喊:“停住!”媽媽嚇了一跳便說:“幹嘛呀?”我回答:“別浪費水了,用昨天我洗頭髮剩下的水吧?我都把頭髮挑出來了。”媽媽笑眯眯地說:“這孩子變得這麼節約了?”我接著說:“如果再接一次水也太浪費水了,這些水也很乾淨,直接拖地就可以。”媽媽看了看我欣慰的笑了。

其實生活中,我們有很多地方都可以節約用水的,比如洗菜的水可以用來沖廁所,洗衣服的水可以用來拖地……所以,以後我也一定要像阿嬤學習,做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學生!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 篇15

讀後感 ,689字

臨近年末,我把一本我非常喜歡的書看完了,令我受益匪淺。

本書是《佐賀的超級阿嬤》和《佐賀阿嬤:笑著活下去》兩書的合集。此書講述了作者童年與外婆相依為命的故事。

作者德永昭廣(島田洋七)的家鄉廣島原子彈爆炸後,一家去佐賀避難,可是他的父親只是想“回廣島看看”,卻丟了性命。

他上小學二年級時,只為送喜佐子姨媽卻被推上了火車,與喜佐子姨媽一起回到了佐賀。

雖然生活極度貧窮,但樂觀的外婆總是有神奇的辦法讓日子過下去,讓生活充滿創意、發現和歡笑!

外婆總是說:只有可以撿來的東西,沒有應該扔掉的東西,來教育昭廣不要浪費。

外婆非常樂觀她認為當富人不好,要旅行、吃壽司、訂做新衣,忙死了。她還認為即使小偷來了,也沒有東西可以偷,因為實在一無所有。說不定還會給他們留下點什麼呢!

最後我看到外婆說的一段話:

只要能道聲:“再會。”就是幸福。

如果能說:“改天見。”就更加幸福。

要是能說:“好久不見。”就更加幸福了。

我們也不正是這樣嗎?這種明朗豁達的人生觀,是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十分難得可貴的。為什麼相比於一些富貴的人,似乎有些窮人生活得更快樂?祕密就在其中:因為他們擁有樂觀的心態,只要有樂觀的心態,就能有神奇的辦法,讓艱苦的生活快樂的活下去。人生幾十年,快樂的生活不正是我們所渴求的嗎?幸福不是用金錢左右的而是取決人的心態。

島田洋七先生在書中為我們展現了他外婆的智慧與精神,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聽聽超級阿嬤的人生經歷,從中感受到人生的真諦。讓我們一起擁有快樂,共同分享幸福的生活。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 篇16

讀後感 ,1109字

我第一眼看到《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就被“超級”兩個字深深吸引住,這阿嬤到底有多厲害?帶著疑惑我翻開書,立刻入迷了:我時而哈哈大笑,時而淚流滿面,書中每個生活畫面,都是那麼感人,書中的每個人,都是那麼質樸,令人回味無窮,很是羨慕德永有這樣一位超級阿嬤!

故事講述了德永八歲那年,他的爸爸因為核輻射染上原子病去世,媽媽因為無力撫養而送德永到佐賀鄉下老家。剛到阿嬤家的德永很不適應這裡的窮酸生活。幾年來,阿嬤用內心燦爛的陽光碟機散物質缺乏的困頓,帶著外孫堅強、樂觀地生活著,讓德永享受到和家人在一起無比幸福的生活。

阿嬤是一位大方、開朗,又很堅強的人。當三堂舅公來借錢時,阿嬤馬上痛快地答應。其實她自己的生活很拮据,但很樂於慷慨幫助別人,她這種樂於助人的品質令我敬佩之極。她每天總是這麼樂觀,不管有沒有吃的,吃什麼?她都開開心心的。她常說:尾部開杈的蘿蔔,切塊煮起來味道都一樣。彎曲的小黃瓜切絲用鹽拌過後,味道也都相同。多麼豁達、樂觀的生活態度啊!她每天總是這麼堅強地生活著,生活中不管有多少痛楚,也總將淚花凝聚在眼睛裡,遲遲不肯落下。她獨自一人養大七個兒女,年紀大了,到了本該享福的時候,還要替女兒照顧外孫,卻從沒埋怨半句。

前不久,我發現有一顆牙齒鬆動了,一下子驚慌了,因為我害怕拔牙,更懼怕拔牙時的痛楚。由此,我就打算瞞天過海,用自己的力量來拔掉它,結果卻如愚公移山一樣,只是移動了一點,之後就不再去理會它了。幾天後我發現有一點點牙從牙齒上面的肉里長出來了,我急忙告訴了爸爸,他看了看說:“得去拔牙。”冷不防嚇了一大跳,最害怕的時刻終於來了。晚上,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心想:“明天該怎麼辦啊?”早上起床,我懷著悲傷的心情等待著下午拔牙時代來臨。下午,我戰戰慄慄地走進了牙科診所,爸爸媽媽一直在後面鼓勵我,我躺在椅子上,張大嘴,可是當牙醫的手拿著針筒要打麻藥時,我就被恐懼控制了,急忙閉上嘴。就這樣反覆很多次。最後,醫生生氣地說:“你要是再這樣,我就去給別人補牙了。”爸媽又用溫柔的話語鼓勵我,為我打氣。這時我心中充滿了勇氣,堅定地說:“醫生,來吧。”我勇敢地張大嘴巴,閉上眼睛,只感覺有一隻蚊子在叮咬。過了一會兒麻藥生效後,我勇敢地張大嘴巴讓醫生把牙齒拔下來,一下子我感覺如釋重負。和阿嬤一樣剛強感覺真好!

人生就是如此,有開心,也有難過。看了這本書後,讓我獲益匪淺,使我懂得在生活中要勇敢面對曲折,選擇微笑面對每一天,對老師、同學、家人都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 篇17

讀後感 ,1063字

把生活過成一首詩

《佐賀的超級阿嬤》講述了主人公昭廣在佐賀和阿嬤生活的快樂時光。昭廣的父親因病去世,母親無力照顧他,只好將年僅八歲的昭廣寄養在貧窮的鄉下外婆家。在艱苦的日子中,樂觀的外婆像個魔法師,總有許多神奇的方子,讓生活每天都有驚喜,阿嬤和昭廣把貧窮的生活過成了一首詩。

貧窮往往會讓人自卑,但在超級阿?哐壑釁肚罘治?街?mdash;—一種是窮的消沉,一種是窮得開朗。她顯然屬於後者。拖著磁鐵吸鐵釘,早起到學校清洗廁所,吃河流上游漂下來的蔬菜……一樁樁一件件常人覺得艱辛的事情,阿嬤從不覺得苦,總是積極樂觀的生活。而我們,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卻不知感恩,常常為一點點不如意生氣,抱怨。

早晨,媽媽為做一頓營養早餐而早起熬粥,我一睜開睡眼朦朧的雙眼,鑽出被窩便看見桌上的粥,就不禁嚷嚷大叫起來:“又是粥,我不要吃!”“我還炒了新鮮的蔬菜,可好吃了!”媽媽討好地說道。我一點也不領情,反而得寸進尺,凶巴巴地說:“我不吃新鮮蔬菜,我要榨菜,榨菜才好吃。”“榨菜不健康,自己炒的蔬菜美味又健康,”媽媽耐心解釋道。媽媽像個犯錯的孩子,而我卻理直氣壯的扒拉了兩口飯便出門了。我一個人不好的情緒影響了全家人美好的早晨,現在想起來,如果當時抱著正能量的心態,就不會有這樣的局面了。

現在,煮飯用電飯煲,炒菜用液化氣,我們不僅什麼都不會做,還對媽媽做好的飯菜挑三揀四;各種興趣愛好班我們想學啥可以學啥,我們卻找不到自己的特長。昭廣抵達佐賀的第一天,外婆沒有熱烈歡迎他,只是平淡地說了一句:“跟我來。”從此,八歲的昭廣學會了用柴火做飯。昭廣想學擊劍、柔道,因為貧窮阿嬤讓他學不用錢的跑步,昭廣不哭不鬧,努力練習跑步並年年奪冠,後來還成為棒球隊長,被學校保送。

昭廣和母親長期分離,僅靠書信聯絡。同學朋友常問他:“寂寞嗎?”“不,我有阿嬤!”我想:是阿嬤積極樂觀的心態影響了昭廣的成長,他不是寂寞消沉的孩子,他是愛親人重友情善運動的陽光男兒!

《佐賀的超級阿嬤》帶給我太多感動:昭廣的身世;母子的分離;昭廣和阿嬤的離別;但最打動我的還是阿嬤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一個老人把貧窮的日子活脫脫過成了一首詩。我要向書中的阿嬤學習,做一個積極樂觀的人,做一個正能量滿滿的人,做一個讓身邊的人更幸福的人!

願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像一首詩!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 篇18

讀後感 ,359字

在烈日炎炎的夏日裡我讀完了島田洋七的《佐賀的超級阿嬤》,回味無窮,讓我感受到了幸福真正的含義—幸福不是由金錢左右的,而是取決於你的心態。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作者和外婆在佐賀生活的點點滴滴!

阿嬤一生中說過許多讓人受益匪淺的話,比如:游泳不是靠泳褲,靠的是實力;再比如,讓人察覺不到的關懷才是真正的體貼等等。第二句話讓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並不需要大張旗鼓去宣揚只要自己用心就好的道理。

阿嬤還是一個堅強又勇敢的人,遇到困難總能想到辦法解決,任何困難都不是問題。讀完了這本書後,只要一遇到困難,我的腦海中就會出現阿嬤的強剛精神,然後迎難而上,勇敢地去解決問題。

外婆、祖母這種隔代的愛更能讓我們記憶深刻,她們可以陪伴我們的日子也越來越少,我們自己也需要儘可能的抽出時間去陪伴她們,去珍惜與她們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 篇19

讀後感 ,723字

暑假的時候,我讀了一本書,叫《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給我的感觸特別深。

文中的主人公德永,剛出生,他的父親就因為被廣島殘留的大量輻射塵給感染了,所以病死了,在德永上小學二年級的某一天,德永的母親把它開往長崎的特快列車上,從此,德勇就被接到她阿嬤家裡生活了,阿嬤家裡很貧苦,但按摩非常樂觀,他告訴德永,只有可以撿來的東西沒有應該扔的東西,旁邊有一條河,各種各樣的東西順著河水漂下來,把這些東西撈起來,能利用的用,還會在身上纏一根帶磁鐵的繩子,一路拖著走,總能吸到戰利品換錢,我想到自己的生活在父母的關愛下,我過著的衣食無憂的日子,但我還會嫌媽媽給我買的衣服不好看,爸爸給我做的飯不好吃,在生活中會浪費掉很多東西,現在想想真是太不應該了,以後我要珍惜每樣東西絕不浪費

德永的成績不好,滿分五分,他只能考一兩分,但阿莫依然很樂觀,說成績單上只要不是零就好了,一分兩分的加起來就有五分了,德永記住了阿嬤的話,一點一點地努力,一分一分地增加,終於靠自己的實力進入了廣陵高中,離別的時候,阿嬤第一次在他面前流下了眼淚。

現在的家長當小孩成績不好時,首先把所有責任推到小孩子身上,不斷地責罵,有人甚至還動手打,可書中的阿嬤卻不這樣做,看似漫不經心的幾句話,其實裡面都是滿滿的鼓勵,人生大大小小這麼多人考試考砸了一次又怎麼啦?生活本來就是大起大落的,沒必要這麼大驚小怪,人生大起,要努力,大洛也要努力,只要努力就不會白費功夫。

德永雖然跟阿嬤過著清貧的日子,但阿嬤的樂觀和對生活的熱愛,一直影響著德永使德永的童年生活充滿了樂趣。

讀完這本書,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堅強和樂觀,永遠是生活的底色,無論遇到順境和逆境,都要堅強和樂觀的面對,對生活要永遠充滿熱愛。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 篇20

讀後感 ,639字

樂觀的生活

這本書由日本喜劇泰斗,作家島田洋七所寫的《佐賀的超級阿嬤》。島田洋七本名德永昭廣,因師從漫才(相聲)大師島田洋之助而改名為島田洋七。這本書是寫島田洋七的童年與外婆相依為命的故事。其中感人肺腑的故事和積極樂觀的價值觀,在日本和亞洲各地深受老師、家長和孩子們的喜愛,所以在這個暑假我也有幸讀了這本書。

這本書講述主人公,昭廣在八歲時就被送到佐賀鄉下和阿嬤生活,因為家裡貧窮,昭廣只能學不要錢的跑步,而不是劍道和柔道。他在學校是棒球隊長,自己還要燒飯吃。雖然生活很貧窮,但是他的阿嬤總會想出辦法來笑著面對貧窮。如造了可以攔下所有東西的“超級市場”,所以家裡就不用愁沒吃的,還用磁鐵吸金屬物品來換錢。這樣使生活總能活下去,讓家裡永遠充滿笑聲。而我最喜歡阿嬤說的:“只有撿的東西,沒有應該扔掉的東西。”這句話深深的打動了我,因為我在家裡總會把一些還有用的東西扔掉,而不知道珍惜已經得到的東西,總認為爸爸媽媽會再買給我。

《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讓我體會到了很多對幸福生活的理解,並讓我在平時的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快樂。現在我的生活雖然很富裕,但都是爸爸媽媽努力工作換來的,我要像主人公昭廣一樣學會自己獨立燒飯、洗衣、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幫爸爸媽媽分擔家務,做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我想讓更多的小朋友,好好看看這本《佐賀的超級阿嬤》,體會昭廣小時候在貧窮的生活中不斷的反省自己、提醒自己、激勵自己,做一個獨立、懂事、樂觀向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