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雷雨觀後感 篇1

觀後感 ,658字

“那是愛情嗎?什麼才算愛情?”我反覆地問著自己。

《雷雨》是個不折不扣的悲劇,看時只覺淡淡的無奈與感慨,而看後傷感卻陣陣漫上心頭,讓人久久無法釋懷。

劇中最讓我感興趣的不是周萍,不是四風,而是凶狠奸詐、殘酷冷血的周公館老爺—周樸園,他與魯侍萍前後30年的情感糾葛吸引著我不斷深入思索。

周樸園這個鮮活的形象在多數人眼中是一個衣冠禽獸,為了發黑心財,他一手策劃活活淹死了兩千多工人;為了迎娶有錢人家的小姐蘩漪,他鐵石心腸無情逼走了為他剛生下第二個孩子三天的侍女侍萍。如此看來,他可以稱是封建家庭醜惡的化身,是那個陰暗年代裡產生的孽種、惡瘤。樸園不配擁有愛情,他也許也根本不愛侍萍。他對她的感情,好比紈絝子弟與青樓女子間的玩笑嬉戲一樣。

如果故事在這兒結束,樸園、侍萍的愛恨旁人還看得清楚。然而,事情的發展卻漸漸把我們帶入了一個雙向的矛盾中。在周樸園以為侍萍投河自殺後,他將家中的新傢俱換回從前侍萍“頂喜歡的”,他保留著侍萍關窗戶的習慣,他還記得她“四月十八”的生日……我們無法想象,這麼一個雙手沾染鮮血的惡魔是如何記得這些瑣碎,我們更無法想象,要是這不算愛情,樸園為何將侍萍的照片放在櫃子上最顯眼的地方,又為什麼在許多個夜晚靜靜地注視她呢?

那是愛情嗎?作者匆匆忙忙的結尾冷不丁給我們拋下這個問題。書中人喜怒於書中,這也許是讀書人最大的悲劇性:我們永遠無法透過時空去經歷他們的故事,傾聽他們的心聲。《雷雨》的結局彷彿一座無字碑,埋葬著書裡難分難解的愛恨情仇,誰功誰過無所定論,而讓我們自己來評說期間的真假。

雷雨觀後感 篇2

觀後感 ,627字

早在暑假,第一次接觸《雷雨》的劇本,看到最後,我哭了。也許只是淚點低,但這總不盡如人意的愛情故事確實感人。

看過了話劇,似乎有了更深的感受,整場都是昏黑的背景,不斷的雨聲雷鳴,配上淒涼的音樂,閃爍的光線,似乎有些悚人、恐怖片的樣子。兩個痴情的男子,一個單純的女孩,卻因生在地位懸殊的家庭終被反對,加上其中錯綜複雜的關係,整個故事有些考驗邏輯性了。其中最值得同情的卻是四風。

四風是一個可憐的孩子,被父親拉去做周家的下人,還要忍受父親一次次討錢。魯貴說是為女兒找了工作,但沉迷酒賭的他無非就是多了一個可以死皮賴臉討錢的物件。他一次次地衝擊他人的底線,以為抓住了周家蘩漪和周萍的把柄就後世無憂。而四鳳呢,完全不像他的父親,也正是因為她的單純,博得了兩位少爺的歡心。她與大少爺兩情相悅卻終無法得到愛情,即使有了孩子,也落得觸電身亡的結局。

也許是舊社會封建的思想,其實身份地位並不是問題。在得知自己是同母兄妹之前,四風與大少爺的愛情並沒有什麼不妥,而蘩漪的一再阻撓,讓這對有情人落得命喪黃泉的下場。四風只是個單純的女孩,全劇二少爺都在強調她的可愛,也許在我們看來有些好笑,但這正是他們之間的真情流露。在關鍵時刻,二少爺選擇了放手,不得不說給這個有些“傻”的角色添了一份正義感。但最後他衝入雨中救人又表現出他的真情。

全劇終,似乎有些壓抑的感覺,燈還沒有亮起,配上陰沉沉的天氣,似乎有些悶悶的感覺。走到教室外,再次回憶四風的悲慘經歷,她的一生,真是苦命的一生啊!

《雷鋒》觀後感 篇3

觀後感 ,549字

“唰”電影院裡大大小小的照明燈都亮了。雷鋒叔叔那偉大的身影在螢幕上消失了,但是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

我走出電影院,天已經黑了,風夾雜著雨迎面撲來,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潮起伏,思緒萬千:

也就是在這樣的一個雨夜,雷鋒叔叔扶送著一位大嫂和一位小朋友回家,雷鋒叔叔一手抱著小朋友,一隻手攙扶著大嫂,一腳深一腳淺地走在泥濘不堪的小路上……雨水淋溼了雷鋒叔叔的衣褲,而雷鋒叔叔毫不在意,沒有絲毫怨言,仍舊艱難地跋涉在高低不平的小路上,直到把大嫂和孩子安全地送到家。到家了,大嫂看到渾身溼透了的雷鋒叔叔,激動不已,再三道謝。大嫂想挽留雷鋒叔叔,可是卻被雷鋒叔叔謝絕了。雷鋒叔叔轉身要走,大嫂追出門去,詢問雷鋒叔叔的姓名和所在部隊時,雷鋒叔叔告訴大嫂:“我是解放軍!”說完便轉身離去,消失在夜色中。望著消失在雨中的背影,大嫂感動得熱淚盈眶,想到這兒,我的淚水也奪眶而出。

雷鋒叔叔的一生是短暫的,但是把他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當中去。他熱愛祖國,熱愛集體,熱愛他人,他時時刻刻為集體著想,無論在哪裡,遇到了有困難需要幫助的人,雖然素不相識,他總是熱心地幫助,給他們春天般的溫暖……

雖然雷鋒叔叔離開我們好幾十年了,但他助人為樂的精神,卻仍舊留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雷鋒叔叔,您永遠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雷雨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681字

繁華落盡

用一個暑假完整地精讀了曹禺先生的名作《雷雨》,繁漪的形象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裡,思緒萬千的我終於決定為她寫點什麼。

愛的破滅是《雷雨》中鋪設的主線,毀滅的哭喊貫穿了整個悲劇,故事纏繞著劇中所有即將奔赴雷雨的人。

繁漪始終是我為之惋惜的女人。她初入周宅為婦,這便奠定了她無奈的悲劇。與周樸園這場無愛的結合徹底推翻了新式女性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初嚐了人世間的豐盛,卻要奔向那場煙光閃爍的死亡。她是雷雨中一隻苦苦掙扎的白蝶。她自省,卻無力掙脫羅網。她是見著了青年周萍又活了的女人,她背叛了一切的世俗教條,即便結果是無奈的空虛,她卻從未遲疑過,始終帶著飛蛾撲火的決絕。我為她的毅然而感動。

她有愛,有恨,她在寂寞中前進。

然而,悲劇來源於周萍的懦弱與移情別戀。對於那個“情婦不像情婦,母親不像母親的女人”,他卻只剩下可笑的悔恨,還有那自私的恐懼。我的眼裡,繁漪是在黑暗中強烈求活的個體。

繁漪對幸福與自由的渴求支撐著感情向更遙遠處索尋。這個世界在她眼裡已沒有什麼可留戀,她並不怕失去什麼,也不怕再受到什麼傷害。她祈禱的是末日,她渴望的是救贖。

繁漪本身沒有錯,追求幸福與自由是每個人的權利。然而,她不應該存活於那個時代灰暗陰鬱的天空之下,那個“追求幸福與自由”還只是空想的時代。一個與世俗背道而馳的靈魂,註定遭到被毀滅的結局。

希望的微光有時候就像特地為某個時代某個個體準備的一份禮物,埋藏在某個深處等待著被尋得。雷雨爆發的時刻,是殉道者的忌日,紀念所有為愛情靜默或爆發的靈魂。

一道閃電劃過墨黑的天際,華麗的夢延綿了一地,她終於倒下,繁華落盡,惟有悲劇永遠動人。

雷雨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1000字

那場雷雨

初讀《雷雨》,劇中那八個或可愛,或可恨的人物就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封建家庭裡,這八個人物是怎樣經歷了一場使一切夢想破滅的雷雨啊!

在這八個人中,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便是繁漪,這個文弱、明慧的女子,受過一點新的教育,但仍是一箇舊式女人,正是這矛盾的思想造就了她的性格。她愛起人來像一團火一樣熱烈,恨起人來也會像一團火,把人燒燬。周家壓抑的家庭環境和十八年的不平等待遇,更是使她產生了強烈的反抗心理。周樸園的前妻所生的兒子周萍使她重新燃起了生活的慾望,她將這一點愛看作全部的希望,牢牢抓住不肯放手,以至於“客廳鬧鬼”。得知周萍愛上四鳳時,她這個矛盾重重的人物不得不鋌而走險,做著孤注一擲的反抗,但這終究只是一場困獸之鬥,她的行為不但沒有拯救自己,反而敲響了周家的“喪鐘”。她是周樸園所說的孩子的榜樣,她複雜的性格卻促使她企圖衝破一切桎梏,去追求美好的愛情和幸福的生活。但現實卻猶如聲聲巨雷轟鳴,使她清醒,使她那美好的憧憬如同肥皂泡般一個個破滅,使她墜入絕望的深淵。她是“五四”以來婦女追求解放的代表,她的舉動加速了周家的滅亡,但當時的社會,帶給她的只有痛苦。她的敢愛敢恨使她的一生充滿悲劇色彩。

全域性中我最愛的人物是周衝。他受著新式教育,他有著進步而遠大的理想,不同於他自私的父母,他有著火熱的心腸,願意將自己學費分出一半給四鳳,但又懼怕頑固的父親。他天生有著浪漫的思想,但正是這浪漫為他奏出了一曲烏托邦輓歌。他幻想和四鳳在冬日的明媚早晨,在無邊的海上乘著小帆船向天邊飛。他的理想恰似五彩的氣球,現實卻是一根鋼針,使他的理想破滅,留下的只有氣球爆破的餘嘆。

再讀《雷雨》,在序幕和尾聲中,周公館成了教會醫院,繁漪和侍萍瘋了,周樸園成了基督教徒……掩卷深思,為何悲劇的始作俑者周樸園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報應?伴著那聲驚雷,四鳳、周衝觸電身亡,魯大海憤然離去,周萍開槍自殺,周樸園主宰的“最圓滿,最有秩序的家庭”徹底瓦解,這場人家悲劇落下了帷幕。可為何周樸園卻安然無恙?或許,這就是當時那個不健全社會的產物吧!

後人評論《雷雨》是一首人性的詩,一出偉大的戲。我想,那場雷雨,不僅是劇中人物死亡的導火索,還是一場社會的雷雨,更是一場心靈的雷雨!在當時,必是驚醒了不少沉睡的中國人,撼動了億萬觀眾的心吧!

一場雷雨,沖刷著世間萬物,拂去了塵埃,抑或是罪惡?雨過了,天該放晴了……

青春雷鋒觀後感 篇6

觀後感 ,1714字

【篇一:青春雷鋒觀後感500字】

雷鋒,又一次聽著這熟悉的名字,大家心中不免有一些遺憾,他才多麼年輕就犧牲了。今天,我看了一部有關雷鋒生涯的電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雷鋒在1940年生於湖南省望城縣,五歲時父親被國民黨殺害,七歲時母親因為被地主糟蹋而上吊自殺,成了一個孤兒,被地主打得遍體鱗傷,後來被他的叔叔撫養。雷鋒發誓長大後要為父母報仇,要為祖國效力。長大後,他與好兄弟喬安山一起當兵,併成為部隊裡的勞模,因為他始終記著張書記的話:“如果我是一顆螺絲釘,我就要盡到自己的職責。他申請去前線保衛祖國,因為他願做暴風中的松柏,不願做溫室中的樹苗。有一次,他不惜冒著生命危險給鄉親們報信,當他醒來時,他卻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一次,他幫助喬安山練車時,被車子撞倒的電線杆砸中了頭,雷鋒永遠地離我們而去了。

看了雷鋒叔叔的故事,我非常感動,他做好事超過一火車,到臨死前還想著幫助別人,我們與雷鋒叔叔比起來真的是微不足道,一心只想著自己。像以前國民黨的將領,只要看到敵人來臨,就急著逃跑,只顧自己的性命,不顧將士的生死。現在有許多人在學習雷鋒,幫助老人和孩子,尊老愛幼。如果我們都像雷鋒一樣樂於助人。如果我們都像雷鋒一樣樂於助人,世界不知會變得多麼美好!近二三十年來,北大、清華等有大批優秀人才移民別國,為他國服務,反而來對抗中國,我真想問他們一句:“到底哪個才是你的祖國?”如果我們大家都像雷鋒叔叔一樣愛國,中國會只是現在這個樣子嗎?美國他敢稱“世界第一”嗎?我現在要努力讀書,學好知識後報效祖國,為祖國效力,決不做有損國格的事!

雷鋒叔叔他為祖國奉獻,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們每一個人。如果我是一滴水,我也應該滋潤一片土地;如果我是一束陽光,我也應該照亮一方黑暗;如果我是一粒糧食,我也應該哺育有用的生命;如果我是一顆螺絲釘,我也應該永遠站在我的崗位上……

【篇二:青春雷鋒觀後感500字】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片土地?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那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題記

他,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他,那麼普通又那麼特殊。他,全中國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連牙牙學語的孩子也唱道:“學習……好榜樣……”

今天,我懷著崇敬的心情來觀看這位偉大人的一生。從他的出生到生命的終止,一切都那麼讓人難忘。他在童年時就成了孤兒,但是黨給了他一個家。長大後,他從事建築新中國的工作,以此報答黨,接著,他又當了一名鍊鋼工人。最後,他光榮地參了軍,成為了一名保衛祖國的解放軍。

看了這部電影,我感慨萬千。雷鋒這個名字刻在我心中,一開始,我是可憐他,這麼慘。看到後面,我既覺得可惜,心中又充滿了崇敬。多好的一個人,這麼年輕就走了,但他沒有離開,而是永遠地活在人們的心中。無論再過幾十年、幾百年,他都會永垂青史,鼓勵新一代去開創未來!

雷鋒有許多精神,但他的堅強,他的善良,還有他那獨特的“螺絲釘”精神,給了我深刻的印象。

雷鋒從小喪父,六歲時母親又拋下了他,但他卻沒有自暴自棄,他知道自己有家,中國就是他的家,黨就是他的親人。後來,他因為身體原因,走到哪都是別人的同情甚至歧視,便他不自卑,而是更努力,他堅信:別人能做的自己也一定能做好!正是由於這種堅強,他到了工廠受同事和老闆的喜歡,走到軍隊受團長和戰士的喜歡。這種人,走到哪都會受歡迎,因為他堅強。

雷鋒特別善良,很愛樂於助人。見到誰有困難,不盡認識不認識,都盡力去幫助。在火車上,他幫素不相識的丟了票的婦女買票,給老人和孕婦讓路,還幫清潔人員打掃衛生,幫乘客打水,大家都說他“好事做了一火車”。平常,他省吃儉用,卻把所有的錢都損給慈善機構。

還有他那“螺絲釘”精神。他認為,人就像螺絲釘,而每顆螺絲釘都有自己的價值,而每顆螺絲釘都應該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即使默默無聞,也應該熱血沸騰地工作,不卑不吭地工作,社會才會進步,祖國才會發展,而每個人活著才有價值,才有意義。他的這種精神,激勵著新一代,激勵著中國人!

讓我們向這顆最小的螺絲釘,致敬!

雷鋒觀後感 篇7

觀後感 ,846字

跟著雷鋒叔叔向前走

一部《雷鋒》,演繹了一名國家普通士兵雷鋒在部隊盡職盡責,在外助人為樂的奉獻故事。看過這部電影后,我更加認識到艱苦奮鬥,助人為樂,熱愛祖國的雷鋒精神對新一代青少年的重要性。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學習繼承雷鋒精神呢?

跟著雷鋒叔叔向前走,要求我們艱苦奮鬥。一位留學日本的內地生左揚民,將自己在日本打工的照片傳到網路上,展示的是他自己在日本一年瘦了40斤,為掙生活費,他斷過盤子,賣過麥斯,凌晨起床踩三個小時單車送報紙。他說他從未想過以此成名,而是希望展示自己來告訴現代青年艱苦奮鬥的重要性。是啊,雷鋒就是靠著艱苦奮鬥的這種精神支援著他的這種信念,作為新時代的我們,要保持並且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只有這樣,新時代的中國才會繼續強大下去。

跟著雷鋒叔叔向前走,要求我們助人為樂。2011年5月,香港驚現一位“紫荊俠”。她身穿黑色夜行衣,戴紫色眼罩,向香港居民派發糧食。與此同時,北京也出現一位“紫荊俠”,位秀水街的大爺大媽送去軍大衣。“紫荊俠”也和當年的雷鋒一樣,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送去了一份關懷和溫暖,增添了一份樂趣和希望。他們都不公開自己,只是懷揣一顆慈善之心,為那些缺少溫暖的人送去關愛。而現在的我們,缺少的正式這種樂於助人的精神,所以,我們必須堅持幫助別人,共同快樂的信念,來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跟著雷鋒叔叔向前走,要求我們熱愛祖國。錢學森,曾經被美國安全部部長評價為:在哪都能成為幾個原子彈。當年的他在歷盡千辛萬苦後回到了魂牽夢縈的祖國的那一刻,他撫摸著大地,深情地說:“媽,兒子回來了!”心是飛翔的翅膀,錢學森和雷鋒一樣都有強烈的報國志,及時他們不被理解接納,還是會帶給我們一份感動。因為他們是鬥士,將愛國鐫刻在歷史的墓誌銘上,永不褪色。對現在的我們來說,對愛國瞭解的太少太少,所以只有抓住愛國這根韁繩,祖國這匹烈馬才會在我們的帶領協奔向遠方。

雷鋒,這個光輝的名字,在我們心中閃爍著不滅的光芒。他的艱苦奮鬥,樂於助人,熱愛祖國的精神必將在我們青少年身上發揚光大!

雷雨讀後感1000字 篇8

讀後感 ,2374字

暑假期間趁著閒暇讀了曹禺先生的《雷雨》,以前在語文課本上曾經選過其中的一個片段,選的是魯侍萍來周宅尋找四鳳的時候,遇上了曾經拋棄的自己的情人周樸園,彼時周樸園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有著雄厚的產業,是他負了侍萍,卻沒有一點對侍萍的愧疚,甚至質問她來周公館幹什麼。當時只是讀了其中的那部分片段,對這部話劇的瞭解還不甚深,如今又將整體重讀一遍,只覺給我的內心帶來巨大的波濤。

戲劇中最讓我同情的是四鳳:她懵懂無知,卻最終成為周繁漪報復周萍的犧牲品,她付出了自己的一片赤誠,她是如此單純,將自己的一顆心都付與周萍,然而對於周萍來說,這片赤誠又得到了什麼樣的回報?縱然我相信周萍是真的愛著四鳳,但是卻總感覺有一種遭人利用的感覺,他與自己的繼母私通的時候,只覺得繁漪是自己最愛的人,全然不顧自己的父親,當他遇見了四鳳之後才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一絲不妥,總覺得是有些虛偽的,他把四鳳當成是一塊遮羞布,來掩蓋自己曾經做過的齷齪之事。不管怎麼說,他終究是配不上四鳳的,縱然他是周家大少爺又如何,縱然四鳳是個下人又如何,四鳳的心靈比他要乾淨多了。當最後所有的醜惡被揭露的時候,四鳳採取了最慘烈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或許越是單純的人,就越是容易走上極端,那晚的雷聲,就像是一把利刃,狠狠的插在周萍身上,也插在所有人心上,彷彿是對這醜惡最極端的厭惡。

最讓我覺得無奈的是侍萍:她原本就經歷了不為人知的痛苦,她盡著一個母親最大的努力,保護自己的女兒,然而世事終究是無常,誰曾想魯貴是那麼一個貪財勢力的小人,偏偏就將自己的女兒送進了周公館,偏偏又與大少爺相愛,偏偏又與大少爺有了孩子,這種亂倫是她這個母親所不能容忍的,可是她終究是個母親,她不想孩子們受傷害,她寧願他們不知道真相,就這樣苟且下去,至少他們能幸福,可是誰又曾想,當她準備悄悄解決這件事的時候,周繁漪和周樸園同時出現,將所有的真相都抖露出來,她來不及阻止,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一切的發生,在場所有人中,除了四鳳和周萍,最痛苦的莫過於她,她在承擔著自己痛苦的同時,又承擔著兩個孩子的痛苦,這也就為後文侍萍的瘋癲埋下了伏筆。正所謂一步錯,步步錯,假使她堅決不同意四鳳跟周萍在一起,或許就沒有周繁漪的報復,也就不會有後面的真相的出現,但是這樣做卻是違背常理的,她不是一個狠心的母親,她曾經也是大家閨秀,溫柔善良,面對四鳳的以命相逼,她又如何能狠下這顆心來,她逼了自己,卻終究下不去手去逼四鳳,以是這悲劇性的結尾卻又似在情理之中。

最讓我厭惡的莫過於周樸園:他虛偽、道貌岸然,用魯大海的話說,他如今的光鮮亮麗不知道是多少工人的血汗堆起來的;他專制,在那個死氣沉沉的家裡,他不允許任何人反抗他,對繁漪是如此,對周萍、周衝也是如此,他自己板起面孔教訓孩子們,卻抱怨孩子們不跟他親近;他無情,當年狠心拋棄侍萍,多年後回首再見,不但沒有一絲愧疚,甚至喝問侍萍為何來到周公館,他以為侍萍是來鬧事情來了,縱然做錯了的是他自己,他卻仍然那麼理直氣壯,直叫人恨的牙癢。在整部戲劇裡,所有的事情起因於周樸園,結束於周樸園,整個悲劇的結果就是由他一手造成的,然而他作惡多端,最終卻只有他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身體康健,頭腦清醒的活著,繁漪瘋了,侍萍瘋了,四鳳、周衝、周萍相繼而死,卻只有他還好好的活著,這個結尾讓人有些意外,卻又蘊含深意,或許所有人都不記得曾經發生了什麼,所有人的意識中已經無法留存當初的醜惡,但是還有周樸園,還有他還清清楚楚的記得,記得這後果是由他一手造成的,老年的他無兒無女,妻子瘋癲,身邊再無一人陪伴,而留他一人反反覆覆的想起自己所造的孽,午夜夢迴時反反覆覆的愧疚和譴責自己,或許這正是對他最大的懲罰。

讓我最惋惜的,是周衝:他是那樣一個明媚的少年,他的心中有著詩意一般的遠方,他對這世界抱著無比美麗的幻想,他對四鳳亦是,他渴望同四鳳去追逐他的理想,他已明白愛,但卻不知道自己的愛寄託於何人。他是那樣的單純,在他的眼中,周樸園是嚴父,是愛他的;繁漪是慈母,更是那個關心愛護他的,視他為寶的母親,他以為世界都是美好的,是如詩一般的,可是這一切在真相揭穿之時,轟然崩塌。他意識到,他的父親,是那樣一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人;他意識到,他的母親居然把他當工具一樣來阻止四鳳和周萍的愛情;他意識到,四鳳愛的原來是周萍;他也意識到,自己愛的也絕非四鳳,他只是為愛而愛。這一連串的打擊如何讓他承受的住,而他也不可避免的走上了死亡,他的死,最令人痛惜,卻又在情理之中,就像是一切抱著幻想而活的人,被現實的殘酷所撕碎,彷彿上帝對迷失的人們所下的詛咒。

最讓我厭煩的,卻是繁漪,這一點讓我頗感意外,因為曹禺先生說,他對繁漪是最下了心血的,是最抱有期望的,曹禺先生對繁漪的評價,可謂是相當高了,可我偏偏不喜歡,或許作為女性來看,繁漪的境界太小,她性格中最鮮明的一點就是敢愛敢恨,愛的時候轟轟烈烈,失去的時候就徹底毀滅,或許有人說這是一種率性,但在我看來卻不夠大氣。愛應當是無私的,不應該是自私的,就算被拋棄了又怎樣,轉身離開就是,何必為那不值得的愛搭上自己的性命,天下之大,難道還無處安放這一顆赤誠之心嗎?但是想想,又或許是我的眼光太狹隘,因為在那樣的環境下,繁漪就如深陷泥沼的人,周樸園的專橫和壓迫,周家的陰沉,都使得她失去了活力,好不容易看到了一點唯一的亮光,唯一一個讓她活過來了的人—周萍,她就會像行將溺水的人一樣,死死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東西,所以她必須死死抓住周萍這根稻草,哪怕,只是一根稻草。

不得不說,曹禺不愧是戲劇大家,他說,他希望觀眾能夠帶著一種悲憫的感情,去俯視這生活在陸地上的人,我不得不說,他的確做到了,他為這部戲注入了一種獨特的美麗,讓人想要反覆的去品味,反覆的去推鑿,而這也正是他希望的,也正是我們所需要的。

雷雨讀後感2000字 篇9

讀後感 ,1022字

揭露舊制度必將滅亡的家庭悲劇

富家少爺戀上平凡侍女,這是中國眾多愛情故事最為青睞的主題,少爺成熟穩重,無奈於家庭枷鎖,卻因為遇見了青春靈動的婢女而改變,這本應該成為一段絕世佳話,但現實並非瓊瑤小說,生活往往交織著利益矛盾,每個人的各懷鬼胎,每個人的假惺惺,造就的大幕臺上這一出充滿了罪的悲劇,也成就了整個陰森密不透風的社會。

正如一場雷雨,前戲是壓抑陰暗令人透不過氣的沉悶,期間夾雜而隨時可能爆發的風的嘶鳴,高潮是令人絕望的雷雨交加,毫不留情的擊打在身上直至麻木,字尾是淅淅瀝瀝的小雨,彷彿啜泣。

每個人都遭受著罪的懲戒。

每個人都在改變,原因不盡相同,因為遇見了想要為他改變的人,因為受到了傷害,因為看清了這個社會,因為無奈和被迫適應,他們都變成了最不想變成的人。最一開始的四鳳和周衝活潑可愛的樣子真讓人難忘,可最後也不過成為毫無生氣麻木不仁的傀儡,這就是罪,擁有情感就是罪。

愛與恨都是罪,是會逼迫人發瘋的魔鬼,我最心疼的也是我最恨的就是周繁漪,我恨她亂倫,我恨她使勁手段拆散周萍和四鳳,同時我也心疼她,心疼她所遭遇的背叛,心疼她桀驁不馴的反抗精神,心疼她心裡的一身傷,心疼她愛得果敢恨的決絕,心疼這樣一個性格乖戾的女子。因為我知道,曾經的繁漪一定不是這樣的,她也曾像四鳳那麼朝氣蓬勃,是日復一日的苦藥和周氏父子倆接連的背叛遺棄造就了她這樣一個陰暗乖戾冷言冷語的性子。

拘束與自由都是罪,她是五四運動下的新時代女性,擁有雷雨般愛恨分明不顧一切的狂躁和犀利,她看透了一切:周樸園的虛偽和假惺惺,周萍的尋求刺激和始亂終棄。她是最明白的人因為她接受過高等教育,但她逃不過,她放不下愛,放不下恨。曾經的自由與現在的生活如此悖逆,她的桀驁不馴,她的學識文化生於她雷雨般的性子,也死於她雷雨般的性子,她的看破與放不下也是她的罪。

妥協與反抗都是罪,繁漪為了愛與自由做絕望的鬥爭,在鬥爭中,她失去了一切,她漸漸絕望心灰意冷,被迫日日服藥,受盡周樸園的折磨,她漸漸妥協,直到遇見周萍,她名義上的兒子,使她那顆渴望愛情的心死灰復燃,她開始反抗,用近乎瘋狂和絕望的方式揭露著封建家庭專制統治對人性的摧殘,她的做法是不被當時的人所理解的,她終於還是失去了周萍,同時失去的是對她整個人生的熱情和希望。崩潰的她因為承受不了而發瘋。

這場雷雨,洗滌了封建家庭欲蓋彌彰的虛偽表面,撕碎了光鮮靚麗的表面,露出血肉模糊,陳舊腐敗的內在。

三十年,兩代人,一出悲劇,背叛,罪。

《雷鋒》觀後感 篇10

觀後感 ,659字

三月份是學雷鋒月,藉此機會,劉老師給我們放了一部關於雷鋒的電影。電影裡,雷鋒的行為十分讓大家感動。那他是什麼行為使我非常感動呢?那就聽我娓娓道來吧!

就先說雷鋒放假的時候吧,他不去別的地方,就去工地為工人們搬磚頭,運磚頭,為此還隱姓埋名地不告訴別人他自己的名字,結果,那位老大爺還以為是雷鋒的同學王大力做的好事呢!當雷鋒搬好磚頭的時候,天色已晚,當他正匆匆忙忙地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時,突然,他背後響起了一陣清脆的哭聲,原來,一位老大娘正抱著一個孩子,撐著一把傘,正在急匆匆地趕路呢!雷鋒看見了,急忙迎上去問:“老大娘,你的是要去哪裡啊?”老大娘回答:“去揚家屯。”雷鋒說:“揚家屯?還有二十多里路呢!要不,我陪您去吧!”老大娘感激地說:“好啊!真是謝謝你啦,解放軍同志。”於是,雷鋒抱起孩子,老大娘在後面撐著雨傘,朝遠處走去。當他們遇到一個長上坡,爬又爬不上去,都是泥巴,雷鋒就用手挖一個坑,先讓自己爬上去開路,然後讓老大娘在後面跟著走。經過千辛萬苦,終於到了楊家屯,雷鋒放下孩子,給了老大娘,趁她不注意,就悄悄地往朦朧的夜色中走去……

看完這部電影,我有很多的感想,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想:雷鋒叔叔做了那麼多好事,我也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向雷鋒叔叔學習,假如:在公共汽車上,給經爺爺老奶奶讓座,在家裡為父母做到力所能及的事,在學校和集體為老師和同學做事,為班級爭光。

我再想想我自己,我不連普通的買菜都有做不到,更何況雷鋒小時候還要上山砍柴呢!

雷鋒叔叔,雖然你離開我們有五十年了,可是你的名字,我們永遠銘記在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