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青少年犯罪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預防青少年犯罪觀後感 篇1

觀後感 ,533字

犯罪這朵罌粟碰不得

青少年犯罪不僅屢禁不止,而且所佔的比例還在逐年上升。這些少年生活在優越的環境裡,倍受家人的關心和呵護,是什麼促使他們去觸碰犯罪這朵毒花呢?在我們的生活中,誘發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很多,且青少年正處於青春期,人生觀尚未定型,對許多事物都充滿好奇,都想要進行嘗試,因此容易受到社會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

父母對孩子的溺愛與過度信任,不注重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從而導致孩子形成了孤僻叛逆的心理,嚴重自閉。這樣的孩子易受社會上一些不良因素的誘惑,誤入歧途。

青少年是祖國的明天、民族的未來、世界的希望。而青春期又被稱為心理上的“第二斷乳期”,許多少年認為做點壞事沒關係。因此,他們從14歲起就養成了吸菸、喝酒、打架的不良習慣。步入高中後,他們又有了新的班級、同學,形成了新的人際關係圈,也開始受到身邊其他不良少年的影響。

青少年的犯罪誘因有的來自虛榮,有的來自慾望,有的來自貪婪。生活中,我們要多關心那些性格孤僻的同學,使他們儘快融入集體。幫助那些有不良習慣的同學,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遠離犯罪的道路。

晚風吹過河面最後一波漣漪,夕陽收起它最後一束餘暉,秋霜目送走最後一隻歸雁。我們青少年必須時刻牢記: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一惡小而為之。犯罪這朵罌粟碰不得。

《我們的少年時代》觀後感 篇2

觀後感 ,508字

最近,由TFboys三個男孩主演的電視劇《我們的少年時代》在湖南臺熱播,我身邊的好朋友沒有一個不追這部劇,的確,這部劇真的很好看。

雖然說的都是一些學校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但很多的小細節都能打動我,我最喜歡的就是劇中班小松對夢想的執著和堅持,他喜歡打棒球,夢想成為世界冠軍,雖然別人都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他從來沒有放棄過,學校棒球隊解散了,他一個人想盡各種辦法,重組棒球隊,雖然沒有一個人支援他,但他還是成功了,他知道鄔童棒球打得好,所以整天纏著他,要鄔童教他打棒球,剛開始,鄔童就像一座冰山,怎麼樣也不肯教班小松打棒球,甚至打擊他的夢想,嘲笑他的幼稚,但班小松都不在乎,最終,他的堅持打動了鄔童,也打動了我。這就是夢想的力量。

劇中我最喜歡的還有一位,那就是陶老師,他從來沒有擺過老師的架子,與學生之間毫無代溝,無話不說,他的教學方法也很特別,從來不會逼迫學生學習,而是找到學生的特長,因材施教,作為一名班主任,他卻很親切,學生有什麼困難都會找他,他也能夠讓學生自覺的學習,他信任學生,學生相信他,這就是最好的師生關係吧。

每一個人的少年時代,都有一些不切實際的夢,但是隻要我們敢於追求,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我們的少年時代》觀後感 篇3

觀後感 ,471字

失敗,他並不畏懼;困難,對他來說只是浮雲;只為自己的夢想,從未放棄,即使失敗,那也是雖敗猶榮,他就是主角之一的班小松。我最喜歡的是他那堅強的精神,使我刻苦銘心的是他那頑強不屈的精神……

當《我們的少年時代》開播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那天晚上看電視的時候,偶然看到了班小松為了讓尹柯進棒球隊而在操場上努力奔跑,他突破自己的極限,只為從組棒球隊,延續自己對棒球的熱情,對夢想的執著。我瞬間感到一股力量湧上心頭……於是便喜歡上了這部劇,後面的棒球比賽更讓我想到了一學期前那個冬天裡的一場熱血澎湃的田徑比賽……

那個冬天,舉行了那場比賽,我有幸參加,心裡無比激動。但是,我最終並沒有取得很好的成績,我一度十分傷心,甚至從此不想運動。看了《我們的少年時代》,似乎心中重新燃起一絲火苗,逐漸熱血澎湃。似乎讓我堅信,兩年後的運動會,我會全力以赴,我會刻苦訓練,不再讓自己的青春留下一絲遺憾……努力過後的失敗,那是英雄,若是成功,便是王者!

我們應該學習的是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或許這就是《我們的少年時代》讓觀眾喜歡的地方吧!跌倒了,站起來,前方的路依舊是光芒!

《我們的少年時代》觀後感 篇4

觀後感 ,729字

夢想全壘打,青春正當時!

—題記

最近,由TFboys三個男孩主演的電視劇《我們的少年時代》在湖南臺熱播,我身邊的好朋友沒有一個不追這部劇,的確,這樣青春勵志的偶像劇,誰能不喜歡呢?

表面上冷傲,其實內心很善良,不善於交際和言談,一個很傲嬌王牌投手,鄔童。熱血主動,富有正義感,能帶動整個團隊,是棒球隊的隊長,為了棒球的夢想不惜做任何事的班小松。熱愛畫畫和棒球,紳士得體,學習優異的學霸,總是溫和地對待身邊的人和事,棒球隊的最佳捕手尹柯。

雖然說的都是一些學校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但很多的小細節都能打動我,我最喜歡的就是劇中班小松,他對夢想執著和堅持,他喜歡打棒球,夢想成為世界冠軍,雖然別人都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他從來沒有放棄過,學校棒球隊解散了,他一個人想盡各種辦法,重組棒球隊,雖然沒有一個人支援他,但他還是成功了,他知道鄔童棒球打得好,所以整天纏著他,要鄔童教他打棒球,剛開始,鄔童就像一座冰山,怎麼樣也不肯教班小松打棒球,甚至打擊他的夢想,嘲笑他的幼稚,但班小松都不在乎,最終,他的堅持打動了鄔童,也打動了我。這就是夢想的力量。

劇中我最喜歡的還有一位,那就是陶老師,他從來沒有擺過老師的架子,與學生之間毫無代溝,無話不說,他的教學方法也很特別,從來不會逼迫學生學習,而是找到學生的特長,因材施教,作為一名班主任,他卻很親切,學生有什麼困難都會找他,他也能夠讓學生自覺的學習,他信任學生,學生相信他,這就是最好的師生關係吧。

每一個人的少年時代,都有一些不切實際的夢,但是隻要我們敢於追求,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夢想悠悠揚揚,如黑夜裡最亮的明燈;如沙漠中最甘甜的清泉;如大海中最細的沙石。追逐夢想,展開夢的翅膀,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少年的你觀後感 篇5

觀後感 ,1119字

我們生活在陰溝裡,但有人依然仰望星空。

——題記

最近千璽的電影《少年的你》可謂是未映先火,我也和姐妹們相約一同去電影院觀看。

這部影片簡單來講就是校園霸凌引起的血案,它引發作者沉重的深思。女主角是由周冬雨飾演的陳念,學習好,但這護身符也抵擋不了被霸凌。她的思想,從一開始的懦弱隱藏——向警察說出真相,到被報復欺凌,誤傷施暴者魏萊,開始懷疑人性、痛恨社會,到最後鄭警官不放棄,努力幫助她,她心裡那點希望才沒被澆滅。

這是高三複習階段發生的事,女主陳念一心想考上北大,走出去,看看美好的世界。可是發生一連串的事對她來說就是黑洞,幸好有男主——易烊千璽飾演的劉北山闖入了她的生活。劉北山從小缺乏家庭的愛,但卻給了陳念溫情,用自己的方式保護她。

陳念是小北的希望,小北也是陳唸的希望,因為希望一直在,所以他們能夠在岔路口迷失又走回希望之路,在漆黑的夜裡,開出一朵潔白的花。“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這是小北給陳唸的承諾,我的心絃被輕輕地撥動。現在,我在一次次的回憶中,驚訝地發現作者在人物的取名上也別出心裁:“陳念”諧音“成長”,“魏萊”諧音“未來”,“鄭易”諧音“正義”,一字一句,都經過了反覆斟酌。

過程令人揪心,原以為兩人已不能再相見,沒想到幾年後,陳念已經是一名老師,陪學生回家,而畫面切到後面,劉北山則在身後默默保護,惹得全場一片歡呼聲。我們心中似乎也有一塊石頭終於落地,真是皆大歡喜。

不要讓孩子霸凌別人。家族關愛但不溺愛,有規矩,有原則,保證孩子不走上歪路。沒有哪個家長願意到老師那兒喝茶,不論孩子是主動方還是被動方。不是送到學校有老師教就沒事了,而是需要在家庭教育上花很多心思。

另外,我想說說本片的男主角,易烊千璽。我的印象中,千璽是一個很努力的男孩,還記得他說過:“我希望通過努力在世界上留下很厲害的痕跡!”是啊,從歌手界跨到演藝界,他一定默默地做了很多努力,風雨兼程,不負春光。易烊千璽,這個陽光愛笑的男孩,我想像小北一樣,永遠守護他的笑容。少年的他,真的很美麗。

我們都曾是少年,我們都有過這樣的執著和純粹,只是不是每個人都明白這純粹的珍貴,以至於有的人被背叛,被利用,開始變得小心翼翼,有選擇地付出了。

易烊千璽演出了小北的不羈和堅強,周冬雨演出了陳唸的隱忍和痛苦。衝這顏值,衝這情節,衝這部片的宗旨,我想說,不虛此行!在我眼中,少年的你,如此美麗!

少年的你觀後感 篇6

觀後感 ,1040字

“地獄空蕩蕩,惡魔在人間。”

——題記

電影開始。

校花胡小蝶跳樓自殺了,她對陳念說:“魏萊他們,在欺負我,你們看不到嗎?”可是沒有人站出來。唯一目睹胡小蝶跳樓的陳念,也遭到了“他們”的攻擊。他們像尋找獵物的瘋狗,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從角落裡衝出來。臨近高考,陳念只想考上清北,她一次次報警,求助警官鄭易,可最終,她失去了希望:“我覺得就算告訴你們,你們也管不了的。”黑色的眼瞳裡沒有了光芒,像下了雪的夜,潔淨、冰冷。欺凌她的人沒有得到懲罰,因為“他們是孩子”,他們肆無忌憚。蜷縮在黑暗的角落,陳念見不到光……

為什麼十幾歲的少年們會變成這樣?為什麼學校成了最可怕的地方?為什麼罪犯得不到懲罰?這是誰的過錯?是受害者?是欺凌者?又或許是警官和旁觀者?沒有誰逃得了。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同學都覺得魏萊他們欺負胡小蝶只不過是同學間的普通摩擦,誰還沒有看不慣的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甚至陳念也遠遠躲開了,他們的沉默是致命一擊;警官們沒有直接性證據,再加上未成年人犯案,更是無能為力。錯全在於欺凌者嗎?魏萊面對警官告訴家長的舉動,她只冷漠地笑:“她來幹什麼?我不會拿一分錢給她!”家長是最主要的原因。那得是一個什麼樣的生長環境,讓魏萊變成這樣?當魏萊哭著求陳念:“你別報警了,求求你……我爸已經一年沒怎麼理我了……我不能再復讀了……”我心裡有痛恨也有惋惜,魏萊也不過是個缺愛的孩子啊。但陳念,她該怎麼辦?

《悲傷逆流成河》中,易遙跳海前的一段話讓我記憶猶新。她說:“你們動手的沒動手的都一樣,你們比石頭都冷漠……你們巴不得世界上多死一個人,因為你們的日子真的無聊,因為你們覺得自己不會承擔任何後果……”校園欺凌是最可怕的,施暴者不知分寸,旁觀者不知援助。少年是一個多美好多耀眼的詞,但有光就有黑暗。幸好,在少年北野的守護下,陳念最終擁有一個美好的人生。惡終有惡報!

願,世界上每個人的痛苦都少一點!

願,天使蒞臨人間!

願,你我安好!

少年的你觀後感 篇7

觀後感 ,1856字

“我們都生活在陰溝裡,但仍然有人在仰望星空。”這句話在電影《少年的你》上映後同樣佔據了熱搜榜。

電影中的一幕刺痛了我的雙眼——陳念在經受欺凌後只能躲回那間破敗的小屋,無助地跪在地上,用膠帶粘合一本本被撕碎的課本,彷彿那樣就可以撫平被撕裂的青春。

在陳唸的世界,一切的隱忍只為了堅持到 “高考”那一刻——高考成功,魚躍龍門已成為她堅持下去的唯一信念,那是她"走出去”的唯一途徑。

電影中那句來自成年世界的勸慰:“等你長大,就好了。”卻讓人心生悲涼。

長大,真的就像“跳水”嗎?

鄭易告訴陳念:“長大就像跳水,什麼都不管就往下跳。"彷彿躍入水中的一剎那,我們就真的就蛻變成大人了。可走上跳板臺的漫長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的憂傷、挫折,乃至殘酷,又當如何處之?正如陳念發出的終極疑問:“為什麼從來沒有一節課,教我們如何變成大人?”成人世界無法給出答案。於是少年們只能用 “跳水”般的矇昧與孤勇,對抗那些隨青春裹挾而來的傷痛與迷惘。

長大,“傷口”就會自動癒合嗎?

網上,一位霸凌親歷者的敘述令人心痛:“十五年過去,欺負我的人和看的人都已經走了,只有我留在那間教室裡。”也有調查顯示——年滿15 歲以上民眾約有15.3%表示自己曾經被霸凌,有50。8%因為被霸凌造成明顯的身體或心理傷害,其中45.3%一度有自殺的念頭。

而影片中陳念站在講臺上,兩眼無神地一遍遍重複“ This was our playground。 This used to be our playground。”

她問“有人知道‘was’和‘used to be’的區別嗎?”她答“‘used to be’”代表著失去,有一種對逝去樂園的感嘆。"就清楚地告訴我們,有些事,永遠無法磨滅,即使是長大以後。因為,那裡永遠找不回,他們逝去的樂園。

長大,真的就“好了”嗎?

影片中小北給兩個人一起剃寸頭的鏡頭悲愴無比,卻又傳遞出來自少年的倔強。像是兩個遍體鱗傷的野獸在黑夜中互相舔舐傷口,聊以自慰。還有一個特寫鏡頭,也讓我印象深刻——馬路上,陳念和小北,一前一後,一個衣角飛揚,笑容恬淡;一個以帽遮臉面,腳步從容。只為那句"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

少年,是不用想明天,哪怕待在看守所也能找到樂趣;少年,是我答應你的事,不用籤合同按手印,也一會做;少年是可以無怨無悔,拼了命地去保護愛惜的那個人。

成人世界的"等你長大了,就好了"遠不及小北的一句"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身後"。這是少年之間"攜風踏浪,戰神黑暗"的守護,是"擎星北顧,逐光無懼"的支援。

《少年的你》,說的是少年之間的故事,但背後折射的卻是孩子與成人之間的隔閡。校園欺凌在大人眼裡似乎很遙遠,似乎校園就只是一個讀書學習考高分的"象牙塔",而所謂的霸凌也不過是孩子們之間的惡作劇。

“一代一代都是這樣過來的,為什麼就你們這一代這麼嬌氣?”多少成人對少年的最大誤解就是認為“這些都是小孩子才有的事情,長大就好了。”彷彿長大,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長大就好了”,成了成年世界最大的謊言。還有一劑“良藥”叫“時間可以治癒一切。”然而,時間並不能撫平創傷,它只是麻木了我們。

“路上總有陰影,抬頭可見陽光。”可以不保護世界,但請別傷害。

少年的你觀後感 篇8

觀後感 ,1358字

今天終於看了《少年的你》這部電影,雖然電影從上映到下映一直都很熱,但電影標籤讓我覺得這大概又是一部爛片。本著打發時間、緩解壓力的心理看了幾分鐘,卻在一幀一幀的劇情快閃中讓我欲罷不能。

毫無疑問,校園欺凌這一棘手問題受到社會越來越廣泛的關注。雖說在複雜的社會中校園算是一片淨土,可也有陽光難以溫暖到的暗角。

要問我最討厭的日子,那一定是小學,那裡有一群這輩子我都不想再見到的人。從某種程度上說,小學的我也算是校園欺凌的受害者。比肉體的傷害更深更難以治癒的,是心靈的傷痛。初中高中的我很幸運,遇到的同學都開朗而善良,從而使小學的黑暗漸漸褪去,我也漸漸走出了被欺凌的陰影,只是那敏感脆弱的神經依舊不可忽視地潛伏著。

正是知道被傷害的痛,我才更加努力地去做一個不傷害別人的人。後來有小學同學向我抱歉說年少不懂事,我的回覆是都過去了。記得一句話:放下對一個人的記恨不是要跟他做朋友,而是要放過自己。

歲月讓我們都成長了。我隱隱約約地明白,一個人的行為跟他自身的素養有著密切關聯,心理健康和心智成熟更利於形成良好的言行舉止。

相比刷爆朋友圈那句“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有的人身處深溝,卻依舊仰望星空”這句話更是那顆激起我心湖漣漪的石子。電影中的女主角渴望快點熬完這段被欺凌的不堪回首的日子,她深深地明白自己孤身一人的弱小——怯懦的旁觀者們不會為她所遭受的一切發聲,更不會挺身而出。而遠離了與同學們日常相處的老師和出了事才出現的警官,總是難有正義的力量在她需要幫助時及時出現。

混混少年劉北山出現了,他讓長於單親家庭的學霸陳念找到了依靠,有了安全感。少年那純摯的感情最是動人,相比警方遙遠而又蒼白的保護承諾,兩個少年的彼此支撐更讓人安心。陳念一直沒有放棄對美好未來的追求,她設想在自己強大後去保護更多的人。我似乎也從她的信念中得到啟發,看見我的未來多了一種可能性。

事實上,中國警察在某些方面深得民眾信任,而在另一些事情上又不被信任,例如太多的校園霸凌並沒有得到及時妥善的解決。不可否認,中國警察已經做得很好了,但依然存在改進的空間,可以做得更好。

電影后面,最終忍無可忍的陳念失手殺了欺凌她的魏萊,而劉北山謀劃替陳念頂罪。陳念被審訊時說:“是不是在你們眼裡,爆發反抗才是正常的,而我只想默默地忍過去就是不可能的?”其實,在現實中,只要欺凌者不夠過分,被欺凌者在承受範圍內都會選擇屈辱隱忍,並且期待分道揚鑣的那一天早日到來,也就是等待噩夢般的生活成為過去式。

當欺凌者和被欺凌者不再相遇在一個生活圈時,確實一切都會被定格在過去,但將來兩個人的生活又是什麼模樣呢?校園欺凌是一個棘手又亟需解決的社會問題,社會各方都應為此做出努力。我以為,對孩子進行思想教育,關注其心理健康尤為重要。

警官鄭易堅持不懈地尋找真相,陳念最終為自己的行為承擔了後果。每個人都應對自己的言行負責。法律是個既冷酷又溫情的存在,它應該讓一切因果都得到公正對待。陳念可以不用揹負任何心理負擔過完餘生,而劉北山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提升自己,成為陳念真正的依靠。

不得不說《少年的你》是部不錯的電影,讓我有所懷舊,有所釋懷,至於更多的觀後感,那就讓時間去發酵吧。

少年的你觀後感 篇9

觀後感 ,737字

今天,我觀看了《少年的你》這部電影。電影講述了關於校園欺凌的故事,故事情節扣人心絃,使我潸然淚下。出了電影院,我整個人感到很壓抑,一時無法從悲痛和傷感中走出來……

陳念是一所重點高中的一名優秀的學生,在距離高考60天的時候,她的一位朋友跳樓自殺,原因竟是因為校園暴力。魏萊等兩名欺凌者,怕陳念告訴老師,於是陳念成了新一名被害者。凳子上被滴紅墨水、比排球砸、被剪頭髮、被強迫脫衣……再多次被侮辱之後,她遇到了小北,小北一直在身後保護著她,並報了警。

警方知道是魏萊等兩名女生所幹,卻又找不到證據,學校只好給她們停課。魏萊找到陳念,請求她的原諒。一番言論後,陳念不小心把魏萊推下樓梯,魏萊當場死亡。

陳念告訴了小北,小北為了讓好朋友陳念,完成去北京上大學的夢想,小北決定頂替陳念坐牢。最後,陳念自首,判了五年有期徒刑。

可能你會問,他們的媽媽呢?然而,痛心的事,雖然聲音不大他們的家境不同,但他們的母親都一樣沒有盡到做母親的責任。魏萊的家鏡非常富裕,她媽媽自認為給了女兒很好的教育,但其實他們都沒有真正的關心過女兒,爸爸甚至一年都沒有和魏萊說過話。陳唸的媽媽因欠債逃到了其他地方,他爸爸狀況不明。小北的爸爸跑了,媽媽也在小北13歲時拋棄了他。正因為這三個不同的家庭,對孩子沒有交流,疏於管教,致使他們的孩子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明天,是祖國的未來,請各位家長“守護明天”,多陪伴孩子,多給孩子一些真正的關愛吧!

最後呼籲:面對校園暴力,我們不要再選擇沉默,要及時勇敢的向老師和家長反映,要學會保護自己。祝願身邊都有一個“小北”守護,讓青春的傷痛多一些溫暖!

少年的你觀後感 篇10

觀後感 ,892字

看了《少年的你》之後,我覺得校園暴力十分可怕,十分殘忍。我幾乎不相信這是真的。其中有三個片段我感受最深。

其中有一個片段是魏萊和她的幾個朋友拿著老鼠和一把刀,追逐陳燕,想要再一次欺凌她。陳燕往地下車庫逃去。她發現有個大垃圾箱,就躲進去。有一個魏萊的同夥最先跑到這個垃圾桶旁邊,聽到了垃圾箱裡的手機鈴聲了,發現了陳念。這個女生還蠻善良的,沒有把陳燕藏在這裡跟他的同夥說,幸好這點,不然的話陳燕就沒命了。我想她是一個本性善良的女生。如果她沒有跟著魏萊一起做這些壞事的話,那她應該還是一個蠻好的人。

另外一個片段是小北被抓走了,陳念一個人放學回家。魏萊和她的幾個同夥,把陳念給抓住了。不停的打陳念耳光,陳念哭了。他們不但不停手,還嘲笑她,侮辱她,然後繼續打。他們還把陳唸的頭髮剪得亂七八糟的。魏萊這個女孩長得特別的清純可愛,怎麼會做出這麼殘忍的事情呢?真的是很討厭。而且還很讓人痛心。陳念簡直是太可憐了!所以共鳴了一句話:人不可貌相!

最後一個片段是,魏萊似乎改邪為正了。因為對陳念幹了那麼多殘忍的事情。在樓梯上就不停的跟陳燕說:你不要報警呀!不要報警呀!你要多少錢我都給你。還把她的手機微信賬號,有多少錢拿給陳念看。陳念說:我不要錢,我再也不想見到你。魏萊看陳念沒有報警,覺得陳念應該原諒了她。她就繼續跟陳念說:你就拿點錢吧,這樣你和你媽媽就不用東躲西藏了。陳念氣得推了她一下,魏萊摔倒了,從樓梯上滾了下去,頭撞在了階梯上,摔死了。我看了之後還蠻開心的。真的有點奇怪。知道為什麼我開心嗎?因為我覺得魏萊這個人就是該死。因為她的欺凌,害死了胡小蝶。現在又欺負一個很弱小的女孩子。老天有眼,惡人必有惡報。自從我知道魏萊就是這個欺凌群體的主角後,我就不停的在咒她死!

但是我媽媽卻跟我說: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沒有成熟的果實,他們的一些做法和一些行為都是來源於父母、環境和社會。所以我認為每一個父母都要看好自己的孩子,瞭解孩子的一些心裡想法,還要多陪陪自己的孩子。

我還有一個想法:如果陳唸的媽媽沒有欠那麼多債,整天躲債在外,她就能自己陪著自己女兒上下學。她的女兒也不會遭到那麼多的校園暴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