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與狼的故事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鹿與狼的故事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843字

不可缺少的危機感

危機在許多人眼裡是可怕的,它變化莫測,誰也不知道它在什麼時候出現,它威力巨大,可以把任何人輕易打倒。但是我要說的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就連危機也是一樣,在《鹿與狼的故事》這篇文章裡,就可以得到最好的答案。

在一片森林裡,有4000只鹿,一直遭受著狼群的追殺,總統羅斯福想要保護鹿群,便宰掉了所有的狼,幾年後,鹿群快速增到十萬頭,可後來,鹿群卻因為植物的缺乏和肆慮的疾病,只剩下8000只,病鹿在苟延殘喘。

造成這樣結果的原因,是因為缺少了“狼”。以前是由於狼的追逐,長時間的奔跑,鹿都長得膘肥體壯,再加上狼吃掉的都是跑得最慢的,體質最差的的鹿,這樣間接地完成了一個篩選和消除病毒的作用,每天,鹿和狼都會很努力,因為鹿知道,如果跑不過狼,就會永遠失去生命。狼也知道,自己如果跑不過鹿,找不到足夠的食物,就會飢餓而死。所以為了生存,鹿練成了奔跑的本領,而狼也變得更加強壯,形成了一個自然的平衡,而羅斯福正是打破了這個平衡,才導致了這樣悲慘的結果。

還有一個故事,也說明了同樣的道理:日本的北海道有一個漁村,那裡出產一種味道鮮美的鰻魚,漁村裡的許多漁民都以捕撈鰻魚為生。可是鰻魚的生命十分脆弱,只要一離開深海區,要不了半天就會全部因缺氧而死。奇怪的是有一位老漁民天天出海捕撈鰻魚,返回岸邊後,他的鰻魚總是活蹦亂跳的。而其他幾家捕撈鰻魚的漁戶,無論怎樣處置,回港後鰻魚都全是死的。原來,老漁民使鰻魚不死的祕訣,就是在整艙的,鰻魚之中放進去幾條狗魚。鰻魚和狗魚非但不是同類,而且還是一對出了名的“死對頭”。於是,鰻魚遇到了強大的對手,便驚慌地四處亂竄,這樣以來,鰻魚的腮裡吸進了更多的氧氣,滿滿一船艙死氣沉沉的鰻魚就這樣全給救活了。

正是因為有了危機感,幔魚才會不停的活動,從而保住了生命,這是多麼值得引人深思的道理啊!

享樂,是人的天性,但我們一定要有危機意識,沒有危機感,就會失去競爭的活力,最終失去生存能力。我們要時時刻刻保持危機感,不斷加強自身的優點,才能不斷走向成功。

鹿和狼的故事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1062字

【鹿和狼的故事讀後感】

趙子璇

凱巴伯森林中發生的這一系列故事說明,生態的“舞臺上”,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僅僅根據人類自身的片面認識,去判定動物的善惡益害,有時會犯嚴重的錯誤。

人類要尊重生物之間互相制約,互相聯絡的關係,維護生態平衡。

在日常生活中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在人類的生活中,聽到過各種各樣關於狼與鹿的故事。狼總是扮演著凶狠殘暴的角色。《大灰狼》,《小紅帽》等故事。而鹿卻總是和平的使者。

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我曾經聽過這樣一則故事:一頭鹿,與一頭狼分別生了一個孩子,卻都死了。當飼養員來清理並帶走他們的孩子時,鹿一腳就把飼養員踢“飛”了。而狼先是向他大叫,其次咬住了他的衣服,但最終做出的決定,竟是放開了飼養員,讓他帶走了自己的孩子。這本書就叫《狼天使鹿惡魔》

這難道還不足以證明狼是善良的,並不凶殘。而且狼吃的都是病鹿,可以阻止疾病發展。他們吃鹿,也可以將鹿群數量有效控制。並且在狼群的追趕下,鹿每天奔跑,也會變得更加健壯。

而且動世界都是有食物鏈的,你打亂了順序,也會帶來大災難。

狼吃掉鹿群,控制鹿的數量,鹿群數量減少,也可以導致草地減少枯黃,防止河水缺失,與蔥鬱的森林變成無邊無涯的荒野和大沙漠,有了充足的食物,鹿群的疾病也會大大減少。

所以人類要尊重生物之間相互制約,相互聯絡的關係,維護生態平衡。不要以人類自身的片面認識,去判定動物的善惡益害,犯下嚴重的錯誤時,才追悔莫及。

【鹿和狼的故事讀後感】

任思音

凱巴伯森林中發生的這一切說明生態的“舞臺”上,每一種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僅僅根據人類自身的片面認識,去判定動物的善惡益害,有時會犯嚴重的錯誤。

人類要尊重生物之間,相互制約,相互聯絡的關係,維護生態平衡。

在我們的記憶中,狼是壞的,總是擔著欺負弱小罪名。而鹿卻永遠是潔白美麗的化身,善良,聽話,懂事,可愛的總是他們。

可我看過一篇課文,叫作《狼天使,鹿惡魔》課文中講的是一個鹿媽媽的孩子死了,直到屍體發臭,管理員才剛把鹿寶寶提起來,準備扔掉,可鹿就撲了上來,咬住管理員的動脈,使管理員立馬斃命;而一位狼媽媽也遭受到同樣的遭遇,同樣的急了眼的狼媽媽也撲了上去,也將它那血盆大口支在了管理員的脖子上,可就在那一瞬間,狼鬆開了,他將脖子收了回來,低下了頭,彷彿是在給管理員道歉,接著,他又慈愛的看了看自己的孩子,抱的更緊了,望了望管理員。

兩位動物媽媽雖然都想保護自己的孩子,可採用的方法不同,使管理員的命運也不同,也說明了狼也是一個可愛的天使!

《笨狼的故事》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381字

最近,我讀了《笨狼的故事》系列叢書,作者是湯素蘭阿姨。叢書包括《笨狼的故事》、《笨狼和他的爸爸媽媽》、《笨狼的學校生活》、《笨狼旅行記》。每一本總是那麼吸引我,因為笨狼是那麼的幽默可愛。

雖然他說起話來傻傻的,做起事來笨笨的,但他的童年充滿了樂趣,逗得我哈哈大笑。比如《在鸛鳥家住三天》這個故事,笨狼為了不讓他的小夥伴捉祕藏是找不到他,他爬到大樹上,躲進了鸛鳥的鳥窩裡。後來他睡著了,卻不知道森林鎮因為他的失蹤亂成了一鍋粥。觀鳥夫婦回來發現了他,勸他回家去,可他卻說什麼也不肯,堅持要等小夥伴來找他,說如果自己回去就是輸了。結果,他在鸛鳥家整整呆了三天零5個小時,最後還是鸛鳥等他睡熟時,用白布包把他送了回家。

笨狼是有點笨,但是我認為他笨中透著執著。我比他聰明,但是做什麼事總是半途而廢。缺乏恆心與毅力,跟笨狼相比差遠了。今後,我要學習笨狼做事堅持到底的精神。

《笨狼的故事》讀後感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682字

《笨狼的故事》是由湯素蘭創作的,是中國幽默兒童文學優秀創作作品,文中的笨狼是一隻有點笨卻又心地善良的小狼。

笨狼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狼媽媽生了一個小寶寶,不知道取什麼名字,狼外婆來看小寶寶,外婆說:“唉呀,笨呢,狼家的孩子當然叫狼啊”,就這樣名字就有了“笨呢--狼,笨狼”。哈哈,這個小笨狼的首次出場就讓我笑彎了腰。

小笨狼的確是夠笨的,但笨裡又透著可愛。有一次,小豬送給笨狼一張小板凳,可是笨狼坐著伸不直腿,於是他把板凳放到沙發上,挪到餐桌上,擺到屋頂上,結果都還是伸不直腿,最後是聰明兔幫笨狼把小板凳的四個腳都釘上小木片,板凳的高度才適合笨狼坐著能伸直腿。為此,笨狼到現在還在研究“小木片比沙發、餐桌、屋頂低很多,為什麼把它釘在板凳上我就伸得直腿了呢?”

笨狼還給我們展示了他的另一層認真與樂觀。有一次笨狼去湖邊釣魚,路上碰到尖嘴狐狸說:“今天是黑色星期五,不能出門!”笨狼想了個主意準備倒退著走回家,退回到家門口後,笨狼又想:“不能從門進去,這樣就代表我出過門了”,於是他從窗戶爬了進去,卻又發現門是從外面鎖著的在裡面打不開,只好又爬出窗用鑰匙開門,他想:“終於回到家了,真開心!”

笨狼還很關心朋友,他怕朋友們在冬天吃雪糕會拉肚子,就把雪糕“煮熟”了;笨狼還很善良,他幫小鳥在家裡築巢,這樣小鳥冬天就不用飛到南方去過冬啦……

看了這麼多笨狼的故事,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樣愛上這隻小笨狼了呢?他雖然有點小笨,但他身上的活潑、善良都值得我們學習,他有一顆最淳真的童心,在現代社會充滿競爭、充滿利慾的年代,笨狼就如一泓清水注入我的心間,讓我的童年也能如他般快樂成長!

笨狼的故事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645字

最近我看了一本很好看的書,叫《笨狼的故事》,其中有一篇故事令我印象深刻。

一天,笨狼一直盯著蛇小姐看,聰明兔很好奇,便問笨狼:“笨狼!笨狼!你為什麼一直盯著蛇小姐看呀?”笨狼傻里傻氣的說:“因為蛇小姐沒有頭髮呀!”聰明兔很驚訝,很快,所有小動物都知道了。

第二天蛇小姐來給他們上課,全班的目光都放在蛇小姐的頭上,不一會,全班都笑了,笑得很大聲,中間還夾雜著“蛇小姐沒有頭髮”的聲音,蛇小姐傷心地跑出教室,把自己關在屋子裡,誰也不見。

鵝太太知道以後,非常著急,並且教訓了笨狼,笨狼很慚愧,可蛇本來就沒有頭髮呀?這該怎麼辦?笨狼想辦法時,路過一家假髮店。他想出了辦法,他買了一頂假髮送給了蛇小姐,可好景不長,天氣越來越熱,蛇小姐的頭上都悶出痱子來了,笨狼絞盡腦汁也想不出辦法。

直到一天,牛博士給大家上自然課,發給他們每人一個草籽娃娃,笨狼每天給草籽娃娃澆水,過了幾天細沙上長出,又尖又細的青草,這時,笨狼突然想出了辦法,他把菜籽包在一塊布里面,縫成一個髮套的樣子。上課時送給了蛇小姐。

蛇小姐每天小心翼翼的澆水,過了一個星期後,蛇小姐頭上長出了青翠的頭髮。

讀了這個小故事,我明白了每個人都有缺點,人無完人,可如果去嘲笑別人的缺點,就會傷害到別人的自尊心。我還發現,笨狼是一隻知錯能改、有責任心的小狼,他知道蛇小姐夏天熱,長痱子,還堅持自己的想法。所以我們都要學習,笨狼的這些精神,做個知錯能改、有責任心的好孩子。

笨狼的故事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548字

想念一棵樹

在遙遠的森林鎮,有一隻小狼,他的名字叫笨狼。森林鎮的居民都很喜歡他。

我也同樣喜歡笨狼,裡面有一個情節深深地打動了我。有一天,笨狼坐在臺階上,雙手託著下巴,雙眼看著很遠很遠的地方。樣子好像很苦惱,他在苦惱什麼呢?原來他夢見一顆樹,然後,他在思考:為什麼我會夢見一顆樹呢?為什麼不是一張桌子或一塊麵包呢?他不斷的去尋找答案。最終,他站在屋頂上,眺望著遠方,想著想著想著……直到夕陽西下,他豁然開朗,因為他在想念一棵樹。

讀到這裡,我想起以前我也夢到了一棵樹,當時我還在讀幼兒園。我一醒來,就掏出筆在白紙上把它畫了下來。我也像笨狼一樣在思考:為什麼我會夢見這顆樹?這是一棵什麼樣的樹?樟樹、楓樹、還是桂花樹呢?我不斷的去尋找答案,問爸爸媽媽,問幼兒園的老師。最後,我在幼兒園操場上發現了和我夢中一模一樣的樹,這是一棵桂花樹:清晨,每當我走進幼兒園的時候,它招手歡迎我;課間,每當我做操遇到困難的時候,它總在旁邊給我鼓勵;傍晚,每當我要回家的時候,它就在幼兒園裡和我揮手說:“再見”。原來,我也在想念這顆樹。

這是我喜歡笨狼的原因,我在他身上發現了許多和我一樣的共同點,我們都是充滿了求知慾和行動力的“小狼”。

笨狼的故事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750字

笨狼、聰明兔、胖棕熊、風信雞……這些都是我和我的同學最喜歡的小夥伴。他們都來自於湯素蘭阿姨寫的一本書——《笨狼的故事》。

這本書裡看似笨狼和爸爸媽媽都是“笨笨”的,也常常鬧出笑話,其實他們一點也不笨,他們善良、樂於助人,他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鄰居們都愛跟笨狼一家做朋友,有聰明兔、可愛胖小豬和醫術高明的青蛙大夫等。在他們身上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讓我們明白了“笨笨的”其實也不錯。

記得有一個故事說的是山羊先生欺騙笨狼和它的朋友們,結果被笨狼一家“好心辦壞事”,足球砸破了山羊先生家的窗戶……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做個愛撒謊的人哦!

在學校裡,有時候因為寫作業時同桌碰到了我的手,害我把字寫錯了,有時候因為好朋友背後說了我壞話,有時候因為心愛的筆被同學玩壞了……我心裡覺得委屈,回家就找媽媽“訴苦”。可媽媽常常跟我說:“孩子,吃虧是福呀。”我一點兒也不明白媽媽說的話,總以為媽媽在哄我。讀了《笨狼的故事》後,我覺得書裡面的“移民月球”的故事恰好的說明了這個道理。故事裡面,笨狼一家被胖棕熊騙著移民月球,在尋找登天梯和月光靴的過程中,他們看到了許多從來沒見過的美麗的景色,並回到森林告訴其他的夥伴,給大家帶來了很多樂趣。雖然他們沒有登上月球,但這樣的經歷讓他們覺得非常值得。所以他們最後並沒有“吃虧”。

這樣有趣和感動的故事很多,我希望笨狼一家一直這麼“笨笨”的,開開心心地幸福生活。笨笨的,挺好!

笨狼的故事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420字

這是一個豐富多彩的暑假,尤其是我閱讀了許多書籍。比如有《寶葫蘆的祕密》、《大林和小林》等等,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笨狼的故事》這本書。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笨狼身上發生的一系列有趣搞笑的故事。其中有一個小故事——《狼鬥狼》很吸引人。故事講的是有一天,笨狼出去散步,走著走著,突然一個龐然大物出現在他的面前,這也是一隻狼,有笨狼的三四倍大,並且它還有槍。這可怎麼辦?笨狼沒有被眼前的危險嚇倒,而是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笨狼扔了一塊石頭到它的頭上,趁它不注意,把槍搶了過來,指著它的腦袋。那隻狼只好認輸求饒,飛快地逃走了。而笨狼呢,大搖大擺地走回了家。聰明兔看見了,問它為什麼這麼得意,笨狼把事情的來龍去脈都告訴了聰明兔,連聰明兔都誇它是隻機智的狼。

看到這,我忍俊不禁,因為這笨狼雖然名字有個“笨”,但它其實非常聰明,而且很勇敢,所以我要向他學習,遇到危險沉著冷靜,做一個善於動腦的好孩子!

《雷鋒的故事》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580字

讀了《雷鋒的故事》這本書後,我認識了雷鋒是一位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勤奮好學,助人為樂,捨己為人。他的故事感人至深,這個名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是全國人民學習的好榜樣。我感受頗深,決心向雷鋒學習,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助人為樂,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有一次,雷鋒坐火車去安東,也就是現在的丹東市,從撫順上車後,雷鋒就沒閒著,看到車上的列車員忙來忙去,雷鋒也幫忙擦玻璃、擦地板、給旅客倒水、收拾小茶桌、給老年人找座位、幫婦女抱孩子,雷鋒忙的不亦樂乎,等把車廂裡的這些事情做的差不多了,雷鋒還不休息,他把隨身帶的報紙拿出來,讀給不識字的旅客,向他們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就這樣,雷鋒從撫順一直忙到丹東,後來,人們就到處流傳著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雷鋒,是一位永生的戰士,時代的先鋒,青年的楷模他的魂魄融入我們乃至全世界民族的精神之中,雷鋒有限的生命,在無限的共產主義偉大事業中閃耀著不滅的光茫。雷鋒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獻給了黨和人民。他活得朝氣蓬勃、光明磊落,雷鋒那不可磨滅的英雄形象,將永遠在人們心中長存!

在生活中,也有人像雷鋒那樣做好事不留名,助人為樂,勤奮好學,如:坐公交車給老人讓座,同學在學習時遇到困難,有人主動去幫助他……我非常敬佩他們,我也要向他們看齊。

雷鋒,這個響亮的名字我一定銘記在心,他是我們大家的榜樣,我們一定要向他學習!

走在撒哈拉——《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652字

從記事起就知道爺爺家有個書櫥,書櫥很大,卻不全是書,上面是書,下面放的是雜物,書雖然不多,卻滿是經典,有些視野已經泛了黃,打了卷兒,翻起時還能聽見清脆的聲音,像是要碎了一樣。

小時候不識字,不喜歡那些書。漸漸長大後,也會去拿幾本來翻翻看看,比起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淡遠,還是更喜歡書櫥裡那本最不起眼的《撒哈拉的故事》,喜歡那片三毛荷西向往自由的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的故事》中的三毛說走就走,智慧勇敢,特立獨行且真實,在另外一個國度的三毛,沒有知己,沒有朋友,經常出差的荷西也不在身邊,孤獨的享受著沙漠,但她卻有著對生活的憧憬,對沙漠的熱愛。

從垃圾箱裡撿來輪胎當沙發,用做棺材的舊木材當家具,與不友好的鄰居和平相處,這大抵是熱愛和無畏的支撐,三毛的精神我是學不來的。三個月前的這段日子,是最難捱的日子,就像走在貧瘠廣曠的沙漠,一個人埋頭練習,一整天在畫室裡不說一句話,一遍遍沖洗畫筆,水漫過手指,手指被浸泡地發白,孤獨、寂寞、緊張,卻又夾雜著興奮和熱愛。

孤獨或寂寞這類的字眼,三毛從未提及,但我卻真真切切地感受地到,讓人深切體會到在這詩意的生活的背後有初來的困窘和別樣的艱辛,更有對沙漠生活的熱愛。三毛常說:“生命不在於長短,而是在於是否痛快地活過。”離八十歲還早的我們,或許應該學習三毛,有勇氣嘗試新的事物,做自己想做的事,或許有一天,我會像三毛一樣義無反顧地背起旅行包,走向那片有她有荷西的“撒哈拉”。

三毛,享受自由並承受得起孤獨的行者,感謝三毛,讓我有幸與你一起走過撒哈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