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滑理論

[拼音]:shuiwen xunhuan

[英文]:hydrologic cycle

地球上的水在太陽輻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發、降水和徑流等方式進行的周而復始的運動過程。又稱“水分迴圈”或“水迴圈”。水的三態轉化特性是產生水文迴圈的內因,太陽輻射和重力作用是這一過程的動力。太陽向宇宙空間輻射大量熱能,在到達地球的總熱量中約有23%消耗于海洋和陸地表面的水分蒸發。平均每年有577000立方公里的水通過蒸發進入大氣,通過降水又返回海洋和陸地。水文迴圈的空間範圍上達地面以上平均約11公里的對流層頂,下至地面以下平均約 1公里深處。水以各種形態往返於大氣、陸地和海洋之間。

認識史

古希臘柏拉圖臆測地下有一個大水庫,是一切水的來源,大水庫中的水來回擺動,形成河流,匯入大海,通過地下通道,海水又返回水庫。亞里士多德認為,地下空穴中的空氣冷卻凝結成水,成為許多發源於高山的河流的水源。他也曾提出,降水是河水的來源之一。古羅馬建築師M.V.P.維特魯維吸收了前人關於水文迴圈概念的科學描述部分,提出了一個包括雨水入滲形成地下水等比較完整的水文迴圈概念。中國古代《黃帝內經素問》(公元前 400餘年)一書中提出:“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比較科學地描述了成雲致雨的水文現象。成書於公元前 3世紀的《呂氏春秋·圜道》篇比較完整地記述了水文迴圈現象:“雲氣西行雲云然,冬夏不輟;水泉東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滿,小為大,重為輕。圜道也。”法國水文學家P.佩羅1674年在《泉水之源》一書中,把觀測的年降水量與塞納河的估計流量作了比較,得出塞納河年徑流量是降水量的六分之一的結論。這個科學的定量概念的提出被公認為現代科學水文學的開始。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把水文迴圈視為一個動力連續系統在不斷地探索和研究。

物理過程

(1)蒸散發。太陽輻射使水從海洋和陸地表面蒸發,從植物表面散發變為水汽,成為大氣的一部分(見植物散發)。

(2)水汽輸送。水汽隨著氣流從一個地區被輸送到另一地區,或由低空被輸送到高空。

(3)降水。進入大氣的水汽在適當條件下凝結,並在重力作用下以雨、雪和雹等形態降落。

(4)徑流。降水在下落過程中一部分蒸發,返回大氣,一部分經植物截留、下滲、填窪及地面滯留後,通過不同途徑形成地面徑流、表層流和地下徑流,匯入江河,流入湖海。海洋同大陸之間的水分交換過程稱大迴圈或外迴圈;海洋或大陸上的降水同蒸發之間的垂向交換過程稱為小迴圈(見圖)。

水量變化規律

(1)總水量保持平衡。在全球範圍內,在相當長期的水文迴圈中,從地球表面的蒸發量同返回地球表面的降水量相等,處於相對平衡狀態。在海洋,蒸發量雖然大於降水量,但來自大陸的徑流使這部分缺水得到補償,所以海水量不會減少。在大陸,雖然降水量大於實際蒸發量,但多餘的水量形成徑流匯入海洋,因此大陸上的水也不會增多。

(2)時空分佈不均勻。水文迴圈中水量的年際變化很明顯,一些地區河川徑流的豐水、枯水年往往交替出現。一般說,低緯度溼潤地區,降雨較多,雨季降水集中,氣溫較高,蒸發量大,水文迴圈強烈;高緯度地區冰雪覆蓋期長,氣溫低,水文迴圈較弱;而乾旱地區降水稀少,蒸發能力大,但實際蒸發量小,水文迴圈微弱。水文迴圈這種不均勻現象造成了洪澇、乾旱等多變的複雜的水文情勢。

迴圈速度

據估算,地球上每年參加水文迴圈的總水量平均為577000立方公里(摺合水深為1130毫米),而大氣對流層中的水分總量約為 12900立方公里(摺合水深25毫米)。這些水分通過蒸發和降水每年平均更換約45次,即更新期約8天。河川徑流的更新期約16天,土壤水約 1年。地球上各種水體在水文迴圈中有不同的更新期(見水資源)。

中國的水文迴圈路徑

中國上空的水汽主要來自印度洋的孟加拉灣和南海地區。也來源於西風環流帶來的大西洋水汽。強盛的北風帶來北冰洋的水汽,鄂霍次克海的水汽隨東北風來到東北地區。上述水汽在一定條件下形成大量降水。徑流主要通過黑龍江、遼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珠江等水系,浙、閩、臺水系及西南諸河水系入海。中國的外流流域約佔全國總面積的64%,即流入太平洋的約佔57%,流入印度洋的約佔6.5%,尚有小部分流入北冰洋,只佔0.5%。

水文迴圈的意義

水文迴圈是自然界物質運動、能量轉化和物質迴圈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對自然環境的形成、演化和人類的生存產生巨大的影響:

(1)直接影響氣候變化。通過蒸散發進入大氣的水汽,是產生雲、雨和閃電等現象的主要物質基礎。蒸發產生水汽,水汽凝結成雨(冰、雪),吸收或放出大量潛熱。空氣中的水汽含量直接影響氣候的溼潤或乾燥,調節地面氣候。

(2)改變地表形態。降水形成的徑流,沖刷和侵蝕地面,形成溝溪江河;水流搬運大量泥沙,可堆積成沖積平原;滲入地下的水,溶解岩層中的物質,富集鹽分,輸入大海;易溶解的岩石受到水流強烈侵蝕和溶解作用,可形成岩溶等地貌。

(3)造成再生資源。水文迴圈造成巨大的、可以重複使用的再生水資源,使人類獲得永不枯竭的水源和能源,為一切生物提供不可缺少的水分;大氣降水把天空中游離的氮素帶到地面,滋養植物;陸地上的徑流又把大量的有機質送入海洋,供養海洋生物;而海洋生物又是人類食物和製造肥料的重要來源。水文迴圈所帶來的洪水和乾旱,也會給人類和生物造成威脅。

參考書目

R.K.林斯雷等著,劉光文等譯:《工程水文學》,水利出版社,北京,1981。(R.K.Linsley,Jr.,et al.,Hydrology for Engineers,2nd ed.,McGraw-Hill,New York,1975.)

參考文章

水文迴圈,或水迴圈HydrologicCycle(或WaterCycle)地球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