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資本

[拼音]:baiju

白族戲曲劇種。原名“吹吹腔”,流行於雲南西部洱源、雲龍、大理、漾濞、鶴慶、劍川等白族聚居地區。“吹吹腔”與明代的弋陽腔有淵源關係。從現存的戲臺、手抄劇本、臉譜集等資料來看,清乾隆年間就已在這一帶流行,光緒年間最為興盛。1949年後,吸收了白族說唱藝術大本曲的一些曲調,得到進一步豐富提高,改稱為“白劇”。現在除大理州白劇團專門從事演出和研究工作外,白劇的業餘演出組織遍佈這一地區的農村山鄉。

白劇的唱詞格式基本上是白族韻文“山花體”,即“三七一五”(前3句為七字句,第4句五字);或“七七一五”(前7句為七字句,第8句五字),其曲調人稱“七句半”,用白語和漢語兩種語言演唱,唱腔曲調有30多種。有的按行當分,如小生腔、鬚生腔、小旦腔、搖旦腔;有的按人物身份、感情、動作分,如英雄腔、哭腔、抖馬腔、苦腔;有的按節拍唱法分,如平腔、高腔、流水板、垛垛板、一字腔;其他尚有二簧腔、風絞雪、課課子等。唱時無伴奏,用嗩吶接腔,接腔過門一般較長,變化複雜,誇張而富有表現力,用以烘托感情和加強表演動作的節奏感。打擊樂採用民間舞蹈鑼鼓打法,常與嗩吶配合使用。傳統劇目有反映白族人民鬥爭生活的故事戲,如《血汗衫》、《牟伽陀開闢鶴陽》、《火燒松明樓》等;有生活小戲,如《瞎子洗澡》、《張浪子薅豆》、《劉成五搬板凳》、《石山告狀》等。此外尚有與滇劇等其他劇種題材相同的《三國》、《說唐》、《楊家將》等歷史故事戲。新編劇目有《紅色三絃》、《蒼山紅梅》、《望夫雲》等。

白劇的腳色行當分:正生、鬚生、英雄生、花生(小生);老旦、正旦、花旦、苦旦、武旦、搖旦;黑淨、紅臉、大花臉、二花臉;大丑(袍帶)、中醜(方巾)、小丑(旗鑼傘報)。白劇的表演節奏鮮明,規律嚴謹,保留了較古老的面貌,它不僅有一整套專門的舞蹈性很強的程式,而且也很講究武功。清乾隆時,72歲的藝人楊永桐,演《雙猴掛印》還能翻身上樑。各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步法,並講究“一裝、二唱、三敲打”,即化裝表演首先要合乎身份和性格,並且要唱得好,舞蹈和表演動作還必須與音樂絲絲入扣。白劇有一套具有特色的臉譜,只有紅黑白藍紫五色,無黃綠金銀等色,筆調粗獷,著重突出人物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