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豆根
藥材名稱:毛魚藤
名稱出處:《海南植物誌》
概況
異名:魚藤(《藥材學》)。
基源:為豆科魚藤屬植物毛魚藤的根。魚藤屬全世界約70種,中國約20種。
原植物:毛魚藤Derris elliptica(Wall.)Benth.[Pongonia elliptica Wall.]
形態:攀援灌木,高7~10m,植株被褐色柔毛。小葉9~13,長橢圓形至倒卵狀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長約6.5~15cm,寬2~4cm,先端短漸尖而略鈍,基部鈍,開花時為膜質,兩面微被褐色柔毛,嫩時較厚,老時上面近無毛或沿脈上被毛,下面粉綠色,略被褐色絲毛。總狀花序,長15~30cm,花序軸長0.6~4cm,花梗長0.6~0.8cm,近聚生;花萼極寬,被褐色絲毛;花冠紅色或近白色,長1.5~1.8cm,旗瓣近圓形,背面密被褐色絲毛,基部內側有2枚小附屬體;雄蕊一組;子房被貼伏粗毛。莢果扁平。狹橢圓形,長3.5~8cm,寬1.7~2cm,嫩時被毛,兩側具翅,寬約0.2cm。種子1~4。花期5月。
生境與分佈:原產印度。廣東、廣西有栽培。
化學性質
含有毒的魚藤酮(Rotenone),含量高達2.27%,冬季比夏季高[1]、(一)-高麗槐素(Maackiain)[2]。近年又從根中分離得到三個類魚藤酮毛魚藤醇(Elliptinol)(1)、魚藤素(Deguelin)和灰毛豆酮(Tephrosin)[3]。
參考文獻
[1]CA 1984;100:63491q 。
[2]CA 1981;95200536c 。
[3]CA 1989;111:17111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