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香

藥材名稱:山甘草

名稱出處:《閩南民間草藥》

概況

異名:白蝴蝶(《閩南民間草藥》),白茶(《泉州本草》),涼茶藤、白頭公(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野白紙扇(廣州)。

基源:為茜草科玉葉金花屬植物毛玉葉金花的莖葉。玉葉金花屬全世界約200種,中國約33種。

原植物:毛玉葉金花Mussaenda pubescens Ait.f.,又名玉葉金花(廣州)。

形態:藤狀小灌木。小枝被柔毛。葉膜質或薄紙質,對生,有時3枚輪生,卵狀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8cm,寬2~3.5mm;頂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無毛或被疏毛,下面被柔毛;葉柄長3~8mm;托葉三角形,頂端2深裂,裂片線形長5~7mm。花為頂生而稠密的聚傘花序;總花梗極短;苞片線形,被毛;花黃色,無花梗;花萼被毛,萼管陀螺狀,長3~4mm,萼裂片線形,比萼管長2倍以上,一些花的1枚萼裂片擴大成葉狀,闊卵形或長圓形,白色,長2.5~4cm,具縱脈,有柄;花冠漏斗狀,長2~2.5cm,花冠管裂片5,長約4mm,外面被緊貼的柔毛,內面有金黃色粉末狀小凸點;雄蕊5枚。著生於花冠管喉部,花絲短;子房下位,2室。漿果球形,長8~10mm,直徑6~7.5mm,幹後黑色。花期夏季。(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4冊.195頁.圖5804)

生境與分佈:生於山坡、丘陵、溝谷、村旁的疏林或灌叢中。分佈於中國西南及福建、臺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

生藥

採集:全年可採,除去雜質,晒乾或鮮用。

貯藏:晒乾用者置乾燥處。

化學性質

葉含酚類、氨基酸、有機酸、糖類、豆甾醇、β谷甾醇及高階脂肪醇。莖含豆甾醇,β-谷甾醇和阿江橄仁酸(Arjunblic acid)[1]。從全草中還分得熊果酸、咖啡酸、對香豆酸、阿魏酸、山梔甙甲酯與β-谷甾醇-D-葡萄糖甙[2]。

參考文獻

[1] 中藥大辭典.上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76 。


[2] 上海醫科大學學報 1986;13(1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