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葉

藥材名稱:苤藍葉

名稱出處:《滇南本草》

概況

異名:茄連、撇藍(《綱目拾遺》)。

基源:為十字花科蕓薹屬植物苤藍的葉。

原植物:擘藍Brassica caulorapa Pasq.(B.oleracea L.var.gongylodes L.;B.oleracea L. var.caulorapa DC.),又名甘藍(《群芳譜》),玉蔓菁(《山西通志》),球莖甘藍(《內蒙古植物誌》),芥藍頭(《廣東》)。

餘項參見“苤藍”條。

藥性

功效:消食積,解毒。

主治:食積,痰積,惡瘡。 ①《滇南本草》:“敷惡瘡。” ②《農政全書》:”葉及子:消食積,解面毒。”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外用:研末調敷。

臨床應用

食療:《農政全書》:“治積痰:芥藍莖葉,用芝麻油煮,如常煮菜法食之,並飲其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