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梧桐根

藥材名稱:胖兒草

名稱出處:《全國中草藥彙編》

概況

異名:黑腳杆(四川峨眉)。

基源:為茜草科新耳草屬植物尾葉假耳草的乾燥全草。新耳草屬全世界有30多種,中國有10多種;藥用的有1~2種。

原植物:尾葉假耳草Neanotis urophylla(Wall.ex Wight et Arn.)W.H.Lewis[Anotis urophylla(Wall.ex Wight et Arn.)Hook.f.〕

形態:多年生草本,高可達30cm;鬚根多分歧。莖直立,圓柱形,有時帶紅藍色。葉對生,披針形,長1~5cm,寬0.5~1.5cm,頂端尾狀漸尖或長尖,基部漸狹成柄,全緣,腹面綠色,背面淡綠色,被疏短毛;托葉多裂,裂片刺毛狀。聚傘花序頂生,多花;花白色,直徑約1mm;花萼4裂,裂片卵形或狹卵形;花冠筒狀,花冠裂片4,反捲;雄蕊4枚,著生於冠管上;雌蕊1枚,柱頭分叉,子房下位,2室,胚珠多數。蒴果半球形;果柄短。種子扁平,中央凹下。花期夏季,果期7~8月。(圖見《四川中藥志》.第2冊.1146頁.圖607.照片496)

生境與分佈:生於山坡林下陰溼處。分佈於四川。印度也有分佈。

藥性

性味:《四川中藥志》:“甘、酸、平。”

功效:健脾,利水,解毒。

主治:①《峨眉藥用植物》:“治瘡毒。” ②《四川中藥志》:“治小兒疳疾,黃疸,水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燉肉外用:搗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