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慧的意思

注音 ㄅㄨˋ ㄏㄨㄟˋ

拼音 bù huì

基本釋義

⒈  謂白痴。不智;不聰明。謙詞。僧人自稱。不賢惠;無德行。

國語辭典修訂本

不慧「ㄅㄨˋ ㄏㄨㄟˋ」

⒈  愚笨、不聰明。也作「不惠」。

《南史·卷一九·謝靈運傳》:「父瑍,生而不慧,位祕書郎,早亡。」

引證解釋

⒈  謂白痴。按,《晉書·安帝紀》作“不惠”。

《左傳·成公十八年》“周子 有兄而無慧” 晉 杜預 注:“不慧,蓋世所謂白痴。”
楊伯峻 注:“似 杜 所據本‘無’作‘不’。”
《資治通鑑·晉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安帝 幼而不慧,口不能言,至於寒暑飢飽亦不能辨,飲食寢興皆非己出。”

⒉  不智;不聰明。

《列子·湯問》:“甚矣,汝之不慧。”
晉 葛洪 《抱朴子·遐覽》:“昔時幸遇明師 鄭君,但恨子弟不慧,不足以鑽至堅,極彌高耳。”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餓鬼》:“少不慧,喜其能讀。”

⒊  不賢惠;無德行。

《豆棚閒話·黨都司死梟生首》:“無如 伯甫 口嘴肥甜,一心通道團練是個好人,反把妻子駡個不賢不慧,生出事來。”

⒋  謙詞。僧人自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