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枕的意思
注音 ㄈㄨˊ ㄓㄣˇ
拼音 fú zhěn
基本釋義
⒈ 伏臥在枕上。《詩·陳風·澤陂》:“寤寐無為,輾轉伏枕。”後多指因病弱、年老而長久臥床。
⒉ 指臥病在床的人。
伏枕「ㄈㄨˊ ㄓㄣˇ」
⒈ 伏臥在枕上。後指病臥在床。
引《詩經·陳風·澤陂》:「寤寐無為,輾轉伏枕。」
《紅樓夢·第五七回》:「黛玉伏枕喘息了半晌,推紫鵑哭道:『你不用搥。你竟拿繩子來勒死我是正經。』」
引證解釋
⒈ 伏臥在枕上。
引《詩·陳風·澤陂》:“寤寐無為,輾轉伏枕。”
後多指因病弱、年老而長久臥床。 《北齊書·陸卬傳》:“遭母喪,哀慕毀瘁,殆不勝喪,至沉篤,頓昧伏枕。”
唐 杜甫 《病後過王倚飲贈歌》:“王生 怪我顏色惡,答雲伏枕艱難遍。”
明 李贄 《復焦弱侯》:“然我老矣,伏枕待死,筆墨久廢。”
⒉ 指臥病在床的人。
引唐 杜甫 《秋興八首》之一:“畫省香爐違伏枕,山樓粉堞隱悲笳。”
▸ 神枕
▸ 蜷伏
▸ 柔伏
▸ 曲枕
▸ 拳拳之枕
▸ 屈伏
▸ 衽革枕戈
▸ 趨伏
▸ 秋伏
▸ 琴枕
▸ 衾枕
▸ 衾寒枕冷
▸ 衾枕之樂
▸ 欽伏
▸ 潛伏
▸ 曲肱而枕
▸ 竊伏
▸ 愆伏
▸ 寢苫枕草
▸ 擒奸擿伏
▸ 千伏
▸ 潛伏期
▸ 寢苫枕戈
▸ 寢苫枕塊
▸ 擒生踏伏
▸ 潛深伏隩
▸ 寢苫枕土
▸ 寢苫枕幹
▸ 潛龍伏虎
▸ 寢伏
▸ 泣血枕戈
▸ 起伏
▸ 乞伏
▸ 破奸發伏
▸ 篋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