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官的意思
注音 ㄕˋ ㄍㄨㄢ
拼音 shì guān
基本釋義
⒈ 侍中、常侍之官。
⒉ 在宮廷中輪番宿衛的軍士。
引證解釋
⒈ 侍中、常侍之官。
引《南齊書·陸澄傳》:“魏 晉 以來,不欲令臣下服袞冕,故位公者加侍官。”
《資治通鑑·晉安帝元興三年》:“玄 移還上宮,召侍官皆入止省中。”
胡三省 注:“侍官,自侍中至黃散之屬。”
⒉ 在宮廷中輪番宿衛的軍士。
引《周書·武帝紀上》:“﹝ 建德 三年﹞十二月……改諸軍軍士併為侍官。”
《新唐書·兵志》:“故時府人目番上宿衛者曰侍官,言侍衛天子;至是,衛佐悉以假人為童奴,京師人恥之,至相駡辱必曰侍官。”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三編第五章第三節:“其後又把府兵的軍士改稱侍官,表示府兵從屬於皇帝,作皇帝的侍從。”
▸ 侍祠官
▸ 侍衛官
▸ 告官
▸ 高官
▸ 侍班
▸ 冗官
▸ 山官
▸ 入官
▸ 宂官
▸ 取名致官
▸ 任官
▸ 日官
▸ 入侍
▸ 人命官司
▸ 榷官
▸ 去官
▸ 群牧判官
▸ 賕官
▸ 榮侍下
▸ 權官
▸ 裙帶官
▸ 秋菊打官司
▸ 榮侍
▸ 清望官
▸ 穹官
▸ 趨侍
▸ 秋官
▸ 青官
▸ 清官
▸ 熱官
▸ 清平官
▸ 妾侍
▸ 怯官
▸ 儒官
▸ 親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