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舟之魚的意思
注音 ㄊㄨㄣ ㄓㄡ ㄓ ㄩˊ
拼音 tūn zhōu zhī yú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能吞舟的大魚。常以喻人事之大者。
國語辭典簡編本
吞舟之魚「ㄊㄨㄣ ㄓㄡ ㄓ ㄩˊ」
能吞下船隻的大魚。比喻犯了大罪的人。語出《莊子.庚桑楚》。
造句今日律法對吞舟之魚尚有遺漏,一般小小的竊賊捉不到又算得了什麼呢? △網漏吞舟
吞舟之魚「ㄊㄨㄣ ㄓㄡ ㄓ ㄩˊ」
⒈ 能吞舟的大魚。語出。
引《莊子·庚桑楚〉:「吞舟之魚,碭而失水,則蟻能苦之。」後比喻犯大罪的人。《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序》:「漢興,破觚而為圜,斲雕而為樸,網漏於吞舟之魚,而吏治烝烝,不至於奸,黎民艾安。」
引證解釋
⒈ 能吞舟的大魚。常以喻人事之大者。
引《莊子·庚桑楚》:“吞舟之魚,碭而失水,則蟻能苦之。”
《列子·楊朱》:“吞舟之魚,不遊枝流;鴻鵠高飛,不集汙池。”
《漢書·酷吏傳序》:“漢 興,破觚而為圜,斲琱而為樸,號為罔漏吞舟之魚。”
嚴復 《論世變之亟》:“吾頓八紘之網以收之,即或漏吞舟之魚,而已暴鰓斷鰭,頽然老矣。”
▸ 曝腮之魚
▸ 窮池之魚
▸ 牛蹄之魚
▸ 麥舟之贈
▸ 漏網之魚
▸ 覆舟之戒
▸ 釜中之魚
▸ 柏舟之誓
▸ 柏舟之節
▸ 鬆水之魚
▸ 吞舟是漏
▸ 吞舟漏網
▸ 吞舟
▸ 瓦影之魚
▸ 網漏吞舟
▸ 盈車之魚
▸ 枯魚之肆
▸ 河魚之疾
▸ 貫魚之次
▸ 貫魚之序
▸ 多魚之漏
▸ 蟲魚之學
▸ 池魚之慮
▸ 池魚之禍
▸ 池魚之殃
▸ 不繫之舟
▸ 鯿魚舟
▸ 鮑魚之肆
▸ 鮑魚之次
▸ 白魚入舟
▸ 白魚登舟
▸ 史魚之儔
▸ 水魚之交
▸ 魚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