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成的意思
注音 ㄏㄜˊ ㄔㄥˊ
拼音 hé chéng
基本釋義
⒈ 謂飲食適量。
⒉ 謂和合成婚。
⒊ 古代郊祀樂曲名。
引證解釋
⒈ 謂飲食適量。
引《管子·內業》:“凡食之道:大充,傷而形不臧;大攝,骨枯而血沍。充攝之間,此謂和成。”
尹知章 注:“和暢而有所成也。”
⒉ 謂和合成婚。
引《周禮·地官·序官》“媒氏下士二人” 漢 鄭玄 注:“媒之言謀也。謀合異類,使和成者。”
賈公彥 疏:“謂別姓三十之男,二十之女,和合使成婚姻雲。”
⒊ 古代郊祀樂曲名。
引《元史·禮樂志三》:“文舞退,武舞進,奏《和成》之曲。”
▸ 強合和成
▸ 成和
▸ 七八成
▸ 變成
▸ 三和土
▸ 軟和
▸ 稔成
▸ 融和
▸ 汝成人耶
▸ 仁和
▸ 融和駘蕩
▸ 撒和
▸ 詘膝請和
▸ 人多成王
▸ 勸和
▸ 日和風暖
▸ 撒豆成兵
▸ 取義成仁
▸ 容成公
▸ 染翰成章
▸ 全和
▸ 容成子
▸ 屈打成招
▸ 痊和
▸ 群居和一
▸ 揉和
▸ 求和
▸ 取與不和
▸ 三人成市虎
▸ 柔成
▸ 容成
▸ 容和
▸ 三人成虎
▸ 屈膝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