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口的意思

注音 ㄉㄨㄛ ㄎㄡˇ

拼音 duō kǒu

基本釋義

⒈  多言,不該說而說。

國語辭典修訂本

多口「ㄉㄨㄛ ㄎㄡˇ」

⒈  多嘴,說不該說的話。

《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我因為你,吃郡王打死了,埋在後花園裡。卻恨郭排軍多口,今日已報了冤仇。」
《紅樓夢》第五八回:「薛姨媽只不過照管姊妹,禁約得丫頭輩,一應家中大小事務也不肯多口。」

⒉  多嘴的人。

《水滸傳》第二四回:「那多口道:『西門慶他如今刮上了賣炊餅的武大老婆。』」

⒊  家庭人口眾多。

如:「近年出生率降低,現代社會已少見多口之家。」

引證解釋

⒈  多言,不該說而說。

《孟子·盡心下》:“無傷也,士憎茲多口。”
漢 王符 《潛夫論·交際》:“士貴有辭,亦憎多口。故曰,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秀秀 道:‘我因為你,吃郡王打死了,埋在後花園裡。卻恨 郭排軍 多口,今日已報了寃仇,郡王已將他打了五十背花棒。’”
《水滸傳》第一一八回:“將軍來收此賊,與民除害,老僧只是不敢多口,恐防賊人知得。今既是天兵處差來的頭目,便多口也無防。”